《胡適《我的母親》教學實錄一等獎》屬于教學設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胡適《我的母親》教學實錄一等獎
《我的母親》課堂實錄
課前播放《懂你》
一、情感導入
同學們,說到母親,我們就會想到慈祥、勤勞、無私等字眼。正如歌曲中所唱,母親“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母愛像貼身的背心,時時刻刻溫暖著我們的心。
有這樣一位母親,17歲作了后母,23歲成了寡婦,每天周旋于和她年齡相仿的兒子、兒媳之間,并在短短幾年間,失去了7位親人。但她頑強地生活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親生的兒子身上,讓他讀書,教他做人,終于培養(yǎng)出了聲名赫赫的大學者胡適。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兒子還沒報答母親,母親卻永遠地離他而去了。這怎么不讓人傷心,怎么不讓人懷念呢?
二、整體感知
法國作家莫泊桑說:“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出現(xiàn)在我們懷念母親的時候?!闭埻瑢W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胡適懷念的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生1:既嚴厲又慈愛的母親。
生2:可憐又可敬的母親。
生3:寬容的母親
生4:能干的母親
生5:堅強的母親
生6:和氣的母親
生7:一位特殊的母親
師:同學們預習得很充分,說得不錯。文中的母親有著特殊的身份,既是我母親,也是大哥二哥的后母,還是年輕的寡婦。 (師生問答后,完成板書:我母親、后母、寡婦)這真是一位很不容易的母親。
那么,我從母親身上學到了什么呢?
生:我從母親身上學到了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等品質。
師:也就是說,集中在文章的哪一句?
n生答:最后一句。
師:讓我們齊讀。
生讀: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是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師:以上所學的種種內容用一個詞表示就是——
生:做人。
師:哪個小節(jié)有概括?怎樣理解這一節(jié)?
生:第4小節(jié)?!暗@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甭?lián)系上文,我認為,九年的生活,作者對沒有享過兒童游戲的生活是遺憾惋惜的。但有兩點,是沒有遺憾的。一是讀書看書方面打下了底子,二是母親給了“我”做人的訓練。
(板書:訓練做人)
師:非常好。
三、重點研讀
●作為“我母親”,母親具有怎樣的特點?
請同學們默讀5-7節(jié),抓住關鍵的詞語談談你的理解。
生1:母親很苛刻。從“喊”字中可以看出來。天剛亮,“我”還沉浸在夢鄉(xiāng)里,母親就把“我”喊醒,給“我”上政治課,而且天天如此。如果換作是我,一定會受不了。
生2:母親非常嚴厲。第6節(jié)中說,“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蹦赣H教育兒子除了語言上的責備,還要體罰。
生3:母親很威嚴?!拔摇弊鲥e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就嚇住了?!拔摇笨匆娔赣H從家里走出,趕快把小衫穿上。從“只”、“就”、“趕快”中可以看出。
師:找得挺仔細的。
生4: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币粋€“總要”說明母親含辛茹苦,就是希望兒子走他老子的道路,成為一個讀書人。
生5:“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一個“從來不”寫出了母親很有教育方法,懂得維護孩子的自尊,有種女性的細心。
生6:母親既是慈母又是嚴父。“我”說了輕薄的話,她就重重地責罰了我一頓。一個“重重地”體現(xiàn)了母親愛之深,責之切。后來,“我害了眼翳病,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母親將“聽說”當“真”就是因為她太愛兒子了。
師:這就是天下慈母的心??!嚴,是一種愛;慈,也是一種愛。(板書:嚴、慈)。
●我母親是個寡婦、后母,這在封建大家庭里的地位可想而知??墒牵瑸槭裁词撬闪水敿业??
溫馨提示:1、多角度思考 2、從課文中找依據(jù)。
請4位同學讀8—11節(jié),其他同學邊聽邊圈點,再把成果拿到小組中共享。
生1:我們組認為,母親很能干,能當家。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我母親幾次邀了本家長輩來,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shù)目”,“我母親走進走出,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只當做不曾看見這一群人。”母親以她的方法處理敗子大哥的債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打點著。
再說,這個家也只有母親才適合當家。因為大哥從小是敗子,二哥在上海,大嫂是個最無能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個很能干而氣量很窄小的人。
師:還用上了排除法。(生笑)
生2:我們組還有補充,母親非常寬容,善于忍耐,使這個復雜的家庭能過太平清靜的日子。文中寫道,“大哥敲門回來了。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并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兩個“從不”寫出她對維護新年喜氣、家庭和睦的良苦用心。
生3:我們組認為,母親的生活是非常壓抑和痛苦的。但她毫無怨言,一味地謙讓、忍耐,她相信家和萬事興。“大哥的女兒比我只小一歲,她的飲食衣料總是和我的一樣。我和她有小爭執(zhí),總是我吃虧,母親總是責備我,要我事事讓她?!蹦赣H認為,吃虧就是福。
生4:母親雖然是后母,寡婦,但她以她的為人在家中樹立了威信。文中說,“她們常常鬧意見,只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她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痹谀赣H傷心地哭時,總有一位嫂子“走進來,捧著一碗熱茶,送到我母親床前,勸她止哭,請她喝口熱茶”。可見,母親還是得到兩位很愛鬧氣的媳婦的理解和尊重的。
師:看來,這是一位勤勞、能干、賢惠的母親,又非常善于忍耐。正如文中所說:“我母親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p>
可為什么有一件事卻不依不撓,無法容忍泥?
生:因為“我家五叔是個無正業(yè)的浪人,有一天在煙館里發(fā)牢騷,說我母親家中有事總請人幫忙,大概有什么好處給她”。這侮辱了母親的人格。
師:這個“某人”是男人還是女人?
生齊答:男人!
師:非??隙??那么,這兩個“總”字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1:母親經常請人幫忙。
師:是嗎?
生2:母親愛上某個男人了。(笑)
生3、說母親紅杏出墻,有外遇了。
生4:也就是不守婦道。
師:說母親不守婦道,自然侮辱了母親的人格。對此,母親是怎么做的?以前忍不住時她又是怎么做的?
生:母親氣得大哭,請了幾位本家來,叫五叔當眾認錯賠罪。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母親必須還自己清白,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這表現(xiàn)了她的剛氣。(師板書:剛)但是對待家庭內部矛盾,母親能忍則忍,忍不住時就悄悄走出門去,去鄰居家坐坐,或輕輕地哭一場。
師:可見,母親給我做人的訓練,不僅有既慈又嚴的直接教導,更有她自身的為人處事給我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正所謂言傳身教。(板書:言傳身教)
讓我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感受這種影響。
生齊讀: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就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師:有這么一句評價,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讓我們齊讀:
●如果二十世紀是魯迅的世紀,那么,二十一世紀將是胡適的世紀。
師:魯迅曾在遺囑中說:“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也不寬恕?!币粋€典型的戰(zhàn)斗者。胡適則說:“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彼倪@種寬容、體諒的處事態(tài)度就是來自母親的影響。
四、體驗反思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母親影響?你最想對母親說什么?
播放輕音樂《懂你》,學生寫。
兩分鐘后。
生1:我在性格方面深受母親影響。我母親活潑開朗,喜歡笑,我也一樣。(笑)我想對母親說:“媽媽,祝你每一天都笑咪咪?!?/p>
生2:我在愛好方面深受母親影響。我母親愛唱歌,經常會哼幾句。我也很喜歡唱歌,快樂時唱,苦惱時也唱。我想對母親說:“媽媽,希望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p>
生3:我母親心腸好,遇上乞討者,總會給他一點錢,經常幫助一些相識不相識的人。我學會了善良,喜歡助人。我想用汪國真的《感謝》送給母親:“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擷取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p>
生4:我母親很勤勞。夏天,她頂著酷暑毒日蹬三輪;冬天,寒風把她的臉都吹裂了。(哽咽著)我想說:“媽媽,你辛苦了,我長大了一定好好報答你?!保▽W生鼓掌)
師:聽著同學們的母親,我想到了我母親。我母親是個極普通的農民,經受了很多磨難,卻從不輕言放棄。幾年前,我的弟弟母親的兒子患上了不治之癥,母親一天天地奔進深山,背回一籃籃草藥,看著兒子一碗碗地喝下去。母親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母親的身體垮了。
如今,神經性耳鳴耳痛日日夜夜折磨著我,那分分秒秒不停地轟鳴曾使我傷心絕望。10年了,醫(yī)生一次次搖頭嘆息。但母親依然不放棄,不停地為我尋找偏方。在母親的影響下,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執(zhí)著。
我想對母親說:“媽媽,你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請你多保重身體。(沉寂后,學生鼓掌)
生5:我母親對我很嚴格。有一次周末,我騙她去同學家做作業(yè),其實去網吧瘋玩了一個下午。母親知道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頓。從此,我再也不敢欺騙了。我想說:“媽媽,其實我懂得你的心?!?/p>
師:是的,我們懂你,母親。滄桑改變了你的容顏,歲月染白了你的黑發(fā)。等我們長大了,一定好好報答你,母親。然而,同學們,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報答的機會。胡適曾寫下一首詩,請一位同學幫忙讀讀。
一生讀:十二月一日奔喪到家
依舊竹竿尖/依舊溪橋/只少了我的心頭狂跳/何消說一世的深恩未報/何消說十年來的家庭夢想/都一一煙消云散/只今日到家時/更何處尋她一聲:“好呀!來了!”
五、心語一束:
師:胡適曾萬分遺憾地說:“生未能養(yǎng),病未能侍,畢生的劬勞未能絲毫分任,生死永決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慘痛,何以如此!”同學們,我們的雙親也需要我們的愛,我們的關心。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吧,不要讓“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再次發(fā)生!
六、向你推薦:
胡適《嘗適集》
老舍《我的母親》
歌曲《人生第一次》
2、胡適《我的母親》教學實錄
《我的母親》課堂實錄
課前播放《懂你》
一、情感導入
同學們,說到母親,我們就會想到慈祥、勤勞、無私等字眼。正如歌曲中所唱,母親“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母愛像貼身的背心,時時刻刻溫暖著我們的心。
有這樣一位母親,17歲作了后母,23歲成了寡婦,每天周旋于和她年齡相仿的兒子、兒媳之間,并在短短幾年間,失去了7位親人。但她頑強地生活著,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親生的兒子身上,讓他讀書,教他做人,終于培養(yǎng)出了聲名赫赫的大學者胡適。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兒子還沒報答母親,母親卻永遠地離他而去了。這怎么不讓人傷心,怎么不讓人懷念呢?
二、整體感知
法國作家莫泊桑說:“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出現(xiàn)在我們懷念母親的時候?!闭埻瑢W們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胡適懷念的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生1:既嚴厲又慈愛的母親。
生2:可憐又可敬的母親。
生3:寬容的母親
生4:能干的母親
生5:堅強的母親
生6:和氣的母親
生7:一位特殊的母親
師:同學們預習得很充分,說得不錯。文中的母親有著特殊的身份,既是我母親,也是大哥二哥的后母,還是年輕的寡婦。 (師生問答后,完成板書:我母親、后母、寡婦)這真是一位很不容易的母親。
那么,我從母親身上學到了什么呢?
生:我從母親身上學到了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等品質。
師:也就是說,集中在文章的哪一句?
n生答:最后一句。
師:讓我們齊讀。
生讀: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是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師:以上所學的種種內容用一個詞表示就是——
生:做人。
師:哪個小節(jié)有概括?怎樣理解這一節(jié)?
生:第4小節(jié)?!暗@九年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究竟給了我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甭?lián)系上文,我認為,九年的生活,作者對沒有享過兒童游戲的生活是遺憾惋惜的。但有兩點,是沒有遺憾的。一是讀書看書方面打下了底子,二是母親給了“我”做人的訓練。
(板書:訓練做人)
師:非常好。
三、重點研讀
●作為“我母親”,母親具有怎樣的特點?
請同學們默讀5-7節(jié),抓住關鍵的詞語談談你的理解。
生1:母親很苛刻。從“喊”字中可以看出來。天剛亮,“我”還沉浸在夢鄉(xiāng)里,母親就把“我”喊醒,給“我”上政治課,而且天天如此。如果換作是我,一定會受不了。
生2:母親非常嚴厲。第6節(jié)中說,“或罰跪,或擰我的肉,無論怎樣重罰,總不許我哭出聲音來?!蹦赣H教育兒子除了語言上的責備,還要體罰。
生3:母親很威嚴。“我”做錯了事,她只對我一望,“我”就嚇住了?!拔摇笨匆娔赣H從家里走出,趕快把小衫穿上。從“只”、“就”、“趕快”中可以看出。
師:找得挺仔細的。
生4:她說,“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币粋€“總要”說明母親含辛茹苦,就是希望兒子走他老子的道路,成為一個讀書人。
生5:“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我一句,打我一下?!币粋€“從來不”寫出了母親很有教育方法,懂得維護孩子的自尊,有種女性的細心。
生6:母親既是慈母又是嚴父。“我”說了輕薄的話,她就重重地責罰了我一頓。一個“重重地”體現(xiàn)了母親愛之深,責之切。后來,“我害了眼翳病,母親心里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母親將“聽說”當“真”就是因為她太愛兒子了。
師:這就是天下慈母的心啊!嚴,是一種愛;慈,也是一種愛。(板書:嚴、慈)。
●我母親是個寡婦、后母,這在封建大家庭里的地位可想而知??墒?,為什么是她成了當家的?
溫馨提示:1、多角度思考 2、從課文中找依據(jù)。
請4位同學讀8—11節(jié),其他同學邊聽邊圈點,再把成果拿到小組中共享。
生1:我們組認為,母親很能干,能當家。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我母親幾次邀了本家長輩來,給他定下每月用費的數(shù)目”,“我母親走進走出,料理年夜飯,謝灶神,壓歲錢等事,只當做不曾看見這一群人?!蹦赣H以她的方法處理敗子大哥的債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打點著。
再說,這個家也只有母親才適合當家。因為大哥從小是敗子,二哥在上海,大嫂是個最無能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個很能干而氣量很窄小的人。
師:還用上了排除法。(生笑)
生2:我們組還有補充,母親非常寬容,善于忍耐,使這個復雜的家庭能過太平清靜的日子。文中寫道,“大哥敲門回來了。我母親從不罵他一句。并且因為是新年,她臉上從不露出一點怒色?!眱蓚€“從不”寫出她對維護新年喜氣、家庭和睦的良苦用心。
生3:我們組認為,母親的生活是非常壓抑和痛苦的。但她毫無怨言,一味地謙讓、忍耐,她相信家和萬事興?!按蟾绲呐畠罕任抑恍∫粴q,她的飲食衣料總是和我的一樣。我和她有小爭執(zhí),總是我吃虧,母親總是責備我,要我事事讓她?!蹦赣H認為,吃虧就是福。
生4:母親雖然是后母,寡婦,但她以她的為人在家中樹立了威信。文中說,“她們常常鬧意見,只因為我母親的和氣榜樣,她們還不曾有公然相罵相打的事?!痹谀赣H傷心地哭時,總有一位嫂子“走進來,捧著一碗熱茶,送到我母親床前,勸她止哭,請她喝口熱茶”。可見,母親還是得到兩位很愛鬧氣的媳婦的理解和尊重的。
師:看來,這是一位勤勞、能干、賢惠的母親,又非常善于忍耐。正如文中所說:“我母親氣量大,性子好,又因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p>
可為什么有一件事卻不依不撓,無法容忍泥?
生:因為“我家五叔是個無正業(yè)的浪人,有一天在煙館里發(fā)牢騷,說我母親家中有事總請人幫忙,大概有什么好處給她”。這侮辱了母親的人格。
師:這個“某人”是男人還是女人?
生齊答:男人!
師:非常肯定?那么,這兩個“總”字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1:母親經常請人幫忙。
師:是嗎?
生2:母親愛上某個男人了。(笑)
生3、說母親紅杏出墻,有外遇了。
生4:也就是不守婦道。
師:說母親不守婦道,自然侮辱了母親的人格。對此,母親是怎么做的?以前忍不住時她又是怎么做的?
生:母親氣得大哭,請了幾位本家來,叫五叔當眾認錯賠罪。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母親必須還自己清白,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這表現(xiàn)了她的剛氣。(師板書:剛)但是對待家庭內部矛盾,母親能忍則忍,忍不住時就悄悄走出門去,去鄰居家坐坐,或輕輕地哭一場。
師:可見,母親給我做人的訓練,不僅有既慈又嚴的直接教導,更有她自身的為人處事給我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正所謂言傳身教。(板書:言傳身教)
讓我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感受這種影響。
生齊讀: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就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師:有這么一句評價,不知大家有沒有聽說。讓我們齊讀:
●如果二十世紀是魯迅的世紀,那么,二十一世紀將是胡適的世紀。
師:魯迅曾在遺囑中說:“讓他們怨恨去,我一個也不寬恕?!币粋€典型的戰(zhàn)斗者。胡適則說:“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彼倪@種寬容、體諒的處事態(tài)度就是來自母親的影響。
四、體驗反思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母親影響?你最想對母親說什么?
播放輕音樂《懂你》,學生寫。
兩分鐘后。
生1:我在性格方面深受母親影響。我母親活潑開朗,喜歡笑,我也一樣。(笑)我想對母親說:“媽媽,祝你每一天都笑咪咪?!?/p>
生2:我在愛好方面深受母親影響。我母親愛唱歌,經常會哼幾句。我也很喜歡唱歌,快樂時唱,苦惱時也唱。我想對母親說:“媽媽,希望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p>
生3:我母親心腸好,遇上乞討者,總會給他一點錢,經常幫助一些相識不相識的人。我學會了善良,喜歡助人。我想用汪國真的《感謝》送給母親:“讓我怎樣感謝你,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擷取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p>
生4:我母親很勤勞。夏天,她頂著酷暑毒日蹬三輪;冬天,寒風把她的臉都吹裂了。(哽咽著)我想說:“媽媽,你辛苦了,我長大了一定好好報答你?!保▽W生鼓掌)
師:聽著同學們的母親,我想到了我母親。我母親是個極普通的農民,經受了很多磨難,卻從不輕言放棄。幾年前,我的弟弟母親的兒子患上了不治之癥,母親一天天地奔進深山,背回一籃籃草藥,看著兒子一碗碗地喝下去。母親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母親的身體垮了。
如今,神經性耳鳴耳痛日日夜夜折磨著我,那分分秒秒不停地轟鳴曾使我傷心絕望。10年了,醫(yī)生一次次搖頭嘆息。但母親依然不放棄,不停地為我尋找偏方。在母親的影響下,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執(zhí)著。
我想對母親說:“媽媽,你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請你多保重身體。(沉寂后,學生鼓掌)
生5:我母親對我很嚴格。有一次周末,我騙她去同學家做作業(yè),其實去網吧瘋玩了一個下午。母親知道后,狠狠地打了我一頓。從此,我再也不敢欺騙了。我想說:“媽媽,其實我懂得你的心?!?/p>
師:是的,我們懂你,母親。滄桑改變了你的容顏,歲月染白了你的黑發(fā)。等我們長大了,一定好好報答你,母親。然而,同學們,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報答的機會。胡適曾寫下一首詩,請一位同學幫忙讀讀。
一生讀:十二月一日奔喪到家
依舊竹竿尖/依舊溪橋/只少了我的心頭狂跳/何消說一世的深恩未報/何消說十年來的家庭夢想/都一一煙消云散/只今日到家時/更何處尋她一聲:“好呀!來了!”
五、心語一束:
師:胡適曾萬分遺憾地說:“生未能養(yǎng),病未能侍,畢生的劬勞未能絲毫分任,生死永決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慘痛,何以如此!”同學們,我們的雙親也需要我們的愛,我們的關心。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吧,不要讓“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再次發(fā)生!
六、向你推薦:
胡適《嘗適集》
老舍《我的母親》
歌曲《人生第一次》
3、胡適《我的母親》導學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文章選取、組織材料的寫作技巧。
2、學習樸實自然的語言風格,理解關鍵語詞句在文中的意思與作用。
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理解母親的優(yōu)秀品格和教子方法,品味作者感激愛戴母親的深厚感情。
2、學會感恩母愛,培養(yǎng)孝順父母的品格。
3、比較中國今昔家教的異同,能對家教事件提出個人的看法。
三、過程與方法
1、學生自主學習在前,教師點撥引導在后。教師在看似無疑處激疑,引導學生積極思維。
2、能進能出,結合現(xiàn)實的家教案例,鼓勵學生互動品評。
【學習步驟】教師提問導學為輔,學生思考回答、交流為主
(一)課文從哪一段開始寫母親的?哪一段是前后部分的分界線?這樣可以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它們分別寫了哪些內容?
答:課文第4段是過渡段,將課文分成兩部分。1至3段,寫我童年時代性情安靜,愛看書寫字,卻失去學音樂畫畫的機會。4—12段,寫母親的言傳和身教。13段,寫作者感激愛戴母親的無比深情。
(二)質疑:既然題目叫《我的母親》,為什么還要寫跟母親關系似乎不大的瑣碎小事呢?課文前后兩部分內容上有怎樣的內在聯(lián)系呢?
答:課文前三段寫作者童年的愛好、快樂、性情以及單調和失落(遺憾),同時也暗示環(huán)境對一個人性格養(yǎng)成所起的奠基作用。作者在這三段里是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書之外,是貧乏的、有缺憾的,因此,母親給我的良好教育才更顯得彌足珍貴,母親可謂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恩師,她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三)文章是通過哪些事件寫她對兒子的言傳和身教的?
1、言傳:兒子犯錯時,母親只是用眼神暗示,不當眾打罵。每天清晨坐在床邊指出他前一天錯在哪里,犯大錯時有時候要罰跪。
2、身教:母親與兩位嫂子的溫和相處,她處理家庭特殊事務的方法,她善待外人的態(tài)度等等,都給胡適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了良好而深遠的影響。
(四)文中能體現(xiàn)母親優(yōu)秀品格的詞句有哪些,請分別找出來,說說是怎樣具體體現(xiàn)在一件件小事之中的。
答:寬容隱忍、仁慈溫和、自尊剛氣,對兒子嚴教慈愛。
4、《我的母親》課堂教學實錄
《我的母親》課堂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我們校園的宣傳標語一般是寫些什么
生1:遵守紀律,尊敬師長,講文明等.
生2:運用名人名言勸我們專心學習等.
師:學校就是學習的陣地,勸人努力學習是很恰當?shù)?可是老師發(fā)現(xiàn)一個學校貼了這樣一則標語:愛你母親——蘇霍姆林斯基.(板書)我當時很疑惑,怎么用這個標語呢 你們覺得恰當嗎 能為老師解出疑惑嗎
生1:不合適,勸我們愛母親最好在家里.
……(學生也有小聲議論的,似乎都認為不恰當)
生2:合適,我認為在學校不僅要學好書本上的知識,而且要學會愛我們的母親.
(老師鼓掌)
師:這位同學講的非常好,我們如果不愛自己的母親,那么擁有再多的文化也是沒有愛心的人,這樣的人也不會對社會作什么貢獻.
(學生們有的點點頭,有的似乎還不理解)
師:那你會用詩歌,或自己的語言來表述為什么我們要愛我們的母親嗎
生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板書)
生2;母親是偉大的代名詞,母愛是無私的代名詞.
生3:母親是一把傘,給我們遮風擋雨.
師:恩,都不錯,或用詩歌或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母親的偉大.看來天下的母親對自己的子女是一樣的——愛自己的孩子.但每個孩子眼里的母親又是不一樣的.那么,鄒韜奮的母親是怎樣的一位母親呢
(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生1:她是一位勤勞的,很愛自己孩子的母親.
生2:我認為她還是一位心靈手巧的母親.
師:很好,這位同學不僅認可前面同學的答案,而且予以補充.那么,文章是如何來表現(xiàn)的
(學生們一致說'通過敘事')
師:對,表達人物形象要通過具體的事例.那你會用簡潔的語句來歸納嗎 (并鼓勵同學自告奮勇到前面來板演)
生1,生2,生3,生4,板演.
師:這幾位同學勇氣可嘉,有自信,很好.
(然后老師和學生針對黑板上的歸納,先看同樣的事件哪位最好——既簡潔又準確.然后有沒有同學認為自己比他更好的,拿出答案交流交流……最后把四件事整理歸納.)
師:那么,你根據(jù)事例,再來分析這位母親身上還有那些閃光點
生:深明大義——她看到孩子因為沒有完成背書而被父親打罵時,她雖然很舍不得,但她為了自己孩子的前途,還說'打得好打得好'.
師:你有理有據(jù),不錯.分析人物回扣住文本.而且會抓住細節(jié),說明你在生活中肯定是位細心,體貼人的同學.
師:鄒韜奮的母親不僅愛孩子,而且會愛孩子.那么,你的母親愛你嗎 會愛你嗎 請結合具體的事件談談你對母親的體悟.
學生有的小聲交流,有的寫在書上.
生1:我的母親天天為我燒早飯,總是叮嚀我路上小心.
生2:我母親總是將好吃的留給我.
師:你們能從細節(jié)中感到母親對你的愛.但有沒有像這位母親一樣看上去是不愛你的表現(xiàn),但實際上是更愛你.
學生思索片刻
生1:一次,我在吃晚飯的時候,我不經意的說:'今天,學校的日光燈不知怎么一回事,從天而降,打在我同學的頭上.'母親神色慌張的說:'你有沒有被砸到 '我說,我像被砸到的嗎 你不必這么大驚小怪,母親沒說什么,我現(xiàn)在想想,實在不應該.
師:你是當時覺得你母親太夸張了,不過你現(xiàn)在已經明白了,也為自己對母親的態(tài)度不好而自責.很好.老師講一個真實的故事給你們聽聽.有位初三的學生,他每天學習到很晚,他的母親總是坐在他的被窩里織毛衣,天天到10點多,他要睡覺時,母親再走.他心情好時,他覺得母親在無聲的支持他,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習任務,心情壓抑,他覺得母親是在逼他,監(jiān)督他,他很反感.可是,當隨著天氣的炎熱,他母親不再來只是經常端來牛奶或茶水就走了.直到有一天,他才發(fā)現(xiàn),母親不為逼他念書而坐在他的被窩里,而是希望他睡進被窩時暖融融地.這位學生在誤解母親后最終體會到了母親對他的愛.所以當我們抱怨母親不愛我們時,請一定要多用慧眼發(fā)現(xiàn)它珍惜它.因為,生活不是缺少母愛,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母愛的眼睛和心靈.(板書)
師:鄒韜奮是個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體會母愛的人,但就是這樣的人,對母親還有深深的遺憾,為什么
生1:因為他沒有機會報答他母親了,他母親已經死了.
師:那么,是不是他一直沒有機會向他母親表達他的母親的理解呢
生:不是,當他看到母親為他做鞋操勞時,他想表達,但他最終沒有說出口.
師:那我們覺得要不遺憾就要怎樣
學生說:說我愛你,說我感謝你等或用行動來報答…….
師:對,不妨學學外國人,大膽說出.不要認為總有時間,往往等你察覺時為時已晚.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板書)
師: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你在哪些方面有收獲 (提示:可從寫作手法,也可從思想認識)
生1:表現(xiàn)人物形象可從小事描述中展示其不平凡;
生2:要及時的表達自己對母親的理解.……
師:天下的母親何其相似,又何其不同,愿你們學會愛自己的母親.
布置作業(yè):寫一篇贊美母親的片段,看誰平時觀察仔細,評出'慧眼英雄'.
5、《秋天的懷念》教學實錄 竇桂梅教學實錄《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學實錄 竇桂梅教學實錄——《秋天的懷念》
教學預設:
1.在“秋天”的回憶中,理解“母愛”的內涵。
2.在“懷念”的情意中,感受“愛母”的思緒。
3.在“秋天的懷念”中,獲得“自己”的思考。
教學層次:
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
教學步驟:
讀出韻味
讀出思考
讀出韻味
一、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師:今天,一位新的老師來給你們上課,剛才聽主持人介紹,我從哪兒來?
生:清華大學。(笑)
師:是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師:今天的課上,要為同學們帶來什么禮物呢?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一位校友,
他叫史鐵生。這位在我們學校畢業(yè)的學生,今年已經54歲了,21歲的時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這么多年來,兒子一直用文字表達對母親的感受。請同學們一起默讀下面這段話??茨阕x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的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里穿過?!薄逗蠚g樹》)
生:(學生默讀后發(fā)言)我讀到了他對母親的思念。他把上帝招她回去作為安慰。
生:作者心中的母親活得太苦了——“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的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我聽見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保◣煱鍟嚎啵?/p>
師:他的好多文章都表達了這份感情,比如課前發(fā)給同學們的——
生:《秋天的懷念》。
師:作為高年級的同學,我相信大家的自學能力。我看到,同學們有很好的讀書習慣,剛才拿到課文就迅速地閱讀起來。這里有個自測題,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讀書到了哪一個臺階。
(課件出示:“自測:正確——流利——有感情”)
生1:我覺得我到了“有感情”。
師:好哇,想坐下可不行。(對著同學們說)他說他讀到了“有感情”,咱就聽聽,
他怎么個“有感情”。聽人家讀要聽音兒,等一會兒我們可要對他進行一番評價的?。。▽χ撏瑢W)好,你想讀哪兒就讀哪兒!
生1讀:“鄰居們……”(略)
師:想讓誰評價?主動權給你了。(學生自己選擇同學對己評價)
生2:你讀的很好,不過你讀得太短了,不能表現(xiàn)你讀得有感情,你應該讀得長一點。(眾笑)
生1:我是因為激動的原因。
師:也就是說,你讀得太短,人家沒感覺,你自己激動,人家還沒感覺到。你愿意繼續(xù)讀下去呢,還是讓別人讀下去呢?主動權給你。
生1:(繼續(xù)讀下去)“看著看著……”
師:請你轉過去,你看,評你的那個同學又舉手了。
生2:沒錯,你讀是很有感情,但你有添字也有減字的現(xiàn)象,剛才你讀的……
師:根據(jù)你平時對他的了解,你認為他確實是激動呢,還是真的沒讀好。
生2:憑著我對他的了解,我想他是太激動了。(生1頻頻點頭)
師:讀正確是對作者的尊重,也是對你的朗讀精益求精,高標準要求呢。對他的讀的感情如何,你也可以評價一下。
生2:我覺得你把對母親思念的感情讀出來了,我想你以后可以讀得更好。
師:既然你說他“可以讀得更好”,說明還有余地呀,加個“更”字。(眾笑)你還有什么別的見解?同桌要說話了。好,你說!
生3:我也覺得你讀得有感情,但是你有的地方并沒有把他的脾氣的暴怒無常讀出來,像:“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彼褪恰ê芷降恼Z氣讀),沒有讀出動作的暴怒。這就是一點不好的地方(該生“暴怒”地讀了起來,眾鼓掌)。
師:怎么樣?人家對你的評價,你怎么看?
生1:我覺得你說得很正確。謝謝!
師:你對他的態(tài)度滿意嗎?
生3:滿意。
師:給他們掌聲?。▽W生鼓掌。)掌聲的原因,他們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是難能可貴的!尤其是同學們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兒話音較多的兩句讀得很準。我們再讀讀。(讀“咱娘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強化之為后文作鋪墊。)
師:你們剛才給我的啟發(fā)怎么那么大呀!一下子讓我覺得,平常說的這個“有感情”,怎么這么模糊!他有感情的讀,是這樣,可那位同學的朗讀卻是那樣的。
生:有人聲音細,有人聲音粗,有人性格深沉,有人性格外向。
生: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讀出的味兒也就不同。
師:是啊,讀書是個人的,我們在尊重別人的朗讀的同時,我們也有自己的滋味,我們不再評價別人,你讀得“真有感情”啊。這真有感情,而應該說讀得有特點,讀得有個性,讀得有自己的味道。(出示課件“讀出韻味”)
師:讓我們一起再大聲提示一下自己。
生:讀出韻味。
師:不信,我們先讀讀課題的韻味。
師:(板書)懷念、秋天——生讀這兩個詞語;中間加一個字“的”——生讀出這個詞組)。注意:懷念的“秋天”——你的眼前會是怎樣的情景?
生1:懷念秋天里發(fā)生的一件事,一件刻骨銘心的事。
師:帶著你的想象讀課題。(讀略)
生:“懷念的秋天”,讓我踏著秋天的落葉,陶醉在小路上……
師:帶著你的理解讀出你的韻味。(讀得陶醉)
生:我的眼前出現(xiàn)的畫面是,一個人在懷念秋天的美景,那片片飄落的黃葉,那從北向南的雁陣……
師:好,帶著你的體會讀吧。(讀得舒緩)
師:注意:把這兩個詞語調一下,再讀。
生:秋天的懷念。
師:有什么變化?最后一個男孩,雖然你在最后,但是我注意到你了。
生:詞語位置變了,我覺得秋天的某個事件或者某個人物……變成了深深的懷念。
生:或者懷念秋天里的給自己留下感慨的一片葉子或者一片花瓣……
生:我明白了,這秋天的景啊,人啊,事啊,沉淀成了一種感情就是懷念。
師:讀出你的理解了喲,這題目的韻味兒就出來了?。ㄅ脑搶W生肩膀,眾笑。)
師:現(xiàn)在我們就走進課文,品品課文中文字的味道。
師:通過讀書,我們知道課文寫了幾次秋天里看菊花的故事?
生:兩次。第一次沒有去成,第二次去了。不過是和妹妹去的。第一次母親要推著他去,沒去成。
師;這是為什么?
生;他雙腿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緵]有心情的。
師:是的,作為21歲的年輕人,突然得了高位截癱,自然受不了這個打擊。讀讀課文,讓我們體會他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時的心情。
生:“雙腿癱瘓后……”(學生讀的好)
師:(引讀課文,進一步深化)望著望著北歸的雁陣,他會——
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師: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會——
生:猛地把東西摔向前面的墻壁。
師:還有呢,媽媽要他去北??淳栈ǎ爸?/p>
師:作者覺得活得沒勁。課文有一句話,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作者又會怎么樣呢?
(出示課件: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生1:……我會想起小時侯像落葉一樣盡情飛舞的情景,可是現(xiàn)在再也不能像落葉一樣飄飄灑灑了呀,我活著還有什么勁?
生2: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不禁暗暗流淚,我的命運就像那落葉一樣唰唰啦啦落地死去。
師:“我”活著還有什么勁兒!原來活蹦亂跳的,現(xiàn)在突然坐在輪椅上,發(fā)這么大的脾氣,此時的他的確很痛苦(回扣一下“苦”字),要是他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哥哥,妹妹,面對他這副樣子,你會怎么做?
生1:我是他的妹妹的話,我會勸他說,人人都有苦,但不要隨便發(fā)泄這苦,這會更傷你的身體的。
生2:我會安慰他,人不一定沒有雙腿,就會變得懦弱,人沒有雙腿,還是可以干出一番大事業(yè)。
生3:我可以告訴他,你可以練一項體育技能將來參加殘疾人奧運會,說不上能拿大獎呢。
生4:雖然你的腿癱瘓了,但是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用心靈去感受。
師:謝謝同學們,你們的愛心讓大家感動。不過我想采訪你們,你們講得道理很對,建議也不錯,不過,請你設身處地的想想,他能聽進去嗎?(學生停了停,開始議論,有的搖頭,有的說聽不進去。)
生:嗯,他也許聽不進去。
師;是啊,面對這樣的兒子,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怎么做更合適一些?讓我們看看母親是怎么做的吧。
生: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從母親的動作中看出她勸兒子要好好兒活。
師:感謝你,讓我們大家跟這名同學一起討論討論母親的做法。
(出示課件文字: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師:請你們默讀這句話,注意這幾個動作。(老師點示“撲”)母親“撲”下去的會是什么?
生:因為兒子不想活了,所以母親撲下去的一定是兒子想要去死的信念。
師:?。俊靶拍睢??把其中的一個字換一下意義完全不同了。
生:是念頭。
師:好。其實,你很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呢,那就把你理解的“撲”帶進去句子里,讀給我們聽。(生讀,很有力量)
師:那么,我還要問,“母親抓住我的手”,“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
生:母親抓住的是我想要死的念頭,她想抓住我,怕我輕生。
師:就把你的體會送進去,讀。
生;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活。(生讀。掌聲)
生;我想補充,母親抓住我,也是讓我必須具有好好兒活下去的信念。(再讀)
師:請再默讀這句話,看看母親“忍”住的究竟是什么?(小組討論)
生:我明白了,母親隱瞞自己的病情,沒有告訴兒子。
生:“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疼得她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睡不著覺?!?/p>
生:鄰居把她送到醫(yī)院時她是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
生:她病已經進入晚期了。
師:用醫(yī)學名詞說,這是——
生:肝癌。
師:肝癌什么癥狀?除了課文的說明,還有哪位同學或聽課的老師知道嗎?
生:(該生哽咽)自己的老爺就是這種病死去的。(他說不下去了。聽課老師站起來接著講,自己的父親就是得這種病去世的。肝硬化,肚子硬了,尿排不出去,肚子越來越大,還吐血,不是一個痛字了得……)
生:這是一位病入膏肓的母親。
師:母親她活著很苦啊?。ɑ乜垡幌隆翱唷弊郑┯H愛的同學們,一個患肝癌病的人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痛,無法用語言描述,而且還知道自己就要死去……是這樣的母——親!那么這樣的一位得絕癥的母親,有沒有“看著看著北歸的雁陣,突然把玻璃砸碎”?
生:沒有。
師:她有沒有“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把東西摔向墻壁”?
生:沒有。
師:有沒有大聲喊著“我活著還有什么勁”?
生:沒有!
師:母親為什么沒有這樣做?
生:為了兒子!
師:送她一個字。
生:愛。
師:這愛就是——
生:忍。
師;帶著你們的體會讀這句話。(咱娘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師:請再讀課文,琢磨琢磨,母親忍住的還有什么?
生:母親還忍住了兒子的病給自己帶來的打擊。
師;謝謝你的發(fā)現(xiàn),請具體講講。
生:對這樣的打擊就像天塌下來一樣,但這樣的痛苦不能讓兒子知道,她還要讓兒子堅強起來。所以,面對這樣的雙重打擊,母親讓兒子去看花:“聽說北海的菊花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吧”。
生:母親想讓兒子看花,讓心情變得愉快一些。
生:母親也是一個愛花的人,所以母親讓兒子去看看花兒。
師;母親幾次要求推著兒子到北??淳栈??
生;兩次。第一次;“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钡诙危耗赣H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彼俱驳哪樕犀F(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
師:我聽出來母親的“央求”,誰再讀讀這句話,再體會體會母親的央求。(讀略)
師:注意,母親還是憔悴的臉上現(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
生;母親不僅僅自己的病讓自己憔悴,為兒子操碎了心,更會讓她憔悴。
師:所以啊,是一副憔悴的臉上現(xiàn)出的央求般的神色——再讀?。ㄗx略)
生:母親是個愛花的人,就是說母親熱愛生活,也要讓兒子像她那樣接受現(xiàn)實,熱愛生活。
生:當兒子有去的意思——“什么時候?”的時候,母親就——“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兒子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
生:當兒子說——“好吧,就明天”的時候。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笨晌矣植荒蜔┑臅r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她竟然笑了,還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guī)闳ケ焙幔磕闫f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
生:母親把所有的苦都藏在自己心里。她還笑著——你看,兒子的話讓她“喜出望外”,讓她高興得坐立不安。這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讓他學會快樂,面對未來充滿希望。
師:好,帶著你對“忍”的理解再讀一讀。(咱娘倆在一塊,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師:謝謝你們,讓我們在這個“忍”中體會又一層韻味。那么,再請同學默讀課文??纯茨赣H還忍住了什么。
生:忍住的還有兒子的抱怨。因為母親對兒子特別的理解,所以她能忍受兒子的摔東西,砸玻璃等暴怒無常的脾氣。
師:好!會讀書,請再細讀讀,看看母親又是怎么“忍”的呢?
生:“……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p>
師:這里重復用了一個詞,那就是說,母親的忍體現(xiàn)在——
生;“悄悄地”。還有一處,也是“悄悄地”——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p>
師:母親這“悄悄地”忍的細節(jié)被你發(fā)現(xiàn)了,感謝你給大家的啟發(fā)。請任選一句讀一讀。(學生讀,隨機課件出示: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2、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3、……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保?/p>
師:把“悄悄地”去掉,再讀讀上面的三句話,任意選擇一句談談你的看法。
生:我談第三句。因為母親一說“跑”和“踩”,就會想到兒子的腳癱瘓了,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親又悄悄地出去了?!扒那牡亍本褪钦f母親在兒子面前說話特敏感。
生:這個“悄悄地”體現(xiàn)了對兒子的歉意,覺得自己怎么那么粗心,說話不注意呢?
生:這“悄悄地”也體現(xiàn)了對兒子的關心。
師:還能把關心再具體一點嗎?
生:母親對自己的話很敏感,就連說話都那么小心。就是怕兒子傷心,她在兒子面前特別小心。
師:用個成語,那就是——
生:就是小心翼翼!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啊,請你讀讀這句話,讓我們跟著你體會母親的“小心翼翼”。(生讀。掌聲)
生:我談第二句。不用上“悄悄地”呢,就體會不到母親的苦心。她想讓兒子盡
情地發(fā)泄一下,就又悄悄地進來,這就更體會母親非常耐心,不忍心打擾兒子。
生:的確,母親出去了又回來,回來又去,一遍又一遍,眼圈紅紅的,說明剛哭過,可是在兒子面前還要忍,一句話,就是為了兒子。也就是同學說的耐心無比啊?。ㄉx得很慢。)
生:我說第一句。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動靜。如果母親不是“悄悄地”,就那么隨便的出去,根本就體會不到母親對兒子的理解和關心。
師:把“關心”再具體些,就是對兒子特別的——
生:無微不至,也就是特別細心。
師:是啊,她的心比針尖還細啊。把你的感受送進去再讀。(生讀得較輕)。
師:母親的腳步還是稍重了一些,再輕一點兒。(生讀得很好。掌聲)
師:你們真會讀書呀!由于你(握住該學生的手)的啟發(fā),引領著大家體會到母親痛心中還要細心、耐心、小心——因此,這“忍”中透著的是看不見的愛。
師:經過同學們的品味,我們感到這“撲”,這“抓”后的“忍”——除了忍住對兒子的抱怨。還要忍住自己的痛苦,更要忍住兒子的病痛給自己的雙重打擊!這是一位怎樣的忍啊。
生:母親太理智了,太堅強了!母親的忍是一種怎樣的滋味!
生:這忍中,我感覺到了母親所忍住的巨大痛苦!
師:大愛無形。兒子的得病,自己的重病讓母親苦上加苦——然而母親依然是苦口——生:苦口婆心。(教師再次回扣“苦”字)
師:也是母親的良苦——
生;良苦用心。(教師再次回扣板書“苦”字)
師:那么,“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好好兒活”究竟要告訴兒子什么呢?
生1:要接受現(xiàn)實,不要自暴自棄。
生2:現(xiàn)實已經這樣了,未來還長著呢,兒子,你一定要好好活。
生3:正值壯年,你的路還長呢,更要堅強起來啊。
生4:她要在僅有的時間陪伴兒子一起好好兒活。
生5:她要兒子堅強地活下去,不要發(fā)脾氣,要找到一條好好活的路,讓他笑看人生,不要被病痛壓倒。
生6:她要告訴兒子面對生活的打擊要學會忍受。
師;母親沒有你們說的那么精彩,那么豐富。母親的話不是豪言壯語,只有那萬箭穿心的“忍”哪!但你們所說的都含在了這句再簡單不過,再樸素不過的話里——
生:“好好活”!
師:所以,這“好好”兩個字的韻味、復雜的情感都蘊涵在這里——母親告訴兒子怎么去面對有殘缺的生命的理兒,真是意味深長啊。同學們在下面好好讀一讀。(生自由品讀。)
竇老師抓了三個動詞“撲”“抓”“忍”,讓學生體會到母親要“撲”滅兒子想死的心,“抓”住兒子活下去的欲望。尤其是“忍”的品味的高明。緊緊圍繞“忍”,牽一發(fā)動全身,引導學生一層一層地體會意思,一次一次地把體會到的意思“送進去”讀出來。一次一次的讀,一波一波地把情感催過來。在課堂上,能很清楚地看到,每體會到一層意思,學生就讀得更好了,情感體驗也更深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要“好好兒活”。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結合起來了。——這樣,母親的“苦上加苦”,“苦口婆心”與“良苦用心”不僅送進了兒子的心里,更送進了孩子們的心里——真可謂一“忍”三嘆?。?/p>
二、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師:可是,母親就這樣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們—
生:鄰居們把她……(教師引讀,讓全班同學把課文寫母親臨終的話讀出來。直到最后一句——“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師:(出示課件:“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多少年過去,兒子終于明白母親那句沒有說完的話。你們讀懂了嗎?省略號里沒有說完的話,究竟是什么?
生:好好兒活!(學生異口同聲)
師:我們送進去,一起把這母親沒有說完的話,說完。
生: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你們倆要好好兒活。
師:你們懂了,兒子和女兒也懂了,所以課文最后一句才說——
生:“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p>
師:同學們,母親去世七年之后,作者寫了這篇文章,結尾就落在這里——“要
好好兒活”。那么,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樣好好兒活?我們一起來讀讀描寫菊花的句子。(課件出示: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師:下面同學就結合這句話,可以小組合作,好好討論討論,可以自己思考,他們究竟懂得了該怎樣好好兒活?(生討論很熱烈,之后發(fā)言)
生1:菊花“淡雅”,就是說人可以活得平凡,或者普通一些也可以的。
師:讀人家的書,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獨特理解,這就是創(chuàng)造。好,那就帶著你的感受讀這句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讀略)
生2:其實,人可以活得淡雅、高潔、熱烈、深沉啊等等,不管怎么說,每一個階段不一樣的,總之要活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潑潑灑灑。(掌聲)
師:那你就潑潑灑灑地讀——“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讀略)
生3:我想補充,不管有多少秋風蕭瑟,有多少風雨打擊,人活著就要潑潑灑灑地笑對人生。就是說,要活出自己的尊嚴。
師:好,讓我們感受你的尊嚴。讀吧。(讀略)
生:我覺得“高潔”就是說人活著要高尚、純潔、善良。
師:多么獨特的理解啊——“善良”,我看到了你那柔軟的心。
生4:我看,因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點,母親想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心靈里、在人間綻放出屬于自己美麗的花,也就是母親讓兒子選擇自己的人生。(熱烈的掌聲)
師:母親沒有告訴兒子,你就得是這樣的花,母親是讓兒子自己去選擇,活出自己的個性。淡雅也好,高潔也罷,熱烈而深沉也行,總之,要活出自己的……我不說了,你們說。(笑聲)
生:活出自己的個性。比如“熱烈”——就是對生活充滿陽光!
師:帶著你們各自的體會再讀這句話。(讀略)
生:我還想說,像丑菊一樣活。(眾笑,議論。)
師:我知道了,你是想說跟菊花一樣,秋風蕭瑟,菊花給你的感覺可能不如另一些花那樣五彩繽紛?但你的心里——
生: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眾大笑)
師:哎喲,那就不說,讀?。ㄔ撋x。笑聲、掌聲)
師:你們懂得了應該怎樣去好好兒活,文中的兄妹倆也正像你們一樣,懂得了要好好兒活。
師:伴隨著生命的腳步,作者如菊花一樣,潑潑灑灑,開出了他人生的爛漫之花。所以,33年之間,他懂得了這句話的含義,懂得了自己該用怎樣的行為走出這“好好兒活”?;剡^頭來,看吧——
師:望著望著北歸的雁陣,他還會把玻璃砸碎嗎?(出示課件:望著望著北歸的雁陣,我————。)
生:不會!
師: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還會猛地把東西摔向墻壁嗎?(出示課件: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
生:不會!
師: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課件出示:此處讓學生再次創(chuàng)造,和前面內容形成對照。)
生: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會想到母親微笑著在窗前和我說話的情景。
師:原來母親擋在窗前,是要擋住什么?
生;擋住兒子看到落葉想要死的心。現(xiàn)在,兒子終于知道母親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所以,他知道母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所以,他想象母親是微笑靠在窗前的。因此,這回看著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會想,我絕對不會像這落葉一樣死去,我已經勇敢地面對未來的生活。(掌聲)
師:就這樣,兒子不再暴怒無常了,兒子終于懂得了母親的那句話,就這樣,直到今天。前兩天,我們采訪了史鐵生,他說,文字更能表達他的心,我們就來默讀他在《病隙碎筆》中的這段話,看看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到了怎么樣的一種境界。
(出示課件: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杌枞徊荒芩枷耄透討涯钇鹜諘r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生:他終于懂得了活著,好好兒活著,就是一種滿足。
生:現(xiàn)在,在史鐵生叔叔的眼里,活著就是一種幸運。
生:活著就應該滿足。如果說史鐵生懂得了痛苦,他把這苦當作一種別開生面的游歷。
師:這是怎樣的一種超然,這是怎樣的對生命的敬畏。如果說最初生病對他來說是痛苦的,那么,現(xiàn)在的他對“好好活兒”怎么一個“苦”字了得?
師:對這樣一位校友,因他對生命的理解,我愿意鄭重地向大家推薦這幾本專著——(課件出示:推薦書目:《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
師:有誰知道,史鐵生目前的身體狀況嗎?(學生沉默)
師:由于長時間的坐在輪椅上,他患上了腎衰竭,每個星期必須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換血,不能少一次。不然就會死去。但他還是要拿起筆來,盡管拿筆已經非常困難,但是他一直記得母親的那句“好好兒活”!他是用筆表達他自己33年來是怎么個“好好兒活”,母親在九泉之下會含笑九泉的。(擦掉“苦”)
師:越是懂得該怎樣好好兒活,他就越是愧疚和自責??!他是多么希望母親能知道他已經趟出了屬于自己的路啊,獲獎,成功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那看菊花的世界里,他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花。越是體會到這一點,他就深深的懷念著她啊,告訴她自己是怎么“好好活”的啊——
伴隨哀傷抒情的音樂,讓學生閱讀文章片段——
片斷1: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有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段遗c地壇》
片段2:我有一個凄苦的夢……在夢里,我絕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么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队嘘P廟的回憶》(師誦讀此段。有的學生和聽課教師啜泣……)
生:“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到北??戳司栈?。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倆在一塊要好好兒活。”(全體學生深情朗讀課文最后兩段。)
師:回過頭來看課題。這《秋天的懷念》,懷念的究竟是什么?
生1:不盡的懷念,這深深的懷念,這刻骨銘心的懷念——秋天兩個字化作了母親。
生2:他懷念的秋天的菊花,就是他母親啊。(該生淚流滿面)
生3:其實,懷念的是母親和他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懷念的就是母親給他的——“好好兒活”啊。
師:母親的“好好兒活”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是這句話讓史鐵生在無法彌補的身體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種生命的延展!再讀課題。(學生個別讀,最后齊讀。韻味已和課前大不相同)
讀出思考
三、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
師:通過這兩堂課的學習,我們通過品悟文字的韻味,嘗到了這一家人的人生韻味。同學們感動了,老師也感動了。我相信,同學們今天回去,肯定會跟家里人說今天的學習體會的。也許就跟老師看電視劇一樣,抹著眼淚,“這電視劇,太感人了!”那么,他們家這件事,跟我們有沒有關系?
生:有關系。個別學生說“沒關系”,有的若有所思。
師:(來到那個說“沒關系”的同學面前)你說說看,怎么個沒關系?
生:(沉吟一會兒)有關系吧。(笑聲)
師:有時我們聽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一樣,聽完了,抹完眼淚了,過后該干什么還
干什么。不過你又說,“有關系”,有什么關系?
生:面對生命,珍惜生命。我們這些健康人更要好好兒的活。
師:為自己喝彩吧。(掌聲)我們到這一家人的情感世界里去走了一趟。不光是讀出了這一家人的人生韻味,還讀出了自己的思考!這才是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課件出示:讀出韻味——讀出思考)
師:因此,親愛的同學們,文章結尾的這句話,(課件: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個“倆”應該變成——
生:我們!
師:連起來讀這句話。(生讀“我們在一塊兒要好好活!”)
生:就是說,面對自己的母親,要好好兒活。
師:面對自己的家人要——
生:好好兒活。
生:面對自己的同學、老師要好好兒活。
師:每個人的人生體驗不同,每個人的體會不同,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同,我想問,今天走出這語文課堂,“好好兒活”這句話沉淀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么?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
生:笑對人生,樂觀面對所有的一切事!
生:凡事一切都要包涵,酸甜苦辣,就是好好活。
生: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活出自己的堅強。
師:面對曾經煎熬過你的困難,你痛苦過,請把這一家人送給你的“好好兒活”銘記在心。
生:每天,當我們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還活著,這就是幸運。因此無論如何要好好活。
師:泰戈爾大致說過這樣的話——每次,醒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還活著,這本身就是奇跡。你的思考和他不謀而合。(笑聲)
生:上帝要你怎樣活,你就要怎樣活唄。
師:上帝要你怎樣活那是你的“命”,該怎樣好好活那是你的“運”。命和運是分不開的,所以叫命運。用你的“命”走好你的“運”就是你的“好好活”走出的“人”字一撇一捺。(掌聲)
生:身體健康本身就是幸運,要好好善待自己的健康。因此,我們的一些打擊啊,苦惱啊,在史鐵生面前不值得一提。
生:怎樣才是“好好兒活”?該怎樣“好好兒活”?我一時還說不準,讓我再想想吧。師:親愛的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這也確是值得我們思考一輩子。因此,“好好活”給我的思考是什么呢?愿意說出來和同學們共勉——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面對“好好活”,我要說,身體的局限我們這輩子改變不了,但,可以改變的卻是我們的心理殘疾。下課!
總評:
竇桂梅老師執(zhí)教的《秋天的懷念》,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震撼。從竇老師“為生命奠基”的課堂,我們感覺到了說不盡的精彩,獲得的是藝術的享受,精神的洗禮。
竇老師的課堂,疏密有致,粗細結合。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疏者大氣,細者精致,不愧是大家手筆。整個課堂設計,就由兩大部分組成:讀出韻味,讀出思考;圍繞主題“好好兒活”構建課堂,三個層次一層一層推進:感受“咱倆”的“好好兒活”,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而整個教材的處理,又置于作者史鐵生一組作品之中。新穎,簡潔,深刻,廣博。
竇老師教學藝術的“大手筆”還表現(xiàn)在她的“超越”。對教學主題的超越,對當下教學的超越,對學生要求的超越,對課內教材的超越。從“母愛”到“好好兒活”,從“讀出感情”到“讀出韻味”,從“讀出韻味”到“讀出思考”,從《秋天的懷念》到史鐵生的系列作品,從課堂教學研究到語文課程的建構,我們分明看到,竇老師就是一直在超越、超越、超越!
細處呢,細到對一句話、一個詞含義的挖掘,對每一個學生發(fā)言的評價,甚至對范讀時每一個音調的讀法,課件中每一個畫面的處理,都用心對待,不隨意放過。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引導,無不閃現(xiàn)著教師智慧的光芒。而所有細節(jié)展現(xiàn)出來的美,體現(xiàn)的是竇老師“以生為本”的人文思想的光輝。
請看文本解讀。竇老師深入研讀文本,走進語言的深處。在抓關鍵詞句教學方面,那“撲”,那“抓”,尤其是那“忍”的挖掘,可謂一“忍”三嘆。多角度、多層次的語文訓練,包孕著豐厚的情感、豐富的內涵,使語言訓練立體化,真正實現(xiàn)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竇老師的朗讀指導,也是精妙絕倫。聲情并茂的朗讀,打動了在場的所有聽眾,給學生做了一個極好的示范;指導方法也別出心裁,她改時下流行的“有感情讀”為“讀出韻味”,她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后感悟后,再讓學生“送進去”讀一讀,讓學生把自己的個性體驗與文本朗讀很好的結合起來,讀出了思考,讀出了文章的韻味,也讀出了自己的韻味。
竇老師的教學藝術,有人說是爐火純青,那是有堅實的思想支撐。肖川在《成為有思想的教師》一文中說過:“有思想的教師,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币晕业睦斫猓白杂X”是對教師思想底蘊的要求,“自然”是對教學藝術的要求。思想賦予竇老師“超越教材,超越課堂”的智慧和魄力,她大膽取舍,把教學主題由“母愛”升華為“好好兒活”,用“好好兒活”把一篇教材與多篇課外閱讀文本串起來。在她的引導下,學生走進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一步一步地領略著“好好兒活”的意蘊。
因為竇老師的引領,學生的認識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思維活躍,說得精彩,讀得精彩。學生的個性在課堂飛揚,學生的生命在課堂成長。而學生的這些精彩,正是來自于老師激情的感染,來自于老師巧妙的引導,來自于老師熱情的鼓勵。課堂上,竇老師全身心地投入,仿佛一朵燃燒的“玫瑰”(竇桂梅的網名),學生跟隨著竇老師,朗讀、感受、思考、表達,展現(xiàn)著他們生命的精彩。在老師“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下,學生“心靈豐滿”起來,“精神充實”起來。竇老師真正實現(xiàn)了她的語文教學目的:“為生命奠基”。
6、《秋天的懷念》教學實錄 于永正教學實錄《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學實錄 于永正教學實錄——《秋天的懷念》
于永正
師:通過預習,生字不知道能否讀準。
出示生字:誰能大聲地讀。
膳拼音打錯讀成顫教師及時糾正。
師:這里有個字筆順要特別注意:錘教師范寫
提示這個字中間是鼓鼓的,這樣寫叫規(guī)范。
請你們在書上寫“錘”字兩遍,要求筆順不能錯,寫的要規(guī)范。
反饋學生寫的字,簡要評價。
出示詞語,自己小聲讀一讀。
指名讀:癱瘓憔悴陪伴訣別錘打淡雅
指名讀,教師范讀。
師:訣別,你怎么理解這個詞的意思?先找這個詞在書中哪個句子里。
生讀句子:……那就是訣別
“訣別”什么意思?
生:最后的告別。
師:還有不同意思嗎?最后一次告別,跟“永別”有什么區(qū)別嗎?訣別是最后一次見面,以后再也沒有見到。
教師講述事例,進一步區(qū)別“訣別”與“永別”。
課文能正確流利地讀出來嗎?先讀讀課題評價
指名讀課文,要求其他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告訴學生要懂得尊重別人。
第一段:
學生讀到“望著,望著”時提示:第二個“望著”要輕點。學生讀“聽著,聽著”時,也仿照前面把第二個聽著讀得輕些。
讀到“我狠命地錘打著這兩條可恨的腿……”指導讀好這句,學生齊讀。
第二段:
注意長句子要停頓:“她的肝……”
要讀出問號問的語氣。
師示范讀:“你要是愿意就明天?”指導讀好“一會兒”
齊讀:“她高興得一會兒站起來……”
第三段:
表揚學生讀得真好。
第四段:
同樣表揚學生讀得也好。
通過預習,有那么多的收獲,學習是自己的事,不但學語文,其他學科也要預習。
課文要反復得讀,才能讀得正確流暢,要一邊讀一邊想,要讀出感情。
聽老師讀,注意句號后的停頓,有了停頓才會有思考。
教師范讀。
師:老師練了好多遍才讀得這樣,讀書要思考想象,想象書中的事兒。都懂了才能讀的感情。我們都有會思考的大腦,六年級的學生肯定比我讀的好。捧起書用心去讀。
學生自由讀。
教師評價學生讀的情況:你們的聲音和表情在告訴我,誰在用心讀,認真思考。
怎樣讀懂一個人呢?要聽其聲,觀其形,察其色。要想讀懂母親,察言觀色,看她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默讀1、3、6自然段,把母親說的話,描寫母親動作、表情的詞語、句子畫出來,從這些詞語句子中你發(fā)現(xiàn)什么,看出什么?
學生默讀課文,畫詞語句子,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把學生畫的句子作簡要板書。
隨即板書:憔悴擋
做記號表示你在思考,記號是思考的痕跡,是思考的結果。讀書要做好記號,是讀書的習慣。
仔細地把自己畫的詞語句子認真讀,讀懂了什么?
從母親的言行中看出什么?可以討論嗎?
交流:注意其他同學的發(fā)言,會有新的發(fā)言。
生:母親對兒子的愛。這是博大的母愛。
母親自己患著重病,但照顧著我們,無私的精神。
母親把子女放在心里的第一位。
母親知道兒子答應去看花,高興像孩子似的。
從母親的表情中讀懂了母愛。
母愛是什么?就是一句句話語,一個個動作,一個個表情。一句話:母愛是一堆細節(jié),一堆純白的不起眼的細節(jié)。如果把母愛比作大海,那細節(jié)就是一滴滴水,真是著水滴匯成了浩瀚的大海。這些細節(jié)鑄成了偉大的母愛。
只要你注意觀察,每個母親身上有一堆堆細節(jié)。那母愛究竟是什么。
透過這些文字去思。歌德說過,一只眼睛看到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
讀懂了細節(jié)要品味,品味這些詞語這些句子背后的意思。
再讀讀句子。指名讀。
躲眼圈紅紅的撲過去
仔細品味母親的這些話、動作和神情,眼睛接著看書,盯著這些詞,這些詞語背后有什么?
為什么說北海的花開了,什么意思?
誰來讀第三自然段。
母愛究竟是什么?這些文字告訴我們什么?
學生讀第六節(jié)。
這些話又告訴我們什么?
讓我們聚焦這些細節(jié),聚焦這個“躲”字,為什么不阻止兒子砸東西的?為什么躲出去?
為了讓孩子盡情發(fā)泄情緒。說明母親對兒子非常理解。告訴我,是不是母愛?
母愛就是理解。泰戈爾說過,理解是愛的別名。
把這句話讀一讀。
擋,把這個詞所在的句子讀一讀。
一個擋字,不讓兒子看落下的樹葉。為了什么?
古人說,一點芭蕉……
兒子望著飄落樹葉,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結束,他看了非常悲傷。所以母親用身體擋住窗戶。母親擋住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生:擋住了絕望,留下了希望。
師:母愛是呵護,是引導。
把原話找出來讀一讀。母親是長輩,為什么要用央求的語氣。
生:母親是在用征求的語氣在說,用商量的語氣在跟兒子說話。
母親在處處尊重。
師:母愛是尊重,是商量,是留心,是細心,是小心翼翼,是平等。
再看一個“笑”字。
讀原句:北海的菊花開了……
透過一個“笑”字,看出什么?
師:母愛是寬容。
聚焦母親去世前的一句話。齊讀句子。
臨死前母親說的話中,看出母愛是什么?
生:母愛是惦記;母愛是掛念;母愛是不放心;母愛是牽掛。
死不瞑目,自己奄奄一息時還在牽掛子女。
師:母愛是博大的,這些是其中的一滴,要去品味。
讀第一段前三行和最后一個自然段。看“暴怒無?!边@個詞,畫出相應的句子。
指名讀原句
“暴怒無?!边@個詞你懂了嗎?
指名讀最后一段。評價:讀得多深沉,感情多么充沛。
你從哪看出作者變了?
生:看出他對生活充滿希望了。
改變原來的想法,體會到母親的愛心,決心好好的生活下去。
懂得欣賞了花,欣賞美了,希望自己的命運有所改變。
師:能看到美好的東西,聽得到美好的歌聲,在他心里恢復了美好的情感。
這就是文學的魅力,這就是語文的魅力,這就是讀書的魅力,這叫含蓄。這就叫前后照應,這就叫前后對比。通過讀書,通過思考才會發(fā)現(xiàn),智慧在寧靜中。
作者在母愛的感染下,在與病魔的抗斗中……終于走出了絕望,成了著名的作家。
請看這段話——出示句子:在我小說獲獎的日子……
他的書翻譯成好多國家文字,流傳世界各地……他的母親會含笑九泉。
捧起書,老師讀課題,你們自由讀課文。
希望這兩節(jié)課給你們收獲。
下課。
2006“金陵之秋”首屆名師節(jié)暨全國小學語文“新課程 新精彩 新走向”名師精品課觀摩研討活動
7、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實錄《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實錄
師:請同學們看老師在黑板上寫字(寫“聊”)這個字認識嗎?讀一下。為聊找個朋友。
生:聊天
師:聊天就是幾個人之間的閑談,聊天不僅要動口,還要用耳,所以是什么旁(耳字旁)
師: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天。你的爸爸媽媽是怎么照顧你的?
生:媽媽照顧我吃
生:媽媽給我買好多衣服
生:我爸爸媽媽很疼我。每天晚上幫我蓋被子
生:天天由爸爸媽媽接送。
師:我們的爸爸媽媽就是這樣無微不至地愛我們,關心我們。為什么這樣照顧我們嗎?
生:因為我們是爸爸媽媽的一塊肉。
生:因為我是家里最小的
師:在爸爸媽媽照顧我們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什么?
生:他們?yōu)槭裁床徽疹欁约耗兀?/p>
生:我長大了要給爸爸媽媽買別墅。
師:剛才同學們說的基本反映了中國學生的情況。同樣是四年級的孩子,外國的孩子是怎么對待爸爸媽媽的照顧呢?今天我們就來學蘇霍姆林斯基寫的一篇文章,看老師寫課題(我不是最弱小的)
生讀課題
師:教學“弱”字。誰能給弱小找一個相反的詞語。
生:強大。
師:一個題目可以回答三個問題。來讀課題(出示多媒體:1、誰不是最弱小的?2、我是不是最弱小的?3、我不是怎樣的人?)
生練讀后用課題回答。
師:從剛才的題目來看,為了回答不同的問題,即使是同一句話,讀法也不一樣。
師:從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是誰?
生:我為什么不是最弱小的?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誰是最弱小的?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哪些人比我強大?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查生字表,并為每一小節(jié)標好小節(jié)號。開始讀書。
師:剛才很多同學問這個字“薩”怎么讀?
生讀。
師:誰來說說課文中的我是誰?
生:薩沙?(師板書)
師:誰比我更弱???
生:野薔薇。(師板書)
師:哪些人比我強大?
生:爸爸、媽媽、托利亞(師板書)
師:薔薇是兩個生字。怎么記怎么學?
生:我是這樣記的。薔是墻去掉土字旁,因為薔薇是植物,所以用草字頭。
師:這兩個字是形聲字。翻到生字表,看看還有哪些字是形聲字?
生:們、附、薔、薇、滂、沱、
讀生字,再教學詞語:滂沱大雨、嬌嫩纖弱
師:上下結構的字要注意上小下大,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寬
開始描紅生字
師:下面請同學們默看課文,在這五個人和物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
師:我們一起來讀課文,看看他們之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指名讀課文
師:大家對他們的朗讀有什么建議?
生:薩沙的語言應該幼稚些
師:在正確一點上,還有什么建議?
生:缺了一個字。
師:讀書可不簡單。現(xiàn)在來看看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生:寫了披雨衣、蓋雨衣的事。
師:太概括了。誰能說得更明白些?
生詳述。
師:不容易。還有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說得更進一步?
生說。
師:聽明白了吧?就是說了這么一件事。剛才我們讀題目答問題時知道,朗讀時輕重緩急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我們朗讀時,就是代作者,代人物說話。所以,一個同學課文讀得好不好,反映了我們有沒有體會作者和課文中人物的真實想法。你們想不想有這個本領?現(xiàn)在開始讀書,待會兒哪些人能成為作者,課本中人物的知音?
學生開始放聲讀書
師:誰愿意來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有沒有誰愿意代作者來介紹薔薇花?
兩生站起讀描寫薔薇花的段落。
師:你這樣介紹想讓大家感受什么?
生:我想介紹薔薇的香
生:我想介紹薔薇的美
師:你們聽了他們的介紹有什么想法?
生:我感到了薔薇的鮮艷色彩。
生:感受到了芳香撲鼻
生:我感受到了薔薇花的生機
師:這兩位是書的知音。大家聽你們一讀,就感受到薔薇花的美。讓我們一起來代作者介紹。
生齊讀
師:還有描寫薔薇花的句子嗎?
生讀描寫雨后薔薇的句子。
師:你這樣介紹薔薇想讓大家感受什么?同學們聽的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腦子里仿佛出現(xiàn)了薔薇的弱小。。。
師:不管是介紹的還是說感受的都感受到了雨后的薔薇的弱小可憐。讓我們一起再來介紹一遍。
生齊讀。
師:下面老師請男同學介紹雨前薔薇、女同學來讀雨后薔薇。男、女生分別讀。
師:讀了這兩段話你有什么想法?
生:花兒是弱小的
生:花兒是需要保護的
師:此時此刻,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生:看看雨前的野薔薇
生:把衣服披在雨后的野薔薇上
生:我想讓雨停下來
師:每一株花草都有生命,你們的做法、想法就是作者的心情。薔薇花的變化是怎么造成的?
生:滂沱大雨
師:誰來替作者介紹一下大雨
生讀
師:課文中還有哪個詞是描寫雨大的?除了課文中你還知道哪些詞語?
生說
師:你還知道哪些詞描寫雨小的嗎?
生說
師:在這樣大的雨中,人們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說
師:充滿生機的薔薇花在大雨中變得弱小無比,它極需要人們的幫助。人們在大雨中也需要幫助。那么只有一件雨衣,該怎么辦?下節(jié)課學習。作業(yè):(出示課后詞語。)用它們來寫一段話。
第二課時
交流上節(jié)課作業(yè)。教師當堂作出指導。
師:聽了剛才兩位同學的介紹,讓我們更加了解了滂沱大雨。上節(jié)課,我們代作者介紹,下面我們要來代課文中的人物來說話。薩沙一共說了幾次話?
生:三次
師:讀給大家聽。生讀。
師:請同學們自己來代薩沙說話。說的時候想一想薩沙為什么要說這樣的話?
師:代薩沙說話,一定要把薩沙當好。誰愿意來第一次?
生讀
師:請問薩沙,說這話時你心里怎么想的?
生:他們?yōu)槭裁窗延暌陆o我?
師:薩沙,請問,你說,你又把雨衣給了我,爸爸媽媽又是怎么說?
師: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生說
師:課文中的爸爸媽媽,或者是生活中的爸爸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生:因為他們認為我是最弱小的
生: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師把這句話板書在黑板上。
師:讓我們語重心長的,和藹可親的代媽媽說句話。
生說
師:你是薩沙你會怎么說?
學生說
師:聽了薩沙的話,我們覺得薩沙不服氣是有道理的。誰再來讀一讀?
生說。
師:盡管薩沙不承認,但是媽媽告訴薩沙。想想為什么媽媽笑著說這句話?
生分別說
師:老師來說說看。這孩子,年紀雖小,志氣倒很大。誰最來說說薩沙的話
生說
師:你說這句話時會怎么想?
想后練讀。
師:你再來讀這篇課文,代作者代文中的人物說話。
師:下面,老師請三位同學來讀課文。分角色朗讀。
師: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事例?
師:學到這里,我們再來把題目讀一遍。你覺得應該怎么讀
師:這是我們大家的心聲
聽課隨筆:
這是一節(jié)真正上給學生看的課,表演成分極少。整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彰顯了教者深厚的語文功力和對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訓練。注重了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知識的拓展、詞語的積累。注重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評價,告訴學生學會傾聽。在設計朗讀訓練的時候,針對了兒童的心理,激發(fā)了學生展示的欲望。在最后的介紹時,又注意了個人的閱讀感受的差異,也關注了聽讀能力的訓練。
尤其是課題教學的處理,非常巧妙。3種讀法,和最后的自豪的讀題首尾呼應,渾然天成。
值得關注的是,教者在開頭關注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如有時間,不妨引導學生進行理解感悟。
8、《水調歌頭》教學實錄《水調歌頭》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的生活態(tài)度。
2、背誦全詞;積累詠月名句。
3、了解閱讀對話的三條基本途徑。
教學重點:詞人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
教學難點:閱讀對話的基本途徑及方法。
教學方法:組織閱讀對話,引導誦讀感悟、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欣賞鄧麗君歌曲《但愿人長久》)
一、導入;示標。
師:大家覺得剛才欣賞的歌曲優(yōu)美嗎?
生:優(yōu)美。
師:就讓我們在這首歌曲的引領下解讀宋詞《水調歌頭》,走近文學大師蘇東坡。
(板書課題、作者)
師:同學們在初一時學過蘇東坡的《浣溪沙》,還能記得詞中的一些句子嗎?
生: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師:蘇東坡的詞,境界開闊,想像奇特,在宋詞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學習的這首《水調歌頭》,更是不同尋常。請看清代評論家胡仔對它的評價:“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出示學習目標)
二、配樂朗讀全詞。
(音樂聲中,師范讀全詞一遍,然后生自由朗讀全詞一遍。)
三、開展閱讀對話。
師:有一句話說得好: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就是在和文學大師進行意味深長的對話。閱讀的過程,應該成為對話的過程。如何開展閱讀對話呢?我們可以嘗試從這三條途徑入手: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環(huán)境對話。
1、與文本對話
師:初讀課文后,我們了解了詞的大致內容?,F(xiàn)在開展小組討論,請大家將自己覺得難以理解的詞句提出來,看看同學能不能幫你解決疑難。小組討論仍不能解決的,交由全班討論。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
生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應該怎樣理解?
生2:在清冷的月宮中起舞,賞玩自己孤單的影子,哪里比得上在人間??!
生3:我是這樣理解的:我在清澈的月光下起舞,賞玩著自己的影子,清冷的月宮哪里比得上人間呢!
師:兩位的理解都有道理。
生4:“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也不太好理解。
師:這句話是在責問月亮:你對人不應該有怨恨呀,但你為什么偏偏在人們離別的時候又亮又圓呢?詞人借此來表達對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
……
師:解決了文句的疑難,讓我們整體把握一下詞的上下兩闋的主要內容――上闋:望月-思歸;下闋:責月-懷人。
師:詩詞總是以最精煉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內容,因此對其中精美的詞句要會賞析品味。你最欣賞詞中的哪一句,請說說你的理由。
生1:我喜歡“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這三個短句很有節(jié)奏地描繪了月亮的行蹤,表達了作者思念弟弟難以入眠。
生2:我欣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因為它由月亮的圓和缺推想到了人的悲歡離合,而且悟出了人生難以十全十美的道理。
師:對。由“月”到“人”,是由自然到人事;而由今至“古”,則使得這人生感觸更為深刻。
生3:我欣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作者由思念自己的弟弟推想到天下所有的離別之人,并祝愿他們幸福美滿。
師:是?。?ldquo;長久”是時間,“千里”是空間,這兩句的境界是多么的開闊!
師: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詞,整體感知詞的內容,仔細品味精美的語言。
(師讀小序,女生齊讀上闋,男生齊讀下闋。)
2、與作者對話
師:語言,是情感的外殼。欣賞古代詩詞,應該經過語言這條通道,走進作者的內心,領會詞人的情感,這就是與作者對話。這里,老師提供兩個參考話題,同學們可以據(jù)此展開想像:假如你通過時間旅行站在東坡大師面前,和他談起這首詞,你將對他說些什么?
(出示話題:讀你的詞,其實是在讀你。對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對你的人格,我最欣賞的是……)
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獨郁悶,酒醉后幻想超脫人世間,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生2:我最欣賞你“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見,飽受離別之苦,但你還能想到天下更多的離別之人,并祝愿他們,你有一種曠達的胸懷。
生3:我會這樣問東坡大師:既然政治生活讓你感到愁苦郁悶,你為什么不像陶淵明那樣辭去官職,回歸田園,過著快樂的隱居生活呢?
師:你的提問很有深度。實際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進”與“退”的問題。從詞中來看,東坡對此是很矛盾的。但從他為官的事實看,他沒有學淵明的“退”,他選擇了“進”!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雖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愛民,多為百姓辦實事,做好事,深受當?shù)匕傩盏膼鄞?。百姓們尊稱他為“蘇公”。所以,東坡的可貴就在于,他孤寂過,愁苦過,矛盾過,但他最終選擇的是奮發(fā)!我們都應該學習他樂觀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師:讓我們第三次來朗讀這首詞,注意領會詞人情感的變化過程。
(生齊讀全詞。)
3、與環(huán)境對話
師:這首詞的想象與抒情都是圍繞著什么來進行的?
生:明月。
師:“月下”這一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不知觸發(fā)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懷!你能聯(lián)想一下,課文以外,還有哪些詠月抒懷的古詩文名句,你能對它們進行簡要的評析嗎?
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遠在天涯的親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
師:這句和課文中哪兩句異曲同工?
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生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遙望一輪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寫得很平實。
師:真實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飾。
生3:“星漢燦爛,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張的手法描寫滄海的壯美,表現(xiàn)了曹操收復中原的雄心壯志。寫得氣勢宏大,氣魄雄偉。
生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以月下登樓所見表達了詞人亡國的憂愁和對故國的思念。
生5:……
師:讓我們從古人筆下的優(yōu)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來。當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與苦悶時,你是怎樣面對的,或你將怎樣面對?
生1:我失敗時,大多是靠老師和父母幫我從苦悶中解脫出來,我自己一般做不到。
師:相信今天的學習以后,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會逐漸多起來的。
生2:我以后遇到挫折,我會有苦悶,但不會消沉。因為人生很難一帆風順,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會認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訓,從頭再來,努力去爭取成功。
生3:……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讓老師深受啟發(fā)。讀東坡的詞,我總想到李白。李白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東坡則說“明有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酒醉以后,東坡“欲乘風歸去”,李白則“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兩位大詩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還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里,老師斗膽將這兩句竄改為:“人生失意仍須歡,莫使年華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師的觀點嗎?
生:同意!
師:讓我們集體將這首詞朗誦一遍。
(生齊背全詞。)
四、閱讀方法小結與作業(yè)。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開展閱讀對話的途徑和方式:
1、與文本對話:感知內容,品味語言。
2、與作者對話:展開想象,領會情感。
3、與環(huán)境對話:拓寬視野,加深體驗。
大家對此有沒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生:有。
師:好。這節(jié)課的作業(yè)是:嘗試通過閱讀對話的三條途徑解讀蘇轍詞《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師:最后,讓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十年以后,你還會再讀這首詞嗎?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
生:會的。
師:是??!優(yōu)秀的作品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解讀。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如同暢飲陳年美酒,總讓人口齒留香,久而彌篤。東坡的這首詞,從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們飄來,它的芳香,還將向遙遠的未來飄蕩,飄蕩……以后,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能再一次與它相逢,我們都會從心底迸發(fā)出一個聲音:我愛東坡!
9、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實錄《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師:上節(jié)課我們和14個生字交了朋友還記得嗎?
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師:課文中有些詞語也非常好可離不開這些生字。
出示詞語:
師:平時你們讀詞語有什么習慣?
生:男生讀一個女生讀一個。
男女生配合讀。
師生合作讀。
師:這些生字藏到別的句子里還認識嗎?
出示含有生字的三個句子。
周末我在……那芬芳的氣息隨風飄蕩。
指名讀句子。
出示課文圖片
師:上節(jié)課我們還認識了這一家人,誰是最弱小的呢?
生:薩沙。
師:我可不認識薩沙。
生:(指圖)那個穿黃衣服的小男孩就是薩沙。
師:薩沙他可不承認自己最弱小,想想看他做了一件什么事來證明他不是最弱小的。
師:回過頭來我們看看課題,誰來讀?
幾生讀課題。
師:讀一個課題簡短的幾字你們就各有各的讀法,那究竟怎么讀才能表達薩沙的心情呢?學完課文你們一定會有新的體會。拿出課本,把書打開。
“在美麗的森林里,空氣清新,一朵弱小嬌嫩的野薔薇引起這一家人的注意,特別是薩沙的注意,文中寫野薔薇的句子在哪呢?需要我們自己去找。今天劉老師教給大家一個新的讀書方法。
老師用鼠標演示快速閱讀。
師:請你們像老師們一樣快速瀏覽課文,把描寫野薔微的句子畫下來,小組交流一下。
小組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畫的哪兒?
生:“看,這還有一朵野薔微呢……”
師:這一段有兩句話有不同的想法嗎?是描寫野薔微的嗎?
生:我給他挑個毛病?!按蠹冶凰_沙的叫聲吸引住了”“”這兩句不是描寫野薔薇的樣子。
師:誰再來?
生:大雨已經打掉了兩片薔微花瓣……
投影出示:有一叢野薔薇……
師:兩次想象野薔微,雨中的野薔微,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小組交流一下。
小組交流。
生:雨前的野特別有勁,雨后就沒勁了。
生:第一段特別高興,第二段不高興。
師:你能說說為什么高興為什么不高興。
生:第一次是第二次是大雨打掉了兩朵花辯
生:雨前特別漂亮,雨中虛弱。
生:雨前特別美麗,雨后不那么美麗。
師:帶著我們的體會來讀這段一定特別有味。
配樂讀。
師:你讀得太動情了還加上動作,你讀得太好了,我不敢讀了。
好了,被大雨打掉的野薔微應該怎么讀呢?我想來讀一讀,行嗎?
生:不行。
師:那你來讀。
生讀:
師:我還跟你比賽。
師讀。
生2讀。
師:假如你就在這朵弱小的野薔微的旁邊,你想說點做點什么呢?
生:我想拿一把雨傘給它。
生:我想拿木棍搭個房子。
生:讓雨停了。
師:薩沙和你們一樣,他也要向你們一樣保護弱小。我們快速讀課文,讓我們看看薩沙說了幾句話。
生快速讀。
師:你先告訴我,你行嗎?
生:行。
生讀。
師:劉老師不好意思打斷你。我剛才想說什么?
生:劉老師想問薩沙說了幾句話。
師:沒錯,三句話。好,把書放在桌子上,找三個同學來讀。
生1生2生3連讀薩沙的三句話。
師:聲音亮起來了,在小組里討論一下,同樣是薩沙的三句話,意思一樣嗎?
小組討論。
師:第一次怎么樣?
生:第一次就是說別人都需要為什么給我呢?第二次不承認我是最弱小,第三次是說我還是最弱小的。
(眾笑)
生:我給他提個意見,他用不服的語氣跟媽媽說,不承認自己是最弱小的。
師:你體會得真好,能讀出這種語氣嗎?
生讀。
師:第二次問話體會很好。那第一次呢?
生:薩沙不知道的問他,
師:不知道就是
生:不明白不理解。
師:不明白媽媽為什么要把雨衣給我呀。誰來讀讀?
生讀:薩沙不解地問媽媽:
師:讀出了疑惑不解的語氣。那最后一次呢?
生:就是說我不是最弱小的了。
師:你似乎還是弱小的。
生再讀
師:你似乎有點勇敢了
生再讀。
師:你不是,你不是弱小的。
師:薩沙從不理解不服氣到什么了呢?
生:勇敢。
師:心情能勇敢?我現(xiàn)在不是最弱小的了,我的心情怎樣?
生:高興。
師:由不理解不服氣,到證明自己最勇敢的。能讀好這三次問號嗎?
生:能。
師:我有一個小建議,找你的同學讀讀,找找不足,提提意見,爭取讀得好一些。
小組讀。
師:孩子們你說薩沙心情發(fā)生了變化,你說她是怎么發(fā)生變化的呢?誰來跟我合作,我當媽媽,誰來當薩沙?
師生合作讀。
師:想讀嗎?
生:想。
師:咱們這樣讀,在小組里分角色讀,怎么分工呢?
生:媽媽、薩沙、旁白。
師:好,現(xiàn)在開始小組讀,哪個小組讀得熱烈,我就找哪個小組讀,我要開始觀察啦。
各小組熱烈地讀了起來。
師:哪個小組讀得好?都好,為了滿足聽課的老師的愿望,你們下去給聽課老師讀吧。
各小組分別找聽課老師讀。
師:老師說你們什么啦?
生:老師說我們讀得很美。
生:老師說我們三個人讀得很好。
……
師:嘗到了展示自己的滋味嗎?
生:嘗到了。
師:什么滋味?
生:高興。
師:好,誰再來展示一下。這回可是讀全篇課文。
生讀。
師:你們讀得真好,下面我們回到課題上來,怎么讀才能表達出薩沙呢?連讀三遍課題。
師: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嗎?說說看?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有一次我們家來了個三個月的嬰兒,我扶著他走路。
師:三個月你就扶著他走路,你真?zhèn)ゴ?。你成功了嗎?/p>
生:成功了。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們家有只小狗老欺負小貓,每次他欺負小貓的時候我就說他。
師:你真厲害,你能跟小狗交流,它明白你的意思嗎?
生:我以前都告訴它了。
師:你用語言跟他們交流了,你真厲害。
生:我不是最弱小的。我們家的小貓最弱小,媽媽脾氣不好的時候就踢它氣,我勸媽媽別打它。
師:媽媽拿貓撒氣,你勸媽媽。
生:以前我媽生氣時就拿我們家的小狗出氣,我說媽媽您要出氣拿我出氣,
師:你要出氣拿我出氣,你真勇敢。上節(jié)課我們學了六個字,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學六個字,來看看這幾個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偏旁不一樣。
生:讀音不一樣。
師:肯定的啦。
生:發(fā)現(xiàn)他們左右都差不多寬。
師:第一行左窄右寬。
生:弱最難寫。
師:容易寫得特別散。再觀察這個字是不是寫得緊湊點就好了。我來寫寫試試行不行?
生:行。
師范寫。
學生給老師鼓掌。
師:好,把我們的書翻過來,寫一寫。
學生寫字,老師指導并檢查寫字姿勢。
師: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字就先寫到這。你們喜歡我嗎?
生:喜歡。
師:喜歡我那我留的故事是不是能完成嗎?
生:能。
師:老師準備了兩個故事,都是關于薩沙的故事,你們讀好了,就讀給你們的班主任聽好嗎?
生:好。
10、《母親的恩情》教學實錄談
師: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的縫著。小朋友們,什么時候,可以說是“夜深了”?
生:天很晚了。
生:三更半夜。
生:其他人都已經睡了。
師:這么晚了,母親在做什么?
生: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衣裳。
師:請小朋友們讀讀“一針針,一線線?!蹦阒懒耸裁矗?/p>
生:我知道母親縫得很認真。
生:母親縫得很仔細。
師:那母親是在什么環(huán)境下給自己的兒子縫補衣裳的呢?
引導學生看插圖。
生:在油燈下縫補衣裳。
師:小小的火苗,不夠照亮屋子,母親就在這昏暗的燭光下,縫補衣裳??此难劬Α?/p>
生:眼睛瞇縫起來。
生:因為年紀大了,老花眼,所以眼睛瞇了起來。
生:她看不清針眼。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生:這是一位年邁的母親。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生:這是一位在油燈下瞇著眼睛縫補衣裳的母親。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生:這是一位疼愛自己的孩子,在深夜縫補衣裳的母親。
[借助插圖讓學生想象當時的場景,通過反復的誦讀,讓學生體會母親不詞勞苦,對兒子的一片關愛之情。]
師:第二天清早,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小朋友們,清早是什么時候?
生:早上天還沒有完全亮。
生:太陽還沒有出來了。
師:母親縫補到深夜,一清早又起床了。你想到了什么?
生:母親著一夜沒有睡好。
師:為什么?
生:因為她擔心兒子,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
生:因為昨天太晚睡,就睡不著了。
師:你還想到了什么?
生:母親睡得很少,年紀大了的她會吃不消的。
師:一夜沒有睡好的母親,一清早又把兒子送到村外,你知道了什么。
生:母親把孩子送到了村外,走了很長路。
生:母親舍不得自己的孩子離開自己,送了很長時間。
師:他看到母親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發(fā),眼睛濕潤了。母親在一夜之間,怎么又多了幾根白發(fā)?
生:因為擔心兒子,昨天沒有睡好。
生:因為昨天晚上太累了。
生:因為她年紀大了,又熬了夜。
師:孟郊想到這一切,他的眼中泛起了------淚光。他的眼睛濕潤了。
[讓學生結合插圖所描繪的情境,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惦念牽掛之情,從而指導學生讀好母親說的話及兒子感念母恩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