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青蛙看海》教學設計一等獎》屬于教學設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二年級《青蛙看?!方虒W設計一等獎
由于我們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思維能力的學生,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不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計到。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了二年級《青蛙看?!方虒W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知道哪些動物會游泳嗎?你能邊說邊做動作嗎?哪些動物會飛?哪些動物會爬?哪些動物會跳?(當學生做青蛙跳的動作)說你真是一只可愛的青蛙。你想看海嗎?可是一座大山把海擋住了,這時你想什么?(多么好的想法,你真是個會想的孩子。你真聰明,能想出這么好的方法。)一只蒼鷹也給它出了個主意,可它聽后卻很失望?為什么呢?請同學們打開第九課青蛙看海。(板書課題后齊讀課題)
二、精讀感悟。
1、自然朗讀1—3自然段,思考:為什么青蛙聽了蒼鷹的話后很失望?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畫出來并讀一讀。
2、交流:為什么青蛙聽了蒼鷹的話后很失望?
①引導學生找出蒼鷹說的話并指導朗讀。
②(畫白云)這就是那座山,你覺得怎么樣?你能用我們學過的一首古詩來形容一下嗎《詠華山》。如果要你爬上去,你覺得怎么樣?青蛙聽了和你們一樣害怕,你能找出它說的句子來嗎?誰愿意做做這只青蛙,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lǐng),讀一讀。
③青蛙說這句話時它想到自己的什么呢?書上有,哪位是火眼睛睛找到了這個句子?出示(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誰有一雙有力的翅膀?誰有四條善跑的長腿?青蛙這樣說是想告訴蒼鷹什么?這句話用怎樣的語氣來讀?你能試試嗎?
④因為山高,青蛙沒有翅膀,沒有善跑的長腿,所以它吸了口涼氣,你能做出這個動作嗎?
⑤除了登山,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誰來告訴它?我們一起來告訴它。(齊讀)
3、演讀4-11自然段。
過渡:正當青蛙為怎么看到大海發(fā)愁時,誰來了?后來它有沒有看到大海?請同學們四人小組自由朗讀4—11自然段。并用———畫青蛙說的話,用~~~~畫出松鼠說的話?
① 學生四人小組互讀,互畫,互演。
②師旁述,指名學生分角色讀演,并隨機評價指導。
③全體起立,戴上頭飾,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只想看海的青蛙,老師就是這只小松鼠,我們一起一級一級地向上跳。
師:你想看海嗎?
生: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師: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松鼠說著,跳上了一個臺階。(動作)
生:這有什么難的?(學生邊說邊跳)
師:再跳一下!
生:(跳一下)
師: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⑤師: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這么小的青蛙,跳了一級,十級,一百級,一千級,一萬級,你們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累)(渴)那累了渴了怎么辦?學生齊讀(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辛苦嗎?(辛苦)除了累和渴青蛙還會遇到什么困難?
松鼠又是怎么鼓勵它的?(青蛙,快看,就到山頂了!你看,太陽正對我們笑,它在夸我們呢!你看山頂在對我們笑呢!)青蛙聽了,又繼續(xù)向上跳,你們喜歡這只青蛙嗎?那我們一起來為它加油“青蛙,加油!青蛙加油!”青蛙聽互我們的加油聲,更加努力地向上跳,不知不覺悟,(學生齊讀它們已經(jīng)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
4、現(xiàn)在已經(jīng)登上了山頂,你想不想對青蛙說一句話?
5、登上山頂,看(屏幕出示大海圖)青蛙說什么?它的心情怎么樣?你能讀出高興的語氣來嗎?
6、青蛙又會對松鼠說什么?除了謝謝松鼠,還要謝謝誰?
三、總結(jié)升華。
1、你知道青蛙為什么能看到大海經(jīng)嗎?(蒼鷹給它指明方向,松鼠給它信心,給它鼓勵,最重要是它自己一級一級地跳上了山頂。)
2、學完課文你想到了什么?(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學習上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在學習上,老師是給我們鼓勵和信心的松鼠,我們是要登山看海的松鼠。)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 、表演課本劇。
2、二年級《青蛙看?!方虒W設計
由于我們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思維能力的學生,又由于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不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計到。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了二年級《青蛙看?!方虒W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知道哪些動物會游泳嗎?你能邊說邊做動作嗎?哪些動物會飛?哪些動物會爬?哪些動物會跳?(當學生做青蛙跳的動作)說你真是一只可愛的青蛙。你想看海嗎?可是一座大山把海擋住了,這時你想什么?(多么好的想法,你真是個會想的孩子。你真聰明,能想出這么好的方法。)一只蒼鷹也給它出了個主意,可它聽后卻很失望?為什么呢?請同學們打開第九課青蛙看海。(板書課題后齊讀課題)
二、精讀感悟。
1、自然朗讀1—3自然段,思考:為什么青蛙聽了蒼鷹的話后很失望?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畫出來并讀一讀。
2、交流:為什么青蛙聽了蒼鷹的話后很失望?
①引導學生找出蒼鷹說的話并指導朗讀。
②(畫白云)這就是那座山,你覺得怎么樣?你能用我們學過的一首古詩來形容一下嗎《詠華山》。如果要你爬上去,你覺得怎么樣?青蛙聽了和你們一樣害怕,你能找出它說的句子來嗎?誰愿意做做這只青蛙,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lǐng),讀一讀。
③青蛙說這句話時它想到自己的什么呢?書上有,哪位是火眼睛睛找到了這個句子?出示(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誰有一雙有力的翅膀?誰有四條善跑的長腿?青蛙這樣說是想告訴蒼鷹什么?這句話用怎樣的語氣來讀?你能試試嗎?
④因為山高,青蛙沒有翅膀,沒有善跑的長腿,所以它吸了口涼氣,你能做出這個動作嗎?
⑤除了登山,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誰來告訴它?我們一起來告訴它。(齊讀)
3、演讀4-11自然段。
過渡:正當青蛙為怎么看到大海發(fā)愁時,誰來了?后來它有沒有看到大海?請同學們四人小組自由朗讀4—11自然段。并用———畫青蛙說的話,用~~~~畫出松鼠說的話?
① 學生四人小組互讀,互畫,互演。
②師旁述,指名學生分角色讀演,并隨機評價指導。
③全體起立,戴上頭飾,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只想看海的青蛙,老師就是這只小松鼠,我們一起一級一級地向上跳。
師:你想看海嗎?
生:是啊,可是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師: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松鼠說著,跳上了一個臺階。(動作)
生:這有什么難的?(學生邊說邊跳)
師:再跳一下!
生:(跳一下)
師: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⑤師: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這么小的青蛙,跳了一級,十級,一百級,一千級,一萬級,你們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累)(渴)那累了渴了怎么辦?學生齊讀(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辛苦嗎?(辛苦)除了累和渴青蛙還會遇到什么困難?
松鼠又是怎么鼓勵它的?(青蛙,快看,就到山頂了!你看,太陽正對我們笑,它在夸我們呢!你看山頂在對我們笑呢!)青蛙聽了,又繼續(xù)向上跳,你們喜歡這只青蛙嗎?那我們一起來為它加油“青蛙,加油!青蛙加油!”青蛙聽互我們的加油聲,更加努力地向上跳,不知不覺悟,(學生齊讀它們已經(jīng)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
4、現(xiàn)在已經(jīng)登上了山頂,你想不想對青蛙說一句話?
5、登上山頂,看(屏幕出示大海圖)青蛙說什么?它的心情怎么樣?你能讀出高興的語氣來嗎?
6、青蛙又會對松鼠說什么?除了謝謝松鼠,還要謝謝誰?
三、總結(jié)升華。
1、你知道青蛙為什么能看到大海經(jīng)嗎?(蒼鷹給它指明方向,松鼠給它信心,給它鼓勵,最重要是它自己一級一級地跳上了山頂。)
2、學完課文你想到了什么?(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學習上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在學習上,老師是給我們鼓勵和信心的松鼠,我們是要登山看海的松鼠。)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 、表演課本劇。
3、二年級語文《青蛙看?!方虒W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讀演結(jié)合,以讀為主,以演為輔,以演促讀,以演促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課文的精讀感悟,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努力想辦法去解決并能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想辦法去克服困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學難點
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青蛙看海》這篇課文,你知道它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
2、指名回答(青蛙看海的故事)。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它很想看到大海。板書:很想
3、是啊,一開始青蛙認為要想看到海難。過渡:為什么青蛙覺得要看到海很難呢?
二、學習13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為什么青蛙覺得看海很難?
2、交流:
(1)山高:
為什么青蛙覺得看海很難?你是怎么知道的?自讀13自然段。
(山很高)讀讀課文中的句子。
想象:山會有多高?你能讀出山的高嗎?
指名讀,評議。
我們一起像他這樣試試!齊讀。
青蛙吸了口涼氣,動作體會吸涼氣,學青蛙先吸口涼氣,再說一說山的高。
過渡:除了山高,還有什么原因呢?
(2)青蛙沒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長腿。
認真聽老師讀這句話,思考: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指導讀:讀好沒有、也沒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難。練讀、指名讀。
連起來讀青蛙的話,突出青蛙登山之難。
指名讀(提醒學生注意吸涼氣動作)、齊讀
這個時候,蒼鷹又是怎么說的呢?
誰能讀讀蒼鷹的話?指明讀。蒼鷹的話是什么意思?青蛙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登上山頂,才能看到大海。所以青蛙失望了。(板書:失望)
過渡:從大家的朗讀中,老師體會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確很難,小青蛙面對困難,放棄了沒有?我們知道青蛙最后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書:看到大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書:?)
三、學習411自然段:
1、讀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頂?shù)?
青蛙是怎樣登上山的?(跳上山的)你是從哪一句知道的?(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什么叫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誰來做青蛙,誰來做小松鼠,來演一演?(動作體會跟著跳)
演得不錯,下面咱們來看看青蛙是怎么跟著松鼠一級一級跳上山頂?shù)?。播放動畫?/p>
孩子們,想一想,青蛙和松鼠在跳上山的過程中還可能出現(xiàn)什么困難?
你們登山的時候有什么感受?累,腿酸。
2、指導表演:
下面就請同桌分角色來讀一讀,演一演。注意:從第四自然段青蛙很失望一直演到第11自然段到達了山頂。聽明白了嗎?好,開始!
指名分角色讀,評價。
哪位同學能把登山的過程表演出來?
(1)(學生演至一級一級地往上跳,有點累時)小青蛙,你覺得怎么樣啊?既然累了,就在草叢中休息一會兒吧!
(2)同學們,你們看,小青蛙這么弱小,跳了那么多臺階,當然很累。突然,草叢中竄出來一條毒蛇,好危險,差點把小青蛙吃掉。突然,天氣又下起了大雨,把小青蛙全身淋濕了。
(3)上山很累,還會遇到困難,小青蛙,你會放棄嗎?為什么?
(4)是啊,正因為青蛙想要看海,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才使得他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你們看,小青蛙已經(jīng)休息得差不多了,又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了,真是好樣的!你們想不想也來鼓勵鼓勵他呀!讓我們也來鼓勵他!小青蛙,小青蛙。
(5)看,聽了大家的鼓勵,小青蛙跳得更有力了,讓我們再為他加加油!看,小青蛙終于到達山頂了!
四、學習12自然段。
1、小青蛙到達山頂看到大海了。
(出示大海圖)咱們和青蛙一起歡呼吧!
2、是啊,經(jīng)過努力,青蛙終于看到了美麗的大海。同學們,咱們和青蛙一起來看看美麗的大海吧!(欣賞圖片)
3、大海美嗎?如果青蛙不付出那么多努力,它能看到這么美麗的大海嗎?這個時候,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五、整體感悟。
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共同體會青蛙看到大海的快樂吧!(齊讀)
4、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青蛙看?!方虒W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認識幾種不同的說話格式。
2、認識一個新偏旁“登字頭”,學會本課十個生字,讀準音,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想辦法記住生字“登、善、展”。
2、認識不同的說話格式。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詞語卡片、蒼鷹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海嗎?藍藍的大海一望無邊,不光我們喜歡,有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也想去看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童話故事——齊讀:青蛙看海
二、初讀課文。
1、青蛙看到大海了嗎?打開書,邊看書邊聽錄音。
2、自由練習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課文有幾個小節(jié)?做記號。
4、指名分小節(jié)讀課文,隨機指導重點段落和句子。
(1)“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我沒有……,怎么上得去呢?”
A、認識這種提示語在中間的說話格式。
B、青蛙說的話較長,指名多人讀。
(2)“是啊,……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蒼鷹說完就展翅飛走了。
認識這種提示語在后面的說話格式。
(3)知道第5小節(jié)、第8小節(jié)的這兩句話分別是誰說的。
(4)出示第11小節(jié),指名多人練習讀。
三、學習生字。
1、小朋友,青蛙看到大海了嗎?青蛙真不簡單啊,瞧,這山多高啊,一朵朵白云在山腰間飄蕩。白云姐姐還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禮物呢?想看嗎?
指名學生翻開白云圖片,認讀上面的詞語,齊讀。
2、小青蛙能登上高山,你們能嗎?這些生字離開了拼音你還能認識嗎?師逐個翻開“高山”上的詞語卡片,齊讀。
3、如果你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記住這些生字,就能登上高山了。
(1)回憶我們學過的記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換偏旁、去偏旁、兒歌、猜謎語”等。
(2)自由識記生字,并說給同桌聽聽。
4、交流識字方法。
(1)“喝”與“渴”編順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
(2)猜謎語:小羊藏著兩塊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級、極、吸”比較,組詞語。
(4)登:學習“登字頭”,書空。
(5)展:分部件識記,出示蒼鷹的圖片:多像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看圖在桌上練習寫寫這個字。
5、鞏固練習:找朋友的游戲。
級極年()好()了上()高()南()
升()一()()小北()忙()了
(每位學生都要準備卡片“級極”)
四、指導書寫生字:
1、登:關(guān)鍵要寫好哪兩筆?手勢提醒學生上面的長撇長捺要舒展。
2、善:橫畫比較多,橫與橫之間要緊湊,間距差不多。
3、展:里面的一部分要沖出包圍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重點)體會青蛙看海的不易,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難點)
教學準備:
課件圖畫(山、白云、青蛙、蒼鷹)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青蛙看?!愤@個故事。
二、學習1-3小節(jié)。
1、(貼青蛙圖片)看,這只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很想去看看大海,猜猜看,它在想什么?
2、是啊,青蛙是多么渴望能看到大海啊!這時一只蒼鷹飛來,為青蛙指明了方向。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呢?請小朋友打開書,認真讀一讀(1、2、3)三個小節(jié),邊讀邊想象他們說話的樣兒。
學生自由練習讀。
3、他們說了些什么?我想請兩個小朋友來讀一讀,誰來讀蒼鷹的話?青蛙的話誰想讀?其余的小朋友邊聽邊想:青蛙怎樣才能看到海呢?
學生讀。
4、指名回答:青蛙要怎樣才能看到海呢?小朋友們想象一下,那會是一座怎樣的山?師隨機在黑板上簡筆畫。
現(xiàn)在老師就是青蛙,你是蒼鷹,請你將那座山指給我看看。指導、評議。
5、青蛙看了看這座山,忍不住——引說:吸了口涼氣。學生回答后出示第二小節(jié):
“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用紅色顯示),“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1)小朋友,“吸了口涼氣”是什么樣兒?學生表演,請演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來做給大家看看。
(2)青蛙為什么吸了口涼氣?。恐该麑W生回答。
老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在黑板上畫“高山、白云”:小朋友看,這座山實在是太高了,比我們學校的教學樓要高幾十倍呢。瞧,這座山已經(jīng)沖入了云層,就連白云呀,也漂浮在半山腰了。老師不由得想到了首詩----引說: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登這么高的山,對于青蛙來說,實在是太難了,難怪它要——(引說)吸了口涼氣呢!
(3)那青蛙是怎么說這句話的呢?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6、小朋友,青蛙能不能不登上這座山去看海?我們來聽聽,蒼鷹又是怎么說的?指名讀。
三、學習4-12小節(jié)。
1、過渡:青蛙一心想要去看海,可是這座山又高又陡,青蛙既沒有一雙——(引說)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哎,美好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了,青蛙是多么——指名回答。是啊,它非常傷心、難受、失望,都快要哭了!
2、就在這時,一只小松鼠跳出來(貼小松鼠的圖片),幫助、鼓勵它,和它一起登上了山頂,看(播放課件)。
3、青蛙登上山頂?shù)倪^程,課文的4-11小節(jié)寫得非常精彩,我們來讀一讀吧。一邊讀一邊回想我們剛才看到的情景,你會讀得更好。
學生自由練習讀。
4、指名分角色讀:青蛙是怎樣登上山頂?shù)哪??這次我想請三個小朋友來讀給大家聽。
(1)讀“你想看海嗎?”時,師:呀,這只松鼠真熱情,你再說一次。
(2)“是啊,……我上不去。”師:青蛙,你說這句話時,是什么心情?再試試。
(3)“這有什么難的!”師:青蛙,你還像剛才那樣失望嗎?現(xiàn)在怎么樣?學生一起來說說。
5、還有誰想來試一試嗎?同桌練習讀。
6、現(xiàn)在我就是松鼠,(老師戴上頭飾),哪只小青蛙想上來?
(1)指名一人跟老師配合表演,一直演到一級一級地往上跳。這時老師說:小朋友們,來,讓我們一起跟著青蛙一級一級地往上跳。(配樂,師:一級,兩級,三級,四級……,繼續(xù)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頂了。)
(2)音樂停,老師喘著氣說:真是累壞了,小朋友,我們在平地上才跳了這么幾下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青蛙登這么高的山,(手勢)會怎么樣?
(3)是啊,青蛙就更累,更辛苦了,那這句話該怎么讀呢?
出示句子:
就這樣,青蛙跟著松鼠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喝點山泉水。
①指名讀。
②小朋友想一想:青蛙渴成什么樣兒了?累成什么樣兒了?
老師用動作和語言提示學生想象練說:跳啊跳啊,它口干了,喉嚨口就像有一把火在燃燒,它……跳了幾級,它的腿又酸又疼,它……跳啊跳啊,它的手腳磨破了皮,鮮血直往下流,它……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盡,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它……
③我相信有了剛才的體會,這句話你們會讀得更好!指名讀,齊讀。
7、小朋友,既然青蛙遇到了這么多的困難,我們就勸勸它,回去吧,不爬高山了,不去看大海了,回去吧?
為什么呀?
8、那好,就讓我們一起跟著青蛙去看大海吧,快看(老師演示),青蛙離山頂越來越近了,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等待勝利的那一刻吧:5、4、3、2、1……!
⑥讓我們一起來開心地宣布(出示句子,學生讀):
不知不覺,它們已經(jīng)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啊!大海就展現(xiàn)在它們眼前。(同時黑板畫大海)
9、小青蛙們,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四、總結(jié)延伸。
1、提升:小朋友們,青蛙不怕困難,堅持不懈,一級一級地往上攀登,終于成功地到達了山頂看見了大海,實現(xiàn)了自己美好的愿望。這真是——(指名說)有志者事竟成。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老師不由得想起了我們在練習3里面學過了一句古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延伸:有一只烏龜,長期生活在小河邊,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羨慕,也想去看看,可是它一想到路途中會遇到那么多困難,有點退縮了。小青蛙們,請你想一句話來鼓勵鼓勵它,好嗎?
3、總結(jié):小朋友們,未來的日子里,你們也會在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希望你們也能像青蛙那樣,不怕困難,堅持不懈,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xiàn)自己美好的理想。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指導書寫剩下的生字,要寫得正確、美觀。
2、復習鞏固生字詞,學會正確運用。
教學重、難點:能正確聽寫生字、詞語。
教學準備:看拼音寫詞語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二、復習生字。
1、指名讀生字卡片,組詞語。
2、指名書空“登、善、展”。
三、書寫生字。
1、書寫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吸、級----右邊都是先寫橫折折撇
雙----雙胞胎差不多,左邊是點右邊是捺
喝----右下豎折的豎要伸展到框外
2、指導學生觀察“蒼、失”的字形特點,自由練寫。
四、課堂練習。
1、比一比,組詞語。
蒼()夫()喝()極()
槍()失()渴()級()
2、看拼音寫詞語。
蒼天 蒼老 白發(fā)蒼蒼 登山 登高遠望 一雙手
善良 善于 雙目失明 消失 大吃大喝 開展
展現(xiàn) 呼吸 能歌善舞 伸展 一級臺階 階級
草叢 涼氣 不知不覺 失望 舉世無雙 善跑
與人為善 一步登天 到達
5、《青蛙看?!方虒W設計(二年級上)
一、教學目標
1 、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 、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
長期 展翅 一級一級 善跑 一雙 失望 吸氣
臺階 喝水 累了 歇一會兒
(二)精讀感悟
學習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青蛙怎樣才能看到海?
2、這對青蛙來說容易嗎?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這么高的山!
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3、讀了這兩句話,你還知道了什么?
4、指導感情朗讀
學習第4~11段
1、學習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讀4~9自然段。
(2)指名朗讀,說說為什么這樣讀?讓學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變化,明確他們說話語氣的不同。
(3)師添問引讀,引導學生體會青蛙在松鼠關(guān)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4)指名分角色朗讀,再次深入體會。
2、學習第10自然段
(1)課中律動:學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動作,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2)在體驗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時啟發(fā)想象上山過程中還會遇到什么困難,怎樣克服?
(3)品讀第10自然段,體會“一級一級”“不知不覺”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學習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畫面,說說看到的景象。
(2)感情練讀第11自然段,體會青蛙心情的歡暢。
(3)想象練說:此情此景你想說些什么?青蛙和松鼠會說些什么?
(三)拓展積累
1、小小的螞蟻、爬得慢吞吞的蝸牛和烏龜聽說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羨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請你想一句話,送給你喜歡的小動物。
2、總結(jié)出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6、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青蛙看海》第二課時說課教學設計
《青蛙看?!返诙n時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童話故事《青蛙看海》講的是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1個自然段,分兩部分。第1~3自然段是課文的第一部分,講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須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可青蛙對能否登上高山?jīng)]有信心。第4~11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講了青蛙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向上攀登,最后終于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
課文言近旨遠,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q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故事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插圖再現(xiàn)了課文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的觀察想象。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像。
二、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看見過大海嗎?(出示大海圖)
2.看,大海的海水是那么的藍,那么的清澈,那么的一望無邊。你們喜歡大海嗎?(喜歡)
3.不僅我們喜歡大海,一只住在湖邊的小青蛙也很想去看大海。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10課《青蛙看海》。(揭題,板書。)
一起來聽聽,青蛙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它看到海了嗎?(學貴有疑,有疑亦有變通,有變通才有創(chuàng)造。通過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動機和情感,使學生具有最佳的閱讀心境,同時自然而然把教學過渡到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二)整體感知。
聽故事。
故事里出現(xiàn)了幾個人物?(生答,師出示小動物頭像。)
(通過聽,讓學生感知了故事的基本內(nèi)容,又激發(fā)了學生自讀的強烈欲望。)
(三)、精讀感悟。
1.哦,原來青蛙身上發(fā)生了那么多的事呢!接下來,我們細細地來學習一下。(課件出示1~3自然段)
⑴自由讀1~3自然段。
⑵指名讀蒼鷹和青蛙的對話:邊聽邊想:青蛙要怎樣才能看到海?
⑶蒼鷹對它說了什么呢?這對青蛙來說容易嗎?你是怎么知道的?(相機板書)
⑷那山能不能不過呢?咱們來看蒼鷹后來說的話。
⑸分角色朗讀1-3自然段。(教學時我特別抓住關(guān)鍵語句:"天哪,這么高的山!"
"我沒有……也沒有……?怎么上得去呢?"讓學生感受到青蛙很想看大海卻又怕登不上山頂?shù)暮ε?、失望的語氣。)
(6)如果你是小青蛙,聽了蒼鷹的話又會怎樣呢?
(我設計這個換位訓練是因為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我們在努力為他們創(chuàng)設學習的最佳情境時,還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他們在交流、探索中產(chǎn)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把學習引"深"或拓寬。)
2.學習第4~11自然段。
⑴首先讓學生合作朗讀第4~9自然段。
⑵通過朗讀,你知道又有誰出現(xiàn)啦?
⑶松鼠說了什么呢?青蛙又是怎樣回答的呢?(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引讀、表演讀、分角色朗讀),體味課文的語言,感受青蛙在松鼠的關(guān)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⑷教師參與朗讀活動,與學生共同體會。(因為我認為教師的參與教學活動更能激發(fā)學生朗讀表演的積極性)
3.學習第10自然段。(教學這一自然段時我注意到了"扶"中有"放")
(1)齊讀第10自然段。
(2)課中律動:(播放旋律,全體學生做小青蛙,一步一步接連不斷,不停地原地跳,通過學生主動參與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3)引導學生討論想象:上山過程中青蛙還會遇到什么困難?
(4)它又會怎樣克服呢?(集體討論討論,為它想想辦法。)
(5)品讀第10自然段。
過渡:青蛙登上了山頂,結(jié)果呢?
4.學習第11自然段。
⑴出示大海的畫面。
⑵如果你是小青蛙,大海就在你的眼前,你會想說什么呢?(利用文中的空白處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煉學生的說寫能力。)
松鼠又會說什么呢?(這是借松鼠的嘴說出故事蘊含的道理。)
⑶帶著這種歡暢的情緒來練讀第11自然段。
(四)小練筆:
青蛙看到大海會說什么呢?請小朋友想象一下,把他可能說的話寫下來。
7、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實錄換個角度讀《青蛙看海》
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三冊第九課《青蛙看?!肥且黄捁适?,敘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蒼鷹告訴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須登上一座高聳入云的大山。這在小青蛙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既沒有一雙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在青蛙失望、沮喪的時候,一只松鼠啟發(fā)、鼓勵了它,并且引領(lǐng)著青蛙跟著自己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了山頂,它們終于看到了波瀾壯闊的大海。
這篇課文是要人們從小青蛙看海的經(jīng)過,從青蛙的身上感受到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的道理。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并且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孩子們也要像青蛙一樣樹立信心,努力攀登。
如果說青蛙就相當于我們的學生的話,那么松鼠的原型就應該是我們這些做老師的了。對照自己的教育行為、教育方式,我們應該學習松鼠老師的什么呢?
一、走進心靈,取得信任。
對青蛙來說,大山幾乎不可攀越。在青蛙失望、沮喪的時候,松鼠看到這種情景,沒有拋棄青蛙,主動地接近青蛙,跟它談心?!澳阆肟春??”松鼠親切的笑容、溫和的語氣、真誠的目光,取得了青蛙的信任,使得青蛙面對松鼠敞開了心扉。“這山太高了,我沒有一雙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我上不去?!鼻嗤芴孤实貙λ墒笳f出了心里話,說出了自己面對的主觀的和客觀的困難。信任是打開教育之門的一把鑰匙,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存在于心靈距離最短的時刻……
二、降低難度,建立信心。
松鼠和蒼鷹一樣知道,青蛙要想看到大海,就必須登上山頂??墒撬墒箫@得更加智慧,它把這座難以攀登的高山分解成許多級可以征服的臺階。降低了登山的難度。它指著第一級石階問松鼠:“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青蛙一看,充滿自信地說:“這有什么難的!”并且頗為輕松地跳上了登山的第一級臺階??吹角嗤苓~出了登山的第一步,松鼠指著第二級臺階,對青蛙說:“再跳一下!”青蛙毫不費力地跳上了第二級臺階,啃下了又一塊小骨頭,向著目標又前進了一步。這時,松鼠馬上鼓勵青蛙,“你一定能看到大海?!本褪歉嬖V青蛙,只要像這樣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往上跳,總有一天會到達山頂,看到大海。松鼠的話無疑喚醒了青蛙心中沉睡的信念,點燃了青蛙心中待燃的火把,增強了它的勇氣和信心。
三、引領(lǐng)參與,共同體驗。
在一開始青蛙一籌莫展的時候,松鼠示范跳上第一級臺階,隨后沒有讓青蛙孤獨地前行,而是引領(lǐng)著青蛙,和青蛙一道沿著石階往上攀登。親自參與其中,和青蛙共同體驗登山的苦與樂,共同在登山觀海的酸甜苦辣中豐富生活閱歷、積累生活經(jīng)驗、成長成熟起來。并且不斷地給青蛙鼓勵、贊賞、提醒、建議……
無疑,這只松鼠老師深刻地領(lǐng)悟了新課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的理念,它就是在這個理念的支撐下,滿懷熱誠地走進孩子的心靈,取得孩子的信任,智慧地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孩子們在體驗成功的同時樹立信心,并且,以一個“平等中首席”的身份引領(lǐng)著孩子追尋真善美,以一個“學習共同體”的身份和孩子們共同體驗成長。
我和我的同仁們對新課程的理念領(lǐng)悟了有多深?又是怎樣去實踐的呢?
8、《青蛙看海》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基本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知道了青蛙只有登上一座高山,才能看到大海。
設計理念及思路:
1、在本課的教學中,讀演結(jié)合,通過學生的精讀和自演以及教師精到的指導,充分體現(xiàn)了“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新課改理念。
2、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教學要能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激發(fā)其主動閱讀的愿望。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表演、情境的創(chuàng)設等形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讀懂了課文,受到了啟發(f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部分學生能分角色表演4——11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
讀演結(jié)合,以讀為主,以演為輔,以演促讀,以演促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精讀感悟,使學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努力想辦法去解決并能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想辦法去克服困難。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出示第二自然段及大海圖片)。
2、課前安排學生收集與勤奮努力、戰(zhàn)勝困難有關(guān)的成語、諺語或名言。
教學流程:
一、整體感知: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青蛙看?!愤@篇課文,你知道它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嗎?
2、指名回答,相機板書“難”。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問題,使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印象,同時引出登山之難。)
二、精讀感悟:
(一)精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為什么青蛙覺得看海很難?
2、交流:
(1)山高:
①為什么青蛙覺得看海很難?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想象:山會有多高?
③你能讀出山的高嗎?指名讀,齊讀。
④“青蛙吸了口涼氣”,動作體會“吸涼氣”,學青蛙先吸口涼氣,再說一說山的高。
過渡:還有什么原因呢?
(2)青蛙沒有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長腿。
①交流。
②認真聽老師讀這句話,思考: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知道了什么?
③指導讀:讀好“沒有、也沒有、怎么”以突出青蛙登山之難。
練讀、指名讀。
3、連起來讀青蛙的話,突出青蛙登山之難。
指名讀(提醒學生注意吸涼氣動作)、齊讀
過渡:從大家的朗讀中,老師體會到青蛙要想登山看海,的確很難,可通過讀后面的課文,我們卻知道青蛙登上了山,看到了大海(板書看到海),那它是如何登上山的呢?(板書?)
(設計意圖:圍繞“登山之難”精讀此段,讀、想象相結(jié)合,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登山確實難,為后面的明理打下鋪墊。)
(二)演讀4——11自然段:
1、讀4——11自然段,思考:青蛙是如何登上山的?把有關(guān)句子在課文中畫出來。
2、交流,動作體會“跟著跳”。
3、以第四自然段為例,指導表演。
4、同桌讀4——11自然段,討論該怎樣演。
5、同桌互演。
6、指名演、評。
7、再演明理:
①生表演至小青蛙累時,讓小青蛙說感覺。
②小青蛙和松鼠歇息,其他學生想象青蛙登山還會遇到哪些困難。
③青蛙、松鼠繼續(xù)跳,其他學生為其鼓勵或加油。
8、小青蛙到達山頂看到大海(出示大海圖),你有什么想法?(相機擦去“?”,改為努力)
(設計意圖:演讀此段,以讀為主,以演為輔,通過表演促使學生朗讀課文,又通過表演檢查學生是否讀懂課文,演、讀結(jié)合,使學生深切地體會到青蛙為了看海而付出的努力,受到啟發(fā)。)
三、總結(jié)升華:
1、印邦宇介紹自己雖然腳傷,但仍然堅持學習的事。
2、教師介紹黃鑫同學因爺爺中風住院克服無人照料的困難,生活自理的事。
3、學生說聽后或?qū)W課文后的想法,想對誰說就對誰說,相機總結(jié)全文。
(設計意圖:通過對身邊的典型事例說想法,激起學生學榜樣的愿望,從而使努力克服困難的要求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
板書:
9、青蛙看海
努力
難———→看到海
疑惑
我是一位普通的鄉(xiāng)村教師,前年,有幸聆聽了高林生的講座,記住了“鳳凰語文”這個響亮的名字,從此與她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她使我認識了許多熱心的朋友,使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些許的進步,更讓我體會到交流與學習的重要,這次,在揚中市舉行的課改教學節(jié)系列之一——各校“開放周”中我有幸經(jīng)過領(lǐng)導的精心指導上了《青蛙看海》的公開課,產(chǎn)生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寫下了我的教學故事——《青蛙看?!烦鰻t記和《青蛙看海》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渴望與各位同仁進行交流,得到各位專家的指導,然而,今晨,以“丑小鴨”之名申請了帳號z,發(fā)現(xiàn)可以進入網(wǎng)站,卻無法進入論壇,不知是何原因?急需答復。另外,由于,以前雖經(jīng)常光臨論壇,卻不知如何發(fā)表文章,懇請答復!越快越好?。。。。。?!
9、《青蛙看海》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青蛙看?!返诙n時
課時目標: 1. 學習課文第4-12自然段,理解課文。 2. 指導分角色朗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指名朗讀第1-3自然段
2. 聽了蒼鷹的話,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它要看到大海必須登上那座高山,可是它沒有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善跑的長腿,怎么辦呢?(輕聲讀讀第4-10自然段)
二、教學第4-11自然段
(一)指導讀好第一次對話過渡:正在這時誰來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圖片。 1、 小松鼠怎么說的呢?屏幕顯示松鼠的話,誰能學小松鼠的樣子來讀讀這句話?評議:你這只小松鼠真可愛,能再有禮貌一些嗎?
2、 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這句話你們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領(lǐng)讀好。 3、 分角色朗讀。指名讀時可以加上動作。
4、 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說了什么呢?請大家一邊讀課文5-9段一邊找,看誰找得又對又快?(老師把找到的句子一個一個放在對應的圖片下面。)讀一讀??赡信鷮ψx。
(二)引導學生表演好對話現(xiàn)在請同桌兩個同學演小松鼠和青蛙,讀一讀他們的話,看誰讀得好,演得像。要求: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并加上適當?shù)膭幼鳌?/p>
1、 學生分角色來朗讀課文。
2、 哪個小組愿意來表演一下?他們表演得像么?發(fā)最佳表演獎。(敢于花時間)
3、 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這樣一級一級地往上跳,會怎么樣?對,面對困難青蛙一點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這樣,……山泉水。讀一讀,你覺得小青蛙怎么樣?那你一定能讀好這句話。(你真是勇敢的小青蛙)
三、學習第12段
1、 小松鼠和青蛙就這樣,一級一級往上跳,終于來到了山頂。這時候它們心情會怎樣?出示句子:??!大海就展現(xiàn)在它們眼前。感情朗讀。現(xiàn)在你們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對大海想說些什么呢?說得真好,讓我們手拉著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慶祝一下吧。(放一段音樂,全體小朋友起立,手拉著手,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
2、 小青蛙一開始認為自己不能爬上山頂,后來是怎么爬上山頂?shù)??(小松鼠幫忙。小青蛙不怕苦不怕累。他們是一級一級爬上來的。)都對。老師總結(jié):是啊,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難,就一定能成功。
3、 分角色朗讀全文。(可師生,或生生)
四、學習生字
1. 認讀生字“級、雙”
2. 你記住了哪個字?怎么記的?
3. 指導書寫,練習描紅、仿影、臨寫
10、二年級語文《青蛙看?!方贪?/h3>
《青蛙看?!纷寣W生懂得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青蛙看?!方贪福瑲g迎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初步了解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請小朋友們看圖片。(放大海的圖片欣賞)說說你感覺大海怎么樣?是啊 ,有只小青蛙它呀也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它碰到了一座高高的大山(老師板畫高山),那么它是怎樣登上這么高的山,看到大海的呢?今天老師帶小朋友走進《青蛙看海》這個童話故事。學生齊讀課題。
2.質(zhì)疑: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學生邊說教師邊在題目旁打問號。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讀后討論:青蛙看到大海了嗎?怎么看到的?
2.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3.檢查自讀效果。
(1)自己讀詞。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雙”、“展”、“失”、“善”:都讀翹舌音,不讀平舌音。
“蒼”;讀平舌音。
(3)帶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去掉拼音齊讀詞語。
(5)給生字找朋友。
三、 再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長句子多讀幾遍。
四、初步理解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讀后討論、補充。
五、教學生字
1.(出示詞卡)讀讀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登”:“ ”字頭的三、四筆都是短撒,不要寫錯。
“吸”、“級”:右邊的橫折折撤是一筆,不要寫成兩筆。
“善”:中間兩點不要出頭。“展”:下面部分不能多一撇。
3.看課后筆順表,自學生字并描紅。
4.反饋檢查。
5.指導寫字。
6.教師范寫生字。
7.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8.反饋,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