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6課《明湖居聽書》的教案一等獎》屬于語文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6課《明湖居聽書》的教案一等獎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作者用生動的感受和形象的比喻表現人物的方法。
2.學習場面烘托、人物映襯、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感受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
【課文提示】
1.劉鶚,清代學者,被海內外學者譽為“小說家、詩人、哲學家、音樂家、醫(yī)生、企業(yè)家、數學家、藏書家、古董收藏家、水利專家、慈善家”。
2.節(jié)選自《老殘游記》?!独蠚堄斡洝罚俏覈蠊诺浒自掗L篇小說之一,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魯迅將《老殘游記》和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曾樸的《孽?;ā罚⒎Q為晚清的四大譴責小說。
【正音正字】
鶚 髻 鏦 棰 羯 遽 皓 熨 霍
【積累詞語】
抑揚頓挫 入耳動心 不絕于耳 粗布衣裳 毫無分別 鴉雀無聲
暗暗叫絕 千回百折 轟然雷動 余音繞梁 三日不絕
【朗讀課文】
【課文分析】
這篇文章,是按照說書人出場先后的順序來寫的。
第1段,先介紹一個彈三弦的男人的形態(tài)、技巧。這名男子長相丑陋,但氣質沉靜;一出臺貌不驚人,彈奏三弦也無人留神聽,后來用輪指,才看出其功力不凡,叫好聲不絕于耳,仍壓不下琴聲,這的確是很高的境界。但這才是開場鑼鼓。
第2段,寫黑妞的出場和演出效果,也是先抑后揚。黑妞的出場,衣著打扮,并無驚人之處,取琴彈唱,只是一般聲響,直到后來,才漸漸顯出她的真本事。從“羯鼓一聲” 響起,到“以為觀止”,極言黑妞彈唱的美妙,已經不亞于白居易《琵琶行》中對彈唱技藝的描寫。不料黑妞也是陪襯,是為描寫白妞再作鋪墊,好戲還在后面。
第3段,通過聽眾的議論,為寫白妞的高超技藝設置懸念。文章先讓觀眾誤以為黑妞即白妞,夸贊她的技藝高不可比。一句“黑妞是白妞教的”,說明白妞遠遠超過同門學藝的姐妹。接著再議論黑妞唱是“可學”的歌唱,而白妞則是“不可學”的天籟神韻。最后說以賣唱為生的人只能學到黑妞的一點兒,而黑妞則是學白妞的,白妞的水平,真是神乎其神。這段議論層層追加,登峰造極。
第4、5段,是正面寫白妞說書,這是文章的重頭戲。先寫白妞登臺,也是貌不驚人。但一舉一動,一顧一盼,竟然使觀眾為之傾倒,正是未曾出聲,光是眼神就攝人心魄。后來寫白妞說書時,作者運用大量新穎的、貼切而形象的比喻。
第6段,把對白妞的夸贊再推進一層,即借一個懂得音樂的湖南少年之口,把白妞的高超技藝加以既理性,又十分夸張的總結。唯有理性的分析,才使夸張可信。
文章極善于運用鋪墊和襯托的手法刻畫主要人物,如以琴師襯托黑妞,以黑妞襯托白妞。而每一個段落里又有鋪墊襯托,層層而上,達到登峰造極的效果;作者還善于使用側面描寫手法,通過觀眾的議論,感受演唱者的成功;作者也善于用形象的比喻來寫聲音。聲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要寫好聲音,一般離不開形象。如用“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來寫白妞的高音部,將聲音的魅力渲染到極致,與歐陽修的《秋聲賦》、白居易《琵琶行》可謂異曲同工。
【課外作業(yè)】
1. 完成“學習建議”。
2. 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根據學生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1.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yǎng)著兩丸黑水銀”,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2. “滿園子里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掉在地下都聽得見響”,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3. 最后一段是什么描寫?它的作用是什么?
4. 作者把白妞的演唱與登泰山聯系起來。這二者的聯系點在哪里?
5. 以寫聲音為主,聲音看不見摸不著,而讀來十分真切。請你找出例句說明原因。
6. 文章描寫白妞的聲音有什么變化?它們有什么作用?
7. 觀看白妞的表演,臺下聽眾的感覺有什么變化?它們有什么作用?
【課外預習】
1. 讀一遍《可愛的地球》,掃除文字障礙。
2. 大概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2、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6課《明湖居聽書》的教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作者用生動的感受和形象的比喻表現人物的方法。
2.學習場面烘托、人物映襯、側面描寫與正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感受傳統(tǒng)藝術的魅力。
【課文提示】
1.劉鶚,清代學者,被海內外學者譽為“小說家、詩人、哲學家、音樂家、醫(yī)生、企業(yè)家、數學家、藏書家、古董收藏家、水利專家、慈善家”。
2.節(jié)選自《老殘游記》?!独蠚堄斡洝罚俏覈蠊诺浒自掗L篇小說之一,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魯迅將《老殘游記》和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曾樸的《孽?;ā罚⒎Q為晚清的四大譴責小說。
【正音正字】
鶚 髻 鏦 棰 羯 遽 皓 熨 霍
【積累詞語】
抑揚頓挫 入耳動心 不絕于耳 粗布衣裳 毫無分別 鴉雀無聲
暗暗叫絕 千回百折 轟然雷動 余音繞梁 三日不絕
【朗讀課文】
【課文分析】
這篇文章,是按照說書人出場先后的順序來寫的。
第1段,先介紹一個彈三弦的男人的形態(tài)、技巧。這名男子長相丑陋,但氣質沉靜;一出臺貌不驚人,彈奏三弦也無人留神聽,后來用輪指,才看出其功力不凡,叫好聲不絕于耳,仍壓不下琴聲,這的確是很高的境界。但這才是開場鑼鼓。
第2段,寫黑妞的出場和演出效果,也是先抑后揚。黑妞的出場,衣著打扮,并無驚人之處,取琴彈唱,只是一般聲響,直到后來,才漸漸顯出她的真本事。從“羯鼓一聲” 響起,到“以為觀止”,極言黑妞彈唱的美妙,已經不亞于白居易《琵琶行》中對彈唱技藝的描寫。不料黑妞也是陪襯,是為描寫白妞再作鋪墊,好戲還在后面。
第3段,通過聽眾的議論,為寫白妞的高超技藝設置懸念。文章先讓觀眾誤以為黑妞即白妞,夸贊她的技藝高不可比。一句“黑妞是白妞教的”,說明白妞遠遠超過同門學藝的姐妹。接著再議論黑妞唱是“可學”的歌唱,而白妞則是“不可學”的天籟神韻。最后說以賣唱為生的人只能學到黑妞的一點兒,而黑妞則是學白妞的,白妞的水平,真是神乎其神。這段議論層層追加,登峰造極。
第4、5段,是正面寫白妞說書,這是文章的重頭戲。先寫白妞登臺,也是貌不驚人。但一舉一動,一顧一盼,竟然使觀眾為之傾倒,正是未曾出聲,光是眼神就攝人心魄。后來寫白妞說書時,作者運用大量新穎的、貼切而形象的比喻。
第6段,把對白妞的夸贊再推進一層,即借一個懂得音樂的湖南少年之口,把白妞的高超技藝加以既理性,又十分夸張的總結。唯有理性的分析,才使夸張可信。
文章極善于運用鋪墊和襯托的手法刻畫主要人物,如以琴師襯托黑妞,以黑妞襯托白妞。而每一個段落里又有鋪墊襯托,層層而上,達到登峰造極的效果;作者還善于使用側面描寫手法,通過觀眾的議論,感受演唱者的成功;作者也善于用形象的比喻來寫聲音。聲音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要寫好聲音,一般離不開形象。如用“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來寫白妞的高音部,將聲音的魅力渲染到極致,與歐陽修的《秋聲賦》、白居易《琵琶行》可謂異曲同工。
【課外作業(yè)】
1. 完成“學習建議”。
2. 通過圖書館、因特網,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思維訓練】(根據學生情況,選擇若干討論)
1.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頭養(yǎng)著兩丸黑水銀”,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2. “滿園子里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掉在地下都聽得見響”,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3. 最后一段是什么描寫?它的作用是什么?
4. 作者把白妞的演唱與登泰山聯系起來。這二者的聯系點在哪里?
5. 以寫聲音為主,聲音看不見摸不著,而讀來十分真切。請你找出例句說明原因。
6. 文章描寫白妞的聲音有什么變化?它們有什么作用?
7. 觀看白妞的表演,臺下聽眾的感覺有什么變化?它們有什么作用?
【課外預習】
1. 讀一遍《可愛的地球》,掃除文字障礙。
2. 大概理解新課文的內容,思考“學習建議”。
3、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6課《明湖居聽書》教案
學習目標:
1、會認“溝”等11個字,會寫“吾”等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
3、能讀懂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葡萄溝是個好地方,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人民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認寫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
教學難點:
感悟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一些介紹家鄉(xiāng)特產的圖片資料。
教師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新疆風格的民族音樂。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播放音樂熏染氣氛,談話導入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準備好了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去參觀葡萄溝。(板書:葡萄溝)
2、出示生字“溝”,與形近字“鉤”區(qū)別認記。
3、書寫“溝”字。
二、自主初讀。
在課文中圈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準字音。重點指導讀好多音字。
(hǎo)好地方
(gàn)干活
(fēn)分開
(dīng)釘子
(hào)好客
(gān)葡萄干
(fèn)水分
(dìng)釘著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問:葡萄溝在哪?是個怎樣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開書自由朗讀吧!
2、學生自讀課文感悟:
(1)回答“葡萄溝在哪?”(在新疆吐魯番)
課件地圖展示地圖,學生一次找到新疆、吐魯番、葡萄溝,明確三者關系。
生字卡片認記“新疆”、“吐魯番”、“葡萄溝”。
(2)“葡萄溝是個怎樣的地方?”教師相機板書:是個好地方。
四、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呢?請你們細細的讀讀課文第一段。
1、學習第一段。
(1)學生讀第一段,邊讀邊悟:你從這段中知道了什么?
(2)這里都出產那些水果呢?(課件出示圖片“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3)結合圖片認記“蜜”、“杏”。
形近字對比識字“蜜”、“密”。
“蜜”、“密”
書寫指導:第一筆“點”起筆要高,寫在豎中線上;中間的“必”字盡量寫邊,一撇不能漏掉。
(4)葡萄溝既然出產那么多種水果,為什么不叫水果溝?(讓學生明白葡萄溝雖然出產多種水果,但是葡萄最讓人喜歡。)
(5)怎樣讀這段才能表達出人們對葡萄溝的喜愛?
指導朗讀:五月有杏子,七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
(6)學生互讀互評。
(7)小結:葡萄溝出產許多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愛,所以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學生說)
2、學習第二段。
師:讓我們去看看秋天這里的葡萄園是什么樣的吧?。ǚ配浵瘢?/p>
(1)、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a、朗讀第二段,并討論;從這段你知道了什么?
b、小組讀句合議。“你覺得哪句最美,為什么?”先講給小組的同學聽,再有感情地讀讀句子。
(2)重點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句。
a、指導學生看圖,抓住重點詞語“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使學生領悟:葡萄溝的葡萄產量高、顏色美。(相機板書;多、美)
b、討論:“五光十色”能不能換成“五顏六色”?(進一步體會葡萄的可愛,并感知在讀表示顏色的詞語時,語調要抑揚頓挫)
c、小結:讀了這句話老師眼前浮現出葡萄溝那又大有美的葡萄,難怪人們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2)師范讀:“要是你這時候到葡萄溝去,維吾爾族老鄉(xiāng)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
a出示維吾爾族老鄉(xiāng)的圖片,結合認字“維”、“吾”。
b抓住“最甜”、“吃個夠”指導朗讀。(教師相機板書:老鄉(xiāng)、熱情好客)
c認記“夠”,注意發(fā)現與“溝”同音。
(3)看圖訓練口語。
圖2畫的就是維吾爾族老鄉(xiāng)正在接待遠方的來客。你若是圖中的老鄉(xiāng),面對客人,你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你若是這位客人,又會怎樣說呢?
小結:多么熱情好客的老鄉(xiāng)啊,讓老師忍不住想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三段
(1)進入角色,激發(fā)興趣。瞧,葡萄豐收了,這么多,怎么辦呢?你們來幫老鄉(xiāng)想想辦法。
(2)生默讀第3段,自讀自悟: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3)認記“碉堡”。
a學生自主認記。
b教師出示圖片,學生結合記憶。
(4)指名學生充當維吾爾族小朋友演示葡萄干的制作過程。
(5)另指一名學生排列葡萄干的制作順序。(a運到陰房;b掛在架上;c蒸發(fā)水分;d制成葡萄干)
嘗嘗葡萄干,說說葡萄干的特點。(相機板書:色鮮、味甜)
看了剛才維吾爾族小朋友的表演,讓我們更加覺得葡萄溝是個好地方。
(6)激發(fā)感情再讀該段。
二、總結全文。
1、今天我們參觀了葡萄溝,你們對葡萄溝有了那些了解,有什么感受?請同學們互相討論。
2、師生交流體會。(教師板書:真)
3、指導朗讀;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三、實踐活動,贊美家鄉(xiāng)。
1、師:“葡萄溝的葡萄很有名,我們家鄉(xiāng)出產的
也很有名,你們能夸夸家鄉(xiāng)的特產嗎?”
(小組交流課前個人收集的有關家鄉(xiāng)特產的圖片或資料)
2、課堂練習。
(1)原文填空積累好詞好句。
(完成課后練習,“我會填”。)
(2)完成拓展練習題,仿照上題形式寫一句話。(先說后寫)
3、評價作業(yè),小結。
四、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
同偏旁:
搭—摘
同結構:
上下結構——吾、季、留、杏;
左右結構——坡、搭、摘、釘、夠。
2、重點指導。
夠:右邊的“多”字中,兩個“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學生不要寫成左右并排。
摘:再次強調右邊的同字框里是“古”。
五、復習鞏固
1、猜字謎鞏固生字。
(1)多一句。(夠)
(2)弟弟站在木頭邊。(梯)
2、開火車認字卡,口頭組詞。
3、多音字填空練習。
4、聽寫詞語,鞏固寫字。
板書設計:
10、葡萄溝
葡 萄 五光十色
葡萄干 色鮮 味甜 是個好地方
人 熱情好客
4、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課《滹沱河和我》教案
火種,一個極其普通的字眼!然而,它卻讓人類生活由此變得溫暖、光明、幸福……可普羅米修斯卻為它陷入了厄境: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忍受著被鷲鷹“啄”食肝臟的折磨。
文本正透過這一“鎖”,一“啄”,體現了宙斯的殘忍,凸顯出普羅米修斯為人類謀求幸福永恒的追求和百折不撓的意志,進而也把一場愛的磨礪推向顛峰……
“說文解字”,意在解字!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跳動的脈搏,要想理清文路,首先要搭好字脈。抓住“鎖”、“啄”,解讀“懲”,從而詮釋博愛的價值,為本課教學重點。
“鎖”得其“身”,怎“鎖”其愛?
因為普羅米修斯拿取火種,帶到人間。眾神首領宙斯便“氣急敗壞,決定給普羅米修斯以最嚴厲的懲罰……”。圍繞“懲罰”,文章便展開了第一個場景──鎖。
“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風吹雨淋的痛苦。”
這是怎樣地一鎖?“死死地”鎖!鎖得多牢,鎖得多緊?這讓讀者有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這“鎖”此時只是肉體上的折磨?還是精神上的一種考驗?這是不言而喻了!“鎖”上“身”后的普羅米修斯還要經受日夜的“風吹雨淋”,又是怎樣一種身心的摧殘?此時,讀者眼前也許就不僅僅是大雪紛飛、雷電交加、狂風暴雨了,更是一位英雄的壯舉,一種精神在閃光:不管是狂風還是暴雨,不管是烈日
還是大雪,普羅米修斯都毫不畏懼、傲然屹立。沉重的鐵鏈只能鎖住他的身,卻鎖不住他為人類造福的心,卻鎖不住他為大愛而戰(zhàn)的信念!
由此,“鎖”字背后潛藏的密碼──愛,在細讀中得以破譯!
從生字“鎖”入手:讀鎖──寫鎖──解讀──悟鎖。引導誦讀文字,展開想象,體驗情景,感受到普羅米修斯遭受到巨大痛苦,使其精神得以升華。
聚焦“風吹雨淋”,引導想象“當( )時,他( )!”隨文練筆寫一寫。讀出文字背后豐富的畫面,悟出普羅米修斯閃光的精神。
“啄”得其“臟”,怎“啄”其心?
無情的宙斯呀,面對正義的、勇敢的普羅米修斯,一刑不成又施一刑──啄。于是,在讀者面前鋪開了更為殘忍的一面。
“啄”!誰“啄”?怎樣“啄”?一啄下去又會怎樣?……讀至此,想至此,腦中席卷而來的便是:撕心裂肺、痛不欲生、鮮血淋漓、血流如注、生不如死……“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這是普羅米修斯的信念。為了信念,為了人類的幸福,他付出了無盡頭的被“啄”的代價:“他的肝臟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臟又重新長了起來。”一天,一個月,一年,十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哪,這怎是一個痛字了得?
宙斯企圖用“啄”征服普羅米修斯的心,然而兇惡的鷲鷹只能啄去普羅米修斯的肝臟,卻啄不滅普羅米修斯為人造福的信念。
再次讀這個“啄”字,怎不讓人心中升起敬意?
這個“啄”字凝聚了這個語段的全部精神內涵,這個“啄”字詮釋了“勇敢”的全部含義。緊抓一字引導解讀:做“啄”的動作──從鷲鷹的圖片、資料入手,再做“啄”的動作,從其兇殘上來感受普羅米修斯的痛苦──從時間入手,引導反復朗讀,感受“啄”之無盡,從而 “啄”出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堅強、博愛、無私……學生的潛在情感得以激發(fā),愛的磨礪過程得以感悟。
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引出“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這句話,抓住一個“?”一個“!”及重點詞語“各種痛苦”“決不會”“更不會”等的研讀,感悟面對嚴“懲”而不“屈”的精神。
“懲”得其“軀”,難求其“屈”
宙斯就企圖用這“死死地鎖”、無盡的“啄”這一類嚴厲的刑法(“罰”字下面的言字旁表示婉言相勸或威言恐嚇等,立刀旁在古代指所有的刑法),來“征”服普羅米修斯的“心”,可普羅米修斯就是不屈服!為什么普羅米修斯能在如此絕望的境遇下內心仍然滿溢著樂觀、幸福及滿足感堅強生活著呢?
“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這一問一嘆,道出了文本全部的精神內涵,道出了文本全部的精神價值。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沒有火,人們只好吃生的東西,在無邊的黑暗中度過一個又一個長夜。”人類的無奈,人類的痛苦,人類的恐懼,及人類對火的渴望,神知道嗎?神在意嗎?只有普羅米修斯感受到了人類的無奈、痛苦、渴望,于是他為人類送來了火。“自從有了火,人類開始用它燒熟食物,驅寒取暖,用火來驅趕危害人類安全的猛獸……”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與希望!看著人類的幸福,普羅米修斯也在幸福著!因此,當面對嚴懲時,當面對勸說時,他會毅然決然地說:“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
宙斯是“懲罰”了普羅米修斯的身軀,但他卻不能“懲”得普羅米修斯信念的屈服。
一“鎖”一“啄”百般“懲”,怎敵一顆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種!一“鎖”一“啄”百般“懲”,卻把普羅米修斯博愛的精神火種,深深根植在幾千年人類心中。無怪乎,著名詩人雪萊這樣寫道:
是誰?讓漫漫黑夜跳躍希望的火苗?
是誰?身受酷刑卻無怨無悔?
是誰?讓蠻荒時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誰?甘愿觸犯天條也要救人類于水火?
?。【奕?,是你給人類帶來火種,
送來光和熱,
送來人類新的紀元!
盡管上天和你蓄意為敵──
高山險峻、鐵鏈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鐵鏈只能鎖住你的軀體,
卻怎能鎖住那顆坦蕩無私的心!
難道是僅僅物質的火種嗎?
不,你給予我們的,
是聲聲不息的精神火種!
勇敢、堅強、博愛、無私,
這就是你──普羅米修斯!
引導學生想象,感受人類無火的悲慘歲月和有火的幸福生活,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感悟普羅米修斯行之偉大,愛之無私。
合作朗誦詩歌,深情呼喚英雄。在激情誦讀中再次升華情感,把愛在經受磨礪之后最終獲取勝利──正義戰(zhàn)勝一切的信念根植于讀者心中!
5、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課《故鄉(xiāng)》教案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應追求語言與情感的和諧共振。特別是描寫人物的文章,在教學時要立足文本,以情為經,以讀為緯,引導學生真真切切讀書,扎扎實實訓練,在學習的過程中“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袖、吩”等7個生字,會寫“膝”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懲罰”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概括故事內容。
3.抓住重點語段,通過斟詞酌句、感情朗讀、想象寫話等方法,體會普羅米修斯為造福人類而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感悟普羅米修斯為造福人類而不屈不撓、無私無畏、不惜犧牲一切的精神,理解這種精神的力量源泉。
課前準備:
課前學生收集閱讀中外神話故事,了解神話故事的基本特點:想象豐富,以英雄人物為主人公,表達遠古時代人們對自然現象的一種美麗向往。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試讀古文,激發(fā)學習興趣
1.試讀古文:先請大家來看一段描述原始人生活的古文。(課件出示,教師范讀:“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誰來猜一猜這句話的大概意思?(生答)那時候,人類沒有火,只好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這樣的生活就叫茹毛飲血(板書成語,注音xuè,齊讀)。
2.揭示課題:后來,有一位天神偷偷把火種帶到人間,從此人類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這位天神就是普羅米修斯(板書課題)。誰來把這個名字讀好?(指名讀課題)這節(jié)課咱們要學習一個古希臘的神話故事,講的就是普羅米修斯的故事。
(設計意圖: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準確地把握住了語文課程的性質,在“語文味”上大作文章,在課始就體現出強烈的“語文意識”。試題古文既為揭題作鋪墊,又引導學生積累了“茹毛飲血”這一成語,顯得新穎、高效。)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大意
1.朗讀課文:大聲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讀完后想想這個神話故事主要講了什么。
2.詞塊教學:
第一組:饒恕 雙膝 肝臟 吩咐 懲罰 驅寒 取暖
(讀準“吩咐”的輕聲及“臟”的多音字,指導“膝”的寫法,并適時滲透形聲字原理:古人造字的時候,與人體有關的字大多用“月”字旁,“肝臟”一詞亦是如此)
第二組:普羅米修斯 太陽神阿波羅 眾神的領袖宙斯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指導讀準確,讀流利,并讀出節(jié)奏,如“太陽神阿波羅”。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3.概括文意:普羅米修斯與這些天神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可以借助大屏幕來說說課文大意。(教師視學生回答進行學法指導:可以借助關鍵詞來概括課文大意;概括主要內容時不重要的信息可以刪去;有些話比較長,可以用概括性的詞語來代替。)
(設計意圖:初讀環(huán)節(jié)體現“組合教學”思想,既減少了繁雜的頭緒,又提高了教學效率。詞語教學注重滲透漢字文化,有利于加深對字詞的理解;加強對詞組的朗讀指導,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好鋪墊。概括文意既是故事性較強的文章的訓練要點,也是中年級的語言訓練重點,教師把握住了教學的著力點,從而使訓練扎扎實實。)
三、對比聯讀,感受火之重要
1.引導質疑:同學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要問問普羅米修斯的嗎?(預設:火對于普羅米修斯來說有這么重要嗎?他為什么可以為此忍受痛苦?)
2.朗讀語段:普羅米修斯為什么要拿取火種,難道火種有這么重要嗎?課文哪些語段寫到了這一內容?(女生朗讀第1自然段,男生朗讀第2自然段)
3.理解內容:在沒有火的日子里,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讀出自己的體會。
4.想象拓展:除了課文中說的這些問題,人類還可能會遇到哪些痛苦?(隨機引入詞語:疾病困擾、驚恐不安、饑寒交迫)
看到這種現象,普羅米修斯會怎樣想呢?(課件出示)
普羅米修斯想:沒有火,人們__________;沒有火,人們__________;沒有火,人們__________;這樣的生活是__________的。
(教師引導學生適時用上前面拓展的詞語,豐富句子內涵)
5.感悟精神:正因為這樣,普羅米修斯才冒著生命危險將火種帶到了人間。自從有了火,人類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寒冷走向──溫暖,從痛苦走向──幸福,從野蠻走向──文明。一句話,有了火的日子是(指生答)幸福、快樂、溫暖的。
火對人類來說多么重要啊,但是你們想過嗎?作為一個神,普羅米修斯本可以不管人間的這些事,他明明知道拿取火種是冒生命危險的,卻還是義無反顧地去做了。從中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普羅米修斯?(請學生板書: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質疑,為下文的學習提供了有力的驅動,便于教師把握學情,順學而導。在感受火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時,在學生讀文理解的基礎上,教師提供句式,使讀文時吸納的文本語言和前面積累的語言材料有了一個運用的依托,引導學生在訓練中儲備語言模式和語言圖式,拓寬語言運用范疇,加深情感體驗,可謂“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是一項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實踐性訓練。)
四、入境悟讀,體會難忍之痛
過渡:火給人類帶來了幸福,而普羅米修斯卻遭受了宙斯最嚴厲的懲罰。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具體寫了這一方面的內容呢?請快速默讀課文6~8自然段,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邊讀邊作些批注。
1.默讀課文: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2.體會痛苦:這幾段中哪些語句深深打動了你的心?讀給大家聽。
▲體會“鎖之痛”
火神不敢違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羅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huán),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盡管如此,普羅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①示范朗讀:老師來讀這段話,請同學們邊聽邊想象。
②摳字品讀:聽了老師的朗讀,你眼前的普羅米修斯正在遭受怎樣的懲罰?(交流,抓住“死死地鎖”“既不能……也不能……”“日夜遭受”等詞體會)感情朗讀。
③想象寫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風吹雨淋”這個詞上,把這個詞想象成一幅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導學生把話說具體,說形象,為寫話鋪墊)一年365天,除了風吹雨淋,還會有哪些惡劣的天氣呢?展開想象,選擇其中的一種天氣,把普羅米修斯可能會遇到的痛苦寫下來。
場景一:夏日炎炎,烈日炙烤,__________
場景二:寒冬臘月,北風呼嘯,__________
場景三:雷電轟鳴,暴雨抽打,__________
④感情朗讀:不管是怎樣惡劣的天氣,不管遭受怎樣的磨難,普羅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普羅米修斯?(堅強)讓我們把這飽受痛苦卻又如此堅強的普羅米修斯讀到眼前來。
(設計意圖:想象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這一段教學根據教材言約意豐的特點,在摳詞品讀的基礎上,以“風吹雨淋”為基點展開想象,豐富學生的語文視界和情感體驗,在融情想象中體會普羅米修斯所受的懲罰之痛,為深刻感悟普羅米修斯的精神作好鋪墊。)
▲體會“啄之狠”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兇惡的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白天,他的肝臟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臟又重新長了起來。這樣,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遠沒有盡頭了。
①畫面呈現:兇惡的鷲鷹,你看到過嗎?(出示圖片)這是一張怎樣的嘴?可能會在普羅米修斯的身上怎樣?(齊讀課文)
②讀文扣詞:讀著這幾句話,哪個詞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為什么?
③體會痛苦:普羅米修斯就是這樣被鷲鷹尖利的嘴一口一口地啄食著,此時,你還覺得這僅僅是一般的啄嗎?它更像什么?(學生交流)被掏心挖肝是最嚴厲的懲罰,這種痛是我們根本就不能想象的,把這種啄之痛通過朗讀來體會。(自由讀,推薦讀,齊讀)
除了“啄食”刺痛了你的心,這段話中還有哪些語句也讓你心頭為之一顫?是啊,一時的疼痛都難以忍受,更何況是永遠沒有盡頭!讓我們用朗讀來替普羅米修斯分擔一些痛苦吧!(齊讀)
④理解“懲罰”:這就是宙斯對普羅米修斯最嚴厲的懲罰,這懲罰不僅是對他肉體的折磨,更是對他意志的摧殘。同學們,你現在知道“懲罰”兩字為什么這樣寫了嗎?看看這個“懲”,上面一個“征”,下面一個“心”,宙斯要征服的正是普羅米修斯的心;這“罰”字,下面一個言字旁,一個立刀旁,這立刀旁在你眼里就像──
(設計意圖:層層感悟,層層遞進:先感悟一次“啄之痛”,通過直觀賞圖、體驗朗讀,設身處地感受普羅米修斯的痛苦;在充分讀悟的基礎上再感受“所承受的痛苦永遠沒有盡頭”,以點帶面,達到更深層次的感悟。“懲罰”的字理識字順應文本情境,水到渠成,既是隨文進行字詞教學,又對感悟人物精神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五、追因溯源,感受堅強不屈
1.齊讀語段:烈日的暴曬,暴雨的抽打,寒冬的襲擊,鷲鷹的啄食……遭受著這些讓我們難以想象的痛苦,普羅米修斯這位天神后悔了嗎?動搖了嗎?屈服了嗎?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撐著他?(齊讀語段)
普羅米修斯搖搖頭,堅定地說:“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
2.感受堅定:你從哪兒感受到普羅米修斯的堅定?一個詞,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都可能成為你的新發(fā)現!(從“可以……決不會……更不會……”、反問句、感嘆號等處入手體會堅定不屈)
3.感情朗讀:教師引讀語段,指名讀,齊讀。
4.感悟精神:學到這兒,你又讀到了一個怎樣的普羅米修斯?(請學生板書:無私無畏、堅強不屈)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咬盡語言不放松”,要做到“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充分品味感悟是感情朗讀的根基,而兩者的自然結合又是感悟人物精神的有效途徑。)
六、讀詩續(xù)疑,引向課外閱讀
這的確是一位讓人類敬佩的神,為了造福人類,他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贊頌這位偉大的天神,英國詩人雪萊寫下了這樣一首詩《普羅米修斯贊》(配樂齊讀,略)
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古希臘神話中寫火是普羅米修斯帶到人間的,而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又說火是燧人氏帶到人間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課后請同學們去閱讀中外神話故事,從中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情與景的交融,詩與文的結合,心與心的碰撞,使普羅米修斯的高大形象深深地植入學生的腦海。續(xù)疑環(huán)節(jié)的安排體現了“課堂的結束是又一新的學習起點”的理念。)
6、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10課《墨池記》教案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種、噴射、火焰、驅寒取暖、驅趕、領袖、氣急敗壞、懲罰、敬佩、造福、違抗、狠心、雙膝、啄食、肝臟”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課前準備
關于普羅米修斯的閱讀材料。
第 一 課 時
導入新課,激發(fā)讀書興趣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人是女媧摶土造出來的,她用泥捏成人形,給人以生命。為了人類的幸福,女媧還歷盡辛苦,煉石補天。而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也有一位帶給人類幸福和光明的人,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板書課題:普羅米修斯,指導學生讀好課題。)
讀題目,說說你想了解關于普羅米修斯的哪些事?
自讀自悟,完成一下自學要求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生詞的音。
2.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或通過課文了解了什么)
3.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疑問,準備跟同學交流。
初步交流
1.指名分段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讀好難讀的段落和詞語。如阿波羅、赫拉克勒斯、宙斯、高加索和詞語“驅寒取暖、氣急敗壞、饒恕、雙膝”等。
2.匯報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你還有什么感受?如果學生說:“寫了普羅米修斯為人類拿取火種的事”,可這樣引導:他為什么要取火種?取火種給普羅米修斯帶來了什么?最后怎么樣了?你能在文中找到相關內容簡要地講一講嗎?通過這樣的引導,幫助學生把內容講清楚。
匯報感受可以自由發(fā)言,因為是初讀,感受也許是膚淺的,但應給學生交流的機會。教師也會從學生的感受中找到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或想與人交流的問題。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為人類取了一顆火種,為什么宙斯要給普羅米修斯如此嚴酷的懲罰?普羅米修斯最讓我們佩服的是什么呢?火神和大力神為什么想幫助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受到那樣殘酷的折磨,他怎能活下來呢?
在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讀以下資料,解決第一個疑問:
神話中說,最初的人,是和眾神在邁孔奈平原上幸福地共同生活的。一段時間以后,宙斯決定將人和神分開。他把這任務交給了普羅米修斯,要求他將雙方徹底分開。于是,普羅米修斯在祭祀的時候,將事先涂了厚厚一層白油的骨頭獻給宙斯,卻將較好的部分藏在看上去不太誘人的內臟里給了人類。宙斯察覺了這一騙局,他報復人類,拿走了他們的火種。
請學生帶著提出的問題再讀課文,形成自己的想法,準備跟大家討論。
第 二 課 時
交流討論感興趣的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重點探討“普羅米修斯最讓我們佩服的是什么”“為什么說普羅米修斯是個英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體會普羅米修斯的正義、善良、勇于犧牲、無私無畏:
1.宙斯是眾神之王,陰險狠毒,誰也不敢違抗他的命令(如火神,盡管他同情、佩服普羅米修斯,但他決不敢違抗宙斯的命令),可普羅米修斯敢,并且始終不屈服。
2.盡管受到非人的折磨,永無盡頭,卻一直不屈服。
3.火神敬佩他,大力神救了他,可見他的行為是正義的,是值得人們敬佩的。
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宙斯用這種方式懲罰普羅米修斯,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普羅米修斯受折磨時,你能猜出他內心是怎么想的嗎?大力神救普羅米修斯時,心里會怎么想?你從哪看出來的?
小結:通過讀書討論,我相信普羅米修斯一定給每個同學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正義、善良、勇敢、無畏,是真正的英雄!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評議。重點指導以下段落:四、五自然段,抓住“悄悄、只要、一定”等詞,讀出火神對普羅米修斯的敬佩和真心想幫他的心情;抓住“搖搖頭、堅定、可以、決不會、更不會”讀出普羅米修斯的態(tài)度之堅定、為人之正直和無所畏懼。
六、七自然段,抓住“帶著鐵環(huán)、死死地鎖、既不能……也不能……日夜遭受、每天、啄食、永遠沒盡頭”等詞,讀出普羅米修斯所經受的痛苦;抓住“盡管……就是、許多年、一直”等詞,讀出普羅米修斯的不屈不撓。
讀《資料袋》,鼓勵學生拓展閱讀
隨文閱讀《大力神的故事》。
附故事:
萬神之首宙斯與美麗的神女阿爾克麥涅生有一個兒子,名叫赫拉克勒斯。它引起了宙斯的另一個妻子──有萬神之母之稱的赫拉的嫉妒和報復。
小赫拉克勒斯在赫拉的嫉妒和報復中堅強地長大了,而且長得身材魁偉,儀表堂堂,力大無比,成了遠近聞名的英雄,贏得了“大力神”的美稱。但是,仁慈的母親神女阿爾克麥涅對赫拉還是提心吊膽,惟恐狠心的赫拉再次對她的兒子下毒手。因為,美麗的神女阿爾克麥涅對赫拉在赫拉克勒斯還是嬰兒的時候所施的毒手還心有余悸。事情是這樣的,在赫拉克勒斯出生不久的一天,狠心的赫拉趁無人在旁的時候,將兩條毒蛇偷偷地放進了正在搖籃里熟睡的赫拉克勒斯身旁,想神不知鬼不覺地讓毒蛇咬死這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赫拉克勒斯從夢中醒來,看到毒蛇正向他張開利劍似的牙齒,帶著毒液的舌頭就要伸過來,嚇得大哭了起來。同時,伸出兩只小手一下就把毒蛇握在手里。當父母趕到時,毒蛇已經死了。
赫拉克勒斯長大成人后,母親決定讓他離開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以躲避狠心的赫拉的報復,順便也讓赫拉克勒斯接受各種艱難困苦的磨煉。臨行前,她還要求赫拉克勒斯必須完成12件別人無法做到的大事。用以錘煉赫拉克勒斯的意志,增長他的見識。
赫拉克勒斯戀戀不舍地告別了親人,帶著親人的囑咐,踏上了艱難的征程。赫拉克勒斯從小受到母親的熏陶,心地善良、正直勇敢,而且,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離家后,他路過高加索山時,克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憑著他驚人的勇氣和智慧,搭救了為人類盜火而被宙斯懸吊在懸崖絕壁的普羅米修斯;在崇山峻林中,也與兇猛的獅子搏斗,終于捕殺了殘害人類的猛獅,為民除掉大害。他的威望和名聲越來越大。他正直、勇敢的故事經過人們的藝術加工很快傳開了。
在路過伊利斯城邦時,他看到國王頒布的榜文,榜文講,誰如能在一天之內將國王的牛棚打掃干凈,就能得到國王牛群的十分之一作為獎賞。不知底細的人以為這定是一宗不會虧本的買賣,其實,國王的牛棚由于長年未修而破爛不堪,里面雖然飼養(yǎng)了3 000頭牛,但是不知何故,每頭牛都骨瘦如柴,連一頭肥壯的牛都很難見著。而且,因為長年沒有打掃,牛糞堆積如山,又臭又臟,一個人別說用一天時間,就是用三天時間也根本不可能清理打掃干凈。更何況,國王乃一國之主,萬一誰要真打掃干凈了,又怎保國王不會出爾反爾。明擺著,國王就是想讓那些傻瓜給他白干活。赫拉克勒斯打聽到這些情況后,決定戲弄一下這位貪婪的國王。
他撕下榜文,晉見了國王,國王看到這個氣宇軒昂、儀表堂堂的年輕人,斷定赫拉克勒斯就是貪圖厚賞而來。國王不作多想,也沒有認真打聽這位年輕人的來歷。
為了防止國王賴賬,赫拉克勒斯與國王談妥后,找來證人,寫下契約,言明雙方事后都不得反悔。
其實,“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早就有了打掃牛棚的錦囊妙計。他把牛棚的隔板拆掉,在牛
棚旁邊挖了一條溝,引來河水,沒半天工夫就把牛棚洗得干干凈凈。他重新裝上了隔板,牛棚煥然一新??墒菄踬囐~了,他不僅不履行自己的諾言,反而一口咬定他從沒說過要給這么多賞賜。“大力神”一怒之下趕走了國王。長期受到國王欺壓的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這也是他離家后干的第12件別人無法完成的偉業(yè)。赫拉克勒斯為了慶祝趕走國王,也為了慶祝自己歷盡艱難險阻取得的勝利,在奧林匹克舉行了運動會。
書寫練習
1.抄寫生字。學生記憶字形,互相提示書寫時要注意什么。教師重點提示:“膝”的右下不是水。“焰”的右邊筆順是──撇、橫撇、撇、豎、橫、橫折、橫、橫。
2.抄寫能表現人物心理的詞語和句子。
7、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7課《胡同文化》教案
《平平搭積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結合課文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子。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再朗讀中體會課文地含義。
學生分析
小學低年級學生想象豐富,口頭表達欲望強烈,活潑好動善于表演,普遍對生活中的事感興趣,和生活中的人、事很容易找到“共同語言”。課后“讀”“說”中的景物,在生活實際中,只要引導得當,容易喚起學生興趣。
設計理念
力求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題活動為中心,巧妙創(chuàng)設情景,注重雙向互動,讓學生在“看中說”、“說中創(chuàng)”、“讀中想”,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自主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以學生喜歡看圖畫形式為主,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分角色朗讀課文──用語氣助詞“呢、啊”練習說話──課后“讀、說”為主線,貫穿全課,組織課堂教學。
教學流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初次見面想給同學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同學們想不想認識他。
生:想。
師:不過,要想認識這位新朋友,必須闖關才能和他見面,聽說一(3)班的同學們可聰明了,這兒有一些比較難的詞,看誰最聰明,認識的字最多!
師:而且能用這些詞說一句話。(分別出示色彩鮮艷的梅花,花瓣上分別寫著:都是房間
這些
搭積木
平平?;ㄈ~上寫著:很美
往下
沒有
好啊。花莖上寫著:還有一間呢?)。
生:我們房間真漂亮。
生:我會搭積木。
生:這朵花很美。
生:今天的天氣真的好?。。ɡ蠋熖崾荆?/p>
(認識詞的同學帶著大家一起讀,鞏固識字)
師生:好,同學們的這一關闖的可好了!我們就來見見好朋友吧!
(出示課件1: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平平,我可會搭積木了,你們想和我比一比嗎?)
生:想。
(利用生動形象的動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每個同學都躍躍欲試)。
師:平平喜歡用積木搭什么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13課《平平搭積木》。
板書:pingpingdajimu(生齊讀課題)哪位同學會寫這些字呢?(生搖搖頭)拿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寫好嗎?(師指導寫第一個“平”字,并說出筆畫名稱)同學們會寫了嗎?(生:會寫了)好,你們就來寫第二個“平”字好嗎?(生書空并說筆畫名稱)。后面的字請同學們認真看,看看你們還認識哪幾個字。(師寫生答)
師:老師教給你們一種識字方法,這樣識字可快了,看搭積木的“積”左邊是什么字(蓋住右邊的“只”)誰認識?
生:禾苗的“禾”
師:再看右邊是什么字?(蓋住左邊的“禾”)
生:一只、兩只的“只”。
師:真好!兩個認識的字合在一起就是一個新字,同學們以后就按照這個方法去識字,一定會認得很多很多的字,同學們順利地闖過了一關,我們就進行下一輪的比賽吧!
過渡:現在大家齊讀一遍課題(生齊讀)。
二、朗讀活動,理解課文
過渡:平平用積木搭了些什么?我們快快到書中找一找吧,看誰找的最快。
(一)初讀課文(生翻書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生:搭房子。
生:平平用積木搭房子(師表揚生說了完整的話)。
師:平平用積木搭了幾間房子?
生:四間。
師:誰來讀一下這兩句話?(生舉手讀)
平平搭這么多的房子會給誰住呢,奶奶呀最關心這個問題了,誰來讀讀奶奶說的話!(請生讀)
師:因為奶奶特別想知道平平搭的這些房子給誰住,同學們一定要讀出疑問的語氣。(請生讀,對讀得好的同學,給予鼓勵)
師:老師做奶奶讀給大家聽聽,聽教師讀好嗎?(師讀的聲音聲情并茂)
全班同學照著老師的樣子再來讀一讀(全班齊讀)。
同學樣讀得真好!(師由衷的贊揚)師:我們再來聽聽電視中奶奶是怎么問平平的(出示課件2)(聲音同時出現,激發(fā)興趣)。
師:照著奶奶的樣子自由讀一讀(生自由讀,學生進步奶大)
過渡:些房子給誰住呢?平平把答案都藏在課文里,我們幫平平找一找吧!
(生繼續(xù)自由讀課文,找答案)
生:一間給爺爺和他的書住,一間給奶奶和平平住,一間給爸爸媽媽住。
師:你真聰明,一下子就幫平平找出了答案,老師把這朵漂亮的大紅花獎給你!
過渡:平平搭了這么多漂亮的房子高興嗎?
生:高興。
師:平平又自豪又高興,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平平說的話呢?
生:自豪的語氣。
生:高興的語氣(你們倆說得真好)。
好,我們就按他們倆說的語氣來讀一讀(請生讀)。
師:你們讀的真不錯。平平是不是這樣想的,這樣做的呢?我們來聽聽電視中的平平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出示課件3,三人畫面依次出現并配音朗讀,平平說的多好啊,哪位同學學學平平的語氣再讀一讀)。
(生踴躍舉手讀)。
師:同學們讀的真棒,可是,還有一間房子給誰住呢?
生:給沒有房子的人住。
生:窮人。
生:爺爺、奶奶,因為他們住的是破房子。
生:給自己住,我們家還沒有樓房。
生:給教師?。ɡ蠋熣娓吲d能住上你搭的房子,教師謝謝你)。
生:給災區(qū)的人住。
師:是的,前不久,山丹和民樂的交界處剛剛發(fā)生了一次比較大的地震,許多房屋都倒塌了,那里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沒有地方住,這么冷的天,可讓他們怎么過冬???同學們替他們想想辦法吧!
生:讓解放軍叔叔給他們蓋房子。
生:給他們捐些棉衣。
生:給他們捐錢。
生:讓他們到我的家里來住。
師:你們真是一些既聰明又懂事的好孩子,老師真喜歡你們,平平聽到地震的消息,心里可著急了,他是怎么想的。看課文最后一段,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生齊讀最后一段)
三、游戲活動,動手操作
師:平平準備搭很多很多的房子給大家住,你們想不想動手搭幾間房子呢?
生:想。(異口同聲回答)
師:老師這兒有許多搭房子的材料,不過看誰愛動腦筋。遵守紀律,不吵不鬧老師才讓他上黑板搭房子。
(請四位同學上黑板完成板書)
其它同學快快拿出自己的材料蓋房子吧!活動活動你們全身。(合作搭積木,放松學生同時動手操作)
師:這四位同學搭出的房子多漂亮啊!平平也和同學們一樣,心里想著別人,他也是一個既懂事,又聰明,關心別人的好孩子。(師邊說邊完成板書:關心別人)
四、拓展活動,口語訓練
過渡:剛才同學們和平平比賽搭房子,你們比平平搭的還好,他呀還想和你們比一比誰讀的好,同學們請聽。
(出示課件4,很高很高的山,很清很清的河水,很綠很綠的樹,很……)(課件范讀)
師:我相信同學們讀的比平平還好,誰來讀?(生舉手讀)
師:還有一關,平平很想闖過去,不知道同學們想不想闖呢?
生:想。
(出示課件5,師敘述,多美的一幅畫呀!你觀察到了些什么?說出來好嗎!)
生:很紅很紅的蘋果。
生:很綠很綠的樹。
生:很藍很藍的天。
生:很漂亮很漂亮的房子。
生:很美很美的花。
生:很長很長的路。
師:你們的眼睛多亮,小嘴多巧,說的多好啊!老師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孩子們且個個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師:你們在這間教室里還發(fā)現了什么?(孩子們四處張望后回答)
生:很多很多的老師。
生:很多很多的人。
生:很白很白的墻。
生:很大很大的字。(墻上貼的標語)
生:很亮很亮的燈。
生:很好看很好看的電視。
生:很美很美的花。(黑板上張貼的梅花)
今天,同學們闖的關比平平還多,搭的房子比平平還漂亮,表現非常好,那老師就把這朵漂亮的花獎給一(1)班的同學吧!
(師帶頭鼓掌,孩子們熱烈的鼓掌。)
五、實踐活動,鞏固提高
師:最后,老師還想請同學們用自己靈巧的雙手,用不同的色彩畫一些漂亮的、不同形狀的房子,看誰畫的最好,拿出你們的彩筆,開始畫吧!
(師巡視指導,掌握學情)
師:這位同學畫的房子多美啊!(邊說邊放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學生作品,其它同學看后仍在津津有味地畫著)
師:好,時間過的真快,又到了說再見的時候了,我們和平平說再見吧!
(出示課件6,畫面:平平說:同學們,再見?。?/p>
孩子們也不由自主地說:平平,再見!
師:好了,該休息了,謝謝小朋友們,下課。
8、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9課《觀蛇舞》教案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與我們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2、學習作者如何將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寫得真實具體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松鼠與我們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如何將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寫得真實具體的。
【教學過程】
一、從題入手,了解大意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問: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二、根據提示,擬訂提綱
1、讀自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指導學生擬訂自學提綱。
三、指導閱讀,體會情感
1、快速瀏覽課文,根據提綱自學課文。
2、分組交流學習情況。
3、集體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可按課文敘述的順序匯報,也可先匯報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談感受,也可夾敘夾議。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朗讀。
四、朗讀深化,學習表達方法
1、快速閱讀,找出你認為最能表達我們一家與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讀,想象作者怎樣把這種感情寫得真實具體的。
2、交流作者表達方法。
《跑進家來的松鼠》課堂實錄
執(zhí)教者:杭州市教科所附屬小學
張冬萍
一、導入
1、出示松鼠圖片。
2、師問:你在哪兒看到過松鼠?安是怎么樣的?
3、生答。(2個)
二、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一找文中的這只松鼠是怎么樣的。
生默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介紹一下這只松鼠跑進家來做了哪幾件事?
生:主要做了這樣三件事:一是儲備冬糧,二是晾蘑菇,三是拿手套、頭巾等東西墊窩過冬。
師:下面我們小標題來概括這三件事。先來看第一件
生:第一件是儲備冬糧。
生:儲備方糖。
生:偷藏方糖。
師:松鼠主要藏什么食物?
生:方糖。
師:那請同學們再細讀這部分內容,你覺得哪個小標題更合適?
師生共同討論得出:偷藏方糖。
師:那我們一家人認為它是偷嗎?所以要用什么標點?
生:引號,即“偷”藏方糖。
師:那第二件事呢?
生:“偷”晾蘑菇。
師:還有一件呢?
生:“偷”物墊窩或墊窩過冬。
三、品讀課文,領會情感。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我們一家人對待這只松鼠的句子。
生自讀課文。
師:你從劃的句子中體會到了什么?跟同桌交流交流。
生同桌交流。
師:好,下面我們來看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交流:
(1)“爸爸哈哈大笑……”句。
師: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生:咱們、哈哈大笑、不甘落后。
進行朗讀訓練。
(2)“……哭笑不得……”句。
師:先說說這個“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問:我們一家人為什么會哭笑不得?
生略。
師:看到插圖上的情景,你可能會說什么?文中的一家人可能會說什么呢?請選擇文中的一個人物寫一句話。
生寫話練習。
句式:————————地說,“————————————————。”
寫后學生交流。
(3)“……空落落……”
師:下面我們來讀讀這幾句話。(引讀這幾句話)
四、拓展閱讀。
1、師問:我們五年級的時候也學過一篇寫松鼠的文章,是什么?
2、師述是法國作家布封的《松鼠》。
3、師問這兩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4、課外拓展閱讀:《我的野生動物》。
5、聯系《回顧拓展》,激趣閱讀。
9、河大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8課《蘇州賦》教案
動物,是孩子們都喜歡的一個話題,課文《跑進家來的松鼠》,是人教版十一冊第7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中作者以兒童的視角觀察,用充滿童趣的筆觸描寫松鼠的習性。語言清新自然,生動有趣。在課文中,松鼠接二連三地發(fā)生了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計地“貯存冬糧”,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頂上;我們采來的一籃子鮮蘑菇,松鼠忙活了一個早晨把它們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頭巾等東西叼到煙囪里,給自己墊窩。松鼠雖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著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這只跑進家來的松鼠是那么可愛,因此,這些錯誤都是可以原諒的,就如孩子的調皮。細細讀來,課文處處充溢著對松鼠的喜愛。
【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高年段學生特征,我預設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讀讀記記“儲備、不甘落后、千方百計、”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方法目標:以讀為本,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地讀來感悟課文,并創(chuàng)設一些情境,在情境中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愛動物,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品讀動作、心理、語言的重點詞句,體會松鼠的可愛和我們對松鼠的喜愛。
【設計特色】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指導學生通過學習,重點體會人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強化感悟,以讀為本,相機點撥,帶領學生去讀去思考去吸取,力圖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在課堂上,我著力帶領學生認真研讀課文中描寫松鼠和我們一家人相處中,一些重點的語言、心理、動作等句子,體會松鼠的可愛,我們一家人對松鼠的喜愛,以及這之間表現出來的人與動物的和諧與美好。為了更好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活動
1、理解課題,整體感知。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重點,樹立大的語文觀念。我以課題的理解為教學的切入點,前后三次讀課題,根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由淺入深進行教學。
2、以讀促悟,以讀品文。
“以讀為本”是語文教學最基本的宗旨。閱讀教學應立足于培養(yǎng)孩子閱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從而發(fā)展他們的語言,達到自己能讀書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力求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為重點,注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從而達到訓練學生的語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豐富學生的表象,來更深層次的理解課文。另外,也盡力做到讀書有層次。初讀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速度,提高學生瀏覽課文的能力。深入讀有感受,邊讀邊畫認為有趣的句子,目標明確。理解感悟后有感情地讀,扣住重點字詞,通過語速的快慢、聲音的高低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3、結合課文,拓展補充
在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適當的拓展延伸,在第二件事情中,采用想象的手法,讓學生化身于家里人,充分抒發(fā)情感。再是,課文學完之后,結合本單元的《回顧·拓展》中的課外書屋,把書介紹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帶著課上學到的知識走向廣闊的知識海洋,不僅能鞏固課堂上學的知道,而且能在廣闊的知識海洋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形成更多的能力。努力朝使“略讀課”成為課內、課外閱讀的橋梁。力求實現“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目標。
非常希望,十分渴望自己的語文課,在瞬間走進學生的心,能讓學生的心靈開花,這樣的話,我的語文課堂就生機盎然了。然而,自己似乎總顯得眼高手低,預期的和實際的總存在差距,比如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還不夠豐富,課堂上讀得還有點少,有些地方的教學設計牽得牢了寫,可以再開放大膽些等等,所以,很真誠地希望各位老師不吝嗇對我提出建議與批評,我想,你提得越多,我的收獲會越多,我成長得也許也會越快。在此,深表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