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牽牛花》教學片斷與反思教學設計一等獎》屬于教學反思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丁丁和牽?;ā方虒W片斷與反思教學設計一等獎
晉江金井瀛洲小學 陳瑤媚
手捧新教材,有一份喜悅,但更多的是困惑與忐忑。翻開新教材,給我一種全新的感覺:教材更體現人性化的特點,更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與理念,教材的識字量比以前更大了。面對新教材,能更新教學理念、迎接新的挑戰(zhàn)是很重要的。下面談談我上《丁丁和牽牛花》這一課的幾點做法與反思。
片段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們見過牽?;▎幔拷裉炖蠋煖蕚鋷Т蠹胰ビ^看牽?;▓D片展,讓我們跟著輕快的音樂出發(fā)吧!
(學生觀看圖片)
師:聽了輕快的音樂,看了圖片展,你想說什么?
生:牽?;ê苊利?。
生:老師,牽?;ㄌ懒耍?/p>
……
師:牽?;ú粌H美麗,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今天我們就來學學《丁丁和牽牛花》的故事。請小朋友們輕輕翻開書本42頁。(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教學反思: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每節(jié)課開始時,很多學生的注意力沒辦法一下子集中,老師在講臺桌前大發(fā)雷霆也無濟于事。備課時我就想,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辦法也許不錯。于是我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利用課件來吸引學生。在開始上課時,讓學生眼看美麗的牽牛花,耳聽輕快的音樂,利用課件來吸引學生。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了,有了學習的興趣,也自然地導入新課。
片斷二:在豐富多彩的游戲和合作學習中認熟生字。
識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師憑借一張生字卡,讓學生死讀硬記的傳統(tǒng)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新課改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習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一種積極、主動、輕松自如,又有一點競爭的氣氛中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讓學生小組互教互學自學生字,接著小組合作玩游戲記住生字,最后通過摘果子當小老師鞏固生字。
A 小組互教互學自學生字
師:昨天老師讓小朋友們去讀課文,給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并想辦法解決,現在請大家把你已經學會的字讀給小組同學聽,教教小組同學,還不會的請小組同學教教你。
(小組同學互教互學。)
教學反思:小組互教互學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把自己會讀的字教小組同學,領小組同學讀,還不會的字請組內同學教。但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由于學生突然面對那么多老師,過于緊張,生生互動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想:如果讓學生在課前把學會的字與沒學會的字做成生字卡片,在小組學習時出示卡片來教、出示卡片來問效果會比較好。
B玩游戲
師:小朋友們學得可真認真,我們一起來玩?zhèn)€擲骰子游戲吧。聽清楚了:老師分給每個小組三個骰子,小朋友們輪流擲骰子,很快讀出朝上一面的字,如果三個字都會讀,并能選一個字組組詞或造句,組長就用會手中的貼圖獎勵你。加油吧!
(學生玩游戲)
第二小組
小組長:誰先來玩?(學生舉手)
學生甲:“芽”芽齒的“芽”?!熬谩辈痪玫摹熬谩?/p>
小組學生評:你讀對了,可是組詞錯了,這個是“發(fā)芽”的“芽”,不能獎給你貼圖,續(xù)繼努力。
學生乙:繩子的“繩”,纟+口+電=繩;者,或者。
小組學生評:真棒,獎勵貼圖。
……
教學反思:低年級學生好玩,游戲對他們來說是喜歡的活動形式。我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在小組游戲中記住生字,給生字找朋友,這樣充分體現了課標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而且每個小組有活動的“聚焦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但是由于這是新游戲,教師忽略了示范的重要性,游戲時沒有示范,因此有兩三個較弱的小組沒有動起來。
C摘果子游戲鞏固生字
師:把生字學會了嗎?這三棵果樹上有這么多大果子,誰敢來摘下果子教教大家。
生:請大家跟我讀,記住的“記”。
生:請大家跟我讀,牙齒的“牙”。
生:你讀錯了,不是牙齒的“牙”
師:怎樣把它變成牙齒的“牙”。
生:去掉草字頭。
生:加“口”變成“呀”。
……
教學反思;在這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摘果子當小老師的游戲,大家都想上臺當小老師,積極性很高。但有個學生組了“忍者“這個詞,在課堂上我沒有抓住這個教學資源追問學生“你是從哪里會這個詞的”從而啟發(fā)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識字。
片斷三 激發(fā)興趣,熟讀課文。
師:字寶寶玩累了,該回家了,你們能把字寶寶安全送回家嗎?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把你覺得難讀的地方畫一畫,多讀幾遍。等一下再來提醒老師和同學。
1學生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地方。
2學生交流。
生:“者、實、繩”這三個要注意翹舌,請大家跟我讀一遍。
生:我覺得“幼芽”這個詞比較難讀,請大家和我讀一遍。
生:“竿、根、繩、往、感”比較難讀,請大家跟我讀。
教學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實踐達到讀順課文的目的。這是低年級朗讀的基本要求,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片斷四:師生讀文、評價,訓練朗讀。
師:現在你們能把課文讀給家聽嗎?
佳樺評:英藝,你“在”字讀成翹舌音。
英藝:哪個“在”呀?
佳樺:種在的“在”
英藝:我有讀錯嗎?
生齊:有。
英藝:我來改正,“在”。
……
教學反思:在這里學生自然地用對話的形式互評,這是新課程所提倡的。
師讀。
生評:老師讀得很有感情。
生評:老師讀得很不錯。
師:你能學老師讀一讀嗎?
生讀。(這是個后進生,他讀得很差,但教師表揚了他,并讓他再讀一次。這樣,充分做到了關注后進生。)
教學反思:讀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過程,是低年級學習語文的主要學習方法。因此,我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通過讀與評來練習有感情地讀,但是學生朗讀能力懸殊大,相當大的一部份學生朗讀的能力很差,評讀的積極性不高。因此,這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的沒達到。
新的課程理念帶來課堂教法、學法的深層變革,變化進程中的效益,給師生帶來了驚喜。就這節(jié)課來說有一些值得保留的地方,但還存在很多缺點,這僅是一個起點,課改路漫漫,我們乃須在不斷探索、總結、創(chuàng)新中行進。
作者郵箱: kiki chen2004·163.com資料提供者:
2、《丁丁和牽?;ā方虒W片斷與反思教案教學設計
晉江金井瀛洲小學 陳瑤媚
手捧新教材,有一份喜悅,但更多的是困惑與忐忑。翻開新教材,給我一種全新的感覺:教材更體現人性化的特點,更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與理念,教材的識字量比以前更大了。面對新教材,能更新教學理念、迎接新的挑戰(zhàn)是很重要的。下面談談我上《丁丁和牽?;ā愤@一課的幾點做法與反思。
片段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師:小朋友們見過牽?;▎??今天老師準備帶大家去觀看牽?;▓D片展,讓我們跟著輕快的音樂出發(fā)吧!
(學生觀看圖片)
師:聽了輕快的音樂,看了圖片展,你想說什么?
生:牽?;ê苊利?。
生:老師,牽牛花太美了!
……
師:牽牛花不僅美麗,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今天我們就來學學《丁丁和牽?;ā返墓适?。請小朋友們輕輕翻開書本42頁。(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教學反思: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每節(jié)課開始時,很多學生的注意力沒辦法一下子集中,老師在講臺桌前大發(fā)雷霆也無濟于事。備課時我就想,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辦法也許不錯。于是我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利用課件來吸引學生。在開始上課時,讓學生眼看美麗的牽?;?,耳聽輕快的音樂,利用課件來吸引學生。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了,有了學習的興趣,也自然地導入新課。
片斷二:在豐富多彩的游戲和合作學習中認熟生字。
識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師憑借一張生字卡,讓學生死讀硬記的傳統(tǒng)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新課改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習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一種積極、主動、輕松自如,又有一點競爭的氣氛中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讓學生小組互教互學自學生字,接著小組合作玩游戲記住生字,最后通過摘果子當小老師鞏固生字。
A 小組互教互學自學生字
師:昨天老師讓小朋友們去讀課文,給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并想辦法解決,現在請大家把你已經學會的字讀給小組同學聽,教教小組同學,還不會的請小組同學教教你。
(小組同學互教互學。)
教學反思:小組互教互學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把自己會讀的字教小組同學,領小組同學讀,還不會的字請組內同學教。但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由于學生突然面對那么多老師,過于緊張,生生互動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想:如果讓學生在課前把學會的字與沒學會的字做成生字卡片,在小組學習時出示卡片來教、出示卡片來問效果會比較好。
B玩游戲
師:小朋友們學得可真認真,我們一起來玩?zhèn)€擲骰子游戲吧。聽清楚了:老師分給每個小組三個骰子,小朋友們輪流擲骰子,很快讀出朝上一面的字,如果三個字都會讀,并能選一個字組組詞或造句,組長就用會手中的貼圖獎勵你。加油吧!
(學生玩游戲)
第二小組
小組長:誰先來玩?(學生舉手)
學生甲:“芽”芽齒的“芽”。“久”不久的“久”
小組學生評:你讀對了,可是組詞錯了,這個是“發(fā)芽”的“芽”,不能獎給你貼圖,續(xù)繼努力。
學生乙:繩子的“繩”,纟+口+電=繩;者,或者。
小組學生評:真棒,獎勵貼圖。
……
教學反思:低年級學生好玩,游戲對他們來說是喜歡的活動形式。我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在小組游戲中記住生字,給生字找朋友,這樣充分體現了課標精神(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學習),而且每個小組有活動的“聚焦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但是由于這是新游戲,教師忽略了示范的重要性,游戲時沒有示范,因此有兩三個較弱的小組沒有動起來。
C摘果子游戲鞏固生字
師:把生字學會了嗎?這三棵果樹上有這么多大果子,誰敢來摘下果子教教大家。
生:請大家跟我讀,記住的“記”。
生:請大家跟我讀,牙齒的“牙”。
生:你讀錯了,不是牙齒的“牙”
師:怎樣把它變成牙齒的“牙”。
生:去掉草字頭。
生:加“口”變成“呀”。
……
教學反思;在這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摘果子當小老師的游戲,大家都想上臺當小老師,積極性很高。但有個學生組了“忍者“這個詞,在課堂上我沒有抓住這個教學資源追問學生“你是從哪里會這個詞的”從而啟發(fā)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識字。
片斷三 激發(fā)興趣,熟讀課文。
師:字寶寶玩累了,該回家了,你們能把字寶寶安全送回家嗎?請同學們讀讀課文,把你覺得難讀的地方畫一畫,多讀幾遍。等一下再來提醒老師和同學。
1學生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地方。
2學生交流。
生:“者、實、繩”這三個要注意翹舌,請大家跟我讀一遍。
生:我覺得“幼芽”這個詞比較難讀,請大家和我讀一遍。
生:“竿、根、繩、往、感”比較難讀,請大家跟我讀。
教學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實踐達到讀順課文的目的。這是低年級朗讀的基本要求,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片斷四:師生讀文、評價,訓練朗讀。
師:現在你們能把課文讀給家聽嗎?
佳樺評:英藝,你“在”字讀成翹舌音。
英藝:哪個“在”呀?
佳樺:種在的“在”
英藝:我有讀錯嗎?
生齊:有。
英藝:我來改正,“在”。
……
教學反思:在這里學生自然地用對話的形式互評,這是新課程所提倡的。
師讀。
生評:老師讀得很有感情。
生評:老師讀得很不錯。
師:你能學老師讀一讀嗎?
生讀。(這是個后進生,他讀得很差,但教師表揚了他,并讓他再讀一次。這樣,充分做到了關注后進生。)
教學反思:讀是將無聲的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過程,是低年級學習語文的主要學習方法。因此,我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通過讀與評來練習有感情地讀,但是學生朗讀能力懸殊大,相當大的一部份學生朗讀的能力很差,評讀的積極性不高。因此,這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的沒達到。
新的課程理念帶來課堂教法、學法的深層變革,變化進程中的效益,給師生帶來了驚喜。就這節(jié)課來說有一些值得保留的地方,但還存在很多缺點,這僅是一個起點,課改路漫漫,我們乃須在不斷探索、總結、創(chuàng)新中行進。
作者郵箱: kiki chen2004·163.com資料提供者:
3、《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教學設想:
《丁丁和牽?;ā肥橇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以“愿望”為主題,通過丁丁實現了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牽?;利惿碛暗墓适?,表現了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教育學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來實現愿望。
由于我所教的學生是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對牽牛花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特點是不了解的,如何能讓學生喜愛牽?;?,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從而在故事中悟出那些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是這篇課文的最終設想。牽牛花不僅實現了丁丁的愿望,牽?;ㄒ步o奶奶帶來了歡笑,正是小小的牽?;?,把祖孫兩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情感充分展現出來。在課文的開始,我直接以一段牽?;ǖ匿浵褚?,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牽牛花的外形及特點;丁丁帶給學生們的花種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學生親手種花的愿望,為什么丁丁要送花種給同學們?為什么丁丁要種牽牛花?因為丁丁和牽?;ㄖg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用牽牛花作為問題引入,這一設計,既新奇又有趣,為的是捕捉孩子們好奇的心理特點,此時,閱讀課文不再是一種形式,而成了孩子們解決心中的疑問、尋找答案的途徑了,這種閱讀方式與以往的閱讀有了根本的區(qū)別,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核心,一個孩子的身邊圍繞著四個、六個甚至更多愛他、呵護他的人,從小到大,接觸到的是大人們給予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的這些在他們看來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正是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孩子們不懂得怎樣去理解別人、關心別人,而丁丁作為同齡的孩子,作為學生們的好朋友,他的愿望就成了孩子們的教育點,結合這一教育點,丁丁送給同學們的花種則成了孩子們開始關注別人的起點,你種的花擺在哪里,為什么?這一思維的發(fā)散,使學生擺脫課堂,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身邊的人說出自己與丁丁不同的美好愿望,再結合課后題設計出不同年齡、不同工作的人不同愿望(如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參考了語文課本,又走進了相現實生活,學生的分小組討論,在交流中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使人的情感在學習之后逐步得到升華,充分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與人文性。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認讀15個生字。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牽?;ㄤ浵螅瑘D,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牽?;▓D)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花嗎?你在哪里見過?
指名請學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牽?;?。板書:牽?;?/p>
牽牛花是一種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種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見到,我們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牽?;ò?。(放牽?;ㄤ浵?
問:看完了牽牛花,你想說些什么?用簡單完整的話說一說。
(指名自由發(fā)言)
2、看來你們也很喜歡牽牛花,對嗎?你們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歡牽?;ǎ粌H喜歡,還親自種了一棵牽牛花,看,丁丁來了。
(出示丁丁圖)板書:丁丁
今天丁丁還帶來了一些花種準備送給你們,誰想要?
那你知道丁丁為什么送你們花種?為什么丁丁要種牽?;?因為丁丁和牽?;ㄖg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
(讀課題:丁丁和牽?;?
二、據題質疑,讀文解疑
1、打開書,自己讀一讀,看看丁丁和牽牛花之間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認識的字把它圈起來。用你的方法認一認。
(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指導)
2、老師也想讀一遍課文,請你認真聽,還有那些字你不認識,如果都認識了,你可以不出聲音的跟老師一起讀。
(范讀課文)
3、兩個人為一組,每人讀兩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
4、(課件出示)這篇課文有4段,你喜歡那一段就可以站起來讀。
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嗎?從書中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三、文中識詞、詞中認字
1、課文中藏了很多詞語,我們一起把他找出來,好嗎?小聲讀課文,找到的詞大聲讀出來。
(課件演示逐段出課文,詞語點擊閃動變色)
2、(課文刪去,只留詞)離開課文,你還認識他們嗎?
讀詞
3、這些淘氣的詞寶寶離開了電腦,爭先恐后地跑到黑板上,你還認識他們嗎?
(老師帖詞,學生認讀。識字用葉子表示,田格字用花表示)幼芽、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繩子、往上、感謝、實現、愿望、陽臺、不久、記著、吹著
學生讀;小老師帶讀
有個字老師忘記怎么寫了,一起看看怎么寫。(課件演示“足”“跑”)
書空,這兩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
4、打字頭
5、學完課文,我們知道了牽牛花滿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謝牽?;?同時丁丁也滿足了牽?;ǖ脑竿ㄟ^他勤勞的雙手讓奶奶在屋內看到了鮮花,(將黑板上的葉和花用簡筆畫連成美麗的牽牛花)今天,丁丁要送給你們花種,你種出的植物準備擺在哪里?為什么?(指名發(fā)言,送種子)
四、結合生活、口語交際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我們一起看看這幾個人的愿望吧。(課件: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聽了他們的愿望,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分組討論)
只要我們大家都能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理解他們,伸出手去幫助他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會實現美好的愿望的。
4、《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通過丁丁在自家的陽臺上種了牽?;ǎ尃颗;ㄅ手窀团赖綐巧贤跄棠碳遥尣荒芟聵堑耐跄棠桃材芸吹綘颗;ǖ墓适?。下面是該課文的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目的:
1。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為別人奉獻愛的愿望是美好的,培養(yǎng)學生關心他人的好品質。
2.識字15個。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識字15個。
教學難點:理解課后題。
教具準備:識字卡片、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錄音播放丁丁的一段話:同學們你們都有什么愿望?你們又是怎樣去實現自己的愿望?
你們想知道我的愿望又是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的嗎?那么就請讀一讀課文吧。
二. 學習新課。
1. 自讀課文,圈出生字。
2. 互教互學生字。
3.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4. 給生字找“鄰居”,讀一讀。
5. 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
6. 學生討論:丁丁有什么愿望,它是怎樣實現的?
7. 交流。
8. 師小結:丁丁的愿望是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看到牽?;ǎ跔颗;ǖ膸椭妥约旱呐ο陆K預實獻了自己的愿望。這種為別人奉獻愛的愿望是美好的。
9. 指導朗讀。
10. 指名感情朗讀。
三. 鞏固復習。
1. 指名讀詞語。
2. 說一說學了這片課文,你想把自己種的植物擺在哪里?為什么?
四:課堂總結:我們每個人都要像丁丁學習,學習他關心他人的好品質。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
久 芽 盼 晚 根 竿 或 者
不久 發(fā)芽 盼望 晚上 一根 竹竿 或者
繩 足 記 往 感 謝 實
繩子 滿足 記著 感謝 實現
第四課時 丁丁和牽?;?/p>
教學目的:
學習寫字。
教學重點:
寫字。
教學難點:
足、路的書寫。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丁丁和牽?;ā?,誰能說一說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
2.出示詞語指名讀:不久 發(fā)芽 盼望 晚上 一根 竹竿 或者
繩子 滿足 記著 感謝 實現
二.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陽 久 對 給 足 記 路 吹
2. 指名讀生字。
3. 分析生字的結構、筆順。
4. 書空“足、路”的寫法。
足:書空筆順。
路:書后提問:讓學生說一說第六、七筆和第九筆為什么用紅色?使學生知道“足”字做偏旁時將撇、捺改為豎、題。第九筆橫撇用一筆寫成。
5.學生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6.講評。
三.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8個字的寫法,這里寫時需要注意的是“足、路”。再和老師一起書空一下好嗎?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p>
陽 久 對 給 足 記 路 吹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 語文天地
教學內容:語文天地里的G、 H、 I。
教學目的:能正確抄寫帶鼻韻母的詞語音節(jié);復習心字底和豎心旁的字,并填寫偏旁表;練習積累近義詞并造句。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抄寫音節(jié): yuàn wàng zhēn guì gǎn xiè shí xiàn bá miáo zhù zhǎng
1. 拼讀音節(jié)。
2. 注意:聲調標在ng上。
3. 抄寫。
二.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 (愿) ( ) ( )
豎心旁:( ) ( ) ( ) ( )
1. 學生自己填寫。
2. 填寫偏旁表。
偏旁 表示的意思 例字
心
忄
三.讀一讀,選一個詞造句。
馬上 連忙 立刻 趕快
1. 學生選一個詞語造句。如:上課鈴聲響了,我立刻走進教室。
2. 填空:上課鈴聲一響,我( )走進教室,坐在座位上。老師一進門,全班同學( )站起來。跟老師互相問好,我們( )坐下,開始了緊張愉快的學習。
3. 總結:多處需要表示使用動作急迫時,可以使用近義詞避免詞匯貧乏。
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嗎?
板書設計: 語文天地
看一看,填一填。
心:(感) (愿) ( ) ( )
豎心旁:( ) ( ) ( ) ( )
第六、七課時 語文天地
教學內容:語文天地的J 、 、 L、 M。
教學目的:朗讀《你別問這是為什么》,體會作者的感情;聽故事《買火柴的小女孩》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愛心;口語交際《我很想有一個……》,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通過金鑰匙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助詞。
教具準備: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看誰寫的多。
心:
豎心旁:
2. 用“立刻”造句。
二。聽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1. 認真聽故事。
2. 簡介安徒生:丹麥偉大的童話作家。
3. 聽了故事后,你想為買小火柴的小女孩做些什么?
三.聽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同學們都想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做點什么,下面我們看一看劉倩倩小同學他想做些什么?學生自讀課文《你別問這是為什么》。
1. 注意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 讀后討論:劉倩倩小朋友準備把蛋糕、棉衣、歌片送給誰?
四. 口語交際。
1. 小力很想有一個文具盒,但她的儲蓄罐里錢不夠。她該怎么做?請你幫她想想辦法。
2. 學生自己先想一想,在交流。
3. 以《我很想有一個……》為題,在練習本上寫下自己的愿望,寫下自己打算如何做。
五. 初步了解助詞。
讀金鑰匙的一段話,不認得字互教互認
5、《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丁丁和牽?;ā肥橇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以“愿望”為主題,通過丁丁實現了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牽?;利惿碛暗墓适?,表現了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教育學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來實現愿望。
由于我所教的學生是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對牽?;ǖ纳L環(huán)境、生長特點是不了解的,如何能讓學生喜愛牽牛花,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從而在故事中悟出那些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是這篇課文的最終設想。牽牛花不僅實現了丁丁的愿望,牽?;ㄒ步o奶奶帶來了歡笑,正是小小的牽牛花,把祖孫兩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情感充分展現出來。在課文的開始,我直接以一段牽牛花的錄像引入,讓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牽?;ǖ耐庑渭疤攸c;丁丁帶給學生們的花種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學生親手種花的愿望,為什么丁丁要送花種給同學們?為什么丁丁要種牽牛花?因為丁丁和牽?;ㄖg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用牽牛花作為問題引入,這一設計,既新奇又有趣,為的是捕捉孩子們好奇的心理特點,此時,閱讀課文不再是一種形式,而成了孩子們解決心中的疑問、尋找答案的途徑了,這種閱讀方式與以往的閱讀有了根本的區(qū)別,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核心,一個孩子的身邊圍繞著四個、六個甚至更多愛他、呵護他的人,從小到大,接觸到的是大人們給予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的這些在他們看來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正是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孩子們不懂得怎樣去理解別人、關心別人,而丁丁作為同齡的孩子,作為學生們的好朋友,他的愿望就成了孩子們的教育點,結合這一教育點,丁丁送給同學們的花種則成了孩子們開始關注別人的起點,你種的花擺在哪里,為什么?這一思維的發(fā)散,使學生擺脫課堂,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身邊的人說出自己與丁丁不同的美好愿望,再結合課后題設計出不同年齡、不同工作的人不同愿望(如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參考了語文課本,又走進了相現實生活,學生的分小組討論,在交流中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使人的情感在學習之后逐步得到升華,充分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與人文性。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認讀15個生字。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教學準備:牽?;ㄤ浵螅瑘D,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牽?;▓D)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花嗎?你在哪里見過?
指名請學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牽?;ā0鍟籂颗;?/p>
牽?;ㄊ且环N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種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見到,我們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牽?;ò伞#ǚ艩颗;ㄤ浵螅?/p>
問:看完了牽牛花,你想說些什么?用簡單完整的話說一說。
(指名自由發(fā)言)
2、看來你們也很喜歡牽牛花,對嗎?你們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歡牽?;ǎ粌H喜歡,還親自種了一棵牽牛花,看,丁丁來了。
(出示丁丁圖)板書:丁丁
今天丁丁還帶來了一些花種準備送給你們,誰想要?
那你知道丁丁為什么送你們花種?為什么丁丁要種牽?;??因為丁丁和牽?;ㄖg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
(讀課題:丁丁和牽?;ǎ?/p>
二、據題質疑,讀文解疑
1、打開書,自己讀一讀,看看丁丁和牽?;ㄖg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認識的字把它圈起來。用你的方法認一認。
(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指導)
2、老師也想讀一遍課文,請你認真聽,還有那些字你不認識,如果都認識了,你可以不出聲音的跟老師一起讀。
(范讀課文)
3、兩個人為一組,每人讀兩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
4、(課件出示)這篇課文有4段,你喜歡那一段就可以站起來讀。
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嗎?從書中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三、文中識詞、詞中認字
1、課文中藏了很多詞語,我們一起把他找出來,好嗎?小聲讀課文,找到的詞大聲讀出來。
(課件演示逐段出課文,詞語點擊閃動變色)
2、(課文刪去,只留詞)離開課文,你還認識他們嗎?
讀詞
3、這些淘氣的詞寶寶離開了電腦,爭先恐后地跑到黑板上,你還認識他們嗎?
(老師帖詞,學生認讀。識字用葉子表示,田格字用花表示)幼芽、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繩子、往上、感謝、實現、愿望、陽臺、不久、記著、吹著
學生讀;小老師帶讀
有個字老師忘記怎么寫了,一起看看怎么寫。(課件演示“足”“跑”)
書空,這兩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
4、打字頭
5、學完課文,我們知道了牽?;M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謝牽?;?;同時丁丁也滿足了牽牛花的愿望,通過他勤勞的雙手讓奶奶在屋內看到了鮮花,(將黑板上的葉和花用簡筆畫連成美麗的牽?;ǎ┙裉?,丁丁要送給你們花種,你種出的植物準備擺在哪里?為什么?(指名發(fā)言,送種子)
四、結合生活、口語交際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我們一起看看這幾個人的愿望吧。(課件: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聽了他們的愿望,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分組討論)
只要我們大家都能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理解他們,伸出手去幫助他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會實現美好的愿望的。
6、《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之三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丁丁和牽?;ā?,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了解課文內容,并回答課后問題。 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之情。 認識本課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書課題質疑:丁丁的愿望和牽?;ㄓ惺裁搓P系呢?讀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新課學習: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這篇課文,把你不認識的字標出來;
2.聽老師讀一讀,通過老師讀可以幫助你解決哪些字。 合作學習生字: 1)用你喜歡的方式認字; 2)再把課文讀一讀。
3.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出示生字,學生朗讀;(能夠正確朗讀出來,自評得到一顆識字星) 說說自己學習有困難的字,同學互助學習; 同桌互查識字情況,并進行評價。(同桌互評,全對再得一顆識字星) 點評:有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課堂識字效率,在識字過程中通過自評、互評檢查識字效果。
4.再讀課文,自我評價與第一次讀有什么不同。(覺得自己有進步得一顆朗讀星) (二)合作學習,了解課文: 請同學在學習小組中朗讀課文,互相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組學習過程:1)用組內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人人發(fā)表意見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點評:通過組內有目的、有層次地學習課文,使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達到理解課文目的。 各組匯報學習的結果:說說你們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點回答課后問題: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樣實現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為什么會有這個愿望? 牽?;ㄓ譃槭裁茨軒椭麑崿F愿望? 點評:通過感受丁丁的愿望,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含義,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教師引導,悟讀課文: 1)想想丁丁在夢中夢見了牽?;▽λf話,牽?;〞鯓訉λf? 老師讀牽?;ǖ脑挘埻瑢W評價; 同學自己讀讀。 2)奶奶終于在屋里也看到鮮花了,她的心情會怎樣? 怎么讀奶奶看到鮮花這句呢?自己試試。 老師同學比賽朗讀,相互評價。 點評:通過教師的引導與范讀,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提高朗讀效果。 組內再次練讀,提高朗讀水平: 要求:能夠朗讀全文的同學,朗讀全文; 全文讀步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最拿手的部分來讀。 匯報朗讀: 自我評價,覺得自己又有了一定進步,再得一顆朗讀星。 點評:通過自評,發(fā)現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及朗讀熱情。 (三)指導書寫: 描一描課后寫字表中的生字; 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 在田字格中寫一寫,同桌互相評一評。
點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書寫指導,體現了課堂的實效性。 學習小結: 正是因為有丁丁對奶奶無盡的愛,奶奶最終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在我們的生活中愛無處不在,正是因為愛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麗。 請你想一想你還有什么好辦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 愛 愿望 實現
7、《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教學目標 :
1、認識十五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孝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 ,激發(fā)情趣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特別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有趣的謎語,請大家猜一猜。(說出謎面: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2、你們見過牽牛花嗎?它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3、(出示課件:牽牛花的圖)瞧,多么漂亮的牽牛花呀!
牽?;ú粌H長得美麗,它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丁丁和牽牛花》。(出示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要求:(1)聽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了嗎?
2、聽完后請學生說一說。
三、自主識字,小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朋友們,你們準備怎樣處理這些生字呢?(可以看生字表,聯(lián)系課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學請教)
3、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字?
4、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讀一讀,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再組詞)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誰能組個詞帶大家讀?
6、小小組活動: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學會了嗎?
7、游戲:
小朋友們,看這些漂亮的牽牛花(出示牽?;ㄐ螤畹脑~語卡片),告訴你們,每朵牽?;ê竺娑加幸粋€詞語,誰會讀了,老師就請你讓這朵牽?;ǖ教俾先?,誰愿意?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1、這些生字寶寶太調皮了,他們又回到了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
小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讀后評議。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3、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牽牛花”后面的詞語。
2、誰還記得,《丁丁和牽?;ā愤@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一)先通讀全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1、找一找文中有幾個自然段?你是怎么找的?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3、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找到描寫丁丁愿望的句子讀一讀。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4、你會用“盼望”這個詞語說句話嗎?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
(二)自由練讀二、三自然段,問:丁丁為實現自己的愿望是怎樣做的?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學生質疑,其他同學給予解疑。如不會,老師適時點撥。
學習小組內帶著感情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小組中評一評。
如果你是丁丁的奶奶,你會對丁丁說些什么?
(三)丁丁最后實現愿望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假如你是丁丁,你準備怎樣感謝牽牛花?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平時又是怎樣孝敬長輩的?
三、課外延伸
1、丁丁的愿望實現了,我們真為他高興。你有什么愿望?你想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
用“愿望是。”句式練習說話。
2、學了這篇課文,你想把自己種的植物擺在哪里?為什么?
四、指導寫字
1、這一課有哪些左右結構的生字?(陽、對、給、記、路、吹)觀察這些字你發(fā)現了什么?
2、寫這些字要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3、學生描紅
第三課時
一、聽老師講《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
丹麥有個偉大的童話作家叫安徒生,你聽說過嗎?
2、簡介安徒生。
3、今天我們就一起聽一聽安徒生寫的一篇著名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聽完后討論
1、你聽懂了什么?
2、你想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子做些什么?
三、讀一讀《你別問這是為了什么》
1、自由讀。
2、想一想,這首詩的小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這首詩的?
3、有感情地朗讀。
四、口語交際
小麗很想有一個文具盒,但是她的儲蓄罐里的錢不夠。她應該怎么做,請你幫她想想辦法。
1、小小組討論,要求每個同學都可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全班交流。
五、作業(yè)
請你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寫下自己的愿望,再寫寫自己打算如何做。
8、《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丁丁和牽牛花》,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了解課文內容,并回答課后問題。
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之情。
認識本課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書課題質疑:丁丁的愿望和牽?;ㄓ惺裁搓P系呢?讀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新課學習: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這篇課文,把你不認識的字標出來;
2.聽老師讀一讀,通過老師讀可以幫助你解決哪些字。
合作學習生字:
1)用你喜歡的方式認字;
2)再把課文讀一讀。
3.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出示生字,學生朗讀;(能夠正確朗讀出來,自評得到一顆識字星)
說說自己學習有困難的字,同學互助學習;
同桌互查識字情況,并進行評價。(同桌互評,全對再得一顆識字星)
點評:有層次、有針對性地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課堂識字效率,在識字過程中通過自評、互評檢查識字效果。
4.再讀課文,自我評價與第一次讀有什么不同。(覺得自己有進步得一顆朗讀星)
(二)合作學習,了解課文:
請同學在學習小組中朗讀課文,互相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組學習過程:1)用組內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2)人人發(fā)表意見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點評:通過組內有目的、有層次地學習課文,使學生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達到理解課文目的。
各組匯報學習的結果:說說你們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點回答課后問題: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樣實現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為什么會有這個愿望?
牽牛花又為什么能幫助他實現愿望?
點評:通過感受丁丁的愿望,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的含義,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教師引導,悟讀課文:
1)想想丁丁在夢中夢見了牽?;▽λf話,牽?;〞鯓訉λf?
老師讀牽?;ǖ脑?,請同學評價;
同學自己讀讀。
2)奶奶終于在屋里也看到鮮花了,她的心情會怎樣?
怎么讀奶奶看到鮮花這句呢?自己試試。
老師同學比賽朗讀,相互評價。
點評:通過教師的引導與范讀,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提高朗讀效果。
組內再次練讀,提高朗讀水平:
要求:能夠朗讀全文的同學,朗讀全文;
全文讀步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最拿手的部分來讀。
匯報朗讀:
自我評價,覺得自己又有了一定進步,再得一顆朗讀星。
點評:通過自評,發(fā)現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及朗讀熱情。
(三)指導書寫:
描一描課后寫字表中的生字;
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
在田字格中寫一寫,同桌互相評一評。
點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書寫指導,體現了課堂的實效性。
學習小結:
正是因為有丁丁對奶奶無盡的愛,奶奶最終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在我們的生活中愛無處不在,正是因為愛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麗。
請你想一想你還有什么好辦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p>
愛
愿望
實現
9、語文第二冊《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丁丁和牽?;ā方虒W設計【一】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丁丁和牽牛花》,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丁丁的愿望,及他是怎樣實現愿望的,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了解課文內容,并回答課后問題。
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體會人與人之間互助互愛之情。
認識本課生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課前導入: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你有什么愿望?
今天我們了解一下丁丁的愿望。
板書課題質疑:丁丁的愿望和牽?;ㄓ惺裁搓P系呢?讀了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新課學習: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這篇課文,把你不認識的字標出來;
2.聽老師讀一讀,通過老師讀可以幫助你解決哪些字。
合作學習生字:
1)用你喜歡的方式認字;
2)再把課文讀一讀。
3.檢查識字情況:
老師出示生字,學生朗讀;(能夠正確朗讀出來,自評得到一顆識字星)
說說自己學習有困難的字,同學互助學習;
4.再讀課文,自我評價與第一次讀有什么不同。(覺得自己有進步得一顆朗讀星)
(二)合作學習,了解課文:
請同學在學習小組中朗讀課文,互相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小組學習過程:1)用組內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各組匯報學習的結果:說說你們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重點回答課后問題:丁丁有什么愿望,他是怎樣實現的?
深入感受丁丁愿望:
思考:丁丁為什么會有這個愿望?
教師引導,悟讀課文:
1)想想丁丁在夢中夢見了牽?;▽λf話,牽?;〞鯓訉λf?
老師讀牽?;ǖ脑挘埻瑢W評價;
同學自己讀讀。
2)奶奶終于在屋里也看到鮮花了,她的心情會怎樣?
怎么讀奶奶看到鮮花這句呢?自己試試。
組內再次練讀,提高朗讀水平:
要求:能夠朗讀全文的同學,朗讀全文;
全文讀步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最拿手的部分來讀。
匯報朗讀:
(三)指導書寫:
描一描課后寫字表中的生字;
說說哪個字不容易寫;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指導;
學習小結:
正是因為有丁丁對奶奶無盡的愛,奶奶最終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在我們的生活中愛無處不在,正是因為愛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麗。
請你想一想你還有什么好辦法使奶奶在屋里也能看到鮮花。
板書設計:
丁丁和牽牛花
愛
愿望 實現
《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二】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五個生字,會寫八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孝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情趣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特別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有趣的謎語,請大家猜一猜。(說出謎面: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2、你們見過牽牛花嗎?它是什么樣的?誰來說一說?
3、(出示課件:牽牛花的圖)瞧,多么漂亮的牽牛花呀!
牽?;ú粌H長得美麗,它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丁丁和牽?;ā?。(出示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要求:(1)聽清字音。(2)思考:丁丁的愿望是什么?實現了嗎?
2、聽完后請學生說一說。
三、自主識字,小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小朋友們,你們準備怎樣處理這些生字呢?(可以看生字表,聯(lián)系課文猜一猜,向其他同學請教)
3、小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記住這些字?
4、出示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讀一讀,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再組詞)
5、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誰能組個詞帶大家讀?
6、小小組活動: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你學會了嗎?
7、游戲:
小朋友們,看這些漂亮的牽?;?出示牽?;ㄐ螤畹脑~語卡片),告訴你們,每朵牽牛花后面都有一個詞語,誰會讀了,老師就請你讓這朵牽?;ǖ教俾先?,誰愿意?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1、這些生字寶寶太調皮了,他們又回到了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
小小組內互相讀課文,讀后評議。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3、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牽?;ê竺娴脑~語。
2、誰還記得,《丁丁和牽?;ā愤@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再讀課文,理解課文
(一)先通讀全文,學習第一自然段,
1、找一找文中有幾個自然段?你是怎么找的?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有幾句話?
3、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找到描寫丁丁愿望的句子讀一讀。我們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4、你會用盼望這個詞語說句話嗎?
5、學生練讀第一自然段。
(二)自由練讀二、三自然段,問:丁丁為實現自己的愿望是怎樣做的?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學生質疑,其他同學給予解疑。如不會,老師適時點撥。
學習小組內帶著感情朗讀課文二、三自然段,小組中評一評。
如果你是丁丁的奶奶,你會對丁丁說些什么?
(三)丁丁最后實現愿望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假如你是丁丁,你準備怎樣感謝牽?;?
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你平時又是怎樣孝敬長輩的?
三、課外延伸
1、丁丁的愿望實現了,我們真為他高興。你有什么愿望?你想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
用愿望是。句式練習說話。
2、學了這篇課文,你想把自己種的植物擺在哪里?為什么?
四、指導寫字
1、這一課有哪些左右結構的生字?(陽、對、給、記、路、吹)觀察這些字你發(fā)現了什么?
2、寫這些字要注意寫得左窄右寬。
3、學生描紅
第三課時
一、聽老師講《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
丹麥有個偉大的童話作家叫安徒生,你聽說過嗎?
2、簡介安徒生。
3、今天我們就一起聽一聽安徒生寫的一篇著名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
二、聽完后討論
1、你聽懂了什么?
2、你想為賣火柴的小女孩子做些什么?
三、讀一讀《你別問這是為了什么》
1、自由讀。
2、想一想,這首詩的小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寫這首詩的?
3、有感情地朗讀。
四、口語交際
小麗很想有一個文具盒,但是她的儲蓄罐里的錢不夠。她應該怎么做,請你幫她想想辦法。
1、小小組討論,要求每個同學都可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全班交流。
五、作業(yè)
請你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寫下自己的愿望,再寫寫自己打算如何做。
10、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丁丁和牽?;ā肥橇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以“愿望”為主題,通過丁丁實現了讓奶奶足不出戶就能欣賞牽?;利惿碛暗墓适?,表現了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教育學生生活中要理解他人、關心他人,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來實現愿望。
由于我所教的學生是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對牽牛花的生長環(huán)境、生長特點是不了解的,如何能讓學生喜愛牽?;?,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從而在故事中悟出那些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是這篇課文的最終設想。牽牛花不僅實現了丁丁的愿望,牽?;ㄒ步o奶奶帶來了歡笑,正是小小的牽?;?,把祖孫兩代人的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的情感充分展現出來。在課文的開始,我直接以一段牽?;ǖ匿浵褚耄寣W生直觀形象地了解牽?;ǖ耐庑渭疤攸c;丁丁帶給學生們的花種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學生親手種花的愿望,為什么丁丁要送花種給同學們?為什么丁丁要種牽?;ǎ恳驗槎《『蜖颗;ㄖg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用牽?;ㄗ鳛閱栴}引入,這一設計,既新奇又有趣,為的是捕捉孩子們好奇的心理特點,此時,閱讀課文不再是一種形式,而成了孩子們解決心中的疑問、尋找答案的途徑了,這種閱讀方式與以往的閱讀有了根本的區(qū)別,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讀書的積極性。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是家庭中的核心,一個孩子的身邊圍繞著四個、六個甚至愛他、呵護他的人,從小到大,接觸到的是大人們給予自己的一切一切,所有的這些在他們看來是應該的、理所當然的,正是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使孩子們不懂得怎樣去理解別人、關心別人,而丁丁作為同齡的孩子,作為學生們的好朋友,他的愿望就成了孩子們的教育點,結合這一教育點,丁丁送給同學們的花種則成了孩子們開始關注別人的起點,你種的花擺在哪里,為什么?這一思維的發(fā)散,使學生擺脫課堂,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結合身邊的人說出自己與丁丁不同的美好愿望,再結合課后題設計出不同年齡、不同工作的人不同愿望(如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參考了語文課本,又走進了相現實生活,學生的分小組討論,在交流中體會到人世間的真、善、美,使人的情感在學習之后逐步得到升華,充分體現了語文的生活性與人文性。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丁丁的美好愿望。
2、認讀15個生字。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 ? ? ?教學準備:牽牛花錄象,圖,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牽?;▓D)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花嗎?你在哪里見過?
指名請學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牽?;?。板書:牽?;?/p>
牽?;ㄊ且环N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種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見到,我們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牽牛花吧。(放牽牛花錄象)
問:看完了牽?;ǎ阆胝f些什么?用簡單完整的話說一說。
(指名自由發(fā)言)
2、看來你們也很喜歡牽?;?,對嗎?你們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歡牽牛花,他不僅喜歡,還親自種了一棵牽牛花,看,丁丁來了。
(出示丁丁圖)板書:丁丁
今天丁丁還帶來了一些花種準備送給你們,誰想要?
那你知道丁丁為什么送你們花種?為什么丁丁要種牽牛花?因為丁丁和牽?;ㄖg有一個小秘密,你想知道嗎?
(讀課題:丁丁和牽?;ǎ?/p>
二、據題質疑,讀文解疑
1、打開書,自己讀一讀,看看丁丁和牽?;ㄖg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認識的字把它圈起來。用你的方法認一認。
(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指導)
2、老師也想讀一遍課文,請你認真聽,還有那些字你不認識,如果都認識了,你可以不出聲音的跟老師一起讀。
(范讀課文)
3、兩個人為一組,每人讀兩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
4、(課件出示)這篇課文有4段,你喜歡那一段就可以站起來讀。
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嗎?從書中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三、文中識詞、詞中認字
1、課文中藏了很多詞語,我們一起把他找出來,好嗎?小聲讀課文,找到的詞大聲讀出來。
(課件演示逐段出課文,詞語點擊閃動變色)
2、(課文刪去,只留詞)離開課文,你還認識他們嗎?
讀詞
3、這些淘氣的詞寶寶離開了電腦,爭先恐后地跑到黑板上,你還認識他們嗎?
(老師帖詞,學生認讀。識字用葉子表示,田格字用花表示)幼芽、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繩子、往上、感謝、實現、愿望、陽臺、不久、記著、吹著
學生讀;小老師帶讀
有個字老師忘記怎么寫了,一起看看怎么寫。(課件演示“足”“跑”)
書空,這兩個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
4、打字頭
5、學完課文,我們知道了牽?;M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謝牽?;?;同時丁丁也滿足了牽?;ǖ脑竿ㄟ^他勤勞的雙手讓奶奶在屋內看到了鮮花,(將黑板上的葉和花用簡筆畫連成美麗的牽?;ǎ┙裉?,丁丁要送給你們花種,你種出的植物準備擺在哪里?為什么?(指名發(fā)言,送種子)
四、結合生活、口語交際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愿望,我們一起看看這幾個人的愿望吧。(課件: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愿望;失學兒童的愿望……)聽了他們的愿望,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分組討論)
只要我們大家都能關注身邊的每一個人,理解他們,伸出手去幫助他們,相信,他們每個人都會實現美好的愿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