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角》教案一等獎

        《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角》教案一等獎》屬于數(shù)學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角》教案一等獎

        1、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角》教案一等獎

        小學數(shù)學五(下)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
        數(shù) 學 廣 角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材第134----135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驗證、推理等活動,使學生學會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2、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通過動態(tài)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探究興趣。
        教具準備:天平、裝有鈣片的藥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創(chuàng)設空間,探究方法。
        (1)出示鈣片,提出問題:這里有3瓶鈣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嗎?
        (2)獨立思考。教師鼓勵大膽設想,積極發(fā)言。
        (3)全班匯報。教師指導學生認真傾聽并且積極評價各種方案:打開瓶子數(shù)一數(shù)、用手掂掂、用秤稱(你選擇用什么稱來稱)、用天平稱等。
        2.合理推斷,篩選方法。
        引導學生推理,選擇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樣利用天平找出這瓶少了的鈣片?
        3.揭示課題:找次品
        初步感知,尋找方法
        教學例1:
        (1)讓學生認真看圖說出圖中的信息:有5瓶鈣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怎樣把這瓶鈣片找出來呢?
        (2)獨立思考,有一定思維結果的時候組織小組交流。指導學生在交流中比較方法。
        (3)全班匯報。較復雜的方法教師幫助板書示意圖。教師在引導語中強調(diào)全面考慮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怎么找?可能出現(xiàn)什么情況?說明什么?
        (4)對幾種方法的梳理、比較:“分成幾份?每份數(shù)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來?
        (5)教師小結:在天平的幫助下找到這瓶鈣片有多種方法

        2、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角》教案

        小學數(shù)學五(下)第七單元《數(shù)學廣角》
        數(shù) 學 廣 角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教材第134----135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驗證、推理等活動,使學生學會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yōu)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2、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通過動態(tài)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探究興趣。
        教具準備:天平、裝有鈣片的藥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創(chuàng)設空間,探究方法。
        (1)出示鈣片,提出問題:這里有3瓶鈣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辦法把它找出來嗎?
        (2)獨立思考。教師鼓勵大膽設想,積極發(fā)言。
        (3)全班匯報。教師指導學生認真傾聽并且積極評價各種方案:打開瓶子數(shù)一數(shù)、用手掂掂、用秤稱(你選擇用什么稱來稱)、用天平稱等。
        2.合理推斷,篩選方法。
        引導學生推理,選擇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樣利用天平找出這瓶少了的鈣片?
        3.揭示課題:找次品
        初步感知,尋找方法
        教學例1:
        (1)讓學生認真看圖說出圖中的信息:有5瓶鈣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怎樣把這瓶鈣片找出來呢?
        (2)獨立思考,有一定思維結果的時候組織小組交流。指導學生在交流中比較方法。
        (3)全班匯報。較復雜的方法教師幫助板書示意圖。教師在引導語中強調(diào)全面考慮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怎么找?可能出現(xiàn)什么情況?說明什么?
        (4)對幾種方法的梳理、比較:“分成幾份?每份數(shù)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來?
        (5)教師小結:在天平的幫助下找到這瓶鈣片有多種方法

        3、人教版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八單元 數(shù)學廣角教案

        第八單元數(shù)學廣角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guī)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時數(shù):4課時
        數(shù)學廣角-植樹的學問(一)
        教學內(nèi)容:117頁例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學生理解有些數(shù)學問題只計算不一定對,要考慮它的合理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用畫線段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解答實際生活問題。
        教學難點:正確解答實際生活問題。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春天到了,陽光明媚正是植樹好季節(jié)。美化環(huán)境,造福人類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但你們可知道,在植樹活動中還有不少有趣的數(shù)學問題呢!
        二、探究新知,講授新課。
        1、出示例1:同學們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載)。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2、在小組內(nèi)交流匯報。
        3、我們先畫線段圖看看。 這里把線段平均分成了幾段?但要栽幾棵樹?找一找,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4、小路邊一共有20個間隔,所以一共要栽多少棵樹?
        5、小結:看來,有些題目,不僅要運算,還要想想具體情況怎樣,找一找規(guī)律,得到正確答案。
        三、鞏固練習,形成能力:
        1、118頁做一做。園林工人沿公路一側植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36棵,從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離有多遠?
        2、生在小組里交流,然后匯報。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六、板書設計:第1節(jié) 數(shù)學廣角-植樹的學問 100÷5+1=21(棵)


        數(shù)學廣角-植樹的學問(二)
        教學內(nèi)容:118-119頁例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用線段圖分析實際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正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正確解答實際生活問題。
        教學難點:正確解答實際生活問題。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真有趣,稍不認真分析,就會算錯。這樣的問題在我們身邊還有,你想學嗎?

        4、人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全集

        第一單元 圖形的變換(第一課時)
        課題:軸對稱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3~4頁例1和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剪、觀察、想象、分類、找對稱軸等系列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及特征;
        2.掌握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情況,能正確地找出其對稱軸。
        3.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重點難點:會利用軸對稱的知識畫對稱圖形。
        教學準備:幻燈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欣賞下面的圖形,并找出各個圖形的對稱軸。
        (2)學生相互交流
        你們還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
        (3)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4)通過例題探究軸對稱圖形的性質(zhì):
        例題1:
        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題中每個軸對稱圖形左右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學生交流
        教師:“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兩側的距離相等”我們可以用這個性質(zhì)來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或者作對稱圖形。
        二、課內(nèi)練習。
        1.判斷下面各圖是否是軸對稱圖形,如果是,請指出它們的對稱軸。
        三、教學畫對稱圖形。
        例題2:
        (1)引導學生思考:
        A、怎樣畫?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B、每條線段都應該畫多長?
        (2) 在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用鉛筆試畫。
        (3) 通過課件演示畫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糾正不足。
        四、練習:
        1、課內(nèi)練習一 -----第1、2題。
        2、課外作業(yè):
        板書設計:
        軸 對 稱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5、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第一單元解決問題》

        第一單元 解決問題

        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會計算兩步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有:運用加法和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并學會使用小括號;運用乘法和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本單元教材在編寫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結合生活情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

        2.例題的呈現(xiàn)形式具有開放性。

        單元教學要求:

        1、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生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小括號的使用。

        2、綜合算式的應用。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第一課時 解決問題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4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shù)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數(shù)學問題的含義,經(jīng)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游樂園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nèi)ミ^游樂園嗎?你最喜歡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樂園情境圖,問:我們看看圖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歡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有選擇的板書: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觀察了解信息: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nèi)交流。

        (3)選派組內(nèi)代表在班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較兩種方法的異同。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xiàn)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兩個小算式你能寫成一個算式嗎?學生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觀察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明確條件,提出問題并自主解決。

        三、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4題,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nèi)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交流、實踐中掌握知識。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本領?你能把我們今天學會的知識解決我們生邊的問題嗎?

        五、課堂作業(yè)

        教學反思:

        6、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萬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優(yōu)質(zhì)課教案

        數(shù)的概念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2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本學期將認數(shù)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nèi)。在這一階段,學生將認識更大的自然數(shù)。它不僅是大數(shù)計算的基礎,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必須讓學生切實學好。

        一.本單元教材內(nèi)容

        本單元內(nèi)容包括數(shù)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數(shù)的組成、數(shù)位的含義、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shù)以及整百、整千數(shù)的加減法。教材將上述內(nèi)容合成以下邏輯結構。

        二.教學總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確立了本單元的總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產(chǎn)生和作用。能認、讀、寫萬以內(nèi)的數(shù),知道這些數(shù)是由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能說出各數(shù)位的名稱,識別各數(shù)位上數(shù)字的意義。

        2.結合現(xiàn)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shù)的意義,認識近似數(shù),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會口算整百、整千數(shù)加、減法。

        7、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 圖形的全等》全部共教案課時

        情景設置:
        我們身邊經(jīng)??吹?ldquo;一模一樣”的圖形,比如兩張由同一底片沖印出來的完全相同的照片,用兩張紙重疊在一起剪出的兩張窗花等,你還能舉一些這樣的“一模一樣”的例子嗎?
        新課講解:
        問題:幾何中,我們把上面所列舉的“一模一樣”的圖形叫做“全等形”,那么我們怎么給“全等形”下一個幾何定義呢?是:


        (1)形狀相同的兩個圖形?
        (2)大小相等的兩個圖形?
        (3)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
        討論結果: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全等形。
        找一找:第129頁

        做一做:
        請仔細觀察下列三組圖形,第二個三角形是怎樣由第一個三角形改變位置得到的?請找出規(guī)律,按照同樣的方法,分別畫出第三、四個三角形
        課堂練習:第131頁練一練
        第131頁第1、2題
        教學素材:
        A組題:
        (1)你能把所給的長方形分成兩個全等三角形嗎?能分成4個全等三角形嗎?

        8、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共9課時

        情景設置:
        小亮在“智力快車”競賽中回答10個問題,小亮能答對幾題、答錯幾題?
        根據(jù)籃球比賽規(guī)則:贏一場得2分,輸一場得1分,在一次中學生籃球聯(lián)賽中,一支球隊賽完若干場后得20分。問該隊贏多少場?輸多少場?
        一球員在一場籃球比賽中共得35分(其中對方犯規(guī)被罰,他罰球得10分),問他分別投中了多少個兩分球和三分球?
        新課講解:
        1.列出上面三小題的方程。
        (1)設答對x題,答錯y題 x+y=10
        (2)設該隊贏了x場,輸了y場
        2x+y=20
        (3)設他投中了x個兩分球,y個三分球
        2x+3y+10=35
        就是2x+3y=25
        這三個方程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得出結論:像這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并且所含有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請你設計三個表格,寫出所有可能的情況。
        再請學生打開書做一做:
        答一答:
        得出結論:適合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對未知數(shù)的值稱為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記作:
        3.把下列方程寫成用含x的代數(shù)式表示y的形式
        x+y=10
        2x+y=20

        9、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從面積到乘法公式》全部教案共9課時

        情景設置:
        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家里都有電視機,大家都知道電視機的橫切面是個長方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這樣一個問題:將幾臺型號相同的電視機疊放在一起組成“電視墻” ,計算圖中這些電視墻的面積。
        (每一個小長方形的長為a,寬為b)


        我們可以看到,“電視墻”是一個長方形,由9個小長方形組成。
        從整體上看,“電視墻”的面積為長方形的長與寬的積:3a·3b;
        從局部看,“電視墻”中的每個小長方形的面積都是ab,“電視墻”的面積是這些小長方形的面積和:9ab。
        于是,我們有:3a·3b = 9ab.
        新課講解:
        1.探索研究
        一起來觀察上面這個等式:3a·3b = 9ab,根據(jù)上學期的學習,同學們知道,3a、3b都是單項式,9ab也是個單項式,那么計算時是否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4ab·5b這兩個單項式的積是20ab嗎?
        請學生回答,教師加以總結歸納:
        兩個單項式3a與3b相乘,只要把兩個單項式的系數(shù)3與3相乘,再把這兩個單項式的字母a與b相乘,即3a·3b =(3×3)·(a·b)= 9ab.
        4ab·5b這兩個單項式的積是20ab。
        同學們回答的太棒了,兩個單項式相乘,實際上是運用了乘法交換律與結合律。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單項式乘單項式法則: 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它們的系數(shù)、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對于只在一個單項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它們的指數(shù)作為積的一個因式。
        2.例題
        計算:(1)a·(6ab);
        (2)(2x)·(-3xy).
        解: (1)a·(6ab)
        = (×6)·(a·a)·b
        = 2ab;(教師規(guī)范格式)
        (2)(2x)·(-3xy).
        = 8x·(-3xy)
        = 【8×(-3)】(x·x)y
        = -24xy.

        10、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十三章 感受概率》教案共5課時

        情景設置:
        在某次國際乒乓球單打比賽中,中國選手甲和乙進入最后決賽,那
        么,該項比賽的
        (1)冠軍屬于中國嗎?
        (2)冠軍屬于外國選手嗎?
        (3)冠軍屬于中國選手甲嗎?
        新課講解:
        在特定條件下,有些事情我們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會發(fā)生,這樣的
        事情是不可能事件()。
        例如,上述比賽中“冠軍屬于外國選手”,“明天太陽從西方升起”
        等都是不可能事件。
        思考:不可能事件發(fā)生的機會是多少?
        在特定條件下,有些事情我們事先能肯定它一定會發(fā)生,這樣的事
        情是必然事件()。
        例如,上述比賽中“冠軍屬于中國”,“拋出的籃球會下落”等都是必然事件。
        思考:必然事件發(fā)生的機會是多少?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確定事件。
        例1.請把你的判斷填入下表:

        在特定條件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我們事先無法確定它會不會發(fā)
        生,這樣的事情是隨機事件()。
        例如,上述比賽中“冠軍屬于中國選手甲”,“拋擲1枚均勻硬幣正
        面朝上”等都是隨機事件。
        思考:隨機事件發(fā)生的機率是50%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