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離騷》課堂實錄一等獎

        《《離騷》課堂實錄一等獎》屬于教學(xué)設(shè)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離騷》課堂實錄一等獎

        1、《離騷》課堂實錄一等獎

        那是一堂讓我尷尬又讓我興奮的語文課,有一個平靜的開頭,卻有一個不平靜的結(jié)尾。

        課堂的學(xué)習(xí)內(nèi)容為《離騷》,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代表作節(jié)選。我在講最后一個課時:從課文的句子中,來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寫作行文。像平時一樣,同學(xué)們在我的引導(dǎo)下紛紛找出不同的句子,說出這些句子體現(xiàn)屈原品質(zhì)高潔、忠誠無比,為了理想而不斷追求,而且他行文優(yōu)美,有大膽的想象和優(yōu)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的地方。

        看著同學(xué)們的踴躍發(fā)言,我不時地點頭贊許,過了一會兒,我將同學(xué)們發(fā)言的內(nèi)容總括起來,準備完成對屈原品性的討論:屈原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為楚國和楚地人民付出了很多,也為炎黃子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chǎn),在他投江之后,人們以各種形式紀念他,表達自己深切的懷念,比如說端午節(jié)------

        正當(dāng)我情緒激昂地要表達我對這位古人的尊敬時,有聲音打破了教室的寧靜:

        “老師,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還談什么為國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這也是對楚國和人民的不忠,他沒有用自己的才華為人民服務(wù),卻獨自己尋找解脫,他太自私了。”

        ------

        幾個聲音從教室不同角落響起,剎時,我無語,這可是我從學(xué)習(xí)屈原到作品以來,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一個問題,真是讓我措手不及,站在講臺不知從何說起。臺下的同學(xué)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靜得連一根針掉地下也聽得見,他們也陷入到思考中。終于,有人說話了:

        “屈原不是個不忠的人,他對楚王盡了一個臣子的責(zé)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讓他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實在是心力交瘁,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但當(dāng)他的壓力超過他的受壓限度時,他便只能選擇這種這式了,屈原的命運也很慘,我們應(yīng)該原諒他。”

        看到臺下許多同學(xué)不服氣,想要暢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教學(xué)計劃和教學(xué)方法:“同學(xué)們,看來你們每個人都有許多想說的話,那我們現(xiàn)在就開設(shè)一個論壇,談?wù)?lsquo;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現(xiàn)在開始準備。”

        教室里頓時不安靜起來,自語聲、議論聲、爭論聲皆起,還有許多在紙上匆匆記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來了。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輕易放棄,放棄生的權(quán)利,這只是軟弱的表現(xiàn)。”

        第二個:“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應(yīng)想辦法讓自己的心保持樂觀,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要戰(zhàn)勝地軟弱。”

        第三個:“海倫、霍金、張海迪在遭遇命運的不公時,沒有倒下,能奮進,最終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的死,則是戰(zhàn)爭年代的勇敢行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壓,應(yīng)該做一個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愛生命。”

        第四個:“屈原他是個有社會地位的人,他的言行會影響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為他人的榜樣,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么屈原的這樣行為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個:“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誰不想活著呢,他那么熱愛祖國和人民,怎么會輕易拋棄呢?只是他實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滿腹才情無處可抒,所以不得以為之。”

        第N+1個:“屈原是個詩人,他對理想過于執(zhí)著,而現(xiàn)實太殘酷,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讓他難以承受這種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樣,所以說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斷了。”

        第N+2個:“屈原在楚國已沒有生存的空間,他又是個極自尊的人,難道要他去為別國的國君服務(wù)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場。”

        熱烈仍在繼續(xù)------

        第N+N個:“屈原的死抹殺不了他的忠誠與文學(xué)成就,我們應(yīng)該尊敬他;但他生于一個昏君與奸臣當(dāng)?shù)赖纳鐣?,苦悶、傷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們?yīng)該理解他;不過,我們應(yīng)該比他更堅強的面對社會對我們的考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中來’,我們應(yīng)更好的學(xué)習(xí)好知識,面對各種挑戰(zhàn),因為世界是我們的!”

        掌聲從四面響起,課堂不再安靜,變得活躍無比,我的心也激動不已。我的學(xué)生有著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有著自己個性化的價值取向。這才是真正的課堂,學(xué)生自主學(xué)習(xí)的課堂。從這堂不同尋常的語文課,我也學(xué)到課堂不只是老師教授,更重要的是開發(fā)學(xué)生各方面的能力,讓他們自主學(xué)習(xí)、想象、思考。

        2、不平靜的課堂《離騷》課堂實錄

        那是一堂讓我尷尬又讓我興奮的語文課,有一個平靜的開頭,卻有一個不平靜的結(jié)尾。

        課堂的學(xué)習(xí)內(nèi)容為《離騷》,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代表作節(jié)選。我在講最后一個課時:從課文的句子中,來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寫作行文。像平時一樣,同學(xué)們在我的引導(dǎo)下紛紛找出不同的句子,說出這些句子體現(xiàn)屈原品質(zhì)高潔、忠誠無比,為了理想而不斷追求,而且他行文優(yōu)美,有大膽的想象和優(yōu)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的地方。

        看著同學(xué)們的踴躍發(fā)言,我不時地點頭贊許,過了一會兒,我將同學(xué)們發(fā)言的內(nèi)容總括起來,準備完成對屈原品性的討論:屈原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為楚國和楚地人民付出了很多,也為炎黃子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chǎn),在他投江之后,人們以各種形式紀念他,表達自己深切的懷念,比如說端午節(jié)------

        正當(dāng)我情緒激昂地要表達我對這位古人的尊敬時,有聲音打破了教室的寧靜:

        “老師,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還談什么為國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這也是對楚國和人民的不忠,他沒有用自己的才華為人民服務(wù),卻獨自己尋找解脫,他太自私了。”

        ------

        幾個聲音從教室不同角落響起,剎時,我無語,這可是我從學(xué)習(xí)屈原到作品以來,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一個問題,真是讓我措手不及,站在講臺不知從何說起。臺下的同學(xué)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靜得連一根針掉地下也聽得見,他們也陷入到思考中。終于,有人說話了:

        “屈原不是個不忠的人,他對楚王盡了一個臣子的責(zé)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讓他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實在是心力交瘁,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但當(dāng)他的壓力超過他的受壓限度時,他便只能選擇這種這式了,屈原的命運也很慘,我們應(yīng)該原諒他。”

        看到臺下許多同學(xué)不服氣,想要暢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教學(xué)計劃和教學(xué)方法:“同學(xué)們,看來你們每個人都有許多想說的話,那我們現(xiàn)在就開設(shè)一個論壇,談?wù)?lsquo;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現(xiàn)在開始準備。”

        教室里頓時不安靜起來,自語聲、議論聲、爭論聲皆起,還有許多在紙上匆匆記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來了。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輕易放棄,放棄生的權(quán)利,這只是軟弱的表現(xiàn)。”

        第二個:“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應(yīng)想辦法讓自己的心保持樂觀,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要戰(zhàn)勝地軟弱。”

        第三個:“海倫、霍金、張海迪在遭遇命運的不公時,沒有倒下,能奮進,最終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的死,則是戰(zhàn)爭年代的勇敢行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壓,應(yīng)該做一個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愛生命。”

        第四個:“屈原他是個有社會地位的人,他的言行會影響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為他人的榜樣,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么屈原的這樣行為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個:“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誰不想活著呢,他那么熱愛祖國和人民,怎么會輕易拋棄呢?只是他實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滿腹才情無處可抒,所以不得以為之。”

        第N+1個:“屈原是個詩人,他對理想過于執(zhí)著,而現(xiàn)實太殘酷,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讓他難以承受這種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樣,所以說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斷了。”

        第N+2個:“屈原在楚國已沒有生存的空間,他又是個極自尊的人,難道要他去為別國的國君服務(wù)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場。”

        熱烈仍在繼續(xù)------

        第N+N個:“屈原的死抹殺不了他的忠誠與文學(xué)成就,我們應(yīng)該尊敬他;但他生于一個昏君與奸臣當(dāng)?shù)赖纳鐣?,苦悶、傷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們?yīng)該理解他;不過,我們應(yīng)該比他更堅強的面對社會對我們的考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中來’,我們應(yīng)更好的學(xué)習(xí)好知識,面對各種挑戰(zhàn),因為世界是我們的!”

        掌聲從四面響起,課堂不再安靜,變得活躍無比,我的心也激動不已。我的學(xué)生有著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有著自己個性化的價值取向。這才是真正的課堂,學(xué)生自主學(xué)習(xí)的課堂。從這堂不同尋常的語文課,我也學(xué)到課堂不只是老師教授,更重要的是開發(fā)學(xué)生各方面的能力,讓他們自主學(xué)習(xí)、想象、思考。

        3、《離騷》課堂實錄

        那是一堂讓我尷尬又讓我興奮的語文課,有一個平靜的開頭,卻有一個不平靜的結(jié)尾。

        課堂的學(xué)習(xí)內(nèi)容為《離騷》,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代表作節(jié)選。我在講最后一個課時:從課文的句子中,來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寫作行文。像平時一樣,同學(xué)們在我的引導(dǎo)下紛紛找出不同的句子,說出這些句子體現(xiàn)屈原品質(zhì)高潔、忠誠無比,為了理想而不斷追求,而且他行文優(yōu)美,有大膽的想象和優(yōu)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的地方。

        看著同學(xué)們的踴躍發(fā)言,我不時地點頭贊許,過了一會兒,我將同學(xué)們發(fā)言的內(nèi)容總括起來,準備完成對屈原品性的討論:屈原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為楚國和楚地人民付出了很多,也為炎黃子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chǎn),在他投江之后,人們以各種形式紀念他,表達自己深切的懷念,比如說端午節(jié)------

        正當(dāng)我情緒激昂地要表達我對這位古人的尊敬時,有聲音打破了教室的寧靜:

        “老師,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還談什么為國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這也是對楚國和人民的不忠,他沒有用自己的才華為人民服務(wù),卻獨自己尋找解脫,他太自私了?!?/p>

        ------

        幾個聲音從教室不同角落響起,剎時,我無語,這可是我從學(xué)習(xí)屈原到作品以來,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一個問題,真是讓我措手不及,站在講臺不知從何說起。臺下的同學(xué)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靜得連一根針掉地下也聽得見,他們也陷入到思考中。終于,有人說話了:

        “屈原不是個不忠的人,他對楚王盡了一個臣子的責(zé)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讓他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實在是心力交瘁,這才不得以投江的?!?/p>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但當(dāng)他的壓力超過他的受壓限度時,他便只能選擇這種這式了,屈原的命運也很慘,我們應(yīng)該原諒他?!?/p>

        看到臺下許多同學(xué)不服氣,想要暢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教學(xué)計劃和教學(xué)方法:“同學(xué)們,看來你們每個人都有許多想說的話,那我們現(xiàn)在就開設(shè)一個論壇,談?wù)劇汕浪氲降摹F(xiàn)在開始準備?!?/p>

        教室里頓時不安靜起來,自語聲、議論聲、爭論聲皆起,還有許多在紙上匆匆記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來了。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輕易放棄,放棄生的權(quán)利,這只是軟弱的表現(xiàn)?!?/p>

        第二個:“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應(yīng)想辦法讓自己的心保持樂觀,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要戰(zhàn)勝地軟弱?!?/p>

        第三個:“海倫、霍金、張海迪在遭遇命運的不公時,沒有倒下,能奮進,最終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的死,則是戰(zhàn)爭年代的勇敢行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壓,應(yīng)該做一個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愛生命?!?/p>

        第四個:“屈原他是個有社會地位的人,他的言行會影響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為他人的榜樣,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么屈原的這樣行為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這是不可取的?!?/p>

        激情正在漫延------

        第N個:“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誰不想活著呢,他那么熱愛祖國和人民,怎么會輕易拋棄呢?只是他實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滿腹才情無處可抒,所以不得以為之。”

        第N+1個:“屈原是個詩人,他對理想過于執(zhí)著,而現(xiàn)實太殘酷,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讓他難以承受這種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樣,所以說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斷了?!?/p>

        第N+2個:“屈原在楚國已沒有生存的空間,他又是個極自尊的人,難道要他去為別國的國君服務(wù)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場。”

        熱烈仍在繼續(xù)------

        第N+N個:“屈原的死抹殺不了他的忠誠與文學(xué)成就,我們應(yīng)該尊敬他;但他生于一個昏君與奸臣當(dāng)?shù)赖纳鐣?,苦悶、傷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們?yīng)該理解他;不過,我們應(yīng)該比他更堅強的面對社會對我們的考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中來’,我們應(yīng)更好的學(xué)習(xí)好知識,面對各種挑戰(zhàn),因為世界是我們的!”

        掌聲從四面響起,課堂不再安靜,變得活躍無比,我的心也激動不已。我的學(xué)生有著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有著自己個性化的價值取向。這才是真正的課堂,學(xué)生自主學(xué)習(xí)的課堂。從這堂不同尋常的語文課,我也學(xué)到課堂不只是老師教授,更重要的是開發(fā)學(xué)生各方面的能力,讓他們自主學(xué)習(xí)、想象、思考。

        4、《離騷》課堂實錄

        2013四川省優(yōu)質(zhì)課之《離騷》教學(xué)實錄

        師:大家看看黑板,這幅圖上是誰呀?

        生:(異口同聲)屈原

        師:大家都覺得是屈原嗎?(隨機抽取一名同學(xué)回答)你認為他是誰呢?

        生:我覺得是屈原吧!

        師:那我要和你握握手了,因為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也認為是屈原,可是他不是屈原。我可以不認識他,但是大家可一定要認識他呦!它是在瀘州郊區(qū)8號漢棺里面發(fā)現(xiàn)的文物,他是楚地的一個巫師,楚地的東西怎么會在瀘州出現(xiàn)呢?(你請坐)這我們可以看出古代楚文化影響之深遠,流傳之廣泛。而影響最深遠的楚文化代表就是我們今天要學(xué)習(xí)的《離騷》。離騷選自哪里?(抽一名學(xué)生回答)

        生:選自《楚辭》,西漢劉向編著,宋代宋玉和其他的一些作家的作品也編寫在里面。

        師:還知道些什么嗎?

        生:不知道了!

        師:沒關(guān)系,知之為知之,不知老劉知,我為大家?guī)砹酥R卡片,來!大家一起讀讀,楚辭起

        生:齊讀卡片。

        (卡片內(nèi)容:楚辭:富有楚地地方色彩的一種文學(xué)樣式,出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依賴于楚語這種特有的載體。黃伯思《翼騷序》:屈宋諸騷,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

        師:好,那么今天同學(xué)們想不想一起和老師去看楚物,辨楚聲,識楚文呀?

        生:想!

        師:好!那就要看看大家的預(yù)習(xí)做的怎么樣啦!我隨機從昨天的預(yù)習(xí)案中抽調(diào)了部分題目。我們來一起讀讀吧!

        生:讀!

        師:糾正誶suì

        師:抽查修姱

        生:修長的樣子

        師:不看教學(xué)案能夠這么流暢的回答出這個問題,看來大家預(yù)習(xí)做的很好,字詞沒有什么問題?都說離騷很難,那么這篇我們就簡單的讀賞。

        古人說的好,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我們還是先從誦讀來體會一下離騷的語言上的特征,大家拿出筆來,做到手中有筆,心中有書。勾畫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Ppt內(nèi)容二、探究生趣,簡單讀詩,比較閱讀,體楚地之語。

        1、先請同學(xué)們讀讀課文,勾出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2、將剛才勾出的詩句進行壓縮,只留下最核心的字詞。

        比如我勾的是“長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長太掩涕,民生多艱,那你們勾的是哪句,是怎么壓縮呀?

        這位女孩,你說說

        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壓縮為余心所善九死未悔

        師:“你覺得那一句更好些?

        生:課文中的好

        師:為什么呢?

        生:課文中的更完整。

        師:你的也很完整呀,而且也是四字句。

        沒關(guān)系我們再找一位同學(xué),

        生: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壓縮為高余冠岌岌長余佩陸離

        師:壓縮的好一些還是原句好一些,表情達意上

        生:原句好些

        師:為什么?

        生:回答不出

        師:對面那個同學(xué)你認為呢?

        生:原句更有韻味。

        師:其實同學(xué)們省去的詞語中都有一個字“兮”兮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我們相當(dāng)?shù)摹鞍 北热缥艺f天府中學(xué)我愛你,我變?yōu)樘旄袑W(xué)啊!我愛你。我們一起來讀讀,你們覺得這兩句在語速和感情上有什么差別嗎?

        師:語速慢了。

        生:表達感情更強烈,能體現(xiàn)楚地特色

        師:教師板書易于抒情,加強感情,自由,楚地特色。改了雖然意思沒變,但是感情上變化明顯,而且句式?jīng)]有以前變化自由。這些正是楚語的特征,楚語傳千古,楚韻情更長。我們看看這些楚語寫了哪些楚物?昨天我學(xué)案發(fā)下來的時候,一位穿著白色衣服的男生說呀,我命休兮。我當(dāng)時問他怎么呢?他說文中有許多花花草草看不懂,那其他同學(xué)也有類似的疑惑嗎?看著大家迷茫的眼睛我可以看出,大家也一樣,沒關(guān)系,看不懂我們就來看懂它,把這些文章中出現(xiàn)的帶有花草的句子,找出來。Ppt(二)揭秘面紗,尋詩歌本意。1、找出文中帶有花草的句子。

        生:開始尋找

        師:這位姑娘你說說?

        生:我找到的是“既替……”

        師:這句話什么意思

        生:解釋

        師:還有嗎?

        生:制荷花的

        師:解釋這一句,他這個打扮很奇怪,為什么采花,并把這些花往身上佩戴呀。

        生:因為我感覺古代人認為花草象征精神高尚。

        師:還有嗎?為什么香草就是精神高尚呀

        生:初中學(xué)習(xí)過《愛蓮說》,作者就將自己比作蓮花

        師:非常好,就用舊知識連聯(lián)系新知識。這里涉及到一個“比”的概念。那我們誰長的最漂亮,你來用一個句子來比喻姑娘的贊美吧。

        生:面若芙蓉,

        師:你用了芙蓉,為什么不用狗尾巴草呀?不能,因為兩者之間要有一個相似點?香草和精神高尚的相似點是什么呢?

        生:香氣,那精神高尚呢?

        師:香氣給人什么感覺?

        生:舒服,那精神高尚呢?

        生:與精神高尚的人相處也會那樣舒服。

        師:那么這個抒情主人公是男還是女?

        生:我認為是個男人。因為我覺得,他將香草喻指高尚,體現(xiàn)了一種男人的追求。

        師:那我們怎么理解,眾女嫉余之蛾眉兮。這里出現(xiàn)了娥眉,現(xiàn)在不是說美眉,都是指女孩呀。

        生:我認為這是一借喻吧,將娥眉比喻美好的品質(zhì)。眾女是指哪些誹謗的人,美人是指屈原吧!

        師:美人和我、大臣的相似點在哪里?

        生:因為古代的帝王都是既想美人又希望江山,而大臣也是帝王得到江山的依靠,所以他兩者都想要。

        師:這的確是兩者的相似點一

        生:其實美人長的美,嫉妒他,屈原有才能也會遭到嫉妒。

        師:這位同學(xué)的解讀也很到位了哈。東漢王逸他對比有一種說明,我們來讀一讀。Ppt(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家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東漢王逸

        這個字讀佞,你看的樣子,一個女的在門楣下悄悄說壞話。

        我們知道了香草美人這個比喻系統(tǒng),它是一個含蓄的表達,這個香草美人對以后的文人影響甚大。文人看到草會留意,會用閨中的女子比喻自己。你才會明白“還君明珠雙淚垂,”也才會明白張九齡那些蘭草的芬芳。作者還用那些比喻,Ppt在本詩中,作者還用了哪些比喻?找出文中使用了比的地方,圈出喻體,用“詩人以—

        —比——,他們都——的句式,分析本體與喻體在文中的共同點。

        生:在文中詩人將鷙鳥比作自己,將是俗人比作其他鳥,突出自己的卓爾不群。

        師:鷙是什么意思

        生:鷙是雄鷹,

        師:是鷙指雄鷹還是鷙鳥指雄鷹

        生:鷙鳥

        師:你看看下面的注解

        生:奧,是指鷙

        師:還有誰說說?

        生:背繩墨以追曲兮繩墨指準則

        師:非常好,請坐!我們知道文中用了很多比,比的運用其實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文章內(nèi)容,那文中有沒有直接抒情的句子嗎?。

        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那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就比較多了,來我們一起讀讀

        生:齊讀

        ppt直抒胸臆表白心志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4)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5)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師:接下來我們就要深入研究。分組討論,找出以上句子中最能表達情感的字,并解釋產(chǎn)生這種情感的原因。

        生:思考

        師:教師走到其中一組進行指導(dǎo),進行指導(dǎo)強調(diào)文本中找答案

        師:好了,大家來說說吧!

        生:“長太息……”中間的哀字

        師:為什么是“哀”字呢?

        生:因為這句話說的是長長嘆息掩面哭泣哀憐人民生活,從整個句子來看就是哀

        師:他是為人民艱苦生活而來對吧?所以哀嘆!

        生:亦余心之所善兮……。中的不悔,因為這句話的意思只要為了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九死一生也不過如此。材料中說的香草那些東西,也就是他所喜愛的東西,香草比喻高尚,他為了追求這些東西,即使九死也不后悔。

        師:嗯,九死是指多次不是實指。

        師:那么還有嗎?這位男生說說

        生:我也是認為亦余心之所善兮……。中的不悔

        師:你們都說不悔,可是你們看第四句不是有悔字嗎?那這怎么理解?

        生:他當(dāng)初選擇當(dāng)官這條道路是為了造福人民造福百姓,可是楚懷王卻聽信謠言讒言把他貶黜,他有后悔啦!

        師:是呀!他有后悔過!那么最終呢?他是后悔還是不后悔呢?

        生:應(yīng)該是不后悔吧!

        師:語氣不肯定呦!其實答案就在文本中呦。請讀最后一句

        生:讀

        師:屈原在這過程中,遭受了嫉妒讒言,人生路變的坎坷,在這過程難免不會不產(chǎn)生動搖,但是最終理想與追求使他不悔地走上了這條道路。那我現(xiàn)在請個同學(xué)來讀一讀這一句,

        生:讀

        師:同學(xué)們你們有沒有聽出堅定的語氣呀?

        師:讓我們深吸一口氣,回到兩千年前的汨羅江畔,想著自己雖然飽受讒言,但是一想到人民,想到楚國,就算犧牲自己也要堅持理想。一起讀

        師:楚辭研究學(xué)者文懷法先生他對《楚辭》有自己獨到的理解,他采用吟誦的方式來讀楚辭,讓我來給大家吟誦一下。

        師:簡單讀《離騷》的方法:

        ppt1、通過吟詠體會楚辭的語言特點

        2、把握比的運用、理解作者對現(xiàn)實的曲折表達

        3、通過文中關(guān)鍵字詞,知人論世,體會詩中的感情變化。

        師:讀出自己的理解

        Ppt:1、雖死尤不死也。洪興祖

        雖非是明智之士,可謂妙才也。班固

        洪興祖的死對頭秦檜,他們政見不合最終被貶斥。

        班固是史學(xué)家,他從歷史的角度評價屈原,那么我們學(xué)習(xí)了《離騷》有什么自己的見解呢?

        Ppt演示我們也有我們的人生經(jīng)歷,思想見解。讀了《離騷》之后,同學(xué)們是如何看待屈原的呢?請聯(lián)系個人經(jīng)歷,以“屈原,我想對你說”開頭寫一段兩分鐘的演講辭。

        屈原,我想對你說,雖九死,你不悔,雖體解,你不悔。千年時光飄然而去,你在世人淡漠的目光里沉默,我迷惘時點一盞心靈的燭火,借文字的溫暖,細數(shù)你的靈魂,任你那薺荷的芬芳,灑滿我生命的罅隙,2000多年后的今天,在這個平靜的午后,把你一生的故事講給我聽。

        5、《離騷》課堂實錄

        那是一堂讓我尷尬又讓我興奮的語文課,有一個平靜的開頭,卻有一個不平靜的結(jié)尾。

        課堂的學(xué)習(xí)內(nèi)容為《離騷》,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代表作節(jié)選。我在講最后一個課時:從課文的句子中,來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寫作行文。像平時一樣,同學(xué)們在我的引導(dǎo)下紛紛找出不同的句子,說出這些句子體現(xiàn)屈原品質(zhì)高潔、忠誠無比,為了理想而不斷追求,而且他行文優(yōu)美,有大膽的想象和優(yōu)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的地方。

        看著同學(xué)們的踴躍發(fā)言,我不時地點頭贊許,過了一會兒,我將同學(xué)們發(fā)言的內(nèi)容總括起來,準備完成對屈原品性的討論:屈原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為楚國和楚地人民付出了很多,也為炎黃子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文化遺產(chǎn),在他投江之后,人們以各種形式紀念他,表達自己深切的懷念,比如說端午節(jié)------

        正當(dāng)我情緒激昂地要表達我對這位古人的尊敬時,有聲音打破了教室的寧靜:

        “老師,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還談什么為國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這也是對楚國和人民的不忠,他沒有用自己的才華為人民服務(wù),卻獨自己尋找解脫,他太自私了。”

        ------

        幾個聲音從教室不同角落響起,剎時,我無語,這可是我從學(xué)習(xí)屈原到作品以來,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一個問題,真是讓我措手不及,站在講臺不知從何說起。臺下的同學(xué)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靜得連一根針掉地下也聽得見,他們也陷入到思考中。終于,有人說話了:

        “屈原不是個不忠的人,他對楚王盡了一個臣子的責(zé)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讓他英雄無用武之地,他實在是心力交瘁,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壓力,但當(dāng)他的壓力超過他的受壓限度時,他便只能選擇這種這式了,屈原的命運也很慘,我們應(yīng)該原諒他。”

        看到臺下許多同學(xué)不服氣,想要暢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教學(xué)計劃和教學(xué)方法:“同學(xué)們,看來你們每個人都有許多想說的話,那我們現(xiàn)在就開設(shè)一個論壇,談?wù)?lsquo;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現(xiàn)在開始準備。”

        教室里頓時不安靜起來,自語聲、議論聲、爭論聲皆起,還有許多在紙上匆匆記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來了。

        “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輕易放棄,放棄生的權(quán)利,這只是軟弱的表現(xiàn)。”

        第二個:“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應(yīng)想辦法讓自己的心保持樂觀,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要戰(zhàn)勝地軟弱。”

        第三個:“海倫、霍金、張海迪在遭遇命運的不公時,沒有倒下,能奮進,最終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的死,則是戰(zhàn)爭年代的勇敢行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壓,應(yīng)該做一個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愛生命。”

        第四個:“屈原他是個有社會地位的人,他的言行會影響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為他人的榜樣,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么屈原的這樣行為造成很壞的社會影響,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個:“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誰不想活著呢,他那么熱愛祖國和人民,怎么會輕易拋棄呢?只是他實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滿腹才情無處可抒,所以不得以為之。”

        第N+1個:“屈原是個詩人,他對理想過于執(zhí)著,而現(xiàn)實太殘酷,這種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讓他難以承受這種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樣,所以說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斷了。”

        第N+2個:“屈原在楚國已沒有生存的空間,他又是個極自尊的人,難道要他去為別國的國君服務(wù)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場。”

        熱烈仍在繼續(xù)------

        第N+N個:“屈原的死抹殺不了他的忠誠與文學(xué)成就,我們應(yīng)該尊敬他;但他生于一個昏君與*臣當(dāng)?shù)赖纳鐣?,苦悶、傷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們?yīng)該理解他;不過,我們應(yīng)該比他更堅強的面對社會對我們的考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中來’,我們應(yīng)更好的學(xué)習(xí)好知識,面對各種挑戰(zhàn),因為世界是我們的!”

        掌聲從四面響起,課堂不再安靜,變得活躍無比,我的心也激動不已。我的學(xué)生有著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有著自己個性化的價值取向。這才是真正的課堂,學(xué)生自主學(xué)習(xí)的課堂。從這堂不同尋常的語文課,我也學(xué)到課堂不只是老師教授,更重要的是開發(fā)學(xué)生各方面的能力,讓他們自主學(xué)習(xí)、想象、思考。

        6、《離騷》課堂實錄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案

        [教學(xué)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xué)習(xí)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學(xué)生能通過學(xué)會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對文本的研習(xí),了解人和時代的關(guān)系,了解不同階層的人物在特定時代所表現(xiàn)出的不同人格追求。

        過程與方法

        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lǐng)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xué)生通過本課的學(xué)習(xí)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xué)重難點]

        準確地把握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領(lǐng)會文本所傳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xué)時間] 1課時

        [教學(xué)步驟]

        一、作者簡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國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杰出代表,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的奠基人,現(xiàn)代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國民族意識高漲以及貴族革命運動在文學(xué)上的反映。普希金抒情詩內(nèi)容之廣泛在俄國詩歌史上前無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詩《致恰達耶夫》(1818)、《自由頌》(1817)、《致西伯利亞的囚徒》(1827)等,也有大量愛情詩和田園詩,如《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1825)和《我又重新造訪》(1835)等。普希金一生創(chuàng)作了12部敘事長詩,其中最主要的是《魯斯蘭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虜》(1822)、《青銅騎士》(1833)等。普希金劇作不多,最重要的是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1825)。此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31)、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1831)及關(guān)于普加喬夫白山起義的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時代的重大問題:專制制度與民眾的關(guān)系問題,貴族的生活道路問題、農(nóng)民問題;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義的典型形象:“多余的人”“金錢騎士”“小人物”及農(nóng)民運動領(lǐng)袖。這些問題的提出和文學(xué)形象的產(chǎn)生,大大促進了俄國社會思想的前進,有利于喚醒人民,有利于俄國解放運動的發(fā)展。普希金的優(yōu)秀作品達到了內(nèi)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他的抒情詩內(nèi)容豐富、感情深摯、形式靈活、結(jié)構(gòu)精巧、韻律優(yōu)美。他的散文及小說情節(jié)集中、結(jié)構(gòu)嚴整、描寫生動簡練。普希金的創(chuàng)作對俄羅斯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及世界文學(xué)的發(fā)展都有重要影響,高爾基稱之為“一切開端的開端”。

        二、寫作背景

        見課下注釋1。

        補充:12月黨人起義1825年12月,俄國俄國貴族革命者在彼得堡發(fā)動了12月黨人起義。這次起義是俄國貴族革命者發(fā)動的反對農(nóng)奴制度和沙皇專制的武裝起義。貴族革命者拋棄了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奮不顧身地為勞苦大眾謀幸福。他們被惡果人民視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鎮(zhèn)壓了起義,5個領(lǐng)袖被絞死,100多人被流芳西伯利亞服苦役。更多的人手牽連。他們中間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

        十二月黨人為什么值得尊敬?

        明確:俄國十二月黨人大多是貴族出身,在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時期養(yǎng)尊處優(yōu),絕無衣食之虞,但是他們是最早覺醒的一批人(在這一點上,他們和屈原有相似之處)。他們有高尚的品德,為推翻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推翻落后的農(nóng)奴制,為國家為民眾謀利益,不惜拋棄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義無反顧地發(fā)動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后遭受殘酷鎮(zhèn)壓,沙皇把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依舊不屈不撓地堅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黨人值得尊敬的是他們的起義不是為了爭奪權(quán)力,而是為了推翻專制暴政。為了理想,這些貴族青年寧愿走向刑場,走向流放地,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詩,體現(xiàn)了這種人格理想。

        三、文本研習(xí)

        1.教師范讀。

        2.分別請幾位同學(xué)朗讀。

        3.師生齊讀。

        4.問題探討

        自讀研討下列問題:

        (1)這是一首政治抒情詩,你認為這首詩歌抒發(fā)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fā)對12月黨人的敬意,用希望鼓勵戰(zhàn)友的斗志,激勵他們繼續(xù)戰(zhàn)斗,也用希望激勵自己。)

        (2)詩歌是怎樣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的?

        (強調(diào)了12月黨人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這黑暗的環(huán)境暗示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而這些人能放棄自己原來優(yōu)越的條件,為勞苦大眾謀幸福,可見他們的可貴,值得敬仰。)

        (用許多“不會”與“會”,突出志向不會消亡,大家的期望的時辰回降臨,愛和友誼會來來到你們身邊,自由的歌聲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自由的迎接你們,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對革命具有必勝的信念,同時激勵朋友堅持斗爭。)

        (3)“枷鎖”“利劍”分別象征什么?

        (“枷鎖”象征沙皇專制制度的束縛?!袄麆Α毕笳鞲锩呃^續(xù)戰(zhàn)斗的精神。普希金的這首詩歌本身就好似自由的歌和一把利劍。這首詩歌在12月黨人中廣泛傳誦,對他們是極大的鼓勵。)

        (4)普希金在寫《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是仍受當(dāng)局的監(jiān)視,為什么還把他的詩歌稱作“自由的歌聲”?

        (并不僅僅因為他在牢獄之外,而是指他在詩歌中所表達的反對專制、歌唱自由的理想追求,這種追求永遠不會停止。)

        (5)詩人為什么把希望稱作“災(zāi)難的忠實的姐妹”?用自己的話說出其中的含義。

        (要革命就會有流血犧牲,就會有災(zāi)難。而在斗爭中才會有勝利的希望。把“希望”說成是“災(zāi)難的姊妹”,表現(xiàn)出革命者的不屈精神和樂觀態(tài)度)

        (6)你認為本詩歌的基調(diào)是怎樣的?

        (是鼓勵戰(zhàn)友的詩篇,悲壯中充滿樂觀。這首詩歌寫于特定的年代,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者的豪情。雖然起義失敗但詩歌的基調(diào)高亢,豪邁奔放,充滿了必勝的信念。)

        5.詩文分析

        (1)在開頭部分詩人為什么要寄語那些“囚徒”要“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

        明確:因為詩人知道,在礦井深處服苦役,猶如在地獄里掙扎,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才能支撐,肉體的折磨決不能是高貴的靈魂屈服。

        (2)“你們的悲痛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指的是什么?

        明確:解放農(nóng)奴,推翻沙皇暴政。

        (3)“希望”對于“西伯利亞囚徒和詩人來說分別意味著什么?(找出相關(guān)詩句說明)

        明確:對于被流放的十二月黨人而言,“希望”就是愛和友情,只要愛和友情仍在,他們就能戰(zhàn)勝苦難,實現(xiàn)理想。在用希望激勵戰(zhàn)友的同時,詩人也用希望激勵自己,他希望的是“沉重的枷鎖會掉下,黑暗的牢獄會覆亡”,詩人向沙皇暴政發(fā)出了詛咒,預(yù)示了它的覆亡。

        (4)為什么最后送上的是“利劍”而不是“鮮花”?

        明確:因為這是寫給戰(zhàn)士的詩。

        四、小結(jié)

        這首詩寫于特定的時代、特定的氣氛,表現(xiàn)出戰(zhàn)斗者的豪情。雖然起義失敗,陰云籠罩,但是詩的格調(diào)高亢,壯志凌云,豪邁奔放,充滿了必勝的信念。詩人以無畏而自由的歌唱,傳遞了對戰(zhàn)友和同志真摯的感情。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教學(xué)主要環(huán)節(jié):

        1、導(dǎo)入

        在世界的文學(xué)史上總有一些天才的作家,在他們短暫而熾熱的生命里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瑰寶。他們的作品并不像他們的生俞那樣如流星般劃過萬年如斯的歷史長河,而將照耀人類千秋萬代。在這類天才中,普希金就是其中一位。

        2、作者概況:(學(xué)生自由說出自己所了解到的有關(guān)普希金的情況,然后老師補充。)大概應(yīng)該知道以下陳述的知識:普希金(1799.1837)是19世紀氣勢恢弘的俄羅斯文學(xué)的源頭。俄國最偉大的詩人、浪漫主義文學(xué)的杰出代表,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的奠基人,現(xiàn)代標準俄語的創(chuàng)始人。他以自己的詩歌、小說和戲劇開創(chuàng)了俄國文學(xué)的新時代,因而被稱為“俄國文學(xué)之父”。

        普希金的主要成就在詩歌。他的詩歌可分為抒情詩、敘事詩和詩體小說三類。普希金抒情詩內(nèi)容之廣泛在俄國詩歌史上前無古人,既有政治抒情詩《致恰達耶夫》(1818年)、《自由頌》(1817年年)、《致西伯利亞的囚徒》(1827年)等,也有大量愛情詩和田園詩,普希金劇作不多,最重要的是歷史劇《鮑里斯?戈都諾夫》(1825年)。此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31年)、散文體小說《別爾金小說集》(1831年)及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年)。

        普希金的作品達到了內(nèi)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一,他的抒情詩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我們可以通過譯文感悟到。介紹《葉甫蓋尼?奧涅金》和《上尉的女兒》,激起學(xué)生的閱讀興趣。他的散文及小說情節(jié)集中、結(jié)構(gòu)嚴整、描寫生動簡練。他的作品是“反映俄國社會的一面鏡子”。

        3、作品的時代背景(主要由老師陳述)

        1825年12月,轟轟烈烈的俄國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了。這次起義是俄國貴族革命者發(fā)動的反對農(nóng)奴制度和沙皇專制的武裝起義,領(lǐng)導(dǎo)起義的貴族革命者在俄國歷史上被稱為“十二月黨人”他們拋棄了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奮不顧身地為俄國勞苦大眾謀幸福, 被俄國人民視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鎮(zhèn)壓了起義,絞死了起義的五位領(lǐng)導(dǎo)者,并對十一月黨人殘酷迫害,將百余名起義者流放到西伯利亞服苦役。在這些被流放的囚徒中,有普希金的許多同學(xué)和朋友。想到朋友們正在西伯利亞服苦役,詩人寫下這首詩托人捎給他們。

        4、朗誦濤歌,分析詩歌

        問題探討:

        (1) 第_二段末尾一句最后的詞“臨降”,意思是“降臨”,為什么說成“臨降”?

        探討后明確,這樣做足為了壓韻——形式為內(nèi)容服務(wù),翻譯時比較好地再現(xiàn)了原詩音韻上的和諧優(yōu)美。

        (2)標題中西伯利亞的囚徒是指誰?(討論后明確,囚徒指不被流放的十二月黨人。)

        (3)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同學(xué)們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來。

        探討后明確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對未來革命的勝利充滿必勝的信念,對未來充滿著希望,同時用希望、愛情和友誼去鼓舞戰(zhàn)友的頑強斗志,只要愛情和友誼仍在,戰(zhàn)友們就能實現(xiàn)理想,也以此來激勵自己。詩人以無畏而自由的歌唱,傳遞了對戰(zhàn)友和同志們的真摯的感情。

        (4)詩人通過哪些句子、詞語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A“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她(希望)會喚起你們的勇氣和歡樂,大家期望的時辰不及將會來臨?!薄皭矍楹陀颜x會來到你們的身旁,正像我的自由的歌聲,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一樣。”‘自由會在門口歡欣地迎接你們,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钡鹊?。

        5、朗讀并概括出普希金抒情詩的特點。(特點不會一下子全找出,每讀一遍,找出些特點)討論明確:感情真摯,結(jié)構(gòu)精巧,韻律優(yōu)美(如有學(xué)生概括出其他特點,只要有道理均予丁二肯定。)

        6、“望你們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中“榜樣”一詞表達了人們對十二月黨人的景仰,為什么十二月黨人值得人們景仰?

        (十二月黨人簡介見教參78)十二月黨人大多是貴族出身,在專制的沙皇統(tǒng)治時期養(yǎng)尊處優(yōu),絕無農(nóng)食之虞,但是他們是最早覺醒的一批人(在這點上他們與屈原有相似之處)。他們有高尚的品格,為推翻專制的沙皇同志,推翻落后的農(nóng)奴制,為國家為民眾謀利益,不惜拋棄財產(chǎn)地位和家庭義無反顧地發(fā)動武裝起義。起義失敗后遭到殘酷鎮(zhèn)壓,沙皇把他們流放到西伯利亞,他們依舊不屈不撓的堅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黨人值得尊敬的是他們的起義不是為了爭奪權(quán)力,而是為了推翻專制暴政。為了這些理想,這些貴族青年寧愿走向刑場,走向流放地,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 普希金的詩體現(xiàn)了這種人格理想。

        7、這些當(dāng)年的俄國貴族青年(十二月黨人)的人格理想的選擇,對我們青年學(xué)生的人生選擇又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請學(xué)生暢談自己感想。

        8、布置作業(yè):介紹去圖書館或上網(wǎng)查找普希金的抒情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然后背誦并介紹討論,這首詩是否較全面地體現(xiàn)了“感情深摯,結(jié)構(gòu)精巧,韻律優(yōu)美”的特點。

        板書設(shè)計:

        致西伯利亞的囚徒

        抒情詩:感情真摯

        結(jié)構(gòu)精巧

        韻律優(yōu)美

        (陳杰)

        普希金:俄羅斯文學(xué)之父

        代表作:《葉甫蓋尼?奧涅金》

        《上尉的女兒》

        7、《離騷》課堂實錄

        師:今天我們來學(xué)習(xí)《離騷》。預(yù)習(xí)了吧?

        生:(齊答)預(yù)習(xí)了。

        師:感覺怎樣?

        生:挺難。

        師:(微笑)是挺難。不過總應(yīng)該能讀得下來吧?課文下面可是每一句都有注釋的。

        生:(齊答)能。

        師:那好,我先請同學(xué)來讀一下,看有沒有什么問題。

        (檢查誦讀,正音)

        過渡引導(dǎo):《離騷》是文學(xué)史上最長的抒情詩。我們要學(xué)習(xí)的是節(jié)選的其中一部分。它的作者是我國第一位大詩人屈原。

        在高一我們學(xué)過《屈原列傳》,其中有一段寫到了詩人寫離騷的原因,以及對屈原志趣品行的評價,不知同學(xué)們可否能記得起。

        生:沉思,有些嘴里念念有詞。

        師:這樣,我請一位同學(xué)來試著背一下。李家琪,你來背一下吧。

        (他沒有背下來,不熟練,從中間截取了一部分??紤]到這個班是理科班的學(xué)生,而且又是休息了一個暑假學(xué)生估計忘掉了不少,于是,我便降低了難度,)

        那咱們一起背,互相提醒也許能喚起你的記憶。

        學(xué)生齊備《屈原列傳》第二段。

        師:大家還有沒有注意到?jīng)],這段里面還對離騷一詞作了一個注解,誰來說一下(學(xué)生不知道,有學(xué)生趕緊翻課本和文言文翻譯書查找)。

        師:秦繼偉你來說說。

        生:“離”是遭遇的意思。

        師:解釋具體一點。

        生:通“罹”。

        師:好你上來寫一下“罹”字。

        學(xué):上黑板寫“罹”。

        騷是什么意思?

        生:憂愁。

        師:“離騷”的意思合起來就是……

        生齊答:遭遇憂愁。

        師:通過回顧,大家知道《離騷》寫作的緣由是什么了吧?

        生:因為他遇到憂愁煩悶,需要排遣內(nèi)心的愁緒故而寫了離騷這首詩。

        師:詩以言志嘛?!肚袀鳌分袑η闹救ず推沸杏袃删淇偨Y(jié)性的評價,是哪兩句?

        生: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師:“志潔”是什么意思。

        生:志趣高潔。

        師:“物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事物的芳香。

        師:那么“稱”是什么意思?

        生:提到,稱贊。

        師:把這句話連起來說一下。

        生:他的志趣高潔,所以他提及的事物都是芳香的。

        師:在這里我們可以把芳物的意思再擴大一下,理解成美好芬芳的事物?,F(xiàn)在同學(xué)們可以邊讀《離騷》邊從課文中劃出作者描述到的美好芬芳的事物。三分鐘時間,開始。

        (三分鐘后有學(xué)生舉手)

        生:蕙纕。

        師:“蕙纕”是什么意思?看課下注釋。

        生:(明確)應(yīng)該是“蕙”。 “蕙”是香蕙,一種香草。

        生: 茝 蘭皋 椒丘 芰荷 芙蓉 高冠 長佩 蛾眉。

        師:根據(jù)學(xué)生所找出來的詞語板書

        師:同學(xué)們找得很快也很準確,那么我想問一下,這些芳物共同構(gòu)成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學(xué)生答不出來)

        師:可能我問得這個問題不夠清楚。這樣,大家可以再看課文中這些美好芬芳事物前面或后面的描述詞。

        生:(學(xué)生再讀找到) 纕 攬 制…為 集…為 嫉 步 馳。(板書)

        師:(進一步提示)那么采摘佩戴香草并以荷葉荷花作為衣裳的人應(yīng)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生:美女。(學(xué)生笑)

        師:(我肯定了學(xué)生的答案。)如果用四字短語來概括這個美人的形象特點,應(yīng)該是什么?

        生: 美艷絕倫 香氣四溢 內(nèi)心純潔(板書)

        師:好,下面大家把這些描寫美好事物的語句連起來讀一遍。

        (學(xué)生讀。)

        師:給同學(xué)們二分鐘時間試著背誦一下。

        學(xué)生背。

        (2分鐘后)

        師:同學(xué)們可以設(shè)想一下,假如這個“美人”生活在今天這個時代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局。

        (大家七嘴八舌的開始討論,氣氛很熱烈)(2分鐘后開始自由發(fā)言。)

        生1:她能成為超級女聲;

        生2:她能成為超級電影明星;

        生3:她能成為世界美女;

        生4:她能成為眾人艷羨的女王;……

        (有一個女生的發(fā)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生:我認為這個女人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當(dāng)大家投去質(zhì)疑的目光時,她解釋到)這個女人外表過于妖艷,而且身上的香氣太濃烈。

        (學(xué)生笑)

        師:(笑)不過我覺得她說得有些道理。這個人如果是個美人的話,打扮得也確實是有些不同尋常的。那么詩中美人有所指嗎?

        生:有。

        師:那指的是誰?

        生:應(yīng)該是他自己。他一直都在說“余……余……”

        師:是啊,“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鼻褪沁@樣一個在楚國的土地上特立高標,于世不容的人。這么一個內(nèi)心純潔,外表美艷的“美人”形象在今天能得到大家的認可,關(guān)鍵因哪里是什么?

        生:社會時代以及周圍人的觀念意識。

        師:那么我們回到課本上來,看看屈原當(dāng)時生活的社會時代以及他生活的環(huán)境如何?

        (學(xué)生邊看邊劃出關(guān)鍵語句,3分鐘后有學(xué)生舉手,我示意他站起來說。)

        生:靈修浩蕩。

        師:能解釋一下具體意思嗎?

        生:“靈修”指君王,“浩蕩”是恣情放縱荒唐的意思。

        師:這跟屈原有什么關(guān)系?

        生:國君昏庸無道,親近小人,賢臣自然得不到重用,屈原有志不得施展故而憂愁。

        生:眾女嫉妒。

        師:能解釋一下嗎?

        生:屈原身邊的人都是一些親近君王的小人,只會嫉賢妒能,像君王進獻讒言,毀謗忠良,致使屈原不能接近君王,不但得不到重用,反遭流放。

        生:時代風(fēng)氣不好。

        師:從哪里看出?

        生: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師:具體解釋一下。

        生:結(jié)合課下注釋翻譯這幾句話。

        師:世風(fēng)日下,投機鉆營,違背法則,歪曲事實,茍合奉承,取悅他人成為了當(dāng)時社會的一種主流思想。君王不近,小人嫉妒,社會不容,這樣一位賢臣注定是一個悲劇。

        大家齊聲再把第二段讀一遍,給同學(xué)們二分鐘時間試著背誦這一段。

        師:(繼續(xù)引導(dǎo))屈原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當(dāng)中是如何堅持的?表現(xiàn)出他怎樣的品格?哪些語句能夠體現(xiàn)他的這一品格?

        生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吾猶未變兮”

        生2:“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生3:“進不入以離憂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

        生4:整個第三段全是他這一品質(zhì)以及他為堅持這品質(zhì)所下的決心。

        師:這些語句能夠表現(xiàn)出他高潔的情操,不為世俗所玷污,為保持自己清白的節(jié)操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順應(yīng)世俗生活,一顆高潔的心,一個高大的形象立于我們的面前,也立在了楚國的土地上,更立在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師: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屈原品行端正,自持高潔情操,而世俗又不容他這樣的人活著。那么屈原在堅持自己節(jié)操的過程中,思想上有沒有過動搖?

        生1:有。

        生2:沒有。

        師:同學(xué)們再認真讀文本,從文本中找依據(jù),不能憑想當(dāng)然。

        (學(xué)生認真研讀文本,幾分鐘后,有學(xué)生舉手發(fā)言)

        生:第四段,“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師:屈原真的后悔了嗎?

        生:沒有,從后面的語段中可以看到,他后來還是堅持他當(dāng)初的決定,而且是更加堅定了意志。

        師: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他的意志更加堅定了?

        生:“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卑炎约旱拿弊庸室饧拥母吒叩模鍘Ъ拥拈L長的,要特意引起人們的注意:我就是這樣一個人,我和你們不一樣。形象上的變化,反映出了屈原內(nèi)心的變化。

        小結(jié):屈原也是一個人,首先是一個平常的人,他之所以能堅持個人的情操,保持一顆高潔的心境,是因為他有一腔火熱的愛國熱情和對祖國始終不變的一顆赤子之心,他也有過動搖,但高潔的靈魂最終還是又戰(zhàn)勝了自己思想上的波動,堅持住當(dāng)初的意愿,讓人們永遠記住他,記住他忠于祖國,關(guān)心民生疾苦,不顧及個人生命的高尚節(jié)操。雖然他最終也沒有被君王接受,他的美政理想也始終沒有得以實現(xiàn),祖國最后沒有能夠挽救而國滅了。但屈原給我們留下了一筆更為珍貴精神財富,那就是今天我學(xué)習(xí)的這篇課文以及他在流放途中寫下的一系列精美篇章。同學(xué)們拿著我交給你們的鑰匙,去打開通往《離騷》高妙的殿堂。

        這節(jié)課就到這里,下課!

        8、《離騷》課堂實錄

        受高二年段各位語文美美的鄭重委托,要求小劉為她們現(xiàn)場獻藝,表演節(jié)目為屈原的《離騷》,小劉明了這是一件具有光榮挑戰(zhàn)性的任務(wù),雖是愉快的答應(yīng),但又有點后怕,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還好有一個下午準備,心中沒底。此課有明顯作秀成分,望諒小子之無知。由于是借班上課,課前預(yù)習(xí)小劉是親自督促,幸好學(xué)生手頭有翻譯資料,可以解決字面意思。記錄由方玉君美女完成,再次向小方老師表示感謝。

        師:哦,理科,理科班。老師發(fā)現(xiàn)帥哥特別多,(生笑)(指著一位男生),這就是典型的帥哥。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一般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漂亮的男生。(小劉一般借班上課,一開始總溫柔一槍,籠絡(luò)感情,達到為我所用)

        生(部分):酷,帥呆了

        生(部分):風(fēng)流倜儻,風(fēng)度翩翩

        師:我們來看古人怎樣形容帥哥的(出示投影擲果潘安。岳美姿儀……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晉書》)。朗讀一遍。

        師:這是古代的美男子的寫照,類似于現(xiàn)在的追星族,簽名拍照,這些女子也夠膽大,以果投之,也不怕進派出所。(生笑)估計潘岳每次出行后,家里可開水果店。(生笑)今天我們要接觸的也是一位奇男子,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始終像浪花一樣潔凈美麗,有一個名字,成就了楚地一條普通江河的萬古名聲,有一個名字,當(dāng)我們在品嘗香噴噴的粽子的時候,驀然回首,他就站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深情的呼喚這個名字——

        生(集體):屈原

        師:這是詩人中的詩人,高峰上的高峰,王者中的王者。王者歸來。今天我們來觸摸他的靈魂,《離騷》就是屈子真情的告白。誰來說一說屈原?

        生(1):他是一個愛國詩人。

        生(2):最后投江而死

        師:楚國原先也是個超級強國,但當(dāng)屈原登場時,綜合國力就明顯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緣關(guān)系,試圖變法強兵,遭到奸臣的嫉恨,后來連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拋棄了他,屈原終于被流放在偏僻的汨羅江,憂郁憤怒出詩人啊,下面請大家朗讀這段用血淚寫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這首詩有什么特點?(生很有感情的朗讀《離騷》)

        生(3):兮字特別多,幾乎每句都有。

        師:屈原創(chuàng)作的這種詩體叫楚辭體或叫騷體,兮就是一個標志,(師想在黑板上寫兮字,可惜沒粉筆)沒粉筆兮可奈何(生笑),兮表示哪種意思?

        生(4):句中可以停頓,還表示感傷。

        師:給大家看一首真正男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出示垓下歌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生大聲朗讀)

        師:去掉兮后再讀一遍(生讀)“兮”使全詩一直在回環(huán)往復(fù)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百狻弊志哂刑貏e強烈的詠嘆表情色彩、構(gòu)成詩歌節(jié)奏的能力,同時,“兮”字句作為一種文化存在,反映了荊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憤激情緒。“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虛詞所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從而構(gòu)成一種獨特的意味。聞一多認為“兮確乎是詩歌的核心與原動力”。項羽是楚國的貴族,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女性中的偶像,同樣是楚國的貴族《離騷》中屈原是怎樣的形象呢?

        生(5):豪邁。忠臣

        生(6):憂國憂民

        師:老師給同學(xué)們看三張圖片,你認為哪張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師依次出示三張圖片,一是課文插圖,第二張是打扮得很妖艷的屈子,第三張是明人畫的屈子行吟圖,學(xué)生相當(dāng)興奮,氣氛活躍)

        生(7):我喜歡的是第一張,書本上有,白衣飄飄,有神采。

        生(8):我喜歡第三張,形體憔悴,先天下之憂而憂

        師:最不能接受的是哪一張?

        生(集體):第二張

        師:說一說理由?

        生(8):打扮的妖里妖氣的,不象個男人。

        生(9):有點變態(tài)。(生笑)

        師:我把變態(tài)換個詞語叫——

        生(部分):自戀

        師:一些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戀傾向,太喜歡自己了,說一說屈原自戀自己什么?用《離騷》中的事實來說話。

        生(9):喜歡自己的血統(tǒng),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說自己流著是帝王的血脈,

        師:是講屈原和楚王的關(guān)系,本是同根生,——

        生(集體):相煎何太急,

        師:現(xiàn)在楚國已日薄西山,天下興亡,連匹夫有責(zé),更何況我屈原呢?還有嗎?

        生(10):出生的日子也很奇特,在正月中出生。是說是上帝特意安排的。

        師:中國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預(yù)兆,據(jù)說李白出生時,他老娘夢見太白金星鉆進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飛出生時,有大鵬鳥鉆入老媽肚子,所以岳飛字鵬舉,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有著強烈的責(zé)任心。還有嗎?

        生(11):對自己的名字也自戀,自己的名字是如此的美好,是多么有價值。

        生(12):對自己的品德也相當(dāng)喜歡。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說我品德多么高尚啊,——

        師:看來的確如此。人生易老,面對歲月的流逝,青春已不再,當(dāng)時屈原已六十出頭了,一般在他的年齡段的人會怎樣生活?

        生(13):安度晚年,早上提鳥籠逛逛

        師:還有打打太極拳,跳跳舞,晚上搓搓麻將,(生笑)屈原在干什么?

        生(13):朝搴枇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就是說早上上山采花,晚上到河邊挖樹根。

        師:這大概是他的愛好吧,為什么這樣做?

        生(13):鍛煉自己吧。

        師:我們可以此理解為修身養(yǎng)性,提升自己。畢竟身體是革命之本。到此,我們眼前似乎站著這樣一個男人,對衣服有著特殊的愛好,善于包裝自己,但我總覺得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家,就不怕背上玩物喪志的惡名嗎?屈原的志是什么?文中怎么說?

        生(14):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即拋棄污濁的政治,變法改革。

        生(15):及前王之踵武,希望趕上先王的足跡。

        師:先王是誰?

        生(15):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群芳之所在,彼堯舜之耿介兮,先王就是堯舜禹湯。屈原表示了對先王的追慕。

        師:我們一般認為屈原是憂郁的、愛國的、憂國的。什么時候會產(chǎn)生憂患意識呢?

        生(16):是理想和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時,叫懷才不遇時——

        師:確實如此,自己的美好的愿望理想和現(xiàn)實發(fā)生了激烈的碰撞,現(xiàn)實扼殺了理想。那當(dāng)時是怎樣的現(xiàn)狀呢?

        生(17):小人得志,文中叫黨人,結(jié)黨營私,

        師:是小人不容。

        生(18):荃不察,就是君王不明察秋毫,

        師:小人們嫉恨我我屈原是可以接受的,君王啊,你是了解我的呀,怎么你的眼睛也蒙上了灰塵,真想借你一雙慧眼,把我看得清請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還有嗎?

        生(19):這些都是客觀原因——。

        師:哦,你說還有主觀原因。

        生:詩中說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是屈原自己不原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潔

        師:有理,概括起來,現(xiàn)狀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原。在現(xiàn)實和理想的沖突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孤獨的唯美主義者,在一個邪惡謊言根深蒂固的時代,唯美主義理想主義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壓抑,被人視為異端瘋子,盡管屈原傷痕累累,但他決不后退,但有些話不直接說,就可以換種方式說。那么屈子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理想的呢?

        生(部分):用比喻。

        師:老師想到這樣一件事,比如有個女孩子,二十四歲的生日,你對這個女孩心儀已久,在那一天,你獻上二十三朵玫瑰花,(停頓)然后對她說,最漂亮的一朵就是你(生大笑),保證大有希望。畢業(yè)后有意愿的朋友不妨一試。屈原怎么說的?

        生(20):用荃草比喻現(xiàn)實中的君王,

        生(2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師:哦,你找到的是美人。(生笑)

        生(21):美人指楚懷王。

        生(22):用眾芳,椒、桂、蕙比喻群賢

        生(23):用乘騏驥比喻追求和實現(xiàn)美好的政治理想

        生(24):用采摘和披掛江離秋蘭比喻修身養(yǎng)

        師:詩中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生讀)

        生(25):用黃昏期而中道變卦比喻君王失信。

        師:屈原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用巧妙的比喻手法,也叫香草美人、移情法。抒發(fā)了難言之情,吶喊出難言之言,我們聽一聽課文的前六節(jié)的朗讀錄音,再次感受屈原不屈的心跳。(播放錄音,學(xué)生自覺的跟讀)

        師:屈原已離開世界兩千多年,但他那種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我們紹興的魯迅就是其中之一,(投影魯迅《自題小像》

        (1903年)

        自題小像

        靈臺無計逃神矢,

        風(fēng)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

        當(dāng)時二十二歲的先生悵望祖國黑如墨的長夜,喊出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心聲。我們聽到了赤子火熱的愛國激情。1989年的3月26日,黃昏,這是一個滴血的黃昏,一位相貌平凡的海子告別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手捧著厚厚的圣經(jīng),躺在山海關(guān)冰冷的鐵軌上,火車呼嘯而來,物理意義上的海子消失了,濺起的鮮血是海子寫在大地上最后兩行崇高的詩行,(小劉有些激動了,居然說不下去了,)海子在離開前有首詩,一首有著濃重死亡意識的詩歌,其中提到的屈子。(投影《亞洲銅》及海子的照片和屈子的畫像)

        祖父死在這里父親死在這里我也會死在這里

        你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

        亞洲銅亞洲銅

        愛懷疑和飛翔的是鳥淹沒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卻是青草住在自己細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亞洲銅亞洲銅

        看見了嗎?那兩只白鴿子它是屈原遺落在沙灘上的白鞋子

        讓我們————我們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

        亞洲銅亞洲銅

        擊鼓之后我們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叫做月亮。

        小劉動感情的朗誦,雖然普通話太普通,但學(xué)生是一片沉默,沉默)

        師:人應(yīng)有尊嚴的活在世界上,兩千多年前的屈子的投江和兩千多年后的海子的臥軌,是多么的相似,有時候,用這種方式告別世界不是弱者的行為,他們是唯美理想主義者,他們不能學(xué)朝秦暮楚,他們不能學(xué)孔雀東南飛,他們堅信:有時站著的死亡比躺著的生存更為可貴。余秋雨說,中國古代,一為文人,便無足觀。文官之顯赫,在官而不在文,他們作為文人的一面,在官場也是無足觀的。但是事情又很怪異,當(dāng)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桿竹管筆偶爾涂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朗誦全詩)

        附板書

        自戀高貴血統(tǒng)祥瑞出生

        美好名字高尚品德

        堅持修養(yǎng)提升自己

        孤獨的唯美主義者憂國理想棄穢改度

        追摹先王

        沖突

        現(xiàn)實黨人不容

        君王不察

        自己不愿

        屈原

        (前339?~前278?)

        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jīng)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對內(nèi)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內(nèi)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dāng)內(nèi)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后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lián)盟的活動,使齊楚聯(lián)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guān)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后繼續(xù)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zhuǎn)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著作

        創(chuàng)作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秭歸----詩人之鄉(xiāng)

        秭歸是我國戰(zhàn)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xiāng),位于長江北岸的臥牛山麓,四周城墻環(huán)繞,形似一個傾斜的葫蘆,具有濃厚的古典建筑風(fēng)格。故有“葫蘆城”之稱。又因城墻均有由石頭疊砌而成,又叫“石頭城”。漢代始設(shè)縣,唐朝時曾設(shè)立歸州,民國元年改歸州縣,民國三年改為秭歸縣,一直沿用至今。

        傳說秭歸縣名由屈原而來。屈原有個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趕回來寬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為表示對這位賢惠的姐姐的敬意,將縣名改為“姊歸”,后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秭歸”。

        秭歸的名勝多與屈原有關(guān),秭歸縣城東門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

        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從唐宋以來,經(jīng)數(shù)次遷址修葺,后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興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修建此祠。現(xiàn)位于秭歸城東向家坪。改名為“屈原紀念館”。三峽工程的興建,屈原祠將再次遷建。

        在樂平里,有關(guān)屈原的名勝古跡和傳說甚多,如香爐坪、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為“八景”并以景名聯(lián)詩一首:“降龍伏虎嘯天來,鄉(xiāng)鼓巖連擂鼓臺。照面井寒奸亡膽,讀書洞出離騷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蕩谷俟。鎖水回龍含澤畔,三關(guān)八景勝蓬萊”。

        秭歸還是歷史悠久的柑桔之鄉(xiāng),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頌》屈原祠中,曾對桔樹的形象和性格作過深刻的描寫。今天,秭歸已成為我國七大柑桔生產(chǎn)基礎(chǔ)之一。深秋時節(jié),滿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綠葉藏紅果,如詩如畫。

        在屈原故里還有一奇值得一提。這里的耕牛不穿繩,卻能聽從指揮。相傳屈原從楚都回家,快到家門口時,侍者挑書簡的繩子斷了,一老農(nóng)當(dāng)即把牛鼻繩解下來給他,從此以后,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繩了。

        屈原誕生在山青水秀的樂平里。屈原是一位具有遠舊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第一位大詩人,是三峽里的“第一流才子”。他憂國憂民,最后投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留下的《離騷》、《九章》、《九歌》等光輝詩篇,聲貫如今,名揚中外。

        屈原,名平,楚國人,公元前340年誕生于秭歸三閭鄉(xiāng)樂平里。屈原自幼勤奮好學(xué),胸懷大志,26歲就擔(dān)任楚國左徒兼三閭大夫。他主張授賢任能,彰明法度,聯(lián)齊抗秦。他的主張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嫉妒和詆毀。楚懷王聽信讒言,便疏遠了屈原、后頃襄王繼位,屈原被放逐江南。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27年5月端午節(jié)這天投汨羅江而死。

        秭歸鳥即子規(guī)鳥。相傳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靈所化,每年農(nóng)歷五月,此鳥叫聲“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們做粽子、修龍舟,準備迎接端午佳節(jié),祭祀屈原。

        端午節(jié)的原始形態(tài)是慶豐收,后因屈原投江這一天剛好是端午節(jié),所以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就漸漸讓位于對屈原的悼念,也稱“詩人節(jié)”。

        每年端午節(jié),秭歸人民還在屈原沱上賽龍舟。這一撫慰屈原忠靈的古俗世代相傳并延至今日。

        9、《離騷》教學(xué)實錄

        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離騷》教學(xué)實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導(dǎo)入文本

        (播放電影<屈原>片段)

        師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誰?

        生 (齊聲)屈原

        ( 字幕屈原)

        師 大家對屈原了解多少?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 屈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他出身于楚國貴族,與懷王同祖。屈原學(xué)識淵博,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辭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認為只有圣君賢相才能把國家治理好 ,有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輔佐懷王,

        參與議論國事及應(yīng)對賓客,起草憲令及變法,對外參加合縱派與秦斗爭,兩度出使齊國。因受小人陷害,他兩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羅江而死,以明忠貞愛國之懷。

        師 非常好,他介紹的非常全面,屈原的代表作是什么呢?

        生 (齊聲)《離騷》

        師 那么“離騷”是什么意思呢?

        生 (充滿 疑惑)

        師 離通“罹”,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

        全詩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結(jié)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fā)憂國之思的作品。

        《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本文選自《楚辭》。(投影)

        “楚辭”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為主體的詩歌總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本文《離騷》, 因此后人又把“楚辭”的體裁稱為“騷體”。

        《離騷》與《詩經(jīng)》在文學(xué)史上并稱“風(fēng)騷”,是中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

        屈原為什么作《離騷》呢?

        生 苦悶 憂愁

        生 不得志

        生 被流放了

        師 都可以,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這樣說的: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二、合作探究

        下面讓我們走進《離騷》,走近屈原的內(nèi)心世界。請同學(xué)們默讀速讀全文,總體了解文章內(nèi)容。

        (2分鐘后)

        師 對文章,大家有了初步的了解,文章比較晦澀難懂。下面請按照我們的學(xué)習(xí)小組結(jié)合課下的注釋疏通文意,不明白的可在組內(nèi)討論解決,最后再有難點可有小組長提出。

        (全班七個小組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師 (通過討論,同學(xué)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1.“民生”在本文是個疑點,應(yīng)該說既是屈原的人生之義,又是人民生活之義。既哀嘆自己人生的艱難,又深深同情更廣大的人民。

        2.鷙鳥之不群中的“之”的用法是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是助詞。

        3.集芙蓉以為裳中的應(yīng)讀chang二聲。古代此字指下衣。

        師 《離騷》好讀易懂嗎?

        生 不好讀 太難懂了

        師 這樣的文章需要反復(fù)地讀要找出規(guī)律才能品出其中的韻味。下面大家

        聽聽濮存昕讀的,聽聽有什么特點?

        (多媒體放錄音)

        你對《離騷》的語言有什么感受?

        生 美(齊聲答)

        師 韻律感很強 屈原是通過什么手法做到的呢?

        生 用對偶修辭,整首詩整齊而節(jié)奏鮮明。

        生 用了很多疊音詞。

        生 大量用“兮”字。使詩歌的調(diào)子回蕩頓挫,婉轉(zhuǎn)動人。

        師 “兮”是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的語氣詞,它在詩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盡一樣。用在句中,表語音的延長;用在句間,表語意未竟,待下句補充;用在句尾,表感嘆意味。,

        “兮”均用在句間,表示語意未完,等待下句補充。

        生 押韻,不過不太明顯。

        師 《離騷》是隔句用韻的,如:“固時俗之工巧兮,佰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

        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錯和度是韻腳。

        此外,還有節(jié)拍的使用上,每句基本上都是三個節(jié)拍,如:民生--各有--所

        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投影文字)

        師 好,同學(xué)們自由大聲讀文章,體會一下離騷的韻律美與音樂美。

        (5分鐘后)

        師 下面大家齊讀全文。

        (而后男女分開再讀兩遍,最后再讓個別普通話較好的同學(xué)讀)

        師 好,大家都應(yīng)該這樣讀。今天我們通過誦讀初步感受了離騷韻律美音樂

        美,疏通了文意。下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離騷走近屈原的內(nèi)心世界,感受離騷的內(nèi)在意蘊。

        作業(yè):1背誦全詩

        2結(jié)合注釋和我們的討論,翻譯全文。

        (下課)

        第二課時

        三、共同探究

        師 我們先檢查背誦,進行比賽。

        (先檢查個別學(xué)生背誦,而后全班七個小組各推出一名同學(xué)進行比賽,看誰背得最準確最流暢。同學(xué)們都很積極踴躍。基礎(chǔ)較好的同學(xué)能流利的背下來。

        (8分鐘后)

        師 大部分同學(xué)背的很好,沒有背過的要繼續(xù)努力,下面我們一同探究屈原的內(nèi)心世界,看課文首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句話表達了屈原什么養(yǎng)的思想感情呢?

        生 哀傷 難過 痛苦

        師 很好,為什么呢?

        生 被流放了

        生 不受楚王信任了。

        師 用原文的話回答

        生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師 為什么被貶黜(投影兩字)?因佩戴和采集香草嗎?

        生 不是(齊聲答)

        生 靈修之浩蕩。 (投影靈修浩蕩)

        生 眾女嫉余之蛾眉,謠諑謂余以善淫。(投影眾女嫉余)

        生 時俗之工巧,偭規(guī)矩而改錯。(投影世俗工巧)

        師 君王荒淫。小人進讒言,世俗投機取巧,還有“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鷙鳥之不群”正如屈原所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他不愿茍且不愿和小人同流合污。面對此種處境,屈原表達出了什么樣的情感呢?

        生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生 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師 很好 屈原在這幾句話中都談到了死,不管是九死,還是體解。我們都

        知道屈原是投江而死,屈原是不是因為這些而自殺呢?

        生 不是,屈原是因為楚國國都被秦攻破而萬念俱灰才以身殉國的。

        師 此時的屈原雖然很痛苦憂傷但是還是恨之深愛之切。面對這樣的政治環(huán)境,屈原怎么做的呢?

        (齊讀三四段)

        生 將要回去,“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生 “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趁著迷路不遠回歸家園。

        生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生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修養(yǎng)自我

        師 這些思想和晉代的陶淵明回歸田園的精神一樣嗎?大家討論一下

        (同學(xué)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生 一樣的 都是厭倦了官場生活而歸隱的

        生 不一樣,陶淵明是徹底的厭倦了污濁的官場而回歸田園的,他是毅然決然的,而屈原則對楚王還抱有幻想,依戀著楚國,熱愛著楚國,希望有一天楚王能夠悔悟。

        師 都有道理,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了表明自己的高潔屈原還怎么做的呢?

        生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生 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生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師 這些打扮可謂特立獨行,與眾不同。屈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表明自的

        高潔與永不向小人屈服的決心。是知識分子堅守自我的第一生吶喊。

        師 縱觀全文,一個越來越清晰的藝術(shù)形象向我們走來,一個越來越鮮明

        的藝術(shù)形象呈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本文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抒情主人公呢?

        生 他英俊瀟灑,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很多屈原的畫像即使不

        寫上“屈原”二字,我們也可以一眼認出是屈原,

        生 他 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

        他 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主張舉賢授能。

        他 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

        他 追求真理,堅強不屈。

        師 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shù)仁人志

        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范,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師 文章塑造了一個如此生動鮮明感人的藝術(shù)形象,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

        呢?

        生 運用了比喻手法。

        生 運用象征,芙蓉香草象征高潔的品性。

        生 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

        生 夸張,想象等等。

        師 (投影總結(jié))

        1.大量運用了比喻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yǎng),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潔等。

        2.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征性地表現(xiàn)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

        比較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于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

        美。

        3.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而且形式多姿多彩,在錯落中見整齊,在整齊

        中又富于變化。如“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等,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上兩例屬于在一個完整詩句里,上下句構(gòu)成對偶。“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這一例是兩個完整詩句的上、下句構(gòu)成對偶。“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這一例是上、下句內(nèi)部各自構(gòu)成對偶,上、下句之間也構(gòu)成對偶。

        “楚辭體”語言華麗豐富多彩靈活多變,通過學(xué)習(xí)《離騷》,我們領(lǐng)略了此文體的巨大魅力,豐富了我們的五彩人生,感受到了屈原的九死未悔的問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最后我們再次感受一下《離騷》的魅力。

        (全班齊讀全文)

        (布置作業(yè))學(xué)習(xí)了《離騷》,認識了屈原,你一定有很多感慨,對屈原遭遇與投江有很多看法,有許多話想對屈原說。請以“屈原,我想對你說”為話題寫一篇五百字的小作文表達你的觀點。

        (下課)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離騷》教學(xué)實錄的全部內(nèi)容,更多語文資料請到。

        10、《離騷》教學(xué)實錄

        受高二年段各位語文美美的鄭重委托,要求小劉為她們現(xiàn)場獻藝,表演節(jié)目為屈原的《離騷》,小劉明了這是一件具有光榮挑戰(zhàn)性的任務(wù),雖是愉快的答應(yīng),但又有點后怕,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還好有一個下午準備,心中沒底。此課有明顯作秀成分,望諒小子之無知。由于是借班上課,課前預(yù)習(xí)小劉是親自督促,幸好學(xué)生手頭有翻譯資料,可以解決字面意思。記錄由方玉君美女完成,再次向小方老師表示感謝。

        師:哦,理科,理科班。老師發(fā)現(xiàn)帥哥特別多,(生笑)(指著一位男生),這就是典型的帥哥。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一般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漂亮的男生。(小劉一般借班上課,一開始總溫柔一槍,籠絡(luò)感情,達到為我所用)

        生(部分):酷,帥呆了

        生(部分):風(fēng)流倜儻,風(fēng)度翩翩

        師:我們來看古人怎樣形容帥哥的(出示投影擲果潘安。岳美姿儀……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車而歸”(《晉書》)。朗讀一遍。

        師:這是古代的美男子的寫照,類似于現(xiàn)在的追星族,簽名拍照,這些女子也夠膽大,以果投之,也不怕進派出所。(生笑)估計潘岳每次出行后,家里可開水果店。(生笑)今天我們要接觸的也是一位奇男子,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始終像浪花一樣潔凈美麗,有一個名字,成就了楚地一條普通江河的萬古名聲,有一個名字,當(dāng)我們在品嘗香噴噴的粽子的時候,驀然回首,他就站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深情的呼喚這個名字——

        生(集體):屈原

        師:這是詩人中的詩人,高峰上的高峰,王者中的王者。王者歸來。今天我們來觸摸他的靈魂,《離騷》就是屈子真情的告白。誰來說一說屈原?

        生(1):他是一個愛國詩人。

        生(2):最后投江而死

        師:楚國原先也是個超級強國,但當(dāng)屈原登場時,綜合國力就明顯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緣關(guān)系,試圖變法強兵,遭到奸臣的嫉恨,后來連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拋棄了他,屈原終于被流放在偏僻的汨羅江,憂郁憤怒出詩人啊,下面請大家朗讀這段用血淚寫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這首詩有什么特點?(生很有感情的朗讀《離騷》)

        生(3):兮字特別多,幾乎每句都有。

        師:屈原創(chuàng)作的這種詩體叫楚辭體或叫騷體,兮就是一個標志,(師想在黑板上寫兮字,可惜沒粉筆)沒粉筆兮可奈何(生笑),兮表示哪種意思?

        生(4):句中可以停頓,還表示感傷。

        師:給大家看一首真正男人創(chuàng)作的詩歌(出示垓下歌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如何(生大聲朗讀)

        師:去掉兮后再讀一遍(生讀)“兮”使全詩一直在回環(huán)往復(fù)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百狻弊志哂刑貏e強烈的詠嘆表情色彩、構(gòu)成詩歌節(jié)奏的能力,同時,“兮”字句作為一種文化存在,反映了荊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憤激情緒。“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虛詞所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從而構(gòu)成一種獨特的意味。聞一多認為“兮確乎是詩歌的核心與原動力”。項羽是楚國的貴族,生當(dāng)做人杰,死亦為鬼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女性中的偶像,同樣是楚國的貴族《離騷》中屈原是怎樣的形象呢?

        生(5):豪邁。忠臣

        生(6):憂國憂民

        師:老師給同學(xué)們看三張圖片,你認為哪張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師依次出示三張圖片,一是課文插圖,第二張是打扮得很妖艷的屈子,第三張是明人畫的屈子行吟圖,學(xué)生相當(dāng)興奮,氣氛活躍)

        生(7):我喜歡的是第一張,書本上有,白衣飄飄,有神采。

        生(8):我喜歡第三張,形體憔悴,先天下之憂而憂

        師:最不能接受的是哪一張?

        生(集體):第二張

        師:說一說理由?

        生(8):打扮的妖里妖氣的,不象個男人。

        生(9):有點變態(tài)。(生笑)

        師:我把變態(tài)換個詞語叫——

        生(部分):自戀

        師:一些杰出的人物一般都有自戀傾向,太喜歡自己了,說一說屈原自戀自己什么?用《離騷》中的事實來說話。

        生(9):喜歡自己的血統(tǒng),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是說自己流著是帝王的血脈,

        師:是講屈原和楚王的關(guān)系,本是同根生,——

        生(集體):相煎何太急,

        師:現(xiàn)在楚國已日薄西山,天下興亡,連匹夫有責(zé),更何況我屈原呢?還有嗎?

        生(10):出生的日子也很奇特,在正月中出生。是說是上帝特意安排的。

        師:中國人很看重自己的出生是否有預(yù)兆,據(jù)說李白出生時,他老娘夢見太白金星鉆進肚子,所以李白字太白。岳飛出生時,有大鵬鳥鉆入老媽肚子,所以岳飛字鵬舉,屈原的出生是祥瑞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有著強烈的責(zé)任心。還有嗎?

        生(11):對自己的名字也自戀,自己的名字是如此的美好,是多么有價值。

        生(12):對自己的品德也相當(dāng)喜歡。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說我品德多么高尚啊,——

        師:看來的確如此。人生易老,面對歲月的流逝,青春已不再,當(dāng)時屈原已六十出頭了,一般在他的年齡段的人會怎樣生活?

        生(13):安度晚年,早上提鳥籠逛逛

        師:還有打打太極拳,跳跳舞,晚上搓搓麻將,(生笑)屈原在干什么?

        生(13):朝搴枇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就是說早上上山采花,晚上到河邊挖樹根。

        師:這大概是他的愛好吧,為什么這樣做?

        生(13):鍛煉自己吧。

        師:我們可以此理解為修身養(yǎng)性,提升自己。畢竟身體是革命之本。到此,我們眼前似乎站著這樣一個男人,對衣服有著特殊的愛好,善于包裝自己,但我總覺得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家,就不怕背上玩物喪志的惡名嗎?屈原的志是什么?文中怎么說?

        生(14):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即拋棄污濁的政治,變法改革。

        生(15):及前王之踵武,希望趕上先王的足跡。

        師:先王是誰?

        生(15):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群芳之所在,彼堯舜之耿介兮,先王就是堯舜禹湯。屈原表示了對先王的追慕。

        師:我們一般認為屈原是憂郁的、愛國的、憂國的。什么時候會產(chǎn)生憂患意識呢?

        生(16):是理想和現(xiàn)實發(fā)生沖突時,叫懷才不遇時——

        師:確實如此,自己的美好的愿望理想和現(xiàn)實發(fā)生了激烈的碰撞,現(xiàn)實扼殺了理想。那當(dāng)時是怎樣的現(xiàn)狀呢?

        生(17):小人得志,文中叫黨人,結(jié)黨營私,

        師:是小人不容。

        生(18):荃不察,就是君王不明察秋毫,

        師:小人們嫉恨我我屈原是可以接受的,君王啊,你是了解我的呀,怎么你的眼睛也蒙上了灰塵,真想借你一雙慧眼,把我看得清請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還有嗎?

        生(19):這些都是客觀原因——。

        師:哦,你說還有主觀原因。

        生:詩中說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是屈原自己不原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高潔

        師:有理,概括起來,現(xiàn)狀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自己不原。在現(xiàn)實和理想的沖突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孤獨的唯美主義者,在一個邪惡謊言根深蒂固的時代,唯美主義理想主義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壓抑,被人視為異端瘋子,盡管屈原傷痕累累,但他決不后退,但有些話不直接說,就可以換種方式說。那么屈子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理想的呢?

        生(部分):用比喻。

        師:老師想到這樣一件事,比如有個女孩子,二十四歲的生日,你對這個女孩心儀已久,在那一天,你獻上二十三朵玫瑰花,(停頓)然后對她說,最漂亮的一朵就是你(生大笑),保證大有希望。畢業(yè)后有意愿的朋友不妨一試。屈原怎么說的?

        生(20):用荃草比喻現(xiàn)實中的君王,

        生(21):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師:哦,你找到的是美人。(生笑)

        生(21):美人指楚懷王。

        生(22):用眾芳,椒、桂、蕙比喻群賢

        生(23):用乘騏驥比喻追求和實現(xiàn)美好的政治理想

        生(24):用采摘和披掛江離秋蘭比喻修身養(yǎng)

        師:詩中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生讀)

        生(25):用黃昏期而中道變卦比喻君王失信。

        師:屈原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用巧妙的比喻手法,也叫香草美人、移情法。抒發(fā)了難言之情,吶喊出難言之言,我們聽一聽課文的前六節(jié)的朗讀錄音,再次感受屈原不屈的心跳。(播放錄音,學(xué)生自覺的跟讀)

        師:屈原已離開世界兩千多年,但他那種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我們紹興的魯迅就是其中之一,(投影魯迅《自題小像》

        (1903年)

        自題小像

        靈臺無計逃神矢,

        風(fēng)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薦軒轅。

        當(dāng)時二十二歲的先生悵望祖國黑如墨的長夜,喊出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心聲。我們聽到了赤子火熱的愛國激情。1989年的3月26日,黃昏,這是一個滴血的黃昏,一位相貌平凡的海子告別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房子,手捧著厚厚的圣經(jīng),躺在山海關(guān)冰冷的鐵軌上,火車呼嘯而來,物理意義上的海子消失了,濺起的鮮血是海子寫在大地上最后兩行崇高的詩行,(小劉有些激動了,居然說不下去了,)海子在離開前有首詩,一首有著濃重死亡意識的詩歌,其中提到的屈子。(投影《亞洲銅》及海子的照片和屈子的畫像)

        祖父死在這里 父親死在這里 我也會死在這里

        你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

        亞洲銅 亞洲銅

        愛懷疑和飛翔的是鳥 淹沒一切的是海水

        你的主人卻是青草 住在自己細小的腰上

        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亞洲銅 亞洲銅

        看見了嗎? 那兩只白鴿子 它是屈原遺落在沙灘上的白鞋子

        讓我們————我們和河流一起 穿上它吧

        亞洲銅 亞洲銅

        擊鼓之后 我們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臟叫做月亮。

        小劉動感情的朗誦,雖然普通話太普通,但學(xué)生是一片沉默,沉默)

        師:人應(yīng)有尊嚴的活在世界上,兩千多年前的屈子的投江和兩千多年后的海子的臥軌,是多么的相似,有時候,用這種方式告別世界不是弱者的行為,他們是唯美理想主義者,他們不能學(xué)朝秦暮楚,他們不能學(xué)孔雀東南飛,他們堅信:有時站著的死亡比躺著的生存更為可貴。余秋雨說,中國古代,一為文人,便無足觀。文官之顯赫,在官而不在文,他們作為文人的一面,在官場也是無足觀的。但是事情又很怪異,當(dāng)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桿竹管筆偶爾涂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朗誦全詩)

        附板書

        自戀 高貴血統(tǒng) 祥瑞出生

        美好名字高尚品德

        堅持修養(yǎng)提升自己

        孤獨的唯美主義者 憂國 理想 棄穢改度

        追摹先王

        沖突

        現(xiàn)實 黨人不容

        君王不察

        自己不愿

        屈原

        (前339?~前278?)

        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一生經(jīng)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鼻虺錾碣F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對內(nèi)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內(nèi)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dāng)內(nèi)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后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lián)盟的活動,使齊楚聯(lián)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guān)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后繼續(xù)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zhuǎn)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著作

        創(chuàng)作屈原的作品計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秭歸----詩人之鄉(xiāng)

        秭歸是我國戰(zhàn)國時代偉大詩人屈原的故鄉(xiāng),位于長江北岸的臥牛山麓,四周城墻環(huán)繞,形似一個傾斜的葫蘆,具有濃厚的古典建筑風(fēng)格。故有“葫蘆城”之稱。又因城墻均有由石頭疊砌而成,又叫“石頭城”。漢代始設(shè)縣,唐朝時曾設(shè)立歸州,民國元年改歸州縣,民國三年改為秭歸縣,一直沿用至今。

        傳說秭歸縣名由屈原而來。屈原有個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趕回來寬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為表示對這位賢惠的姐姐的敬意,將縣名改為“姊歸”,后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秭歸”。

        秭歸的名勝多與屈原有關(guān),秭歸縣城東門外,矗立一高大的牌坊,上書“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沫若手書。旁邊還有兩塊石碑,分別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

        秭歸與香溪之間有一沙灘,傳說是屈原遺體安葬處,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從唐宋以來,經(jīng)數(shù)次遷址修葺,后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興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修建此祠?,F(xiàn)位于秭歸城東向家坪。改名為“屈原紀念館”。三峽工程的興建,屈原祠將再次遷建。

        在樂平里,有關(guān)屈原的名勝古跡和傳說甚多,如香爐坪、照面井、讀書洞、玉米三丘等。古人曾集為 “八景”并以景名聯(lián)詩一首:“降龍伏虎嘯天來,鄉(xiāng)鼓巖連擂鼓臺。照面井寒奸亡膽,讀書洞出離騷才。丘生玉米合情操,濂滴珍珠蕩谷俟。鎖水回龍含澤畔,三關(guān)八景勝蓬萊”。

        秭歸還是歷史悠久的柑桔之鄉(xiāng),屈原在他的名篇《桔頌》屈原祠中,曾對桔樹的形象和性格作過深刻的描寫。今天,秭歸已成為我國七大柑桔生產(chǎn)基礎(chǔ)之一。深秋時節(jié),滿目都是柑桔林,青枝綠葉藏紅果,如詩如畫。

        在屈原故里還有一奇值得一提。這里的耕牛不穿繩,卻能聽從指揮。相傳屈原從楚都回家,快到家門口時,侍者挑書簡的繩子斷了,一老農(nóng)當(dāng)即把牛鼻繩解下來給他,從此以后,這里的牛就不再用牛鼻繩了。

        屈原誕生在山青水秀的樂平里。屈原是一位具有遠舊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第一位大詩人,是三峽里的“第一流才子”。他憂國憂民,最后投汨羅江,以身殉國。屈原留下的《離騷》、《九章》、《九歌》等光輝詩篇,聲貫如今,名揚中外。

        屈原,名平,楚國人,公元前340年誕生于秭歸三閭鄉(xiāng)樂平里。屈原自幼勤奮好學(xué),胸懷大志,26歲就擔(dān)任楚國左徒兼三閭大夫。他主張授賢任能,彰明法度,聯(lián)齊抗秦。他的主張遭到了朝中奸佞小人的嫉妒和詆毀。楚懷王聽信讒言,便疏遠了屈原、后頃襄王繼位,屈原被放逐江南。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27年5月端午節(jié)這天投汨羅江而死。

        秭歸鳥即子規(guī)鳥。相傳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靈所化,每年農(nóng)歷五月,此鳥叫聲“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們做粽子、修龍舟,準備迎接端午佳節(jié),祭祀屈原。

        端午節(jié)的原始形態(tài)是慶豐收,后因屈原投江這一天剛好是端午節(jié),所以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就漸漸讓位于對屈原的悼念,也稱“詩人節(jié)”。

        每年端午節(jié),秭歸人民還在屈原沱上賽龍舟。這一撫慰屈原忠靈的古俗世代相傳并延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