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教學設(shè)計與說明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教學設(shè)計與說明》屬于幼兒園公開課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教學設(shè)計與說明

        1、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教學設(shè)計與說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直觀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計算。應用加減混合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合作學習,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在學習活動中,經(jīng)歷觀察、比較、抽象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fā)展思維能力.能夠解決簡單的加減混合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及計算順序,掌握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并應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的理解及計算順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算式卡片、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5-2-1=8-2-3=4+5+4=

          5+4+1=6-4-2=4+3+2=

          師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提問:5―2―1和4+3+2你是怎么算的?

          (都是先算前兩數(shù),然后用得數(shù)再和第三個數(shù)進行計算,也就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設(shè)計意圖:通過連加、連減的復習,鞏固它們的計算過程,為下面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chǔ)。]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對已學的連加、連減知識掌握得真不錯,老師想再增加難度考考大家。下面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你們要認真聽,幫助老師解決里面的問題:家里原來有4個桃子,媽媽又買來了5個桃子,大家吃掉了2個桃子,請大家算算家里還剩多少個桃子沒有吃?(生思考后回答:還剩7個)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圖片,請大家看看。(師出示課件主題圖)

          [設(shè)計意圖:采用學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導入,讓學生從生活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過程,初步感知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過程。]

          三、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耪n件展示畫面,說明畫面的意思(從左往右看)。

          讓學生認真觀看圖畫。

          師:看完圖畫,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圖的內(nèi)容:湖里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又飛走了2只。

          讓學生跟讀題目,后提問:“看了上面的內(nèi)容,你想問什么?”

          生:現(xiàn)在有多少只?

          課件出示:湖里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又飛走了2只,現(xiàn)在湖里有幾只天鵝?

          學生齊讀。

          師:根據(jù)上面的內(nèi)容,列一道算式?

          生匯報:4+3-2

          師:請說說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

          ⑵學習4+3-2的計算順序

          4 + 3-2=5

          課件先出示主題圖的第一幅圖“湖里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再出示第二幅圖“又飛走了2只。”讓學生得出: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得7,再把得數(shù)7減去2。

          [設(shè)計意圖:能夠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與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了學生對加減混合算式的含義的理解。反復讓學生說出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話說出來,讓學生真正弄懂加減混合的含義;結(jié)合已有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想、議該怎么算,在學生懂得算法的基礎(chǔ)之上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有效的教會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

          2、學習例2

          出示掛圖

         ?、俜攀肿寣W生自己看圖,說圖意,再列算式。

         ?、趲煾鶕?jù)學生回答,出示內(nèi)容:

          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又飛來了3只,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

         ?、哿兴闶?/p>

          4-2+3

          說說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軐W習4-2+3的計算順序

          [設(shè)計意圖:在學懂例1的基礎(chǔ)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例2, 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完成練習的能力,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

          3、比較歸納,總結(jié)算法

          師:同學們觀察這兩道算式與前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吧。

          生:連加、連減一道題里只有加或者減,而這道題里既有加又有減。

          師:那你能不能像連加、連減一樣給這種題起一個名字。

          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課題:加減混合)

          師:請小朋友再仔細的想一想,加減混合和連加連減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計算順序都是從左到右的規(guī)律,從而記住算法)

          [設(shè)計意圖:通過學生操作和語言表述,使學生自己加深表象,感悟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第75頁“做一做”的練習。(同桌合作交流)

          (1)引導學生看圖,先看第一幅圖,原來有7個氣球拿走了3個,再看第二幅圖,又拿來了4個。

          (2)讓學生根據(jù)說的過程把算式7-□+□=□填寫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數(shù)。

          (3)讓學生說一說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做書上第76頁的第1題。

          用原先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審題填寫算式計算。

          3、做書上第 76 頁的第 2 題。

          幫小豬找家。

          4、找朋友

          一生拿算式卡,另一生拿答案卡,是好朋友的走到一起。

          [設(shè)計意圖:采用做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感受數(shù)學的存在,并從中學會運用已學知識去解決問題,鞏固新知。]

          六、總結(jié)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生:加減混合計算的時候,先算前兩個數(shù),再用得數(shù)與第三個數(shù)進行計算。

        2、大班數(shù)學教案《3的組成與加減》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自主探索找出3的兩種分合方法,初步感知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的互換關(guān)系。

          2.能正確的按數(shù)取物,學習3的加減法,會書寫數(shù)字3。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準備

          1.塑料雪花片玩具,數(shù)字1、2、3和分合號、加減、等號、加減算的式卡片若干,小動物卡片或教師教學資源,鉛筆,田字格本。

          2.找朋友的音樂;幼兒學習資源?第18-19頁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3的組成。

          (1)老師手中有3個玩具,請點數(shù)老師手中的玩具。請幼兒說一說兩種不同的分合方法,并口述3的分合方式。

          (2)教師拼擺3的分合方式,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分合式,理解兩部分數(shù)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如3可以分成2和1,也可以分成1和2。

          2.游戲“找朋友”,復習鞏固3的組成。

          將幼兒分成5組,請每組幼兒每人手里拿一個數(shù)字1或者2,聽音樂“找朋友”,去找一個和自己手中數(shù)字湊起來是“3”的人做自己的朋友,然后握手、敬禮動作。“再見”時,兩人交換數(shù)字卡片繼續(xù)進行游戲,聽音樂各組輪流進行。

          3.引導幼兒操作自己手里的小動物卡片,學習3的加減法。

          (1)教師口述應用題,幼兒根據(jù)應用題內(nèi)容取相應的小動物卡片,拼擺出算數(shù)式。如“草地上有2只小狗在玩耍,又跑來了一只,請問草地上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小狗?”

          (2)請幼兒說出算式中每個數(shù)字和符號所表達的意思。重點掌握“又跑來”是增加的意思;“求兩個數(shù)合起來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計算;“飛走了”是“減少”的意思,用減法計算。

          4.指導幼兒在田子格紙上書寫數(shù)字3,掌握3像耳朵的樣子,提示幼兒在左半格寫。

        活動反思:

          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是充滿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夠集中,課堂的過程又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所以我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養(yǎng)來設(shè)計教案,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這才是一節(jié)較成功的課。經(jīng)過教學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學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最喜歡的是游戲、活動。數(shù)學活動對于善于形象思維的幼兒來說更是枯燥單調(diào)乏味。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呢?從數(shù)學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教學:

          使用游戲活動,一節(jié)課時間很長,孩子好動,長時間坐不住,課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戲,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在比賽中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幼兒自尊心強,愛表現(xiàn)自己,在小組中進行“奪紅旗”比賽,比一比誰做的有對又快,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我將不斷總結(jié)好的教學方法,將所學真正運用于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

        3、大班數(shù)學優(yōu)質(zhì)課教學及教學《6的加減》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加減,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交換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不變的規(guī)律。

          2.復習6的組成,練習用數(shù)的組成、分解知識進行6的加減運算。

          活動準備

          投影機、投影片、算式卡片。

          幼兒學具、娃娃電腦學習機、磁性學具。

          活動過程

          一、準備練習 復習6的組成。

          1.游戲“拼6”。

          (1)按鍵發(fā)音:(采用娃娃電腦學習機)

          老師按鍵發(fā)音與幼兒按鍵發(fā)音次數(shù)合起來是6次。

          (2)拍手對數(shù):老師拍手和幼兒拍手數(shù)合起來是6下。

          2.填數(shù)活動。

          (1)將6的組成填上合適的數(shù)。

          (2)引導幼兒歸納6的組成。

          二、嘗試練習

          1.出嘗試問題。

          啟發(fā)幼兒根據(jù)組成6 可分成4和2 ,在磁性板上擺圖、列出算式。

          師:今天,我們根據(jù)6可分成4和2 這組分合,用盒子里的小圖片在磁性板上擺圖,然后根據(jù)所擺的圖,列出算式來,能列出幾個算式越多越好。

          2.幼兒操作練習,老師巡回了解幼兒的列式情況。"屈;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最多列出以下4道算式:2+4=6 6-2=4 4+2=6 6-4=2 全班約20%的幼兒能列出四道算式,70%的幼兒列出2~3道算式,10%的幼兒列出一道加法。

          3.相互交流、討論。

          你是怎么擺的?又是怎樣列出算式的?

          三、教師講解

          加法以“小兔拔蘿卜”應用題出現(xiàn)。(出現(xiàn)投影) 列出算式:4+2=6 2+4=6 比較:4+2=6和2+4=6有什么異同。

          教師小結(jié):在加法算式里,加號前面和后面兩數(shù)可以交換位置,得數(shù)不變。

          減法以“小兔送蘿卜”應用題出現(xiàn)。(出現(xiàn)投影) 列出算式:6―2=4 6―4=2

          教師小結(jié):我們知道6可以分成4和2,6減4等于2,6減2就等于4。

          讀算式兩遍。

          四、鞏固練習(第二次嘗試活動)

          “娃娃游戲”(采用電腦學習機)

          游戲規(guī)則:由兩名幼兒合作進行,一名幼兒出題。另一名幼兒在學習機上插得數(shù),題目都做完了,另換一張算式卡,兩人交換角色再玩。(幼兒兩人合作,你考我,我考你,興趣濃厚,有的幼兒答錯,同伴幫助糾正,嘗試成功率較高)

          五、游戲活動

          1.看算式報得數(shù):4+2=6;6―2=4等。

          2.游戲“送蘋果”。

          小朋友每人有一只“蘋果”,反面有算式,算出得數(shù)是幾就送給幾號運動員。

          活動反思

          我覺得,這個活動讓孩子們學會了很多,在快樂的心情中講述,幼兒也很快樂的學習,而且6的加減法算式他們?nèi)紝W會了。最重要的是快樂,孩子們快樂,作為老師的我也很快樂。

        4、教學設(shè)計大班數(shù)學《4的加減法》教案反思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前面剛學習了2、3的加減法。為了讓幼兒更進一步的理解加減法的含義。特設(shè)計了此活動內(nèi)容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實物的數(shù)量,能口頭列出算式。

          活動目標

          1.學習4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培養(yǎng)幼兒能自編應用題的能力和分析為問題的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6.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7.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4的加減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學會自編4的加減法口頭應用題。

          活動準備

          籃球4個、籃球筐一個、釣魚竿、卡片、小筐等,幻燈機。

          活動過程

          一、游戲:運球(復習4的加減法)

          1.幼兒分成兩組,四個球用兩個筐運,看每個筐裝幾個球,復習4的組成。

          2.師幼齊讀: 4 4 4

          ^ ^ ^

          3 1 2 2 1 3

          二、小小籃球賽

          1.師說話引發(fā)幼兒興趣:剛才的運球游戲小朋友們表現(xiàn)的很棒,你們是那么聰明,大家合作的那么好,老師真高興!現(xiàn)在老師宣布一個讓小朋友們更高興的事,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籃球比賽,希望大家積極參加。

          2.幼兒積極報名,老師把幼兒分成四人一組。

          3.老師當裁判,哨聲響起,幼兒進行投籃比賽,臺下的小觀眾加油助威。

          4.算一算每組投了多少球,列出4的加減法算式,教師相應板書。

          1+3=4 3+1=4 2+2=4

          4-1=3 4-3=1 4-2=2

          5.給獲勝隊發(fā)獎章一枚,大家為他們鼓掌。

          6.齊讀加減法算式。

          三、看動畫編應用題

          教師播放幻燈片,請幼兒看動畫編應用題。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應用題,口頭列式解答。

          四、游戲:小貓釣魚

          1.師:貓媽媽領(lǐng)著小貓們來到河邊釣魚,它們釣到了幾條魚呢?

          2.老師和小朋友們戴著頭飾,坐到講臺邊用魚竿釣魚,算出每條魚上的算式題。鞏固4以內(nèi)加減法。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互相啟迪、互動互學中促進幼兒不斷思考,不斷獲得有益經(jīng)驗,促進其“善”學。幼兒的興趣被引發(fā)了,他們都爭搶著參加各種游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材料,讓幼兒通過實物演示、操作、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師也積極地參與活動中去,師幼配合得很好,教師能夠根據(jù)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調(diào)整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通順、流暢?!盁狒[”而不“雜亂”,當時聽課的教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贊嘆這次活動很成功。

        5、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加減混合》教學設(shè)計與說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直觀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計算。應用加減混合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合作學習,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在學習活動中,經(jīng)歷觀察、比較、抽象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fā)展思維能力.能夠解決簡單的加減混合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及計算順序,掌握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并應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的理解及計算順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算式卡片、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5-2-1=8-2-3=4+5+4=

          5+4+1=6-4-2=4+3+2=

          師出示卡片,指名回答

          提問:5―2―1和4+3+2你是怎么算的?

          (都是先算前兩數(shù),然后用得數(shù)再和第三個數(shù)進行計算,也就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設(shè)計意圖:通過連加、連減的復習,鞏固它們的計算過程,為下面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chǔ)。]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對已學的連加、連減知識掌握得真不錯,老師想再增加難度考考大家。下面老師給大家講個故事,你們要認真聽,幫助老師解決里面的問題:家里原來有4個桃子,媽媽又買來了5個桃子,大家吃掉了2個桃子,請大家算算家里還剩多少個桃子沒有吃?(生思考后回答:還剩7個)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看的圖片,請大家看看。(師出示課件主題圖)

          [設(shè)計意圖:采用學生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導入,讓學生從生活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過程,初步感知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過程。]

          三、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⑴課件展示畫面,說明畫面的意思(從左往右看)。

          讓學生認真觀看圖畫。

          師:看完圖畫,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圖的內(nèi)容:湖里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又飛走了2只。

          讓學生跟讀題目,后提問:“看了上面的內(nèi)容,你想問什么?”

          生:現(xiàn)在有多少只?

          課件出示:湖里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又飛走了2只,現(xiàn)在湖里有幾只天鵝?

          學生齊讀。

          師:根據(jù)上面的內(nèi)容,列一道算式?

          生匯報:4+3-2

          師:請說說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

         ?、茖W習4+3-2的計算順序

          4 + 3-2=5

          課件先出示主題圖的第一幅圖“湖里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再出示第二幅圖“又飛走了2只。”讓學生得出: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得7,再把得數(shù)7減去2。

          [設(shè)計意圖:能夠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與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了學生對加減混合算式的含義的理解。反復讓學生說出你看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話說出來,讓學生真正弄懂加減混合的含義;結(jié)合已有知識經(jīng)驗讓學生想、議該怎么算,在學生懂得算法的基礎(chǔ)之上進行新舊知識的對比,有效的教會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

          2、學習例2

          出示掛圖

         ?、俜攀肿寣W生自己看圖,說圖意,再列算式。

         ?、趲煾鶕?jù)學生回答,出示內(nèi)容:

          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又飛來了3只,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

         ?、哿兴闶?/p>

          4-2+3

          說說4、3、2各表示什么意思?

          ④學習4-2+3的計算順序

          [設(shè)計意圖:在學懂例1的基礎(chǔ)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例2, 培養(yǎng)了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完成練習的能力,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

          3、比較歸納,總結(jié)算法

          師:同學們觀察這兩道算式與前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吧。

          生:連加、連減一道題里只有加或者減,而這道題里既有加又有減。

          師:那你能不能像連加、連減一樣給這種題起一個名字。

          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課題:加減混合)

          師:請小朋友再仔細的想一想,加減混合和連加連減在計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計算順序都是從左到右的規(guī)律,從而記住算法)

          [設(shè)計意圖:通過學生操作和語言表述,使學生自己加深表象,感悟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第75頁“做一做”的練習。(同桌合作交流)

          (1)引導學生看圖,先看第一幅圖,原來有7個氣球拿走了3個,再看第二幅圖,又拿來了4個。

          (2)讓學生根據(jù)說的過程把算式7-□+□=□填寫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數(shù)。

          (3)讓學生說一說算式7-3+4=8所表示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做書上第76頁的第1題。

          用原先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審題填寫算式計算。

          3、做書上第 76 頁的第 2 題。

          幫小豬找家。

          4、找朋友

          一生拿算式卡,另一生拿答案卡,是好朋友的走到一起。

          [設(shè)計意圖:采用做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玩中感受數(shù)學的存在,并從中學會運用已學知識去解決問題,鞏固新知。]

          六、總結(jié)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生:加減混合計算的時候,先算前兩個數(shù),再用得數(shù)與第三個數(shù)進行計算。

        6、大班數(shù)學課優(yōu)秀教學設(shè)計和反思《3的組成和加減法》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幼兒理解3的組成。

          2、通過操作、實踐、啟發(fā)幼兒看圖口述3的加、減法應用題。

          3、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動手能力。

          4、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5、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二、準備:

          數(shù)字卡、硬紙片、掛圖、3的加減法算式卡、寶藏。

          三、教學過程

          1、看圖啟發(fā)幼兒在“2”的基礎(chǔ)山發(fā)現(xiàn)“3”的形成。

          給“2”添“1”是3,3里面有3個“1”。

          2、教師利用游戲“大風吹”引導幼兒理解3的組成,并讓幼兒觀察游戲人數(shù)的變換來擺硬紙片。

          3、教師和幼兒玩“湊數(shù)”的游戲,讓幼兒進一步熟練3的組成。

          4、教師出示掛圖示范口述3的加減法應用題,讓幼兒列出算式并學習看圖口述3的加、減法應用題列算式。

          5、游戲“尋找寶藏”學習計算3的加、減法算式。

          (教師在藏寶的途中放著3的加減法算式,把全體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每算對一題前進一步,哪組幼兒能最先算完找到寶藏,哪組獲勝)。

          1+2=3 2+1=3  3+0=3

          3—1=2   3-2=1   3—0=3

          6、復習總結(jié)。

          反思:作為一名剛剛從幼兒園來學前班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是充滿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夠集中,課堂的過程又是一個比較枯燥無味的過程,所以我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養(yǎng)來設(shè)計教案,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這才是一節(jié)較成功的課。經(jīng)過教學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

          學前班的孩子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最喜歡的是游戲、活動。數(shù)學活動對于善于形象思維的幼兒來說更是枯燥單調(diào)乏味。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呢?從數(shù)學本身的特點和幼兒的年齡特點考慮,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教學:

          一、使用游戲活動,一節(jié)課時間很長,孩子好動,長時間坐不住,課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戲,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二、在比賽中調(diào)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幼兒自尊心強,愛表現(xiàn)自己,在小組中進行“奪紅旗”比賽,比一比誰做的有對又快,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我將不斷總結(jié)好的教學方法,將所學真正運用于課堂,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

        7、學前數(shù)學活動《倒著數(shù)》公開課教學設(shè)計與教后反思

          活動目標:

          1.在直觀材料的提示下感知1~10自然數(shù)倒序的的等差關(guān)系。

          2.對倒數(shù)活動有興趣,能夠熟練的倒數(shù)。

          3.知道并掌握數(shù)以數(shù)字間的變化。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1~10的教學卡片一套。

          2.教學場景布置。

          活動重難點:

          掌握數(shù)字間的變化關(guān)系和倒數(shù)。

          活動方法:

          提問法 觀察法 實際操作法

          活動形式:

          集體 個別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導入|——提問

          a.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玩些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b.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ネ鎮(zhèn)€新游戲——跳樓梯(組織好幼兒到樓梯間)

          二、基本部分

          (一)互動活動:跳上和跳下

          1.幼兒觀察樓梯找出不同處。(多了數(shù)字)

          2. 幼兒說出數(shù)字(1-10)并和老師一起讀出來。(老師在一旁跳樓梯,先從下往上,先從上往下)

          3.幼兒觀察數(shù)字的擺放。(每梯都有數(shù)字)

          4.觀察數(shù)字的規(guī)律(從下到上跳時,越跳越高,數(shù)字越大;從上往下跳,越跳越低,數(shù)字越小)

          5.幼兒按老師的要求數(shù)數(shù)。

          (從下往上數(shù),從上往下數(shù))

          (二)游戲

          1.請10名幼兒手中拿著數(shù)字卡片站到相對應的數(shù)字樓梯上。

          2.請幼兒說出自己所拿的數(shù)字卡片上的數(shù)字。(讓幼兒從下往上數(shù),再從上往下數(shù))

          3.提問,讓兩名幼兒之間作比較,(得出多1和少1)游戲重復幾遍讓更多的幼兒一起念。

          4.讓幼兒觀察數(shù)字的變化,得出結(jié)論(一個數(shù)比一個數(shù)多1和少1)

          5教師總結(jié):

          我們從下往上數(shù),從1數(shù)到10,越數(shù)越多,1個比1個多1,這是順著數(shù)。我們從上往下數(shù),從10數(shù)到1,越數(shù)越少,1個比1個少1,這是倒著數(shù)。

          三、結(jié)束部分:

          游戲:順數(shù)——倒數(shù)。順數(shù)就往離教室遠的地方走,倒數(shù)就走回教室,數(shù)完最后一個數(shù)字四散跑開。開始數(shù)了又集中邊數(shù)邊走。

          四、延伸活動:

          小朋友休息的時候和同伴一起玩順數(shù)和倒數(shù)的游戲。

          反思:

          幼兒園的教學應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所以我選擇了數(shù)樓梯的方式進行順數(shù)和倒數(shù)的教學,讓幼兒明白順數(shù)是后一個比前一個多1,倒數(shù)是后一個比前一個少1。并在結(jié)束活動中進行了順數(shù)和倒數(shù)的游戲,還布置幼兒課后和同伴一起玩順數(shù)和倒數(shù)的游戲,回家后再和家長一起玩順數(shù)和倒數(shù)的游戲,讓知識與生活結(jié)合,以鞏固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