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游戲《我的小書屋》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屬于幼兒園公開課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數(shù)學游戲《我的小書屋》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本課讓幼兒在情景活動中學習10組成和不同分法,了解按序分合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學習10的組成,了解10分成兩份的不同分法,學習按序分合。
2.學會觀察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的互換關系。
3.能運用互換的方式找出相關的幾組分合式。
活動準備:
熊磁性教具10只?、10的分解組成操作圖片。
活動過程
1.復習9的組成
(1)對數(shù)游戲:老師先報一個數(shù),然后幼兒再報一個數(shù),老師和幼兒報的兩個數(shù)合在一起要是9。
2、問答游戲:師:小朋友,我問你9可以分成1和幾?
幼:X老師,我告訴你,9可以分成1和8。
2.學習10的組成。
(1)小貓和小狗都請熊一家去它們家做客,這可難壞了小熊一家,這可怎么辦呀,于是它們想出來一個辦法,就是分開去,小熊家一共10只熊,熊爸爸說一部分熊去小貓家,一部分小熊去小狗家。?小朋友,請你們想想10只熊可以怎樣分?請你們幫它們分一分。
(2)請個別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邊分邊說,有幾只去了小貓家,有幾只去了小狗家,教師提醒幼兒每次分的要不相同,用分合式記錄下來。
(3)驗證結果
師:10分成兩份有幾種分法?
(4)找出10分成1和9及9和1的情況,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其中的交換關系,1再來找找,還有哪些數(shù)是這種交換情況的。
(5)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0分成兩份有9種分法,誰會把這9種分法有順序的寫出來。
我們來看看這個分合式,左邊和右邊的部分數(shù)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遞增、遞減的關系)
(6)做幼兒用書p22頁練習。
延伸活動
數(shù)學區(qū)投放10以內(nèi)分解組成操作材料,供幼兒操作。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2、幼兒園時間管理《小明的一天》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如果您是剛踏入幼師行業(yè)的教師,如果您正需要學習教案的編寫,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幫到您。在這個數(shù)學活動中讓幼兒了解一天的時間順序,建立時間觀念。能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了解一天的時間順序,建立時間觀念。
2. 能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養(yǎng)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整點、半點的字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播放鬧鐘的聲音。
(2)師:這是什么聲音?對了,這是鬧鐘的聲音,它每天叫醒我們,早早起床去上學。
2.閱讀讀書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p29頁。
(2)師:請你們給小明的作息時間按照一日活動順序調(diào)整一下。
(3)師:你們也和小明一樣有自己的作息時間,請你說說你們的作息時間。
(1)幼兒互相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1)請幼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2)請幼兒介紹 “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小結:我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幼兒將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活動室內(nèi)。
2.提醒幼兒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幼師教案編寫學習就來!
3、幼兒園《手指的運算》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在手指游戲中引導幼兒認識手與數(shù),學會手指定數(shù)口訣并掌握5以內(nèi)的加法運算。
活動目標:
1.知道手指代表的數(shù),會用手指進行5以內(nèi)的加法運算。
2.能準確用手指進行運算,具有良好的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ppt課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游戲?qū)搿?/p>
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游戲附后)
2.手與數(shù)的認識。
(1)師:我們的手指不但會做手指變變變的游戲,還會做數(shù)學游戲,今天我們就和手指一起做數(shù)學游戲吧。
(2)學習手指定數(shù)口訣
師:小朋友,在和手指進行數(shù)學游戲前,一定要找到一把游戲打開游戲大門的鑰匙,這把鑰匙就是一條口訣。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句口訣。
口訣:食指伸開“l(fā)”,中指伸開“2”;?無名指為“3”,小指伸開“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記住。
(3)游戲:看誰出的快。
玩法:教師報數(shù),幼兒伸手指,看誰最快。
3.手指運算。
(1)師:小貓今天要在家里開宴會,它在統(tǒng)計菜單,算算要買的食物數(shù)量。請你們用手指算算,小貓每種菜要買多少?看誰算的最快。
?、儇垕寢屢?條魚,貓爸爸要吃2條魚,一共要買幾條魚?
②小猴子要吃2條香蕉,猴媽媽要吃3條香蕉,一共要買幾條香蕉?
?、坌⊥米右砸桓}卜,兔子媽媽要吃4根胡蘿卜,一共要買幾條胡蘿卜?
活動延伸:
1.在數(shù)學區(qū)域中投放算式條,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進行手指運算。
2.閱讀幼兒用書,完成p6任務。
附:手指游戲
手指變變變
一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毛毛蟲呀,爬呀爬呀爬呀,(食指動一動做蟲子蠕動的樣子,可以從腿爬到頭上)
二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中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白兔呀,跳呀跳呀跳呀(食指中指放在頭上,作小白兔跳動樣子)
三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中指無名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花貓呀,喵~~喵~~(雙手三根手指放在嘴前作拉動胡須狀)
四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螃蟹呀,爬呀爬呀爬呀(雙手四指彎曲,手心向下,左右晃動)
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蝴蝶呀,飛呀飛呀飛呀,(雙手手臂打開扇動)
(最后一句可以變化,如: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啊嗚~~~~
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大紅花呀,搖呀搖呀搖呀)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4、幼兒園空間知覺鍛煉《小兔的折紙》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本課主要引導幼兒認識和區(qū)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體驗形與體的不同,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能區(qū)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2、體驗形與體的不同,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
活動準備:
1、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ppt
2、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積木若干;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圖片若干。
2、教學ppt。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ppt: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2)師:請你們想想,有什么物體跟它們很相似?
2.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1)教師出示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的積木。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塊積木。這三塊積木和剛才的圖形是不是很相像?它們的名字就叫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2)幼兒以組為單位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感受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積木的外形,并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看法。(教師注意引導幼兒沿著積木周圍摸一摸)。
(2)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三個積木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正方體有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長方體由六個長方形圍成;由無數(shù)個一樣大小的圓形紙片重疊而成的立體圖形,兩端的圓形也是一樣大,中間部分站起來是一條直線,放倒后能滾動,這種像柱子的形體叫圓柱體。
(3)幼兒再次探究,感知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各面。
(4)師:正方體和長方體這六個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正方體幾個面都是正方形,長方體有正方形面也有長方形面。
(5)師:我們的教室里有哪些物體是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的。
活動延伸
閱讀幼兒用書p30,并完成該頁任務。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5、數(shù)學活動《投鄭游戲》幼小銜接教案
幼兒教學越來越受重視,教案是幼師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在短時間內(nèi)寫出優(yōu)質(zhì)的教案?在教育的路上陪您一同成長和學習!讓幼兒學習看圖編減法應用題,在運動中學習投擲技能,會運用“投出去”“捉走了”等表示數(shù)量的減少,會用“還剩下多少”來提出問題。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編減法應用題,會運用“投出去”“捉走了”等表示數(shù)量的減少,會用“還剩下多少”來提出問題。
2.幼兒學習投擲技能,并在運動中感受樂趣。
3. 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能力。
活動準備:1-10的數(shù)字卡、計算符號、幼兒用書、小老鼠圖片、貓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qū)搿?/p>
(1)數(shù)接龍玩法:請每個幼兒站成一個圓圈并持有一張數(shù)字卡,當老師發(fā)出接龍指令時,幼兒要按自己數(shù)字卡的排序跳出來。
(2)游戲可變更接龍的方式。
2.復習5以內(nèi)的組成和分解。
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聽音樂《我的朋友在哪里》 當唱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時,教師發(fā)出總數(shù)指令,幼兒根據(jù)總數(shù)抱一起并回打“幾可以分成幾和幾”。
2.學習編減法應用題。
(1)出示小老鼠和貓圖片。
(2)教師演示:今天貓發(fā)現(xiàn)有小老鼠偷吃,原來有5只小老鼠,貓捉走了2只,還剩下多少只小老鼠?(引導幼兒理解:捉走了,表示減少了,會用:還剩下多少提問)
(2)出示不同數(shù)量的小老鼠圖卡,請幼兒按圖繼續(xù)編題,可個人編、分組、集體進行。
3.列式解答應用題。
(1)出示計算符號,理解減法算式中各種符號的意義
(2)教師演示:上題的應用題中講到小老鼠數(shù)是多了還是少了?數(shù)量減少了用什么方式列式計算呢?幾減幾?請(幼兒學習列減法算式)
(3)認識算式中不同數(shù)字符號各代表的意思。
(4)教師指導幼兒正確書寫減法算式。
活動延伸
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減法計算的。
幼師教案編寫學習就來!
6、數(shù)學游戲《我的小書屋》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本課讓幼兒在情景活動中學習10組成和不同分法,了解按序分合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學習10的組成,了解10分成兩份的不同分法,學習按序分合。
2.學會觀察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的互換關系。
3.能運用互換的方式找出相關的幾組分合式。
活動準備:
熊磁性教具10只?、10的分解組成操作圖片。
活動過程
1.復習9的組成
(1)對數(shù)游戲:老師先報一個數(shù),然后幼兒再報一個數(shù),老師和幼兒報的兩個數(shù)合在一起要是9。
2、問答游戲:師:小朋友,我問你9可以分成1和幾?
幼:X老師,我告訴你,9可以分成1和8。
2.學習10的組成。
(1)小貓和小狗都請熊一家去它們家做客,這可難壞了小熊一家,這可怎么辦呀,于是它們想出來一個辦法,就是分開去,小熊家一共10只熊,熊爸爸說一部分熊去小貓家,一部分小熊去小狗家。?小朋友,請你們想想10只熊可以怎樣分?請你們幫它們分一分。
(2)請個別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邊分邊說,有幾只去了小貓家,有幾只去了小狗家,教師提醒幼兒每次分的要不相同,用分合式記錄下來。
(3)驗證結果
師:10分成兩份有幾種分法?
(4)找出10分成1和9及9和1的情況,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其中的交換關系,1再來找找,還有哪些數(shù)是這種交換情況的。
(5)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10分成兩份有9種分法,誰會把這9種分法有順序的寫出來。
我們來看看這個分合式,左邊和右邊的部分數(shù)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遞增、遞減的關系)
(6)做幼兒用書p22頁練習。
延伸活動
數(shù)學區(qū)投放10以內(nèi)分解組成操作材料,供幼兒操作。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7、幼兒園石頭剪刀布游戲《領號碼牌》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讓幼兒在左手石頭右手剪刀的游戲中感知左右,能以自身為中心進行區(qū)分。鍛煉幼兒的判斷和反應能力。
活動目標:
1、能熟練感知左、右。能以自身為中心進行區(qū)分。
2、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對性,嘗試做出迅速的判斷和反應。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各種左、右手伸指、握拳等不同動作的ppt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qū)搿?/p>
(1)教師讀兒歌“左右手”:一只左來,一只右。左手是剪刀,右手是石頭,石頭剪刀布。
(2)幼兒跟讀,并作相應動作。
(3)師:伸出你們的左右(幼兒揮左手),伸出你們的右手(幼兒揮右手)。
(4)幼兒再次朗讀“左右手”兒歌。
2.熟練感知左、右。
(1)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請你們告訴我,靠近左手這邊的是什么?(左邊);靠近右手這邊是什么(右邊)。
(2)師:請你們找找自己身體上的左右有什么。
小結:身體上的左右有眼睛(左右眼)、耳朵(左右耳)、腳(左右腳)、腿(左右腿)
(3)游戲:教師發(fā)出號令,幼兒去摸相應的部位,例如“伸出左手捏住自己的鼻子,伸出右手抓住自己的左耳朵”等,誰做錯了或做得慢就由他來喊口令。
(4)看圖,猜左右。
教師出示各種左、右手伸指、握拳等不同動作的ppt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猜猜這些動作分別是哪只手做出來的?
(5)翻看幼兒用書,完成p6頁練習。
3.左右的相對性。
(1)老師站在幼兒面前舉右手:小朋友我舉的是右手嗎?
(2)師:請你們也舉起你們的右手,發(fā)現(xiàn)和老師舉起的右手有什么不同?
小結:面對面站著,因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
活動延伸
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