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設計發(fā)型》反思》屬于幼兒園大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大班美術教案《設計發(fā)型》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設計發(fā)型,感受藝術美,激發(fā)幼兒設計發(fā)型的興趣和欲望。
2、啟發(fā)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的把自己設計發(fā)型畫出來。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課件
2、教師范畫5副(不同發(fā)型)
3、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由收到信引入
出示收到信件,引出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興趣
師:咦,小朋友們,剛剛接到了一封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細讀信內(nèi)容:大三班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樂樂電視臺的主持人,我們臺下個月要舉行一個發(fā)型設計比賽,我臺邀請大三班小朋友為自己的媽媽來設計一個新發(fā)型,你們愿意嗎?(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wǎng))在設計新發(fā)型之前,我們一起來看看發(fā)型師設計出哪些漂亮的發(fā)型呢?
二、欣賞不同的發(fā)型(觀看PPT)
1、師:這些設計師設計出發(fā)型真好看,有了這些漂亮的發(fā)型,每個媽媽看起來會更加的漂亮。老師也忍不住想為自己的媽媽設計了新的發(fā)型??纯蠢蠋熢O計的新發(fā)型師什么樣的。
2、出示范畫
師:好看嗎?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發(fā)型師怎么樣的(讓幼兒說一說)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設計方法。
三、幼兒作畫
1、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放輕音樂)
2、要求幼兒設計出與別人與眾不同的發(fā)型
四、講評作品
大家設計了很多美麗漂亮的發(fā)型,希望大家以后設計出更好看的發(fā)型,好嗎?
課后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很能激發(fā)小朋友動手的欲望,以愛激情,以趣引入,輕松有趣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使孩子的興趣非常高。開始先讓看信的形式來引題,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調(diào)整孩子們上課的狀態(tài),然后讓幼兒觀察PPI發(fā)型,再自己設計發(fā)型,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但由于小朋友很少接觸到發(fā)型方面的知識,所以很多小朋友能看到媽媽的發(fā)型,很快的講出很多種發(fā)型,所以在上這堂課之前的教學準備方面還有比較充分的,我個人覺得如果在教師示范畫,教師不要示范,讓孩子自由發(fā)揮想象,然后把設計發(fā)型畫出來。我覺得這樣效果會更加理想??赡苁俏易约合氲奶嗔耍诮處熓痉吨姓埩?位孩子上來畫了2種發(fā)型后,孩子的一些創(chuàng)作想法都會模仿老師的示范畫了。但總體來說,本次教學活動是成功的,激發(fā)培養(yǎng)了孩子愛母親的情感,并在送給母親畫的時候,深化了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愛。希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能有更好的提升。
2、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汽車設計師》含反思
活動背景:
我鎮(zhèn)正實施拆遷工程,在幼兒園附近經(jīng)常會看見挖土機、壓路車在工作,幼兒常常會三個兩個地聚在一起討論這些車的外形和用處,還伴隨著一些動作,象征著機器工作的樣子。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美國學者杜威認為:“興趣是刺激兒童學習的好形式” 。幼兒只有對事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注意力集中,參與主動,投入積極,從而獲得知識經(jīng)驗,依據(jù)這一教學理論我讓幼兒初步認識了挖土機、壓路車、垃圾車、灑水車等,了解其車輛的不同功能,并借著幼兒的興趣,我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發(fā)揮,鼓勵幼兒設計出新型的汽車來方便我們的生活。課后將幼兒設計、討論、想象、創(chuàng)作的新型汽車布置在了教室的墻壁上,既可以裝飾教室環(huán)境又可以參與區(qū)角活動、展示幼兒的作品,同時又能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挖土機、壓路車、垃圾車、灑水車等車輛的不同功能。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各種造型及功用的汽車。
3、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初步認識有特殊功能的車輛,如:挖土機、垃圾車、灑水車等。
2、大馬路背景圖。挖土機、垃圾車、灑水車等車輛的圖片。
3、紙、筆、剪刀。
4、音樂磁帶《開車歌》,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出示“大馬路背景圖”。
(1)這是什么地方?
(2)大馬路上怎么樣?(這條馬路空空的,沒有汽車)
(3)嘟嘟嘟,什么汽車開來了?(教師出示灑水車)
(4)你還見過大馬路上有哪些汽車?它們有什么用?(請小朋友相互講講,教師逐一出示相應的圖片)
(5)小朋友你們真了不起!知道了這么多的汽車。
(設計意圖:出示大馬路背景圖可引起幼兒的興趣,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幫幼兒鞏固學過的知識,為下面設計新型汽車做鋪墊。)
2、設計新型汽車。
(1)小羊遇到難題了,你們愿意幫助它嗎?小羊種了一片桃園,秋天到了,桃子熟了,小羊想把這些桃子賣掉,可是自己又不會爬樹,桃子沒法摘下來,怎么辦呢?我們給小羊造輛汽車來幫助它,但是造輛什么樣的汽車來幫助它呢?(幼兒相互討論后回答)
(設計意圖:以故事的形式出現(xiàn)是為了幫助幼兒在設計新型汽車時更注重汽車的功能性)
(2)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不方便呢?我們需要造一輛什么樣的車,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設計意圖:這個部分能拓展幼兒創(chuàng)作的思路,不至于局限在只為小羊設計汽車,只給小羊帶來方便)
(2)我們來舉行一個汽車設計大賽,每人設計一輛與眾不同的汽車,設計的汽車造型要特別,還要給人們帶來方便。你想造一輛什么樣的汽車?(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3)幼兒設計新型汽車。(教師引導幼兒畫出造型新穎,功能獨特的汽車)
(4)請幼兒把設計好的汽車沿輪廓線剪下來。
4、幼兒欣賞新型汽車。
(1)請已經(jīng)設計好汽車的小朋友拿著自己的汽車相互介紹一下,也可以介紹給旁邊的老師聽。
(2)大馬路上一下子來了這么多汽車,你想了解哪輛汽車?請該設計師介紹汽車的名稱及功用。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請幼兒相互介紹,或介紹給身邊的老師聽,使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產(chǎn)生互動。)
5、放音樂《開車歌》,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1)這些汽車設計得真漂亮,而且有這么多不同的功能,我們都比不出高低了,讓我們開起來試試,到底哪輛汽車開起來最穩(wěn)。
(2)幼兒作開車動作出活動室。
(設計意圖: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做開車動作出活動室是讓幼兒能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該活動。)
活動反思:
在畫汽車之前,我?guī)Ш⒆佑^察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汽車,但是練習畫汽車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汽車無論是小轎車還是大巴車,都只是在方塊上涂色,輪子也很簡單,沒有體現(xiàn)老師表現(xiàn)細節(jié)的要求。經(jīng)過反復的觀察練習,我提高了要求,讓幼兒想一想,怎樣讓汽車變得更加有用,孩子們討論著,有的說讓汽車潛到水底,有的說想要讓汽車飛上天空,那怎樣才能讓汽車具備這些功能呢?于是孩子們有的說可以加翅膀,有的說可以加魚鰭,有的說可以給汽車加上火箭引擎,拿到畫紙,孩子們迫不及待的畫起來。在這個活動中,我意識到孩子們的觀察是很籠統(tǒng)的,表現(xiàn)力也相對欠缺,通過反復的練習后才能達到活動預期的效果。
3、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設計郵票》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郵票,嘗試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2.增進幼兒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經(jīng)驗。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剪好花邊的鉛畫紙
2.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3.集郵冊3本。
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活動流程:
欣賞郵票--師生討論--幼兒作畫--評價活動。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2.前兩天老師去郵局寄一封信,可是郵局的叔叔說這封信少了一樣東西不能寄,請你們幫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郵票)
4.你們知道郵票有什么用途嗎?(寄信)
5.有的人喜歡把一些用過的和沒用過的郵票收集起來,有空的時候拿出來看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郵票很美可以欣賞)
6.老師今天也帶來一些郵票,我們也來欣賞一下好嗎?
7.師生討論
8.你看到郵票是怎樣的?(有花邊、有幣值、有美麗的圖案……)
9.剛才有小朋友看見郵票上有美麗的圖案,和表示郵票價錢的幣值,在郵票的旁邊有白色花邊。
10.這是郵票設計師們設計。如果你是郵票設計師,你準備設計怎樣的郵票圖案?
11.郵票的旁邊有一條白邊,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要留下一條白邊,然后在郵票上寫上中國郵政4個字,這樣就像郵票了。
12.誰愿意將你心里想的郵票圖案畫給小朋友看呢?
13.幼兒示范
14.幼兒作畫
15.你們想不想也設計一張郵票?
16.請你們先想想你想設計一張怎樣的郵票,然后再畫到紙上。
17.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要在設計好的圖案旁留下一條白邊。
18.活動評價
19.誰愿意將你設計的郵票介紹給大家聽聽。
20.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本課的學習包含了郵票的歷史、作用等知識性內(nèi)容,應該算作一節(jié)綜合課。通過學習郵票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幫助學生學習,讓他們能夠注意到生活中的細節(jié),鼓勵他們熱愛生活。
我在教授此課中遵循了以下幾點:結合直觀的欣賞以及與學生的互動加深知識的記憶,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以舉一反三的方式聯(lián)系前面所學知識。
一、結合直觀欣賞,加深記憶。
網(wǎng)絡教室對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是莫大的支持,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經(jīng)常利用自己在專業(yè)方面的優(yōu)勢進行簡單的可課件制作來豐富自己的課程。在本課的準備過程中,我在網(wǎng)絡中結合本課內(nèi)容獲取了不少關于郵票的知識和郵票,并將這部分內(nèi)容以課件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這樣在講課過程中就可以利用課件更直觀地進行講解,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二、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設計郵票,首先要完成郵票鋸齒邊的設計,也是本堂課的難點所在。畫圖程序學生們已經(jīng)能夠做到熟練的掌握,于是我要求學生們利用所學的知識發(fā)揮想象力,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同學們說出了不少方法。這種互動式的教學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種主動探索的意識是每個學生所必需具備的,有了這種能力,學生們才可能運用自己的能力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去學習。
三、舉一反三,聯(lián)系前面的知識。
在前面的學習中,本堂課的技巧基本上傳授過了,需要的是學生把這些知識進行綜合的運用,利用舉一反三的方法來完成本堂課的內(nèi)容。例如,圖片的福祉和粘貼、圖像的旋轉和翻轉都是前面的知識,學生們可以回憶前面的知識并運用到本堂課中,就能很順利地完成本堂課要求的內(nèi)容。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存在的問題。集中起來,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差異問題。教師應當看到這一點,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實體,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特點,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差異,根據(jù)他們的特點進行教學,而且對于不同的學生,完成本堂課的要求也應當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在個別輔導的時候注意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取得本堂課應有的教學效果。
在此課中我收獲不少,有成功的地方也有許多的不足,如留給學生交流的時間相對較短,以及課程難易程度的控制等問題。這也是我今后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總之,在每次作課的過程中,收獲都是很多的。以后要多多利用這樣的機會,為自己充電,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己,提到自己的教學水平。
4、大班美術教案《花瓶設計與裝飾》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欣賞過陶瓷花瓶的基礎上,能大膽想象,設計出自己喜歡的花瓶。
2.在了解花瓶圖案裝飾方法的基礎上,嘗試運用多種花紋來裝飾花瓶。
3.能遷移已有的裝飾經(jīng)驗,認真、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4.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花瓶
2.繪畫工具,人手一份鉛畫紙。
教學過程:
一、教師出示課件,引導幼兒回憶并討論花瓶造型的基本特征。
出示花瓶圖片或教學掛圖,討論花瓶造型的基本特征。
教師出示花瓶,引導幼兒觀察花瓶的造型的基本特征。
1.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粯雍脰|西,小朋友睜大小眼睛看看這是什么?------花瓶
2.教師:你看到的花瓶是什么形狀的?由哪幾部分組成?
3.教師:花瓶造型可以從花瓶口、瓶頸、瓶腹、瓶底這幾部分來觀察。看看每個花瓶在這幾部分的不同變化,你能看出這些變化嗎?
4.引導幼兒通過教師的提問和自己的觀察,進行討論和交流。
二、教師出示課件,讓小朋友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瓶。
教師:小朋友仔細看看這些花瓶,等會我讓小朋友講講你最喜歡哪個花瓶,為什么喜歡?
三、師幼共同討論花瓶造型設計,為繪畫做準備。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設計花瓶的造型。
教師:你想設計出什么形狀的花瓶?花瓶口、瓶頸、瓶腹、瓶底都有什么變化?瓶口是小還是大?瓶頸是粗還是細,是長還是短?瓶腹是大還是小?瓶底有什么樣的變化?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花瓶上的裝飾。
教師:你喜歡在花瓶上裝飾什么樣的圖案?這些圖案怎樣組合、排列才更好看呢?
四、幼兒設計自己喜歡的花瓶,教師適當指導。
教師:畫花瓶時盡量畫得大一些,這樣才能把好看的圖案畫到花瓶上,花瓶一般是左右對稱的,所以在畫的時候要注意。
教師:圖案要清楚,線條要流暢,輪廓要清晰;把主要花紋畫在瓶腹,在花瓶口、瓶頸配些裝飾性的花邊。
五、展示幼兒設計的花瓶,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教師:你設計了一個什么樣的花瓶?你覺得你設計得最棒的地方在哪里?其他小朋友喜歡覺得這幅畫好不好看?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有哪些?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的,我主要是通過欣賞和操作交流,讓幼兒進一步學習用簡單的圖案和線條裝飾花瓶中的塊面。但我沒有很清楚的在欣賞過程中講解每個花瓶的特點,在操作前也沒有將操作要求說清楚,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我也只點評了小朋友畫中好的地方,沒有點評他們畫的不好的地方,這些方面都需要改進。
5、大班美術教案《服裝設計》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廢舊材料的特點,運用剪、粘、畫、拼接的方法設計、制作服裝。
2、知道廢物利用,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廢舊材料,如:報紙、掛歷紙、包裝袋、塑料袋等;剪子、膠水、雙面膠、訂書機。
2、請家長與幼兒一起觀察生活中的人們的服裝,積累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
3、教師事先用廢舊材料制作的服飾樣品2-3件讓3位幼兒穿在身上。
4、時裝表演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流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小明星時裝隊的小朋友為我們帶來的精彩的時裝表演?!?播放音樂,幼兒模特隊上場)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時裝的樣式、裝飾方法。
(1)師:“他們最外面的衣服用什么做的?這幾件衣服一模一樣嗎?哪兒不一樣?……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自由交流討論、回答),教師引導幼兒從服裝的樣式、袖子、做法等地方仔細觀察。
(2)探索裝飾方法。師:“這些服裝漂亮嗎?怎樣才能使它更漂亮?(幼兒自由回答)以魔術的方式把服裝表的更漂亮。
師:“他們是怎樣裝飾的?”(留給幼兒一定的時間觀察想象)
3、開拓幼兒思維,探索服裝的制作方法。
以故事的情節(jié)引入主題:“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時裝表演大會,小動物們想請我們?nèi)⒓印?/p>
我們就來當回小小服裝設計師,為自己設計一套服裝,你們想為自己設計一套什么樣的服裝?”(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出示收集的廢舊物品,幼兒討論想象)師:拿到一個塑料袋怎樣才能把它變成服裝呢?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和好朋友。
師:“先要怎么樣?”(撕領口)教師示范。師:“然后呢?”(幼兒自由交流想象)。
4、幼兒制作服裝,教師適時指導。幼兒自由分組選擇制作方法。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設計并動手制作。
師:“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的不要和別的小朋友一樣,看誰的想法最新穎,誰就是我們班的設計大師哦!
5、幼兒穿上服裝,自由評價。
師:“你做得是什么服裝?你覺得自己設計的服裝什么地方最好看?為什么呢?講講大家聽一聽?“你最喜歡誰的服裝?為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6、師幼共同進行時裝表演。
活動反思:
傳統(tǒng)的教學地點是學生在教室上課,老師是以“粉筆加黑板”為教學工具,這樣學生的課堂空間太小,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思路狹窄,不知道自己所做所學是否與企業(yè)一致,碰到問題束手無策,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識舉一反三地解決實際問題,為此,我們嘗試下面的做法:
(1)、課堂教學走進企業(yè)
德國職業(yè)教育的成功模式,在于其成功地實施了雙元制教育,這種教育模式和內(nèi)涵為我國職業(yè)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在雙元制教學模式中,整個教學過程十分重視學生實踐技能與技巧的培訓。理論教育注重實用性,并與實際緊密相連,服從時間需要,整個教學是針對企業(yè)的需要來展開的,整個培訓內(nèi)容是在國家培訓大綱基礎上結合企業(yè)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的,較好的保證了學生訓練項目與畢業(yè)后工作的接軌。注重實踐技能,為未來工作而學習是教學的宗旨。讓企業(yè)走進學校、學校走進企業(yè),通過校企結合使企業(yè)的血液得于常流常新,給企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也增強了企業(yè)的競爭能力。通過校企結合使學校的教學方向跟緊企業(yè)發(fā)展方向;從而做到洞悉市場行情,為企業(yè)輸送新鮮的血液。為服裝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2)、讓課堂走進市場
職業(yè)教育如何把握市場需求的脈搏,培養(yǎng)一專多能、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加速順利的走向市場,服務市場經(jīng)濟,這是個嶄新的問題。對此,我對服裝結構制圖教學課堂地點進行了大膽嘗試,讓學生走出學校,走出教室,走向市場,走向商店,進行真刀實槍的課堂教學。如我們在上西服駁領配領時,教材的配領方法沒有對領面進行翻領與領腳的分割,而目前市場上大多數(shù)西服的領面是進行分割的,其作用是工藝成品之后更服貼。如果光在課堂上直接講解領面與領腳分割、教他們?nèi)绾沃茍D,學生會被動接受,但是學生學習求知欲激發(fā)不起來。因此,我嘗試進行改革,要求學生通過對市場西服領子結構造型的直接感受,弄懂為什么要分割,分割有何好處,如何合理分割等等。這樣的教學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這就增加了我開設第二課堂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周末、假日、自習課等時間,對款式結構、色彩、面料等綜合性資料的搜索收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縮短了所學內(nèi)容與市場的距離,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6、大班美術教育教案《設計郵票》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郵票,嘗試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2、增進幼兒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經(jīng)驗。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剪好花邊的鉛畫紙
2.記號筆、油畫棒。(人手一份)
3.集郵冊3本。
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用鮮明、柔和的色彩裝飾郵票。
活動流程:
欣賞郵票--師生討論--幼兒作畫--評價活動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2.前兩天老師去郵局寄一封信,可是郵局的叔叔說這封信少了一樣東西不能寄,請你們幫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郵票)
4.你們知道郵票有什么用途嗎?(寄信)
5.有的人喜歡把一些用過的和沒用過的郵票收集起來,有空的時候拿出來看看,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郵票很美可以欣賞)
6.老師今天也帶來一些郵票,我們也來欣賞一下好嗎?
7.師生討論
8.你看到郵票是怎樣的?(有花邊、有幣值、有美麗的圖案……)
9.剛才有小朋友看見郵票上有美麗的圖案,和表示郵票價錢的幣值,在郵票的旁邊有白色花邊。
10.這是郵票設計師們設計。如果你是郵票設計師,你準備設計怎樣的郵票圖案?
11.郵票的旁邊有一條白邊,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要留下一條白邊,然后在郵票上寫上中國郵政4個字,這樣就像郵票了。
12.誰愿意將你心里想的郵票圖案畫給小朋友看呢?
13.幼兒示范
14.幼兒作畫
15.你們想不想也設計一張郵票?
16.請你們先想想你想設計一張怎樣的郵票,然后再畫到紙上。
17.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要在設計好的圖案旁留下一條白邊。 18.活動評價
19.誰愿意將你設計的郵票介紹給大家聽聽。
20.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本課的學習包含了郵票的歷史、作用等知識性內(nèi)容,應該算作一節(jié)綜合課。通過學習郵票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幫助學生學習,讓他們能夠注意到生活中的細節(jié),鼓勵他們熱愛生活。
我在教授此課中遵循了以下幾點:結合直觀的欣賞以及與學生的互動加深知識的記憶,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以舉一反三的方式聯(lián)系前面所學知識。
一、結合直觀欣賞,加深記憶。
網(wǎng)絡教室對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是莫大的支持,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經(jīng)常利用自己在專業(yè)方面的優(yōu)勢進行簡單的可課件制作來豐富自己的課程。在本課的準備過程中,我在網(wǎng)絡中結合本課內(nèi)容獲取了不少關于郵票的知識和郵票,并將這部分內(nèi)容以課件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這樣在講課過程中就可以利用課件更直觀地進行講解,以此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二、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設計郵票,首先要完成郵票鋸齒邊的設計,也是本堂課的難點所在。畫圖程序學生們已經(jīng)能夠做到熟練的掌握,于是我要求學生們利用所學的知識發(fā)揮想象力,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同學們說出了不少方法。這種互動式的教學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種主動探索的意識是每個學生所必需具備的,有了這種能力,學生們才可能運用自己的能力去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去學習。
三、舉一反三,聯(lián)系前面的知識。
在前面的學習中,本堂課的技巧基本上傳授過了,需要的是學生把這些知識進行綜合的運用,利用舉一反三的方法來完成本堂課的內(nèi)容。例如,圖片的福祉和粘貼、圖像的旋轉和翻轉都是前面的知識,學生們可以回憶前面的知識并運用到本堂課中,就能很順利地完成本堂課要求的內(nèi)容。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存在的問題。集中起來,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差異問題。教師應當看到這一點,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實體,他們各自有不同的特點,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差異,根據(jù)他們的特點進行教學,而且對于不同的學生,完成本堂課的要求也應當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在個別輔導的時候注意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取得本堂課應有的教學效果。
在此課中我收獲不少,有成功的地方也有許多的不足,如留給學生交流的時間相對較短,以及課程難易程度的控制等問題。這也是我今后教學中需要進一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傊?,在每次作課的過程中,收獲都是很多的。以后要多多利用這樣的機會,為自己充電,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己,提到自己的教學水平。
7、大班美術教案《名片設計師》含反思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對大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感興趣,包括小小的名片?;顒又?,我們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名片的用途和名片上的內(nèi)容,還有各種裝飾在名片上的花紋。仔細的孩子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會把工作內(nèi)容印在名片上,引起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興趣和思考“我長大以后要做什么?”活動中,我們給孩子們提供多種材料和輔助工具,引導他們自由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造,互相交流自己的設計想法,從中獲得設計和成功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選擇運用剪、貼、拼接等方法設計獨特風格的名片。
2.體驗自主動手設計、制作名片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積累:
(1)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名片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將收集到的名片布置成名片墻
(3)科學活動初步認識了解名片的用途和內(nèi)容
2.材料準備:
(1)不同質地的紙、花邊剪、壓花機、畫筆、剪刀、廢物筐、羽毛、毛根等。
(2)音樂“找朋友”、名片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及熱情。
1、音樂“找朋友”進入活動室,提醒幼兒和好朋友抱一抱。
2、談話討論激發(fā)幼兒設計制作的興趣。
“我們知道了一種交朋友的新辦法,誰知道?”
“咱們收集了很多名片,請小朋友們來說一下名片上面有什么?;.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是用來干什么的?” 幼兒自由發(fā)言。
小結: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認識很多朋友,又可以根據(jù)名片上的電話號碼、地址與朋友保持聯(lián)系。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了解名片構成、嘗試制作。
1、出示實物,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名片的不同。
“小朋友看,我收集的這些名片有什么不同?”
2、引導幼兒看PPT,再自由發(fā)表評論。
“再來看看朋友們收集的名片……”
“你看到了什么樣的名片?”
3、引導幼兒自己想到操作中要注意的問題 “今天你們都是設計師,每個人給自己設計一個屬于和別人不一樣的名片。但是制作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先跟你旁邊的好朋友說說你的想法吧?!?/p>
“誰來說說看”……
引導幼兒自己主動思考,說出剪刀的安全用法、垃圾丟在廢物筐、工具物歸原處等。
4、幼兒分組設計制作自己的名片,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展示評價作品
引導幼兒互相觀察名片,猜猜主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激發(fā)幼兒在創(chuàng)作的興趣。
活動延伸:
欣賞活動“朋友的名片”,設計自己的名片墻
游戲:根據(jù)名片找朋友
活動反思:
活動中準備的材料要充分考慮孩子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能否在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得到提高。我們給孩子們準備了毛根,原想毛根的色彩比較突出,而且柔軟容易塑形,便于孩子們自己動手變化出不同的造型?;顒又?,毛毛小朋友想用毛根貼邊,但是毛根過長,她想用剪刀修剪,但是剪不動便向老師求助。我的反應是馬上拿起剪刀幫她剪,這是我不夠沉穩(wěn)的表現(xiàn),在王老師的提醒下,我恍然發(fā)覺,自己竟然忘記了王園長經(jīng)常提醒我們的——“要給孩子思考、嘗試、反復推敲的機會和時間”。如果當時我只是給毛毛適當?shù)恼Z言提示,引導她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那樣更會激發(fā)孩子的探索欲望,比如,把毛根折起來扭成麻花狀,就可以不用剪刀剪了!
8、大班美術教案《設計發(fā)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設計發(fā)型,感受藝術美,激發(fā)幼兒設計發(fā)型的興趣和欲望。
2、啟發(fā)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的把自己設計發(fā)型畫出來。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課件
2、教師范畫5副(不同發(fā)型)
3、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由收到信引入
出示收到信件,引出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興趣
師:咦,小朋友們,剛剛接到了一封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細讀信內(nèi)容:大三班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樂樂電視臺的主持人,我們臺下個月要舉行一個發(fā)型設計比賽,我臺邀請大三班小朋友為自己的媽媽來設計一個新發(fā)型,你們愿意嗎?(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wǎng))在設計新發(fā)型之前,我們一起來看看發(fā)型師設計出哪些漂亮的發(fā)型呢?
二、欣賞不同的發(fā)型(觀看PPT)
1、師:這些設計師設計出發(fā)型真好看,有了這些漂亮的發(fā)型,每個媽媽看起來會更加的漂亮。老師也忍不住想為自己的媽媽設計了新的發(fā)型??纯蠢蠋熢O計的新發(fā)型師什么樣的。
2、出示范畫
師:好看嗎?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發(fā)型師怎么樣的(讓幼兒說一說)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設計方法。
三、幼兒作畫
1、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放輕音樂)
2、要求幼兒設計出與別人與眾不同的發(fā)型
四、講評作品
大家設計了很多美麗漂亮的發(fā)型,希望大家以后設計出更好看的發(fā)型,好嗎?
課后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很能激發(fā)小朋友動手的欲望,以愛激情,以趣引入,輕松有趣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使孩子的興趣非常高。開始先讓看信的形式來引題,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調(diào)整孩子們上課的狀態(tài),然后讓幼兒觀察PPI發(fā)型,再自己設計發(fā)型,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但由于小朋友很少接觸到發(fā)型方面的知識,所以很多小朋友能看到媽媽的發(fā)型,很快的講出很多種發(fā)型,所以在上這堂課之前的教學準備方面還有比較充分的,我個人覺得如果在教師示范畫,教師不要示范,讓孩子自由發(fā)揮想象,然后把設計發(fā)型畫出來。我覺得這樣效果會更加理想??赡苁俏易约合氲奶嗔?,在教師示范中請了2位孩子上來畫了2種發(fā)型后,孩子的一些創(chuàng)作想法都會模仿老師的示范畫了。但總體來說,本次教學活動是成功的,激發(fā)培養(yǎng)了孩子愛母親的情感,并在送給母親畫的時候,深化了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愛。希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能有更好的提升。
9、大班美術教案《花瓶設計師》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欣賞各種花瓶,感受工藝品的美。
2. 根據(jù)花瓶的造型的幾個部分及其變化設計花瓶。
活動準備:
1. 師生共同收集各種花瓶。
2. 繪畫紙,油畫棒,水粉顏料,勾線筆,用水果包裝網(wǎng)扎成的“菊花”。
3. 花瓶范畫一張,各種花瓶圖案的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1. 出示花瓶,引導幼兒觀察。
?、龠@些花瓶漂亮嗎?"屈,老師.教,案,網(wǎng)"哪幾部分最漂亮?
?、谶@些花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2. 根據(jù)幼兒回答,教師歸納小結:花瓶有陶瓷的有玻璃的,花瓶有胖的有瘦的,有高的有矮的;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邊口;花瓶頸有粗的有細的,有長的有短的,有的兩邊還有“小耳朵”;花瓶肚圓的、橢圓的,還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創(chuàng)作
1. 引導幼兒學習花瓶造型的設計。
?、俪鍪痉独?,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②請1~2個幼兒運用將花瓶的主要組成部分(瓶口、瓶頸、瓶肚)進行組合變化的方法來設計花瓶。
2. 引導幼兒學習花瓶圖案的裝飾設計。
?、僖龑в變河^察花瓶上的圖案,說說它們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诔鍪净ㄆ繄D案范例,引導幼兒欣賞。
?、凼痉队盟W(wǎng)扎成“菊花”印畫花瓶上的圖案。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 鼓勵幼兒設計出新穎的花瓶造型和圖案。
2. 印花時要求幼兒注意優(yōu)質畫面的整潔。
四、講評
將幼兒作品集中起來開一個“花瓶展覽會”,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因此,幼兒完成創(chuàng)作后,教師就把幼兒的作品懸掛起來進行展覽,請先完成的幼兒和同伴說一說自己的作品。幼兒都完成后,組織幼兒一起欣賞,并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喜歡。
10、大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設計電腦》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共同做事的能力。
2.能夠有目的的按照計劃做事情。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過程:
活動一:認識電腦
1.帶領幼兒到電腦室參觀,并請電腦室的工作人員給孩子講一些電腦的基礎知識。
2.幼兒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簡單電腦的操作。
活動二:設計電腦
1.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昨天參觀電腦,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2.引導討論,啟發(fā)想象。
師:你想為咱班的科學區(qū)添置一臺什么樣的電腦?怎樣設計會比我們昨天看的電腦更先進、更漂亮,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3.請幼兒把自己設計的電腦繪畫出來。
活動三:投票選舉
孩子的想象如此豐富,設計的電腦也超出了大人的意料,他們設計的有:小兔電腦、外星人電腦、坦克電腦、娃娃電腦……這么多的電腦先制作哪一個呢?"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wǎng)"這個問題擺在孩子們面前,經(jīng)過討論決定進行投票,按票數(shù)多少來決定,哪個票數(shù)多就先制作哪個。
活動四:制作電腦
1.先和孩子一起討論制作電腦都需哪些工具和材料。
2.孩子收集工具和準備材料。
3.開始制作
(1)先讓幼兒設計制作圖紙。
(2)進行分工。
(3)進行制作。
活動五:電腦評比大賽
1.先討論大賽的準備工作,根據(jù)孩子所說的進行統(tǒng)計、分類、分工,孩子們有著各自負責的工作,有的幼兒是招待員;有的是宣傳員;有的是售票員……
2.制作大賽需要的物品,包括宣傳海報、邀請函、門票、獎牌等。
3.召開電腦評比大賽。
活動反思:
幼兒的制作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嘗試的過程。在制作的過程中,孩子們有分工、合作、交流,同時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教師一定要鼓勵幼兒克服困,不要放棄。而且要適時地給幼兒提供幫助。比如:在制作坦克電腦的炮筒時,難住了幼兒,用筷子太細了,用彩筆又太短,怎么辦?幼兒發(fā)愁了,我提醒他們“想想你們玩的紙棒是怎么做的?”幼兒馬上就明白了,找來掛歷很快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