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繪本閱讀教案《團圓》》屬于幼兒園大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大班繪本閱讀教案《團圓》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2.通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繪本內(nèi)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引導(dǎo)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重點:
通過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活動難點:
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團圓.》幻燈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談話導(dǎo)入
今天郭老師帶來了一本關(guān)于我的圖書,看看封面上我的旁邊都有誰?一家人在干什么?我睡在哪里?你有沒有在爸爸媽媽的中間睡過?是什么感覺?
二、閱讀繪本,理解體驗
1. 在第一頁上你看到了誰?爸爸為什么不在家?你猜一猜爸爸到哪里去了?
2. 爸爸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來,我看見爸爸的表情是怎樣的?爸爸為什么用胡子渣我的臉?爸爸抱起我,我為什么嚇得大叫起來?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來了,你看到爸爸什么表現(xiàn)?
3. 當我吃到包著錢幣的湯圓后、心情是怎么樣的?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為什么爸爸看到我吃到了包著硬幣的湯圓比我還開心呢?
4. 當大春給我看他的大紅包時,你猜猜我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我不覺得大春的大紅包稀奇,卻要把我的硬幣拿給他看?
5. 爸爸讓我跟他一起去屋頂,看不到遠處有什么,你會怎么表現(xiàn)?當爸爸看到我看不見遠方的東西時,你猜一猜爸爸會怎么做?你被爸爸高高的舉起過嗎?是什么樣的心情?
6. 堆完雪人打完雪仗后回到家一摸口袋,什么找不到了?我的心情怎樣?你猜一下我會怎么做?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著急的表情。為什么我這么在乎這枚硬幣?
7. 爸爸要走了,我的心情怎樣?爸爸在我的耳邊悄悄地說了一句話,你猜一猜爸爸說了什么?為什么我不要爸爸給我買洋娃娃,卻把硬幣給了爸爸?
三、配合音樂,重溫故事
活動結(jié)束:爸爸要走了,我把硬幣送給爸爸,因為這是一枚代表好運的硬幣,這枚硬幣會給爸爸帶來好運,保佑爸爸平平安安的早點回來跟我和媽媽團圓。
活動反思:
第一次嘗試繪本教學(xué),沒有經(jīng)驗,也沒有太多的范本可以借鑒,只是摸索。
繪本閱讀教學(xué)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孩子們對繪本閱讀的興趣,而不是但存的喜歡聽故事。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提高孩子們閱讀的能動性。因此,我選擇了內(nèi)容較簡單,較適合中班孩子的繪本閱讀《團圓》,這節(jié)課上下來,有滿意之處,也有很多的不足。
較滿意的地方是:
在活動過程中一共提到了七大問題。每一個問題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小問題。能在許多的小問題里面找到一個重點問題引導(dǎo)孩子討論猜測進行提問,讓孩子真正的走進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去體驗微妙豐富的情感變化,培養(yǎng)學(xué)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介紹封面時,引導(dǎo)孩子,你在封面上都看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第一頁上只有我和媽媽,爸爸到哪里去了?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孩子敢想敢猜的學(xué)習(xí)精神,另一方面也給故事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讓孩子對故事的情節(jié)充滿了好奇,有一睹為快的欲望。
不足的地方是:
提問問題時語言不夠簡潔,有些啰嗦。
今后的我一定會積極探索,也希望大家給予指點,共同交流,集思廣益,真正有效的上好繪本閱讀課,讓孩子在經(jīng)典閱讀中獲得快樂,在分享交流中感受童趣,感悟人生!
活動點評:
《團圓》是一個溫馨且又有些傷感的經(jīng)典故事,它吸引了孩子們,同時也深深地打動了我。
從故事中,孩子們知道了父愛的溫厚,硬朗,以及給自己的安全感。也知道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日子多么的甜蜜,可一年里爸爸只有春節(jié)才能回來一次,初見爸爸時,“我”怯怯的不肯走進,乃至嚇得大哭,為了讓孩子理解“我”與爸爸的陌生感,郭老師設(shè)計了啟發(fā)性的提問:我為什么嚇得大哭?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來,你會怎么樣等等,尤其是那枚珍貴的小小的好運硬幣,從失而復(fù)得的驚喜到“我”又將其送給出遠門的爸爸,這里面包含著多少的牽掛,又傳遞了多少祝福。
郭老師在活動中有效提問調(diào)動了孩子的學(xué)習(xí)興趣,并結(jié)合生活的實際,讓孩子們表演,體驗主人翁“我”的心情,整個活動過程層次清晰,各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應(yīng)注意的是:再提問時再精煉些就更好了。
2.大班繪本閱讀教案《團圓》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2.通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繪本內(nèi)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引導(dǎo)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重點:
通過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讓幼兒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感受到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活動難點:
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團圓.》幻燈片,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談話導(dǎo)入
今天郭老師帶來了一本關(guān)于我的圖書,看看封面上我的旁邊都有誰?一家人在干什么?我睡在哪里?你有沒有在爸爸媽媽的中間睡過?是什么感覺?
二、閱讀繪本,理解體驗
1. 在第一頁上你看到了誰?爸爸為什么不在家?你猜一猜爸爸到哪里去了?
2. 爸爸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來,我看見爸爸的表情是怎樣的?爸爸為什么用胡子渣我的臉?爸爸抱起我,我為什么嚇得大叫起來?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來了,你看到爸爸什么表現(xiàn)?
3. 當我吃到包著錢幣的湯圓后、心情是怎么樣的?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為什么爸爸看到我吃到了包著硬幣的湯圓比我還開心呢?
4. 當大春給我看他的大紅包時,你猜猜我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我不覺得大春的大紅包稀奇,卻要把我的硬幣拿給他看?
5. 爸爸讓我跟他一起去屋頂,看不到遠處有什么,你會怎么表現(xiàn)?當爸爸看到我看不見遠方的東西時,你猜一猜爸爸會怎么做?你被爸爸高高的舉起過嗎?是什么樣的心情?
6. 堆完雪人打完雪仗后回到家一摸口袋,什么找不到了?我的心情怎樣?你猜一下我會怎么做?請小朋友來表演一下著急的表情。為什么我這么在乎這枚硬幣?
7. 爸爸要走了,我的心情怎樣?爸爸在我的耳邊悄悄地說了一句話,你猜一猜爸爸說了什么?為什么我不要爸爸給我買洋娃娃,卻把硬幣給了爸爸?
三、配合音樂,重溫故事
活動結(jié)束:爸爸要走了,我把硬幣送給爸爸,因為這是一枚代表好運的硬幣,這枚硬幣會給爸爸帶來好運,保佑爸爸平平安安的早點回來跟我和媽媽團圓。
活動反思:
第一次嘗試繪本教學(xué),沒有經(jīng)驗,也沒有太多的范本可以借鑒,只是摸索。
繪本閱讀教學(xué)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孩子們對繪本閱讀的興趣,而不是但存的喜歡聽故事。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提高孩子們閱讀的能動性。因此,我選擇了內(nèi)容較簡單,較適合中班孩子的繪本閱讀《團圓》,這節(jié)課上下來,有滿意之處,也有很多的不足。
較滿意的地方是:
在活動過程中一共提到了七大問題。每一個問題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小問題。能在許多的小問題里面找到一個重點問題引導(dǎo)孩子討論猜測進行提問,讓孩子真正的走進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去體驗微妙豐富的情感變化,培養(yǎng)學(xué)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介紹封面時,引導(dǎo)孩子,你在封面上都看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第一頁上只有我和媽媽,爸爸到哪里去了?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孩子敢想敢猜的學(xué)習(xí)精神,另一方面也給故事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讓孩子對故事的情節(jié)充滿了好奇,有一睹為快的欲望。
不足的地方是:
提問問題時語言不夠簡潔,有些啰嗦。
今后的我一定會積極探索,也希望大家給予指點,共同交流,集思廣益,真正有效的上好繪本閱讀課,讓孩子在經(jīng)典閱讀中獲得快樂,在分享交流中感受童趣,感悟人生!
活動點評:
《團圓》是一個溫馨且又有些傷感的經(jīng)典故事,它吸引了孩子們,同時也深深地打動了我。
從故事中,孩子們知道了父愛的溫厚,硬朗,以及給自己的安全感。也知道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日子多么的甜蜜,可一年里爸爸只有春節(jié)才能回來一次,初見爸爸時,“我”怯怯的不肯走進,乃至嚇得大哭,為了讓孩子理解“我”與爸爸的陌生感,郭老師設(shè)計了啟發(fā)性的提問:我為什么嚇得大哭?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來,你會怎么樣等等,尤其是那枚珍貴的小小的好運硬幣,從失而復(fù)得的驚喜到“我”又將其送給出遠門的爸爸,這里面包含著多少的牽掛,又傳遞了多少祝福。
郭老師在活動中有效提問調(diào)動了孩子的學(xué)習(xí)興趣,并結(jié)合生活的實際,讓孩子們表演,體驗主人翁“我”的心情,整個活動過程層次清晰,各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應(yīng)注意的是:再提問時再精煉些就更好了。
3.大班繪本閱讀教案《大腳丫跳芭蕾》
活動目標:
1.在聽聽、看看、猜猜中初步感知故事情節(jié),嘗試用優(yōu)美的語句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通過集體和自主閱讀,進一步理解繪本中蘊含的道理:做自己喜歡的事,萌發(fā)堅持夢想不放棄的信念。
活動準備:
PPT課件;繪本圖書若干;根據(jù)孩子的本領(lǐng),適當準備音樂或道具。
活動過程:
1.聊一聊,現(xiàn)場展示,介紹拿手本領(lǐng)。
師: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們有許多本領(lǐng),是這樣嗎?誰來介紹一下自己最拿手的本領(lǐng)!
剛才每位小朋友都介紹了自己的本領(lǐng),其中有一個小朋友說會跳騎馬舞喲。黃老師準備了音樂,請他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領(lǐng)好嗎?掌聲送給他!
2.猜一猜封面人物有什么本領(lǐng),引出繪本故事。
師:今天我要給大家?guī)硪晃恍屡笥眩胸惲者_,一起向她打個招呼吧!猜猜看,貝琳達的本領(lǐng)是什么?跳什么舞?你怎么知道的?你們從貝琳達的服裝和動作上看出來的?猜得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去聽聽貝琳達的故事吧。
3.聽一聽,觀察畫面,猜想故事情節(jié)。
(1)貝琳達的問題
①師:(講述故事)有一個跳芭蕾舞的女孩,名叫貝琳達。貝琳達喜歡跳舞,她每天去舞蹈學(xué)校認真地練舞。她跳舞的時候,姿態(tài)優(yōu)雅、腳步輕巧靈活??墒牵惲者_有個大問題。仔細看圖,猜猜看,她有什么大問題?什么地方比較特別?為什么腳大會是她的大問題呢?
?、趲煟阂驗樨惲者_長著一雙大腳,所以在參加一年一度的芭蕾舞表演選拔賽時,評委們對貝琳達的大腳滿意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他們好像在說什么?
請你來學(xué)學(xué)他們夸張的表情。(個別、集體:)
(2)傷心的貝琳達
師:還沒等貝琳達試跳,三個評審委員都說:“回去吧,你那一雙腳,永遠也跳不好!”
師:貝琳達此時此刻的心情怎么樣?畫面上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貝琳達很難過?
師總結(jié):畫面以灰色為主,天灰蒙蒙的,讓我們感受到了貝琳達的灰心難過;蓮蓬頭滴下的水滴仿佛是貝琳達傷心的眼淚。
師:貝琳達這么難過,你想對貝琳達說些什么呢?
謝謝你們的鼓勵!聽了你們的話,貝琳達好了許多。
(3)貝琳達的新工作
師:她決定放棄跳舞,尋找新的事做。貝琳達找到工作了嗎?在費萊迪餐廳找到了工作。費萊迪先生和餐廳里的客人喜歡她嗎?是的,客人喜歡她,因為她動作快,腳步輕巧靈活。費萊迪先生也喜歡她,因為她做事很認真。
費萊迪先生為什么喜歡她?
討論:貝琳達在舞蹈學(xué)院里認真練習(xí)舞蹈,在餐廳里認真做事。孩子們,無論在哪里,認真的人總會受到歡迎。
你是一個認真的人嗎?你做什么事很認真?媽媽是怎么夸你的?
師:雖然,貝琳達在費萊迪餐廳干得很出色,可是貝琳達快樂嗎?她在想什么呢?決定放棄的她為什么還是忘不了跳舞?
師:貝琳達真的放棄了嗎?她還會再跳舞嗎?如果再跳舞她會在哪里跳呢?
4.看一看,自主閱讀,尋找答案。
師:你們猜得對不對呢?答案就藏在書里。等一會兒請你輕輕地到書架上拿一本書,打開到有紅色標記的一頁,然后一頁一頁往后翻,一直看到有黃色標記的那一頁。黃老師在你們閱讀的時候播放一段輕柔的音樂。當音樂結(jié)束的時候,請你把書放回到書架上。好,輕輕地去吧!
(1)師:貝琳達后來跳舞了嗎?在哪里跳的?
師:先在哪里跳的?餐廳里的客人喜歡她的表演嗎?從哪里看出來的?你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這樣的話完整地說一說嗎?
(2)師:貝琳達后來怎么又到舞臺上跳舞了呢?你看懂了嗎?
師:原來有一個指揮發(fā)現(xiàn)了她。他在看貝琳達跳舞的時候是怎樣的表情?(驚訝、贊賞、感動)請你來學(xué)學(xué)他的樣子:三種不一樣的表情,我來說,請你來學(xué)一學(xué)好嗎?
因為她的舞蹈太美了,所以指揮邀請她到舞臺上去表演給更多的人看。
(3)師:貝琳達在舞臺上隨著美妙的音樂翩翩起舞,你覺得她跳舞的時候像什么?你能用優(yōu)美的語句說一說嗎?
師:仔細看一看,在觀眾席上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三張熟悉的面孔?他們是誰?相同的評委,為什么他們的表情和之前截然相反呢?第一次選拔時,他們有沒有看貝琳達表演?沒有看表演,就說別人不適合跳舞,這樣好不好?為什么不好?
如果請你對他們說.一句話,你想說什么?
小結(jié):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試一試才知道。聽了你們的話,相信他們以后也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4)貝琳達快樂極了,因為她可以跳舞,跳舞,一直跳舞。
5.讀一讀,繪本圖書,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
(1)師:小朋友們,故事講完了,你們知道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嗎?
看,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故事——《大腳丫跳芭蕾》。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埃米?揚。
(2)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讀一讀這個故事吧!輕輕地打開第一頁,故事開始了,遇到你喜歡的地方,也可以跟著老師讀一讀喲! (人手一本繪本圖書,邊看,邊聽,邊讀。)
故事讀完了,輕輕地把書合上,我們班的小朋友有很好的閱讀習(xí)慣喲!
師:孩子們,你喜歡貝琳達嗎?你覺得貝琳達是一個怎樣的女孩?
(3)是啊,貝琳達最喜歡的就是跳芭蕾舞,在她遭遇困難的時候,如果她放棄了跳舞,能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能不能站在世界一流的舞臺上?
6.說一說,童真夢想,升華繪本內(nèi)涵。
師:貝琳達的夢想已經(jīng)實現(xiàn),你們的夢想是什么呢?
(師鼓勵、贊賞孩子們的夢想。)
小結(jié):孩子們,童年的夢想是多么的珍貴!只有堅持和努力之后才能讓夢想變成現(xiàn)實。你們就要上小學(xué)了,老師希望你們像貝琳達一樣,做自己喜歡的事,學(xué)習(xí)更多的本領(lǐng),祝你們夢想成真!
活動反思:
思考——教師基于繪本本身的內(nèi)涵思考
繪本《大腳丫跳芭蕾》是美國知名圖畫書作家埃米?揚的第一本圖畫書作品。埃米?揚從小熱愛畫畫,獲得哈佛大學(xué)法學(xué)博士并從事律師工作七年之后,放棄了讓人羨慕的律政事業(yè),回歸藝術(shù)的世界。這本繪本其實就是作者對自身內(nèi)心成長歷程的再現(xiàn)。繪本中,作者用漫畫手法夸張地畫出貝琳達的一雙大腳,描繪了熱愛跳舞的貝琳達在遭遇困難時沒有放棄,終于夢想成真的故事。看似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其實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堅守夢想、自信執(zhí)著、不斷努力。
如何將這樣深刻的人生哲理傳遞給大班幼兒,讓他們在主動學(xué)習(xí)、快樂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有所收獲?洛克曾說“閱讀只是給頭腦提供認識的材料;思考才使我們閱讀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币虼耍覍⒈敬卫L本教學(xué)的關(guān)鍵詞定位于:積極思考,大膽碰撞,真實體驗,獲得感悟。
體驗一一情感遷移,體驗人物情感的變遷
在故事的精彩、關(guān)鍵、轉(zhuǎn)折處,引導(dǎo)孩子預(yù)測問題,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fā)孩子繼續(xù)閱讀的興趣。呈現(xiàn)情緒色彩濃的圖畫可以讓幼兒由圖畫想象人物的心理,鼓勵孩子在觀察中積極反應(yīng)與評論,觀察畫面,發(fā)現(xiàn)畫面中隱藏的故事。例如,灰色的天空代表著貝琳達心灰意冷的心情,蓮蓬頭的水滴代表著貝琳達的眼淚。
說說安慰的話,進行情感遷移。孩子們說:“腳大又不是你的錯”,“別擔心,除了跳舞,還有其他事做”。
感悟——多層次閱讀,感悟人生的哲理
首先,讓孩子們通過自我介紹和展示最拿手的本領(lǐng),一開始就讓孩子們了解自己,肯定自己。
其次,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看書,通過師幼共讀、引發(fā)思考、討論故事、自主閱讀,發(fā)現(xiàn)和尋找答案。其中有兩個小的討論:1.認真的人無論在哪里都會受歡迎,你是認真的人嗎?你做什么很認真?別人是怎么夸你的。孩子們的回答很多,其中有一個孩子說:“我看電視很認真?!睅煹奶幚恚骸罢f明你很專注,如果把這種專注用在學(xué)習(xí)上那就更好了!”2.三個評委從開始的反對到后來的贊同,讓孩子們討論為什么?沒有看到就說別人不行,這樣好不好?你想怎么對他們說?孩子們的回答同樣精彩。師總結(jié):凡事不能看表面,試一試才知道。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一方面老師可以了解孩子對故事的了解程度,思考的深度與廣度;另一方面為孩子們討論故事提供一個合作思考的機會,不僅幫助孩子確認、擴展及修正個人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而且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培養(yǎng)傾聽、發(fā)問與表達的技巧,學(xué)習(xí)說理與思考,建立對自己有意義的知識系統(tǒng)。
同時,在這里還體現(xiàn)了繪本教學(xué)的整合策略:自主探索閱讀、計算機輔助閱讀、理解體驗閱讀、傾聽閱讀等,最終達成目標!
活動最后,說說自己的夢想,鼓勵孩子像貝琳達一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夢想,努力實現(xiàn)。我覺得,繪本教學(xué)不能只停留在繪本的表面,要多領(lǐng)域滲透,充分挖掘繪本中蘊含的教育價值。所以,在這里我將繪本遷移到生活,由繪本人物遷移到孩子們自己。當繪本成為我們的教育資源時,教學(xué)就要使繪本活色生香!
4.幼兒園繪本閱讀《落葉跳舞》大班語言教案
【教材分析】
繪本《落葉跳舞》是日本著名畫家尹東寬先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書里都是用實物落葉剪貼的各種小精靈,畫家巧妙地根據(jù)落葉的形狀拼成惟妙惟肖、形神兼?zhèn)涞膭游铩⒗ハx、人物;他們表情豐富、各具個性。落葉在孩子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進入秋天,他們常常會在散步時撿起一片落葉興奮地說:“看,金魚的尾巴”、“蝴蝶的翅膀”等等。此時,我們適時地帶領(lǐng)幼兒走進《落葉跳舞》世界,感受繪本故事的童趣和創(chuàng)意,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顒右杂變盒蕾p繪本圖片為主要途徑,以整體與局部相結(jié)合的方式, 使幼兒既能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又能細致地觀察、猜想每一個樹葉娃娃的表情及心理變化, 促使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進行個性化的表達。樹葉的創(chuàng)意拼貼,不僅能引發(fā)幼兒進行樹葉創(chuàng)作的興趣,還能夠使幼兒懂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可愛之處。
【活動目標】
1.觀察繪本中落葉娃娃的不同形態(tài),理解所表達的含義。
2.嘗試大膽創(chuàng)編豐富故事情節(jié),并連貫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3.萌發(fā)落葉創(chuàng)意拼貼及猜想交流的興趣。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5.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相關(guān)詞匯。
【 活 動 準 備 】
1. 《落葉跳舞》繪本課件。
2.幼兒活動前參加過秋游活動,觀察過秋葉。
【 活 動 過 程 】
1. 引導(dǎo)幼兒結(jié)合已有經(jīng)驗說說秋天的變化,導(dǎo)入活動。
提問:小朋友們,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什么變化?樹上的樹葉有哪些變化?樹葉會飄到哪呢?
小結(jié):秋天到了一片片落葉飄下來,有的飄到了小路旁,有的飄到了我們美麗的幼兒園里,還有的飄到了書里。日本一位著名的畫家伊東寬先生讓落葉變成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落葉跳舞》。
2.欣賞課件,探究繪本中落葉的造型、表情及動態(tài),感知落葉的不同形態(tài)。
(1)觀看課件,發(fā)現(xiàn)落葉的不同造型。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各種造型分別是由哪些樹葉組成的?為什么要這樣拼貼?用什么形狀的樹葉拼成了狐貍的臉和身體?這些造型是什么顏色的?你感覺怎么樣?
小結(jié):畫家根據(jù)樹葉形狀運用重疊、修剪的方法拼成了昆蟲、動物和各種小人兒。還運用了對稱的方法,將各種不同深淺的黃色、紅色樹葉搭配。
(2)繼續(xù)觀看課件,引導(dǎo)幼兒觀察樹葉娃娃的表情。
提問:我們看看落葉娃娃的臉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可以學(xué)一學(xué)嗎? 小結(jié):原來通過嘴巴和眼睛的變化可以表現(xiàn)表情的變化。
(3)觀看課件,觀察并模仿樹葉娃娃的動態(tài)。
提問:落葉娃娃的動作都不一樣,他們有哪些有趣的動作呢?請你學(xué)一學(xué)吧。
3.幼兒有目的地自主欣賞,發(fā)現(xiàn)不同的落葉造型。
提問:你能從書中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樹葉娃娃嗎?你看了這本書,覺得這些娃娃怎么樣?
小結(jié):全書 60 個樹葉精靈,表情不同,動作各異,就像我們小朋友一樣,每人長得不同, 但每個人都很可愛!
4. 幼兒大膽想象落葉娃娃還可以有哪些形態(tài),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問:落葉娃娃還可以有哪些造型?請你和好朋友說一說吧。
【活動延伸】
幼兒到操作區(qū)內(nèi),根據(jù)樹葉的形狀、顏色特點,按方法要求,制作樹葉貼畫,教師巡視其中,適當給予指導(dǎo)。
5.大班繪本閱讀《是誰留下的痕跡》教案反思
設(shè)計意圖:
基于對讀本及大班幼兒年齡特點、閱讀經(jīng)驗的分析,發(fā)現(xiàn)《是誰留下的痕跡》可以讓幼兒獲得多方面的語言核心經(jīng)驗。如:早期書面語言學(xué)習(xí)與運用經(jīng)驗中,前閱讀的經(jīng)驗、閱讀內(nèi)容的表達和閱讀內(nèi)容的評判。幼兒可以通過獨立閱讀與集體講讀,初步理解“痕跡”的含義;可以較為完整、清晰地使用圖畫書中的詞句敘述圖畫書中的內(nèi)容;可以對圖畫書中的內(nèi)容進行評價,并說出自己的理由。早期口頭語言交流與運用經(jīng)驗中,談話的經(jīng)驗、說明性講述的經(jīng)驗。幼兒可以通過談話活動,進一步理解“痕跡”和表達自身對“痕跡”的理解;可以使用準確規(guī)范、簡單明了的說明性詞句講述事物的各種特征。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痕跡的含義,嘗試用較為連貫、完整、清晰的語言表達觀察到的畫面信息;
2.能自己選擇喜歡的畫頁,構(gòu)思畫面內(nèi)容,并在集體面前講述;
3.愿意大膽猜測想象,對尋找探索生活中的各種痕跡產(chǎn)生興趣;
4.通過視聽講結(jié)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物質(zhì):幼兒人手一本圖畫書《是誰留下的痕跡》、《是誰留下的痕跡》PPT、完整講述配樂;
經(jīng)驗:在有憑借物的情況下,能夠在集體面前獨立講述,但如何構(gòu)思講述內(nèi)容尚需成人的指導(dǎo)與輔助。
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理解痕跡的含義,能自己選擇喜歡的圖片,構(gòu)思畫面內(nèi)容,并在集體面前講述;
難點:嘗試用較為連貫、完整、清晰的語言表達觀察到的畫面信息。
活動過程:
1.觀察圖書畫面,引入概念“痕跡”。
提問:小朋友們,來看看大屏幕上的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原來葉子上的坑坑洞洞是小蟲子在葉子上邊爬邊咬留下的痕跡。那在生活中我們?nèi)藭粫粝率裁春圹E?
2.幼兒自主閱讀,記住喜歡的一頁。
請幼兒獨立閱讀圖畫書,初步了解“痕跡”的概念(借此機會了解幼兒的前期經(jīng)驗和圖畫書閱讀理解能力)。
3.幼兒自主講述,用連貫完整的語言。
提問: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頁?那你在這一頁看到了什么?這是誰留下的痕跡?是怎么留下的?(提醒幼兒分享時有條理地說明:我看到了什么樣的痕跡,是誰留下的,怎么留下的。)
4.教師完整講述,傾聽感受圖書內(nèi)容。
師:這本書里還講了哪些有趣的痕跡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6.幼兒園大班繪本閱讀《蘋果與蝴蝶》教案反思
《蘋果與蝴蝶》這個繪本故事書,是一本無字繪本,同時也是一本非常優(yōu)秀的繪本。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對蝴蝶的成長比較熟悉,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對蝴蝶的成長比較熟悉,因為很多孩子都閱讀過《好餓的毛毛蟲》,那么《蘋果與蝴蝶》的閱讀就可以從這一熟悉的線索開始,隨著畫面的展開,幼兒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又一線索——蘋果的生長
設(shè)計意圖
《蘋果與蝴蝶》是由意大利設(shè)計大師艾拉.馬俐和她的丈夫恩佐.馬俐共同創(chuàng)作的講述生命過程的無字繪本,由蒲蒲蘭繪本館翻譯。繪本整體采用白色的底,襯托出造型簡單而真實但顏色鮮艷的蘋果與蝴蝶,讓幼兒可以直接感知角色,給幼兒較強的視覺沖擊。繪本無字,卻用畫面講述了毛蟲成蝶和蘋果樹的花粉傳遞、孕育果實的生命輪回的自然過程。整本書每個畫面都有故事,包括封底和封面,可以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封底既是故事的結(jié)局又是故事新一輪的開始。
繪本雖然畫面簡單角色清晰,但是蘊含了許多的科學(xué)知識線索:1.蝴蝶的成長;2蘋果的生長;3.四季的更替;4.蟲卵怎么到蘋果里去的;5.蘋果和蝴蝶的關(guān)系。這么多的線索看似獨立,但卻緊密聯(lián)系。但是對于“蟲卵怎么到蘋果里去的及與蘋果的關(guān)系”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dǎo)幼兒思考,也正是這一難點能夠吸引幼兒反復(fù)閱讀、觀察和思考,最后能夠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些生物間的關(guān)系,感受生命的演變!
活動目標
1、在層層遞進的閱讀方式中,獲得前閱讀核心經(jīng)驗。
2、嘗試用不同的閱讀方式理解故事,為有效銜接中良好的閱讀能力做準備。
3、感受生命循環(huán)更替的歷程,體會無字書的趣味。
4、引導(dǎo)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嘗試根據(jù)畫面信息推測出故事內(nèi)容的先后順序,感受生命循環(huán)更替的歷程。
活動難點:通過層層遞進的閱讀方式,從不同的角度感知閱讀帶來的趣味。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喜歡閱讀,能夠根據(jù)畫面信息猜測故事內(nèi)容。
2、物質(zhì)準備:繪本PPT、幼兒人手一本繪本、故事中主要線索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談話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出示PPT)今天宋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槐竞芴貏e的書,帶領(lǐng)幼兒快速瀏覽,解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于沒有文字,是一本無字繪本。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整體閱讀,初步感受繪本的特點。
1、教師提出閱讀要求,請幼兒自主閱讀,進一步感受無字繪本的特點。
2、幼兒自由進行閱讀,觀察閱讀習(xí)慣,指導(dǎo)個別幼兒的閱讀方法。
(二)、用不同的閱讀形式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生命循環(huán)的過程,體會不同的閱讀方法帶來的樂趣。
1、幼兒自由講述對故事的理解,教師將幼兒講到的重要信息,逐一粘在白
板上。
2、請幼兒根據(jù)出示的圖片,將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元素進行排序。
3、教師完整閱讀繪本,請幼兒驗證自己對主要信息的排列順序是否和故事
內(nèi)容的發(fā)展順序一樣。
4、教師讀繪本中第一部分:關(guān)于毛毛蟲變成蝴蝶的故事,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毛
毛蟲變成蝴蝶的奇妙。
5、繼續(xù)以蘋果樹為主線觀察,引發(fā)幼兒思考、理解故事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
請幼兒翻到毛毛蟲變成蝴蝶的一頁,自主閱讀,當毛毛蟲變成蝴蝶后發(fā)生又發(fā)生了什么?
6、幼兒再次完整閱讀,進一步了解蘋果的生長過程。
小結(jié):我們的故事又講回來了,這個繪本的奇妙之處就在于它可以反復(fù)閱讀,沒有結(jié)尾。這個繪本還有一個特別之處是它沒有頁碼,繪本中的每一頁即可以作為故事的開始,也可以作為故事的結(jié)尾。
(五)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感受無字繪本的特點。
1、鼓勵幼兒任選一頁作為故事的開始,進行閱讀,感受無字回繪本的神奇。
2、請一名幼兒讀故事,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故事內(nèi)容。
3、請幼兒找一位客人老師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自主閱讀。
三、延伸活動:
給幼兒提供繪本中重要信息的圖片,請幼兒制作成一本屬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書。
活動總結(jié)
教師獲得:
《蘋果與蝴蝶》這個繪本故事書,是一本無字繪本,同時也是一本非常優(yōu)秀的繪本。選擇這個繪本一方面是因為它無字,讓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畫面,猜測,、推理故事接下來發(fā)生的變化。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是一本可以不斷循環(huán)、不斷重復(fù)的繪本故事書,它能讓孩子們感受到自然生命的神奇、生命更替的神奇。從中,我們不僅可以傳遞知識、進行科普,我們還讓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類,并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是毛毛蟲努力變成蝴蝶,辛勤授粉,蘋果樹才能開花結(jié)果,我們才有蘋果吃;是樹葉寶寶不斷掙脫大樹媽媽的懷抱,回歸泥土,化為養(yǎng)分,滋養(yǎng)大樹,結(jié)出新的枝葉,大樹才能繼續(xù)生長。讀完這本繪本,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樣,懂得生命,敬畏自然。
幼兒獲得:
幼兒通過自主閱讀,初步了解蘋果、蝴蝶的生長過程。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分頁的畫面處理成連續(xù)的畫面展示,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知蘋果與蝴蝶的生長過程。再通過提問“蝴蝶的卵在哪里,遇到蘋果會發(fā)生什么事”引導(dǎo)幼兒共同反復(fù)閱讀繪本的中間部分——蝴蝶飛到開滿花的蘋果樹上采花蜜,從而解決蘋果與蝴蝶的關(guān)系這一難點線索,幫助幼兒形成完整的生命周期的認知,并感知蘋果與蝴蝶共生共長、相互依賴的生命輪回的奇妙過程。
7.中大班繪本閱讀教案《不要再笑了裘裘》
活動目標:
1. 會仔細觀察畫面,感受書中情節(jié)的變化,體驗故事的趣味性。
2. 能試著講述畫面內(nèi)容,掌握詞語:戳。。。。、晃。。。。。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xí)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4.理解故事內(nèi)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
師:你們喜歡笑嗎?遇到什么事時會笑呢?(得意地笑、開懷大笑、……)
你笑的時候媽媽開心嗎?
師:有一位媽媽看見它寶寶笑卻有些擔心,這是怎么回事呢?秘密就藏在這本書里。
(出示封面)快來看看是誰呢?他們是負鼠。哪位是媽媽呢?你怎么知道它是媽媽的?另一個呢?對,它就是負鼠寶寶,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裘裘。
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不要再笑了,裘裘!”)猜猜是誰說的話?
師:媽媽為什么不讓裘裘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看課件,教師講述圖書
(一)欣賞故事前半部分
1.講故事第一頁至第二頁:
師:裘裘要學(xué)的最重要的本領(lǐng)是什么?(裝死)
媽媽為什么教裘裘學(xué)裝死的本領(lǐng)?(因為裘裘只有學(xué)會了裝死,才能不被敵人吃掉)
小結(jié):對了,負鼠媽媽真的很疼愛自己的寶寶。
2.講故事第三頁至第六頁
(1)提問:媽媽假扮成一只饑餓的狼,用鼻子在裘裘身上聞阿聞,裘裘會怎么樣呢?
(2)觀察畫面提問:媽媽假扮成可惡的狼,她在干什么?你們猜猜這次裘裘會怎么樣呢?
(3)情境表演,教師假扮成一只可怕的山貓,請幼兒做小負鼠。
觀察畫面提問:媽媽假扮成一只可怕的山貓,這次她是怎么做的?( 媽媽用手把裘裘拎了起來,晃阿晃)
情境表演:啊嗚,我就是一只可怕的山貓,我要來晃晃你們這些小負鼠。
提問:小負鼠,剛才晃你的時候,你心里怎么想?(一定不能動)
小結(jié):我們這些小負鼠真棒!都騙過了山貓。那裘裘是怎么樣的呢?(他笑著一翻身掉在了地上。)
提問:為什么每次裘裘都笑呢? (他覺得很好玩,一點都不害怕,是媽媽和他在游戲)
媽媽對小負鼠說一只死了的負鼠是怎樣的? (不能動,不能笑,不能叫的)
(二)欣賞故事后半部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1.裘裘到底能不能學(xué)會本領(lǐng)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出示三幅圖)
2.提問:
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誰能把三張圖連起來說一說。
這一次為什么裘裘沒有笑呢?(因為他知道這次是真的危險到了,不是媽媽和他在練習(xí))
為什么大熊沒有走開,而是呆呆的坐在裘裘的身邊?你們猜猜看
大熊為什么要學(xué)習(xí)笑呢?(因為他總是兇巴巴的,他想讓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歡他,和他做朋友)
小結(jié):小朋友都喜歡微笑的朋友,只有對人有善,你才能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哦!
三.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完整性。
我們再來看一遍故事,你可以輕輕的跟著說一說。
四.延伸
負鼠是通過裝死來逃脫敵人的,那其他小動物是怎么逃脫的呢?請你回家找一找,再來告訴我吧。
8.幼兒園繪本閱讀《我會有個弟弟嗎》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繪本內(nèi)容,理解小主人對弟弟的期待之情。
2.通過對畫面的觀察、講述、討論、猜測故事內(nèi)容體會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3.喜歡閱讀,大膽表達對弟弟妹妹的喜愛之情。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繪本《我會有個弟弟嗎》、藍色記號筆,男孩女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qū)?,引起幼兒的閱讀興趣。
(1)提問:你們家有幾口人?都有誰?如果你的媽媽再生一個寶寶,你想要個弟弟還是妹妹呢?為什么?
(2)游戲:弟弟還是妹妹。
要求:想要弟弟的話就把自己的標記貼在男孩下面,想要女孩的話,就把自己的標記貼在女孩下面。
2.分段閱讀繪本,大膽猜測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體會愛德華的心理變化。
(1)出示圖片,認識愛德華。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愛德華,我的媽媽懷孕了,我希望她生個男孩,就像我一樣。”
(2)幼兒自由閱讀,體會愛德華的心情。
?、偬釂枺簩殞殎砹藛?是詹姆斯還是莎拉?愛德華會把他送給伊麗莎白阿姨嗎?”
②討論:愛德華喜歡妹妹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提問:為什么原來愛德華那么生氣?現(xiàn)在他的心情怎么樣?
3.聯(lián)系生活,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對弟弟妹妹的喜愛之情。
(1)提問:你喜歡你的弟弟妹妹嗎?你喜歡和他們一起做什么事?
(2)小結(jié):有弟弟妹妹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情,我們可以和他們一起看書、一起做游戲、一起做許多有意思的事情。
9.幼兒園繪本閱讀《彩虹色的花》大班語言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彩虹色的花》 是一本風(fēng)格極其獨特的作品。厚重的紋理,大塊的色彩, 都給這本書帶來一種原始粗獷的美,但敘述的卻是一個極其溫柔細膩的故事。彩虹色的花將花瓣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它獻出熱情,美麗的花到最后卻看不見了,但是被幫助的動物們并沒有忘記它。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生命可以再生輪回,那種助人為樂的精神難以忘懷。這本書充分激發(fā)小朋友閱讀文本和講說故事的興趣,也相信這部作品也會使孩子們將一顆“幫助”的種子深深地理在自己的心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故事中彩虹色的花與他人分享快樂,盡力幫助他人的美好情感。
2.學(xué)習(xí)故事中角色對話,嘗試表演故事中彩虹花的樣子以及小動物受到彩虹花幫助后的情感變化。
3.感受彩虹花在奉獻過程中的快樂,懂得樂于助人是一種永恒的美。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活動準備】
課件、配樂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初步了解故事重要情節(jié)線索,引出故事主題。
(1)出示完整的彩虹花圖片,說出彩虹花的特征。
提問:這是一朵什么樣的花,它的花瓣是什么顏色的?
(2)出示花瓣逐漸變少的組圖,觀察彩虹色的花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
提問:看看彩虹色的花有什么變化呢?除了花瓣還有哪些地方也發(fā)生了變化?彩虹色的花瓣慢慢變少了,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欣賞故事,發(fā)現(xiàn)小動物的情感變化,用完整的語言表述花瓣所起到的作用。
(1)教師分段講述故事,發(fā)現(xiàn)小動物情感的變化。提問:他用什么顏色的花瓣幫助了誰?做了什么?小動物心情怎樣了?
(2)完整講述故事,感受彩虹花在奉獻中的快樂。
提問:小動物在彩虹花的幫助下都得到了快樂,想想這時候彩虹花會是什么心情呢?為什么?故事中什么地方讓你最感動?
教師小結(jié):這真是一朵善良、充滿愛心而又樂于助人的小花呀!樂于助人不僅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且還能給人留下美好的記憶。
3.學(xué)說角色對話,嘗試表演故事中彩虹花的樣子以及小動物受到彩虹花幫助后的情感變化。
(1)引導(dǎo)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彩虹色的花”。
提問:剛開始彩虹色的花是什么樣子的?慢慢的變成什么樣子了?最后, 彩虹花重新綻放的時候又是什么樣的?
(2)鞏固小動物與彩虹花的對話,并嘗試用表情、動作來表演。提問:小動物對彩虹花說的什么?分別是什么表情?
(3)幼兒合作表演“雪花擁抱彩虹花”的后部分。
提問:雪花是怎樣蓋在彩虹花身上的?最后是怎樣擁抱彩虹花的?
活動延伸:了解其他行業(yè)無私奉獻的人,例如醫(yī)生、警察、環(huán)衛(wèi)工人等。
附故事:
《彩虹色的花》
“好,今天我一定要把積雪全部融化掉”太陽升起來,把原野照得亮亮的。他吃了一驚:昨天還是一片積雪的原野上竟然開著一朵花!
“早安,你是誰?”太陽問。
花兒回答說:“早安,我是彩虹色的花。冬天的時候,我一直呆在泥土里,可我再也等不及了?,F(xiàn)在終于見到你了,我多高興呀!我想跟每個人分享我的快樂?!?/p>
過了幾天好像有誰從花兒的身邊走過。
“早安,我是彩虹色的花。你是誰呀?”“我是螞蟻。我現(xiàn)在要去奶奶家。可是,雪融化了,原野中間有一個很大的水洼。我怎么才能過去呢?”“是這樣啊,那你爬上來,摘一片花瓣試試看,說不定能用得上呢?!?/p>
又過了幾天,一個舒服的晴天,好像又有誰走過。
“你好,我是彩虹色的花。你是誰呀?你為什么那么難過呢?”“我是蜥蜴,今天我要去參加宴會,可是沒有適合的衣服。我怎么辦呢?”“哦,也許我的哪一片花瓣會與你的綠色相配。你看呢?”
這些日子,每天的陽光都很強烈。好像有誰從花兒的身邊走過。
“你好。我是彩虹色的花。你是誰呀?怎么呼哧呼哧地喘著氣呢?”“哦,你好。我是老鼠,最近天氣又悶又熱弄得我暈乎乎的。要有把扇子就好了?!薄班蓿怯梦业幕ò瓴徽脝?”
白天越來越短了,已經(jīng)是秋天了。好像有誰從天空飛過。
“你好。你是誰呀?你還會飛呀?”彩虹色的花說?!澳愫茫沂切▲B。因為我有翅膀,所以會飛呀。今天是我女兒的生日,我出來為她選一件禮物??墒?,飛來飛去,什么也沒找到,正著急呢?!?/p>
“那你看看我這兒有沒有她喜歡的彩色的花瓣呢?”
有一天,烏云遮住了天空。好像有誰跟花兒打招呼:“你好,彩虹色的花。最近冷多了,眼看就要下雨了,怎么辦?”原來是一只刺猬。彩虹色的花用虛弱的聲音回答說:“我能幫你什么忙嗎?”
天空越來越暗,傳來陣陣雷聲。大風(fēng)把最后一片花瓣也刮走了。
太陽隱去了自己的光芒,彩虹色的花也折斷了,但她仍然靜靜地站在那兒。雪花仿佛要擁抱彩虹色的花,輕輕地,輕輕地飄落下......
很快大雪覆蓋了所有的東西,一片白茫茫的。誰會想到,在這里曾經(jīng)開過一朵彩虹色的花呢!
就在這個時候......
從雪中升起一道耀眼的彩虹色的光芒,把天空照亮了。螞蟻,蜥蜴,老鼠, 小鳥,刺猬都從遠處跑了過來。他們看著光芒,心里漸漸溫暖起來。大家都想 起來了彩虹色的花曾經(jīng)給過自己的幫助。
漫長的冬天終于過去了,春天又來了。
一天早晨,太陽探出頭來,他吃了一驚,很高興地說:“早安,彩虹色的花。又見到你了!”
活動反思:
《彩虹色的花》敘述著這樣一個極其溫柔細膩的故事:一朵彩虹色的花,將自己的花瓣都用來幫助有困難的小動物了,最后,自己卻被覆蓋在白雪下面,可是,它的希望和夢想還在繼續(xù),當春天來到時,新的花朵又在陽光下綻放開來……生命可以輪回,樂于助人的精神則存留其中,給讀者留下無窮的意味。本作品采取壁畫法,先在畫布上涂上灰泥再繪制,畫出富于立體感的特殊效果。我個人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非常喜愛,這本精裝書,最讓我難忘的就是那彩虹色的環(huán)襯,那色彩是如此地動人,幾乎包含了你所能想象的一切,生命、陽光、愛、夢幻……
趙鏡中先生在全國第五屆班級讀書會中結(jié)合自己的示范課發(fā)表專題發(fā)言時說:“讀書會形式的閱讀教學(xué)在課堂教學(xué)的定位,立即在以下三點要求上:(1)透過讀書會提升學(xué)生的閱讀興趣。(2)擴充學(xué)生的閱讀量及范圍。(3)培養(yǎng)學(xué)生獨立閱讀,發(fā)展閱讀策略?!睂<覟槲覀冎该髁饲靶械姆较?,我想我們要披荊斬棘努力前行!下面我就談?wù)勥@節(jié)課我努力的幾個方向:
1、教策略,讓孩子學(xué)會讀書。
上次在杭州舉辦的全國第五屆班級讀書會活動中陳佩利老師在點評時曾指出“閱讀策略是可以帶的走的?!币簿褪钦f我們教給孩子的更多的應(yīng)該是閱讀的方法。在這節(jié)課上,我采用了猜讀、發(fā)揮想象、引導(dǎo)學(xué)生觀察細節(jié)等策略。猜讀能激發(fā)學(xué)生閱讀的興趣,發(fā)揮想象去讀能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但在這要注意孩子想象的合理性),引導(dǎo)學(xué)生觀察細節(jié)教會我們孩子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這些策略使得學(xué)生能夠根據(jù)圖畫信息猜測,通過觀察小動物的表情來體會它們的內(nèi)心。從共讀故事環(huán)節(jié)到孩子自讀故事環(huán)節(jié)時我對孩子們說“我們看這本書的時候可以像剛才看蜥蜴和老鼠的兩頁那樣看看動物的表情,可以像看小鳥的那頁那樣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還可以看看花的樣子?,F(xiàn)在快去看看書中有哪些地方是你最感興趣的吧?”此時意引領(lǐng)孩子自己采用這些閱讀方法去看書。
2、關(guān)注他人,學(xué)會傾聽
同樣的是在第五屆班級讀書會活動中趙鏡中老師指出“班級讀書會最好是在高段進行,一、二年級的活動適合全班共讀,少一些獨立的交流活動?!被谶@樣的認識,我在帶領(lǐng)孩子們閱讀《彩虹色的花》這個繪本故事的時候進行了全班共讀,在學(xué)會共讀一本書的同時學(xué)會傾聽他人。讓孩子在跟同桌交流后站起來說說你剛剛聽到了什么,你的同桌是怎么跟你說的!”孩子們一般都已經(jīng)習(xí)慣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會去關(guān)注別人。所以這里當有孩子不會說的時候不要急,讓他們坐下來再去交流交流。這時候的交流相信孩子們會去關(guān)注他人了。
3、架起故事與生活間的橋梁
通過組成班級彩虹色的花傳揚彩虹色的花助人為樂的精神。“我們可以把我們的彩虹色的花放在教室里,以后你們這些彩虹色的花瓣再做了些好事也可以像這樣寫在紙上貼在花瓣上,讓我們班的彩虹色的花開得更加燦爛!”讀了故事孩子們很容易就體會到彩虹色的花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可貴品質(zhì),告訴孩子們在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應(yīng)該學(xué)會摘一片美麗的花瓣送給別人。其實幫助人也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架起故事與生活間的橋梁,使我們的孩子成為一朵朵善良的有愛心的彩虹色的花。
回想和孩子們共讀繪本的各個細節(jié),每次回想總有諸多遺憾之處:
1、這個溫柔細膩的故事曾在我初讀它時,我自己都被自己的朗讀聲打動了,第一、二次都有種落淚的沖動,我也會偷偷地觀察孩子們的表情,發(fā)現(xiàn)他們在我讀到“太陽隱去了自己的光芒,彩紅色的花也折斷了,但她仍然靜靜地站在那兒。雪花仿佛要擁抱彩虹色的花,輕輕地、輕輕地飄落下來······很快大雪覆蓋了所有的東西,一片白茫茫的。誰會想到,在這里曾經(jīng)開過一朵彩虹色的花呢!”他們臉上的表情告訴我他們很難過。可是這次上課我覺得自己沒有完全進入到故事中去。
2、在讀完故事之后,我說“彩虹色的花冒著失去生命的危險把自己所有的花瓣給了需要幫助的小動物們。她真是一朵——( )的花!”有個孩子令人出乎意料地說:“這是一朵雪中送炭的花!”多么了不起的孩子啊!這是我當時內(nèi)心發(fā)出的第一聲贊嘆。可是之后我便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看待,贊嘆一下變過去了!如果此時我能夠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想,對這么精彩的回答再稍加點撥讓更多的孩子達成共識,課堂就能亮起來了!
3、在孩子們交流書中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時孩子們的發(fā)言都是較淺層次的,我在這欠缺引導(dǎo)。我認為這是本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之處!卻也成為了我的一個困惑。
通過班級讀書會這一形式的教學(xué),我希望能激發(fā)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在推薦麥克格雷涅茨的另一本繪本《月亮的味道》時,孩子們的小眼睛亮了,一個個都問我在哪兒可以買到!);希望能讓孩子們學(xué)會合作,能和他人共讀一本書;希望孩子們能學(xué)會關(guān)注他人,學(xué)會傾聽;希望孩子們能在生活中傳揚彩虹色的花的精神。
此次上課是我去年畢業(yè)工作至今第一次在學(xué)區(qū)開課。上完課,想感謝好多好多的人:感謝舉辦此次活動的濱海教研聯(lián)盟的老師,感謝給我這個寶貴的上課機會的校領(lǐng)導(dǎo),感謝在我試教的過程中給予我?guī)椭睦蠋?,感謝在今天開課時幫忙的同事們……寥寥數(shù)語難以表盡心中感激之情。想起帶領(lǐng)孩子們共讀的繪本故事《彩虹色的花》,此次一路走來我發(fā)現(xiàn)彩虹色的花,彩虹色的熱情和慷慨,在我們?nèi)松穆吠具吷衔覀円恢倍加龅蒙?,就像此次開課給予我?guī)椭娜恕T谝院蟮纳钪挟攧e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想我會隨時摘一片美麗的花瓣送給需要幫助的人。
10.語言項目組優(yōu)秀教育活動案例 活動名稱:大班繪本閱讀活動:《我媽媽》(大班優(yōu)秀教案)
教材分析:
幼兒最愛的人是自己的媽媽,但他們對媽媽的愛又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感知認識上,對媽媽為自己毫無保留的付出卻感受不到,尤其當媽媽對自己管教時,就誤認為媽媽不愛自己了,而《我媽媽》這一繪本恰恰借著孩子天真、自豪的口吻,描繪心目中無所不能的媽媽。運用對比的句子,說媽媽像貓咪一樣柔軟,運用比喻手法,說媽媽美麗得像蝴蝶……通過簡單樸實的語言和精心設(shè)計的排比句式,用最有力而新穎的方式,讓幼兒切實感受到媽媽對自己的愛無處不在。真正撼動心靈地描繪了孩子對于母親的熱愛和崇拜。
活動中教師在引導(dǎo)幼兒理解媽媽為什么會變成蝴蝶、沙發(fā)、小貓和獅子的意義時,出示四幅圖讓幼兒選擇并說出自己媽媽像什么;讓幼兒對比模仿表現(xiàn)媽媽像小貓和象獅子時不同的感受。從而從生活的細微處淋漓盡致的表達媽媽深深地愛。
活動目標:
1.感受媽媽的愛無處不在,崇拜媽媽的無所不能,體驗愛與被愛的快樂。
2.能品讀媽媽的愛,并用用較恰當、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繪本所表達情感的理解 。
3.通過細致的觀察,聯(lián)系自己的情感體驗,大膽表達對媽媽不同形象變化的感知。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理解角色特點。
5.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xué)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了解自己的媽媽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的關(guān)愛。
2.《我媽媽》繪本PPT 、 配樂音樂。
3.場地安排:幼兒圍半圓弧型面向老師坐。
活動過程:
1、說說封面上的媽媽——感受到自己的媽媽是最美麗的。
師:我知道你們最愛讀書了,一起來看一本書吧???,這本書的名字有人認識嗎?這是焦尼的媽媽,你認為她長得漂亮嗎?
小結(jié):原來,在每個人的心里,不管自己的媽媽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使單眼皮還是雙眼皮,自己的媽媽都是最美的!在焦尼的心里媽媽是怎樣的媽媽呢?
2、 講述故事部分片段——幫助幼兒理解“媽媽本領(lǐng)大”也隱含著對寶寶的愛。
(1)講述三幅媽媽本領(lǐng)大的畫面——萌發(fā)幼兒對媽媽的崇敬及感受媽媽為自己的付出。
○1媽媽做各種各樣美味的蛋糕。
○2媽媽是魔法園丁。
○3媽媽是最強壯的女人。
提問:為什么焦尼說媽媽是最強壯的女人?干嗎拎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回來?
(小結(jié):只要是寶寶愿意吃的東西再沉媽媽也不覺得累。)
焦尼會怎樣想她的媽媽呢?你想對焦尼的媽媽說什么?
你的媽媽有什么本領(lǐng)?(幼兒自由討論交流夸夸自己的媽媽本領(lǐng)大。)
原來,每個人的心里都覺得自己的媽媽是最棒的。那么屏幕上面的四樣?xùn)|西誰最像你的媽媽?
3、根據(jù)繪本畫面想象并說明“為什么媽媽有時候變成蝴蝶、沙發(fā)、小貓、獅子?”—— 理解媽媽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是愛。感受排比的句式。
(1)出示媽媽變蝴蝶、沙發(fā)、小貓、獅子的畫面引導(dǎo)幼兒說出對自己媽媽的感覺。
師:看它們誰最像你的媽媽?為什么?(媽媽像沙發(fā)一樣舒適。像小貓一樣溫柔。象大獅子一樣兇猛。)
媽媽什么時候會對你像小貓一樣溫柔?媽媽對你做過那些溫柔的事情?
你做了什么事情讓媽媽氣得變成大獅子一樣兇?你喜歡媽媽吼嗎?媽媽身其實還愛你嗎?
小結(jié):其實媽媽兇你的時候也是愛你的。那么在焦尼心里媽媽像誰呢?
(2)教師講述: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像沙發(fā)一樣舒適,象小貓一樣溫柔,有時候象大獅子一樣兇猛。其實媽媽不管是像小貓一樣溫柔還是象大獅子一樣兇的時候都是一樣愛焦尼,
4.和幼兒共賞繪本,排比句式部分讓幼兒和自己一起讀。——通過品讀充分感受媽媽的愛,激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師:欣賞完繪本,我知道在你們心里自己的媽媽是最棒的,你們想不想也編成一本繪本讓大家來了解一下媽媽對你的愛?
5、幼兒共同分組繪畫《我媽媽》。——通過親自繪畫真切的感受生活中媽媽對自己無微不至的愛。
6、延伸活動:將幼兒繪畫分組編訂成繪本《我媽媽》并投放到語言區(qū)幼兒共賞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