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哆來咪》反思》屬于幼兒園大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大班音樂教案《哆來咪》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學習用多種樂器演奏歌曲。
2、學習根據(jù)歌曲的變化自下而上創(chuàng)編不同的身體動作,并能將身體動作變換成八種樂器進行演奏活動。
3、鼓勵幼兒在歌曲活潑、溫馨旋律的感染下,積極愉快的投入演奏活動。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活動準備:
1、熟悉歌曲《哆來咪》。
2、鈴鼓、串鈴棒、碰鈴、三角鐵、圓舞板、沙錘、單響筒、大鼓等樂器若干。
3、背景圖一幅、樂曲節(jié)奏圖譜、八個音符的圖片。
4、把座位擺成三橫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生隨著音樂進入“奇幻森林”。
師:奇幻森林住著音樂仙子,每天清晨,音樂仙子演奏出好聽的音樂和節(jié)奏,喚醒森林里的小動物。咦!小動物們都不見了,都睡著了嗎?小白兔告訴我們音樂仙子被黑暗魔王抓走了,小動物們都睡著了醒不了,我們要演奏出像音樂仙子一樣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才能救醒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
1、認識八個音符。
(1)教師出示背景圖,隨音樂出示八個音符的圖片。
師: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認識我們“奇幻森林”里的小音符吧!
(2)幼兒指圖再次認識八個音符。
師:這首樂曲里有八個小音符呢!哪位小朋友帶大家再次認識這八個小音符?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容自下而上地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1) 教師與幼兒討論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師:小音符1~i唱起來,誰的音高?誰的音低呢?現(xiàn)在,把我們的身體當成一架小鋼琴,1~i的音可以分別彈在身體的哪里呢?
(2)教師幫助幼兒提煉梳理身體動作并帶領幼兒隨樂曲表演。
師:我們把身體的部位從下往上想一想,有哪些部位?(幼兒自由回答)音低的1就彈在腳上,2彈在膝蓋上,3彈在屁股上,4彈在腰上,5彈在胸上,6彈在肩膀上,7彈在脖子上,i彈在頭上。現(xiàn)在我們一起跟樂曲表演一遍!
(3)教師指揮,幼兒分八個聲部表演八個音符。
師:現(xiàn)在,請八個小朋友來分別表演這八個小音符。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
(1)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討論將身體動作轉化成八種樂器,協(xié)商統(tǒng)一演奏方案,并在節(jié)奏型圖譜上做上樂器示意標記。
師:音樂仙子留給我們節(jié)奏圖譜和八種打擊樂器,我們看看分別是哪些樂器?你們覺得八個部位的身體動作分別用哪種樂器演奏?
(2)看節(jié)奏圖譜分析節(jié)奏,學念節(jié)奏。
師:圖譜設計好了,我們一起把節(jié)奏念一遍,念“╳”時就拍手一次,念“0”
時就止音。
(3)看節(jié)奏圖譜,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師:我們一起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4)教師按樂器節(jié)奏圖譜指揮,幼兒看指揮演奏。
師:下面你們來做小小演奏家,我來做指揮。我做什么樂器的聲勢,就請哪種樂器來演奏。
(5)請一名幼兒當指揮,大家看指揮演奏。
師:誰愿意當小指揮家來指揮演奏呢?
4、教師即興指揮,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變化演奏方案進行演奏。
(1)分析指揮的重要性。
師:剛才小指揮帶小朋友演奏樂曲的時候,為什么演奏的聲音不好聽呢?(小朋友的眼睛沒有看指揮)指揮是非常重要的,演奏樂曲離不開指揮。
(2)教師提出即興演奏的要求,讓幼兒隨教師的指揮創(chuàng)造性演奏。
師:這次不按照剛才樂器的演奏順序進行即興演奏,指揮的手指向哪一組,哪一組就演奏。演奏家們準備好了嗎?
三、結束部分
與小動物共舞。
師:小動物們被我們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喚醒了,我們和小動物一起跟隨音樂跳舞吧!大家團結起來,一起去找黑暗魔王救回音樂仙子吧!
活動延伸:
教師在科學活動“樂音和噪音”中,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錄音片斷——打擊樂《哆來咪》和幼兒自由敲擊各種樂器較響的聲音,了解樂器正確的使用方法,知道要愛惜公用物品。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此活動選材符合幼兒的興趣,整個活動以游戲情境貫穿,教學內容逐步推進,認識音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符→用打擊樂器演奏→創(chuàng)造性變化演奏。一改以往的教條和示范,即記歌詞、掌握旋律,而以幼兒的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為主,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狀態(tài),體驗表現(xiàn)的快樂。雖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教師的指導語過多,線索過多,控制過多。但總的來說,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2、大班教案《哆來咪》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學習用多種樂器演奏歌曲。
2、學習根據(jù)歌曲的變化自下而上創(chuàng)編不同的身體動作,并能將身體動作變換成八種樂器進行演奏活動。
3、鼓勵幼兒在歌曲活潑、溫馨旋律的感染下,積極愉快的投入演奏活動。
4、學習看指揮演奏,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6、能跟著節(jié)奏打節(jié)拍。
活動準備:
1、熟悉歌曲《哆來咪》。
2、鈴鼓、串鈴棒、碰鈴、三角鐵、圓舞板、沙錘、單響筒、大鼓等樂器若干。
3、背景圖一幅、樂曲節(jié)奏圖譜、八個音符的圖片。
4、把座位擺成三橫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生隨著音樂進入“奇幻森林”。
師:奇幻森林住著音樂仙子,每天清晨,音樂仙子演奏出好聽的音樂和節(jié)奏,喚醒森林里的小動物。咦!小動物們都不見了,都睡著了嗎?小白兔告訴我們音樂仙子被黑暗魔王抓走了,小動物們都睡著了醒不了,我們要演奏出像音樂仙子一樣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才能救醒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
1、認識八個音符。
(1)教師出示背景圖,隨音樂出示八個音符的圖片。
師: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認識我們“奇幻森林”里的小音符吧!
(2)幼兒指圖再次認識八個音符。
師:這首樂曲里有八個小音符呢!哪位小朋友帶大家再次認識這八個小音符?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容自下而上地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1) 教師與幼兒討論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師:小音符1~i唱起來,誰的音高?誰的音低呢?現(xiàn)在,把我們的身體當成一架小鋼琴,1~i的音可以分別彈在身體的哪里呢?
(2)教師幫助幼兒提煉梳理身體動作并帶領幼兒隨樂曲表演。
師:我們把身體的部位從下往上想一想,有哪些部位?(幼兒自由回答)音低的1就彈在腳上,2彈在膝蓋上,3彈在屁股上,4彈在腰上,5彈在胸上,6彈在肩膀上,7彈在脖子上,i彈在頭上?,F(xiàn)在我們一起跟樂曲表演一遍!
(3)教師指揮,幼兒分八個聲部表演八個音符。
師:現(xiàn)在,請八個小朋友來分別表演這八個小音符。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
(1)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討論將身體動作轉化成八種樂器,協(xié)商統(tǒng)一演奏方案,并在節(jié)奏型圖譜上做上樂器示意標記。
師:音樂仙子留給我們節(jié)奏圖譜和八種打擊樂器,我們看看分別是哪些樂器?你們覺得八個部位的身體動作分別用哪種樂器演奏?
(2)看節(jié)奏圖譜分析節(jié)奏,學念節(jié)奏。
師:圖譜設計好了,我們一起把節(jié)奏念一遍,念“╳”時就拍手一次,念“0”
時就止音。
(3)看節(jié)奏圖譜,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師:我們一起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4)教師按樂器節(jié)奏圖譜指揮,幼兒看指揮演奏。
師:下面你們來做小小演奏家,我來做指揮。我做什么樂器的聲勢,就請哪種樂器來演奏。
(5)請一名幼兒當指揮,大家看指揮演奏。
師:誰愿意當小指揮家來指揮演奏呢?
4、教師即興指揮,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變化演奏方案進行演奏。
(1)分析指揮的重要性。
師:剛才小指揮帶小朋友演奏樂曲的時候,為什么演奏的聲音不好聽呢?(小朋友的眼睛沒有看指揮)指揮是非常重要的,演奏樂曲離不開指揮。
(2)教師提出即興演奏的要求,讓幼兒隨教師的指揮創(chuàng)造性演奏。
師:這次不按照剛才樂器的演奏順序進行即興演奏,指揮的手指向哪一組,哪一組就演奏。演奏家們準備好了嗎?
三、結束部分
與小動物共舞。
師:小動物們被我們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喚醒了,我們和小動物一起跟隨音樂跳舞吧!大家團結起來,一起去找黑暗魔王救回音樂仙子吧!
活動延伸:
教師在科學活動“樂音和噪音”中,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錄音片斷——打擊樂《哆來咪》和幼兒自由敲擊各種樂器較響的聲音,了解樂器正確的使用方法,知道要愛惜公用物品。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此活動選材符合幼兒的興趣,整個活動以游戲情境貫穿,教學內容逐步推進,認識音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符→用打擊樂器演奏→創(chuàng)造性變化演奏。一改以往的教條和示范,即記歌詞、掌握旋律,而以幼兒的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為主,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狀態(tài),體驗表現(xiàn)的快樂。雖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教師的指導語過多,線索過多,控制過多。但總的來說,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3、大班音樂教案《哆來咪》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學習用多種樂器演奏歌曲。
2、學習根據(jù)歌曲的變化自下而上創(chuàng)編不同的身體動作,并能將身體動作變換成八種樂器進行演奏活動。
3、鼓勵幼兒在歌曲活潑、溫馨旋律的感染下,積極愉快的投入演奏活動。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活動準備:
1、熟悉歌曲《哆來咪》。
2、鈴鼓、串鈴棒、碰鈴、三角鐵、圓舞板、沙錘、單響筒、大鼓等樂器若干。
3、背景圖一幅、樂曲節(jié)奏圖譜、八個音符的圖片。
4、把座位擺成三橫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生隨著音樂進入“奇幻森林”。
師:奇幻森林住著音樂仙子,每天清晨,音樂仙子演奏出好聽的音樂和節(jié)奏,喚醒森林里的小動物。咦!小動物們都不見了,都睡著了嗎?小白兔告訴我們音樂仙子被黑暗魔王抓走了,小動物們都睡著了醒不了,我們要演奏出像音樂仙子一樣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才能救醒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
1、認識八個音符。
(1)教師出示背景圖,隨音樂出示八個音符的圖片。
師: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認識我們“奇幻森林”里的小音符吧!
(2)幼兒指圖再次認識八個音符。
師:這首樂曲里有八個小音符呢!哪位小朋友帶大家再次認識這八個小音符?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容自下而上地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1) 教師與幼兒討論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師:小音符1~i唱起來,誰的音高?誰的音低呢?現(xiàn)在,把我們的身體當成一架小鋼琴,1~i的音可以分別彈在身體的哪里呢?
(2)教師幫助幼兒提煉梳理身體動作并帶領幼兒隨樂曲表演。
師:我們把身體的部位從下往上想一想,有哪些部位?(幼兒自由回答)音低的1就彈在腳上,2彈在膝蓋上,3彈在屁股上,4彈在腰上,5彈在胸上,6彈在肩膀上,7彈在脖子上,i彈在頭上?,F(xiàn)在我們一起跟樂曲表演一遍!
(3)教師指揮,幼兒分八個聲部表演八個音符。
師:現(xiàn)在,請八個小朋友來分別表演這八個小音符。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
(1)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討論將身體動作轉化成八種樂器,協(xié)商統(tǒng)一演奏方案,并在節(jié)奏型圖譜上做上樂器示意標記。
師:音樂仙子留給我們節(jié)奏圖譜和八種打擊樂器,我們看看分別是哪些樂器?你們覺得八個部位的身體動作分別用哪種樂器演奏?
(2)看節(jié)奏圖譜分析節(jié)奏,學念節(jié)奏。
師:圖譜設計好了,我們一起把節(jié)奏念一遍,念“╳”時就拍手一次,念“0”
時就止音。
(3)看節(jié)奏圖譜,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師:我們一起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4)教師按樂器節(jié)奏圖譜指揮,幼兒看指揮演奏。
師:下面你們來做小小演奏家,我來做指揮。我做什么樂器的聲勢,就請哪種樂器來演奏。
(5)請一名幼兒當指揮,大家看指揮演奏。
師:誰愿意當小指揮家來指揮演奏呢?
4、教師即興指揮,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變化演奏方案進行演奏。
(1)分析指揮的重要性。
師:剛才小指揮帶小朋友演奏樂曲的時候,為什么演奏的聲音不好聽呢?(小朋友的眼睛沒有看指揮)指揮是非常重要的,演奏樂曲離不開指揮。
(2)教師提出即興演奏的要求,讓幼兒隨教師的指揮創(chuàng)造性演奏。
師:這次不按照剛才樂器的演奏順序進行即興演奏,指揮的手指向哪一組,哪一組就演奏。演奏家們準備好了嗎?
三、結束部分
與小動物共舞。
師:小動物們被我們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喚醒了,我們和小動物一起跟隨音樂跳舞吧!大家團結起來,一起去找黑暗魔王救回音樂仙子吧!
活動延伸:
教師在科學活動“樂音和噪音”中,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錄音片斷——打擊樂《哆來咪》和幼兒自由敲擊各種樂器較響的聲音,了解樂器正確的使用方法,知道要愛惜公用物品。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此活動選材符合幼兒的興趣,整個活動以游戲情境貫穿,教學內容逐步推進,認識音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符→用打擊樂器演奏→創(chuàng)造性變化演奏。一改以往的教條和示范,即記歌詞、掌握旋律,而以幼兒的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為主,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狀態(tài),體驗表現(xiàn)的快樂。雖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教師的指導語過多,線索過多,控制過多。但總的來說,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4、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哆來咪》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學習用多種樂器演奏歌曲。
2、學習根據(jù)歌曲的變化自下而上創(chuàng)編不同的身體動作,并能將身體動作變換成八種樂器進行演奏活動。
3、鼓勵幼兒在歌曲活潑、溫馨旋律的感染下,積極愉快的投入演奏活動。
4、學習看指揮演奏,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熟悉歌曲《哆來咪》。
2、鈴鼓、串鈴棒、碰鈴、三角鐵、圓舞板、沙錘、單響筒、大鼓等樂器若干。
3、背景圖一幅、樂曲節(jié)奏圖譜、八個音符的圖片。
4、把座位擺成三橫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生隨著音樂進入“奇幻森林”。
師:奇幻森林住著音樂仙子,每天清晨,音樂仙子演奏出好聽的音樂和節(jié)奏,喚醒森林里的小動物。(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wǎng))咦!小動物們都不見了,都睡著了嗎?小白兔告訴我們音樂仙子被黑暗魔王抓走了,小動物們都睡著了醒不了,我們要演奏出像音樂仙子一樣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才能救醒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
1、認識八個音符。
(1)教師出示背景圖,隨音樂出示八個音符的圖片。
師: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認識我們“奇幻森林”里的小音符吧!
(2)幼兒指圖再次認識八個音符。
師:這首樂曲里有八個小音符呢!哪位小朋友帶大家再次認識這八個小音符?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容自下而上地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1) 教師與幼兒討論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師:小音符1~i唱起來,誰的音高?誰的音低呢?現(xiàn)在,把我們的身體當成一架小鋼琴,1~i的音可以分別彈在身體的哪里呢?
(2)教師幫助幼兒提煉梳理身體動作并帶領幼兒隨樂曲表演。
師:我們把身體的部位從下往上想一想,有哪些部位?(幼兒自由回答)音低的1就彈在腳上,2彈在膝蓋上,3彈在屁股上,4彈在腰上,5彈在胸上,6彈在肩膀上,7彈在脖子上,i彈在頭上?,F(xiàn)在我們一起跟樂曲表演一遍!
(3)教師指揮,幼兒分八個聲部表演八個音符。
師:現(xiàn)在,請八個小朋友來分別表演這八個小音符。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
(1)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討論將身體動作轉化成八種樂器,協(xié)商統(tǒng)一演奏方案,并在節(jié)奏型圖譜上做上樂器示意標記。
師:音樂仙子留給我們節(jié)奏圖譜和八種打擊樂器,我們看看分別是哪些樂器?你們覺得八個部位的身體動作分別用哪種樂器演奏?
(2)看節(jié)奏圖譜分析節(jié)奏,學念節(jié)奏。
師:圖譜設計好了,我們一起把節(jié)奏念一遍,念“╳”時就拍手一次,念“0”
時就止音。
(3)看節(jié)奏圖譜,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師:我們一起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4)教師按樂器節(jié)奏圖譜指揮,幼兒看指揮演奏。
師:下面你們來做小小演奏家,我來做指揮。我做什么樂器的聲勢,就請哪種樂器來演奏。
(5)請一名幼兒當指揮,大家看指揮演奏。
師:誰愿意當小指揮家來指揮演奏呢?
4、教師即興指揮,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變化演奏方案進行演奏。
(1)分析指揮的重要性。
師:剛才小指揮帶小朋友演奏樂曲的時候,為什么演奏的聲音不好聽呢?(小朋友的眼睛沒有看指揮)指揮是非常重要的,演奏樂曲離不開指揮。
(2)教師提出即興演奏的要求,讓幼兒隨教師的指揮創(chuàng)造性演奏。
師:這次不按照剛才樂器的演奏順序進行即興演奏,指揮的手指向哪一組,哪一組就演奏。演奏家們準備好了嗎?
三、結束部分
與小動物共舞。
師:小動物們被我們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喚醒了,我們和小動物一起跟隨音樂跳舞吧!大家團結起來,一起去找黑暗魔王救回音樂仙子吧!
活動延伸:
教師在科學活動“樂音和噪音”中,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錄音片斷——打擊樂《哆來咪》和幼兒自由敲擊各種樂器較響的聲音,了解樂器正確的使用方法,知道要愛惜公用物品。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此活動選材符合幼兒的興趣,整個活動以游戲情境貫穿,教學內容逐步推進,認識音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符→用打擊樂器演奏→創(chuàng)造性變化演奏。一改以往的教條和示范,即記歌詞、掌握旋律,而以幼兒的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為主,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狀態(tài),體驗表現(xiàn)的快樂。雖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教師的指導語過多,線索過多,控制過多。但總的來說,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5、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及反思《國旗紅紅的哩》含反思
教學活動:國旗紅紅的哩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國旗紅紅的哩》,學習用跳躍的方法演唱歌曲中的部分歌詞,唱準休止符。
2、能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體會歌唱活動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喜歡國旗,熱愛國旗的情感。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名稱:《國旗紅紅的哩》
活動重點:能夠用跳躍的聲音唱出歌曲中的部分歌詞。
活動難點:在歌唱時不拉長聲,能夠在指定的歌詞處停頓。
經(jīng)驗準備:幼兒了解國旗的含義;學過有關國旗的歌曲
物質準備:國旗圖片;歌詞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
1、師生問好
2、練習單音的音節(jié)"哩"和"啦"重點指導:指導幼兒不要拉長聲,唱出快樂活潑的情緒。
二、國旗多美麗
1、觀察國旗圖片,說說自己對國旗的了解是什么?
2、復習曾學過的有關國旗的歌曲教師小結:觀察國旗的外形和顏色,重點提出來國旗是紅紅的,五顆星是黃色的。
三、學習歌曲《國旗紅紅的哩》
1、欣賞歌曲"請你聽一聽這首歌歌詞里是怎么說國旗的?"
2、學習歌詞
(1)看PPT學歌詞
(2)分組利用小圖卡擺一擺歌詞順序
(3)展示每組擺的順序,和音樂確認最后結果
(4)隨音樂念歌詞
3、演唱歌曲
(1)看圖片隨音樂進行演唱。
重點指導:在有休止符的地方要強調幼兒注意空拍,聲音要斷開。
(2)嘗試輪唱、對唱(與老師)
(3)利用課件指導幼兒唱準"哩哩"和"啦啦"重點指導:指導幼兒分清"啦"和"哩"的標志。在唱這兩個字時不要拉長聲。
4、我愛國旗
(1)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國旗的什么地方。
(2)討論升國旗的時候要怎么做。
教學反思:
歌唱活動"國旗紅紅的哩"是一首表達幼兒對國旗喜愛之情的一首歌。過去我們曾學過一首有關國旗的歌曲"國旗國旗多美麗",與這首個不同的是"國旗紅紅的哩"是從國旗的外觀上展示給小朋友國旗的美麗。所以為了使幼兒能夠直觀的看到國旗的外觀,我將一些國旗的圖片配合歌詞向幼兒展示出來,形象化的歌詞更容易使幼兒記憶。為了使幼兒能夠正確記憶歌詞我利用各種方法,實物對應;傾聽范唱;圖片排序這些方法,用不同的途徑激發(fā)幼兒學習記憶歌詞的興趣,并利用集體和小組兩種教學方式幫助幼兒更好的記憶歌詞。但活動環(huán)節(jié)的進行中還是出現(xiàn)了幼兒聽的多,唱的少的情況,而且在聽、學休止音的環(huán)節(jié)我沒有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和探索性,而是進行了直接教授,這樣沒有使幼兒主動的去聽,去感受歌曲中的休止。最后我以"你喜歡國旗的哪里?"的一個小的談話結束了活動,孩子們通過學習歌曲,也從歌詞中感受到國旗外形的美麗,都紛紛舉手發(fā)言,我能夠感受到孩子們對國旗的喜愛之情。
6、大班心理健康詳案教案《幸福哆來咪》含反思
設計意圖:
一. 幼兒年齡的適宜性
作為大班的幼兒,情緒變動要比小中班幼兒波動的明顯,他們的情緒變化已經(jīng)不單單被包裹在快樂與傷心兩種較為單調的表達里,在平日與幼兒的接觸中,我多次可以感受并察覺到我班幼兒對于快樂與傷心這兩種情緒的多種表達方式。所以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報著嘗試的心態(tài),大膽的把“幸福”這一詞匯拿到了大班教室,期待他們的理解與體會。
二. 教學內容的適宜性
對于一堂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活動,我很想突破這類課的常規(guī)教學內容,盡可能的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所以我選用小朋友較容易理解的小動物形象來作為本次活動的點擊石,開鑿其想闡述的教育目標,以物遇理,以理融情,使情感教育隱現(xiàn)整堂活動的始終。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幸?!钡暮x,挖掘幼兒對快樂與傷心以外的情緒表達。
2.感受給予“幸?!焙笏磸椩谧约荷砩系男腋8小?/p>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在感知的基礎上用模擬人物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幸福的含義。
活動難點:讓幼兒懂得付出“幸福”其實也是種想自我得到“幸?!钡耐緩?。
重難點解決策略:1.選用幼兒容易理解的小動物形象來跨越”幸福”的理解難點。
2.音樂閑搭,感受幸福的旋律,波動其幼兒的內心理解。
活動過程:
一.直觀導入,廣義理解
1.圖片(微笑的圖片)
主要提問:A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他們在做什么表情啊?我們一起來做做看好不!
B仇老師覺得啊,我們小朋友在做這個表情的時候啊每個人都變的很好看了,那我想問一下我們小朋友,你在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表情那?
C 聽了小朋友們跟仇老師分享的這么多開心的事情,仇老師也感到很開心,也很幸福,那我們小朋友知道什么叫“幸?!眴?有哪個小朋友可以來說說那?
2.解釋(幸福:一種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xù)久遠的愉快心情。)
主要提問:小朋友們,幸福可能是一個生日蛋糕,也可能是一顆糖,還可能啊,只是一個簡單的微笑,就像現(xiàn)在仇老師跟我們小朋友在一起,我就感到很幸福,你們幸福嗎?
二.實物傳遞,感受漸解
1.模擬人物
師:聽,誰在哭泣啊?
出示多媒體哭泣的小熊
師:因為熊寶寶找不到幸福,那我們小朋友可不可以幫助它一起來找一下幸福呢?那誰來說說看,怎么幫熊寶寶來找幸福啊?
2.傳遞幸福
師:熊寶寶啊,昨天交給仇老師3封信,我們一起來一封一封的看一看熊寶寶在信里面說了些什么,什么東西讓它不開心,讓它不幸福了!
(1)師:今天就是熊寶寶的生日,熊寶寶好想有一個生日蛋糕,但是,它現(xiàn)在還沒有收到
幼兒分組給蛋糕填色,裁剪(4組),老師粘貼
(2)師:哦,熊寶寶的爸爸媽媽去外地出差了,它現(xiàn)在肚子好餓好餓!那我們小朋友怎么辦呢?"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wǎng)"我們小朋友去后面的框框里找找看,有什么可以吃的,給熊寶寶送過來好嗎?
幼兒給食物添上顏色,幼兒粘貼
(3)師:冬天到了,熊寶寶一個人在山洞里覺得好冷好冷,那我們小朋友怎么可以來幫助它那,趕快到后面桌子上的幸福寶盒里去找一找。
幼兒給衣物上色,幼兒給熊寶寶佩戴(粘貼)
三.音樂銜接,延續(xù)幸福
1.出示玩偶熊寶寶,用擁抱的方式感謝小朋友們給它的幸福,教師模擬熊寶寶講話,并與小朋友擁抱,對話。
師:模擬熊寶寶講話(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我太開心了,有這么多小朋友為我送幸福!)
師:那我們小朋友為熊寶寶送了幸福,它這么開心,我們小朋友感到幸福嗎?
那我們一起上來抱抱熊寶寶吧!
2.與熊寶寶一起唱《幸福拍手歌》,成圈狀,用音樂延續(xù)幸福。
師:看,熊寶寶笑的多開心啊,跟我們小朋友笑的一樣的美麗!我們來跟熊寶寶一起唱首幸福的歌吧!
播放《幸福拍手歌》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7、大班音樂詳案教案及教案《起床歌》含反思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就要邁進小學的大門,小學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陌生而又富有誘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學”這一主題活動中,教師要為孩子解除疑惑,從身心發(fā)展的許多方面為他們進入小學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良習慣并即時糾正,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通過平日里的觀察,發(fā)現(xiàn)班級里總是有幾個小朋友經(jīng)常會來園比較晚,在日常的談話過程中了解到他們很多都是因為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來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現(xiàn)象。針對上述情況,預設了本次活動。目的在于通過多種形式的演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從而使小朋友養(yǎng)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習慣。為上小學做好準備。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學唱歌曲,并嘗試用二聲部輪唱的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
2、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1、師:小朋友,這是誰?(出示小貓睡覺圖片)它在干嗎?奧,上課時間到了,讓我們趕快把它叫起床,要不它會遲到的,
2、師:哎,叫不醒,又要遲到了!看來這是一只愛睡懶覺的小花貓,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快快起床嗎?——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用鬧鐘來叫自己起床。
3、總結:你們想了那么多辦法,有……,……都很好。我的辦法是和XX的辦法一樣的,也是用小鬧鐘。那你們能告訴我鬧鐘叫別人起床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呢?(幼兒模仿學一學)(出示小鬧鐘的圖片)這可是一個很特別的小鬧鐘,聽!它在說話呢!(教師念兒歌)
4、提問:它都說了些什么呀?(請小朋友說一說,其他小朋友學一學,鞏固對歌詞的認識)
5、小鬧鐘真厲害,它還會用好聽的歌聲來叫小貓弟弟起床。想不想聽一聽?
二、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一遍樂曲。(初步感知歌詞)
2、再次傾聽一遍教師彈唱。(熟悉歌詞,提問孩子,解決第一遍中沒聽清楚的樂句)
3、集體學小鬧鐘唱歌(幼兒跟唱練習唱)
(1)解決孩子還不太會的樂句,鞏固練習。(;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wǎng)]師:小朋友,還有哪個樂句不太會唱嗎?
師:學會小鬧鐘的起床歌,我們就可以一起唱給小貓聽,催它快點起床上學去了。
4、大鬧鐘唱歌。變換形式跟唱(玩游戲的形式:師生互相跟唱、男女跟唱)、
由強至弱變換唱貓媽媽說小貓在睡夢中,你們一下子就唱得很響亮會把貓寶寶嚇壞的,如果你們能由輕到響、由弱到強地唱,小貓可能會很快醒來的)(幼兒唱兩遍)
三、輪唱歌曲
1、大鬧鐘的歌聲真好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貓現(xiàn)在起床了嗎?(出示第3小貓睡覺的圖片)還是沒起床,真是個磨磨蹭蹭,貪睡的小貓,看來我們需要用兩個鬧鐘來催催它了。
2、兩個鬧鐘可以怎樣唱歌呢?(讓幼兒討論,給幼兒探索的空間)
3、教師與個別幼兒示范。(通過示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輪唱的真正含義)
師:就是一遍接著一遍的催它快一點是嗎?這個辦法好。誰先和我試試看?
提問:我們是怎樣唱的?有什么秘密嗎?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8、大班音樂優(yōu)質課教案反思《夢之船》《圣?!贰端屦^》
活動目標:
1、能用正確的呼吸及歌唱方法,能較流暢的吟唱出歌曲。
2、利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出歌曲中連唱及跳唱的演唱形式。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光碟《圣?!贰秹糁贰端屦^》
活動重難點:
表現(xiàn)出歌曲中連唱及跳唱的演唱形式。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進行氣息發(fā)聲練習
1、伴隨優(yōu)美的旋律進入故事情景(幼兒在活動室門口等候,音樂響起)
(教師旁白)在一個幽靜的湖邊,有一只美麗的天鵝帶著她的寶寶們,正在輕輕的拍著她們的翅膀,慢慢的跳著舞,因為這個夜晚實在是太美了。
2、根據(jù)提示進行氣息練習
“啊,這的空氣太清新了,讓我們好好享受的深呼吸吧。(三次)
3、示范講解進行發(fā)聲練習
重點示范連唱和跳唱的演唱方法。
YO (13531) 這么美麗的景象,我特別想唱歌,你們跟我一起唱,連唱(ya 13531 yo 13531 yi 13531)練習,跳唱(ya 13531 yo 13531 yi 13531)練習。
二、學唱歌曲,借助角色扮演,引出歌曲——《夢之船》,整體范唱歌曲。
“你們看那是什么?”
“我是夢之船,你們愿意上船,跟我到水族館去嗎?”(教師旁白)
“愿意”!
“小天鵝們,夢之船在航行時會遇到水流平穩(wěn)和顛簸的時候,看看自己能在歌中感覺到嗎?"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讓我們出發(fā)吧!”
@唱歌曲《夢之船》邊唱邊表現(xiàn)水流平穩(wěn)和顛簸(第一遍)
教師配以身體動作進行范唱。重點學習連唱和跳唱的演唱方法
@分段表現(xiàn)平穩(wěn)和顛簸(第二遍)
提示幼兒用身體動作感受連唱和跳唱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
@幼兒集體演唱,重點指導幼兒用不同的聲音表現(xiàn)連唱和跳唱的方法
“夢之船,還要行駛一段就到了,讓我們繼續(xù)行駛吧!”(第三遍)
“夢之船,要你們唱出好聽的歌聲才會開門,你們試試吧!”(第四遍)
“門開了”!
三、律動:《水族館》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水族館”(老師旁白)
“我是小水草,我們一起來跳舞吧!”(放音樂—水族館)
四、結束活動
“當-叮當,”“呀,不好了,時間已經(jīng)到了,夢之船要關門了,我們要抓緊時間回去了。來一個跟著一個上船,唱著《夢之船》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9、大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哆來咪》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學習用多種樂器演奏歌曲。
2、學習根據(jù)歌曲的變化自下而上創(chuàng)編不同的身體動作,并能將身體動作變換成八種樂器進行演奏活動。
3、鼓勵幼兒在歌曲活潑、溫馨旋律的感染下,積極愉快的投入演奏活動。
4、學習看指揮演奏,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熟悉歌曲《哆來咪》。
2、鈴鼓、串鈴棒、碰鈴、三角鐵、圓舞板、沙錘、單響筒、大鼓等樂器若干。
3、背景圖一幅、樂曲節(jié)奏圖譜、八個音符的圖片。
4、把座位擺成三橫排。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生隨著音樂進入“奇幻森林”。
師:奇幻森林住著音樂仙子,每天清晨,音樂仙子演奏出好聽的音樂和節(jié)奏,喚醒森林里的小動物。咦!小動物們都不見了,都睡著了嗎?小白兔告訴我們音樂仙子被黑暗魔王抓走了,小動物們都睡著了醒不了,我們要演奏出像音樂仙子一樣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才能救醒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
1、認識八個音符。
(1)教師出示背景圖,隨音樂出示八個音符的圖片。
師: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認識我們“奇幻森林”里的小音符吧!
(2)幼兒指圖再次認識八個音符。
師:這首樂曲里有八個小音符呢!哪位小朋友帶大家再次認識這八個小音符?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容自下而上地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1) 教師與幼兒討論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
師:小音符1~i唱起來,誰的音高?誰的音低呢?現(xiàn)在,把我們的身體當成一架小鋼琴,1~i的音可以分別彈在身體的哪里呢?
(2)教師幫助幼兒提煉梳理身體動作并帶領幼兒隨樂曲表演。
師:我們把身體的部位從下往上想一想,有哪些部位?(幼兒自由回答)音低的1就彈在腳上,2彈在膝蓋上,3彈在屁股上,4彈在腰上,5彈在胸上,6彈在肩膀上,7彈在脖子上,i彈在頭上?,F(xiàn)在我們一起跟樂曲表演一遍!
(3)教師指揮,幼兒分八個聲部表演八個音符。
師:現(xiàn)在,請八個小朋友來分別表演這八個小音符。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
(1)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討論將身體動作轉化成八種樂器,協(xié)商統(tǒng)一演奏方案,并在節(jié)奏型圖譜上做上樂器示意標記。
師:音樂仙子留給我們節(jié)奏圖譜和八種打擊樂器,我們看看分別是哪些樂器?你們覺得八個部位的身體動作分別用哪種樂器演奏?
(2)看節(jié)奏圖譜分析節(jié)奏,學念節(jié)奏。
師:圖譜設計好了,我們一起把節(jié)奏念一遍,念“╳”時就拍手一次,念“0”時就止音。
(3)看節(jié)奏圖譜,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師:我們一起聽音樂做樂器的聲勢。
(4)教師按樂器節(jié)奏圖譜指揮,幼兒看指揮演奏。
師:下面你們來做小小演奏家,我來做指揮。我做什么樂器的聲勢,就請哪種樂器來演奏。
(5)請一名幼兒當指揮,大家看指揮演奏。
師:誰愿意當小指揮家來指揮演奏呢?
4、教師即興指揮,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變化演奏方案進行演奏。
(1)分析指揮的重要性。
師:剛才小指揮帶小朋友演奏樂曲的時候,為什么演奏的聲音不好聽呢?<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wǎng)>(小朋友的眼睛沒有看指揮)指揮是非常重要的,演奏樂曲離不開指揮。
(2)教師提出即興演奏的要求,讓幼兒隨教師的指揮創(chuàng)造性演奏。
師:這次不按照剛才樂器的演奏順序進行即興演奏,指揮的手指向哪一組,哪一組就演奏。演奏家們準備好了嗎?
三、結束部分
與小動物共舞。
師:小動物們被我們好聽的音樂節(jié)奏喚醒了,我們和小動物一起跟隨音樂跳舞吧!大家團結起來,一起去找黑暗魔王救回音樂仙子吧!
活動延伸:
教師在科學活動“樂音和噪音”中,通過比較兩種不同的錄音片斷——打擊樂《哆來咪》和幼兒自由敲擊各種樂器較響的聲音,了解樂器正確的使用方法,知道要愛惜公用物品。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此活動選材符合幼兒的興趣,整個活動以游戲情境貫穿,教學內容逐步推進,認識音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符→用打擊樂器演奏→創(chuàng)造性變化演奏。一改以往的教條和示范,即記歌詞、掌握旋律,而以幼兒的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為主,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積極的狀態(tài),體驗表現(xiàn)的快樂。雖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教師的指導語過多,線索過多,控制過多。但總的來說,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10、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教案《倒霉兔》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詼諧的情緒和AB的音樂結構,能在游戲中用創(chuàng)造性的動作、表情等表現(xiàn)音樂。
2.通過鏡像模仿游戲,能夠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并愿意準確模仿出同伴的動作。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音樂,場地的顏色地標,兔耳朵。
活動過程:
一、大家一起交流"倒霉"一詞引出故事。
"有這樣一個詞,我們可以一起交流一下,你們知道什么叫倒霉嗎?"
二、故事導入
1."今天我就要講一個關于倒霉的故事。有一只兔子,很倒霉,倒霉。它把它聰明的耳朵丟了。一只兔子,沒有耳朵還像兔子嗎?""怎么辦呢?"(去找)"對,趕緊把兔耳朵找回來呀。可是有一個問題:它的本領不夠,怎么辦?"
三、聆聽音樂,加入動作,感受音樂。
1.簡單動作"很好,請大家?guī)兔?,去學習。你會向我學習嗎?我做一個動作,你會做嗎?"
2.組合動作"我換一個動作,你會嗎?""嗯,如果你丟了一個東西或者是遇到什么倒霉事,沒關系,你可以努力學習,就會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3.初步感受音樂。
"好,我們跟音樂一起來做動作。""在你跟我學本領的時候如果不仔細看能不能學會?""來,看你能不能和我學得一模一樣?"
四、挑戰(zhàn)游戲:
1、加入猜拳游戲"這次呢,我有個新玩法。石頭剪刀布會玩吧?我們來玩石頭剪刀布。"(跟音樂帶口訣:倒霉的兔子不是我比一比)
2、再次聽音樂,加大難度,兩個幼兒互動。讓幼兒說說用什么動作表示成功和失敗。
"這次我們不僅在本領上有新的變化,你們還要理解什么是成功和失敗。輸贏要用動作告訴我"(不放音樂試一次)"贏了的就要把耳朵高高舉起,輸了的就要把耳朵垂下去?,F(xiàn)在大家一起比啊!"放音樂再來一次。
3、第三次聽音樂,讓幼兒說說第三種情況,如果打成平手用什么動作表示。
"剛才說成功的兔子找回耳朵,把手舉起來當耳朵。。屈,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失敗的兔子耳朵耷拉下來,那如果打成平手怎么辦?"(擁抱、握手)提問:"你們兩剛是誰教誰學本領的?"小結:誰贏了誰就幫助對方學本領。
4、再次聽音樂游戲,確保每位幼兒都清楚游戲規(guī)則。(座位上)教師可請一名幼兒扮演聰明兔來驗證游戲規(guī)則是否清晰。(1次)口訣:"聰明的兔子就是我(第四次說)跟我學本領。""這次一定要愿賭服輸哦,輸了的就把耳朵垂下來。輸了也沒關系,后面我會挑一個更難的本領,你一定能贏回你聰明的兔耳朵。"5、座位前站立游戲:捶腿…一替換…原地踏步(1次)小結:祝賀你們都能努力認真的學習本領,你們是最棒的小兔。
6、加入空間圓圈游戲,幼兒嘗試感受挑戰(zhàn)游戲的快樂。
老師準備小貼畫,讓幼兒兩兩手拉手,前后站在貼畫上。
"看我?guī)砹耸裁?兔子是有耳朵還是沒耳朵啊?有耳朵的兔子是什么兔子?現(xiàn)在兩個兩個拉手圍圓圈,前后站在我的小兔子上。我們跟音樂玩游戲,如果你贏了就可以和他換位置。最后誰站在里圈誰就可以教對方本領,本領要合拍哦!"
7、加大游戲難度,讓幼兒感受團體游戲的快樂"如果每一次都和他打平手,你還想不想和他比?""這次我們換個方法,剛才我是不動的,現(xiàn)在我是移動的,看我移動了幾個位置?對,可以向前換一個朋友。這可是超級厲害的辦法哦,看你們能不能學會""有兔耳朵的小朋友不移動,外圈的小朋友移動,現(xiàn)在我們來試一試。"
8、請客人老師表演,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根據(jù)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猜拳游戲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將本次活動設計成幼兒感興趣的游戲活動形式,感受音樂中詼諧的情緒和A和B的音樂結構,能在游戲中用創(chuàng)造性的動作、表情等表現(xiàn)音樂。通過鏡像模仿游戲使幼兒能夠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并愿意準確模仿出同伴的動作,愿意與同伴友好游戲,感受游戲中分享與合作挑戰(zhàn)的快樂,培養(yǎng)孩子勇敢努力不放棄的精神。
本次活動我能采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游戲,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習在游戲中自然進行,更顯趣味性。在活動中我比較注重孩子的相互學習,比如說,在猜拳游戲時,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通過不同的音樂情緒變化讓孩子感受“聰明的兔子就是我比一比”達到了教與學的共同目的。這樣,不僅讓孩子有一種成就感,還能鼓勵其他孩子去創(chuàng)新。
這次的活動很適合我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因此在玩游戲時孩子參與的積極性特別高,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體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尤其是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空間方位的移動,這使整個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
本次的活動雖說效果還不錯,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如:(1)音樂B段開始之前老師指點的不到位導致幼兒的動作有點局限,模仿老師動作。沒有完全達到創(chuàng)新。(2)座位安排略有些不合理,對個別幼兒關注的還不夠。(3)對孩子引導性的語言還不夠風趣幽默,以至于興趣點還有些濃厚,教育機智還有所欠缺。
11、大班最新教案《勇敢的小兔子》音樂游戲教案反思
教學目標:
1.教幼兒能根據(jù)音樂的高低不同分辨出不同動物的出場次序。
2.培養(yǎng)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和表演音樂的能力。
3.聽音樂愉快地參加游戲活動。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并能根據(jù)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教學準備:活動投影膠片一套,兔子和兇惡動物的音樂各一段,兔子的頭飾和幼兒人數(shù)相當,大灰狼頭飾一只,塑料泡沫制作的磚頭若干;投影儀、錄音機各一臺。
教學重難點:
1.分辨音樂的高低不同,聽懂音樂。
2.用身體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
教學反饋:
糾正措施:教學后記:
教學過程:
一.音樂律動,導入新課。
聽音樂,做各種小動物的模仿動作。
談話:小朋友們,老師知道你們都喜歡小動物,那你們和老師說一說,你們都喜歡什么動物,好嗎?(幼兒自由討論,匯報)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聽一個非常好聽的就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新授.游戲《勇敢的小兔子》
1.看投影,將故事,讓幼兒了解游戲的情節(jié)。
老師邊操作活動投影片邊講解: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著兔媽媽和他的孩子們。一天,天氣晴朗,兔媽媽帶著他的孩子們到樹林里去采蘑菇。小兔子們一邊走一邊看,一邊看一邊采,心里可高興了。突然,從樹林的深處竄出了一只兇惡的大灰狼,這只大灰狼已經(jīng)好幾頓沒有吃飯了,它看見了一群小兔子,心里想:這下可以美美地飽餐一頓了,于是它張牙舞爪地向小兔子撲過來。正在這時,兔媽媽大喊一聲:勇敢的小兔子,快來打大灰狼啊!小兔子們聽到媽媽的喊聲,都勇敢地撿起地上的石塊,向大灰狼砸去,大灰狼被砸得嗷嗷直叫,夾這尾巴逃跑了。小兔子們高興地唱起歌,跳起舞。
2.教幼兒做游戲,感知游戲的樂趣。
(1)老師先做兔媽媽和大灰狼,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一次。
(2)請一名孩子做大灰狼,師生共同游戲一次。
(3)讓孩子們聽音樂,感知音樂的高低強弱的不同.
(4)聽音樂,師生共同游戲。
3幼兒分小組,自由組合游戲。
將幼兒分成四個小組,自己分配角色游戲,充分感受音樂游戲的樂趣
4.請配合最好的一個小組表演給全班的孩子看。
三.放松活動,結束本課。.
全體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模仿動物的動作出室。
教學反思:
從孩子們來看,在這堂課中,孩子們體驗到了游戲給他們帶來的快樂,知道根據(jù)音樂的高低不同分辨不同動物的出場次序,在與老師共同的游戲中感受到了教師的關愛和尊重,體驗了和同伴合作分享的快樂,明白了遇到壞人要團結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在和情境、和材料的互動中真正體會到了音樂游戲給自己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