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霧九晴?!穼儆谥V語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十霧九晴。
我們一般所看到的霧大都是晴朗無云的天空的夜晚,地面強烈冷卻而使近地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成小水滴懸浮于空氣之中而生成霧,即輻射霧。十霧九晴指的也就是這種霧。而生成此種霧所需的條件是低層空氣中有充分水汽,強烈的輻射作用,以及微風。而造成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地區(qū)一般是在冷高壓控制下或是雨后受弱高壓控制天氣突然轉(zhuǎn)晴,而這兩種天氣系統(tǒng)控制下天氣大都是睛好天氣。
此種霧也大都是在夜間或早晨出現(xiàn),在太陽升起后由于地面強烈增溫,近地面逆溫層破壞,霧也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晴好。十霧九晴也就是這個意思。但當出現(xiàn)平流霧、蒸汽霧等,就不一定都是晴好天氣了。
2、久晴大霧雨 久雨大霧晴
霧,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而成。“久晴大霧雨”,是指出現(xiàn)平流霧,表明從海洋吹來了暖濕空氣,是晴天轉(zhuǎn)陰雨的預兆。“久雨大霧晴”,表明低氣壓已線移走,高氣壓移來,大氣變?yōu)榉€(wěn)定,空中云層消散,是原來連陰雨轉(zhuǎn)為晴天的預兆。
3、曉霧不收,晴天可求;霧收不起,細雨不止。
解釋見“早霧晴,晚霧雨”,這里曉霧不收只是說霧很濃,太陽剛出來不會立即消散,而是要經(jīng)一段時間的意思。
4、晝霧陰,晚霧晴;早霧晴,晚霧雨。
這兩諺語看起來是有矛盾的,其實這里只不過早晚所指的含意不同,道理是相同的。晝霧陰,晚霧晴,是指霧生成的時間而言,它是指晚上或者凌晨生成的霧預示著晴天,而白天生霧肯定會是陰雨天氣。而早霧晴,晚霧雨指的是清晨我們看到霧可能預示著一個晴天,但是如果此霧不收(晚霧是指此霧一直延遲到晚上還不收,是喻霧維持時間之長)可能就會轉(zhuǎn)成陰雨天氣。
晚上或凌晨所生成的霧大部分都是輻射霧。它形成于晴朗無云的夜晚,大多處于冷高壓控制之下,多預示晴天。但是白天生成霧可不是這種情況,白天地表面受太陽光照射是增熱的,根本沒有輻射散熱的可能(指整個熱量收支而言),另外在白天也不可能在近地層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逆溫層(鋒面過鏡除外)。同時白天亂流比較強烈,在這些條件共同作用下,互相影響,在白天根本不可能形成輻射霧。
因此,白天所以能生成霧大部分都是平流引起平流霧。最典型的要算是鋒面霧。鋒面霧包括鋒際霧、鋒前霧、鋒后霧三種。鋒際霧本身就是貼近地面的低云,它只有在暖濕空氣異常潮濕情況下形成,在它的上面是一個又厚又廣的云層(鋒前霧本身就是陰雨天氣中降水的產(chǎn)物,只是此種降水在未到達地面里被蒸發(fā)后又凝結而成的),鋒后霧是暖鋒行經(jīng)冷地表時凝結而成的霧。所有這些霧都與鋒面活動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說這些霧的生成,不但不是好天氣的象征,相反卻是壞天氣的征兆。從這方面來看晝霧陰,晚霧晴是很有道理的(鋒后霧天氣可能易于轉(zhuǎn)好)。
清晨當我們看到迷天大霧時,如果太陽出來不久這霧便消散,是輻射霧的一個特點,當然是一個晴好天氣。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晴朗無云的夜晚,微風徐徐,它是生成輻射霧的良好環(huán)境,地面迅速輻射冷卻,在微風、亂流作用下,近地層空氣在地表作用下也相應冷卻,多余的水汽被迅速凝結成小霧滴,于是迷天大霧迅速形成。之后,如果有新的天氣系統(tǒng)移來,在天空中鋪蓋上一層厚厚的云層,這樣就形成了下面是迷天大霧,上面是厚厚云層的局面。
早晨太陽出來后,由于上面有一層厚厚的云層阻擋陽光,地面就不能迅速增熱,霧滴也不可能迅速蒸發(fā)或抬升,因此就造成大霧不收的情景。如果云上不收都有可能,晚霧陰指的也就是這種情況,所以說早上看到霧如果太陽出來后霧還一直不收,可以預見天空中已經(jīng)存在一層厚厚的云層,未來天氣轉(zhuǎn)陰雨可能性很大。早霧晴,晚霧陰也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5、太陽見一見,三日不見面。天亮午,晴不久。
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有時在中午時光也會有短暫天晴的情況,緊接著又是陰雨天氣,這就是“天亮午,晴不久”所指的天氣狀況。
春秋季節(jié)長江流域由于冷暖空氣勢力相當,經(jīng)常成為冷暖空氣交綏地帶即靜止鋒。造成長時間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在靜止鋒北緣地區(qū),暖氣團在白天受到太陽輻射增溫影響,勢力加強,迫使鋒面略微北抬,于是構成短暫的晴好天氣,到了午后太陽下山,輻射增溫消失,暖空氣失去賴以加強的熱力影響,于是又恢復到原來情形,冷空氣又向南移動,靜止鋒南壓到原來地方,于是短暫的晴好天氣又告消失,天氣又將轉(zhuǎn)壞。繼續(xù)其原來的陰雨天氣。
6、急云易晴,慢雨不開。云隨風急,風雨瞬時息。
夏天人們經(jīng)常碰到黑沉沉的烏云像排山一樣壓來,傾刻間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一會兒雨過天晴,彩虹飛掛又是一個晴朗天空。這就是農(nóng)諺所說的“云隨風雨急,風雨瞬時息。”和“急雨易晴”的現(xiàn)象。造成這樣天氣一般都是地方性熱雷雨,因為這種積雨云范圍不大,會很快移過本地或通過狂風暴雨、雷鳴電閃,能量消耗殆盡云便趨于消散。因此很快出現(xiàn)雨過天晴的情形。
這種雨來勢猛,下得急,消得也快,這是一種帶局部性的小范圍天氣現(xiàn)象。另一種是第二型冷鋒前的雷陣雨天氣。由于第二型冷峰前進速度快,迫使前面暖空氣作垂直上升運動發(fā)展而成積雨云。這種積雨云長度長可遍及整條鋒線附近,但寬度不寬,而且冷鋒又前進很快,所以也是一掃而過,即轉(zhuǎn)入冷鋒后部高壓控制,天氣轉(zhuǎn)好。
慢雨不開指的是另一種情況,雨來勢不猛也不大,但持續(xù)時間很久,有時一下就是幾天,所以說“慢雨不開。”它多數(shù)是形成于鋒面附近。在鋒面附近范圍寬廣的兩個性質(zhì)不同的氣團相交匯,交匯區(qū)范圍也很廣、很寬。暖氣團沿著冷氣團斜面爬升,造成范圍又大厚度又厚的云層,由于上升氣團是被整層抬升,所以多數(shù)情況下形成層狀云。因而下起雨來陣性不是很強,多數(shù)是間歇性或連續(xù)性的雨。由于范圍大因此下起雨來時間就比較長,要等整個系統(tǒng)移過,鋒區(qū)移走天氣才會轉(zhuǎn)好。有時因而兩大氣團勢均力敵互不退讓而造成靜止鋒天氣,鋒面停止在一個地方徘徊不定,那么下雨時間就會更長了。
7、十霧九晴。
我們一般所看到的霧大都是晴朗無云的天空的夜晚,地面強烈冷卻而使近地層空氣中水汽凝結成小水滴懸浮于空氣之中而生成霧,即輻射霧。十霧九晴指的也就是這種霧。而生成此種霧所需的條件是低層空氣中有充分水汽,強烈的輻射作用,以及微風。而造成符合這三個條件的地區(qū)一般是在冷高壓控制下或是雨后受弱高壓控制天氣突然轉(zhuǎn)晴,而這兩種天氣系統(tǒng)控制下天氣大都是睛好天氣。
此種霧也大都是在夜間或早晨出現(xiàn),在太陽升起后由于地面強烈增溫,近地面逆溫層破壞,霧也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晴好。十霧九晴也就是這個意思。但當出現(xiàn)平流霧、蒸汽霧等,就不一定都是晴好天氣了。
8、有雨山戴帽,無雨山?jīng)]腰。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
云蓋住山頂稱為“山戴帽”,云層沒住山腰可見山頂稱為“山?jīng)]腰”。
陰雨快來臨時,由于云層灰暗且低,往往壓住山頭形成“山戴帽”,因此它是陰雨快來的前兆。但是如果山戴帽后云層不再下降變低,有可能不會下雨,特別是當陰雨過后云層逐漸抬高形成離開山頂之勢,就是所謂“帽抬高”,它不預示陰雨來臨,反而預兆天氣轉(zhuǎn)好。
“云攔腰”多半是由于夜間輻射冷卻而形成的地方性層云之類的低云在半山腰,很可能就是霧,所以云攔腰一般是好天氣象征。
9、早上朵朵云,下午曬死人。夏日多晴云。疙瘩云,曬得歡。
這幾條諺語中所指的云都是晴空中的淡積云。為什么淡積云會象征晴天呢?我們必須從形成淡積云的幾種情況來看。
夏日多晴云,夏天早晨若天氣晴好,地面由于受太陽光照作用,迅速增溫,近地面空氣也由于受地面增溫后長波輻射的影響,溫度也迅速增高,近地面空氣就膨脹變輕而上升,這就是熱力作用而產(chǎn)生的對流。上升氣塊在上升過程中絕熱冷卻到一定程度,空氣中水汽便會凝結成云,生成淡積云。如果這時空氣層結很不穩(wěn)定,淡積云還可以向上發(fā)展成淡積云、積雨云。但是如果空氣層結很穩(wěn)定,淡積云就無法向上發(fā)展,這樣就形成了一塊塊孤獨發(fā)散的淡積云,漫無秩序地飄浮于空中形成天上朵朵云的景象,而淡積云是肯定不會下雨的,因而天氣也就自然而然地為晴好天氣。
淡積云的另一個成因是可以由霧在消散過程中抬升而形成的。有霧的天氣一般是好天氣象征,那未由這樣的天氣形勢而產(chǎn)生的淡積云也自然是好天氣的征兆了。
如果早晨我們看到淡積云,而隨著太陽升高,淡積云很快發(fā)展成為濃積云,那么情況與上面所講的就不一樣,就不一定能夠成為好天氣的標志了。
10、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
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氣象諺語 久晴西風雨,久而西風晴,都是吹西風為什么有的沒雨會下雨;有的有雨倒變晴呢?
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如果一個地方晴久了,空氣每天受到太陽光照的間接作用不斷增溫,空氣較暖和,同時地面蒸發(fā)也隨之旺盛,空氣中水汽含量相對也多些。之所以晴久原因是缺乏使暖空氣受到一個抬升力量,暖空氣得不到抬升溫度降不下來,空氣中水汽就無法達到飽和造成降水天氣。即使晚上輻射冷卻強烈,最多也只能結成露水。這時如果吹西風表示西北面有冷空氣南下或低槽東移。這兩個外來因素都為暖空氣得到足夠的升力提供了條件,前者由于冷空氣插入暖空氣底部使暖空氣整層抬升,溫度下降,水汽凝結成水滴,造成陰雨天氣。后者使暖空氣輻合上升,同樣使暖空氣在上升過程中冷卻,水汽凝結成水滴而造成陰雨天氣??傊还苁抢淇諝饽舷?,還是低槽東移都說明是一個新的天氣系統(tǒng)影響過程,容易造成陰雨天氣。
上面講的久晴西風雨,這里面有一個風向轉(zhuǎn)折過程。它說明久晴時,不是吹西風,而是吹偏東風造成的,轉(zhuǎn)吹西風方能下雨。因此此諺語在夏季比較適用。如果是冬天大陸性氣團控制下,久晴本來就吹西風,再吹西風當然是不會下雨的。這種情況應當有所區(qū)別。
一個地方長時期陰雨連綿,主要是因為冷暖空氣勢力相當各不退讓形成靜止鋒所造成的。這時,如果吹起強勁的偏西風,說明西北方有新的冷空氣補充到原來冷空氣中去。于是,冷暖空氣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了,原來靜止鋒變成了冷鋒迅速向東南移去。原來受靜止鋒控制的天氣就轉(zhuǎn)而受冷高壓控制,陰雨天氣便告結束,代之而來的是冷高壓控制下的晴好天氣。
這種由久雨西風晴所形成的晴天在早春晚秋及冬季都可能形成一個較長時間的晴朗天氣。如果發(fā)生在晚春、早秋時節(jié),這種晴天維持時間可能不長。對夏季根本不適用。因此也應當分別對待。從上述分析可見,久雨西風晴,久晴西風雨并不矛盾。
11、“一家囡百家求,一家成功九十九家休?!?/h3>
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橇x烏諺語“一家囡百家求,一家成功九十九家休。”
“一家囡百家求,一家成功九十九家休。”女方在擇偶時,男方的門第、人品、性格、年齡以及生辰八字都會考慮在內(nèi),權衡利弊,評判高低。往往有些女的高不湊低不就,以致大齡后不得不降格要求,所謂“東揀西揀,揀個仰天燈盞”。如果女方家一時無法應允下來,男方就會找媒婆去“公關”。上世紀八十年代義烏民間有句順口溜:“爺不肯,紅西湖大前門;娘不肯,糖霜藕粉;小娘不肯,胭脂水粉;哥弟不肯,青柴木棍。”
更多諺語盡在!
12、關于云的諺語:云吃霧下,霧吃云晴
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瓦塊云,曬煞人)。
烏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西北天開鎖,明朝大太陽。
云吃霧下,霧吃云晴。
云鉤向哪方,風由哪方來。
云交云,雨淋淋。
云往東,車馬通;云往南,水漲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曬麥。
云往東,刮陣風;云往西,披蓑衣。
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
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