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知識: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

        《知識: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屬于教學反思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知識: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

        1、知識: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教學案例反思一等獎

         公元2001年6月13日,這是一個海峽兩岸骨肉同胞魂牽夢繞的日子,也是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萬雙眼睛共同聚焦一個大陸同胞年輕的生命,千萬顆心為中國“幸子”的命運而跳動。

        早晨六時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綻開五彩絢麗的朝霞,在寶島臺灣花蓮,一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無菌室內(nèi),等候著他的骨髓從他的軀體里抽出來,流進海峽彼岸姑蘇城內(nèi)此刻同樣躺在無菌室內(nèi)的一位年輕姑娘的血管。

        八時,經(jīng)過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贈者,在經(jīng)歷了一小時二十分鐘的手術之后,他的骨髓,飽含著同胞之情,從他的身軀內(nèi)躍出。

        九時三十分,臺灣青年的骨髓,裝進了盛滿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濟會的志愿者護送,從臺灣花蓮起飛,十時二十分到達臺北桃園機場。

        十三時二十五分,骨髓運輸小組從臺北桃園機場起飛赴香港。在飛機上,志愿者們小心地呵護著骨髓箱,每隔一小時要上下左右晃動,以防止骨髓的凝結(jié),影響細胞的活性。他們深知,手里捧著的,不僅僅是活性細胞,而且是陳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時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鐘運到香港特區(qū)。這意味著離陳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時五十五分,運輸骨髓的飛機平穩(wěn)地在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降落。由于香港的天氣原因,飛機延遲了二十分鐘起飛。雖然抵達上海的時間比預期晚了十五分鐘,但總的來說還是相當順利的。

        二十時剛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將骨髓接到,迅速裝上救護車。由警車開道,接骨髓的救護車從虹橋機場直奔蘇州。

        二十一時二十五分,接骨髓的救護車開進了蘇州,開進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人們翹首期盼的來自海峽彼岸的生命火種,仿佛長距離的接力賽,終于如期傳到了姑蘇城,傳到了陳霞的無菌室,不,應該說,是傳到了海峽兩岸同胞的心坎里!

        二十二時,骨髓移植手術開始。午夜時分,手術順利完成。

        至此,寶島臺灣、特區(qū)香港、祖國大陸,輾轉(zhuǎn)千里的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救助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知識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希望對你有幫助!

        2、知識: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教學案例反思

         公元2001年6月13日,這是一個海峽兩岸骨肉同胞魂牽夢繞的日子,也是海內(nèi)外炎黃子孫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萬雙眼睛共同聚焦一個大陸同胞年輕的生命,千萬顆心為中國“幸子”的命運而跳動。

        早晨六時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綻開五彩絢麗的朝霞,在寶島臺灣花蓮,一位青年靜靜地躺在無菌室內(nèi),等候著他的骨髓從他的軀體里抽出來,流進海峽彼岸姑蘇城內(nèi)此刻同樣躺在無菌室內(nèi)的一位年輕姑娘的血管。

        八時,經(jīng)過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贈者,在經(jīng)歷了一小時二十分鐘的手術之后,他的骨髓,飽含著同胞之情,從他的身軀內(nèi)躍出。

        九時三十分,臺灣青年的骨髓,裝進了盛滿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濟會的志愿者護送,從臺灣花蓮起飛,十時二十分到達臺北桃園機場。

        十三時二十五分,骨髓運輸小組從臺北桃園機場起飛赴香港。在飛機上,志愿者們小心地呵護著骨髓箱,每隔一小時要上下左右晃動,以防止骨髓的凝結(jié),影響細胞的活性。他們深知,手里捧著的,不僅僅是活性細胞,而且是陳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時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鐘運到香港特區(qū)。這意味著離陳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更近了。

        十九時五十五分,運輸骨髓的飛機平穩(wěn)地在上海虹橋機場停機坪降落。由于香港的天氣原因,飛機延遲了二十分鐘起飛。雖然抵達上海的時間比預期晚了十五分鐘,但總的來說還是相當順利的。

        二十時剛過,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將骨髓接到,迅速裝上救護車。由警車開道,接骨髓的救護車從虹橋機場直奔蘇州。

        二十一時二十五分,接骨髓的救護車開進了蘇州,開進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人們翹首期盼的來自海峽彼岸的生命火種,仿佛長距離的接力賽,終于如期傳到了姑蘇城,傳到了陳霞的無菌室,不,應該說,是傳到了海峽兩岸同胞的心坎里!

        二十二時,骨髓移植手術開始。午夜時分,手術順利完成。

        至此,寶島臺灣、特區(qū)香港、祖國大陸,輾轉(zhuǎn)千里的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救助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知識跨越海峽的生命救助,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希望對你有幫助!

        3、四年級語文上冊:《跨越海峽的生命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漢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海峽兩地人民的人間真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在游戲中感知“給予是快樂的!”

        教學設想:

        在輕松調(diào)侃的氛圍中,和學生一起做一個關于摘蘋果的比賽,通過不斷變換比賽對手(“對手”、“老師”、“饑餓的孩子”),讓學生逐步明白善良比聰明更重要,初步感知“給予是快樂的”。

        師: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小的測試,通過測試我想知道我們班哪個孩子最聰明,哪個孩子最可愛。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三棵蘋果樹,第一棵樹上結(jié)了80個蘋果,第二棵樹上結(jié)了100個蘋果,第三棵樹上結(jié)了150個蘋果?,F(xiàn)在你來到了蘋果樹下,要和你的對手比賽誰摘的蘋果多,我們假設你們采摘的速度一樣快,你先摘哪一個樹上的蘋果?(學生談怎么摘,就知比賽結(jié)果)

        師:比賽結(jié)果出來了,我們找到了最聰明的孩子。所以在比賽中不僅要有取勝的強烈欲望,還要有正確的方法和策略,競爭是要講究策略的,決不能想當然的蠻干。

        師:還想不想再來一題?再來,請看題──還是這樣三棵蘋果樹,你又來到了蘋果樹下,你的對手也是一個孩子,已經(jīng)幾天沒有吃飯了,很餓很餓。你和他比賽誰摘的蘋果多,你先摘哪一個樹上的蘋果?(生談)

        師小結(jié):看來,你們不僅很聰明,還有一個很善良很可愛,有一顆樂于付出,樂于給予的心。那么,假如你需要給于別人的不是蘋果,而是你的鮮血你的骨髓你還能做到嗎?如果不僅是鮮血和骨髓,還有生命,你還能做到嗎?

        二、切入《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在課文的語境中初步理解語言和心中的感動

        師:《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發(fā)生在杭州的故事,因為真實,因為就在我們身邊,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格外感動,我想你們也一樣,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動著我們?你覺得特別令你感動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復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課文)

        師:你可以讀一段,也可以讀幾句話,只要是令你感動的,讓你心中有所觸動的。

        朗讀:“小錢得救了……那血脈親情,如同生命的火種,必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朗讀:“針頭向皮膚刺去……終于從身軀里涓涓流出……”

        這段中有一個詞語“突如其來”,你們怎樣理解?

        朗讀:“小錢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終于在臺灣找到了這樣的人。”

        朗讀:“在這場災難中……期待著他的骨髓。”

        三、深入閱讀文本,整合教學資源,深刻體會“給予是快樂的”

        教學設想:在“小錢會感激誰?”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深入地閱讀文本,在心靈中與課文中的人物對話,理解人們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深刻體會“給予是快樂的”。

        師:這是一次跨越海峽的拯救行動,這是一次和死神爭奪生命的較量,最后,生命在人們的無私的給于中復活了,生命之花在人們的愛和奉獻中重新綻放了。小錢得救了,他的身體會慢慢康復,他蒼白的臉會慢慢紅潤起來,他的心中一定會充滿了感激,你想他會感激誰呢?讀讀課文,設身處地地想一想。

        生:(讀課文,思考,討論)

        師:是啊,小錢患的是嚴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醫(yī)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對捐獻骨髓懷有恐懼心理,害怕會影響自己的健康,其實這是所有的醫(yī)學研究和臨床經(jīng)驗表明,捐獻骨髓對于人體健康沒有影響;但是即使是這樣,也有很多人沒有捐獻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國大陸的中華骨髓庫中的庫存量只有4萬多份,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庫存23萬份,而我國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萬,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獻骨髓。而這位臺灣青年就是這樣一位志愿捐獻骨髓的先行者,小錢應該感謝他,我們也應該感謝他!但是,小錢感謝那位青年,僅僅是因為他志愿捐獻骨髓嗎?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說“看文如看山”,從不同的角度讀課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課文。

        師:他靜靜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內(nèi)心一定是極不平靜的,他會想些什么呢?讓我們用心去貼近這位臺灣青年的心,聽一聽他會想些什么。聽到了就寫下來。

        師:小錢還應該感激誰?(出示李博士畫像,并介紹)

        這位李博士就是臺灣的骨髓移植專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樣令人尊敬,他主持創(chuàng)辦了臺灣慈濟骨髓捐獻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樣本,成為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救助了眾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攜帶著臺灣同胞捐獻的骨髓來到大陸。讓我們記住這位可敬的老人?。ǔ鍪纠钫啦┦康恼掌┳屛覀冊谏钋榈刈x讀這段話。

        師:由于歷史和政治的原因,臺灣和大陸現(xiàn)在還沒有直接通航,臺灣當局不允許飛機直接飛到大陸,只有到香港中轉(zhuǎn)。盡管臺灣和大陸之間隔著一灣海峽,還有很多人為的阻隔,但還是不能阻隔兩岸同胞的血脈親情,兩岸同胞用愛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四、認生字,寫生字

        強調(diào):

        暫是翹舌音

        峽、桂、移、灣、彼、懷、曠、胞、脈左窄右寬

        暫下邊的“日”稍扁

        4、知識:作文的修改教學案例反思

        葉圣陶先生對《一張畫像》這篇作文作了仔細的推敲、修改,主要是從以下六個方面修改的。

        (1)

        把用詞不準確的地方改準確。除課文已經(jīng)舉到的把“一張畫像”改為“一幅畫像”、把“書皮”改成“包書紙”外,還有:作文中寫“我遞給同桌小強看,還不停地給他講著”,葉老將“不停”改為“悄悄”,這就更符合當時正在上課的實際情況。作文中寫“原來拿畫的正是王老師”,葉老將“畫”改為“幾何課本”,因為王老師拿的是帶有圖畫的課本,并不是一幅畫。作文中還寫王老師“談到今天,也談到了明天,并不斷地問我”,葉老將“并不斷地”改為“最后他”,因為王老師不可能不斷地問同一個問題,葉老這樣一改就合乎情理了。

        (2)

        把不通順的句子改通順。作文中寫“口里還不住地吶喊:‘沖啊,向幾何進軍!’”這個句子用詞不準確,因為吶喊是大聲喊叫、助威的意思,而畫面是不可能出聲的,葉老改為“從口里還吐出來幾個字……”這樣就既符合畫面的意思,又表達確切。作文中寫“我的臉頓時變得通紅”,還有最后一句“我的臉頓時臊得通紅”,這兩句都不真實,因為這時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臉色的變化的,葉老分別改為“我的臉頓時一陣熱”“臊得我臉上頓時火辣辣地一陣熱”,這就真實可信了。作文中寫“我被他的興致勾引起來”,這句話沒說清楚“我”的什么被王老師勾起來了,所以葉老調(diào)整了詞序,改為“我的興致被他勾引起來了”。作文中還寫道:“我看見他的粗眉緊皺著,像擰成了一股黑繩。”“擰成了一股黑繩”比喻不當,言過其實,葉老改成“我看見他緊皺著眉頭”,不僅文字簡潔,也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3)

        把長句斷成短句。如,把“那站在門口手里拿著大三角板和大圓規(guī)的王老師,就是我們的新班主任”,改為“我們的新班主任王老師站在教室門口,手里拿著大三角板和大圓規(guī)”。把“左邊又畫了兩個少先隊員拿著兩簇鮮花”改為“靠左邊又畫了兩個少先隊員,手里拿著鮮花”,這樣把長句斷成短句,不但表達得清楚明白,而且讀起來也朗朗上口。

        (4)

        刪去重復啰唆的詞句。這類修改的地方非常多。如,“他從班上的小事情一直談到了國家的大事情,談到了今天,也談到了明天”,這句話中“了”字用得太多,顯得啰唆,葉老都刪去了。再如,“看見王老師一個人在桌旁畫著什么”,“桌旁”一詞沒有必要,葉老也刪去了。刪去重復啰唆的詞語,句子就干凈簡潔多了。

        (5)

        增添一些詞句,使表達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作文中寫“我跟你一樣,也喜歡畫畫,尤其是人像”,葉老把“尤其是人像”改為“尤其喜歡畫人像”。因為“尤其是人像”也可以理解成尤其喜歡人像的圖畫之類,加上了“喜歡畫”三個字,意思就清楚明白了。再如,作文中寫“小強突然告訴我,王老師叫我到數(shù)學教研組去。沒料到王老師見到我來了,就笑著問……”這里的前后兩句話銜接得不好,“沒料到”的意思沒有體現(xiàn)出來。葉老添上“我以為準是要挨‘斥兒’了”,這樣,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就比較緊密,意思表達得也比較準確完整了。

        (6)

        改正錯別字和使用不當?shù)臉它c符號。作文中有好幾處將“像”寫成“象”,葉老一一加以改正。標點符號方面的修改也比較多,有的逗號改成句號,有的句號改成逗號,還有感嘆號改成句號,這些修改都值得仔細琢磨,都是很有道理的。還有幾處比較明顯的標點錯誤,如,“我就輕輕地叫了聲:‘王老師’。”這句話中間不能用冒號。“心就像剛上岸的魚‘撲騰、撲騰’一個勁兒地跳。”中間要用逗號斷開,“撲騰撲騰”不必加頓號。“就像是在歡迎著家長似的……”“吹得我心里甜滋滋的……”兩句話中所使用的省略號也沒有必要。所有這些,葉老都一一加以修改,可見葉老對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細、認真。

        葉圣陶修改的原文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知識作文的修改,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希望對你有幫助!

        5、知識:書信的格式教學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知識:書信的格式_教學實錄案例反思,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1) 稱呼。把對收信人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怎樣稱呼,要根據(jù)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系而定,一般說,當面怎樣稱呼,信上就怎樣稱呼。有時可以在稱呼前面加“敬愛的”“親愛的”這樣的詞語。

        (2) 正文。這是信的主要部分。寫信人要說的話,都寫在這部分。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您好!”“你身體好嗎?”如果寫的是回信,可以寫“×月×日的來信已收到”等內(nèi)容。如果來信中提出一些問題或要求代辦的事,可以先把問題回答清楚,或者把代辦事情的結(jié)果告訴對方,然后再寫自己想說的話。如果說的事情多,就應該分段寫,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zhuǎn)行頂格。

        (3) 結(jié)尾。正文完了,結(jié)尾應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如,“此致敬禮”“祝你健康”。結(jié)尾的寫法,根據(jù)對象而定。如果給長輩寫信,可以寫“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給平輩寫信,可以寫“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順利”;如果給晚輩寫信,可以寫“祝你進步”“望你努力學習”。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單獨占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 署名。結(jié)尾寫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可以帶姓,也可以不帶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寫姓)。有時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稱謂,如“弟、兒、侄、妹”。如果加稱謂,一般不帶姓。如果是給單位或組織寫信,姓名要寫齊全。

        (5) 日期。日期可以寫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寫。

        如果在信里問候別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后,另起一行,寫上“請代向××問好!”“××并此問好!”

        如果信已經(jīng)寫好,但是還有一些話沒有說完,可以寫在信的后面。先寫一個“附”字,后面加上冒號,寫完補充的話以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面加句號。

        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寫收信人的地址。字跡要工整,地名要詳細。寫地名要由省、市、縣,一直寫到區(qū)、街和門牌號碼。如果是給農(nóng)村寫信,還要寫上鄉(xiāng)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畫著六個方格,應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郵政編碼。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間寫收信人的姓名??梢愿鶕?jù)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寫“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處應避免寫稱謂,如,不宜寫“爺爺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寫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信封的右下角有六個小方格,應在這里填上寄信人的郵政編碼。信件萬一出現(xiàn)投遞困難的情況,郵局可以憑借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還給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邊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邊20毫米以下的區(qū)域是條碼打印區(qū),不要在這個區(qū)域里寫字或署名,以免影響投遞。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鉛筆寫,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紅筆寫,因為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6)托人轉(zhuǎn)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寫“面交”“煩交”等字樣,在信封第三行的后半行上,寫“×××托”或“×××拜托”就可以了。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知識書信的格式,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希望對你有幫助!

        6、知識:微生物教學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知識:微生物_教學案例反思_實錄,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到目前為止,綠色的地球是唯一為人類所認知的一塊生命的棲息地。在地球的陸地和海洋,與人類相依相存的是另一個繽紛多彩的生命世界。在這個目前對人類仍有太多未知的生命世界里,除了我們熟知的動物、植物,還有一個神秘的群體。它們太微小了,以至用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它們的名字叫微生物。

        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它們是一些個體微小、構(gòu)造簡單的低等生物。大多為單細胞,少數(shù)為多細胞,還包括一些沒有細胞結(jié)構(gòu)的生物。主要有古菌;屬于原核生物類的細菌、放線菌、藍細菌、枝原體、立克次氏體;屬于真核生物類的真菌、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以上這些微生物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蘑菇和銀耳等食、藥用菌是個例外,盡管可用厘米表示它們的大小,但其本質(zhì)是真菌,我們稱它們?yōu)榇笮驼婢?。而屬于非細胞生物類的病毒、類病毒和朊病毒(又稱朊粒)等則需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

        其實,微生物“出生”最早,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多年,最早的微生物35億年前就已出現(xiàn)在地球上,人類出現(xiàn)在地球上則只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但微生物與人類相識甚晚,人類認識微生物只有短短的幾百年。1676年荷蘭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了細菌,從而揭示出一個過去從未有人知曉的微生物世界。

        雖然我們用肉眼看不到單個的微生物細胞,但是當微生物大量繁殖在某種材料上形成一個大集團時,或是把微生物培養(yǎng)在某些基質(zhì)上,我們就能看到它們了。我們把這一團由幾百萬個微生物細胞組成的集合體稱為菌落。例如腐敗的饅頭和面包上長的毛,爛水果上的斑點,皮鞋上的霉點,皮膚上的蘚塊等就是許多微生物形成的菌落。

        微生物雖小,但它們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有些對人類有益,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有些對人類有害,對人類生存構(gòu)成了威脅;有的雖然和人類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在生物圈的物質(zhì)循環(huán)和能流中具有關鍵作用。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知識微生物,玩出了名堂,希望對你有幫助!

        7、知識:豐子愷簡介教學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知識:豐子愷簡介_教學實錄案例反思,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豐子愷(1898.11.9—1975.9.15)原名豐潤、豐仁。浙江崇德人。

        1914年人杭州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

        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對他的思想影響甚大。

        1919年師范學校畢業(yè)后,與同學數(shù)人在上海創(chuàng)辦上海??茙煼秾W校,并任圖畫教師。

        1921年東渡日本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

        1922年回國到浙江上虞春輝中學教授圖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jié)為好友。

        1924年,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4月號首次發(fā)表了他的畫作《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畫在《文學周報》上陸續(xù)發(fā)表,并冠以“漫畫”的題頭。自此中國才開始有“漫畫”這一名稱。

        1924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立達中學。

        1925年成立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圣陶、鄭振鋒、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為編輯。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

        七七事變后,率全家逃難。

        解放后曾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xié)會副會長等職。

        《子愷漫畫》 1926,開明

        《子愷畫集》 1927,開明

        《西洋美術史》 1928,開明

        《緣緣堂隨筆》(散文集) 1931,開明;增訂本,1957,人文

        《子愷小品集》 1933,上海開華書局

        《隨筆二十篇》 1934,天馬

        《藝術趣味》(散文集) 1934,開明

        《繪畫與文學》(論文集) 1934,開明

        《近代藝術綱要》(論文) 1934,中華

        《車廂社會》(散文集) 1935,良友

        《藝術叢話》(論文集) 1935,良友

        《豐子愷創(chuàng)作選》(散文集) 1936,上海仿古書店

        《藝術漫談》 1936,上海人間書屋

        《緣緣堂再筆》(散文集) 1937,開明

        《漫畫阿Q正傳》 1939,開明

        《子愷近作散文集》 1941,成都普益圖書館

        《藝術修養(yǎng)基礎》(論文集) 1941,桂林文化供應社

        《畫中有詩》(詩配畫) 1943,桂林文光書店

        《教師日記》(日記體散文集) 1944,重慶崇德書店

        《藝術與人生》(論文集) 1944.1,桂林民友書店

        《古詩新畫》(子愷漫畫全集之一) 1945,開明

        《兒童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二) l945,開明

        《學生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三) 1945,開明

        《民間相》(子愷漫畫全集之四) 1945,開明

        《都市相》(子愷漫畫全集之五) 1945,開明

        《戰(zhàn)時相》(于愷漫畫全集之六) 1945,開明

        《率真集》(散文集) 1946,上海萬葉書店

        《小鈔票歷險記》(童話) 1947,上海萬葉書店

        《子愷漫畫選》 1955.11,人民美術出版社

        《子愷漫畫全集》 1962.11,香港嶺南出版社

        《緣緣堂集外遺文》明川編, 1979,香港問學社

        《豐子愷散文選集》 1982,上海文藝

        《緣緣堂隨筆集》 1983,浙江文藝

        翻譯書目:

        《苦悶的象征》(理論集)日本廚川白村著 1925,商務

        《藝術概論》日本黑田鵬信著 1928,開明

        《初戀》(小說)俄國屠格涅夫著 1931,開明

        《自殺懼樂部》(長篇小說)英國史蒂文生著 1932,開明

        《獵人筆記》俄國屠格涅夫著 1953,文生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知識豐子愷簡介,白鵝,希望對你有幫助!

        8、知識:陸游簡介教學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知識:陸游簡介_教學案例反思_實錄,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著名愛國詩人,陸游二十歲就定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報國壯志。三十歲參加禮部考試,名列第一,因“喜論恢復”而遭投降派秦檜打擊,被除掉了名字。但他毫不消沉,回鄉(xiāng)后仍攻讀兵書,刻苦習武,準備抗金衛(wèi)國。

        1162年,宋孝宗趙慎起用主戰(zhàn)派張浚,準備北伐。孝宗召見了陸游,陸游趁此良機提出了許多政治軍事主張,并給予趙慎以有力支持。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動搖,朝中主和派重新抬頭,張浚被罷官,陸游也被削職還鄉(xiāng)。1170年,陸游到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縣)任通判。后來又到四川宣撫使王炎的幕府中辦理軍務,積極向王炎提出恢復中原的作戰(zhàn)策略。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撓破壞,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陸游的作戰(zhàn)主張不僅得不到實現(xiàn),自己也被調(diào)到成都府安撫司任參儀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為蜀州(四川崇慶)通判(副州官)。不久,又被調(diào)到嘉州(四川樂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報國無門,愛民無力,終于在1174年十月,陸游又被調(diào)到榮州(四川榮縣)去攝理州事。陸游,在蜀州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但對蜀州感情十分深厚。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陰老家,也還寫了許多記念蜀州的詩篇。蜀州人民也懷念放翁詩人,詩人長溘之后,人們的罨花池旁為他和趙忭(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廟宇,稱趙陸公祠,后改稱“二賢祠”?,F(xiàn)在,“二賢祠”已改建為“陸游紀念館”。

        八百多年來,蜀州人民懷念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扶老攜幼,不遠千百里前來瞻仰、憑吊陸游。罨花池是陸游生活過的地方,這里的水榭樓臺、林木花草,都篆刻下傳大詩人憂國憂民的詩篇。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知識陸游簡介,古詩兩首,希望對你有幫助!

        9、知識:童話簡介教學案例反思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關于知識:童話簡介_教學案例反思_實錄,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是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gòu)故事,其語言生動淺顯,對自然物往往作擬人化的描寫,多采用夸張、擬人、象征等表現(xiàn)手法編織奇異的情節(jié)。幻想是童話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話反映生活的特殊藝術手段。童話主要描繪虛擬的事物和境界,出現(xiàn)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講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但是童話中的種種幻想,都植根于現(xiàn)實,是生活的一種折射。童話創(chuàng)作一般運用夸張和擬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邏輯展開離奇的情節(jié),造成濃烈的幻想氛圍,形成超越時空制約、亦虛亦實、亦幻猶真的境界。此外,童話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現(xiàn)實中的人事關系。

        根據(jù)人物形象類型的不同,童話可以分為常人體童話、擬人體童話和超人體童話。常人體童話中的人物都是普通的人,描述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但這些人的性格、行動、遭遇都特別離奇夸張,如《皇帝的新裝》。擬人體童話中的人物,多是人類以外各種人格化的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事物,通過擬人化的手法使它們有思想、感情和人的性格行為,如《木偶奇遇記》。超人體童話主要是描寫超自然的人物和他們的活動,借助超越常人和自然力的神仙、妖魔或?qū)毼飦碚归_奇怪荒誕的情節(jié),多見于民間童話和古典童話,如《神筆馬良》《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但這三者并非截然分開,有時也互相聯(lián)系。也就是說,在一篇童話中,可能既有常人體表現(xiàn)方法,也有擬人體表現(xiàn)方法。

        童話與寓言童話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創(chuàng)造的、幻想的,都可以采用各種生物或非生物來充當故事的角色,也都富有教育意義。但寓言和童話又各有不同特點。寓言的篇幅一般較為短小,結(jié)構(gòu)單純,語言樸素,幻想的程度也較輕;而童話的篇幅較長,長篇可達數(shù)萬字,短小者一般也一二千言。童話的結(jié)構(gòu)比較曲折,能細致地刻畫人物形象,幻想也比寓言更為豐富、奇特。童話是兒童文學的重要體裁,它描寫的內(nèi)容,表現(xiàn)的生活,都照顧到兒童的知識范圍和心理特點,所運用的語言也易為兒童接受。而寓言雖然也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重要體裁,但它并不是兒童文學專有的樣式。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知識童話簡介,巨人的花園,希望對你有幫助!

        10、知識:白血病簡介教學案例反思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血液病。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可以用化療、放療等方法遏制病變的白細胞,延長病人的生命。但是這種方法的副作用大,復發(fā)率高,不但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對家庭、社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國際上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將骨髓移植運用于白血病的治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紀80年代起,干細胞移植術在臨床應用中獲得了成功。

        骨髓是還沒有分化成紅、白細胞的母細胞,就像還沒有分杈的樹干,把它植進白血病患者體內(nèi),就可以繼續(xù)分化、造血。骨髓捐獻者捐出的干細胞,只占身體的約5%。這5%即使不捐,兩星期后也會在自身的新陳代謝中死亡,所以捐獻骨髓對身體是沒有害處的。我國大陸的骨髓庫起步較晚,人們對捐獻骨髓的知識欠缺,意識淡薄,目前各地捐獻志愿者的庫存資料加起來還不到三萬份,這就為尋找配型相符的骨髓帶來了很大困難。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知識白血病簡介,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