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版二年級上冊22課《熱鬧的大山》教案一等獎》屬于教案一等獎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A版二年級上冊22課《熱鬧的大山》教案一等獎
二年級語文《22熱鬧的大山》教案
教學目標
★認識6個字,會寫5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讓學生知道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美,懂得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能夠按照要求認字、寫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通過學文,了解大山熱鬧的原因。
教學難點
★掌握會寫的5個字。
★讓學生知道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美。
教學準備
★識字卡片及詞語卡片。
★老爺爺?shù)膬蓮垐D片。(一張皺著眉頭的,一張展開笑容的。)
★小鳥、小松鼠、小刺猬的圖片。
★大自然的美景圖。
教學時數(shù)
2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shè)問激趣
1、教師出示“熱鬧”一詞,你知道什么叫“熱鬧”嗎?說說你的理解。
2、教師板畫“大山”,問:這是什么?“山”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投影:()的大山。你聽說過“大山”也熱鬧嗎?一定很有趣,我們一起去看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音,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字音掌握。
(1)出示會認字卡片:注意讀準“惱、潑”。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學生帶讀。
(3)猜猜看游戲:請一個同學到前面指字,另一個同學背對大家猜剛才同學指的是什么字。加深對字音的掌握。
3、出示詞語卡片,指名帶讀:
熱鬧苦惱睡醒顆五顏六色刺猬建鳥鳴活潑
4、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大山和老爺爺?shù)?
(2)投影填空:
(皺著眉頭)的大山。
(快樂)的老爺爺。
(3)思考:你知道大山和老爺爺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嗎?
(4)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把相關(guān)的句子畫下來,并讀一讀。
讀一讀你找的句子。
投影:他蓋起了一間小木屋,在山上住了下來。
他帶來兩袋種子,把種子撒在了大山上。
5、再讀讀課文,看看還有誰帶來了種子,是什么種子。
6、這些種子給大山帶來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自己讀一讀,再和小伙伴讀一讀。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山熱鬧的原因
1、討論:大山為什么能如此熱鬧呢?請你用“因為……所以”句式回答。
(1)因為老爺爺、小鳥和小松鼠都為大山帶來了種子,而且種子都長大了,所以大山會熱鬧起來。
(2)因為小松鼠、小刺猬和小兔子都搬到大山上住,所以大山熱鬧起來。
(3)因為大山上清脆的鳥叫聲此起彼伏,活潑可愛的小松鼠跳上跳下,所以大山熱鬧起來。
(4)因為肯定還有許多小動物會住在大山上,所以大山熱鬧起來。
2、現(xiàn)在大山什么樣子呢?用幻燈顯示:
()的大山。
3、老爺爺為什么快樂了呢?你快樂嗎?為什么?請你展開想象,你覺得大山還會怎樣熱鬧?你喜歡嗎?
4、出示大自然的美景圖,讓學生進一步欣賞、感受大自然的美。
四、總結(jié)全文,升華情感
1、大山的熱鬧離不開老爺爺、小動物們的辛勤勞動,而大自然的美離不開什么呢?
2、通過學文你懂得了什么?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五、作業(yè)
你想讓大山更熱鬧嗎?用你的畫筆畫下你心中熱鬧的大山。
板書設(shè)計
熱鬧的大山
大山光禿禿的
老爺爺兩袋種子
小鳥兩顆柏樹種子
小松鼠幾個松果
美麗、熱鬧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出示生字及詞語卡片,學生搶讀。
2、展示學生畫的熱鬧的大山,并說說從畫上哪些地方看出熱鬧。(鼓勵學生用清楚連貫的話表述畫的意思)
二、背誦指導
1、出聲朗讀課文,回憶課文哪部分內(nèi)容讓你感受到了大山的熱鬧。
2、投影填空:
不久,山上長出了一棵棵(),還有()的花草。一年,兩年……一棵棵樹長的()。()的鳥兒飛來了,()、()、()也搬來了。他在樹上筑起了($ $ ),在山上建起了(),還養(yǎng)育出許多()。
大山()了,變得那樣()。大山()了,變得這樣()。()的鳥鳴聲此起彼伏,()的小松鼠(),()的老爺爺哼起了山歌。
3、再次朗讀這兩段話,感受大山的熱鬧。
4、練習背誦。互相交流自己背誦的方法。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組為單位,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2、在班上交流記字方法??凑l的方法最簡便。
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字?說一說。
試著練習用這些字組詞,看誰的詞語積累最豐富。
3、仔細觀察這些字,看看在書寫時有沒有需要提醒同學注意的地方。
4、教師指導書寫“醒”。
5、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鞏固練習
1、互猜字游戲。幫助記憶字形。
2、詞語積累:
苦惱養(yǎng)育活潑可愛五顏六色
3、用“熱鬧”練習說話。
2、A版二年級上冊22課《熱鬧的大山》教案
二年級語文《22熱鬧的大山》教案
教學目標
★認識6個字,會寫5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讓學生知道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美,懂得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
★能夠按照要求認字、寫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且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通過學文,了解大山熱鬧的原因。
教學難點
★掌握會寫的5個字。
★讓學生知道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美。
教學準備
★識字卡片及詞語卡片。
★老爺爺?shù)膬蓮垐D片。(一張皺著眉頭的,一張展開笑容的。)
★小鳥、小松鼠、小刺猬的圖片。
★大自然的美景圖。
教學時數(shù)
2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shè)問激趣
1、教師出示“熱鬧”一詞,你知道什么叫“熱鬧”嗎?說說你的理解。
2、教師板畫“大山”,問:這是什么?“山”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投影:()的大山。你聽說過“大山”也熱鬧嗎?一定很有趣,我們一起去看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掌握字音,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字音掌握。
(1)出示會認字卡片:注意讀準“惱、潑”。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學生帶讀。
(3)猜猜看游戲:請一個同學到前面指字,另一個同學背對大家猜剛才同學指的是什么字。加深對字音的掌握。
3、出示詞語卡片,指名帶讀:
熱鬧苦惱睡醒顆五顏六色刺猬建鳥鳴活潑
4、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課文是怎樣描寫大山和老爺爺?shù)?
(2)投影填空:
(皺著眉頭)的大山。
(快樂)的老爺爺。
(3)思考:你知道大山和老爺爺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嗎?
(4)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把相關(guān)的句子畫下來,并讀一讀。
讀一讀你找的句子。
投影:他蓋起了一間小木屋,在山上住了下來。
他帶來兩袋種子,把種子撒在了大山上。
5、再讀讀課文,看看還有誰帶來了種子,是什么種子。
6、這些種子給大山帶來了什么變化?請你讀讀,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自己讀一讀,再和小伙伴讀一讀。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山熱鬧的原因
1、討論:大山為什么能如此熱鬧呢?請你用“因為……所以”句式回答。
(1)因為老爺爺、小鳥和小松鼠都為大山帶來了種子,而且種子都長大了,所以大山會熱鬧起來。
(2)因為小松鼠、小刺猬和小兔子都搬到大山上住,所以大山熱鬧起來。
(3)因為大山上清脆的鳥叫聲此起彼伏,活潑可愛的小松鼠跳上跳下,所以大山熱鬧起來。
(4)因為肯定還有許多小動物會住在大山上,所以大山熱鬧起來。
2、現(xiàn)在大山什么樣子呢?用幻燈顯示:
()的大山。
3、老爺爺為什么快樂了呢?你快樂嗎?為什么?請你展開想象,你覺得大山還會怎樣熱鬧?你喜歡嗎?
4、出示大自然的美景圖,讓學生進一步欣賞、感受大自然的美。
四、總結(jié)全文,升華情感
1、大山的熱鬧離不開老爺爺、小動物們的辛勤勞動,而大自然的美離不開什么呢?
2、通過學文你懂得了什么?和小伙伴交流交流。
五、作業(yè)
你想讓大山更熱鬧嗎?用你的畫筆畫下你心中熱鬧的大山。
板書設(shè)計
熱鬧的大山
大山光禿禿的
老爺爺兩袋種子
小鳥兩顆柏樹種子
小松鼠幾個松果
美麗、熱鬧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出示生字及詞語卡片,學生搶讀。
2、展示學生畫的熱鬧的大山,并說說從畫上哪些地方看出熱鬧。(鼓勵學生用清楚連貫的話表述畫的意思)
二、背誦指導
1、出聲朗讀課文,回憶課文哪部分內(nèi)容讓你感受到了大山的熱鬧。
2、投影填空:
不久,山上長出了一棵棵(),還有()的花草。一年,兩年……一棵棵樹長的()。()的鳥兒飛來了,()、()、()也搬來了。他在樹上筑起了($ $ ),在山上建起了(),還養(yǎng)育出許多()。
大山()了,變得那樣()。大山()了,變得這樣()。()的鳥鳴聲此起彼伏,()的小松鼠(),()的老爺爺哼起了山歌。
3、再次朗讀這兩段話,感受大山的熱鬧。
4、練習背誦?;ハ嘟涣髯约罕痴b的方法。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組為單位,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2、在班上交流記字方法??凑l的方法最簡便。
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字?說一說。
試著練習用這些字組詞,看誰的詞語積累最豐富。
3、仔細觀察這些字,看看在書寫時有沒有需要提醒同學注意的地方。
4、教師指導書寫“醒”。
5、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鞏固練習
1、互猜字游戲。幫助記憶字形。
2、詞語積累:
苦惱養(yǎng)育活潑可愛五顏六色
3、用“熱鬧”練習說話。
3、A版二年級上冊26課《快樂銀行》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和3個多音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應該正確認識自己,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做一個快樂的人。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6個生字,3個多音字,會寫5個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2、引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受,體會到正確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充滿自信,就能快樂地生活。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課件。
四、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題導入,質(zhì)疑激趣。
1、隨老師板書讀題目:快樂銀行。你發(fā)現(xiàn)一個多音字了嗎?
銀行 行走
2、你們看了課題有什么疑問嗎?
歸納學生的問題,可能有:“快樂銀行是怎么回事?為什么要開?……”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把課文讀正確。
2、自己帶著疑問自讀課文,看看能讀懂哪些問題。
(三)同桌檢查認讀情況,互幫互練。
1、互相指讀生字卡、擴詞接龍。$ 輪流讀課文,互相評價。
2、交流讀懂的問題。
(四)全班反饋交流。
1、課件呈現(xiàn)會認字,小老師帶讀。
2、生字擴詞擂臺賽。(以小組為單位)
3、指名讀文,交流讀懂的內(nèi)容。
學生經(jīng)過初讀,了解到是胖小熊開的快樂銀行,小動物們來到銀行存入或借出快樂。
(五)整體讀文,解決“為什么開”的問題。
1、自己讀讀課文,你知道胖小熊為什么要開快樂銀行嗎?誰來存入快樂了?誰又來借出快樂呢?
2、用讀的方式匯報,學生之間補充完整。
3、存入快樂的小動物們是怎么想的?該怎樣讀呢?自己練練。
4、引讀評價,感受小動物們樂于助人的好品質(zhì)。
(六)進入角色,精讀重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自然段,畫出小母雞和大象不快樂的原因。
2、現(xiàn)在他們借出快樂后,心情特別好。你想當小雞還是大象?讀讀他們快樂的句子,然后告訴大家你此時的心情,讓我們與你分享快樂。
3、師生、生生讀中交流,分享他們的快樂。
(七)拓展延伸,與文本對話。
1、教師:胖小熊知道大家也有特別快樂和特別不快樂的時候,他特意囑咐我:快樂銀行向同學們開放。同學們,你們先和小熊交流交流,然后再來快樂銀行吧!
2、教師扮演胖小熊和學生對話,適時引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孩子尋找快樂。
3、生生表演、交流,互相發(fā)現(xiàn)對方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在其中感受到自身的優(yōu)勢,快樂地生活。
(八)自主表達: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2、邊讀邊標畫出本課要求會寫的6個字,多讀幾遍。
(二)識字寫字。
1、自主識字:自學會寫字,讀準字音,觀察字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2、小組交流:比一比誰的辦法最巧妙。
3、反饋、鞏固。指導:“卜”是輕聲。
(1)開火車認讀。
送信游戲。
(2)給部件找伙伴游戲。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已有知識,根據(jù)字的特點記字。
同學們可以用舊字加、換偏旁的辦法記;也可以根據(jù)字的形義特點記;還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方法。
4、指導書寫。
(1)觀察本課的生字,按照不同結(jié)構(gòu)特點,給它們排排隊。
獨體字:廣、豐
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奮
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洗
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醫(yī)、病
(2)分別觀察這些字在田格中的位置,你覺得哪個字、哪一筆不容易寫好?
醫(yī):先寫里邊的“矢”,再寫最后一筆豎折。
教師再次提示:寫好左窄右寬的字,注意寫字姿勢。
學生試寫字頭,教師巡視指導。
(三)實踐活動。
1、每個同學找出自己和別人的突出的優(yōu)點。
2、以班隊會的形式開展“快樂銀行”活動。
板書設(shè)計
快樂銀行
胖小熊:足夠、儲存———隨時取出快樂
動物們:興奮、排起長隊———存入快樂
小母雞:不會游泳———三分快樂
會捉蟲———十分快樂
小象:鼻子太長 五快樂
吸水洗澡 十分快樂
4、A版二年級上冊第21課《鳥路》教案
教學內(nèi)容:
二年級語文第21課《鳥路》。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學習課文,想象自己心中鳥路的樣子。
4、在識字、朗讀過程中感悟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感。
重難點、關(guān)鍵:
1、識字、寫字。
2、朗讀、背誦課文。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隨文識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感悟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感。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配樂朗誦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聽一段音樂,說說喜歡歌曲里的動物嗎?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鳥的文章。
板書課題:鳥路。
二、初讀課文:
1、想聽老師讀一讀嗎?(老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找出生字。)
2、這么美的課文你們想讀嗎?那咱們就來分組讀課文,完成老師交給你們的任務:
(1)、找出自然段。
(2)、小組內(nèi)齊讀或組內(nèi)輪流讀課文。
(3)、認讀生字,找出不懂意思的詞語,小組內(nèi)互相討論。
4、檢查小組初讀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詞。
傍晚 彩霞 彩虹 芙蓉 面包屑
(2)、說一說,都有那些鳥飛來吃面包屑了?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涵。
1、讀一讀你喜歡的自然段,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這個自然段。
2、指名讀。請人評一評,說說他哪里讀得好。
3、第三、四、五自然段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要指導讀出驚訝、贊美的語氣。注意“啊”、“瞧”的讀法。
4、結(jié)合生活,“彩霞”與“芙蓉鳥”對比, 突出文中的“變”字。
5、課間休息:師生一起玩“咬尾巴”的游戲。
比如:白鴿屬于鳥類,烏鴉也屬于鳥類……
6、全班齊讀課文。
看板書,小結(jié)全文。
四、拓展。
1、你覺得還會有什么鳥飛來,他們會鋪成一條什么樣的小路呢?
2、假如你也住在那片樹林里,你會怎樣和小鳥們相處呢?
5、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2課《陋室銘》教案
教材分析:
《白鵝》這篇課文,作者重點表現(xiàn)的是白鵝高傲的特點。文章從剛把這只鵝抱回家時的姿態(tài)描寫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繼而以“鵝的高傲”為線索,從它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中,細致地刻畫了鵝高傲的特點。作者運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鵝的特點。用反語來表達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理解積累并學會運用部分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白鵝的特點,體會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寫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幽默風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
教學難點:從那些看似貶義的詞語中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教學流程:
第二課時
一、抓傲理脈絡
1、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在你們心目中,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課件豐子凱筆下的鵝圖片)
2、課文哪句話直接寫出白鵝高傲的特點?(出示句子:好一個高傲的動物?。?/p>
3、個性化朗讀這一句子,齊讀這句話。
(這一設(shè)計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書,倡導個性化朗讀,讀這一句話時,可強調(diào)讀出“好一個”,也可強調(diào)讀出“高傲”這個詞,雖是不同的讀法但都能體現(xiàn)出鵝的高傲。)
4、作者從幾方面來描寫這只鵝的高傲?(師板書:叫聲步態(tài)吃相)
二、挖傲品詞語
(學習第一部分:叫聲)
1、課件出示,聽聽狗的叫聲,理解“狂吠”,聽聽鵝的叫聲,對比狗的叫聲,理解“不亞于”。
(充分利用課件這一優(yōu)勢,幫助學生從形和聲去感受鵝的高傲,并能突破字詞教學上的難點。)
2、指名讀描寫叫聲的這段話,找出描寫鵝叫聲高傲的詞語畫下來,品讀這些詞語,說說自己的理解。(師相機板書:嚴肅鄭重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3、師與生合作朗讀這一段話,讀出鵝高傲的氣勢。指導“厲聲叫囂”:這次要發(fā)脾氣了,咆哮了,怎么讀?
“引吭大叫”該怎么讀?吭是“喉嚨”的意思,也就是放開喉嚨大叫。誰來試試?通過你的聲音、你的表情來證明你確實讀懂了。
4、想象假如這只鵝會說咱們的漢語,它會說什么?我們一起來當當“鵝語”小翻譯。
課件出示句子:
我是“鵝語”小翻譯
凡有生客進來,鵝厲聲叫囂,好象在說:“。”
籬笆外有人走路,鵝引吭大叫,好象在說:“。”
(設(shè)計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當“鵝語”小翻譯,極大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學生拓展了想象的空間,加強與文本之間的交流)
5、從作者對鵝叫聲的描寫中我們能體會到什么呢?(體會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6、全班齊讀這段
7、正因為它的勇敢盡職,它的高傲才顯得可敬,引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三、扣傲賞妙語
(一)、學習第二部分:步態(tài)
1、剛才我們學習了叫聲這部分,作者拿狗來對比,我們再來看看寫步態(tài)這部分,課文拿什么與鵝對比呢?(鴨子)
2、出示這段:請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讀的時候想象一下鵝與鴨走路的樣子,想站起來表演表演也行,待會兒老師想請幾個同學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來表演鵝與鴨走路的樣子。
3、生自由讀這段,試著演一演。
4、指名兩名學生戴上頭飾表演,其他同學來當小評委,評一評他們演得怎么樣?
5、請小評委根據(jù)課文的句子來評評
6、評議時相機解決:
(1)“局促不安”這個詞的意思,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上這個詞說一句話。
(2)理解“從容”,指導讀出鵝步調(diào)的從容,大模大樣
(3)課件欣賞“凈角”出場的樣子,加深理解。
7、分男女同學來比賽讀讀描寫鵝與鴨走路的句子
8、全班起立,學學這只鵝傲然地站著,一起來讀讀這段。
(對于“步態(tài)”這部分的學習,師要注意動態(tài)生成,側(cè)重于引導學生抓重點句,自演自悟自評,體會作者對比的方法。)
(二)、學習第三部分:吃相
鵝吃什么?怎么吃?能讀讀嗎?(學生讀鵝的吃法一段)
現(xiàn)在,我們要把這段話“瘦身”,你認為哪個詞最能體現(xiàn)鵝吃飯時的高傲嗎?(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從容不迫。)
“三眼一板”見過嗎?那你見過類似的詞嗎?(學生自由交流。)(教師講解:我們平時都說某個人做事“有板有眼”或“一板一眼”,板和眼都是戲曲音樂中的節(jié)拍,教師演示節(jié)拍:一板一眼和三眼一板,三眼一板是最穩(wěn)定最慢的一種,在課文中用來說鵝吃飯非常有條理。)
我們看看鵝吃飯是不是這樣?誰想讀?(一生讀)老師給你起個頭:“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
評價:這是一群不太有精神的白鵝;這只鵝有點著急了,再從容一些……
想象著鵝吃飯時的三眼一板、一絲不茍和從容不迫,誰還想讀?(另一生讀)評價:有點高傲的味道了;真是從容不迫。
三、精讀積累。
這位鵝老爺?shù)钠獗恢車泥従又懒?,于是,就上演了一場有趣的劇目。請同學看課文59頁,聽好老師的要求:在讀的過程中,用曲線畫出寫鵝的句子,用直線畫出寫狗的句子,聽明白了嗎?開始!
(學生在讀、畫的過程中,教師指導:有的句子不是直接寫鵝的,而是從狗的眼中看到的,要注意區(qū)分,不要多畫,也不要丟掉。)學生讀和畫,教師在黑板上畫鵝、狗、盆、籬笆。
1、首先我們請出兩位演員登場。它們在干什么?“鵝要吃飯了,狗躲在旁邊看”。怎么看?它想干什么?(暗中觀察,等待時機)書上用了個什么詞?(窺伺)
2、第一幕劇開始上演了,(看屏幕)咱們一塊讀讀。
(1)“靜候”,畫狗流口水。
(2)打著快或者慢的節(jié)拍,學生讀狗和鵝的句子。學生讀到“偶然”時,教師引導理解:鵝知道狗在偷吃嗎?(知道)它馬上回來把狗趕走嗎?(沒有)那鵝是怎么做的?(偶爾回來,有時候回來。)書上用了一個詞是“偶然”。比如說咱們班有一位同學天天按時到校,只有一天來晚了,這就叫——偶然。
(3)咱們來分分角色,先在下面同桌練練。你打算演什么角色?(抽2個人讀鵝和狗,教師適當打著節(jié)拍。)
評價:
3、第二幕上演:這次還用老師指導嗎?自己讀讀吧!
采訪剛才讀狗的同學:“你把人家鵝老爺?shù)娘埻党酝炅?,怎樣地走了?rdquo;大模大樣地離開了,課文中用了一個詞是什么?揚長而去。請問鵝老爺:“看到那只搗蛋狗把你的飯偷吃了,你的心情怎么樣?”鵝老爺不會說話,于是就沖著主人昂首大叫,責備人們供養(yǎng)不周。
4、(1)下面咱們把這兩幕劇一塊上演,你準備扮演什么角色?(一生讀狗,一生讀鵝。)
(2)下面,咱們男女生比比賽,男生讀寫狗的句子,女生讀寫鵝的句子,一會咱們再交換過來。
5、老師看得出,你們已經(jīng)自己讀懂了,小演員們請看,現(xiàn)在,你還能記住剛才的臺詞嗎?誰來讀這只愛搗蛋的狗?鵝老爺在哪兒?你們準備演第幾幕?(對照屏幕積累詞句)
評價:再從容一些;再大模大樣一些。
6、現(xiàn)在,那只搗蛋狗已經(jīng)揚長而去,舞臺上就剩下誰了?(鵝老爺)怎樣的鵝老爺?(高傲的)誰能讀出它的高傲?
在讀的過程中,找出寫鵝老爺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的詞語。
有狗來偷吃、搗亂的時候,鵝的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可以用個什么詞來說?(昂首大叫、踏著方步、責備不周)
討論叫聲該寫哪個詞:厲聲叫罵是鵝老爺對誰的?(對狗)昂首大叫呢?(對人)那你覺得哪個詞更能體現(xiàn)鵝的高傲?昂首大叫,沖著人發(fā)脾氣,連人都敢責備。
豐老先生對這只鵝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真是架子十足!”“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留給你的感嘆是什么?
四、總結(jié)全文。
就是這樣一只高傲的鵝,主人卻不勝其煩,給這位鵝老爺當起了堂倌——服務員,天天去侍候它吃飯。你覺得作者喜歡這只鵝嗎?(喜歡)
喜歡它,為什么還說它高傲,昂首大叫、厲聲叫罵、三眼一板……(學生自由交流)(對照板書)平時,你的爸爸媽媽有沒有特別喜歡你,卻用一些反話來說,比如說:你特別調(diào)皮,爸爸說你是個“小調(diào)皮蛋”、你早晨起床不愛疊被子,媽媽說你真是個“懶家伙”
俗話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老師相信,只要你用心,你的文章一定也會和豐老先生的一樣精彩!
五、作業(yè)
你一定也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它突出的特點是什么?你有沒有對它說過這樣的話?你可以學習豐老先生的這種語言和寫作方法,寫一寫你觀察的小動物。
附:板書設(shè)計
13、白鵝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叫聲嚴肅鄭重厲聲呵斥
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步態(tài)步調(diào)從容大模大樣
吃相三眼一板一絲不茍
喜愛之情
6、新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22課《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內(nèi)容預覽:
22、《唐雎不辱使命》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文的文言字詞。
2、 培養(yǎng)學生復述、翻譯、朗讀的能力。
3、 學習唐睢作為小國之臣卻不畏強暴,敢于斗爭,勇于斗爭的精神。
4、 探討唐睢不畏強權(quán),為國赴難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重點:
通過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的評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課時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了解戰(zhàn)國時期歷史背景,了解《戰(zhàn)國策》。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宋代大文豪蘇軾有段名言:“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不過人之節(jié)。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 ,此不足為勇也。天下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大詩人李白也有詩云:“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樣的一位英雄豪杰--唐睢。
二、 整體感知 :
1、 生齊讀課文,教師聽音。
2、 正音,范讀。檢查預習。再讀。
3、 請同學結(jié)合注釋默讀課文,弄懂文意。請至少兩至三位同學說一說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指導學生翻譯課文按三步走:
1、不看注釋根據(jù)自己文言積累翻譯課文,不懂地方做上記號。
2、結(jié)合書底下注釋再譯課文。
3、借助參考書規(guī)范譯文
4、學生概括,歸納。師進而點出全文故事情節(jié)。
指導學生圍繞中心事件抓標志性詞語理清故事情節(jié)。
文章寫了秦王贏政向安陵君挑釁。以換地為名企圖挑起戰(zhàn)爭。安陵君的大臣唐睢出使秦國,表示愿意犧牲自己來刺殺秦王贏政,終于使秦王贏政屈服的事。
故事情節(jié):開端(第一段)秦王設(shè)下騙局,唐睢臨危出使。
發(fā)展(第二段)秦王嚴厲指責,炫耀實力;唐睢重申立場,斷然拒絕。沉著應對。
高潮(第三段)秦王威嚇,唐睢反擊。針鋒相對。
結(jié)局(第四段)秦王長跪而謝,唐睢不辱使命。前倨后恭。
三、 分段再讀課文。串解文意。注意重點字詞。
對于重點字詞要指導學生歸納積累。
穿插寫作的背景,《戰(zhàn)國策》。簡明扼要。書中的專諸、要離、聶政資料,可加以引用一點,以提高興趣。
四、問題探討。
根據(jù)課后習題一,全面理解內(nèi)容。并會用原文回答。
五、 品讀。注意語氣。
根據(jù)課后習題二,人物對話離不開語氣的表達,要把握住。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戰(zhàn)國策》論證說理周密嚴謹,筆鋒犀利?!短砌虏蝗枋姑芬远绦〉钠瑢懥艘粋€結(jié)構(gòu)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人物有鮮明的個性,使人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一下。
二、 分角色朗讀課文。
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人物性格。
三、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二,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 為什么說唐雎沒有辜負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換安陵君的封邑,實際是要吞并安陵。而在當時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憑著自己的機智勇敢,面對蠻橫狡詐,色厲內(nèi)荏的秦王,不畏強暴,敢于斗爭,不被威勢壓服,最后使親王放棄了易安陵的打算。唐雎維護了本國的尊嚴,出色的完成了使命。
2、 秦王與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見得?
秦王兵分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可以看出秦王對安陵君的輕視;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許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氣強硬,并無商量余地;C、秦王不悅,可看出秦王名易實奪得心理。
3、 安陵君拒絕了秦王的無理要求,實際上是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為什么還要說出“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的話呢?
安陵君雖然對秦王的野心洞若觀火,無奈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為爭取周旋的余地,沒有當場揭穿秦王的騙局。
4、 文中怎樣體現(xiàn)秦的強大和安陵的弱?。?/p>
5、 說說“秦王不悅“四個字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悅”引起故事的開端,貫穿整個事件的全過程,對情節(jié)發(fā)展起著推動作用。
6、 秦王曰“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親王如果不“以君為長者”,“ 錯”起“意”來,就會讓你和韓魏一樣滅亡。
7、 秦王說,“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說“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們各表達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懾服唐雎的話,意為要發(fā)動戰(zhàn)爭,消滅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擊秦王的話,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衛(wèi)安陵。
8、 文中親王、唐雎分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秦王:驕橫、狂妄、狡詐、色厲內(nèi)荏。唐雎:沉著、鎮(zhèn)定、堅強無畏、有膽有識、正氣凜然、不畏強暴。
四、拓展延伸。
唐睢的不畏強權(quán)的精神,和敢于為國犧牲的精神,在我們的現(xiàn)代社會,還有沒有現(xiàn)實意義?聯(lián)系實際談談。
7、語文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22課《扁鵲見蔡桓公》教案
22.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
教學目標
1.學會獨立讀懂文言文
2.理解本文寓意
3.學會多角度地解讀文本
重點、難點
1.理解本文的寓意
2.學會多角度地解讀文本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誦讀課文,讀準字音。
2.看注解,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解題:本課節(jié)選自《韓非子?喻老》“喻老”,意思是用比喻來說明老子的觀點。作者敘述扁鵲見桓公的故事,本意說明老子“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這一觀點的。
三、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請學生注意預習中劃出生字注音是否正確。
2.學生結(jié)合注釋,翻譯課文,教師點評。
3.課文寫了扁鵲幾次見桓公。試從課文中找出有關(guān)語句,說說桓公對待扁鵲的態(tài)度是怎樣變化的,這樣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研讀分析
1.誦讀課文,說說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啟發(fā)?
討論歸納:拒絕忠告會招致不良的后果;不能帶著有色的眼鏡看人;有病早治無病早防——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防微杜漸;要善于勸諫,善于工作,要有責任心
2.了解課文所刻畫的兩個人物形象。
討論歸納:扁鵲是個醫(yī)術(shù)高明的醫(yī)生,桓公是個盲目自信之人。
五、總結(jié)
本文通過扁鵲三次見桓公,指出桓公有病,應及時治療,但桓公自認為“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拒絕了他的勸告,最后病后的故事,說明要正視自的缺點和錯誤,不能拒絕批評和幫助。
六、作業(yè)
課后練習
8、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2課《記承天寺夜游》教案
內(nèi)容預覽:
記承天寺夜游
教學目標: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欣賞文中的描寫月色的句子,體會作者悠閑、超逸的心境。
3.體會文中起伏的情感,結(jié)合作者在黃州的經(jīng)歷,深入探究“閑人”的內(nèi)蘊。
教學重點: 1、教學重點:結(jié)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交流有關(guān)描寫月亮的詩詞句。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劉禹錫西江月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長相思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2.作者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在詩詞、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diào),或表現(xiàn)一片心境。本篇課文就出自蘇軾的一部筆記《東坡志林》,僅83字的寫景小品,看似單純寫景,實則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尋味。
3.有關(guān)背景
本文是蘇軾于元豐三年(1080年)2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是團練副使卻有職無權(quán),無事可做。寫本文之時,他在黃州貶所已近四年,但蘇軾的心胸卻“很坦然”。累遭貶謫,仍然樂觀,曠達。并不“悲傷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閑人”。因貶得“閑”,便“自放于山水之間”,雖在賞明月,觀竹柏,自樂其樂,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適也包含了失意情懷的自我排遣。
二、初讀感知內(nèi)容
1.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子停頓。
2.聽錄音確定朗讀的節(jié)奏,請一位同學范讀,大家評價。
3.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合作翻譯全文。學生質(zhì)疑,討論解疑,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思讀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組討論:
1. 試想蘇軾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郁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貶官到黃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賞月
2.為何尋張懷民?心有靈犀
3、作者用妙筆繪美景,請問作者用筆的巧妙之處體現(xiàn)在哪里?
虛實相生,聯(lián)想巧妙,無一字提到月,卻“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如臨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視覺的錯覺從反面敷墨)
--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樣的月色?--欣賞圖片,品讀文中描寫月色的句子。
(從具體的描寫句中感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一個比較恰當?shù)脑~)
空靈、清麗、淡雅、皎潔 的月色
4.其間有怎么的情感變化起伏?
欣然-無與為樂(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動)-尋(急切訪友的心意)-亦(“心有靈犀一點通”,同好相知的喜悅)-相與步(平和從容)
5、如何理解“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貶官的悲涼、落寞,賞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達觀作者與張懷民欣賞月夜景致時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說自己和張懷民是清閑的人,閑來無事才出來賞月的,實際上卻為自己的行為而自得──月夜處處都有,有了人的欣賞才有美,因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賞它。“閑”是相對“忙”來說的,由于貶官謫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時公務纏身。一個“閑”字包含著作者幾多感慨,有貶謫的悲涼,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達觀,還有有閑賞月的欣喜,這使我們看到作者瀟灑人生,達觀處世的人生哲學。正因如此,作者筆下的月夜才會那樣空靈,皎潔。作者對美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6 、“閑人”究竟是什么人?
〖明確〗:“閑人”,即清閑的人,這里并非是指閑極無聊、無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著復雜的意味。首先,“閑人”指具有閑情雅致的人。其次,“閑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涼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遠大的抱負,但是被一貶再貶,流落黃州,不為俗務所累,可以悠然賞景。
當然他又何嘗愿意做一個“閑人”呢?賞月“閑人”的自得只不過是被貶“閑人”的自慰罷了。
者為什么想著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戶外?
四、賞讀品味語言
1.創(chuàng)造情境,請大家一起吟誦描繪月下美景的語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繪月景的?作者描繪的這幅月夜圖有什么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
2.探究:在作者寫景的基礎(chǔ)上,我們來續(xù)寫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適?(1、叢中蛙鳴不斷。3.村中狗吠雞鳴。3、幾處納涼人笑語陣陣。)為什么?
五、延讀拓展積累
1.走進蘇軾的內(nèi)心世界,與作者對話:當你面對如詩似畫的月色,難道不想對蘇軾說點什么嗎?
2. 看圖寫景抒情
六、板書設(shè)計
描繪 -- 庭中月色
追求 -- 美好事物
人生觀--熱愛生活、曠達處世
9、魯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秋天》公開課教案
【設(shè)計理念】
由于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動、耐久性較差。本課設(shè)計時注意到這些,采用多媒體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充沛吸引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拉他們走上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娛、自悟中完成學習任務。
【設(shè)計特色】
教師教,重在"引導";學生學,重在"自主"
【教學流程和設(shè)計意圖】
一、畫面激趣談話導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個季節(jié)?(春、夏、秋、冬)
2、(畫面)這里的風景到底是哪個季節(jié)呢?
(學生根據(jù)畫面上的紅色楓葉、金黃的稻田、往南飛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畫面上出示課題:秋天
[利用多媒體生動逼真的有聲畫面,激起學生的興趣,輕松的談話讓他們無拘無束地進入課堂,并且自身揭開了題目。]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
1、(畫面配樂朗誦)學生聽讀課文,要求看清哪三種動物在說話,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說的?記住它說了什么?
2、學生各抒己見(畫面出示學生說到的某個句子)
[讓學生練習邊聽邊看,還要邊記,由于是選擇自身的所愛,所以特別感興趣,畫面出示句子的一剎那,讓學生體驗勝利。]
三、自讀感受角色體驗
1、初讀課文,(可以選擇最喜歡的句子)要求讀準,讀通,模仿剛剛聽的錄音朗讀。
2、(讓小老師上臺)點好畫面,讀自身選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畫面也相應點出)領(lǐng)讀句子,可提出自身的朗讀要求。
[充沛給予學生時間,自讀感受,注意字音,嘗試讀好。并且布置他們體驗"老師"這個他們感興趣的角色,學習興趣濃了,學習積極性高了。]
四、比較異同感悟語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歡這一句的小朋友讀,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
(畫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邊上,出示"小鳥說,秋天是藍色的,因為天空是瓦藍的。")學生比較異同,你認為哪一句好,為什么?
2、后兩句與上面教法相似。
3、指導讀好第四自然段。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圖畫"
4、你認為秋天是怎樣的?為什么?小組交流。用"我認為秋天……我喜歡秋天"說話。你也可以注意觀察周圍之后再與老師、同學交流。
[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到疊詞、形容詞的美妙,在比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嘆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問題,讓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五、創(chuàng)設(shè)情景扮演鞏固
1、(畫面、配樂、頭飾)分角色朗讀,給時間準備。
2、上臺扮演,鞏固課文內(nèi)容。
[機械的背誦學生沒有絲毫興趣,創(chuàng)設(shè)有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有趣的頭飾的情景,學生興趣盎然,在扮演中悄悄地完成了鞏固課文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