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教案一等獎》屬于教案一等獎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教案一等獎
一、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都是議論性文章?!毒礃I(yè)與樂業(yè)》是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議論文,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yè)”“敬業(yè)”和“樂業(yè)”三個問題,層次清晰,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文短意長。學生通過學習這篇典型的議論文能夠鍛煉邏輯思辨能力,明確作者的觀點;學習論證方法;梳理文章結構以及段落層次;找準材料與觀點之間的聯系。從內容上來說,在這篇文章中梁啟超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生活原則,從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兩方面,能夠深化學生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閱讀議論文的能力,但還不夠系統(tǒng),尤其在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上,理解不到位。另外,處于這一學段的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還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教會學生閱讀議論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拓展學生的視野,盡量和他們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幫助學生養(yǎng)成“樂學”“樂業(yè)”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文章內容,找出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明確文章論點。
2.從“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三個角度為每一部分分層,從而明確文章各部分之間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間、每一段層與層之間的邏輯關系。
3.在分析梳理文章內部邏輯關系的過程中,學習文中涉及到的多種論證方式并能夠將舉例論證的方法加以運用。
4.通過評價作者的觀點,學生能夠嘗試用辨證眼光看待問題并得出自己的結論。
四、教學重點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間以及每一部分內部的結構關系。
2.在分析梳理文章內部邏輯關系的過程中,學習文章中涉及到的多種論證方式。
五、教學難點
通過評價作者的觀點,學生能夠嘗試用辨證眼光看待問題并得出自己的結論。
六、教學過程
(一)環(huán)節(jié)一:回顧已知,激興趣、導新課
教師引導: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人,他不但自己非常優(yōu)秀還是一位特別出色的父親,他把九位子女都培養(yǎng)成了特別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啟超。
梁啟超,字卓如,又號飲冰室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啟超共有9個子女:詩詞研究專家梁思順、我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圖書館學家梁思莊、著名經濟學家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著名火箭控制系統(tǒng)專家梁思禮。
我們學過他的《少年中國說》,一起來背誦一下最后一句話。
學生活動:聆聽老師對作者的介紹,引發(fā)學習的興趣,再由熟悉的文本過渡到對新課文的學習。
(二)環(huán)節(jié)二:圈點批注,玩游戲、理結構
教師引導:我們一起做一個文字游戲,在做游戲之前請大家把所有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在書上畫出來,在書的空白處適當寫一寫你讀這些句子的感受。
學生活動:在書中畫出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然后旁批自己的感想。
教師引導:
第一個游戲:請從你畫的句子中挑出十句話,這十句話要能夠涵蓋文章內容,以作者的口吻說出來。
學生活動:學生發(fā)言依次接龍,每人說一句話,互相訂正所找句子是否是作者的觀點。①“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②有業(yè)很必要③首先要敬業(yè)。④什么是敬業(yè)呢?⑤業(yè)有什么可敬呢?⑥為什么該敬呢?⑦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呢?⑧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里上發(fā)出來的便是敬。⑨第二要樂業(yè)。⑩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教師引導:
第二個游戲:請從十個句子中刪掉六句,保留四句話。這四句話要能夠涵蓋文章內容,以作者的口吻說出來。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讀懂文章內容,理清作者寫作思路,從十句話中挑選文章的分論點。
“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一要敬業(yè),第二要樂業(yè)。
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教師引導:
游戲升級版:只保留一句話,這句話是作者最想對我們說的。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篩選找到的中心論點。
“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三)環(huán)節(jié)三:分段研讀,理結構、辨方法
教師引導:請用自己的語言,有條理地闡述作者是如何把“有業(yè)”部分說清楚的。提示:說清楚把什么問題說明白用什么方法即可。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后梳理概括本部分各段文字的內容,關注論述過程中使用的論證方法。
第2段提出有業(yè)之必要。
第3段引用了孔子的言論,舉了他的例子,從反面證明了有業(yè)很重要。
第4段舉了百丈禪師不工作不肯吃飯的例子,從正面闡明了有業(yè)的重要性。
第5段作者再次強調百行業(yè)為先的觀點。
教師引導:課文6、7兩段能調換位置嗎?請根據我們學習“有業(yè)”部分學到的方法,自己分析第6、7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如何將“要敬業(yè)”這個觀點闡述清楚的。
學生活動:學生仔細研讀6、7兩個自然段,概括段意,辨析兩段之間的邏輯關系。第6段:為什么敬業(yè)——分析問題;第7段:怎樣敬業(yè)——解決問題。
教師引導:這是一篇演講詞,下面老師來朗讀第8自然段的內容,大家聽我朗讀后提取作者對“樂業(yè)”的幾點看法。根據圖表中已給答案的格式將橫線處內容補充完整,每句都要包含一個“樂”字,
______ ________
心專注 苦中尋樂
______ 樂趣無窮
孔子語 ________
學生活動:學生聆聽朗讀后根據回憶加以概括。
苦難免 樂在其中
心專注 苦中尋樂
有行動 樂趣無窮
孔子語 樂以忘憂
教師引導:為“樂業(yè)”部分補寫一個能夠證明觀點的例子。
學生活動:調動知識儲備,運用舉例論證,證明本段觀點。
(四)環(huán)節(jié)四:辨證思考,悟內容、說看法
教師引導:文章中作者的觀點你都同意嗎?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小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睂@句話的理解,可能會有不同看法。
(五)環(huán)節(jié)五:繼續(xù)拓展,比類文、明關系
教師引導:閱讀《懷疑與學問》一文。課文與拓展文的題目都是并列短語,試分析兩個題目中各自的兩個詞語之間邏輯關系是否相同。
學生活動:閱讀文章,梳理內容,判斷題目中兩個詞語的關系?!熬礃I(yè)”與“樂業(yè)”就是遞進關系;“懷疑”與“學問”是條件關系。
七、板書設計
2、《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第二單元都是議論性文章。《敬業(yè)與樂業(yè)》是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議論文,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有業(yè)”“敬業(yè)”和“樂業(yè)”三個問題,層次清晰,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文短意長。學生通過學習這篇典型的議論文能夠鍛煉邏輯思辨能力,明確作者的觀點;學習論證方法;梳理文章結構以及段落層次;找準材料與觀點之間的聯系。從內容上來說,在這篇文章中梁啟超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生活原則,從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兩方面,能夠深化學生對社會,對人生的認識。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經過兩年的語文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閱讀議論文的能力,但還不夠系統(tǒng),尤其在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系上,理解不到位。另外,處于這一學段的學生,對生活的體驗與理解還非常有限,因此既要教會學生閱讀議論文的方法,又要注重拓展學生的視野,盡量和他們自身的生活體驗相結合,幫助學生養(yǎng)成“樂學”“樂業(yè)”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文章內容,找出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明確文章論點。
2.從“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三個角度為每一部分分層,從而明確文章各部分之間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間、每一段層與層之間的邏輯關系。
3.在分析梳理文章內部邏輯關系的過程中,學習文中涉及到的多種論證方式并能夠將舉例論證的方法加以運用。
4.通過評價作者的觀點,學生能夠嘗試用辨證眼光看待問題并得出自己的結論。
四、教學重點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間以及每一部分內部的結構關系。
2.在分析梳理文章內部邏輯關系的過程中,學習文章中涉及到的多種論證方式。
五、教學難點
通過評價作者的觀點,學生能夠嘗試用辨證眼光看待問題并得出自己的結論。
六、教學過程
(一)環(huán)節(jié)一:回顧已知,激興趣、導新課
教師引導: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個人,他不但自己非常優(yōu)秀還是一位特別出色的父親,他把九位子女都培養(yǎng)成了特別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啟超。
梁啟超,字卓如,又號飲冰室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啟超共有9個子女:詩詞研究專家梁思順、我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圖書館學家梁思莊、著名經濟學家梁思達、梁思懿、梁思寧、著名火箭控制系統(tǒng)專家梁思禮。
我們學過他的《少年中國說》,一起來背誦一下最后一句話。
學生活動:聆聽老師對作者的介紹,引發(fā)學習的興趣,再由熟悉的文本過渡到對新課文的學習。
(二)環(huán)節(jié)二:圈點批注,玩游戲、理結構
教師引導:我們一起做一個文字游戲,在做游戲之前請大家把所有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在書上畫出來,在書的空白處適當寫一寫你讀這些句子的感受。
學生活動:在書中畫出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然后旁批自己的感想。
教師引導:
第一個游戲:請從你畫的句子中挑出十句話,這十句話要能夠涵蓋文章內容,以作者的口吻說出來。
學生活動:學生發(fā)言依次接龍,每人說一句話,互相訂正所找句子是否是作者的觀點。①“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②有業(yè)很必要③首先要敬業(yè)。④什么是敬業(yè)呢?⑤業(yè)有什么可敬呢?⑥為什么該敬呢?⑦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呢?⑧惟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里上發(fā)出來的便是敬。⑨第二要樂業(yè)。⑩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教師引導:
第二個游戲:請從十個句子中刪掉六句,保留四句話。這四句話要能夠涵蓋文章內容,以作者的口吻說出來。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讀懂文章內容,理清作者寫作思路,從十句話中挑選文章的分論點。
“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第一要敬業(yè),第二要樂業(yè)。
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教師引導:
游戲升級版:只保留一句話,這句話是作者最想對我們說的。
學生活動:學生通過篩選找到的中心論點。
“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三)環(huán)節(jié)三:分段研讀,理結構、辨方法
教師引導:請用自己的語言,有條理地闡述作者是如何把“有業(yè)”部分說清楚的。提示:說清楚把什么問題說明白用什么方法即可。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后梳理概括本部分各段文字的內容,關注論述過程中使用的論證方法。
第2段提出有業(yè)之必要。
第3段引用了孔子的言論,舉了他的例子,從反面證明了有業(yè)很重要。
第4段舉了百丈禪師不工作不肯吃飯的例子,從正面闡明了有業(yè)的重要性。
第5段作者再次強調百行業(yè)為先的觀點。
教師引導:課文6、7兩段能調換位置嗎?請根據我們學習“有業(yè)”部分學到的方法,自己分析第6、7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如何將“要敬業(yè)”這個觀點闡述清楚的。
學生活動:學生仔細研讀6、7兩個自然段,概括段意,辨析兩段之間的邏輯關系。第6段:為什么敬業(yè)——分析問題;第7段:怎樣敬業(yè)——解決問題。
教師引導:這是一篇演講詞,下面老師來朗讀第8自然段的內容,大家聽我朗讀后提取作者對“樂業(yè)”的幾點看法。根據圖表中已給答案的格式將橫線處內容補充完整,每句都要包含一個“樂”字,
______ ________
心專注 苦中尋樂
______ 樂趣無窮
孔子語 ________
學生活動:學生聆聽朗讀后根據回憶加以概括。
苦難免 樂在其中
心專注 苦中尋樂
有行動 樂趣無窮
孔子語 樂以忘憂
教師引導:為“樂業(yè)”部分補寫一個能夠證明觀點的例子。
學生活動:調動知識儲備,運用舉例論證,證明本段觀點。
(四)環(huán)節(jié)四:辨證思考,悟內容、說看法
教師引導:文章中作者的觀點你都同意嗎?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小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比如:“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睂@句話的理解,可能會有不同看法。
(五)環(huán)節(jié)五:繼續(xù)拓展,比類文、明關系
教師引導:閱讀《懷疑與學問》一文。課文與拓展文的題目都是并列短語,試分析兩個題目中各自的兩個詞語之間邏輯關系是否相同。
學生活動:閱讀文章,梳理內容,判斷題目中兩個詞語的關系?!熬礃I(yè)”與“樂業(yè)”就是遞進關系;“懷疑”與“學問”是條件關系。
七、板書設計
3、《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
5敬業(yè)與樂業(yè)
教學目標
1.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與樂業(yè)。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敬業(yè)與樂業(yè)》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
二、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
三、指導學生閱讀課文
要求:1.把不理解的字詞,難懂的語句做上記號;
敬業(yè)樂群(qún)斷章(zhāng)取義不二(èr)法門旁騖(wù)
承蜩(tiáo)佝(gōu)僂(lóu)褻(xiè)瀆駢(pián)進 聒(guō)不舍
2.試把每一段的段意歸納出來;
3.課文中多處引用《論語》《禮記》《老子》《莊子》等古代典籍的論述。逐一抄錄這些論述,認真想一想它們的意思。
明確:課文共七段,總體結構是"總一分一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后分別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兩個分論點平行并列;最后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yè)樂業(yè)。
四、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話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開頭先交代題目的來源,用意在于說明題目雖然來源于古籍《禮記》和《老子》里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里面語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朗讀第三、四段。課文第三、四段是論述"敬業(yè)"的重要,可作為第二部分的第一層。
思考:(1)作者怎樣闡述什么叫"敬"?(2)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三段作者闡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后,緊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后順理成章地論述凡人類的正當的勞動、正經的事,"其性質都是可敬"的,并舉"當大總統(tǒng)"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證明,側重點在"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四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并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么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yè)")。接著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yè)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并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yè)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合使文章的說理立于不敗之地。
2.朗讀第五、六段。這兩段論述"樂業(yè)"的重要,作為第二部分的第二層。
思考:作者舉了怎樣的例子來論述"樂業(yè)"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yè)"的道理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實例,說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yè)"的"樂"。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yè)"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著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yè)),"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五、小結
講演詞的第二部分內容理解的重點是闡述什么叫做敬業(yè),為什么要敬業(yè),怎樣做才算是敬業(yè)。
六、布置作業(yè)
1.探究練習二。
2.選用隨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檢查背誦
學生背誦"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學生朗讀第七段。
明確: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關系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yè)"廣趣味"就是"樂業(yè)"。他認為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于"從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yè),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fā)揚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嘆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三、探究活動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許多有關敬業(yè)和樂業(yè)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你有沒有不同意見?說說你持這種意見的理由。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中的觀點如下:
1."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0.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12.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3.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
學生的回答無論是贊同還是不贊同,都可以;關鍵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目的在于通過討論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做資料卡片。
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制成資料卡片,要注明出處以及卡片的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guī)范。
四、小結
1.中心意思: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fā)揚敬業(yè)、樂業(yè)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2)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講演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重化深為淺。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六段。
2.選用隨堂練習。
4、《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總——分一總”的結構。
2.理解文章中心論點,學會運用事實論據。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章中心論點及結構安排。
教學準備
課件或小黑板。
設計思路
從文章結構人手,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閱讀議論文的方法,理解本文舉例論證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人。
同學們,我們做學生的總希望自己學習最好,事實上,無論做什么事,我們都希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呢?梁啟超先生就給我們指明了一條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敬業(yè)與樂業(yè)》。
2.介紹作者。
(1)讓同學根據自己的了解介紹作者。
(2)明確:(出示課件或小黑板1。)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省新會人。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其著作有《飲冰室合集》。
要求:記住作者。
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1.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2.本文運用了怎樣的結構形式?作者是如何論述的?
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給課文劃分段落。
4.文章運用了幾種論據?運用事實論據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作者做到這一點了嗎?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點字注音。(出示課件或小黑板3。)
旁鶩褻瀆駢進強聒不舍
明確:(讓兩位同學分別解釋、注音,其他同學糾正。)
2.本文運用了怎樣的結構形式?作者是如何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結構是“總——分——總”。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論述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篇,勉勵人們敬業(yè)樂業(yè)。)
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中心論點:“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4.文章運用了幾種論據?運用事實論據要注意典型性、代表性。文章中作者做到了嗎?就你的理解分析一下。
明確:(文章運用了事實論據與道理論據兩種。)
(做到了。作者列舉的事實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自己親身經歷的經驗。很具典型性、代表性。)
5.研讀賞析,課文第三段。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4。)
①這段文字主要闡述的觀點是什么?文章分哪幾個層次來論述的?
②據你的理解,解釋一下“太精微”的字面意思,并簡述一下文中所指。
③談談你是怎樣理解“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為勞動而生活”。
④這段文字前面說當大總統(tǒng)的和拉黃包車的“并沒有高下”,但最后說“是天地間第一等人”,這兩種說法是否矛盾?
(2)小組代表交流發(fā)言。
明確:
(①觀點:要敬業(yè)。第一層:“第一要……便是敬”。什么是敬。第二層:“業(yè)有什么……沒有什么分別揀擇。”什么是敬業(yè)。第三層:“總之,……第一等人。”敬業(yè)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②文中指長期以來人們過多地從儒家禮儀方面來詮釋“敬”字,而造成的“冗雜、瑣碎、深奧、繁瑣”。
③一方面,勞動是人為了獲取生活資料,為了謀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為勞動,才使得生活有意義。
④不矛盾。這兩種說法角度不同。)
五、梳理鞏固
學生討論還沒解決的問題,并談談收獲。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做《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一部分。
七、布置作業(yè)
做《新課標作業(yè)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
板書設計
敬業(yè)與樂業(yè)
粱啟超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引論)(本論)(結論)
第一部分:提出論點。
第二部分:論述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
第一層:論“敬業(yè)”的重要。
第二層:論“樂業(yè)”的重要。
第三部分:總結全篇,勉勵人們敬業(yè)樂業(yè)。
總------------------分-----------------總
5、《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
學習目標:
1、反復閱讀課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
2、辨別本文采用的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方法。
3、用制作資料卡片的方法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和格言。
4、朗讀課文,體會本文的演講和口語特色。
學習重難點:
1、本文論證層次的梳理和論證方法的辨別。
2、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精神的領悟和文中某些觀點的質疑。
學法指導:
題目告訴了我們作者談論的話題。首先請仔細閱讀課文,找出作者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認識,并想想他是怎樣來論述自己的觀點的(思路與方法);其次,選擇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讀,感受一下演講的語言特點;最后,選擇其中一些經典句和格言做做資料卡片,積累寫作素材。特別要注意的是,讀書時要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可對文中的某些觀點提出質疑或作一些論據補充。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走近梁啟超(查閱資料,把你知道的有關作者的知識寫在下面)。
2、查字典、詞典,讀準加點字音,記住詞語寫法,解釋詞語的含義。
①旁騖( ): ②褻瀆( )( ):
③征引: ④駢( )進:
⑤敬業(yè)樂群: ⑥斷章取義:
⑦不二法門: ⑧言行相顧:
⑨強聒不舍( ): ⑩安其居,樂其業(yè):
3、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語中的經典詞句,請結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
4、認真閱讀課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對“敬業(yè)與樂業(yè)”這個問題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來論述自己看法的?
5、文中的“業(yè)”僅是指正式的謀生職業(yè)嗎?讀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對文中的內容有疑問或對某些觀點有不同見解嗎?若有,請寫在下面。
二、學習·研討:
(一)導入,簡介作者。
(二)檢查預習2、3
(三)整體感知:
J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觀點是什么?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試列出本文的提綱。
J文章結尾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試用自己的話談談“合理的生活”該是怎樣的。讀了本文后,你認為學生該如何“敬業(yè)與樂業(yè)”?
(四)合作探究:
1、仿照示例,為“有業(yè)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為“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舉幾個例子。
2、文中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在你我身邊就有這樣安心本職工作,干一行愛一行,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不平凡工作的人。試說說他的一些事跡。
3、孟子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文中作者的觀點在那個時代而言不無道理,如今你對他的某些觀點、某些說法有疑問或有不同意見嗎?若有,試作一簡要說明。
4、本文是一篇演講稿,朗讀課文,舉例說明本文的語言特色。
(五)小結:
三、鞏固·延伸:
(一)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制成資料卡片,要注明出處以及卡片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guī)范。
類 型
句 子
出 處
(二)閱讀下面短文,回答文后問題:
對初次參戰(zhàn)的第45師士兵們的訓話
(公元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七日)
巴頓
顯然,你們大家知道戰(zhàn)斗即將來臨。但是,戰(zhàn)爭并不像你們許多人想像的那樣。你們第45師的戰(zhàn)士們必須面對這一現象,你們是要同久經沙場的老兵去競賽,你們也不要發(fā)愁。他們也都打過第一仗,他們的第一仗是打勝了,而你們也會打勝第一仗。
戰(zhàn)爭并不像那些從未打過仗的人想像得那么可怕。作家們夸夸其談,說什么會思念你們的母親、情人和妻子(妻子也是你們的情人)。這些作家們既沒有聽到過一聲敵人的槍聲,也從未耽誤過一餐飯,他們不是按照戰(zhàn)爭的本來面目來描寫戰(zhàn)爭,而是按他們的想像來描寫。
戰(zhàn)爭是人類所能參加的最壯觀的競賽。戰(zhàn)爭會造就英雄豪杰,會蕩滌一切污泥濁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戰(zhàn)爭。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讓自己的恐懼戰(zhàn)勝了責任感的人。責任感是大丈夫氣概的精華。美國人可以為他們都是好漢而感到自豪,他們的確是好漢。
要記住,敵人也和你們一樣害怕,可能比你們更害怕。他們不是超人。我們已經消滅了敵人的精銳部隊,我們在下次戰(zhàn)斗中將要碰到的并不是他們的精華。此外,你們還要記住,無論是在肉搏中還是在戰(zhàn)斗中,總是進攻者取勝,招架是不能打勝仗的。但是敵人不了解我們的意圖,因而他們必然要招架的。
不讓敵人進攻你的辦法就是你去進攻他,不停地向他進攻。這樣可以防止敵人重整旗鼓……戰(zhàn)斗中的死亡是因為時間和敵方的有效火力在起作用。你們應以自己的火力壓制住敵人的火力,以迅速的行動來縮短時間。
我們美國人是個喜好競爭的民族,我們對任何事物都下賭注。我們好勝,在下一次戰(zhàn)斗中,你們將參加一場有史以來最激烈的競爭。你們要同其他美國人和同盟國的軍隊競爭,去贏得最偉大的榮譽——那就是勝利。最先取得勝利,達到目標的人,也就是贏得榮譽的人,永遠不要忘掉這一點。還要記住,上帝,無論你們用什么方式去思念他,他總是和我們在一起的。
1、巴頓將軍的演講是緊扣了演講對象(初次參戰(zhàn)的士兵們)的哪些心理特點來說的?請通讀全文后回答。
2、演講是面對聽眾,以有聲語言為主要表達形式。因此演講的要點比較清楚。演講稿的要點中,你認為哪一點對初次參戰(zhàn)的士兵們影響最大?說說你的理由。
要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場也是一種特殊的戰(zhàn)場。結合巴頓將軍的演說給你的啟示,請談一談作為初三學生的你,應具備怎樣的應試心理?
6、《敬業(yè)與樂業(yè)》年級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文章,理清文章結構。
2、“舉例子”“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初步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舉例子”“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初步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談談自己理想,長大后想做什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的最佳境界是以此為樂,今天,我們來學習梁啟超的演講《敬業(yè)與樂業(yè)》,看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
二、簡介作者
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與康有為并稱“康梁”,其著作涉及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遺《飲冰室合集》,1000余萬字。
三、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作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講了哪了幾個問題?
2、同桌交流,理清文章結構。
明確:
1、“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三個問題;
2、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提出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 (2~8段):論證中心論點。
第三部分(9段):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yè)樂業(yè)。
四、研讀文章
1、學習第一部分:
生默讀思考:演講詞開頭交待題目來源的目的是什么?哪句話揭示論述中心?
明確: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里面語句的原意混同了,也便于揭示論述要點。
2、學習第二部分:
⑴ 文章論述了三個問題,生速讀文后,找出每個問題段落。
2~5“有業(yè)”
6~7“敬業(yè)”
8“樂業(yè)”
⑵ 在“有業(yè)”這部分中,作者是怎樣展開論述的?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⑶ 段論無業(yè)害處,先引用孔子的言論,然后評論,引用論證,從反面論證;
⑷ 段說明有業(yè)的重要,引用百丈禪師的事例,擺事實,正面論證;
⑸ 在3、4段基礎上,自然 得出結論,1句是過渡句
3、總結這部分分析所用的方法:
從論證思路、中心句、重點句、論據、論證方法去分析。
4、學生閱讀6、7段,從以上幾方面來分析“敬業(yè)”,不理解處提出來。
交流:這部分先用朱子的話解釋“敬”字含義,又論述了“為什么該敬”“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
論證方法:引用論證(道理) 舉例論證
論據:曾文正、莊子、孔子的論述。
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并初步學會分析議論文。
五、布置作業(yè)
寫寫本課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主旨。
2、積累經典語句、格言。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主旨。
教學過程
一、繼續(xù)學習課文
1、學習“樂業(yè)”部分:
⑴ 學生閱讀、思考:
論證思路及方法:
明確:先反駁“做工好苦”,論“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列舉了四個原因,最后引用孔子的話。
⑵ 為“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舉兩個例子,學生可舉身邊的例子,也可舉電視、報刊中的事例。
2、學習第三部分:
齊讀,理解內容,勉勵大家“敬業(yè)、愛業(yè)”。
二、品讀文章
1、默讀文章,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學生舉例:
如“獨獨”“扯直耳朵來聽”“淘神費力”……
2、文中設問句的使用:學生找出并勾畫。
如:“百行什么為先?萬惡什么為首?”“為什么該敬呢?”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體會作用:提煉出分論點,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
三、探究活動
1、思考:作者提出了許多關于敬業(yè)和樂業(yè)的觀點,你最信服哪一點?有不同意見要說明理由。
2、全班交流:
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
3、討論練習四,以辯論的形式。
4、學了,我們有什么體會,在生活學習中應該怎么做?
四、積累
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制成資料卡片,要注明出處及類型,書寫要規(guī)范。
五、小結
文化巨人梁啟超以他豐厚的文化積累,為我們闡述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希望同學們從中有所收獲,相信對我們的一生是受用無窮的。
六、作業(yè)
課外閱讀《少年中國說》。
7、《敬業(yè)與樂業(yè)》初三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觀點的方法。
2.積累經典語句、格言,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3.結合生活體驗品味哲理,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建立快樂學習觀。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范讀、跟讀、自由讀、表演讀等方式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2.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的觀點。
(教學擬設一系列緊扣文本又貼近生活的話題,在對話中推動學生閱讀、思考和探究。)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方式】小組合作、質疑探究、朗讀討論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
提出疑問:
1.你理解的“業(yè)”指的是什么?職業(yè)、工作。
2.“敬業(yè)”是什么意思?專心致力于工作。
3.“樂業(yè)”又是什么意思?快樂地工作。
4.標題是否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否。
二、 飲冰室主人——梁啟超
結合注解①了解梁啟超。
補充:梁啟超自號“飲冰”,取的是莊子內熱飲冰之意,只是數十年的“飲冰”,也未能涼了他的熱血。
“飲冰”與《飲冰室》:“飲冰”,語出《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意思是現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飲冰,我難道內心很焦熱嗎?后人以“飲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反復閱讀課文,討論:
1.演講中哪句話最能體現作者的觀點?
明確:“敬業(yè)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明確:作者首先論述有業(yè)之必要,因為“敬業(yè)樂業(yè)”的前提是“有業(yè)”。接著再論述敬業(yè)之重要和樂業(yè)之重要;最后歸結全文: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既有責任心又有趣味。
3.運用了怎樣的結構形式?作者是如何論述的?
明確:(的結構是“總——分——總”。)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論述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篇,勉勵人們敬業(yè)樂業(yè)。)
四、深入研討
設計如下話題:
1.課文是如何論述有業(yè)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讀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出“百行業(yè)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強調“有業(yè)”是做人之本。
2.“百行業(yè)為先,萬惡懶為首”化用自古語“百事孝為先,萬惡淫為首”,談談這樣化用的好處。
準確的化用旗幟鮮明地表明了講演者的態(tài)度,極有感染力。
3.請結合現實談談你對“業(yè)”的看法。
示例:
(1)一個人有了職業(yè),好處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獻,充實了生活,也能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踏踏實實的。一旦一個人沒有了職業(yè),他可能會去乞討,就失去了人的尊嚴,更惡劣一點,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國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肯定沒有快樂。這樣就會影響到社會風氣。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談到了有業(yè)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會,并從反面說到了無“業(yè)”的危害。)
(2)當一個人整天無所事事,他就會像一只離群的大雁,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會感到無比的郁悶與孤寂,即使他想掩蓋,也不能擺脫他的形只影單。所以,有業(yè)是必要的。(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地描述出無業(yè)的悲哀,讓我們明白有業(yè)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業(yè)
聽了同學們的討論,請寫一段文字補充論證有業(yè)之必要。(討論可能會一晃而過,要求學生寫出來,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課時
一、知識回放
聽寫詞語: 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理至易明、飽食終日、言行相顧、心無旁騖、趨之若鶩、褻瀆、發(fā)憤忘食、老之將至、強聒不舍。
二、繼續(xù)研讀課文
1.課文是如何論述敬業(yè)之重要的?請勾劃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論證思路。
(1)首先解釋什么是敬?
明確:“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p>
(2)接著論證“為什么該敬呢?”作者用了一個極具感情的詞語來說明職業(yè)是可敬的。
明確:“神圣”。
(3)作者還舉了事例來證明“職業(yè)的神圣”。
明確:“當大總統(tǒng)是一件事,拉黃包車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p>
(4)“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蹦阌X得哪些人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示例:
①居里夫人在實驗室里勤奮工作,提煉出了鐳,獲得了諾貝爾獎,她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②梁啟超是天地間第一等人。梁實秋在《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中說,他演講到緊張?zhí)?,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嘆息,狂笑等,梁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講就如他所說,做一種勞作做到了圓滿,所以他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③邰麗華自小失聰,但這并沒有阻擋她對舞蹈的熱愛。她始終不渝地舞蹈著,一場《千手觀音》向世界展示了靈動優(yōu)美的舞姿,使世界為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來作者又講到“如何敬”的問題,體現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確:“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6)《莊子》“佝僂丈人承蜩”是什么意思呢?請講述這個故事。
(7)接下來作者又舉了兩個例子——
“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我信得過……同一價值?!?/p>
(8)你們贊同這個觀點嗎?
示例:
①我認為這幾件事并非有同樣的價值。比如說,一個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極少數人受益,當它消失之后,給人們帶來的損失也不會太大,而一個共和國的存在與否卻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價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啟超的觀點。價值是不能有職業(yè)的高低來衡量的,同樣是為社會作貢獻,雖然功勞不一樣,但價值是等同的。如果人們的職業(yè)有價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潔工辛勤工作一輩子,他的價值就不如其他人嗎?每一個敬業(yè)的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就是同一價值。
(這樣的討論有助于培養(yǎng)質疑精神。名家的觀點也不一定全面,我們應該有懷疑精神,要敢于說“我認為”。不同的職業(yè)創(chuàng)造的價值也許會不同,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不能用價值來判定職業(yè)的高低,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樹是可敬的,小草同樣裝點著春天。)
2.課文是如何論述樂業(yè)之重要的?
(1)朗讀課文,體會演講的特點。
①語言通俗,如話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結合現場氣氛?!敖袢沾鬅崽鞖猓以谶@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
結合前文,看看還有什么特點,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注解。
(2)樂業(yè)之重要。
梁先生首先說明“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人應該“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然后從四個方面論證“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這四個方面可概括為:睹其變化樂、奮斗前行樂、競爭得勝樂、杜絕游思樂。(加點字板書,可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請為“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教師可以自己的教育快樂觀證明職業(yè)是有趣味的:“在淺薄浮躁與急功近利的今天,語文給了我一片寧靜的天空,一顆自由的心靈,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襲自然的情感。在語文園地里耕耘,我快樂!”
三、拓展延伸
請結同學們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一段文字,談談如何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板書
敬業(yè)與樂業(yè)
粱啟超
8、《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本文為八(下)第二單元第二課,單元主題為“道德修養(yǎng)”,《敬業(yè)與樂業(yè)》選自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yè)關系的演講詞。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接著分別談論了 “敬業(yè)”和“樂業(yè)”兩個問題,最后用“責任心”和“趣味”總結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維度看,學習課文,意在引導學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風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問題,豐富個性內涵。所以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主旨是教讀課文的重點。在反復誦讀中,積累經典語句、格言,體會演講和口語特點。本課的難點是對“敬業(yè)與樂業(yè)”精神的真切領悟與質疑問難。教學過程中,既要拓展學生的精神視野,又應盡量和學習生活體驗相結合,在研討探究中,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主旨。
2.理解、積累“征引、旁騖、敬業(yè)樂群、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
3.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過程與方法:
1.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感受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yè)關系的宣講。
2.培養(yǎng)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2.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精神旨意。
教學方法:
誦讀法 研討探究法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旁騖( ) 佝僂( ) 解剖() 扯直( )
2.根據注音寫字。
褻dú( ) pián進( ) 教huì( ) jiǎn擇( )
二、 導入新課
1.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tài)度決定一切”的論斷,啟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fā)的是人們對生活態(tài)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yè)關系的演講詞——《敬業(yè)與樂業(yè)》,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領悟人生價值。(板書文題、作者)
2.資料助讀
(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啟超圖片資料:)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后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后流亡日本,在當地創(chuàng)辦《新小說》雜志,并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貒笥衷M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后,脫離政界,先后在清華、南開任教授,并專心著述。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梁啟超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
3.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fā)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fā)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yǎng)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里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huán)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對于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jié)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整體感知
學生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yè)與樂業(yè)觀點、看法的語句。
學法指導:①要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即文章的關鍵句。在議論文中,就要領會作者的觀點.
[明確]: 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1)“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12)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3)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四、交流互動
1.對文中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2.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1)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邏輯聯系?
學生回答后明確: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后,分別淡論了 “敬業(yè)”和“樂業(yè)”兩個問題。
“敬業(yè)”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fā)憤忘食”的“敬業(yè)”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yè)”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2)演講最后,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yè)與樂業(yè)”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么,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明確:“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yè)(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fā)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五、質疑交流
1.作者所論述的“敬業(yè)與樂業(yè)”中的“業(yè)”僅局限于狹義的職業(yè)嗎?
2.文中說,“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聯系現實生活說說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業(yè)”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系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說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1)文中“業(yè)”的含義并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yè)。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意義,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yè),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說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勞作”,“休閑”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休閑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yè)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yōu)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yè),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yè)”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4.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六、自主小結
本文是梁啟超于1922年對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學生所作的一次演說的演講詞。這篇講演詞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什么是敬業(yè),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與樂業(yè);殷切地希望大家發(fā)揚敬業(yè)、樂業(yè)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全文結構完整,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言表達通俗透徹,說服力強。
七、反饋練習
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庇终f:“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而拿破侖有句名言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這兩種人生觀,你如何看待,傾向于哪一種?請從事例和道理兩方面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證據。
八、布置作業(yè)
1.本課《與課堂同行》
2.按要求預習下一課《陋室銘》
9、《敬業(yè)與樂業(yè)》初三語文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征引、旁騖、敬業(yè)樂群、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
2.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3.體會演講的口語特色。
能力目標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主旨。
2.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揣摩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行文特點。
情感目標
感受梁啟超對人生與事業(yè)關系的宣講,培養(yǎng)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2.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精神旨意。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tài)度決定一切”的論斷,啟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fā)的是人們對生活態(tài)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yè)關系的演講詞——《敬業(yè)與樂業(yè)》,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tài)度,領悟人生價值。(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啟超圖片資料: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后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后流亡日本,在當地創(chuàng)辦《新小說》雜志,并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后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后,脫離政界,先后在清華、南開任教授,并專心著述。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計148卷,1000余萬字。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梁啟超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
2.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yǎng)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里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huán)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暗绞裁瓷缴铣裁锤琛?,對于演講尤為重要。
②思路清晰,節(jié)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課文。疏解字詞,并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yè)與樂業(yè)觀點、看法的語句。
投影: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斷,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騖(wù):在正業(yè)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褻瀆(xièdú):輕慢,不敬。
強聒(guō)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不舍,不停。
敬業(yè)樂群:對自己的事業(yè)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1)“敬業(yè)樂業(yè)”四個
教案《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一》,來自網!
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12)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3)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2.對文中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3.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1)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邏輯聯系?
(2)演講最后,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yè)與樂業(yè)”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么,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yè)樂業(yè)”的主旨后,分別淡論了“有業(yè)”“敬業(yè)”和“樂業(yè)”三個問題。
“敬業(yè)樂業(yè)”的前提是“有業(yè)”,“百行業(yè)為先,萬惡懶為首”強調了“有業(yè)”是做人之本?!熬礃I(yè)”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fā)憤忘食”的“敬業(yè)”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yè)”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yè)(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fā)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4.學生合作研討
(1)作者所論述的“敬業(yè)與樂業(yè)”中的“業(yè)”僅局限于狹義的職業(yè)嗎?
(2)文中說,“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聯系現實生活說說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業(yè)”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系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說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1)文中“業(yè)”的含義并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yè)。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意義,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yè),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說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勞作”,“休閑”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休閑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yè)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yōu)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yè),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yè)”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5.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四、布置作業(yè)
文中在談到“有業(yè)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談到“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說明。參照兩種寫法,根據自己的理解,試著為“有業(yè)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為“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10、九年級語文《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反復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體會并領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精神,從中受到人文熏陶。
2、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和格言。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學習合理的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方法,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并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yè)與樂業(yè)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教學重點:
學習合理的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方法,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教學難點:
品味與領悟“敬業(yè)與樂業(yè)”精神的主旨,仔細體會演講與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啟發(fā)、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如果現在你正面臨著對未來職業(yè)的抉擇,你會選擇哪種職業(yè)呢?
生:……
師:板書課題
二、走近梁啟超
學生介紹,教師出示補充。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qut;康梁&qut;。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這篇是梁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為學生所做的職前演講。
三、 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1、字詞積累
征引 旁騖 褻瀆 敬業(yè)樂群 斷章取義
不二法門 言行相顧 強聒不舍
2、通過預習知道作者以敬業(yè)、樂業(yè)為話題,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先說“有業(yè)之必要“然后再說“敬業(yè)”“樂業(yè)”。
3、尋找中心論點
中心論點在文中第一段最后:“但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四、小組合作,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從文中尋找什么是業(yè)?
作者所說的業(yè)不僅僅指的是職業(yè),他認為凡是做事情都是業(yè)。
2、什么是敬業(yè)呢?
專一于某種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
①師引導生繼續(xù)找句子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②繼續(xù)引導學生找出相關事例
提示:當大總統(tǒng)“實實在在把總統(tǒng)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實實在在把拉車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yè)的神圣?!?/p>
③引導生分析:覺得第七自然段中說的“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边@也是在闡述敬業(yè)的含義。
3、什么又是樂業(yè)呢?
能從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領略到趣味。
五、拓展延伸,感悟人生
1、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學習呢?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yè)”這個實際,深入解讀,談談感受 。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進行自省式閱讀,鼓勵“有獨特見解”“進行個性化表達”)
2、仿寫練習
以“樂學之必要”為論點,運用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寫一兩段文字。
六、作業(yè)設計
1、反復誦讀課文。
2、摘抄文中經典語句、格言。
板書設計
敬業(yè)與樂業(yè)
梁啟超
提出論點: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論述“有業(yè)”的重要性
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性 論述“敬業(yè)”的重要性
論述“樂業(yè)”的重要性
用“責任心”和“趣味”勉勵人敬業(yè)樂業(yè)
11、九年級語文上冊《敬業(yè)與樂業(yè)》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過程與方法:閱讀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與樂業(yè)。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 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引入課文《敬業(yè)與樂業(yè)》
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正音、義
討論文章結構,理清思路
明確:課文共7段,總體結構是總——分——總的形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后分別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兩個分論點平行并列;最后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
第三部分(7)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yè)樂業(yè)。
三、學習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了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話揭示了全篇的論述中心?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開頭交代了題目的來源,用意在于說明題目雖然來源于古籍《禮記》和《老子》里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里面語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本段末尾的“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生動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2、學習第二部分
朗讀第3、4段,是論述“敬業(yè)”的重要,作為第二部分的第一層次。
思考:⑴作者怎樣闡述什么叫“敬”?⑵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3段作者闡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后,緊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比缓箜樌沓烧碌卣撌龇踩祟惖恼數膭趧?、正經的事情,“其性質都是可敬的”,并舉“當大總統(tǒng)”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說明,側重點在“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br /> 第4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并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么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yè))。
接著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yè)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并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yè)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合使文章的說理立于不敗之地。
朗讀第5、6段,論述了“樂業(yè)”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2層。
思考:作者舉了什么例子來論述“樂業(yè)”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yè)”的道理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在第5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事例,說明要“從勞動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yè)”的“樂”。
第6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yè)”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著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yè)),“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四、小結
第二部分重點是闡述什么叫做敬業(yè),為什么要敬業(yè),怎樣才能算是敬業(yè)。
五、布置作業(yè)
1、 抄寫詞語
2、 背誦課文第6段
3、 探究練習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檢查背書情況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朗讀第7段
明確: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關系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yè),趣味就是樂業(yè),做事情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于從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
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yè),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fā)揚敬業(yè)和樂業(yè)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嘆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三、探究活動
1、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許多有關敬業(yè)和樂業(yè)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有沒有不同意見?說說理由。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中的觀點可以歸納如下幾條
⑴“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⑵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⑶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
⑷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⑹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⑼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⑽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⑾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⑿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⒀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⒂敬業(yè)就是責任心,樂業(yè)就是趣味。
……
要求學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做資料卡片
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制成卡片,要注明出處以及卡片的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guī)范。
資料卡片類別: 編號: 題目: 作者: 出處: 內容摘要:
四、小結
1、中心思想: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fā)揚敬業(yè)、樂業(yè)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⑴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開頭提出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
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⑵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 力。
全篇多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意化深為淺。
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辟的警句,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業(yè)
背書第6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