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領(lǐng)域活動課教案與教學反思《點點和多咪的信》》屬于幼兒園公開課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幼兒園語言領(lǐng)域活動課教案與教學反思《點點和多咪的信》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同伴間互相關(guān)愛所帶來的快樂。
2、理解故事,并嘗試有序的講述故事中信的內(nèi)容。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講述的能力。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二、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
活動難點:嘗試有序的講述故事中信的內(nèi)容
三、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讓幼兒了解,認識信封,信的基本格式,和簡單的文字符號。
(2)課件《點點和多咪的信》、書信三封、動物圖片。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出示圖片,引出故事。)
2、分別出示三封信,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上的內(nèi)容。(主要從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方面引導)
3、引導幼兒大膽表述故事中信的內(nèi)容。
(1)第一封信請個別幼兒大膽表述信的內(nèi)容。
(2)第二封信請幼兒一起來講述信的內(nèi)容。
(3)第三封信請幼兒一起講述。
4、完整欣賞故事。
5、請幼兒說說你會怎么去關(guān)心好朋友(進一步感受幼兒同伴間要互相關(guān)愛)。
延伸活動:給好朋友畫信。
活動反思:
1、這次活動選擇了整合教材的內(nèi)容,對整合教材的研討起到推動作用,活動流程也較清晰,活動重點突出。
2、課前鋪墊內(nèi)容比較豐富,幼兒對“信”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性比較好,效果還可以。
3、幼兒在整個活動中的講述能力不是很好,說明平時對幼兒語言講述能力培養(yǎng)不夠,今后還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2、幼兒園語言活動《小手拍拍》公開課教案與教學反思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
2.豐富詞匯:“舉、轉(zhuǎn)、握、藏、張開”。
3.感受拍手游戲的快樂。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音樂光碟
2.日常生活中了解小手的作用,會玩小手游戲。
三.活動過程
1.播放音樂《小手在哪里》,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小手在做什么動作。
3.引導幼兒說出:小手舉起來,小手轉(zhuǎn)起來,小手張開來,小手握起來,小手藏起來。
4.完整地欣賞兒歌:老師吧小動物的動作編成一首歌,兒歌的名稱叫《小手拍拍》,老師邊朗讀邊做動作。
5.分段學習兒歌:老師邊朗讀邊做動作,幼兒逐句模仿學習。
6.學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1)在讀“舉起來,轉(zhuǎn)起來”時要柔美,讀“握起來”時要有力,讀“藏起來”時要輕。
(2)用好聽的聲音跟著老師朗讀兒歌。
(3)兒歌表演:在表演時要用好聽的聲音一邊朗讀,一邊表演。
反思:
小班孩子年齡小,還處在口語發(fā)展的階段,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很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在整個活動中,我通過音樂游戲的導入,加上前期的經(jīng)驗做為鋪墊,在活動中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引導孩子,發(fā)展語言能力。讓幼兒充分理解了兒歌內(nèi)容,掌握了詞匯:“舉、轉(zhuǎn)、握、藏、張開”等。
3、幼兒園語言活動公開課教案和教學反思:《幼兒園是我家》
一、教學目標:
1、學會兒歌,能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有熱愛實幼的美好情感。
2、初步知道比喻句的用法。
3、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兒歌《幼兒園是我家》
2、與兒歌內(nèi)容相符的圖片和幼兒平時活動的照片。
三、教學過程:
(1)、談話
1、我們的幼兒園有個好聽的名字,它是?(一幼)
2、你們在幼兒園開心嗎?為什么感到很開心?
3、我們的幼兒園就像我們所熟悉的什么地方?為什么會有這
種感覺?
(2)、教授兒歌,激發(fā)幼兒愛幼兒園的情感。
1、教師(出示本班幼兒活動的數(shù)碼相片),照片上都記錄了哪
些我們在幼兒園度過的快樂時光?
2、(出示圖片)提問:圖片里畫了些什么內(nèi)容?你最喜歡哪
張圖?為什么?
3、老師把小朋友剛才說的話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聽!
A、教師范讀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在兒歌里
聽到哪些好聽的歌詞?
B、你最喜歡兒歌里的哪一句?
4、幼兒集體學習兒歌
A、整體跟讀要求幼兒讀準字音:操(cao)、場(chang)
B、分組朗誦引導幼兒說準語氣詞:哈,瞧,嘿
C、個別表演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到前臺表演
5、重點講述:“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提問:為什么說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教學反思:
這是一課關(guān)于主題活動“我們的幼兒園”,所開展的語言教育
教學活動——《幼兒園我的家》。課前,我認真地進行備課,準備了相關(guān)的圖片。在活動中根據(jù)實際,隨機調(diào)整教育方案,其中我采取了談話,自由講述,跟讀等一系列的形式,可是在復習鞏固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在和旁邊小朋友講話,有的幼兒在打呵欠,有的幼兒在玩餐巾紙。這是對學習內(nèi)容不感興趣的表現(xiàn),可是我的教學內(nèi)容還沒完成,于是我嘗試改變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引起反思。
4、學前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點點和多咪的信》教案及反思
《點點和多咪的信》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
2、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3、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guān)心,體驗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通過視聽講結(jié)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重點難點:讀懂點點和多咪的信,能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1、ppt《點點和多咪的信》。
2、圖片:《點點和多咪的信》。
活動組織:一、閱讀點點和多咪寫的信。
1、師:小狗點點和小貓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點點住在山的這一頭,多咪住在山的那一頭。他們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墒敲慨敾氐礁髯缘募?他們總是很想念對方,于是他們互相寫信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信上都寫了什么?
2、A、出示信一。請猜猜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因為信的開頭畫上了小狗點點的頭像,能看出是寫給點點的信,兩個小圓點代表“告訴你” 的意思。信的結(jié)尾處畫上了小貓多咪的頭像,表示這封信是多咪寫的。)現(xiàn)在請你們猜猜,多咪要告訴點點什么事情呢?(先看看第一幅畫,畫了什么?表示太陽升到山頂上,第二幅圖表示什么?依次類推,說出每一幅圖的意思。接著,請一個小朋友把多咪要告訴點點的事情完整地說出來。原來,多咪將時間、地點、做的事情都畫出來了,真是聰明!)
B、依次出示信二,先請幼兒說說沒一幅小圖片的含義,然后說出完整的時間、地點和事情。
C、再出示第三封信,猜猜點點要告訴多咪什么?
二、討論故事情節(jié),復述故事。
1、師:小朋友都能猜了點點和多咪寫的信的內(nèi)容,接下來,我們來聽聽完整的故事,看大家有沒有猜對。師邊演示ppt,邊完整地講述故事。提問:點點看了第一封信后,點點知道了多咪告訴他什么?他們在一起玩了什么?多咪看了第二封信后,他知道了什么?他們又干什么了?多咪收到第三封信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多咪以為點點怎么了?可原來點點去干什么了?最后,點點和多咪干什么了?
2、師:大家想不想再聽一遍故事?聽完后,請你看著也來講講這個故事,好嗎?
3、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4、師:故事中一共有三封信,講了三件事情。老師請三個小朋友來共同講這個故事,每個小朋友講一件事情,請大家將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事情講清楚。
三、體驗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1、師:為什么說點點和多咪是好朋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請幼兒說說如果你給你的好朋友寫一封信,你想寫些什么?
3、師:如果有了好朋友,那我們可以一起做游戲,一起搭積木,一起玩玩具。有開心的事情可以和好朋友分享,如果碰到了困難,可以請好朋友來幫幫忙,有朋友真好!
4、師:現(xiàn)在,請你去邀請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做做游戲,玩一玩吧!
活動應(yīng)變與反思:
在解讀第一封信時,可以再大膽一點讓幼兒猜測,不要馬上限制他們的思維,等他們將感興趣的東西說完以后,再研究“箭頭”的含義,從而將整封信連起來解讀。在這部分,要分析得詳細,將信的時間、地點、事情都分析清楚,讓幼兒知道信上的圖畫表示的含義,以及寫信格式,收信人的頭像畫在左上方,寫信人的頭像畫在右下方。接著,第二第三封信,可以讓幼兒來解讀,而且不需要再一幅幅小圖片詳細地觀察了,在第一封信的基礎(chǔ)上,幼兒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在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老師的提問可以再具體、詳細一點,讓幼兒掌握故事的情節(jié),其中重要的詞語可以和幼兒講解一下。在第二次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讓幼兒復述完整的故事難度性太高了,可以老師邊講幼兒邊補充的方法進行,重復的話語可以讓幼兒來說,降低一點難度,這樣的話,幼兒的參與性更強。最后,由于第一封信解讀得不夠清晰,所以以至于讓幼兒來說說自己想寫的信的內(nèi)容時,幼兒回答得沒有邏輯,沒有按照時間、地點、內(nèi)容來講,而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所以,整個活動的重點就應(yīng)該放在解讀第一封信上,只有這個步驟到位了,下面的環(huán)節(jié)才會走得順利,思路才會正確。
5、幼兒園語言活動《神奇的奶?!饭_課教案與教學反思
一、 活動目標
1、體會故事的夸張與想象,學習用“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本涫秸f話。
2、借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關(guān)注蔬菜的顏色特征與作用。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二、 活動準備
PPT課件《神奇的奶?!?、奶牛手偶、蔬菜指偶、蔬菜圖片
三、 活動過程
1、 利用奶牛手偶,引出故事。
導語:牛奶是什么顏色的?你們見過彩色的牛奶嗎?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神奇的奶?!?。這頭神奇的奶牛怎么變出彩色的牛奶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提問:
(1) 牛大叔帶來的奶牛什么地方很神奇?
(2) 故事里說道了那些小動物?
(3) 有那些顏色的牛奶?它們是怎么變出來的呢?
2、 分段理解故事。
利用PPT課件《神奇的奶牛》,逐步出現(xiàn)圖片,教師邊講邊指圖,注意故事夸張的語調(diào),及語速,給孩子觀察思考的空間。
提問:
(1) 橙色的牛奶是怎么來的?小白兔喝了橙色的變成了什么兔?
(2) 綠色的牛奶是怎么來的? 誰喝了?結(jié)果是怎么樣的?(紫紫的牛奶、紅紅的牛奶)·······
(3) 小動物們喝了會變顏色的牛奶心里覺得怎么樣?小動物能變回原來的顏色嗎?怎么變?
小結(jié):牛大叔帶來的奶牛真是太神奇了,吃了不同顏色的蔬菜就擠出不同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們喝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就變成什么顏色小動物。不同顏色的蔬菜有不同的營養(yǎng),小朋友要什么菜都吃,身體才會健康強壯。
3、 學習用句式說話。
(1) 幼兒自由說一說:吃過的各種顏色的蔬菜名稱和顏色
(2) 教師操作指偶,示范使用句式說話 “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p>
(3) 幼兒選自己喜歡的蔬菜圖片練習用句式說話 “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p>
4、 討論:這個故事有趣嗎?你覺得哪里比較有趣?
小結(jié):這個故事實在有趣,奶牛吃了不同顏色的食物就擠出不同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們喝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就變成什么顏色的小動物。自然界是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有許多神奇的植物,有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小朋友們下次吧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把它變成一個好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語言課《神奇的奶牛》,其中牛奶是孩子們在生活中最熟悉的食品,而通常我們喝的都是白色的牛奶,為什么會有彩色的牛奶?這一問題是幼兒很好奇的一個話題。這個活動我共設(shè)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引起幼兒的興趣,完整的欣賞故事。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分段欣賞故事,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像。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用句式“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說話。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討論,幼兒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對故事的印象,自己覺得故事哪里比較有趣,進一步體驗想象的樂趣。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出課題,完整欣賞故事并提問:“為什么說牛大叔的奶牛是一頭神奇的奶牛?引起幼兒的興趣。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請幼兒分段透過圖片欣賞故事,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通過看課件傾聽故事興趣還是比較濃的。注意力也很好,也能很好的關(guān)注蔬菜的顏色特征與作用,達到目標二的效果,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學習用句式“我給奶牛吃××(顏色)的××(食物),就擠出×顏色的牛奶”說話。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幼兒熟悉故事的具體內(nèi)容,并使用句式,可是在句式使用進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設(shè)計對幼兒來說,比較簡單了,于是臨時改成一個人連著說幾種食物或是幾個小伙伴說而連起來,并創(chuàng)編故事,但效果比較差,以至于出現(xiàn)有些失控了。也讓我想到出現(xiàn)問題的兩個原因,一是材料的不足,如果是加上合適的圖片,即前面兩句讓幼兒看著圖說,后面的在幼兒熟悉了之后再讓幼兒想象的去說。二是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中前面沒有為創(chuàng)編故事做鋪墊,例如:分段欣賞后沒有再次完整欣賞故事,只是單方面的注意到句式的使用,所以臨時的急性加上創(chuàng)編對于孩子們來說就有很大的難度了。三是孩子們在這方面的合作意識很弱。我想這在以后的語言課中是非常值得我去思考的問題。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它是主要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體驗想象的樂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很興奮,很樂意講自己喜歡的故事環(huán)節(jié),而且通過這樣交流結(jié)束也能很正面的了解到孩子對故事的理解。
通過了這個活動我得到了很大的教訓,在以后的語言活動中,在課前要更多從孩子的角度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6、幼兒園語言活動公開課教案與教學反思《迷路的小鴨子》
活動背景:
兒童的語言主要是通過主動積極地與周圍環(huán)境中的語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發(fā)展起來的。因此我提供給幼兒生動的語言材料——《迷路的小鴨子》。以小鴨子迷路為線索,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音樂、場景布置、為故事配音來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文學作品中對場景、人物的描寫,在表演體驗的過程中感受焦急、關(guān)愛、快樂的情緒感。使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形式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文學作品中對場景、人物的描寫。
2、在對話的過程中感受焦急、關(guān)愛、快樂的情緒感。
3、通過視聽講結(jié)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故事《迷路的小鴨子》課件、布置場景用的綠地毯、綠色的布、藍色皺紋紙
活動過程:
1、通過課件的放映,幫助幼兒回憶故事情節(jié)以及小動物的話語。
師:“昨天我給你們講了一個關(guān)于一只迷路的小鴨子的故事,還記得嗎?”(幼兒回答)
師:“今天我把這個故事做成了一個動畫片,想不想看?”(幼兒回答)
師:“不過呢這個動畫片里沒有聲音,需要寶寶和老師一起,來幫助里面的小動物說話,愿意幫忙嗎?”(小朋友全都躍躍欲試,都想為小動物配音)
師:提問“哪些小動物幫助了小鴨子。要是我們能和小動物一起去幫助小鴨子那該多好呢?”
2、和孩子一起布置簡單場景(草地、小河邊、樹林),吸引幼兒在不同場景中進一步的感受和理解。
草地是什么樣的?這象草地嗎?(出示綠色皺紋紙)我們把 這貼在這里當故事里的草地好嗎?
小鳥飛來飛去幫小鴨子找媽媽的地方叫什么?(幼兒回答:樹林)用什么當樹林呢?老師借寶寶椅子把他重起來,搭一塊綠色的布變成樹林,行嗎?(幼兒用椅子搭好樹林)。
3、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深入理解文學作品中對不同的情緒情感的體驗。
小樹林搭好了,我們一起到故事開始的地方去,老師講故事《迷路的小鴨子》和幼兒一起表演體驗故事,重點練習對話。鴨子找到媽媽,隨媽媽一起回家。
教學反思:
在以往的故事教學中,總是講一遍故事提幾個問題,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幼兒記憶、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上,對故事中的情感、內(nèi)在的美比較忽略。本次活動我力求突破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模式,通過不同的形式如:為故事配音、場景布置、故事表演等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文學作品中對場景、人物的描寫,在對話的過程中感受焦急、關(guān)愛、快樂的情緒感。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7、幼兒園語言領(lǐng)域活動優(yōu)質(zhì)課教案與教學反思《點點和多咪的信》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同伴間互相關(guān)愛所帶來的快樂。
2、理解故事,并嘗試有序的講述故事中信的內(nèi)容。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講述的能力。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二、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
活動難點:嘗試有序的講述故事中信的內(nèi)容
三、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讓幼兒了解,認識信封,信的基本格式,和簡單的文字符號。
(2)課件《點點和多咪的信》、書信三封、動物圖片。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出示圖片,引出故事。)
2、分別出示三封信,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上的內(nèi)容。(主要從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方面引導)
3、引導幼兒大膽表述故事中信的內(nèi)容。
(1)第一封信請個別幼兒大膽表述信的內(nèi)容。
(2)第二封信請幼兒一起來講述信的內(nèi)容。
(3)第三封信請幼兒一起講述。
4、完整欣賞故事。
5、請幼兒說說你會怎么去關(guān)心好朋友(進一步感受幼兒同伴間要互相關(guān)愛)。
延伸活動:給好朋友畫信。
活動反思:
1、這次活動選擇了整合教材的內(nèi)容,對整合教材的研討起到推動作用,活動流程也較清晰,活動重點突出。
2、課前鋪墊內(nèi)容比較豐富,幼兒對“信”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性比較好,效果還可以。
3、幼兒在整個活動中的講述能力不是很好,說明平時對幼兒語言講述能力培養(yǎng)不夠,今后還對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方面多下功夫。
8、幼兒園語言活動《點點和多咪的信》教案及教學反思
語言:點點和多咪的信
活動目標:
1.觀察分析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人物間的情感。
2.產(chǎn)生用圖畫、符號等方式寫信的興趣,并初步進行嘗試。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電腦、電視機、課件、信封兩個、信紙三張、幼兒每人一張信紙、一支記號筆。
活動過程:
1.觀察分析封面,激發(fā)閱讀興趣。
(1)今天,張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想聽嗎?看看,故事里有誰?它們怎么了?
(2)小狗點點和小貓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可是回到家,都很想念對方。你們有好朋友嗎?你想念好朋友的時候,會怎么做呢?
(3)看看故事里的兩個好朋友是怎么做的。
【評析:聯(lián)系自己感受,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2.觀察分析第一封信。
(1)出示第一個信封。你知道這封信是誰寫的?寫給誰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多咪給點點的信上寫了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第一封信。
(3)多咪對點點說,說什么呢?誰知道?
(4)逐一分析每幅圖畫的意思及冒號和箭頭的意思。注意歸納出時間、地點和事情。
(5)到底多咪是這個意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6)好朋友在一起玩,真開心啊,他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快樂的下午。回到家后,他們又會怎么做呢?
【評析:在寬松的氛圍中,充分給予幼兒想象、表達的機會?!?/p>
3.觀察分析第二封信。
(1)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信上說了些什么?
(2)點點對多咪說些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看看故事里是這個意思嗎?
(4)兩個好朋友一起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真快樂啊。
4.觀察分析第三封信。
(1)一天早上,多咪收到點點的一封信,看看信上點點要告訴多咪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多咪看了信,也以為點點病了。它急急忙忙趕到點點家,奇怪,家里一個人也沒有,床上也是空空的。多咪緊張地到處找,邊找邊喊:“點點,你在哪里?我來了!”你們猜,點點在哪里?
(3)一起看課件。原來點點在干什么?
(4)多咪問點點:“你到哪兒去了?不是病了嗎?”點點說:“我去釣魚了?!倍噙溆謫枺骸澳阈派袭嬃四闾稍诖采?,不是病了嗎?”點點恍然大悟地說:“我是說我睡覺的時候夢到你了?!眱蓚€好朋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笑了起來。
【在情節(jié)的收放張弛中感受故事的幽默風趣,活動氣氛活躍,幼兒學習積極性高?!?(5)點點的這封信多咪沒有看明白,鬧了這么大個誤會,白擔心了一場,為什么會這樣呢?
(6)我們來把這兩封信比一比,你們有沒有什么發(fā)現(xiàn)?
(7)一般我們寫信的時候,要說清楚時間、地點和要做的事情,這樣別人就容易明白,否則就要鬧出誤會。等你們以后會寫字了,就能把信寫得更明白了。
5.完整欣賞故事。
(1)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
(2)你們喜歡故事里的兩個好朋友嗎?為什么?
6.給好朋友寫信。
(1)故事里的兩個好朋友真讓人羨慕。你們有沒有好朋友?想不想給你的好朋友寫信。寫信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幼兒分散自由給好朋友寫信,提醒注意信的格式。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幼兒已有經(jīng)驗的遷移和拓展,體現(xiàn)了一定的延伸性?!?/p>
《點點和多咪的信》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結(jié)束后更多討論的是這個活動在幼兒的生活中是否是熟悉的和讓幼兒感興趣的話題。
根據(jù)活動效果,事后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總結(jié)以下幾點:
一、孩子缺少相應(yīng)的經(jīng)驗
在通訊工具發(fā)達的今天,幼兒對信封的了解不是很多,雖然事先對信封、信箱一系列的認識,根據(jù)課程《給你一封信》給幼兒進行了相關(guān)的了解,但在活動中沒能調(diào)動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孩子思維的限制
雖然事先讓幼兒了解了寫信的格式,收信人的頭像畫在左上方,寫信人的頭像畫在右下方,在解讀第一封信時,可以再大膽一點讓幼兒猜測,不要馬上限制他們的思維,等他們將感興趣的東西說完以后,再研究“箭頭”的含義,從而將整封信連起來解讀。在這部分,要分析得詳細,將信的時間、地點、事情都分析清楚,讓幼兒知道信上的圖畫表示的含義,以及寫信格式,收信人的頭像畫在左上方,寫信人的頭像畫在右下方。接著,第二第三封信,可以讓幼兒來解讀,而且不需要再一幅幅小圖片詳細地觀察了,在第一封信的基礎(chǔ)上,幼兒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在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老師的提問可以再具體、詳細一點,讓幼兒掌握故事的情節(jié),其中重要的詞語可以和幼兒講解一下。在第二次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讓幼兒復述完整的故事難度性太高了,可以老師邊講幼兒邊補充的方法進行,重復的話語可以讓幼兒來說,降低一點難度,這樣的話,幼兒的參與性更強。最后,由于第一封信解讀得不夠清晰,所以以至于讓幼兒來說說自己想寫的信的內(nèi)容時,幼兒回答得沒有邏輯,沒有按照時間、地點、內(nèi)容來講,而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所以,整個活動的重點就應(yīng)該放在解讀第一封信上,只有這個步驟到位了,下面的環(huán)節(jié)才會走得順利,思路才會正確。
三、活動的氛圍
在整個活動的結(jié)束部分,可以考慮增添一個律動環(huán)節(jié),讓整個活動更輕松愉悅。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可以再日常生活中或區(qū)域活動中滲透相關(guān)內(nèi)容,幫助孩子豐富這方面的經(jīng)驗,不斷發(fā)展孩子的思維。
9、幼兒園《點點和多咪的信》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
2、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3、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guān)心,體驗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猜測與想象。
5、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重點難點:讀懂點點和多咪的信,能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ppt《點點和多咪的信》。
2、圖片:《點點和多咪的信》。
活動組織:
一、閱讀點點和多咪寫的信。
1、師:小狗點點和小貓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點點住在山的這一頭,多咪住在山的那一頭。他們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墒敲慨敾氐礁髯缘募?他們總是很想念對方,于是他們互相寫信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信上都寫了什么?
2、A、出示信一。請猜猜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因為信的開頭畫上了小狗點點的頭像,能看出是寫給點點的信,兩個小圓點代表“告訴你”的意思。信的結(jié)尾處畫上了小貓多咪的頭像,表示這封信是多咪寫的。)現(xiàn)在請你們猜猜,多咪要告訴點點什么事情呢?(先看看第一幅畫,畫了什么?表示太陽升到山頂上,第二幅圖表示什么?依次類推,說出每一幅圖的意思。接著,請一個小朋友把多咪要告訴點點的事情完整地說出來。原來,多咪將時間、地點、做的事情都畫出來了,真是聰明!)
B、依次出示信二,先請幼兒說說沒一幅小圖片的含義,然后說出完整的時間、地點和事情。
C、再出示第三封信,猜猜點點要告訴多咪什么?
二、討論故事情節(jié),復述故事。
1、師:小朋友都能猜了點點和多咪寫的信的內(nèi)容,接下來,我們來聽聽完整的故事,看大家有沒有猜對。師邊演示ppt,邊完整地講述故事。提問:點點看了第一封信后,點點知道了多咪告訴他什么?他們在一起玩了什么?多咪看了第二封信后,他知道了什么?他們又干什么了?多咪收到第三封信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多咪以為點點怎么了?可原來點點去干什么了?最后,點點和多咪干什么了?
2、師:大家想不想再聽一遍故事?聽完后,請你看著也來講講這個故事,好嗎?
3、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4、師:故事中一共有三封信,講了三件事情。老師請三個小朋友來共同講這個故事,每個小朋友講一件事情,請大家將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事情講清楚。
三、體驗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1、師:為什么說點點和多咪是好朋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請幼兒說說如果你給你的好朋友寫一封信,你想寫些什么?
3、師:如果有了好朋友,那我們可以一起做游戲,一起搭積木,一起玩玩具。有開心的事情可以和好朋友分享,如果碰到了困難,可以請好朋友來幫幫忙,有朋友真好!
4、師:現(xiàn)在,請你去邀請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做做游戲,玩一玩吧!
活動應(yīng)變與反思:
在解讀第一封信時,可以再大膽一點讓幼兒猜測,不要馬上限制他們的思維,等他們將感興趣的東西說完以后,再研究“箭頭”的含義,從而將整封信連起來解讀。在這部分,要分析得詳細,將信的時間、地點、事情都分析清楚,讓幼兒知道信上的圖畫表示的含義,以及寫信格式,收信人的頭像畫在左上方,寫信人的頭像畫在右下方。接著,第二第三封信,可以讓幼兒來解讀,而且不需要再一幅幅小圖片詳細地觀察了,在第一封信的基礎(chǔ)上,幼兒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在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老師的提問可以再具體、詳細一點,讓幼兒掌握故事的情節(jié),其中重要的詞語可以和幼兒講解一下。在第二次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讓幼兒復述完整的故事難度性太高了,可以老師邊講幼兒邊補充的方法進行,重復的話語可以讓幼兒來說,降低一點難度,這樣的話,幼兒的參與性更強。最后,由于第一封信解讀得不夠清晰,所以以至于讓幼兒來說說自己想寫的信的內(nèi)容時,幼兒回答得沒有邏輯,沒有按照時間、地點、內(nèi)容來講,而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所以,整個活動的重點就應(yīng)該放在解讀第一封信上,只有這個步驟到位了,下面的環(huán)節(jié)才會走得順利,思路才會正確。
10、幼兒園語言活動優(yōu)質(zhì)課教案《好朋友》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學習兒歌。
2.感受好朋友見面時的快樂心情,嘗試用合適的方式進行表達。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4.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掛圖;小朋友的書。
2.小狗、小鴨的頭飾若干。
過程:
1.談話,引發(fā)幼兒回憶與好朋友見面的情景。
你有好朋友嗎?見到好朋友時,你的心里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好朋友見面時都會有不同的問好方式,有的握握手、有的抱一抱、有的會鞠躬說“你好!”
你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問好?
2.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出示掛圖,告訴幼兒小動物見到好朋友時也很高興和它們是怎么問好的。
教師朗誦兒歌兩遍,告訴幼兒兒歌名稱。
教師再次朗誦兒歌,提問:
兩只小狗見了面,怎樣問好?為什么它們要互相親親鼻子尖?
兩只小鴨見了面,怎樣問好?為什么它們要搖搖尾巴點點頭?
兩個娃娃見了面,怎樣問好?
在幼兒回答后可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幼兒學念兒歌數(shù)遍。
3.聽兒歌錄音,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表演相應(yīng)的動作。
4.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說說什么動物見面了,再根據(jù)動物的特征創(chuàng)編互相問好的方式。(如:兩只小象見了面,伸出鼻子勾一勾)
5.請幼兒戴上頭飾邊說兒歌邊表演找朋友。
課后反思:
1.這個活動很切合幼兒入園時開展,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可是到了幼兒園,孩子要學會與同伴友好交往,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選擇《好朋友》對孩子進行教育。
2.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量減少對他們的限制,多給他們表現(xiàn)自己,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幼兒對本活動很感興趣,活動游戲化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熱情。
3.在創(chuàng)編兒歌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幼兒年齡偏小,想象還不夠豐富
11、幼兒園公開課《點點和多咪的信》教學設(shè)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
2、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3、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guān)心,體驗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4、在感知故事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理解角色特點。
5、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xiàn)力。
重點難點:讀懂點點和多咪的信,能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1、ppt《點點和多咪的信》。
2、圖片:《點點和多咪的信》。
活動組織:一、閱讀點點和多咪寫的信。
1、師:小狗點點和小貓多咪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點點住在山的這一頭,多咪住在山的那一頭。他們常常一起玩,一起聊天??墒敲慨敾氐礁髯缘募?他們總是很想念對方,于是他們互相寫信了。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信上都寫了什么?
2、A、出示信一。請猜猜這封信是誰寫給誰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因為信的開頭畫上了小狗點點的頭像,能看出是寫給點點的信,兩個小圓點代表“告訴你” 的意思。信的結(jié)尾處畫上了小貓多咪的頭像,表示這封信是多咪寫的。)現(xiàn)在請你們猜猜,多咪要告訴點點什么事情呢?(先看看第一幅畫,畫了什么?表示太陽升到山頂上,第二幅圖表示什么?依次類推,說出每一幅圖的意思。接著,請一個小朋友把多咪要告訴點點的事情完整地說出來。原來,多咪將時間、地點、做的事情都畫出來了,真是聰明!)
B、依次出示信二,先請幼兒說說沒一幅小圖片的含義,然后說出完整的時間、地點和事情。
C、再出示第三封信,猜猜點點要告訴多咪什么?
二、討論故事情節(jié),復述故事。
1、師:小朋友都能猜了點點和多咪寫的信的內(nèi)容,接下來,我們來聽聽完整的故事,看大家有沒有猜對。師邊演示ppt,邊完整地講述故事。提問:點點看了第一封信后,點點知道了多咪告訴他什么?他們在一起玩了什么?多咪看了第二封信后,他知道了什么?他們又干什么了?多咪收到第三封信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多咪以為點點怎么了?可原來點點去干什么了?最后,點點和多咪干什么了?
2、師:大家想不想再聽一遍故事?聽完后,請你看著也來講講這個故事,好嗎?
3、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4、師:故事中一共有三封信,講了三件事情。老師請三個小朋友來共同講這個故事,每個小朋友講一件事情,請大家將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事情講清楚。
三、體驗有朋友真好的情感。
1、師:為什么說點點和多咪是好朋友?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請幼兒說說如果你給你的好朋友寫一封信,你想寫些什么?
3、師:如果有了好朋友,那我們可以一起做游戲,一起搭積木,一起玩玩具。有開心的事情可以和好朋友分享,如果碰到了困難,可以請好朋友來幫幫忙,有朋友真好!
4、師:現(xiàn)在,請你去邀請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做做游戲,玩一玩吧!
活動應(yīng)變與反思:
在解讀第一封信時,可以再大膽一點讓幼兒猜測,不要馬上限制他們的思維,等他們將感興趣的東西說完以后,再研究“箭頭”的含義,從而將整封信連起來解讀。在這部分,要分析得詳細,將信的時間、地點、事情都分析清楚,讓幼兒知道信上的圖畫表示的含義,以及寫信格式,收信人的頭像畫在左上方,寫信人的頭像畫在右下方。接著,第二第三封信,可以讓幼兒來解讀,而且不需要再一幅幅小圖片詳細地觀察了,在第一封信的基礎(chǔ)上,幼兒已經(jīng)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在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老師的提問可以再具體、詳細一點,讓幼兒掌握故事的情節(jié),其中重要的詞語可以和幼兒講解一下。在第二次完整欣賞完故事以后,讓幼兒復述完整的故事難度性太高了,可以老師邊講幼兒邊補充的方法進行,重復的話語可以讓幼兒來說,降低一點難度,這樣的話,幼兒的參與性更強。最后,由于第一封信解讀得不夠清晰,所以以至于讓幼兒來說說自己想寫的信的內(nèi)容時,幼兒回答得沒有邏輯,沒有按照時間、地點、內(nèi)容來講,而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所以,整個活動的重點就應(yīng)該放在解讀第一封信上,只有這個步驟到位了,下面的環(huán)節(jié)才會走得順利,思路才會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