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兒做操時發(fā)生打鬧事件觀察記錄反思》屬于幼兒園中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中班幼兒做操時發(fā)生打鬧事件觀察記錄反思
觀察背景
最近,我發(fā)現(xiàn)在做集體操的過程中,奕奕小朋友出現(xiàn)了打鬧行為。兒這種行為有時候會影響到其他的小朋友做操,并且他的一些動作存在攻擊行為,導致其他小朋友心理會不舒服。而他自己對于這種行為感到好玩。
觀察目標
觀察奕奕小朋友做操發(fā)生的打鬧現(xiàn)象并進行個別教育。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觀察過程
到了戶外做操的時間,奕奕積極的跟著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著武術(shù)操,一邊做,一邊與旁邊的東栩嬉笑打鬧,在出掌的動作的時候喜歡邁大步,碰到旁邊的東栩的身體。兩個小朋友一來一去鬧了起來,一會在做一個“老虎”的動作,奕奕的一個伸臂的動作打到韓東栩的身上,東栩沒有站住,跌坐了地上。奕奕呵呵的笑了起來,東栩不高興的看向了我,我同時提醒他們兩個認真做操,不要打鬧了。
觀察分析與反思
奕奕是一個活潑的男孩子,對于新操非常的感興趣,中班的孩子開始關(guān)注同伴,愿意與同伴一起互動,喜歡與旁邊的小朋友邊做操邊嬉笑打鬧,平時因為沒有出現(xiàn)什么大的事故就沒有制止過。新操的動物形象生動、有趣,孩子們愿意與同伴一起有一些小互動,但是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如何友好的與別人互動,不撞傷同伴。
1、對于奕奕的行為,教師在做操后,要及時的引導奕奕注意,與同伴一起做操時可以看看旁邊的小朋友,但是不要做傷害別人的動作。
2、對于新操的動作,孩子們很感興趣,對于奕奕這樣活潑的男孩子來說,更愿意與同伴進行簡單的互動,教師可以依情況而定,給予幼兒一定的互動機會。
3、但是在互動的同時,教師要注意度的把握,如:不要打、撞旁邊的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學學老虎的動作和聲音。
2、中班《好吃的糖果》觀察記錄反思
觀察對象:李鎮(zhèn)延
年齡段/班:中班
觀察背景:
前期開展了布主題活動,觀察到該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積極地選擇了平時較少游戲的區(qū)域,對生活區(qū)的布游戲“手帕變變變”產(chǎn)生興趣。
觀察目標:
1.了解幼兒對區(qū)域活動中布游戲中看圖示按步驟操作的過程,觀察幼兒在游戲中大膽想象、耐心操作和認真堅持的學習品質(zhì)。
2.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觀察過程:
今天的下午我們開展了區(qū)域活動,活動開始以后,小朋友們自主選擇區(qū)域,你來到了生活區(qū)進行了“手帕變變變”的布游戲,你看了看貼在區(qū)域墻壁上的圖示,原來是把手帕疊成一只小老鼠的形狀,你又仔細看了看放在篩子里擺放的手帕,你先拿起一塊白色的手帕來,兩只手一起摸了摸,揉了揉,接著放下這塊手帕,拿起另一塊綠色條紋的手帕,認真的擺放在了桌子上,你要開始操作了,對著面前的圖示步驟,你嘗試了幾分鐘,沒有完成小老鼠。這時我們班的段老師走過來提醒了你,可以用桌子上的i pad看視頻步驟,你趕緊打開i pad的看起視頻來,同時擺弄起手中的手帕。
按照步驟一次又一次的折疊,第一遍,你只折到步驟第三步,第二遍,你折到步驟第四步,問我“老師,下面該怎么做呀”,你開始尋求幫助,我告訴你:“我們再看一遍視頻,到不會的步驟,按下暫停,仔細看看再試一試哦?!蹦愦饝?yīng)下來,繼續(xù)看視頻,并且按照視頻步驟繼續(xù)做。每一個步驟,你都學著做,并且步驟越來越規(guī)范,越折越好。
第六遍以后,你終于完成了,折成了小老鼠的身體,但是沒有尾巴和頭部,你笑著把折好的手帕放到嘴巴,裝作是吃東西的樣子,邊這樣做邊說“糖果真好吃啊?!?/p>
觀察分析與反思:
你能主動要求挑戰(zhàn)其他種類的區(qū)域活動中,你能選擇挑戰(zhàn)一個全新的區(qū)域,老師感到很開心。在生活區(qū)的活動時間里,你能專心有目的的做成一件事,堅持不懈的疊成手帕,值得老師為你點贊。學會看圖示完成操作,而且多次嘗試,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和具有一定的堅持性。
你是一個非?;顫姷膶氊悾诤芏嗷顒又卸己芑钴S。今天你選擇了一個你感興趣的活動,并積極的去完成它,在整個活動中你都沒有表現(xiàn)出想放棄,在堅持這方面,你有了很大的進步。之后的活動中,我會提供給你更豐富的材料,更多的溝通和引導,讓你有更多的發(fā)展空間,也會更加及時的肯定和表揚你的優(yōu)秀的表現(xiàn)。
3、新范文中班建構(gòu)活動觀察記錄反思
觀察背景
由于班級幼兒剛從小班升入中班,在建構(gòu)技能以及想象力方面都還比較欠缺,因此我們班級里創(chuàng)建了獨立的建構(gòu)區(qū)域,投放的基本材料有中型的雪花片、中型的實心積木、塑料彩色積塑、彎曲旋轉(zhuǎn)積木等和一些半成品的輔助材料(各種大小的紙盒、拉罐筒)。這樣才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建構(gòu)水平,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滿足他們發(fā)展的需要。本月幼兒園新購買了一批潛力建造工程積塑,它包括有螺帽、螺釘、扳手以及六孔、三孔等條形材料等我把它投放到我班的建構(gòu)區(qū)里
觀察目標
通過觀察了解中班孩子對新材料反應(yīng)以及的操作情況,從而才能有利于老師有目的的指導孩子的建構(gòu)活動。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觀察過程
今天下午是活動區(qū)活動。陳涵在很快吃完午點后,選擇了建構(gòu)區(qū)。因為他看到里面有新玩具(潛力建造工程積木)。他把玩具籃從柜子里抬到地墊上,快速的從籃子里拿起了螺釘和一根條形三孔材料。找了三根螺釘分別插到了三孔條形材料里。
再從籃子找到另一根三孔條形材料對應(yīng)著插了上去。接著又隨手拿起另一根只有兩個孔的條形材料,對應(yīng)著剛才拼搭好的材料,比了比就放回籃子里。又隨手拿起另一根很長有六個孔的材料看了看后,便直接放回到籃子里。
這時他在籃子里看到了一個小車輪,就隨手把剛才拼好在一起的螺釘和條形材料丟到地墊上。拿起兩個小車輪說:“我們現(xiàn)在得先把車拼起來?!标魂枏膲|子另一端挪過來笑道:“哈哈!咋個要拼車子,要拼貨車嗎?”陳涵這時把兩個車輪用螺釘穿過合攏在一起。
昊陽便拿起一根六孔條形材料遞了過去說:“你用這個吧!”陳涵接了過來用螺釘把昊陽給的六孔條形材料、一根三孔條形材料和一個車輪連接在一起,可是他一放開手才拼裝好的材料就散開了。他又再次用螺釘把三孔條形材料、六孔條形材料、輪胎連接在一起,并不斷的用手把它們捏緊。
老師在旁邊拿起一個螺帽說:“這是什么?”陳涵看著老師沒有說話。老師邊說:“這是螺帽。”邊遞了過去。陳涵接住了螺帽說道:“這是螺帽呀!”說完把螺帽放到一邊。老師又說:你可以把螺帽擰到螺釘上!”陳涵拿起螺帽對著一個螺釘擰了上去邊擰邊說“是螺帽和螺釘?!彪S后又把螺帽擰了下來,準備擰到剛才拼搭好的材料上。但螺釘因為穿過了輪胎、六孔條形材料后露出的長度不夠,螺帽怎么也擰不上去。
他放下材料到籃子里邊翻找邊說:“車子要有四個車輪”他連接著找出了六個車輪擺在地墊上。這時旁邊的柏泉小朋友手里拿著另外一種小頭的黃色螺釘說:這也是螺釘!陳涵接了過來又拿起車輪和六孔條形材料用這種小頭的螺釘連接起來,這次螺釘露出的比較多,可以用螺帽把它擰緊了。用手握住條形材料在地面上向前推小車輪。發(fā)現(xiàn)小車輪不會動,又把螺帽松了松,又在地上滾了滾試一試發(fā)現(xiàn)可以車輪可以滾動了……
觀察分析與反思
1、新投放的材料能激發(fā)中班孩子的游戲動機和興趣。
2、孩子已經(jīng)掌握了一一對應(yīng)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
3、孩子能感知和區(qū)分物體的長短,對于不太明顯的長短會運用一一對應(yīng)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4、游戲材料的形狀激發(fā)孩子聯(lián)系已有生活經(jīng)驗,從而幫助幼兒確定目標,同時幼兒也能初步根據(jù)自己的命題進行有目的拼裝和構(gòu)建活動。
5、中班幼兒有一定的合作,同伴之間的語言、行為對幼兒的游戲起到了促進和影響。
6、老師實時恰當?shù)慕槿霂椭⒆邮购⒆拥幕顒幽芾^續(xù)下去。螺帽和螺釘?shù)呐浜鲜褂煤⒆右欢ㄊ怯幸欢ń?jīng)驗的。此時他只是沒有想到。但老師語言的提示很快幫助孩子調(diào)動已有經(jīng)驗并進行嘗試從而使得游戲能夠繼續(xù)下去。
反思:在自主游戲中教師要善于為幼兒自主展開的游戲提供必要幫助指導,以推進其游戲進程,但是教師應(yīng)絕對避免的是為了提 高幼兒的游戲或者為了發(fā)揮游戲的教育作用而去教幼兒游戲或過多地干預(yù)幼兒游戲。
4、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好玩的形狀套盒》反思
觀察背景
幼兒對本周新投放的益智區(qū)玩具“套盒”很感興趣,套盒共六個,大小、顏色、鏤空設(shè)計的數(shù)字和圖形都不一樣,本周幼兒在不斷的探索著“套盒”的多種玩法。
觀察目標
觀察益智區(qū)幼兒對新投放的材料—“套盒”玩法的探索情況。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觀察過程
活動區(qū)開始了,程程和依依選擇了益智區(qū),依依先拿起了最小的盒子進行數(shù)字和圖形的對應(yīng)游戲,程程拿起了把最大的1號盒子放在最下面,把2號盒子套在了上面,進行大盒套小盒的游戲,在兩個小朋友的合作游戲下,完成了大盒套小盒的游戲。
程程拿起了紅色的星星,就對依依說:”我要紅的盒。”說完,依依便遞給了他紅色的盒子。就這樣,程程每拿起一個圖形或數(shù)字要進行圖形或數(shù)字的對應(yīng)游戲時,都會對依依說:“給我一個xx”,依依便會對應(yīng)的遞給程程。
依依小朋友拿出了最小的6號盒子,程程拿出了5號盒子,隨后兩人分別把盒子都拿了出來扣在桌子上,程程把盒子擺成了階梯式然后進行點數(shù)盒子,依依也對套盒的數(shù)量進行點數(shù)。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程程在活動中能運用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數(shù)字、圖形與盒子的一一對應(yīng)、顏色匹配與點數(shù)。嘗試進行了玩具的一物多玩。但是在活動中與同伴交流的語言大多是命令式的語言和口吻。
依依愿意模仿和跟隨同伴的游戲,能認識常見的顏色、圖形和數(shù)字,有較強的配合能力,當同伴提出需要某種圖形或數(shù)字時,能準確的拿出對應(yīng)的物體并遞給同伴,愿意配合同伴完成游戲。能和同伴友好交往并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反思與支持:
1.尊重、支持兩名幼兒幼兒的自主探究活動。利用活動區(qū)評價,讓程程小朋友為大家介紹他今天探究出的新玩法。
2.利用環(huán)境支持幼兒的自主探究活動。將幼兒對玩具不同的玩法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到墻面,同時也是鼓勵其他幼兒積極主動的探索玩具的新玩法。
3.利用材料支持幼兒的自主探究活動。在活動區(qū)多投放一些可以一物多玩的玩具,讓幼兒有機會多接觸、多操作這種材料,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自主探究行為。
4.在自主探究活動中支持同伴間的交流??梢岳没顒訁^(qū)評價或過度環(huán)節(jié),以談話的形式和幼兒交流,當你與同伴交流時可以說哪些好聽的話或詞語,結(jié)合活動的情景提醒幼兒一些必要的交流禮節(jié)。從正面潛移默化的引導程程小朋友反思自己與同伴的交流方式和語言是否恰當。
5、幼兒園中班幼兒做操時發(fā)生打鬧事件觀察記錄反思
觀察背景
最近,我發(fā)現(xiàn)在做集體操的過程中,奕奕小朋友出現(xiàn)了打鬧行為。兒這種行為有時候會影響到其他的小朋友做操,并且他的一些動作存在攻擊行為,導致其他小朋友心理會不舒服。而他自己對于這種行為感到好玩。
觀察目標
觀察奕奕小朋友做操發(fā)生的打鬧現(xiàn)象并進行個別教育。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觀察過程
到了戶外做操的時間,奕奕積極的跟著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著武術(shù)操,一邊做,一邊與旁邊的東栩嬉笑打鬧,在出掌的動作的時候喜歡邁大步,碰到旁邊的東栩的身體。兩個小朋友一來一去鬧了起來,一會在做一個“老虎”的動作,奕奕的一個伸臂的動作打到韓東栩的身上,東栩沒有站住,跌坐了地上。奕奕呵呵的笑了起來,東栩不高興的看向了我,我同時提醒他們兩個認真做操,不要打鬧了。
觀察分析與反思
奕奕是一個活潑的男孩子,對于新操非常的感興趣,中班的孩子開始關(guān)注同伴,愿意與同伴一起互動,喜歡與旁邊的小朋友邊做操邊嬉笑打鬧,平時因為沒有出現(xiàn)什么大的事故就沒有制止過。新操的動物形象生動、有趣,孩子們愿意與同伴一起有一些小互動,但是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如何友好的與別人互動,不撞傷同伴。
1、對于奕奕的行為,教師在做操后,要及時的引導奕奕注意,與同伴一起做操時可以看看旁邊的小朋友,但是不要做傷害別人的動作。
2、對于新操的動作,孩子們很感興趣,對于奕奕這樣活潑的男孩子來說,更愿意與同伴進行簡單的互動,教師可以依情況而定,給予幼兒一定的互動機會。
3、但是在互動的同時,教師要注意度的把握,如:不要打、撞旁邊的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學學老虎的動作和聲音。
6、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百變雪糕棒》反思
雪糕在孩子的眼中是充滿誘惑力的零食,雪糕有著各種各樣的造型,此次觀察目標是了解中班幼兒中班幼兒對雪糕棒造型的能力,一起來看看小編寫的幼兒園中班觀察記錄《百變雪糕棒》含反思。
觀察背景
“聰明屋”的彩色雪糕棒由于使用的時間較長,原本鮮艷的顏色都慢慢褪去,孩子們在游戲時也不像以往那么的興致勃勃。為了激發(fā)孩子再次游戲的興趣,增強材料游戲的趣味性,我丟棄部分損壞、褪色嚴重的雪糕棒,并將圓形魔術(shù)貼粘貼在每根雪糕棒的兩端,通過調(diào)整材料來增加雪糕棒立體建構(gòu)的新玩法。
觀察目標
中班幼兒對雪糕棒造型能力的培養(yǎng)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觀察過程
“改良”后的雪糕棒再次投放到聰明屋后就立刻引起了孩子們的注意,而小博就是其中最為興奮的一個。他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根雪糕棒,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連帶起了好幾根,一根一根地粘在一起,像一條“九節(jié)鞭”,高興地左右舞動起來。隨后小博又試著從籮筐里拿一根雪糕棒,沒想到這次又好像變魔術(shù)一樣拉起了一連串,只不過這次有好幾根都重疊在一起,甚至還有三根雪糕棒組成了一個三角形!他對這個新發(fā)現(xiàn)感興趣極了,歪著腦袋研究著。
小博將上面的三角形取下來放在桌子上,自己在籮筐里拿出兩根雪糕棒嘗試組合,可是怎么也粘不起來。只見他皺著眉頭,用大拇指摸了摸貼在雪糕棒兩端的魔術(shù)貼,然后將其中的一根雪糕棒換了一頭,一下子兩根雪糕棒就牢牢地粘在了一起。接下來他又拿了一根,按照同樣的方法將三根雪糕棒組合成一個三角形。小博組合成的三角形越來越多,他把它們放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六邊形,高興地告訴我:這是一個大披薩!
“你還可以把三角形組合成什么呢?”我忍不住提問。小博想了一會,把兩個三角形上下組合,還在下面豎了根雪糕棒,他說這是圣誕樹。“還有嗎?你可以把三角形和其他的圖形組合嗎?”接著他又把四根雪糕棒拼成了一個正方形,和三角形組合,他告訴我這是一座小房子。最后他又把一根雪糕棒豎著擺,告訴我說這是“1”,然后又迅速地組合成“2、4”。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
彩色雪糕棒是較為常見的游戲材料,孩子在游戲中不僅可以感知各種顏色,還能進行一系列的數(shù)操作游戲:例如按規(guī)律擺放、按顏色分類等等。但是,當游戲材料和游戲玩法一成不變后,孩子在游戲中就出現(xiàn)了疲勞現(xiàn)象,對游戲產(chǎn)生了抗拒,不愿意玩。然而在本次游戲中,通過老師對材料的調(diào)整,孩子又萌發(fā)了游戲興趣。游戲時,通過一個偶然的行為發(fā)現(xiàn)了雪糕棒神奇的現(xiàn)象——“自動粘連”、“圖形組合”。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孩子進行了模仿,嘗試組合三角形,并大膽想象,將六個三角形組合成“披薩”。除此之外,孩子將雪糕棒拼貼組合成圣誕樹、房子、數(shù)字等事物,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對各種事物形態(tài)的感知能力逐步提高,在不斷的嘗試組合過程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相應(yīng)的提高。
策略:
1.繼續(xù)添加帶有凹槽插接口的彩色雪糕棒,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通過拼貼、插接的方式將雪糕棒組合成新的事物。借助游戲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對事物各種形態(tài)的感知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
2.增設(shè)“游戲計劃書”,引導幼兒將自己的設(shè)想預(yù)先畫下來,如拼搭的材料、使用的顏色、最后成型的作品,通過創(chuàng)想——創(chuàng)作的過程,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學習力和游戲興趣。
3.在教室里布置作品成列區(qū),把孩子完成的雪糕棒作品(照片)展示出來,增強孩子的成就感。
7、中班觀察記錄《撿帽子》反思
觀察對象:康思彤
年齡段/班:中班
觀察時間:
2020年1月8日
觀察背景:
陶行知認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彼嘈派詈袑θ说慕逃饔?。游戲中,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nèi)容及材料,創(chuàng)設(shè)有教育價值又能引起幼兒興趣的情境,讓幼兒通過觀察、思考和操作獲得有關(guān)知識,從而激發(fā)興趣。
觀察目標:
1.幼兒對于規(guī)則的遵守。
2.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幼兒獲得的社會性發(fā)展。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觀察過程:
本學期開學我們就要求孩子們在戶外的時候需要戴帽子,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在戶外進行游戲的時候喜歡把自己的帽子取下來拿給班上的保育老師和實習老師。這天在戶外運動前我給朵朵一班的小朋友發(fā)了帽子以后我就告訴他們帽子是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應(yīng)該學會保管好自己的東西。所以,今天老師不會幫任何一個小朋友拿帽子,也不會撿掉在地上的帽子,你的帽子丟失了就沒有了,這樣戶外游戲的的時候就沒有帽子可以戴了。我發(fā)現(xiàn)今天的戶外游戲中沒有一個小朋友吧帽子拿給老師。不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彤彤小朋友很著急的看向我。(她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告訴我嗎?如果是要告狀她早就跑過來了,估計是做了什么怕我會說她的事情。)
看著我沒有走過去她就著急的蹲下去,我決定走過去看看。 我發(fā)現(xiàn)彤彤小朋友的帽子掉到了外面,她看著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畢老師,我是不小心把自己的帽子弄到外面去了?!逼鋵崳抑浪悄弥约旱拿弊铀Φ搅送饷?,她怕我批評才說是不小心的。我告訴她說:“沒關(guān)系,但是帽子是你自己弄出去的,那么你就應(yīng)該自己想辦法把帽子拿進來,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就只能等放學媽媽來接的時候和你一起來撿,可那個時候我不確定你的帽子還在不在?!甭犕晡业脑捦苤?,她急忙站起來尋找工具,不一會兒,她找來了一根小小的樹枝,她拿著樹枝使勁的往欄桿外面伸,發(fā)現(xiàn)樹枝碰不到帽子,于是她就換了一只手拿樹枝,結(jié)果樹枝還是碰不到她的帽子。這個時候她無奈的笑了笑說:“老師啊,樹枝太短啦!我的手也短,我拿不到啊。”(其實,我知道這個時候彤彤小朋友是想要尋求我的幫助,讓我?guī)退衙弊訐炱饋怼?
這個時候彤彤說:“畢老師,你可以幫幫我嗎?我拿不到啊!”我走過去并蹲下來試了試發(fā)現(xiàn)了,我自己也是手短拿不到。于是,我站起來對彤彤說:“彤彤,你看老師也是沒有辦法了,我也是和你一樣的手短,我拿不到啊!”彤彤說:“你可以用我剛剛找來的樹枝試試啊,你看嘛,你的手比我的長的啊?!蔽抑荒苣闷鹚o我的樹枝試了試,發(fā)現(xiàn)樹枝很軟根本就挑不起帽子,彤彤說:“哎呀!是樹枝太小了,根本就拿不起來?!边@個時候小區(qū)的路上走過來一位老爺爺。彤彤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的對我說:“畢老師,我有一個辦法。我們可以請對面的爺爺幫忙?!蔽艺f:“嗯,你可以試試看?!?彤彤小朋友是我們班比較活躍的孩子,遇到問題會自己想辦法)她看著對面的爺爺說:“爺爺,可以幫我撿一下帽子嗎?我的帽子掉到外面去了,我們沒有辦法拿,可以請你幫我拿一下嗎?”(彤彤的語音發(fā)展是屬于在我們班發(fā)展的很好的,她現(xiàn)在也變得很有禮貌了。)
老人看著彤彤笑了說:“你剛剛叫我什么?再叫一遍我就幫你?!庇谑峭职褎偛诺脑捳f了一遍。老人把 彤彤的帽子撿起來并遞給彤彤,我以為彤彤拿了自己的帽子以后會走開,沒有想到彤彤拿到帽子以后很有禮貌的說了聲:“謝謝爺爺!”老人很開心的笑了。老人轉(zhuǎn)過頭對我說:“你們幼兒園的娃娃很有禮貌!”其實,他們不知道剛?cè)雸@的第一個月我也很困擾,因為很多家長找我咨詢問題或者是與我交流娃娃問題從來不會喊我老師,只會說,喂!我和孩子問好和再見時孩子也從來不喊老師,這會說,你好,再見!我覺得農(nóng)村的孩子也應(yīng)該注重禮貌的教育,于是我就教會孩子在問好和再見時,請學會說:某某老師,你好!某某老師,再見!通過一個月的努力孩子有了很你打的進步。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
1. 陶行知認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彼嘈派詈袑θ说慕逃饔?。
2.幼兒發(fā)展:游戲中,彤彤有自己的想法,并且目的明確。在遇到問題時能協(xié)商想辦法解決困難。
反思:
1. 在老師的要求表達的清晰時孩子是會遵守的。(在游戲的一開始,老師 就要求孩子保管好自己的東西。)
2.彤彤小朋友在遇到問題是能夠自己先想辦法。(農(nóng)村的孩子在遇到問題時很多都會沉默。)
8、觀察記錄《幼兒個案觀察記錄——立彬入園記》反思
觀察對象
劉立彬
年齡段/班
中班
觀察時間
2018、10、11
觀察背景
幼兒園中庭
觀察目標
晨間活動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觀察過程
立彬小朋友是一個活潑好動,性格開朗的男孩,之前因為身體的原因,沒有讀過幼兒園本學期剛?cè)雸@,晨間活動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活動,劉立彬小朋友也不例外,每天來園后都顧不得洗手喝水,就急急忙忙往外沖,可是立彬小朋友,只是這樣單獨的到處跑,基本不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也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老師每每的引導他的游戲活動時,他也沒有耐心聽,老師一轉(zhuǎn)身,他就立馬不見了,也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有時候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進行晨間活動時,也會因為看上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而爭搶,為此,小朋友們也經(jīng)常的告他的狀。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立彬小朋友雖然沒有讀過幼兒園,但是是個各方面發(fā)展還是較好的,但是沒有過過集體生活,所以常規(guī)意識較差,加上因身體原因家長在家對他百般呵護,寵愛有加,養(yǎng)成了驕縱的性格。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根本沒有團體的規(guī)則意識及自我要求意識,且家長長期以來,對他的縱容使他不容任何人指出他所犯的錯誤,如果指出來,他就大哭撒潑。
反思:換位思考,以之共情
因立彬從未上過過幼兒園,且在家中以他為中心,為所欲為慣了,剛到幼兒園生活了一段時間,他了解到了再幼兒園的生活并沒有之前的自由和隨心所欲,而是有一些要求,而這些要求對散漫的他來說是一種束縛。為了幫助他這種自由散漫的的不良行為。我采了一些措施:
1、適當降低要求,用故事做引導。
2、有遵守常規(guī)時及時鼓勵,讓他在小朋友面前找到信心,融入到集體中。
3、和小朋友們一起合作游戲或活動時及時給予表揚和必須獎勵,使他對下一次活動或挑戰(zhàn)充滿期盼。
4、 家園互補,共同糾錯。
我在離園時與他的父母交換了意見,讓他們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并請家長配合老師,在家中也對孩子也要有一些常規(guī)要求,不對了一定要指出來。通過批評加講道理和鼓勵的方式,讓他明白,在家中和在幼兒園一樣,都有規(guī)則,要遵守規(guī)則,如果約束不了自己,家長和老師指正時,要勇于承認錯誤并不斷改正,就是好孩子。
9、優(yōu)質(zhì)觀察記錄《觀察讀懂支持——體育活動中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的支持策略》反思
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個體差異,因此在自主活動中很多幼兒不能很好的融入集體生活中,此時就需要教師去觀察,解決問題,此次觀察活動中,教師運用了尋找原因法、剖析法、言語激將法、解釋法、惋惜法、陪伴法等策略來幫助幼兒融入到活動中。
觀察對象
孫樂然
年齡段/班
中班
觀察時間
2018.11.6
觀察背景
體智能老師組織的體育游戲,小朋友們分成兩隊,一隊將圈立起來,另一隊在猴子老師的口令下鉆過圈。
觀察目標
激發(fā)孫樂然參與集體體育活動的興趣。
培養(yǎng)孫樂然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yōu)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發(fā)展孫樂然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diào)性。
觀察過程
猴子老師給小朋友們介紹了游戲玩法后,小朋友們高興的拿著圈玩起了游戲。只有孫樂然沒有參與游戲,而是自己跑到離小朋友和老師很遠的舞臺上,看著大家玩游戲。
小朋友們已經(jīng)一輪游戲過后,孫樂然還是沒有參與游戲。我就走過去,直接對她說:“孫樂然,你去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吧!”這時孫樂然就跑到場地的對面去了,離集體還是有一定的距離。還是沒有參與游戲,也沒有說話。我跟著孫樂然,走到她身邊問:“你為什么不參加游戲?”當我問話時,她慢慢向我靠近,并將自己的小手伸出來拉著我的手說:“我害怕!”我接著問:“怕什么?”她說:“我怕大灰狼吃了我?!蔽亿s緊安慰她:“猴子老師當大灰狼,是真的大灰狼嗎?”她回答:“不是?!蔽医又鴨枺骸澳怯煤ε聠?”她回答:“不用!”我提示他:“那就趕緊去玩游戲吧!”她的小手拉緊我,搖搖頭。我們就站在那看了一會兒小朋友的游戲,我又問:“去玩嗎?”他還是說:“我不去!”聽到孩子的回答,我有些失望,還有些無助,不知道用什么辦法能讓他參與游戲。但我還是對孩子說:“猴子老師當大灰狼是假的,你有什么好怕的?你還是中班的大姐姐呢!”孫樂然撇了撇嘴說:“地臟,會把我的衣服弄臟的?!蔽亿s緊說:“這是地板,你看上面有臟東西嗎?”她搖搖頭,“保潔的叔叔阿姨每天都會來擦地,不是很臟。如果你弄臟了,回家還可以洗,但是你要不玩的話,回家就沒有這么好玩的游戲了?!蔽冶M力的說服她。她的眼睛看著小朋友在游戲似乎有些心動了,我立刻跑過去拿來一個圈給孫樂然,她接過了圈,但還是看著,沒有參與游戲的意思,我說:“要不李老師陪著你玩好嗎?”這時,她才點點頭,也不說話,一手拿著圈,一手拉著我的手,走到小朋友群里,開始跟大家一起游戲了。
觀察分析與反思
體育核心經(jīng)驗與學習品質(zhì)分析
1.本次活動的體育核心經(jīng)驗是緊縮身體鉆。
2.孫樂然的平時表現(xiàn)和性格特點:
(1)非常講衛(wèi)生。在班里孫樂然非常注意自己的衛(wèi)生,尤其是她去水房洗手、去廁所小便,她都會墊著腳走路;在午睡前,脫鞋后,她的腳從來不直接踩在地板上,而是踩在自己的鞋面上。在交流過程中,我們知道她不喜歡濕和臟。
(2)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致不高。猴子老師的體育活動,她經(jīng)常是像今天剛開始一樣,不參與集體游戲,自己單獨一人不是在場地上繞圈跑,就是遠遠的觀望小朋友們的游戲。
(3)喜歡得到老師的關(guān)注。在班里她經(jīng)常會主動拉老師的手,或者身體挨著老師,當老師對她關(guān)注時,會表現(xiàn)出得意和滿足的表情。
(4)膽小。在聽到故事里有壞人或力量強大的動物追捕、咬弱小的小動物時,她不是叫老師換故事,就是捂著耳朵,不愿意聽。
(5)家長對孩子關(guān)注較多。她每天上幼兒園至少有兩人送她,爺爺奶奶,有時會是三人送她上幼兒園。從家長的行為可以看出孩子是他們家的中心,給予的關(guān)注較多。
3.支持前的幼兒學習品質(zhì)
支持前,孫樂然拒絕參與體育游戲,由于她對衛(wèi)生的較高要求和害怕的游戲情境,使他他沒有表現(xiàn)出對游戲的“好奇心”、“主動性”、“堅持性”,她選擇了逃避游戲。但從與她的對話中能看出,孫樂然有一定的反思能力,知道并能說出自己為什么不參與活動的原因。
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顒又兴l(fā)現(xiàn)自己不敢參與體育游戲,但并沒有想辦法解決,而是直接采取了逃避游戲的策略。
4.支持后的幼兒學習品質(zhì)
在我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后,孩子表現(xiàn)出對游戲的興趣,不在擔心地面臟、不害怕游戲情境,認真專注的參與到游戲中。游戲過程中,她表現(xiàn)出較好的堅持性,能夠理解猴子老師的體育目標,并能堅持完成老師的游戲任務(wù),過程中非常專注,不做無關(guān)活動。
教師支持策略與幼兒表現(xiàn)
1.直接命令法。在看到孫樂然沒有參與集體游戲,我采用的是直接命令的方法,讓他參與集體游戲,但是她并沒有聽我的要求參與游戲,而是選擇去另一個地方。
2.尋找原因法。當在老師的命令下,孩子不愿意參與游戲時,我采用與孩子談話的方法了解孩子不參與集體游戲的原因。在與孩子談話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了解孩子不參與游戲的原因,另一方面鼓勵孩子說出自己不參與游戲的原因,促進孩子思考和釋放自己的壓力。
3.剖析法。面對孫樂然害怕游戲情境而不敢參與游戲,我運用提問的方法幫助她分析游戲情境是假的,猴子老師扮演的大灰狼也是假的,老師不是真正的大灰狼。孫樂然能夠理解假游戲情境,不用害怕。運用剖析法,孩子理解了游戲與現(xiàn)實的差異,消除了孩子心中的顧慮。
4. 言語激將法。用“你還是大姐姐呢”的話,讓她理解自己現(xiàn)在不參與游戲的行為是不符合她的年齡段的。雖然孩子心中的顧慮已經(jīng)消除,但是邁開參與游戲的第一步還是需要孩子的勇氣的,于是我采用“你還是大姐姐”的激將法,讓孩子知道自己長大了要勇敢。但孫樂然還是沒有參與游戲。
5.解釋法。當孩子對地面衛(wèi)生問題質(zhì)疑時,我給他解釋保潔每天都會打掃,她接受了我的解釋,還是沒有參與游戲,但他對游戲有了一定的興趣和想?yún)⒓拥脑竿?,所以,她的眼睛一直看著小朋友游戲?/p>
6.惋惜法。當孩子還是不想去玩時,我說“回家不能玩這么好玩的游戲了”的話,讓她感到自己不參與游戲會很可惜。當看到孫樂然游戲心動時,我接著又采用不能玩游戲號好可惜的策略,增強她參與游戲的愿望。
7.陪伴法。她對游戲情境的害怕、對地面衛(wèi)生程度的要求,是她不參與活動的主要原因。在給她講明白相關(guān)的道理后,我又選擇了陪伴的方法,告訴她我會陪著她玩,一方面給予她心理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滿足他被關(guān)注的需要。
最后,孩子終于邁出參與游戲的第一步,并在游戲中表現(xiàn)出較好的堅持性。
本次活動中教師的無效策略有直接命令法;間接有效策略有尋找原因法、剖析法、言語激將法、解釋法、惋惜法;直接有效策略有陪伴法。
不足之處在于活動結(jié)束之后,沒有幫助孫樂然反思自己參與游戲的感受。
10、中班《義買計劃中的自主學習》觀察記錄反思
觀察對象:全班幼兒
年齡段/班:中班
觀察背景:
溫情五月,幼兒園一年一度的“義賣活動”如期而至,中班孩子正陸續(xù)制定購買計劃、認識和準備零錢、參觀各式各樣的義賣商品……忙得熱火朝天。
觀察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參觀大班哥哥姐姐的義賣商品,初步擬定自己的購買計劃,促進自主學習。
2.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觀察過程:
《小手大愛》主題活動如火如荼開展到了中期,經(jīng)孩子們提議,我班與大五班結(jié)隊開展混齡活動“購買計劃”。走進大班教室,看到桌上擺滿琳瑯滿目的義賣商品,欣欣盯著汽車模型兩眼發(fā)光,嘴角微微向上揚起,然后直接蹲在地上開始記錄自己喜歡的商品。
教室里小哥哥正在演示自己的義賣商品——迷你直升飛機,桐桐目不轉(zhuǎn)睛地瞄準直升機,小手多次伸出去又縮回來,最后忍不住著急地說:“給我玩下,好嗎?”哥哥想也沒想直接給了他。桐桐拿著小小的直升機撥動頂部的螺旋槳,小臉樂開了花。
“你要買嗎?”哥哥邊問邊把手伸向直升機。
“我買啊!這個幾塊錢?”桐桐說著慢慢松開了擺弄飛機的小手,拿起記錄表準備記錄。
“5塊錢。”哥哥爽快地回答。
桐桐看著飛機發(fā)呆,剛動筆又皺起眉頭停下來。
“我來幫你記錄吧!”哥哥主動說。
“好,我不會畫飛機?!彼杆賹⒐P遞給了哥哥。
“我也不太會畫直升飛機,我給你寫個5吧!”說著便伏在桌上完成記錄,桐桐隨聲附和著。
小小的教室里充滿了新奇的眼光與興奮的小臉。
觀察分析與反思:
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吹胶⒆觽冊诹x買計劃中專注記錄的瞬間,我的心被融化了,身邊的每一個物體都能成為他們記錄的平臺,地板、桌子、柜子、墻壁……不得不感嘆“放開手 放寬心”他們自我解決問題的潛力無限:不能逼真的畫出商品取而代之用自己明白的象形圖示進行記錄;無意間發(fā)現(xiàn)的商品標簽及數(shù)字,知道那是價格,記錄在上、下、左、右(他們自己知道)的空白處,方便與同伴分享;桐桐對飛機、樂樂對水槍的喜愛讓他們在活動中忘我的投入,在與同伴的交流會話中感受友誼、釋放快樂。行走中的“支架式”學習是我感受到最自然的教育,渾然天成教而無痕。我們提供記錄表和一支筆,孩子們在已有經(jīng)驗之上自主探索建構(gòu)、整合新經(jīng)驗,在上面畫出他們的思考。孩子自主探索的路上只需在泥潭前提個醒,小河邊架座橋,確?;顒釉陬A(yù)設(shè)與生成中錦上添花。制定和實施活動計劃時,教師干預(yù)要適中,過于細致孩子思維被框得越狹窄。反之,教師對活動心中有數(shù),既放手讓他們自主探索、真實發(fā)揮,也不愁沒有關(guān)鍵性提煉與提議,做幼兒的引導者而不是灌輸者。
11、優(yōu)質(zhì)觀察記錄《幼兒同伴互動時教師進行了哪些調(diào)控》反思
觀察對象
幼兒
年齡段/班
大班
觀察時間
2019年10月
觀察背景
最近發(fā)現(xiàn)班級幼兒都喜歡玩推推車,也爭著、搶著坐,老師觀察到后,發(fā)現(xiàn)幼兒人數(shù)多、太聚集,容易發(fā)生擁擠現(xiàn)象,幼兒活動安全也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后,老師就需要進行有效、適時的介入,合理調(diào)控,確保幼兒安全的情況下開展游戲活動。
觀察目標
1、幼兒未發(fā)生互動時教師的調(diào)控。
2、幼兒互動發(fā)起時教師的調(diào)控。
3、幼兒回應(yīng)互動時教師的調(diào)控。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yīng)答能力。
觀察過程
馬悅馨小朋友在玩推推車,一個人玩耍的特別的帶勁。接著楊甜意、黃思逸等等小朋友都看見了也想玩,于是她們走過來對馬悅馨說:“我們是好朋友,大家一起玩好嗎?要不我們都來推著你玩,然后我們輪流著坐”于是她們開始輪流著你玩一會兒,我玩一會兒,接著又有許多的小朋友參加進來玩耍這個游戲。老師這時要進行合理的調(diào)控,不能讓這么多的小朋友都來一起玩耍這輛推推車,引導其余幼兒玩耍別的腳踩車、拖車,這樣更能發(fā)揮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的互動性和安全性。
觀察分析與反思
我認為這節(jié)體育活動教師在組織游戲時調(diào)控方面發(fā)揮還比較合理,體現(xiàn)在當孩子們游戲互動時人數(shù)越來越多后老師及時進行了適當調(diào)控,首先孩子們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然后又引導別的其余孩子玩耍其它的體育運動材料,孩子在多樣材料中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在幼兒遇到困難時再加以引導,讓游戲權(quán)回歸孩子。老師在組織、引導幼兒玩體育游戲時一定要考慮到怎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性學習,放手讓幼兒自主去互動、自主去學習,自主去探索。所以,老師在游戲中的調(diào)控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