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課教案《我的幸運的一天》反思》屬于幼兒園中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中班語言課教案《我的幸運的一天》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大膽發(fā)揮想象,感受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機智。
2、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不害怕,不慌張,開動腦筋,想出對策。
活動準備:
圖畫書《我的幸運的一天》人手一本,排序圖人手一份,黑筆、抹布、笑臉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1、師:“有一只小豬想去找好朋友小兔子玩,可是他不知道小兔子住在哪里。當他找到一座房子時,就走過去敲開了門。這會是小兔子的家嗎?”(幼兒自由猜測)你們想知道這是誰的家嗎?”
2、教師拿出圖書講故事《我的幸運的一天》。
二、教師邊翻閱圖畫書,邊分段講述故事,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講述開始部分,并引導幼兒想象下面的情節(jié)。
2、講述中間的部分,引導幼兒想象結尾。
師:(引導幼兒看圖):瞧,這時候狐貍已經(jīng)變成了什么樣子了?他最終有沒有吃到小豬?小豬后來又怎么樣了?
3、講述故事結尾部分。
三、通過故事情節(jié)排序,初步理解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辦法
1、幼兒人手一本圖書,自己閱讀后迅速合上。
2、教師出示故事排序圖,提出操作要求:“老師要考考我們小朋友剛才有沒有認真聽故事、仔細看圖書,我這里有一些圖片的故事情節(jié)順序已經(jīng)被打亂,請小朋友根據(jù)圖書上故事的情節(jié)順序給它們排個隊,用黑色的筆在圓圈中標上正確的序號?!?/p>
3、幼兒給圖片排序,回憶故事情節(jié)畫面的順序,給填對的幼兒貼上笑臉花。
4、提問:“誰來說說看小豬遇到危險后怎么樣化危險為幸運的?”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辦法。
(1)、豬想了幾個辦法?第一個是什么?后來,狐貍為小豬做了什么事情?
(2)、狐貍把小豬洗干凈后,有沒有吃他?為什么?小豬又想出了第二個辦法,這回狐貍又為他做了什么時事情?
(3)、當小豬吃完了豐盛的午餐后,狐貍有沒有吃小豬?。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為什么?小豬又想出了第三個辦法,這回狐貍又是怎么做的呢?
(4)、最后,狐貍有沒有吃到小豬呢?為什么小豬說:“這真是我最幸運的一天”呢?
四、嘗試以小豬的身份大膽想出各種幫助自己脫險的辦法
1、提問:“你們喜歡小豬嗎?為什么?”
2、師:“小豬在遇到危險時,一點也不驚慌,還想出了那么多捉弄狐貍的辦法,真是一個既勇敢又聰明的小豬!如果你是這只小豬,當你被狐貍抓住時,你會怎么辦呢?”
活動反思:
《我的幸運一天》是充滿戲劇性和趣味性的繪本,繪本的封面讓幼兒直接了當?shù)闹纼蓚€主角,繪本正文是以一個個色彩豐富、動態(tài)鮮活的畫面來組成,文字不多,簡潔明了,給兒童想象的空間,符合幼兒閱讀的特點。所以,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這也正符合《綱要》中語言領域中所要求的: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
2、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特別的我》含反思
活動目標:
學念兒歌,體會兒歌段落停頓與押韻的感覺。
知道一年中有12個月的含義,初步獲得年和月的概念。動知道自己的年齡,并能用相似的數(shù)來表征。
設計生日蠟燭,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兒歌:《我?guī)讱q》(請參見幼兒用書)。
1—12月份的生日蛋糕圖卡【附1】;紙張、畫筆等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請幼兒看“兒歌:《我?guī)讱q》”圖頁,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小朋友有共同的動作(五根指頭排排站)。
用輕快的語調念“兒歌:《我?guī)讱q》”【附2】給幼兒聽。
問問幼兒幾歲。學念兒歌時,根據(jù)各自的年齡做出手勢。
大家一起念兒歌,把手舉高,看看大家是幾歲(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不同的內容)。
問幼兒過生日時有沒有許愿。邀請幼兒玩“生日許愿”的游戲:
——老師將制作好的1—12個月的生日蛋糕圖卡貼在展示區(qū)的墻面上。
——請幼兒運用美工材料畫一根代表自己生日的蠟燭,并試著在蠟燭上標出代表自己的符號(亦可請老師幫忙寫上姓名、生日)。
畫好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生日愿望,老師用簡單的文字將幼兒的愿望記錄在畫有生日蠟燭的紙上。
請幼兒輪流將自己的“生日蠟燭”貼在蛋糕上,班上就有一面“生日許愿墻”了。
活動評價:
能畫出代表自己的生日蠟燭。
能說出自己的生日愿望。
延伸活動:
讓幼兒尋找同月出生的人,同時也可以比看,誰的生日先到?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個同月生日的人?統(tǒng)計哪個月的人數(shù)最多。
【附1】生日蛋糕參考圖案
【附2】兒歌:我?guī)讱q
去年我?guī)讱q?大拇指彎一彎,舉起小手掌,四根指頭排排站。
今年我?guī)讱q?大拇指不用彎,舉起小手掌,五根指頭排排站。
明年我?guī)讱q?請你算一算,舉起小掌,幾根指頭排排站。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比較緊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以“特別的我”貫穿其中,活動的氛圍較好。孩子們在活動的過程中處于一種比較積極興奮的態(tài)度,特別是在“比手劃腳” 這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的表演很生動形象,氣氛活躍,都能說出自己的喜好。只是在介紹自己的特點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有小部分幼兒說出的句式結構比較簡單,但卻能在集體面前展示了自己。活動效果不錯!
3、中班語言課教案《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一件事》含反思
設計意圖:
為培養(yǎng)幼兒的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完整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注意傾聽別人說話,而設計了這節(jié)語言活動。
活動名稱:
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一件事。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樂意在集體面前說話,能用較完整的句子較連貫地講述自己星期天經(jīng)歷的事。
(2)引導幼兒能耐心傾聽同伴說話,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教幼兒學會從同伴的談話內容中找出自己也喜歡的活動。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準備:
周末時,請每個幼兒事先要幼兒記住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讓幼兒準備自己畫的作品和手工作品或自己采到一些自然物品帶到幼兒園。
活動過程:
(1)啟發(fā)幼兒談論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
活動開始時,將幼兒的作品及自然物品展示,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幼兒帶來的物品,激發(fā)幼兒的談話興趣。
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出談話內容:"小朋友,你們能給大家講講你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嗎?"
(2)讓幼兒分組談論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一件事。
將幼兒分成若干組,請幼兒把自己在星期天做的手工等物品放在面前,然后互相討論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
教師注意參與和指導,可以到一個小組里講講自己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事,引導幼兒將話題集中在"最高興的一件事"上。
(3)幼兒集體討論:"星期天里最高興的一件事。"在分組談話的基礎上,教師集中全部幼兒,每組請兩個幼兒來講講,內容涉及各個方面,有勞動、游玩、學習等。
(4)教師通過啟發(fā)提問,逐層深入拓展談話內容。
教師提問:聽了別的小朋友星期天的活動,你喜歡那一種?下個星期天你準備做什么?小朋友應該怎樣過才有意義?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過個有意義的星期天。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在戶外活動中干他們愿意干的事,比如玩游戲、滑滑梯、玩體育用具。
活動評價與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jù)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xiàn)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4、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我?guī)淼膴A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材質和作用的夾子,了解夾子的主要特征。
2、能大膽地在集體面前交流。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已有經(jīng)驗:已初步了解有關夾子的知識(結合調查表)。
2、收集的各種各樣的夾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喚起對夾子的已有經(jīng)驗。
二、觀察講述,了解夾子的特點及材質。
1、了解夾子的外在特征。
2、交流介紹自己的夾子,了解夾子的共通點及不同材質。
3、討論:夾子的共通點。
4、小結。
三、了解夾子的不同用途。
四、結束活動。
前一段時間,我們一起收集了好多有關夾子的資料,那誰來說一說你知道的有關夾子的知識?
今天啊,你們也帶來了那么多的夾子,那你的夾子是什么樣子的呢?請你說一說夾子的名稱(叫什么夾子)、形狀、顏色、夾什么東西?
你可以先跟旁邊的同伴說一說。
誰愿意上來給我們大家介紹一下你帶來的夾子?(可以從名稱及外形特征介紹)
我還看見有小朋友帶了幾個特別的夾子,那就請他來為我們大家演示一下。
小朋友帶來的夾子很多,它們有的顏色不同,有綠色的、有紅色的;有的形狀不同,有笑臉、蝴蝶形狀的;還有材質不同的,有木頭、塑料、鐵做的,原來夾子有這么多的不同之處。
為什么這些都叫夾子呢?它們都有什么共通的地方嗎?
小結:夾子的樣式有很多,他們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很漂亮,有的是木頭做的,有的是塑料做的,有的是不繡鋼的等等。像這些有兩片、可以打開,夾住東西的,我們叫它夾子。
人們很聰明,把夾子分成很多種類,它們的名字也不同,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夾子,他們的名稱又是什么?
(出示實物夾子,并出示相應的字卡)
小結:原來夾子的名字和他們用途還有很大的關系呢,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從它們的名字中,知道夾子的用途。
你們知道這么多的夾子,還知道它們各自不同的作用,讓我們回家再找找還有哪些夾子,她們各自又有什么本領,好嗎?
我知道小白兔發(fā)夾,還有晾衣服的夾子……
幼兒自由交流。
個別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夾子。
它們都可以用來夾東西。
我的是碗夾,可以夾燙的碗
我的是領帶夾,可以夾領帶……
衣夾,用來夾衣服的…提出問題,導入活動。運用“調查表”,讓幼兒進行信息的交流,對夾子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相互交流,初步感知夾子的名稱及外形特征。
在交流時候提出相應要求,又能提高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并提供給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了解更多有關夾子的知識。
尋找更多各種不同的夾子,了解名稱及外形以及作用。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認識了夾子,了解了夾子的用途。
幼兒的動手能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
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互相配合,互相學習,參與積極性始終很高。
5、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我的好朋友》含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園是個大家庭,讓孩子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少不了老師的幫助。《綱要》中提出要孩子樂意與人交往,學習結伴、輪流、請求、商量、謙讓、表達主張等交往方式,分享群體合作中產(chǎn)生的歡樂和成果。真的,現(xiàn)在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不懂得如何交往,也不會去主動交往,因此,我設計了語言活動《我的好朋友》這節(jié)語言活動,讓孩子們知道有朋友的快樂,體驗到和朋友在一起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能在集體中大膽的描敘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優(yōu)點,懂得只有團結友愛,才會有許多朋友。
2、學會讓別人把話說完以后再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傾聽能力。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點:
懂得只有團結友愛,才會有許多朋友。
活動難點:
能在集體中大膽的描敘好朋友的外貌特征和優(yōu)點
活動準備:
音樂錄音《找朋友》。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話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你們有好朋友嗎?請你把自己的好朋友長的什么、穿的什么樣子的衣服、有什么特征、你喜歡他她什么說給大家聽一聽,讓我們來猜猜他(她)是誰,好不好?"
2、猜朋友。
(1)、請個別幼兒輪流在集體面前描述自己好朋友的外貌、衣著、發(fā)型等等特征,其他幼兒根據(jù)其描述的猜一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誰。
(2)、分組讓幼兒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紹給大家猜。
(3)、教師巡回參與各組幼兒的談話,并根據(jù)各組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問題。如你的好朋友長的胖還是瘦?"來;自.屈;老師;教.案;是高個子還是矮個子、他她最喜歡什么?幫助幼兒打開思路講敘。如果幼兒還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插嘴或者搶著說話,要及時提醒他們耐心傾聽別人的說話,等別人說完了以后自己再說。
3、討論。
(1)、你的好朋友有哪些優(yōu)點?你為什么和他(她)做好朋友?
引導幼兒說出好朋友的優(yōu)點,并能講述一個實例。
(2)、如果一個小朋友經(jīng)常欺負別人,經(jīng)常做一些讓大家不高興的事情,你會選擇他做你的好朋友嗎?你應該怎樣幫助他呢?
(3)、根據(jù)幼兒的討論進行總結。
4、玩音樂游戲《找朋友》結束。
教學反思
教師提供給幼兒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和動手動腦的機會,以物品擬人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但幼兒對茶壺、水杯、鎖、鑰匙等較感興趣,對筆、紙、圍巾、手套不是很感興趣,我應該考慮到這個問題,準備一些較有新意的,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改變一下兒歌的內容。在學習兒歌內容中利用圖片加深幼兒對于作品的理解,并加入了漢字,將口頭語與書面語結合,培養(yǎng)幼兒對于漢字的興趣。在最后一段中以全球最關心的問題——環(huán)境保護為切入口,將作品的句式做了改變,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并把語言的發(fā)展與時代的要求緊密結合。幼兒注意力集中,也很感興趣,在活動結束后應加上活動延伸:收集一些資料反映環(huán)境的惡化,讓幼兒深入的了解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6、中班語言課教案《我知道的交通工具》含反思
活動名稱:《我知道的交通工具》
活動領域:語言領域
活動班級:中班
活動目標:
1、 幼兒在了解馬車、汽車、火車、飛機的基礎上,用語言講述這些交通工具的名稱及特點。
2、 幼兒能根據(jù)聲音的不同說出相應的交通工具,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3、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暢言語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們你們今天是怎么來到幼兒園的呢?
幼:我是爸爸騎摩托車送來的;
我是媽媽騎自行車送來的;
我是爸爸開汽車送來的;
師:小朋友剛才說的摩托車、自行車、汽車都是不同的交通工具,我們乘坐這些交通工具時都要注意安全哦!生活中還有許多其他的交通工具,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個交通工具,我們一起來認識下他們好嗎?
(二)展開部分
師: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猜猜老師帶來了什么交通工具?
1、 播放馬跑錄音,讓幼兒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馬車”的課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描述馬車的特點。
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么?(這是馬車,馬車是馬拉的四輪車。模仿駕車時“得兒,駕:的動作和聲音。)
2、 播放汽車開動時的錄音,讓幼兒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汽車”的課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描述汽車的特點。(這是汽車,汽車有四個輪子,跑的很快,幼兒模仿汽車的動作和聲音,唔唔唔,嘀嘀嘀)
3、播放火車開動時的錄音,讓幼兒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火車”的課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描述火車的特點。(這是火車,火車有長長的身體,在鐵軌上奔跑。模仿火車的動作和聲音。轟隆隆,轟隆隆,嗚嗚嗚)
4、播放飛機起飛時的錄音,讓幼兒猜一猜是什么?
出示“火車”的課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描述飛機的特點。(這是飛機,飛機有一對“翅膀”,飛得很高。幼兒模仿飛機的動作和聲音。唔唔唔)
5、教師通過“猜猜我是誰”的游戲,鞏固幼兒對四種交通工具的掌握。
(1)猜一猜
游戲玩法:教師用暢言語音機播放交通工具的聲音,小朋友說出交通工具的名稱。
(2)演一演
游戲玩法:教師用暢言語音機播放交通工具的聲音,小朋友們一起來用動作和聲音來表演。
(3)我來說,你來猜
游戲玩法:教師說出交通工具的特點,請幼兒戴有相應頭飾的交通工具站起來表演。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咱們在教室里玩了這么久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開著自己喜歡的交通工具去外面玩吧!
教學反思: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處處都能看見在交通工具的身影,所以對幼兒來說,對于交通工具是不會陌生的,它貼近幼兒的生活,服務于幼兒的生活,可能有些幼兒天天都要和交通工具“打交道”,因此,本次活動源于幼兒的生活,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與共鳴。我先帶著孩子們觀察、討論了車子的基本結構,孩子們舉手發(fā)言非常熱烈。在討論未來的車子會有哪些變化、會增加什么功能時,孩子們也充分發(fā)揮想象,幻想出了很多新功能。但在繪畫的時候,還是有孩子說:“老師我不會畫?!庇谑俏姨嵝押⒆?,車子有車身,先畫一個你想象中車身的樣子,然后你想這輛車會有什么功能,把自己的想象添加在車子上就好了。孩子們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7、中班語言優(yōu)質課教案《我來猜一猜》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圖文匹配游戲,嘗試根據(jù)傘的外形結構認讀“傘”字,對閱讀漢字感興趣。
2、學習兒歌,知道傘的多種用途,并能用語言進行簡單的仿編。
3、能愉快的參與識字以及兒歌仿編等活動。
活動準備:
1、小傘一把、相應的圖片
2、在紙上寫上兒歌
活動過程:
一、游戲“請你猜一猜”,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畫一樣東西,請你猜猜是什么?
二、學習兒歌《傘可以做什么》
1、你有傘嗎?在什么時候用?用它可以做什么?
2、教師朗誦兒歌,提問:傘可以做什么?
3、展示兒歌,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然后交換,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兒歌。
三、進行圖文匹配游戲
1、出示“避風雨”的圖片,提問:這是什么?誰能幫它找一個漢字朋友?
2、出示其他圖片,請幼兒幫它們找朋友。
3、出示漢字卡片“傘”,提問:這是什么字?"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wǎng)."你是怎么知道的?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閱讀圖文兒歌。
四、仿編兒歌活動
1、討論:傘可以避風雨、當拐杖,傘還可以做什么?
2、選擇有代表性的用途畫在紙上,編成兒歌,帶領幼兒閱讀。
五、游戲:戰(zhàn)勝大灰狼
1、小朋友真能干,我們帶上小傘去玩吧,如果遇上大灰狼怎么辦?
2、游戲兩遍。
活動反思: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動作表現(xiàn)能力及 思維的敏捷性。培養(yǎng)幼兒積極動腦、勇于探索、敢于嘗試的精神。設計活動的目的主要引導幼兒在“玩”中學,“趣”中練。
8、中班語言優(yōu)質課教案《我的幸運的一天》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大膽發(fā)揮想象,感受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機智。
2、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不害怕,不慌張,開動腦筋,想出對策。
活動準備:
圖畫書《我的幸運的一天》人手一本,排序圖人手一份,黑筆、抹布、笑臉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1、師:“有一只小豬想去找好朋友小兔子玩,可是他不知道小兔子住在哪里。當他找到一座房子時,就走過去敲開了門。這會是小兔子的家嗎?”(幼兒自由猜測)你們想知道這是誰的家嗎?”
2、教師拿出圖書講故事《我的幸運的一天》。
二、教師邊翻閱圖畫書,邊分段講述故事,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講述開始部分,并引導幼兒想象下面的情節(jié)。
2、講述中間的部分,引導幼兒想象結尾。
師:(引導幼兒看圖):瞧,這時候狐貍已經(jīng)變成了什么樣子了?他最終有沒有吃到小豬?小豬后來又怎么樣了?
3、講述故事結尾部分。
三、通過故事情節(jié)排序,初步理解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辦法
1、幼兒人手一本圖書,自己閱讀后迅速合上。
2、教師出示故事排序圖,提出操作要求:“老師要考考我們小朋友剛才有沒有認真聽故事、仔細看圖書,我這里有一些圖片的故事情節(jié)順序已經(jīng)被打亂,請小朋友根據(jù)圖書上故事的情節(jié)順序給它們排個隊,用黑色的筆在圓圈中標上正確的序號?!?/p>
3、幼兒給圖片排序,回憶故事情節(jié)畫面的順序,給填對的幼兒貼上笑臉花。
4、提問:“誰來說說看小豬遇到危險后怎么樣化危險為幸運的?”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辦法。
(1)、豬想了幾個辦法?第一個是什么?后來,狐貍為小豬做了什么事情?
(2)、狐貍把小豬洗干凈后,有沒有吃他?為什么?小豬又想出了第二個辦法,這回狐貍又為他做了什么時事情?
(3)、當小豬吃完了豐盛的午餐后,狐貍有沒有吃小豬?。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為什么?小豬又想出了第三個辦法,這回狐貍又是怎么做的呢?
(4)、最后,狐貍有沒有吃到小豬呢?為什么小豬說:“這真是我最幸運的一天”呢?
四、嘗試以小豬的身份大膽想出各種幫助自己脫險的辦法
1、提問:“你們喜歡小豬嗎?為什么?”
2、師:“小豬在遇到危險時,一點也不驚慌,還想出了那么多捉弄狐貍的辦法,真是一個既勇敢又聰明的小豬!如果你是這只小豬,當你被狐貍抓住時,你會怎么辦呢?”
活動反思:
《我的幸運一天》是充滿戲劇性和趣味性的繪本,繪本的封面讓幼兒直接了當?shù)闹纼蓚€主角,繪本正文是以一個個色彩豐富、動態(tài)鮮活的畫面來組成,文字不多,簡潔明了,給兒童想象的空間,符合幼兒閱讀的特點。所以,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這也正符合《綱要》中語言領域中所要求的: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
9、中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幸運的一天》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大膽發(fā)揮想象,理解故事內容并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圖書中畫面的理解。
2、感知故事中小豬如何使危險變成幸運的機智,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不害怕、不緊張、開動腦筋,想出對策。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圖書《我的幸運一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主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書的封面,介紹書名,猜測書的內容。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我的幸運一天》,從畫面上看,你猜一猜,這會是誰的幸運一天?說說你的理由?”
2、幼兒自主閱讀。
3、引導幼兒通過討論說說故事的大致線索。
師:“圖書里畫了一個什么故事?”“哪一段內容你印象最深?”“用哪一張圖片能夠表示?”
師:“我們把圖片按著故事的發(fā)展順序給這些圖片排個隊?”
師:“我們一起把書完整看一遍,請完整的聽故事――《我的幸運一天》?!?/p>
(二)教師邊翻圖書,邊講故事。
(三)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看圖,感受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機智。
1、提問:“小豬遇到狐貍后,害怕了嗎?他是怎么做的呢?”
2、提問:“小豬想了幾個辦法?第一個是什么?狐貍為什么會聽小豬的話?后來,狐貍為小豬做了什么事?”
3、提問:“當狐貍把小豬洗干凈后,有沒有吃小豬?為什么?原來,小豬又想出了第二個辦法。這回,狐貍又為他做了什么事呢?”
4、提問:“當小豬吃完了豐盛的午餐后,狐貍有沒有吃小豬?為什么?原來,小豬又想出了第三個辦法,這回,狐貍又是怎么做的呢?”
5、提問:“最后,狐貍有沒有吃到小豬呢?為什么小豬說:‘這是我最幸運的一天’呢?”"出自:屈;老.師"
6、提問:“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豬?”
(四)嘗試以小豬的身份大膽想出各種幫助自己脫險的辦法。
師:“如果你是這只小豬,當你被狐貍抓住時,你會怎么辦?”
(五)結束部分。
師:“小豬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一點也不驚慌,還想出了那么多捉弄狐貍的方法,真是一個既勇敢又聰明的小豬!這個告訴我們遇到危險,我們該怎么做?”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10、經(jīng)典課中班語言活動《我媽媽》(公開課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生活中媽媽對自己的愛,萌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2、觀察、理解畫面所表達的意思,初步積累閱讀經(jīng)驗。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我媽媽》
活動過程:
1.介紹人物,激發(fā)興趣.
l這是誰?這位媽媽在干什么?
l媽媽在做鬼臉給誰看?為什么?
l一位會做鬼臉給寶寶看,逗寶寶笑的媽媽是個什么樣的媽媽?
小結:這是一個一心想讓寶貝快樂的媽媽,一個可愛的媽媽。
2.閱讀繪本,激發(fā)情感
(1)媽媽的本領
l翻閱圖1、2、3
l媽媽有哪些本領?(在第幾頁上?)
小結:媽媽的本領可大了,會做各種各樣、香香甜甜的蛋糕;媽媽唱歌比天使的聲音更動聽;媽媽跳舞可漂亮了。
(2)愛媽媽的理由
l出示圖4:這是誰?你從哪兒看出來這只蝴蝶是媽媽變的?
把媽媽畫成一只蝴蝶是什么意思?
小結:媽媽像蝴蝶一樣美麗。
l出示圖5:剛才把媽媽畫成一只蝴蝶是想說媽媽漂亮,這里把媽媽畫成沙發(fā)又想說媽媽什么?
體驗:坐在老師身上試試,說說坐在“媽媽”身上是什么感覺。
小結:坐在媽媽身上就像坐在沙發(fā)上一樣,那么溫暖,那么舒服。
(3)媽媽的愛
l出示圖6、7:這還是那位媽媽嗎?媽媽什么時候像小貓?
l交流生活經(jīng)驗:你的媽媽溫柔的時候都為你做過哪些事?
l觀看VCR,這些溫柔的事,你媽媽都做過嗎?
小結:每天,媽媽都溫柔地照顧我,關心我,我知道那都是因為媽媽愛我。
l媽媽什么時候會像獅子一樣?生氣的時候,她還愛你嗎?
小結:無論媽媽是像小貓一樣溫柔,還是像獅子一樣生氣,她都一樣那么愛我們。
l完整欣賞故事,插問:猜猜媽媽會對寶寶說一句什么悄悄話?什么叫永遠?
3.情感表達:
你們有什么悄悄話想對媽媽說?把你對媽媽的愛大聲說出來
活動反思:
學姐上的這堂課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她較好地掌握了繪本的要點,讓小朋友循序漸進地學習繪本的內容,最后讓小朋友回去夸夸媽媽,這點我覺得做得很好。但學姐上的這堂課總體質量不是很高,只有部分小朋友達到了目標,我覺得一方面跟小朋友的興趣沒有被調動有關,學姐如果上課的時候能更加投入,語言表達能更加生動些,應該會更好。老師建議學姐在上繪本課的時候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首先完整地講一遍繪本,接著問小朋友有關于繪本的問題,然后再講一遍繪本的內容,最后讓小朋友學著講。我覺得老師的這個方法很好,能讓小朋友更好地學習到繪本的內容,我以后在上繪本課的時候也可以學習這種方法。
11、中班語言活動《我的幸運的一天》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大膽發(fā)揮想象,感受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機智。
2、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危險或困難時,不害怕,不慌張,開動腦筋,想出對策。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6、通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7、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活動準備:
圖畫書《我的幸運的一天》人手一本,排序圖人手一份,黑筆、抹布、笑臉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1、師:“有一只小豬想去找好朋友小兔子玩,可是他不知道小兔子住在哪里。當他找到一座房子時,就走過去敲開了門。這會是小兔子的家嗎?”(幼兒自由猜測)你們想知道這是誰的家嗎?”
2、教師拿出圖書講故事《我的幸運的一天》。
二、教師邊翻閱圖畫書,邊分段講述故事,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講述開始部分,并引導幼兒想象下面的情節(jié)。
2、講述中間的部分,引導幼兒想象結尾。
師:(引導幼兒看圖):瞧,這時候狐貍已經(jīng)變成了什么樣子了?他最終有沒有吃到小豬?小豬后來又怎么樣了?
3、講述故事結尾部分。
三、通過故事情節(jié)排序,初步理解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辦法
1、幼兒人手一本圖書,自己閱讀后迅速合上。
2、教師出示故事排序圖,提出操作要求:“老師要考考我們小朋友剛才有沒有認真聽故事、仔細看圖書,我這里有一些圖片的故事情節(jié)順序已經(jīng)被打亂,請小朋友根據(jù)圖書上故事的情節(jié)順序給它們排個隊,用黑色的筆在圓圈中標上正確的序號?!?/p>
3、幼兒給圖片排序,回憶故事情節(jié)畫面的順序,給填對的幼兒貼上笑臉花。
4、提問:“誰來說說看小豬遇到危險后怎么樣化危險為幸運的?”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小豬化危險為幸運的辦法。
(1)、豬想了幾個辦法?第一個是什么?后來,狐貍為小豬做了什么事情?
(2)、狐貍把小豬洗干凈后,有沒有吃他?為什么?小豬又想出了第二個辦法,這回狐貍又為他做了什么時事情?
(3)、當小豬吃完了豐盛的午餐后,狐貍有沒有吃小豬?為什么?小豬又想出了第三個辦法,這回狐貍又是怎么做的呢?
(4)、最后,狐貍有沒有吃到小豬呢?為什么小豬說:“這真是我最幸運的一天”呢?
四、嘗試以小豬的身份大膽想出各種幫助自己脫險的辦法
1、提問:“你們喜歡小豬嗎?為什么?”
2、師:“小豬在遇到危險時,一點也不驚慌,還想出了那么多捉弄狐貍的辦法,真是一個既勇敢又聰明的小豬!如果你是這只小豬,當你被狐貍抓住時,你會怎么辦呢?”
活動反思:
《我的幸運一天》是充滿戲劇性和趣味性的繪本,繪本的封面讓幼兒直接了當?shù)闹纼蓚€主角,繪本正文是以一個個色彩豐富、動態(tài)鮮活的畫面來組成,文字不多,簡潔明了,給兒童想象的空間,符合幼兒閱讀的特點。所以,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這也正符合《綱要》中語言領域中所要求的:培養(yǎng)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fā)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
12、中班語言公開課《咪咪的星期天》教案與教學反思
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圖片,理解圖畫信所表達的意思,并能清楚地表達思考的結果。
2、知道有急事要打電話告知父母,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仔細聽話的習慣。
4、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重點:通過觀察,理解圖畫信所表達的意思,培養(yǎng)仔細聽話的習慣。
活動難點:將自己的思考結果清楚的表達出來,在聽完電話后記住小兔的話,從而找到小兔的家。
活動準備:
1、大小圖畫信一份,小貓咪咪的頭飾。
2、小房子四棟,樹四棵,平衡木(橋)一根。
3、電話機、牛奶一瓶、掃把、垃圾鏟、魚的圖片、盤子、筷子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 咪咪發(fā)現(xiàn)圖畫信
1、(教師戴上頭飾扮演小貓,做剛睡覺伸懶腰的動做)小朋友好!我是小貓咪咪(小貓咪咪好)我剛剛睡覺起來!咦,媽媽怎么不在家?今天是星期天,媽媽會上哪兒去呢?請小朋友幫我想一想(出示貓媽媽肖像)
2、教師小結
“嗯,媽媽有可能加班或者釣魚……怎么沒告訴我呀?(邊說邊低頭思考,忽然發(fā)現(xiàn)了桌上有封信)咦,這是什么呀?桌上有封信。(折開信封)上面畫了很多圖畫,有房子,牛奶、魚……原來這是一封媽媽留下的圖畫信,媽媽畫的圖是什么意思啊,我怎么看不懂呀,媽媽究竟要告訴我什么事呢?請你們幫我想一下吧。
反思:通過逼真的場景布置,由教師扮演小貓咪咪情境導入活動,情境表演:小貓咪咪起床后發(fā)現(xiàn)媽媽不在家,拋出問題-請小朋友幫我想一想媽媽會去哪呢?讓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和想象來講述,因此很快就把孩子帶入情境中去,再通過提問:咪咪不會看媽媽寫的圖畫信,請小朋友幫忙看信來引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二、幼兒幫咪咪看信,理解圖畫信的意思
1、觀察圖畫信。(教師拿掉頭飾)這是我,小貓咪咪(指信的上端),這是我的媽媽(指信的下端),媽媽寫了一封圖畫信給我,想對我說什么呢,請小朋友告訴我。
2、小朋友觀察圖畫信,互相議論、交流看法。
3、幼兒在集體前交流自己對圖畫信的理解。
剛才小朋友都仔細觀察了圖畫信,教師請小朋友站起來告訴我,圖畫信到底說了什么呢?
三、完整讀信
指導要點:要求幼兒能說清楚,星期天媽媽上哪兒去了,叫咪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如果有急事怎么辦?
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初步了解信的格式,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圖片,理解圖畫信所表達的意思,大膽講述圖片內容。但幼兒在回答媽媽的圖畫信上到底說了什么時,幼兒不能清楚地、連貫地講述圖畫信的內容,而是根據(jù)自己的想象零散地講述了圖畫信上沒有的內容,在觀察圖畫信進行討論時也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再進一步提問引導:媽媽的圖畫信告訴咪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兒此時才恍然大悟,才按圖畫信內容的順序用“先做···再做···”的句型進行講述。而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及時地鼓勵和引導那些平時不愛開口說話的幼兒,給他們一個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的機會。
四、小兔來電邀請咪咪和朋友去做客。
咪咪:(電話響起)喂,請問你是誰呀?
小兔:我是小兔,我想請你們到我家做客。
咪咪:你家在哪里呀?
小兔:指導要點:仔細傾聽小兔來電所告知的小兔家的地址(你們從家里出來,走過小橋,沿著百貨商店旁邊的小路,一直往前走,穿過樹林,看見許多房子,其中一幢房子是三角形的屋頂,藍藍的墻,紅紅的大門,那就是我的家了。)
五、情境遷移,你會想什么辦法告訴媽媽。
1、剛才是誰來的電話,請我們去干啥?(做客是到他家去玩),如果媽媽回家,發(fā)現(xiàn)我們不在家,心里會怎么樣?想什么辦法告訴媽媽,我們已經(jīng)去做客了呢?
2、跟媽媽打電話要說些什么?媽媽的電話號碼是……?
3、幼兒手握話筒狀,撥號后對媽媽說。
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圍繞小兔來電邀請咪咪和朋友去做客展開的,重點是培養(yǎng)幼兒仔細聽話的習慣,在聽完第一遍小兔來電并告知其路線后,提出問題:小兔家該怎么走啊,你們聽清楚了嗎?從幼兒的回答中顯然看出第一遍幼兒沒能仔細聽,沒用心記。提告知幼兒仔細聽別人講話的常規(guī):如果你們不仔細地、安靜地聽小兔說的地址,那我們就不能去小兔家做客了。在第二次、三次回電去問小兔家路線時幼兒很仔細地聽,并能清楚地講述出來,由此培養(yǎng)幼兒傾聽的習慣。進行下一步提問:如果媽媽回家,發(fā)現(xiàn)我們不在家,心里會怎么樣?想什么辦法告訴媽媽,我們已經(jīng)去做客了呢?跟媽媽打電話要說些什么?幼兒討論該怎么說,目的是讓幼兒知道有急事要打電話告知父母,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六、幼兒去小兔家做客
1、誰還記得小兔的家在哪里?怎么走?
2、這么多房子,哪一座是小兔的家?(引導幼兒按小兔在電話中的示意,辯認出小兔的家)
3、小兔的家到了,我們一起問:“請問,小兔子在家嗎?”請一位老師扮演小兔迎客問候,并與客人一起唱歌跳舞。
七、延伸活動——聯(lián)歡會
反思:整個活動的情境布置很逼真,活動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情節(jié)故事了?;顒又杏衫蠋煱缪莸男∝堖溥浜芸炀蛶в變喝谌肓饲榫持校蚱屏似綍r死板的上課模式而是讓幼兒自己在演繹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對幼兒來說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從而有話可說,同時也幼兒是很感興趣的、很容易被接受的。在活動中幼兒能玩得開心,學得快樂,充分體現(xiàn)了做中學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