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20以內的加法》反思》屬于幼兒園大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大班教案《20以內的加法》反思
目標:
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活動重難點 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加法板、紅藍定規(guī)尺、題卡 。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guī)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guī)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guī)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guī)尺7,排在藍色定規(guī)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guī)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辈狄幌录臃ò迳系目潭?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guī)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xù)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xù)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顒觽渥ⅲ?/p>
活動延伸:
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用游戲開始,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這節(jié)課的活動氣氛也很好,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目標。 反思:這節(jié)課在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時,我沒能全面的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操作,下次教學時在這上面我會多關注反應較慢,及時給予他們指導。
2、大班教案《20以內加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加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表格、卡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觀察發(fā)現、引出課題。
師:這些算式我們學過嗎?
生:學過
師:都是什么算式?
生:都是9加幾的算式
師:以前學習了哪些幾加幾的進位加法呢?
生1:學過8加幾的進位加法。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生2:7、6、5加幾的進位加法和……
二、整理知識、總結規(guī)律。
1、師: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列算式有什么特點?9+2、9+6、9+9
生:一個加數都是9。
師:另一個加數有怎樣的變化?你能說說算式是什么?
生:算式是:9+3、9+4、9+5……9+9
師:第2列算式分別是什么?生:8+4……8+9
師:觀察這兩列算式有什么特點?
生:一個加數相同,都是9或都是8,另一個加數又逐漸多1。
2、 師:它們的和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和也逐漸多)共同整理20以內進位加法表
1: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8+3= 8+4= 8+5= 8+6= 8+7= 8+8= 8+9= 7+4= 7+5= 7+6= 7+7= 7+8= 7+9=
3:6+5= 6+6= 6+7= 6+8= 6+9= 5+6= 5+7= 5+8= 5+9=
4:4+7= 4+8= 4+9= 3+8= 3+9= 2+9=
3、 觀察表格、發(fā)現規(guī)律,教師小結。
三、幼兒操作。
1、教師分發(fā)藍色計算本子,請有兒完成地17-18頁20以內加法練習(2)、(3)
2、幼兒操作教室巡回指導,作業(yè)批改。
活動反思: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3、大班教案《7以內的加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應用交換規(guī)律進行7的加法運算,并嘗試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2、感受與同伴共同交流、解決問題的快樂。
3、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加法運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已學7的組成分解
2、PPT課件,記錄卡、鉛筆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圖找算式圖片6份、7以內的加法算式題若干,寫有7以內算式的骰子2個,自制棋盤等小組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碰球”的游戲,復習7的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與時光飛車玩碰球游戲,就能帶著小朋友們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币l(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復習了7的組成。)
2、以“智救懶羊羊”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學習應用交換的辦法進行7的加法運算。
(1)引導幼兒“發(fā)現氣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學習看圖列出第一組算式,并發(fā)現加法算式中的交換規(guī)律。
①提問:圖中有什么?氣球有什么不同?
黃的幾個?紅的幾個?一共有幾個氣球呢?
?、隍炞C:你列的是什么?這些數字代表什么?(1+6=7)
?、坌〗Y:1個黃氣球和6個紅氣球合起來一共是7個氣球。
④提問:氣球怎么了?(教師展示課件中1個氣球和6個氣球位置的交換。)
誰在前面?(紅)有幾個?誰在后面(黃)有幾個?一共有幾個氣球呢?
?、蒡炞C:你列的是什么?(6+1=7)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扌〗Y:在加法中,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的位置后,總數不變。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通過課件展示,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組算式,并發(fā)現兩個算式中“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的位置而總數不變”的規(guī)律。)
(2)以同樣的形式引導幼兒“穿過花叢”,根據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二組算式。
?、偬釂枺簣D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幾朵?紅花有幾朵?一共有幾朵花呢?
?、隍炞C:你列的是什么?還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著圖片上顏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對了花叢就能移開。
(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嘗試使用交換的辦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個數字的含義。)
(3)引導幼兒“穿過樹林”,遷移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三組算式。
●看著圖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樹列出算式,算對了就能到達狼堡。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并未通過任何的問題直接讓幼兒自己觀察圖片內容列出兩道加法算式。)
整個學習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設“闖過三個關卡便可到達狼堡救羊”的情境,從“列出算式發(fā)現交換規(guī)律”——“嘗試使用交換的辦法列出第二組算式”——“ 遷移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列出第三組算式”這樣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學習掌握7的加法。
3、“獲取密碼卡進入狼堡”,與老師、同伴交流驗證操作結果,嘗試大膽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當幼兒能主動地與老師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后,對方便可在該幼兒的操作卡上作一個標記,這樣這張操作卡就是進入狼堡的密碼卡了。)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設與老師、同伴交流以“獲取密碼卡”才能進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幫助幼兒梳理7的三組加法算式及鼓勵幼兒嘗試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
4、“狼堡內救羊”分組操作,內化遷移數學經驗。
(1)找懶羊羊(看圖口頭自編應用題,并列式計算):幼兒根據圖畫上的人物、蜜蜂、魚的不同特征從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確的算式并寫上得數。正確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懶羊羊圖案獲得驗證。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兒6人一組,每人拿一張圖片,算出得數,把得數是7的部分涂上顏色;將六張圖片拼合起來將出現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兩個幼兒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數是幾就在棋盤上走幾步,看誰先走到終點逃出狼堡。
小組操作(1)
小組操作(2)
小組操作(3)
(在“狼堡內救羊”的小組操作中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內化遷移。)
5、“懶羊羊獲救”慶祝會,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創(chuàng)設孩子們熟知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懶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配以形象生動的課件,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學習7的加法,并發(fā)現使用交換規(guī)律。
首先,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主要把活動分成四大塊進行組織。“碰球”游戲導入——情境中感知學習7的加法——交流驗證——分組操作,內化遷移。引入部分我以“與時光飛車玩碰球游戲,就能帶著小朋友們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币l(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復習了7的組成。接下來的第二塊是活動的重難點部分了,幼兒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義、學會看圖列算式,并理解發(fā)現交換加號前后兩個加數的位置而總數不變。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三個層次引導幼兒觀察列式,并通過動手操作、表格記錄等形式讓他們獲得更直接的知識積累。讓幼兒帶著任務去觀察,既培養(yǎng)了觀察興趣,滿足了他們表現的欲望,又增進他們對 “加法”含義的理解。再接著引導幼兒與同伴、聽課老師表達交流自己從三組算式中發(fā)現的交換規(guī)律,并以獲得肯定作為進入狼堡大門的密碼游戲驗證操作結果。最后在“狼堡內救羊”的小組操作中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內化遷移。整個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興趣很高,思路始終跟隨著老師,所有幼兒都能正確列出7的加法算式。
4、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復習10以內的加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法算式,發(fā)展幼兒的計算能力。
2、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大膽回答問題。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動物頭飾兩個,水果圖片三個,星星,答題卡若干(與幼兒數量相同)學具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問候,組織幼兒
2、手指游戲:十個阿姨來摘梨
二、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情景: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誰?(出示小貓頭飾)小貓說: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熊,我想給他帶一籃水果,可是這群可愛的水果寶寶設置了迷宮,我只有回答正確它們的問題,順利通過迷宮,才可以帶走這些水果,到達小熊的家,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我嗎?(愿意)
1、小貓開始闖迷宮,首先遇到了水果菠蘿:請小朋友回答出我的問題就可以帶走我,(算式題2+3= 4+3=等)
2、第二個遇到了櫻桃,櫻桃的難題是釣魚游戲:魚鉤上方為加法算式題,請幼兒找到身上有正確答案的小魚
3、葡萄:智慧樹。把幼兒分成男女兩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先把五顆智慧星的加法算式題回答正確,哪組為勝利,由勝利組幫助小貓摘走水果葡萄
(此環(huán)節(jié)可使用學具小花進行算式題的驗證活動)
三、幼兒操作練習
小貓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終于來到了小熊家,小熊見到好吃的水果說,謝謝小朋友們,為了感謝你們的幫助,我也有禮物送給你們,是愛心答題卡:請小朋友把卡紙上的加法算式題計算得數,遇到不會的題可以使用小花學具進行邊操作邊計算,最后交給老師,教師有針對性的加以指導。
四、小結,收拾學具
【活動反思】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法寶,如何在課堂上真正用上這個工具,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問題。我認為要根據智障兒童自身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快樂學習就要采取多樣的教學形式。在本節(jié)課《復習10以內的加法》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措施:
一、設計數學游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他們最喜歡做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低年級的重要形式。所以,這節(jié)課我始終以游戲貫穿始終。
上課開始我沒有用以前的10的組成口訣來進行復習,而是將口訣填入到孩子們熟悉的歌曲中進行復習,勢必比一味地與學生對答效果要好。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游戲。我與學生玩“尋找小貓咪”的游戲。我先扮成小貓“喵”幾聲,然后學生根據我的幾聲,再接著“喵”與我的湊成10。這樣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一些游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發(fā)的熱愛數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fā)出來。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廣開思路。
精彩的問題情境對這些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能吸引學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獲得知識,發(fā)展思維,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學生的想象是豐富多彩的,出示一幅圖讓學生自由說一說,簡單的一帶而過,這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再后來的幾幅圖一出示,A組學生基本上能自己看懂題意。再者,當我向學生展示學習素材后,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知識的深奧,并可以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5、大班教案《20以內的加法》含反思
目標:
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活動重難點 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加法板、紅藍定規(guī)尺、題卡 。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guī)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guī)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guī)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guī)尺7,排在藍色定規(guī)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guī)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辈狄幌录臃ò迳系目潭?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guī)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xù)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xù)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活動備注:
活動延伸:
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用游戲開始,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這節(jié)課的活動氣氛也很好,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目標。 反思:這節(jié)課在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時,我沒能全面的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操作,下次教學時在這上面我會多關注反應較慢,及時給予他們指導。
6、大班數學教案設計《20以內的加法》含反思
目標:
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活動重難點 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加法板、紅藍定規(guī)尺、題卡 。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guī)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guī)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guī)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guī)尺7,排在藍色定規(guī)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guī)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辈狄幌录臃ò迳系目潭?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guī)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xù)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xù)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活動備注:
活動延伸: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用游戲開始,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這節(jié)課的活動氣氛也很好,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目標。 反思:這節(jié)課在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時,我沒能全面的關注每一位幼兒的操作,下次教學時在這上面我會多關注反應較慢,及時給予他們指導。
7、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20以內的加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
2、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重難點:
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活動準備:
加法板、紅藍定規(guī)尺、題卡。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guī)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guī)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guī)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guī)尺7,排在藍色定規(guī)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guī)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辈狄幌录臃ò迳系目潭?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guī)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xù)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xù)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
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活動反思: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探究進位加法的算理是一個難點,我覺得學生有必要通過討論來互相交流想法,獲得新知。為了避免一些學生只當聽眾,我要求每個人先自己動手,在思考出一種方法后,再與小組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這樣既給了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又分享了其他同學的經驗。
學生在進行“湊十法”的演算時,同時找到了拆大數和拆小數兩種方法,基于這種情況,為鼓勵學生的積極思維,我忽略了課本上“看大數,拆小數”的計算方法,而是對兩種拆數方法都給予了肯定。并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從而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對于這樣選擇式的教學,我在練習設計時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這節(jié)課總體來說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形式多樣的練習題以及課堂氣氛較好。但是作為教師如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帶進課堂,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得到發(fā)展,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究和努力的方向?!耙詫W生發(fā)展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作為教師,我將不斷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8、大班優(yōu)質數學教案《仿編5以內的加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復習5以內的加法。能看圖片嘗試仿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并懂得運算。
2、在看、聽、想、說、做中感受合作與競爭的氛圍,體驗數學的魅力。
3、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1、5以內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張,加法圖片若干張,口述圖片5張。
2、紅、黃、綠隊牌三張、搶答器(鑼)三個,數字貼紙(選手號)若干張、統計牌一個,獎牌榜三張、
3、紅蘋果若干個、獎狀若干張、頒獎音樂一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快樂數學大本營,我是快樂數學欄目主持人--小問號。我們快樂數學大本營的口號是:快樂數學,快樂無限!我們現在整齊、響亮地把口號喊出來: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 首先我來介紹今天參加我們快樂數學大本營的三個方隊,他們是(舉隊牌)--紅隊,歡迎你們!他們是--黃隊,歡迎你們!他們是--綠隊,歡迎你們!接下來我們馬上進入快樂數學第一關。
二、快樂數學第一關。
1、師:第一關:必答題。紅黃綠隊的每一位選手都要回答一道題目,每答對一題,獎勵一個紅蘋果??茨囊魂牭募t蘋果個數最多。
2、師:答題開始。請聽題3+3=?(教師請三位選手輪流回答,提醒幼兒把題讀完整),例幼兒:2+3=5 師:(出示正確答案)回答正確。(三位選手依此回答完畢)。
小結:第一關必答題結束,讓我們來關注一下各隊的紅蘋果得數,紅隊得到幾個紅蘋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板書),大家看看哪個隊的水果個數最多?某隊現在暫時領先,但某隊和某隊也不要氣餒,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里,你們還有機會?,F在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快樂數學,第二關。
三、快樂數學第二關。
1、師:第二關"我說你來算"。今天我?guī)砹艘粡垐D片,我給它編了一段話,請你算一算,我的圖上有幾只小動物?
師:花園里有兩只蝴蝶(邊講邊操作圖片),又飛來兩只蝴蝶(邊講邊操作圖片),現在花園里一共有幾只蝴蝶?)小朋友請你算一算。
幼兒回答。
師:你是怎么算出來的。)師根據幼兒口述邊講解邊板書:2+2=4,哦,那么這到底對不對呢?那么這兩個數字寶寶是哪里來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觀察圖片,師引導講解理解:2+2=4
2、我這里還有一張圖片,誰能象我一樣給它編一段話,讓我來算一算??伎嘉倚柼?
(1)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口述。
(2)教師完整講述,并板書:2+3=5
3、我這里有三張圖片,紅黃綠隊一張,請你們把圖片編成一段話,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戰(zhàn)開始:紅隊可以選擇黃隊和綠隊當中的一隊接受挑戰(zhàn)。
(選紅蘋果多的一隊)師:你們選誰?黃隊接受挑戰(zhàn),請聽題。(黃隊可以是任意隊員答題。答題是否正確由挑戰(zhàn)隊判斷,答隊鼓掌)恭喜黃隊得到一個紅蘋果?,F在請黃隊出題……
5、小結:在第二關中,三隊編的都很好,我給三個隊都加上一個紅蘋果。我們再來關注各隊的紅蘋果個數。(表揚第一名,鼓勵其他隊)
四、快樂數學,第三關。
1、第三關,搶答題。我出示圖片,你們用數字算出來。比如:這張圖片你會怎么算:(2+3=5)對!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算。
2、我請每隊的6號選手當隊長,請隊長那出凳子后面的樂器當搶答器,當我那出圖片說:搶答開始。注意:隊長必須在我說開始之后才能敲響搶答器。好!準備!搶答開始。
3、小結:搶答環(huán)節(jié)中紅隊得到幾個紅蘋果?黃隊得到幾個紅蘋果?綠隊得到幾個紅蘋果?
五、統計
1、三關過后,我們來看各隊的水果得數。(出示統計牌)(幼兒唱數,教師統計)某某隊得到水果最多,某某隊和某某隊水果也很多。今天快樂數學大本營的冠軍是--某某隊!恭喜!請某某隊的小朋友一起上來領獎。(放頒獎音樂),今天的頒獎嘉賓是在座的各位老師!有情!
2、結束:現在我們一起慶祝一下吧!(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9、大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復習5以內的加法。能看圖片嘗試仿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并懂得運算。
2、在看、聽、想、說、做中感受合作與競爭的氛圍,體驗數學的魅力。
活動準備:
1、5以內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張,加法圖片若干張,口述圖片5張。
2、紅、黃、綠隊牌三張、搶答器(鑼)三個,數字貼紙(選手號)若干張、統計牌一個,獎牌榜三張、
3、紅蘋果若干個、獎狀若干張、頒獎音樂一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師: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快樂數學大本營,我是快樂數學欄目主持人——小問號。"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我們快樂數學大本營的口號是:快樂數學,快樂無限!我們現在整齊、響亮地把口號喊出來:快樂數學,快樂無限!ye! 首先我來介紹今天參加我們快樂數學大本營的三個方隊,他們是(舉隊牌)——紅隊,歡迎你們!他們是——黃隊,歡迎你們!他們是——綠隊,歡迎你們!接下來我們馬上進入快樂數學第一關。
二、快樂數學第一關。
1、師:第一關:必答題。紅黃綠隊的每一位選手都要回答一道題目,每答對一題,獎勵一個紅蘋果。看哪一隊的紅蘋果個數最多。
2、師:答題開始。請聽題3+3=?(教師請三位選手輪流回答,提醒幼兒把題讀完整),例幼兒:2+3=5
師:(出示正確答案)回答正確。(三位選手依此回答完畢)。
小結:第一關必答題結束,讓我們來關注一下各隊的紅蘋果得數,紅隊得到幾個紅蘋果,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教師板書),大家看看哪個隊的水果個數最多?某隊現在暫時領先,但某隊和某隊也不要氣餒,在后面的環(huán)節(jié)里,你們還有機會?,F在我們進入今天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快樂數學,第二關。
三、快樂數學第二關。
1、師:第二關“我說你來算”。今天我?guī)砹艘粡垐D片,我給它編了一段話,請你算一算,我的圖上有幾只小動物?
師:花園里有兩只蝴蝶(邊講邊操作圖片),又飛來兩只蝴蝶(邊講邊操作圖片),現在花園里一共有幾只蝴蝶?小朋友請你算一算。幼兒回答。師:根據幼兒口述邊講解邊板書:2+2=4,哦,那么這到底對不對呢?那么這兩個數字寶寶是哪里來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觀察圖片,師引導講解理解:2+2=4
2、我這里還有一張圖片,誰能象我一樣給它編一段話,讓我來算一算??伎嘉倚柼?
(1)、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口述。
(2)、教師完整講述,并板書:2+3=5
3、我這里有三張圖片,紅黃綠隊一張,請你們把圖片編成一段話,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戰(zhàn)開始:紅隊可以選擇黃隊和綠隊當中的一隊接受挑戰(zhàn)。
(選紅蘋果多的一隊)師:你們選誰?黃隊接受挑戰(zhàn),請聽題。(黃隊可以是任意隊員答題。答題是否正確由挑戰(zhàn)隊判斷,答隊鼓掌)恭喜黃隊得到一個紅蘋果?,F在請黃隊出題……
5、小結:在第二關中,三隊編的都很好,我給三個隊都加上一個紅蘋果。我們再來關注各隊的紅蘋果個數。(表揚第一名,鼓勵其他隊)
四、快樂數學,第三關。
1、第三關,搶答題。我出示圖片,你們用數字算出來。比如:這張圖片你會怎么算:(2+3=5)對!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算。
2、我請每隊的6號選手當隊長,請隊長那出凳子后面的樂器當搶答器,當我那出圖片說:搶答開始。注意:隊長必須在我說開始之后才能敲響搶答器。好!準備!搶答開始。
活動反思: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剛開始,他們的注意力很集中,課堂紀律也很好,與老師配合的很默契,可時間長了,有的幼兒注意力就可能分散,還有的幼兒由于游戲的刺激可能過于興奮以至于課堂秩序有點亂,這時,老師就要進行適時的引導,并用合適的語言吸引幼兒,調節(jié)好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的雙邊活動,課堂氣氛活躍,秩序良好,活而不亂,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并掌握知識,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
10、大班數學公開課教案《學習7以內的加法》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圖中物體的數量和看兩張卡片合并的過程列出得數是7的加法算式,鞏固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2、發(fā)展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一棵大樹,各種可以爬到樹上的小動物磁教具。
2、6以內的加法算式題幾張。(開火車游戲中教師出示時用)
3、幼兒每人一套學具。
4、布袋一只,內裝有各種7以內加法的算式題。(題目要做成各種禮物)
活動過
(一)、《開火車》的游戲復習6以內的加法。
教師出示6以內加法的題目,幼兒按座位以開火車的形式答出得數。
(二)、看算算是多少。
1、(出示大樹)小朋友今天有很多小動物來我們班來玩,它們在玩爬樹的游戲,想請小朋友把爬的結果用算式題擺出來。;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
2、教師先拿出5只動物到樹上,再拿出2只小動物,請一名幼兒上來擺出5+2=7的算式。請個別幼兒講講算式中各數表示什么。
3、同上形式請全班幼兒練習:3+4=7、6+1=7、2+5=7、1+6=7、4+3=7等算術題。(用學具擺)
(三)、游戲(摸禮物)進一步鞏固7以內的加法。
小朋友們很能干,小動物玩得很開心,它們有禮物想送給小朋友。請幼兒逐個上來摸禮物,但必須回答對禮物后面的算術題才能得到禮物。
活動反思:
用規(guī)范的語言深化他們對數學知識的認知,使他們加深對相關概念意義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數學理論、科學全面地理解數學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兒的思維特點、學習規(guī)律的基礎上,才能將數學概念正確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領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理解、運用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