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雨的古詩20首原文》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唐代-李白)
雨色秋來寒,風(fēng)嚴(yán)清江爽。孤高繡衣人,瀟灑青霞(xiá)賞。
平生多感激,忠義非外獎。禍連積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壯士,鄢(yān)郢(yǐng)翻掃蕩。申包哭秦庭,泣血將安仰。
鞭(biān)尸辱已及,堂上羅宿莽(mǎng)。頗似今之人,蟊(máo)賊陷忠讜。
渺(miǎo)然一水隔,何由稅歸鞅(yāng)。日夕聽猿怨,懷賢盈夢想。
2、雨中花·指點虛無征路(宋代-秦觀)
指點虛無征路,醉乘斑虬(qiú),遠訪西極。正天風(fēng)吹落,滿空寒白。玉女明星迎笑,何苦自淹塵域?正火輪飛上,霧卷煙開,洞觀金碧。
重重觀閣,橫枕鰲(áo)峰,水面倒銜蒼石。隨處有寄香幽火,杳(yǎo)然難測。好是蟠(pán)桃熟后,阿環(huán)偷報消息。在青天碧海,一枝難遇,占取春色。
3、祈雨二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
見說虔南惟苦雨,深山毒霧長陰陰。我來偏遇一春旱,誰解挽回三日霖?
寇盜郴陽方出掠,干戈塞北還相尋。憂民無計淚空墮,謝病幾時歸海?。?/p>
4、暮秋彌月陰雨新米甚艱晚霽至夜復(fù)雨(元代-舒頔)
昏黃天開霽,夜黑雨復(fù)作。天公亦侮人,稔歲變兇惡。
濕薪炊午庖,生稻炒晨鑊。十日九陰雨,何處散吾腳。
況味固不佳,光景亦蕭索。孰云歲功成,尚乃滯耕穫。
倩誰開扶桑?四海一照爍。
5、江頭雨霽(宋代-釋文珦)
雨收江路涼,徐行吊孤影。遠岫夕陽明,平洲霽華靜。
渡頭人盡歸,佳趣在漁艇。漁翁不自知,醉臥風(fēng)吹醒。
6、雨中花 仆自幼刻意林壑,不耐俗事,懶慢之(宋代-蔡松年)
能自克。志復(fù)疏怯,嗜酒好睡。遇乘高履危,動輒有畏。道逢達官稠人,則便欲退縮。其與人交,無賢不肖,往往率情任實,不留機心。自惟至熟,使之久與世接,所謂不有外難,當(dāng)有內(nèi)病,故謀為早退閑居之樂。長大以來,遭時多故,一行作吏,從事於簿書鞍馬間,違己交病,不堪其憂。求田問舍,遑遑於四方,殊未見會心處。聞山陽間,魏晉諸賢故居,風(fēng)氣清和,水竹蔥。方今天壤間,蓋第一勝絕之境,有意卜筑於斯,雅詠玄虛,不談世事,起其流風(fēng)遺躅。故自丙辰丁巳以來,三求官河內(nèi),經(jīng)營三徑,遂將終焉。事與愿違,俯仰一紀(jì),勞生愈甚,吊影自憐。然而觸於事物,感今懷昔,考其見於賦詠者,實未始一日而忘。李君不愚,作掾天臺,出佐是郡,因其行也,賦樂府長短句,以敘鄙懷。行春勝日,物彩照人,為予擇稚秀者,以雨中花歌之,使清泉白石,聞我心曲,庶幾他日,不嗜酒偏憐風(fēng)竹,晉客神清,多寄虛玄。有山陽遺跡,水石高寒。曾為幽棲起本,幾求方外微官。謾蹉跎十載,還羨君侯,左駕朱?。山村霰雪,竹外花明,瘦梅半樹斕斑。溪路轉(zhuǎn)、青簾佳處,便是蕭閑。寄謝王君精爽,摩挲森碧瑯?。個中著我,儲風(fēng)養(yǎng)月,先報平安。
7、池上晚雨(宋代-陸游)
鳥紗白葛一枝筇,罨畫池邊溯晚風(fēng)。
云葉初生高樹外,雨聲已到亂荷中。
憑闌頓覺氛埃遠,回首方知暑毒空。
閱世萬端惟小忍,何人更事似衰翁。
8、雨中示鄰里(宋代-陸游)
寒風(fēng)吹細(xì)雨,白晝見日罕。
經(jīng)旬廢讀書,天豈成我嬾?比鄰各無聊,會面苦不款。
未嘗燒茶鐺,而況把酒碗。
高談極奇趣,散去意亦滿。
癡點未易名,要是工用短。
9、雨中歸自惠山得見素和我點易臺詩用前韻(明代-邵寶)
風(fēng)雨西庵正倚樓,素翁書至似同游。十年海上人非遠,何處山中事不幽。
竹蘗乍肥分仆送,松花將老托僧收。易臺八首從頭讀,始信平生分已投。
10、雨中花 槐花(明代-高濂)
十二珠簾闌曲曲。晝陰濃、葉分密綠。滿地屯云,當(dāng)空蔽日,枕簞敧寒玉。
澹金花落疑殘菊。怕西風(fēng)、驚蟬簌簌。亂影疏星,碎搖涼月,庭院憐歌曲。
11、東過郁洲與空和尚飛錫相近不及往訊歸后作寄普雨澹歸二上座(明代-陳子升)
病軀漫擬維摩詰,神駿那投支遁林。道路近來稀會面,津梁疲絕好棲心。
身歸獨閟松蘿跡,書去難酬鐘磬音。為倩阇黎報方丈,凄迷門外見恩深。
12、巖叟約觀棲隱檐蔔雨阻和前韻送酒再用韻答之(宋代-陳文蔚)
暫轟書程業(yè)未妨,倚欄高誦杜陵章。
不知雨意將詩意,但覺花香帶酒香。
散破苦嫌饑雀下,爭喧檔看蜜蜂忙。
也知棲隱如蕭爽,恨不花前共舉觴。
13、風(fēng)雨觀橋于河西遂觀蓮于呂將軍園亭嘉賓勝會與是用乘奉次騮山道長原韻八首 其八(明代-符錫)
郡迎新別駕,臺憶舊青驄。海國鐘靈異,韶山謫降同。
壯心星拱北,遠道日方東。若在蓬萊頂,還容扣下風(fēng)。
14、病起連雨四首 其四(明代-王夫之)
潛圣峰云碧萬層,蕭蕭杉竹托山僧。辜恩垂死馀雙淚,扶病今生夢一登。
多日六經(jīng)藏孔壁,何人十字志延陵。湖天秋水魚書絕,寂寞孤阡掛古藤。
15、禱雨有感 其一(明代-胡奎)
天壇昨夜秋如水,袖里青蛇作電飛。海水立時風(fēng)乍起,畢星臨處月初離。
仙人誰挾飛霞佩,太守還題喜雨詩。不用胡麻炊作飯,大田有粟可充饑。
16、寒食風(fēng)雨呈林正甫(宋代-虞儔)
不住風(fēng)和雨,思?xì)w日似年。
他鄉(xiāng)寒食淚,深院落花天。
午枕飛蝴蝶,春山叫杜鵑。
有誰憐趙壹,骯臟倚門邊。
17、延平六月祈雨感應(yīng)賡林堂長韻(宋代-陳宓)
喚起神龍百里來,中腸一夜九縈回。
天心自為民心動,多謝諸賢舉賀杯。
18、青石阻雨(宋代-李新)
茅屋陰多麥化蛾,西山云重雨流禾。
未聞因也改其樂,解道虞兮奈若何。
身與前村孤堠遠,淚隨流水一溪多。
文章生世元無力,半歲邊城伴枕戈。
19、連日雨驟頗以關(guān)心(宋代-林希逸)
旱馀雖喜見滂沱,可奈連朝不已何。萬事人間如此雨,無時太嗇有傷多。
20、雨中太倉津亭別子柔泊舟昆山(明代-程嘉燧)
海近雨冥冥,分?jǐn)y愴驛亭。
朋情春更覺,酒氣別能醒。
潮滿炊煙白,山移睥睨青。
還鄉(xiāng)無限意,寂寞向郊坰。
21、二月五日折梅時經(jīng)雨梅謝矣(宋代-張耒)
江云霮{上雨下對}未全開,東嶺微芒日色來。
獨犯輕寒踏春曉,殷勤更折雨中梅。
22、河口雨泊寄弟 其一(清代-高心夔)
雨氣合天地,江村何處邊。孤檣心共拄,五柳路如懸。
糠覈終相倚,風(fēng)波歷自憐。平生望云淚,為爾續(xù)長川。
23、暮春雨集四山堂晚晴登烏石懷往柬一山古逸二(明代-傅汝楫)
雨罷山堂宴未休,烏山醉傍晚晴游。
隔江云樹翻殘照,到石風(fēng)花減客愁。
祠殿草荒中使返,姓名苔蝕古人留。
空傷往事論今夕,倚杖聽鶯憶酒儔。
24、九月九日寓九江時戶部李時雍同年預(yù)約游廬山以是日雨作中輟時雍復(fù)遣人送酒侑以一絕因走筆戲答四絕 其一(明代-王縝)
九日云濃撥未開,黃花從此不須栽。多情恐負(fù)龍山約,猶遣青州從事來。
25、九月初四日大風(fēng)雨近重陽無酒夜成二首(宋代-方回)
秋霖欲洗庾公塵,不管樓頭客恨新。
塞雁又為江左客,菊花曾識晉時人。
百年虛谷先生老,一紀(jì)嚴(yán)州太守貧。
幾向客右度重九??酂o佳句答良辰。
26、雨窗寫懷(元代-趙奕)
幽窗談笑話平生,三十年間幾度更。白發(fā)滿頭今已老,青山排闥故多情。
桃花灼灼應(yīng)無語,春雨蕭蕭尚未晴。明日扁舟攜好酒,南村筍蕨正堪烹。
27、和吳行甫雨雹韻 其一(元代-許衡)
山風(fēng)突起凌碧虛,怪狀奇態(tài)成須臾。驚風(fēng)急雨迸飛雹,飄驟散落千萬珠。
半空光冷掣電火,平地聲走轟雷車。神龍奮怒乃若此,不識造化將何如?
默知嘉禾半漂沒,坐看積潦橫穿窬。小民咨嗟復(fù)愁嘆,謾執(zhí)俗議尤當(dāng)途。
當(dāng)途于今藐房杜,機略自知天下無。有才足使人羨慕,有勢足使人奔趨。
暇考陰陽論調(diào)燮,暇紓徵斂矜號呼。今年金繒滿千馱,明年好上登封書。
28、阻淺五日又值風(fēng)雨書此撥悶 其一(近現(xiàn)代-許寶蘅)
載酒頻年作浪游,東西南北任淹留。從來欲住偏難住,到此言愁始是愁。
風(fēng)片雨絲秋半夜,天關(guān)地戶客孤舟。茫茫眼底情何限,潦倒新停白玉鉤。
29、行香子 寒食雨窗約遠春弟同作(清代-張玉珍)
霧斂芳汀。香冷云屏。奈韶華、又過清明。賣餳聲里,打疊閑情。
算幾番風(fēng),幾番雨,幾番晴。
綠酒頻傾。麗句催成。話游蹤、合到西泠。小紅橋外,水碧煙橫。
正杏花嬌,桃花媚,柳花輕。
30、西湖送春次王紫詮使君韻十首時積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積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七(明代-陳恭尹)
已歇黃塘昨夜雷,寺南新筑定曾催?;U躅春長發(fā),竹有蘢蔥手自栽。
元凱勒銘傳在德,左司為郡號多才。千秋也是尋常事,日月行天似磨推。
31、徐河雨一首(明代-黃省曾)
炎谷風(fēng)為馭,陽臺雨更來。但滋愁淚落,不吹鄉(xiāng)夢回。
32、雨中有懷王達善胡子嘉舒仲?趙伯庸暨張觀海楊玄同二高士 其一(元代-唐桂芳)
相逢何草草,相別太匆匆。世路東西異,羈懷彼此同。
才推三語掾,字學(xué)九成宮。今夜鐘山雨,還聽靜打篷。
33、九日登虞山遇雨宿興福禪院二首 其一(明代-黃淳耀)
每到林巒覺眼明,登高況是客中情。山當(dāng)木落先疑雨,院有僧期不愿晴。
欹枕靜聽鐘鼓報,推窗遙指澗泉生。可憐一夜清無寐,心在前峰夢未成。
34、山中留夜宿明日以風(fēng)雨對床眠為韻賦詩(元代-李存)
雅性厭喧隘,結(jié)廬林野中。林中果何有,勢利罕相從。
異哉四子心,春江溯孤篷。灑灑竹方雨,泠泠松欲風(fēng)。
貧家百無為,蔬食隨所供。但于文義間,稍愿相磨礱。
顧此有馀樂,言旋胡匆匆。人生難定期,往往如萍蓬。
豈不易分別,談諧誰與同。尚懷秋花前,興滿山園東。
豆寒始能莢,韭潤亦已叢。儻或不遐棄,清游應(yīng)可重。
35、雨小人相凌(宋代-王洋)
負(fù)擔(dān)相隨笑同,不分強習(xí)弱便相攻。
若無三尺齊民律,曠野何人是長雄。
36、初三日冬至雨中(宋代-韓淲)
今年云物風(fēng)吹雨,山澗關(guān)門亦可書。燒葉爐中煖紅酒,靜聽檐溜落階除。
37、連雨書事(宋代-趙蕃)
麥?zhǔn)煨Q將老,晴須雨不宜。
頻年荒已甚,一飽此為期。
陛下故勤理,爾民無怨咨。
磨鎌亦裝簇,晴日會當(dāng)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