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息不如夜靜》屬于諺語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晝息不如夜靜
氣象諺語:“晝息不如夜靜”主要是說白天沒有風不如夜晚沒有風更能說明天氣狀況穩(wěn)定少變,未來天氣仍舊晴好。
這是因為處于穩(wěn)定高壓控制下晴朗天氣正常情況是白天風力逐漸增大,晚上風力逐漸減少,甚至無風。在這里晚上沒風比白天沒風更能說明問題。晚上從沒風變成有風,這說明是新的天氣系統(tǒng)移來影響。白天有風,有可能是日變化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一般不容易看出來屬于哪一類型,更不能像晚上那么說明問題。白天無風雖然與日變化正常情況不符,但是更不能以此為根據判斷有新的系統(tǒng)影響。
因為在穩(wěn)定高壓控制下,白天也可能因空氣層結很穩(wěn)定使對流不易產生,風力較小甚至無風??梢姴荒軌蛞虬滋鞜o風與正常日變化不符就作出有新的系統(tǒng)移來影響這樣武斷判斷。這樣看來,確實是白天沒風不如晚上沒風更能說明問題。
2、日暖夜寒,東海也干
“日暖夜寒,東海也干”。這主要指半個月的天氣。通常寒潮于冷空氣籠罩下,天氣整日晴朗,所以日夜溫差大。
3、早燒有雨晚燒晴,黑夜燒了不到明。
早燒有雨晚燒晴,黑夜燒了不到明。氣象諺語 “早燒有雨晚燒晴”以前內容里已經有了說明。這里主要解釋一下“黑夜燒了不到明”。到了晚上,由于太陽落山一般不會有霞發(fā)生,云彩一般也都呈暗灰色的。但是如果在離本地不遠地方有很高的云,如積雨云就可以發(fā)展到10公里左右高空,當太陽剛落山時,地面上雖然射不到陽光,但是太陽卻仍然可以照射到高空中的云彩,使之呈紅色或水黃色為我們所看到。這就是所謂的黑夜燒,它說明離本地西邊不遠的地方已經有高云或積雨云存在,未來可以移來影響本地,出現陰雨天氣。4、風大夜無露,陰天不見霧。
夜晚如果風大,空氣間湍流也就相應增加,由于湍流作用,它加強了上下層空氣的交流,即使夜晚碧空無云,地表通過輻射散熱變冷,而這個冷地表又對近地層空氣產生冷卻作用。由于湍流的作用,近地層被冷卻的空氣帶到上層,而上層的熱量也通過它下傳,以此來抵消地表的冷卻作用。
另一方面地表的冷卻作用也是有限的,如果說它只冷卻帖近地面那層薄薄的空氣是有足夠能力的話,但要它冷卻范圍很厚的一層空氣卻又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同時在有風的夜晚,風可以把剛被冷卻而未有水汽凝結的空氣立即送到別的地方,當然由于風的作用也會阻礙水汽的集中。所以說有風的夜晚,空氣不容易被冷卻而產生露水。
陰天,空中鋪蓋一層厚厚的云層,像在地表面蓋上一層厚厚的被子。夜晚,地面開始輻射散熱,由于云層存在,輻射熱量被云層擋住,不易散失。同時,云層又把地面輻射熱量又反射回地面,又增加了地表溫度,這樣地表就不能使自己很快降溫成為冷源,而空氣也不能達到有效冷卻,既然空氣不會迅速冷卻,水汽也就不可能被凝結成小水滴而生成霧。所以我們平常在陰天時看不到霧,也就是這個原因。
5、晝霧陰,晚霧晴;早霧晴,晚霧雨。
這兩諺語看起來是有矛盾的,其實這里只不過早晚所指的含意不同,道理是相同的。晝霧陰,晚霧晴,是指霧生成的時間而言,它是指晚上或者凌晨生成的霧預示著晴天,而白天生霧肯定會是陰雨天氣。而早霧晴,晚霧雨指的是清晨我們看到霧可能預示著一個晴天,但是如果此霧不收(晚霧是指此霧一直延遲到晚上還不收,是喻霧維持時間之長)可能就會轉成陰雨天氣。
晚上或凌晨所生成的霧大部分都是輻射霧。它形成于晴朗無云的夜晚,大多處于冷高壓控制之下,多預示晴天。但是白天生成霧可不是這種情況,白天地表面受太陽光照射是增熱的,根本沒有輻射散熱的可能(指整個熱量收支而言),另外在白天也不可能在近地層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逆溫層(鋒面過鏡除外)。同時白天亂流比較強烈,在這些條件共同作用下,互相影響,在白天根本不可能形成輻射霧。
因此,白天所以能生成霧大部分都是平流引起平流霧。最典型的要算是鋒面霧。鋒面霧包括鋒際霧、鋒前霧、鋒后霧三種。鋒際霧本身就是貼近地面的低云,它只有在暖濕空氣異常潮濕情況下形成,在它的上面是一個又厚又廣的云層(鋒前霧本身就是陰雨天氣中降水的產物,只是此種降水在未到達地面里被蒸發(fā)后又凝結而成的),鋒后霧是暖鋒行經冷地表時凝結而成的霧。所有這些霧都與鋒面活動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說這些霧的生成,不但不是好天氣的象征,相反卻是壞天氣的征兆。從這方面來看晝霧陰,晚霧晴是很有道理的(鋒后霧天氣可能易于轉好)。
清晨當我們看到迷天大霧時,如果太陽出來不久這霧便消散,是輻射霧的一個特點,當然是一個晴好天氣。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比如晴朗無云的夜晚,微風徐徐,它是生成輻射霧的良好環(huán)境,地面迅速輻射冷卻,在微風、亂流作用下,近地層空氣在地表作用下也相應冷卻,多余的水汽被迅速凝結成小霧滴,于是迷天大霧迅速形成。之后,如果有新的天氣系統(tǒng)移來,在天空中鋪蓋上一層厚厚的云層,這樣就形成了下面是迷天大霧,上面是厚厚云層的局面。
早晨太陽出來后,由于上面有一層厚厚的云層阻擋陽光,地面就不能迅速增熱,霧滴也不可能迅速蒸發(fā)或抬升,因此就造成大霧不收的情景。如果云上不收都有可能,晚霧陰指的也就是這種情況,所以說早上看到霧如果太陽出來后霧還一直不收,可以預見天空中已經存在一層厚厚的云層,未來天氣轉陰雨可能性很大。早霧晴,晚霧陰也是很有科學道理的。
6、急云易晴,慢雨不開。云隨風急,風雨瞬時息。
夏天人們經常碰到黑沉沉的烏云像排山一樣壓來,傾刻間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一會兒雨過天晴,彩虹飛掛又是一個晴朗天空。這就是農諺所說的“云隨風雨急,風雨瞬時息。”和“急雨易晴”的現象。造成這樣天氣一般都是地方性熱雷雨,因為這種積雨云范圍不大,會很快移過本地或通過狂風暴雨、雷鳴電閃,能量消耗殆盡云便趨于消散。因此很快出現雨過天晴的情形。
這種雨來勢猛,下得急,消得也快,這是一種帶局部性的小范圍天氣現象。另一種是第二型冷鋒前的雷陣雨天氣。由于第二型冷峰前進速度快,迫使前面暖空氣作垂直上升運動發(fā)展而成積雨云。這種積雨云長度長可遍及整條鋒線附近,但寬度不寬,而且冷鋒又前進很快,所以也是一掃而過,即轉入冷鋒后部高壓控制,天氣轉好。
慢雨不開指的是另一種情況,雨來勢不猛也不大,但持續(xù)時間很久,有時一下就是幾天,所以說“慢雨不開。”它多數是形成于鋒面附近。在鋒面附近范圍寬廣的兩個性質不同的氣團相交匯,交匯區(qū)范圍也很廣、很寬。暖氣團沿著冷氣團斜面爬升,造成范圍又大厚度又厚的云層,由于上升氣團是被整層抬升,所以多數情況下形成層狀云。因而下起雨來陣性不是很強,多數是間歇性或連續(xù)性的雨。由于范圍大因此下起雨來時間就比較長,要等整個系統(tǒng)移過,鋒區(qū)移走天氣才會轉好。有時因而兩大氣團勢均力敵互不退讓而造成靜止鋒天氣,鋒面停止在一個地方徘徊不定,那么下雨時間就會更長了。
7、云做被,夜不寒。
大家很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晚上如果天上布滿云,那末氣溫就下降不了許多,因而也就顯得暖和些。相反,晚上如果晴天無云,氣溫就下降很快,在初春晚秋甚至有霜出現。這又是為什么呢?按理說晚上天空陰云密布應當更冷些才對吧!其實然,“云做被”一語道破內中的奧妙所在。晚上天空密布的云層所起的作用就像被子作用一樣。
被子蓋在身上會覺得暖和,這是人們生活中的一般常識。被子蓋在身上為什么會暖和呢?蓋上被子覺得暖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被子使人體上的熱量不易散失所致。由于人身體上熱量不易散失,才使人覺得暖和些。
我們知道空氣的大部分熱量是來自地面長波輻射來增暖自己的,地面的熱量又來自太陽的光照。晚上太陽下山,地面上得不到太陽光照,但自身又不斷地通過輻射散熱,因而溫度不斷下降。如果晚上天空晴朗無云,地面以長波形式向天空輻射,散失熱量就會毫無阻擋地進行,因而晴朗無云的夜晚會感到冷些。
如果晚上天空密布云層,像棉被一樣蓋住大地,情況就在不相同了。晚上地面輻射的熱量由于云層的阻擋會反射回空氣層,這樣就增加了氣溫,氣溫增加的結果又給地面以影響,使它降溫變慢些。在這種情況下,由于輻射反射只在地面與云層中間進行,熱量很少散失,因而氣溫就不易下降,所以在有云的夜晚就不會很冷。
8、晝息不如夜靜
氣象諺語:“晝息不如夜靜”主要是說白天沒有風不如夜晚沒有風更能說明天氣狀況穩(wěn)定少變,未來天氣仍舊晴好。
這是因為處于穩(wěn)定高壓控制下晴朗天氣正常情況是白天風力逐漸增大,晚上風力逐漸減少,甚至無風。在這里晚上沒風比白天沒風更能說明問題。晚上從沒風變成有風,這說明是新的天氣系統(tǒng)移來影響。白天有風,有可能是日變化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一般不容易看出來屬于哪一類型,更不能像晚上那么說明問題。白天無風雖然與日變化正常情況不符,但是更不能以此為根據判斷有新的系統(tǒng)影響。
因為在穩(wěn)定高壓控制下,白天也可能因空氣層結很穩(wěn)定使對流不易產生,風力較小甚至無風。可見不能夠因白天無風與正常日變化不符就作出有新的系統(tǒng)移來影響這樣武斷判斷。這樣看來,確實是白天沒風不如晚上沒風更能說明問題。
9、討老婆早不如生兒早
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橇x烏諺語“討老婆早不如生兒早。”
“討老婆早不如生兒早。”義烏民間的婚俗禮儀包涵了對新人的美好祝愿之外,也添加一些“雅謔”的成份在里頭,以致婚禮上諧趣橫生,笑聲不斷。比如說,義烏人把新郎倌叫做“新湯罐”,而討“七字果”時的利市話許多都是搞笑版。比如:新女人,肚臍揩揩,討個紅尜尜;新女人,頭戴花,生出姆囡做官;落花生,兩粒頭,兩公婆,眠共頭;新女人,湊雙幾,生姆真容易;新女人,鼻梁直,生姆不要力等等。
更多諺語盡在!
10、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
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沁h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抵對門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四回:“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休要失了人情。”
解釋:指遇有急難,遠道的親戚就不如近旁的鄰居那樣能及時幫助。
更多諺語盡在,如果大家喜歡歡迎大家查閱!
11、關于春天的諺語:夜夜刮風,雨雪不相逢
南風多霧露,北風多寒霜。
夜夜刮大風,雨雪不相逢。
南風若過三,不下就陰天。
風頭一個帆,雨后變晴天。
晌午不止風,刮到點上燈。
無風現長浪,不久風必狂。
無風起橫浪,三天臺風降。
大風怕日落,久雨起風晴。
東風不過晌,過晌翁翁響。
雨后東風大,來日雨還下。
雹來順風走,頂風就扭頭。
春天刮風多,秋天下雨多。
滿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脫。
12、關于天氣的諺語:風大夜無露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風大夜無露,陰天夜無霜。
大霧不過三,過三陰雨天。
霧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霧陰,久雨大霧晴。
雷聲連成片,雨下溝河漫。
先雷后刮風,有雨也不兇。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悶雷拉磨聲,雹子必定生。
陰雨亮一亮,還要下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