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小班蒙氏數(shù)學教案《比多少》

        《小班蒙氏數(shù)學教案《比多少》》屬于幼兒園小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小班蒙氏數(shù)學教案《比多少》

        1、小班蒙氏數(shù)學教案《比多少》

          設(shè)計意圖:

          本次活動涉及到的內(nèi)容是孩子們經(jīng)常接觸的、用到的比較兩組物體(5以內(nèi))的多少。三歲左右的孩子們吃飯時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動開始時我請孩子們自己對碗和勺子進行比較,孩子們會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將勺子放在碗里或?qū)⑸鬃雍屯胍灰粚?yīng),這樣孩子們在自己探索的基礎(chǔ)上會較容易掌握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在孩子們掌握了這兩種方法之后,緊跟操作練習,給每個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孩子們操作完學具后,我又設(shè)計了一個小游戲進行鞏固。這樣,孩子們會在自己感興趣的基礎(chǔ)上,較好地學會本次活動內(nèi)容。本次活動較好地體現(xiàn)了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的教學方式。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nèi))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

          3、樂于參與集體活動。

          4、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yīng)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nèi))物體的多少。

          活動難點:

          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超市游戲。(碗和勺子)

          2、學具準備:超市游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占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

          5、操作冊第1冊第17-1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用重疊和對應(yīng)的方法比較多少。在幼兒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方法后,老師進行及時鼓勵與總結(jié),并強調(diào)是用了什么方法進行比較的;若幼兒沒有發(fā)現(xiàn),教師要進行合適的引導。)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超市游戲?!北容^學具袋中的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哪種多一些?哪些種少一些?一樣多?

          第二組:玩雪花片。比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種顏色多一些?哪種顏色少一些?一樣多?

          第三組:完成操作冊中第17-18頁的練習。

          4、集體游戲:貓捉老鼠。

          教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放音樂《一只小小老鼠》。)

          每組8-10人,分別戴上貓和老鼠的頭飾。(每種頭飾不超過五個。)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當音樂停止時,要請幼兒說出自己組中貓和老鼠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5、交流小結(jié),收拾學具。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都學會了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重疊和對應(yīng)。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小學具袋的門打開,把手中的學具寶寶一個一個裝進去,不要忘記把學具袋的門關(guān)上!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yīng)的方法比較一下男孩和女孩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2、請幼兒回家后比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誰的多一些?誰的少一些?幼兒將學具收拾好。

        2、小班下學期數(shù)學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yīng)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2、在活動中會用語言表達多少和一樣多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娃娃圖片

          2、帽子、圍巾、口罩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出示圖片

          師: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出門要帶上帽子、圍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圍巾比較多少。

          1、師:圖上有什么?(帽子和圍巾)

          有幾頂帽子?(2頂帽子)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2、幾條圍巾?(3條圍巾)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3、帽子和圍巾哪個多?(教案來源:快思教案網(wǎng))哪個少?

          三、圍巾和口罩比較多少

          1、有幾條圍巾?(3)幾只口罩?(2)

          2、各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3、圍巾和口罩哪個多哪個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較多少

          1、有幾位小朋友?(3)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2、有幾只口罩?(3)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3、幫小朋友帶上口罩。

          教學反思

          1、通過游戲,讓幼兒學習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及一樣多

          2、培養(yǎng)幼兒的活潑開朗的形格。

          3、活動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4、幼兒由于年齡小還不能掌握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標。

          5、聽取專家、老師們的見意后,完善到教學活動中,使這節(jié)課更完美。

        3、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1和許多》蒙氏數(shù)學

          目地要求:區(qū)分“1”個物體和“許多”個物體。

          準備:袋子、兩個裝滿豆子的瓶子、毛巾架子、環(huán)境布置有一和許多

          科學:蒙氏《“1”和許多(一)》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組織幼兒聽著音樂走線。

          小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1和許多》蒙氏數(shù)學

          (二)集體活動。

          1、區(qū)別1和許多

          出示2個神秘袋:

          師:猜一猜袋子里裝的什么?你們知道這兩個袋子里分別裝了多少塊花片嗎?”(教師晃一晃袋子,幼兒聽聽積木碰撞的聲音、摸一摸袋子,感知不同的數(shù)量;將積木倒出來,用眼睛看不同的數(shù)量)。

          教師小結(jié):

          剛剛我們的裝一個花片的神秘袋子的“1”片花片摸起來很少,搖搖沒什么聲音;“許多”摸起來滿滿的,搖一搖有聲音。

          2、出示2個搖搖瓶:

          教師拿瓶子搖,請幼兒聽豆子在瓶中搖晃發(fā)出的聲音。

          師:剛才你聽到豆子在瓶子中發(fā)出的聲音,哪個瓶子里裝了1粒豆子?哪個瓶子里裝了”許多“粒豆子?”

          教師揭掉包在瓶子外的布,請幼兒觀察“1”和許多粒豆子。同時搖晃瓶子,辨別“1”和許多。

          小結(jié):裝“1”粒豆子的瓶子,搖晃是發(fā)出的聲音很脆,“許多”粒豆子發(fā)出的聲音很響,“嘩啦嘩啦……”

          (三)出示毛巾架,幼兒掛毛巾,感知1和許多

          1、出示毛巾架,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啊?上面的毛巾去哪了?

          2、出示毛巾,分毛巾,掛毛巾,感知“1”和許多。

          師:瞧!在老師這兒呢。我這里有幾條毛巾,你們知道嗎?

          師小結(jié):

          老師這里有很多條毛巾,是不是?現(xiàn)在老師要把這許多毛巾分給小朋友。

          (1)分毛巾給每位幼兒,感知許多可以分成很多個“1”。

          師:現(xiàn)在你們手里有幾條毛巾啊?老師剛才有幾條毛巾啊?

          師小結(jié):老師有許多條毛巾,現(xiàn)在把毛巾分給你們了,你們手上有幾條毛巾?許多條毛巾分給你們就變成了每個人只有一條毛巾了,許多就變成了很多個“1”。

          (2)掛毛巾,感知很多個“1”可以變成許多。

          師:請小朋友把自己手上的毛巾掛在這個毛巾架上,我們一組一組地將自己的毛巾掛在自己的號數(shù)上。

          師:你們的毛巾都在哪?現(xiàn)在毛巾架上有幾條毛巾?

          師小結(jié):你們每個人手上的毛巾,一個人只有一條,掛在毛巾架上,就變成了許多條毛巾,一條一條毛巾,放在一起就變成了許多。

          (四)教師小結(jié),活動自然結(jié)束。

          師:我們教師有些東西是一個的,我些東西是許多的,等一下請小朋友去找一找。

        4、小班數(shù)學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yīng)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學習用簡短的句子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貓、小魚圖片和白紙若干

          2、貓媽媽頭飾1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喂喂我的貓寶寶呀?讓我先來教教你們怎么喂貓寶寶吧……”

          2、基本活動:

          (1)教師示范:

          a先給小貓排隊 向幼兒說明要求,喂小貓的時候要說:“一只貓吃一條魚”

          b引出多和少(貓的圖片比魚的圖片多1―2張)提問:為什么這只小貓沒有魚吃呀?幼兒討論,教師從旁引導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讓做得對做得好的幼兒上臺來邊做邊講(教案出自:快思老.師)

          (4)鞏固復習: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3、鞏固復習:

          (1)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2)讓部分幼兒扮演小貓,部分幼兒扮演小魚,讓幼兒練習操作過程

          (3)“送貓寶寶回家” ――讓幼兒把自己得作業(yè)放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活動延伸:

          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玩具和器材讓幼兒更多的操作比較,加強記憶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課程觀和知識觀也告訴我們:"幼兒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建構(gòu)和發(fā)現(xiàn)知識,不是知識的旁觀者,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gòu)者和創(chuàng)造者,而且幼兒的這種角色不是教師仁慈地賜予的,而是他們作為學習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兒數(shù)學教育領(lǐng)域中,讓幼兒真正做到"學會應(yīng)用數(shù)學的觀點和方法去解決身邊生動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種知識儲備或是教條。"需要我們從觀念到行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兒園的數(shù)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到

        5、小班數(shù)學活動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設(shè)計背景

          我們班幼兒年齡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兒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兒喜歡觀察新鮮事物,樂意在玩中學識。根據(jù)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通過卡卡熊過生日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并展開教學。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yīng)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學習用簡短的句子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貓、小魚圖片和白紙若干。

          2、貓媽媽頭飾1個。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喂喂我的貓寶寶呀?讓我先來教教你們怎么喂貓寶寶吧……”

          2 基本活動:

          (1)教師示范:

          a先給小貓排隊

          向幼兒說明要求,喂小貓的時候要說:“一只貓吃一條魚”

          c 引出多和少(貓的圖片比魚的圖片多1―2張)提問:為什么這只小貓沒有魚吃呀?幼兒討論,教師從旁引導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讓做得對做得好的幼兒上臺來邊做邊講

          (4)鞏固復習: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3 鞏固復習:

          (1)教師在黑板上做,(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wǎng))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2)讓部分幼兒扮演小貓,部分幼兒扮演小魚,讓幼兒練習操作過程

          (3)“送貓寶寶回家” ――讓幼兒把自己得作業(yè)放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活動延伸:

          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玩具和器材讓幼兒更多的操作比較,加強記憶。

          教學反思:

          1、通過游戲,讓幼兒學習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及一樣多。

          2、培養(yǎng)幼兒的活潑開朗的形格。

          3、活動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4、幼兒由于年齡小還不能掌握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標。

          5、聽取專家、老師們的見意后,完善到教學活動中,使這節(jié)課更完美。

        6、小班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yīng)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2、在活動中會用語言表達多少和一樣多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guān)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娃娃圖片

          2、帽子、圍巾、口罩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出示圖片

          師: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出門要帶上帽子、圍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圍巾比較多少。

          1師:圖上有什么?(帽子和圍巾)

          有幾頂帽子?(2頂帽子)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2、幾條圍巾?(3條圍巾)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3、帽子和圍巾哪個多?哪個少?

          三、圍巾和口罩比較多少

          1、有幾條圍巾?(3)幾只口罩?(2)

          2、各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3、圍巾和口罩哪個多哪個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較多少

          1、有幾位小朋友?"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3)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2、有幾只口罩?(3)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3、幫小朋友帶上口罩。

          教學反思:

          1、通過游戲,讓幼兒學習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及一樣多。

          2、培養(yǎng)幼兒的活潑開朗的形格。

          3、活動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4、幼兒由于年齡小還不能掌握這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標。

          5、聽取專家、老師們的見意后,完善到教學活動中,使這節(jié)課更完美。

        7、小班蒙氏數(shù)學教案《比多少》

          設(shè)計意圖:

          本次活動涉及到的內(nèi)容是孩子們經(jīng)常接觸的、用到的比較兩組物體(5以內(nèi))的多少。三歲左右的孩子們吃飯時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動開始時我請孩子們自己對碗和勺子進行比較,孩子們會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將勺子放在碗里或?qū)⑸鬃雍屯胍灰粚?yīng),這樣孩子們在自己探索的基礎(chǔ)上會較容易掌握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在孩子們掌握了這兩種方法之后,緊跟操作練習,給每個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孩子們操作完學具后,我又設(shè)計了一個小游戲進行鞏固。這樣,孩子們會在自己感興趣的基礎(chǔ)上,較好地學會本次活動內(nèi)容。本次活動較好地體現(xiàn)了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的教學方式。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nèi))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物體的排列規(guī)律。

          3、樂于參與集體活動。

          4、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yīng)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nèi))物體的多少。

          活動難點:

          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超市游戲。(碗和勺子)

          2、學具準備:超市游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占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

          5、操作冊第1冊第17-1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用重疊和對應(yīng)的方法比較多少。在幼兒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方法后,老師進行及時鼓勵與總結(jié),并強調(diào)是用了什么方法進行比較的;若幼兒沒有發(fā)現(xiàn),教師要進行合適的引導。)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超市游戲。”比較學具袋中的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哪種多一些?哪些種少一些?一樣多?

          第二組:玩雪花片。比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種顏色多一些?哪種顏色少一些?一樣多?

          第三組:完成操作冊中第17-18頁的練習。

          4、集體游戲:貓捉老鼠。

          教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吧!(放音樂《一只小小老鼠》。)

          每組8-10人,分別戴上貓和老鼠的頭飾。(每種頭飾不超過五個。)玩貓捉老鼠的游戲。當音樂停止時,要請幼兒說出自己組中貓和老鼠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5、交流小結(jié),收拾學具。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都學會了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重疊和對應(yīng)。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小學具袋的門打開,把手中的學具寶寶一個一個裝進去,不要忘記把學具袋的門關(guān)上!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yīng)的方法比較一下男孩和女孩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2、請幼兒回家后比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誰的多一些?誰的少一些?幼兒將學具收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