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手指的運算》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屬于幼兒園公開課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幼兒園《手指的運算》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在手指游戲中引導(dǎo)幼兒認識手與數(shù),學會手指定數(shù)口訣并掌握5以內(nèi)的加法運算。
活動目標:
1.知道手指代表的數(shù),會用手指進行5以內(nèi)的加法運算。
2.能準確用手指進行運算,具有良好的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ppt課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游戲?qū)搿?/p>
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游戲附后)
2.手與數(shù)的認識。
(1)師:我們的手指不但會做手指變變變的游戲,還會做數(shù)學游戲,今天我們就和手指一起做數(shù)學游戲吧。
(2)學習手指定數(shù)口訣
師:小朋友,在和手指進行數(shù)學游戲前,一定要找到一把游戲打開游戲大門的鑰匙,這把鑰匙就是一條口訣。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句口訣。
口訣:食指伸開“l(fā)”,中指伸開“2”;?無名指為“3”,小指伸開“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記住。
(3)游戲:看誰出的快。
玩法:教師報數(shù),幼兒伸手指,看誰最快。
3.手指運算。
(1)師:小貓今天要在家里開宴會,它在統(tǒng)計菜單,算算要買的食物數(shù)量。請你們用手指算算,小貓每種菜要買多少?看誰算的最快。
?、儇垕寢屢?條魚,貓爸爸要吃2條魚,一共要買幾條魚?
②小猴子要吃2條香蕉,猴媽媽要吃3條香蕉,一共要買幾條香蕉?
?、坌⊥米右砸桓}卜,兔子媽媽要吃4根胡蘿卜,一共要買幾條胡蘿卜?
活動延伸:
1.在數(shù)學區(qū)域中投放算式條,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進行手指運算。
2.閱讀幼兒用書,完成p6任務(wù)。
附:手指游戲
手指變變變
一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毛毛蟲呀,爬呀爬呀爬呀,(食指動一動做蟲子蠕動的樣子,可以從腿爬到頭上)
二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中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白兔呀,跳呀跳呀跳呀(食指中指放在頭上,作小白兔跳動樣子)
三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中指無名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花貓呀,喵~~喵~~(雙手三根手指放在嘴前作拉動胡須狀)
四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螃蟹呀,爬呀爬呀爬呀(雙手四指彎曲,手心向下,左右晃動)
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蝴蝶呀,飛呀飛呀飛呀,(雙手手臂打開扇動)
(最后一句可以變化,如: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啊嗚~~~~
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大紅花呀,搖呀搖呀搖呀)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2、幼兒園時間管理《小明的一天》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如果您是剛踏入幼師行業(yè)的教師,如果您正需要學習教案的編寫,希望整理的教案可以幫到您。在這個數(shù)學活動中讓幼兒了解一天的時間順序,建立時間觀念。能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了解一天的時間順序,建立時間觀念。
2. 能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養(yǎng)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整點、半點的字卡
活動過程:
1.導(dǎo)入活動。
(1)教師播放鬧鐘的聲音。
(2)師:這是什么聲音?對了,這是鬧鐘的聲音,它每天叫醒我們,早早起床去上學。
2.閱讀讀書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p29頁。
(2)師:請你們給小明的作息時間按照一日活動順序調(diào)整一下。
(3)師:你們也和小明一樣有自己的作息時間,請你說說你們的作息時間。
(1)幼兒互相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1)請幼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2)請幼兒介紹 “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小結(jié):我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幼兒將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活動室內(nèi)。
2.提醒幼兒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幼師教案編寫學習就來!
3、幼兒園教案《認識人民幣》幼小銜接數(shù)學
怎樣讓小朋友輕松快樂地學數(shù)學,以下教案由小編整理供大家學習參考,認識人民幣教案在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的同時讓幼兒了解錢的用途。讓幼兒認識面值10元以內(nèi)的以元、角為計量單位的紙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活動目標:
1.認識面值10元以內(nèi)的以元、角為計量單位的紙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了解錢的用途。
3.嘗試計算一組“錢幣”。
活動準備
1.1元、2元、5元、10元、1角、2角、5角紙幣若干。
2.鉛筆,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1.復(fù)習對硬幣面值的認識。
出示已認識過的硬幣并復(fù)習硬幣的面值。
2.認識面值10以內(nèi)以元、角為計量單位的紙幣。
(1)出示紙幣,逐一認識10以內(nèi)以元、角為計量單位的紙幣。
(2)提問:“你們認識這些錢嗎?它們一樣嗎?”(引導(dǎo)幼兒觀察,認識硬幣與紙幣)
(3)師:“它們分別是多少錢呢?”“你怎么知道是×元錢呢?”(通過觀察錢幣上的數(shù)字讓幼兒認識它們不同的面值)
2.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鞏固對紙幣面值的區(qū)分。
玩法:教師把各種面值的紙幣貼在周圍,幼兒念兒歌:“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當幼兒聽到指令“摸摸×元(角)跑回來!”后,跑到相應(yīng)面值的紙幣前摸一摸,跑到教師面前:“我摸到×元(角)跑回來!”同時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摸錯。
3.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講述,了解錢的用途。
(1)你們知道錢是用來做什么的嗎?
(2)你見過誰什么時候使用過人民幣?它對人們有什么用處?
小結(jié):人們通過錢來買東西,繳費等;錢雖然不能代表一切,但是生活中如果沒有錢,我們都無法生活下去。
4.連線游戲:出示幼兒用書,讓幼兒將錢幣和相應(yīng)面額用線連接起來。
活動拓展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認識的人民幣,并知道面值大小區(qū)別。
幼師教案編寫學習就來!
4、幼兒園《手指的運算》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在手指游戲中引導(dǎo)幼兒認識手與數(shù),學會手指定數(shù)口訣并掌握5以內(nèi)的加法運算。
活動目標:
1.知道手指代表的數(shù),會用手指進行5以內(nèi)的加法運算。
2.能準確用手指進行運算,具有良好的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ppt課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游戲?qū)搿?/p>
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游戲附后)
2.手與數(shù)的認識。
(1)師:我們的手指不但會做手指變變變的游戲,還會做數(shù)學游戲,今天我們就和手指一起做數(shù)學游戲吧。
(2)學習手指定數(shù)口訣
師:小朋友,在和手指進行數(shù)學游戲前,一定要找到一把游戲打開游戲大門的鑰匙,這把鑰匙就是一條口訣。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句口訣。
口訣:食指伸開“l(fā)”,中指伸開“2”;?無名指為“3”,小指伸開“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記住。
(3)游戲:看誰出的快。
玩法:教師報數(shù),幼兒伸手指,看誰最快。
3.手指運算。
(1)師:小貓今天要在家里開宴會,它在統(tǒng)計菜單,算算要買的食物數(shù)量。請你們用手指算算,小貓每種菜要買多少?看誰算的最快。
?、儇垕寢屢?條魚,貓爸爸要吃2條魚,一共要買幾條魚?
②小猴子要吃2條香蕉,猴媽媽要吃3條香蕉,一共要買幾條香蕉?
?、坌⊥米右砸桓}卜,兔子媽媽要吃4根胡蘿卜,一共要買幾條胡蘿卜?
活動延伸:
1.在數(shù)學區(qū)域中投放算式條,讓幼兒在自主游戲中進行手指運算。
2.閱讀幼兒用書,完成p6任務(wù)。
附:手指游戲
手指變變變
一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毛毛蟲呀,爬呀爬呀爬呀,(食指動一動做蟲子蠕動的樣子,可以從腿爬到頭上)
二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中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白兔呀,跳呀跳呀跳呀(食指中指放在頭上,作小白兔跳動樣子)
三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中指無名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花貓呀,喵~~喵~~(雙手三根手指放在嘴前作拉動胡須狀)
四根手指頭呀(雙手握拳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伸直),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螃蟹呀,爬呀爬呀爬呀(雙手四指彎曲,手心向下,左右晃動)
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兩手手指對繞)
變成小蝴蝶呀,飛呀飛呀飛呀,(雙手手臂打開扇動)
(最后一句可以變化,如: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啊嗚~~~~
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呀,變成大紅花呀,搖呀搖呀搖呀)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5、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歌曲《祝福的歌兒唱不?!酚仔°暯咏贪?/h3>
活動目標:
1、體會歌曲的美好情感,完整演唱并能仿編歌詞。
2、體驗祝福他人的特別方式。
3、復(fù)習五角星折法,會用涂色、粘貼等技能制作幸運星棒。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chǔ)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1、鋼琴《祝?!犯枨艓А?/p>
2、報紙、膠棒、1 厘米寬的亮光紙條、亮光紙、帶熒光的小粘貼或熒光筆
(有條件的可準備熒光棒)。
活動建議:
1、教師播放歌曲《祝福》作背景音樂、喚起即將離別的不舍的感情。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誰?朋友在一起感覺怎樣?上小學以后你們還會是好朋友嗎?
(2)請幼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坐到一起。
2、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再次播放送給好朋友的歌曲《祝福》。請幼兒欣賞。
(2)組織幼兒學說歌詞,說一說,歌曲中出現(xiàn)最多的一句是什么?歌中祝福朋友的是什么?
(3)教師范唱,幼兒用“嗨”跟唱幾次。
(4)幼兒隨音樂輕聲唱。
(5)請幼兒與好朋友面對面,互相看看輕聲唱。
3、仿編歌詞。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還有哪些和歌中不一樣的祝福。
(2)請部分幼兒把自己的祝福編到歌中唱出來。
(3)邀請部分幼兒依次演唱,全班幼兒用“姆”來配唱。教師揮動自制的幸運星棒一起配唱。
小結(jié):教師在揮動幸運棒的時候,把自己真誠的祝福寄托在上面,這些祝福一定能陪在好朋友身邊,小朋友也一起來做個幸運星吧。
4、制作幸運星。
(1)將報紙卷成細棒用膠棒固定,用亮光紙條在間隔地繞在上面。
(2)用彩紙折成兩個同樣大的五角星,用膠棒角對角地粘在一起,預(yù)留一個底角。
(3)將帶熒光的小粘貼分散著貼在五角星上,或用熒光筆在五角星上隨意涂色。
(4)將細棒插入五角星中預(yù)留的角中固定。
5、全班幼兒隨音樂揮動幸運星棒,輕聲演唱、教師可關(guān)閉窗簾,襯托出幸運星上的閃爍的熒光,有條件的也可以點燃蠟燭,烘托氣氛。
6、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歌曲《上學歌》幼小銜接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嘗試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2、在理解歌曲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能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邊表演邊唱。
3、在演唱中體驗即將成為小學生的自豪、喜悅之情。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前參觀小學。
2、物質(zhì)準備:音樂磁帶,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設(shè)計圖片或課件,小學生背著書包上學的高興場景(錄像)。
活動建議:
1、欣賞歌曲《上學歌》,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特點和明朗的節(jié)奏。
(1)聽歌詞,感受歌曲的特點。
提問:歌詞中唱到了些什么?聽到這首歌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2)欣賞第 2 遍歌曲,感受節(jié)拍、節(jié)奏,并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達感知的節(jié)奏特點。
2、利用圖片,理解并學習歌詞。
(1)用歌曲做背景音樂,出示圖片,學說歌詞。
(2)引導(dǎo)幼兒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方式表現(xiàn)節(jié)奏(如:點頭、拍手、拍肩等),并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
如:X XX X |X- |X XX X |X –
太陽 當空 照,花兒 對我 笑。
3、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特點和做小學生的自豪感。
(1)跟唱:以聽為主,小聲哼唱,一邊聽一邊自然的學唱《上學歌》
(2)引導(dǎo)幼兒完整的演唱歌曲,提示幼兒用聲音和表情表現(xiàn)自豪、喜悅的心情。
如:第 1 段歌詞的前兩句“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要以充分朝氣和舒展的歌聲唱出:“小鳥說早早早”要唱的跳躍輕快,表現(xiàn)出美好快樂的心情:最后一句“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祖國立功勞”,要唱的堅實飽滿,聲音可強一些,表現(xiàn)出自己要好好學習的決心。
4、啟發(fā)幼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演唱,進一步體驗做一個小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反思:
《上學歌》是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簡單易學,因此我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的性格和心理需求入手,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輕松愉快的課前導(dǎo)入,我用動情的范唱在加上合適的動作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有學習歌曲的熱情和欲望。
7、幼兒園空間知覺鍛煉《小兔的折紙》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本課主要引導(dǎo)幼兒認識和區(qū)分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體驗形與體的不同,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能區(qū)分正方體和長方體。
2、體驗形與體的不同,發(fā)展幼兒的空間知覺。
活動準備:
1、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ppt
2、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積木若干;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圖片若干。
2、教學ppt。
活動過程:
1.導(dǎo)入活動。
(1)教師出示正方體、長方體和圓柱體ppt: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2)師:請你們想想,有什么物體跟它們很相似?
2.認識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1)教師出示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的積木。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塊積木。這三塊積木和剛才的圖形是不是很相像?它們的名字就叫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2)幼兒以組為單位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感受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積木的外形,并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看法。(教師注意引導(dǎo)幼兒沿著積木周圍摸一摸)。
(2)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三個積木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小結(jié):正方體有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長方體由六個長方形圍成;由無數(shù)個一樣大小的圓形紙片重疊而成的立體圖形,兩端的圓形也是一樣大,中間部分站起來是一條直線,放倒后能滾動,這種像柱子的形體叫圓柱體。
(3)幼兒再次探究,感知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各面。
(4)師:正方體和長方體這六個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小結(jié):正方體幾個面都是正方形,長方體有正方形面也有長方形面。
(5)師:我們的教室里有哪些物體是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的。
活動延伸
閱讀幼兒用書p30,并完成該頁任務(wù)。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
8、幼兒園算數(shù)《小小投遞員》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通過猴子媽媽買水果的情境活動,引導(dǎo)幼兒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shù)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活動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shù)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體會由多到少,由有到無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nèi)加減法。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喜歡數(shù)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小猴子和猴媽媽、桃子、香蕉及5以內(nèi)得數(shù)是0的減法算式題pp圖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學習得數(shù)是0的減法
師:猴子媽媽買回來2顆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誘惑,小猴子饞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還是先吃桃子吧,它一會就把2顆桃子吃光了。
(1)師:你們可以根據(jù)將小猴子吃桃子過程列一道算式嗎?(2-2=0?)
師:為什么是0?你們?yōu)槭裁从脺p法計算?
(2)師: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師:請你們再將小猴子吃香蕉的過程列一道算式。(3-3=0)
(4)總結(jié)規(guī)律
師:2-2=0 和3-3=0這兩道算式,你們發(fā)現(xiàn)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結(jié):兩個相同的數(shù)相減得0。
2.擴展練習
(1)森林里要舉行化妝舞會了,小猴子和猴媽媽高興地去參加。門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對了才能進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題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題是: -4=0.猴媽媽和小猴子都順利拿到了門票。
(3)師:小朋友請你們說說猴媽媽的算式中,那個框該填數(shù)字幾?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個框又該填數(shù)字幾?
4.小猴子和猴媽媽玩累了,猴媽媽說小猴子表現(xiàn)好,準備給它網(wǎng)購禮物。你們一起看看快遞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幫它數(shù)數(shù)有多少快遞要郵寄的。(幼兒完成幼兒用書p13頁作業(yè))
活動延伸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內(nèi)的減法計算。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完整教案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9、幼兒園石頭剪刀布游戲《領(lǐng)號碼牌》幼小銜接數(shù)學教案
讓幼兒在左手石頭右手剪刀的游戲中感知左右,能以自身為中心進行區(qū)分。鍛煉幼兒的判斷和反應(yīng)能力。
活動目標:
1、能熟練感知左、右。能以自身為中心進行區(qū)分。
2、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對性,嘗試做出迅速的判斷和反應(yīng)。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各種左、右手伸指、握拳等不同動作的ppt圖片
活動過程:
1.游戲?qū)搿?/p>
(1)教師讀兒歌“左右手”:一只左來,一只右。左手是剪刀,右手是石頭,石頭剪刀布。
(2)幼兒跟讀,并作相應(yīng)動作。
(3)師:伸出你們的左右(幼兒揮左手),伸出你們的右手(幼兒揮右手)。
(4)幼兒再次朗讀“左右手”兒歌。
2.熟練感知左、右。
(1)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請你們告訴我,靠近左手這邊的是什么?(左邊);靠近右手這邊是什么(右邊)。
(2)師:請你們找找自己身體上的左右有什么。
小結(jié):身體上的左右有眼睛(左右眼)、耳朵(左右耳)、腳(左右腳)、腿(左右腿)
(3)游戲:教師發(fā)出號令,幼兒去摸相應(yīng)的部位,例如“伸出左手捏住自己的鼻子,伸出右手抓住自己的左耳朵”等,誰做錯了或做得慢就由他來喊口令。
(4)看圖,猜左右。
教師出示各種左、右手伸指、握拳等不同動作的ppt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猜猜這些動作分別是哪只手做出來的?
(5)翻看幼兒用書,完成p6頁練習。
3.左右的相對性。
(1)老師站在幼兒面前舉右手:小朋友我舉的是右手嗎?
(2)師:請你們也舉起你們的右手,發(fā)現(xiàn)和老師舉起的右手有什么不同?
小結(jié):面對面站著,因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
活動延伸
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內(nèi)容,如果您覺得不錯請轉(zhuǎn)發(fā)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