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大班科學社會教案:賣湯圓》屬于幼兒園公開課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大班科學社會教案:賣湯圓
活動目標
1.學習 5 的組成的 4 種方式,理解互補、互換關系。
2.能主動運用數(shù)學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在買賣湯圓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認知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大宣傳單一張,5 的組成數(shù)字卡片和點子卡片各 1 套。
2.小湯圓練習紙、筆每人 1 套、盤子若干。
3.游戲用的 2-5 的數(shù)字卡片若干;標有價格的與大宣傳單的內容相一致的湯圓食物卡片若干。
4.游戲用自制湯圓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了解湯圓價格
1.教師出示大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大圖片了解不同餡湯圓的價格。
2.幼兒對了解的湯圓價格進行分類。
3.引導幼兒說出想吃的湯圓的名稱和價格。
二、自選搭配湯圓,學習 5 的組成
1.教師示范選出不同價位的湯圓,列出 5 的組成式。
如:有 5 元錢,用一元錢買一個豆沙餡的湯圓、用 4 元錢買一個芝麻餡的湯圓。
2.幼兒分別選擇自己搭配的不同價位的湯圓。
3.教師時刻提醒幼兒湯圓最多買 5 元錢的,鼓勵幼兒自己合理搭配,鞏固 5 的組成式。
三、看圖分析,理解關系
巡回指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操作圖,提升理解數(shù)之間的互換關系。
四、游戲“賣湯圓”,復習 5 以內數(shù)的形成
1.幼兒扮售貨員,教師扮顧客玩游戲。
2.扮顧客幼兒手拿數(shù)字卡,買兩種合起來價格正好是手中數(shù)字的湯圓,并列出算式。
3.服務員熱情待客,禮貌待人,顧客說對時,收好顧客的數(shù)字卡片,并將兩樣湯圓放到顧客手中。
4.及時糾正幼兒在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幼兒克服困難,保證游戲順利進行。
2、幼兒園大班元宵節(jié)主題手工活動教案:做湯圓藝術
活動目標
1.運用團、搓、捏、按、壓等技能將湯圓里加上自己喜歡吃的餡料。
2.能獨立制作湯圓,也能與同伴友好配合制作湯圓,體驗合作的樂趣。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賣湯圓》的音樂磁帶;事先和好面粉;盤子每組一個;大電飯鍋一只。
各種湯圓餡(黑芝麻、花生、豆沙、草莓醬、藍莓醬)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主題
1.出謎語 激發(fā)興趣
(1)以湯圓為謎底,老師邊念謎面,邊做手指動作,問: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
(謎語:身穿雪白外衣,心里香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賣,過了正月沒人提。)
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后回答。
(2)教師小結:元宵節(jié)是正月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里人們都會放煙花、鞭炮, 一家人還會開開心心在一起吃湯圓,吃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
二、回憶經驗,實踐探索1.回想生活 討論湯圓做法
小朋友誰能說說湯圓是怎樣做的?(請個別經驗豐富的幼兒回答)
2.討論交流 如何加餡
鼓勵幼兒憑生活經驗進行講述交流。
3.嘗試制作 驗證做法
(1)全體幼兒自由分成四組,老師對幼兒提出要求(a.做到不浪費;b.注意保證湯圓衛(wèi)生。)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對于只能團出湯圓的幼兒,鼓勵其獨立探究如何將餡加進去(與同伴商量也行)。
(4)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做同伴的小老師。讓每一名幼兒都體驗到夾餡成功的喜悅。
4.教師示范做湯圓的步驟:先取一小塊粉團放在手掌心捏成球狀,按壓一個小窩窩加進喜歡吃的餡,然后再把小窩窩捏上,用另一只手掌蓋在粉團上, 來回團、搓,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湯圓就做好了。
5.幼兒再次實踐制作加餡的湯圓。(配背景音樂《賣湯圓》,提醒幼兒將做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小盤子里。)
三、煮湯圓,吃湯圓
1.把做好的湯圓放進電飯鍋里煮(煮湯圓時讓孩子觀察煮的過程)
2.與同伴一起品嘗湯圓,體驗勞動的快樂與和同伴成功合作的喜悅。
3、大班元宵節(jié)主題教案手工活動:做燈籠藝術
活動目標
1.了解燈籠的種類、形狀,知道元宵節(jié)的由來。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獨立制作燈籠,掌握燈籠的制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節(jié)的快樂。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認識龍。
2.課件(燈籠會),人手一件燈籠制作用具(廢舊盒子、膠水、絲布、松緊帶)
3.各種自制燈籠范例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欣賞花燈,認識元宵節(jié)。
提問:燈會上都看到了什么燈?你能說出幾種燈的名稱嗎?
小結:正月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人們對此加以慶祝, 燃放煙花、猜燈謎、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見到過什么樣的燈籠?
2.嘗試制作燈籠
(1)出示各種燈籠的范例,示范一種燈籠的做法。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及燈籠形狀進行制作。
3.掛燈籠裝扮教室
幼兒自由交流相互評價制作作品。
4、幼兒園大班元宵節(jié)主題音樂游戲:卷炮仗反思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自由大膽的表現(xiàn)小碎片自由飛舞的動作。
2.學習與同伴邊唱歌邊卷炮仗,并用象聲詞表現(xiàn)炮仗爆炸的過程,體驗與同伴協(xié)作游戲的樂趣。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玩法
選一名幼兒當點炮仗的人,其余幼兒手拉手站成一排(或頭尾不相連的一個圓圈),帶頭人帶領大家隨音樂邊唱邊走成螺旋形。當歌曲結束時所有的幼兒蹲下靜止不動。點炮仗的幼兒用手指“點燃”某個幼兒,同時發(fā)出“嘶”的聲音?!八弧甭曇煌?,被點的幼兒就跳起來發(fā)出第一聲爆炸聲“嘭”,緊接著其余幼兒一起跳起來發(fā)出第二聲“啪”,并隨音樂表現(xiàn)出“炮仗”爆炸后漫天飛舞的各種姿態(tài)。
規(guī)則
1.當歌曲結束時,所有的幼兒要蹲下靜止不動。
2.被點者在“嘶”聲一停時立即說“嘭”,其他幼兒緊接著說“啪”,并跳起來表現(xiàn)炮仗爆炸后漫天飛舞的樣子。
建議
1.初學時,可由教師當帶頭人,帶領幼兒玩游戲,熟練后可分成 2—3 組同時游戲。
2.鼓勵幼兒大膽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小碎步自由自在放松飛舞的樣子。創(chuàng)新玩法更換不同的舞步進行游戲。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xiàn)炮仗爆炸后漫天飛舞的樣子。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xiàn)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5、幼兒園大班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賞花燈猜燈謎語言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jié)的習俗,掌握猜謎語的簡單方法。
2.能用清楚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并根據(jù)謎面提示猜出答案。
3.體驗經過思考后猜出謎底的快樂。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出課題
1.談話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最主要的活動是什么?(賞燈猜謎)
2.教師小結: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jié)的習俗之一。
二、互動賞燈,相互介紹
1.幼兒展示并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進行對比觀察。
2.引導幼兒從花燈的形狀、顏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簡單的介紹。
3.同伴間相互介紹各自的花燈。
三、創(chuàng)設情境,嘗試猜謎
1.教師講解猜燈謎的方法,聽懂謎面所表達的意思。
2.將幼兒的花燈懸掛起來,裝扮成花燈的展臺,營造一種賞燈猜謎的氣氛。
3.介紹賞燈猜謎的游戲玩法,教師當主持人,幼兒競猜,猜對的給予頒發(fā)獎品。
4.展開競猜燈謎的活動,比比看,誰猜對得多,得到的獎品就多。
5.教師給與簡單的提示,啟發(f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猜謎。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是一個支持者、引導者,教師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鼓勵幼兒自己去想象,提出建議,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展開想象的翅膀,自愿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學會思考、學會協(xié)商、學會合作,使幼兒的能力和個性得到發(fā)揮。活動結束部分,展示幼兒創(chuàng)作作品,相互欣賞,相互評價,讓孩子們傾聽他人的介紹和向他人介紹自己的設計,發(fā)展了口語表述力,同時學會欣賞同伴的智慧,學習吸收他人的閃光點,達到資源共享,互相提高。
6、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大班科學社會教案:賣湯圓
活動目標
1.學習 5 的組成的 4 種方式,理解互補、互換關系。
2.能主動運用數(shù)學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在買賣湯圓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認知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大宣傳單一張,5 的組成數(shù)字卡片和點子卡片各 1 套。
2.小湯圓練習紙、筆每人 1 套、盤子若干。
3.游戲用的 2-5 的數(shù)字卡片若干;標有價格的與大宣傳單的內容相一致的湯圓食物卡片若干。
4.游戲用自制湯圓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了解湯圓價格
1.教師出示大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大圖片了解不同餡湯圓的價格。
2.幼兒對了解的湯圓價格進行分類。
3.引導幼兒說出想吃的湯圓的名稱和價格。
二、自選搭配湯圓,學習 5 的組成
1.教師示范選出不同價位的湯圓,列出 5 的組成式。
如:有 5 元錢,用一元錢買一個豆沙餡的湯圓、用 4 元錢買一個芝麻餡的湯圓。
2.幼兒分別選擇自己搭配的不同價位的湯圓。
3.教師時刻提醒幼兒湯圓最多買 5 元錢的,鼓勵幼兒自己合理搭配,鞏固 5 的組成式。
三、看圖分析,理解關系
巡回指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操作圖,提升理解數(shù)之間的互換關系。
四、游戲“賣湯圓”,復習 5 以內數(shù)的形成
1.幼兒扮售貨員,教師扮顧客玩游戲。
2.扮顧客幼兒手拿數(shù)字卡,買兩種合起來價格正好是手中數(shù)字的湯圓,并列出算式。
3.服務員熱情待客,禮貌待人,顧客說對時,收好顧客的數(shù)字卡片,并將兩樣湯圓放到顧客手中。
4.及時糾正幼兒在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幼兒克服困難,保證游戲順利進行。
7、幼兒園教案中班社會數(shù)學領域:賣湯圓
活動目標
1.學習 5 的組成的 4 種方式,理解互補、互換關系。
2.能主動運用數(shù)學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在買賣湯圓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認知活動的樂趣。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大宣傳單一張,5 的組成數(shù)字卡片和點子卡片各 1 套。
2.小湯圓練習紙、筆每人 1 套、盤子若干。
3.游戲用的 2-5 的數(shù)字卡片若干;標有價格的與大宣傳單的內容相一致的湯圓食物卡片若干。
4.游戲用自制湯圓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圖片,了解湯圓價格
1.教師出示大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大圖片了解不同餡湯圓的價格。
2.幼兒對了解的湯圓價格進行分類。
3.引導幼兒說出想吃的湯圓的名稱和價格。
二、自選搭配湯圓,學習 5 的組成
1.教師示范選出不同價位的湯圓,列出 5 的組成式。
如:有 5 元錢,用一元錢買一個豆沙餡的湯圓、用 4 元錢買一個芝麻餡的湯圓。
2.幼兒分別選擇自己搭配的不同價位的湯圓。
3.教師時刻提醒幼兒湯圓最多買 5 元錢的,鼓勵幼兒自己合理搭配,鞏固 5 的組成式。
三、看圖分析,理解關系
巡回指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操作圖,提升理解數(shù)之間的互換關系。
四、游戲“賣湯圓”,復習 5 以內數(shù)的形成
1.幼兒扮售貨員,教師扮顧客玩游戲。
2.扮顧客幼兒手拿數(shù)字卡,買兩種合起來價格正好是手中數(shù)字的湯圓,并列出算式。
3.服務員熱情待客,禮貌待人,顧客說對時,收好顧客的數(shù)字卡片,并將兩樣湯圓放到顧客手中。
4.及時糾正幼兒在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幼兒克服困難,保證游戲順利進行。
8、幼兒園大班元宵節(jié)主題教案:快樂舞龍健康領域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節(jié)奏,手、腳、眼協(xié)調的進行舞龍動作的表演。
2.掌握看龍珠指揮的提示進行表演的技巧,體驗傳統(tǒng)舞龍游戲的樂趣。
3.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性。
4.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家長、師幼共同利用廢舊物品材料制作的龍身。
2.舞龍扭秧歌用的節(jié)奏音帶或大、小鼓、鑼、缽、彩帶、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共同商量,探討玩法
1.幼兒分小組自由討論如何舞龍。
2.教師建議幼兒動手實踐如何舞龍。
(1)3 名幼兒舞龍,由于勁兒沒往一處使,可憐的大龍扭曲成一團。
(2)啟發(fā)幼兒想辦法怎樣才能讓合作伙伴的力氣都往一處用,使大龍舞起來。
3.共同討論實踐過程,總結合適的玩法。
4.幼兒齊喊節(jié)奏做動作。
二、樂器伴奏,合作舞龍
1.師幼協(xié)商推薦出鼓樂手,選擇角色表演。
2.互相交流、評價舞龍的過程,教師強調手、眼、腳一定要按節(jié)奏做動作。
三、家園同樂,體驗快樂
1.邀請教師、家長參與表演,與幼兒一起體驗活動的快樂。
2.幼兒暢所欲言交流與家長、老師一起舞龍的快樂心情。
9、大班元宵節(jié)主題活動教案:萊西人的元宵節(jié)綜合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萊西人的元宵節(jié)習俗,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多彩。
2.知道豆面燈碗習俗的由來,了解蘊含的寓意。
3.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體驗學習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載歌載舞的萊西人 ppt、花燈會、猜燈 ppt、有趣豆面燈碗 ppt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話,引導幼兒回憶元宵節(jié)的情景。
提問: 元宵節(jié)你吃過什么?玩過什么?看見了什么?
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
你知道我們萊西人是怎樣過元宵節(jié)的嗎?
(二)觀看視頻了解萊西人過元宵節(jié)的習俗
1.提問:視頻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記住里邊有誰嗎?他們的表情、服裝、頭飾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相互交流看到的視頻影像內容。
2.觀看視頻花燈會,了解燈謎的起源歷史。
3.觀看豆面碗燈視頻,了解燈碗的由來、種類及寓意等。
(三)師幼一起分享交流視頻內容,進一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習俗。
10、幼兒園教案大班綜合:西方人的元宵節(jié)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萊西人的元宵節(jié)習俗,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多彩。
2.知道豆面燈碗習俗的由來,了解蘊含的寓意。
3.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體驗學習樂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載歌載舞的萊西人 ppt、花燈會、猜燈 ppt、有趣豆面燈碗 ppt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話,引導幼兒回憶元宵節(jié)的情景。
提問: 元宵節(jié)你吃過什么?玩過什么?看見了什么?
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
你知道我們萊西人是怎樣過元宵節(jié)的嗎?
(二)觀看視頻了解萊西人過元宵節(jié)的習俗
1.提問:視頻上的人在干什么?能記住里邊有誰嗎?他們的表情、服裝、頭飾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相互交流看到的視頻影像內容。
2.觀看視頻花燈會,了解燈謎的起源歷史。
3.觀看豆面碗燈視頻,了解燈碗的由來、種類及寓意等。
(三)師幼一起分享交流視頻內容,進一步了解元宵節(jié)的習俗。
11、幼兒園元宵節(jié)主題教案大班語言:賞花燈猜燈謎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jié)的習俗,掌握猜謎語的簡單方法。
2.能用清楚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并根據(jù)謎面提示猜出答案。
3.體驗經過思考后猜出謎底的快樂。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根據(jù)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引出課題
1.談話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最主要的活動是什么?(賞燈猜謎)
2.教師小結: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jié)的習俗之一。
二、互動賞燈,相互介紹
1.幼兒展示并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進行對比觀察。
2.引導幼兒從花燈的形狀、顏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簡單的介紹。
3.同伴間相互介紹各自的花燈。
三、創(chuàng)設情境,嘗試猜謎
1.教師講解猜燈謎的方法,聽懂謎面所表達的意思。
2.將幼兒的花燈懸掛起來,裝扮成花燈的展臺,營造一種賞燈猜謎的氣氛。
3.介紹賞燈猜謎的游戲玩法,教師當主持人,幼兒競猜,猜對的給予頒發(fā)獎品。
4.展開競猜燈謎的活動,比比看,誰猜對得多,得到的獎品就多。
5.教師給與簡單的提示,啟發(f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猜謎。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是一個支持者、引導者,教師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問題,鼓勵幼兒自己去想象,提出建議,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展開想象的翅膀,自愿選擇喜歡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學會思考、學會協(xié)商、學會合作,使幼兒的能力和個性得到發(fā)揮。活動結束部分,展示幼兒創(chuàng)作作品,相互欣賞,相互評價,讓孩子們傾聽他人的介紹和向他人介紹自己的設計,發(fā)展了口語表述力,同時學會欣賞同伴的智慧,學習吸收他人的閃光點,達到資源共享,互相提高。
12、幼兒園大班主題社會科學活動教案:百家姓反思
【教材分析】
姓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姓民是中國人認識自我與家族的重要依據(jù)?!栋偌倚铡分兴涊d的姓氏有 500 多個,其中“王、李、張”是中國現(xiàn)在最大群體的姓氏。本次活動從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姓入手,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同伴中有“相同的姓”,以此了解姓氏的傳承:通過得找“不同的姓氏”,了解單姓、復姓,感受姓氏的豐富:通過對中國名人姓名、照片的展現(xiàn)活動,再次激發(fā)幼兒作為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單姓、復姓及百家姓的含義。
2.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姓氏的認識,認真傾聽他人的觀點。
3.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萌發(fā)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5.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姓氏卡片,教師姓名卡片,《百家姓》音樂,水彩筆。
2.偉人、科學家、運動員等名人的圖片,“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我愛你中國》。
【活動建議】
1.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姓氏,激發(fā)幼兒對姓氏的興趣
(1)出示自己名字的卡片,使幼兒知道名字的第一個字是姓。提問:老師姓什么?名字中的哪個字是老師的姓?
(2)出示幼兒姓氏卡片,讓幼兒在其中找出自己的姓,在黑板上擺成一排引導幼兒讀一讀自己的姓。
2.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找出同姓的人,初步了解百家姓的含義
(1)點數(shù)黑板上的姓氏并與幼兒人數(shù)作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有人同姓。提問數(shù)一數(shù)黑板上有多少個姓?姓 x 的小朋友有幾個?
小結一般來說,家中的爺爺、爸爸、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和自己是同姓的
(2)引導幼兒討論:有相同姓氏的小朋友是不是自己的親人? 小結:傳說很久以前,中國同姓的人都是一家人
2.引導幼兒找一找不同的姓,進一步感受百家姓的含義,
(1)請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姓氏,然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教師將自己知道的其他姓氏寫在白板上,請幼兒點數(shù)姓氏數(shù)量
(2)播放《百家姓》音樂,請幼兒閱讀《我愛你中國》第 4 頁,讀一讀《百家姓》中的
前 20 個處,提問:姓氏會傳下去嗎?傳給誰?你還知道其他哪些處?
小結:《百家姓》里記載了 500 多個姓氏,我們的姓氏會傳給子孫
4.了解單姓、復姓。激發(fā)幼兒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1)出示中國名人的圖片,請幼兒說出他們的姓和名。
(2)結合司馬光的照片,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一個字的是單姓、兩個字的是復姓。
(3)請幼兒說說這些人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能讓人們記住他們的名字
教學反思:
《百家姓》作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是極其寶貴的文化寶藏,源遠流長。此活動,并不是讓孩子們去研究,也不是讓他們去背所有的姓,而是通過引導孩子們去關注我們周圍的事物,讓幼兒感覺美好的東西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讓他們用美好的心靈去關注他們,用科學的方法去感悟他們。
13、幼兒園大班元宵節(jié)主題教案音樂游戲:乒乒乓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的步同節(jié)奏,按歌詞要求邊唱邊做動作。
2.體驗同伴之間相互猜拳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玩法
幼兒兩人一組相互站好。
1----2 小節(jié):甲乙相對相互站好互相拍手。第一拍自己拍手,第二拍兩人手相對拍一下。
3----4 小節(jié):甲雙手在頭上、胸前拍手一次,乙不拍,雙手叉腰站立。
5----6 小節(jié):乙模仿甲動作上下各拍手兩次,甲不拍。
7----10 小節(jié):形式同 3----6 小節(jié),前后拍手。
11---14 小節(jié):形式同 3----6 小節(jié),左右拍手。
15-17-19 小節(jié):兩個幼兒雙手做繞線狀。
16---18 小節(jié):出拳、叉或布
20----21 小節(jié):手放在身后。
22 小節(jié):隨意出一種拳,看看誰能贏。游戲重新開始時,兩人交換位置。
規(guī)則
1.必須聽到“嗨”時同時出拳。
2.要按歌曲節(jié)奏、歌詞要求拍手做動作。建議
1.學習游戲前,可引導幼兒先有節(jié)奏的邊念歌詞,邊按歌詞要求做動作, 提醒幼兒注意節(jié)奏的變化。
2.幼兒熟悉游戲后,可加快音樂的速度。
創(chuàng)新玩法
自由制訂輸贏的游戲規(guī)則。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