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中班數學繪本《完美的小狗阿波羅》《認識數字1—10》教案

        《中班數學繪本《完美的小狗阿波羅》《認識數字1—10》教案》屬于幼兒園中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中班數學繪本《完美的小狗阿波羅》《認識數字1—10》教案

        1、中班數學繪本《完美的小狗阿波羅》《認識數字1—10》教案

          一、設計意圖:

          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時間、空間等現(xiàn)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睘槭褂變狠p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數學概念,本活動圍繞數字故事《完美的小狗阿波羅》來展開。游戲作為幼兒園教學的主要形式,所以我將一系列的游戲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中,讓幼兒在游戲中能夠主動、積極、自愿的去探索,并在快樂中獲得經驗,真正體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避免乏味枯燥的教學,讓幼兒真正喜歡上數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10,理解10以內數量表示的實際意義,

          2、能夠將數字和圖片進行匹配,并嘗試運用身體來表現(xiàn)數字。

          3、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字游戲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三、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并理解10以內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

          難點:能夠將數字和圖片進行匹配。

          四、活動準備

          課件視頻、電視、數字卡片1——10 人手一份、 圖片若干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及探索欲望。

          導入語: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客人要來咱們班做客,并且它帶來了很多有趣的魔術,不過它現(xiàn)在藏了起來,誰能來把它找出來。

          ——幼兒自由尋找

          1、出示阿波羅玩偶,調動幼兒積極性。

          小朋友們好!我叫阿波羅,我的本領可大了,我可以用身體變出很多不同的顏色,不信你們瞧!阿波羅一會兒變成黃色、一會兒綠色等等,哈哈!我厲害嗎?

          阿波羅說:“在我的身上還藏著很多的小秘密,”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是怎么說的?

          2、播放視頻,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都聽到了哪些數字?

          ——播放視頻前段部分

          師提問:你們剛才都聽到什么了?

          二、基本部分

          (一)、認識數字1—10,并理解它們的實際意義。

          1、他剛才是怎么說這些數字的?(教師將數字卡片)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故事中相關的數字中與其代表的數量。

          2、它是分別運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表示數字的?誰能來數一數?

          ——出示相應圖片

          (二)、大膽動手操作 ,將數字與圖片進行匹配。

          1、請為數字寶寶尋找相匹配的朋友,看誰找的又快又準確。

          ——小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2、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并說一說自己是如何操作的?

          ——幼兒進行驗證,并再次鞏固1——10以內的數

          (三)、繼續(xù)探索,尋找奇跡

          1、誰能來運用自己的身體來嘗試變一變?

          ——幼兒大膽嘗試(游戲:身體變變變)

          2、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阿波羅是如何運用身體來變出數字的?

          ——教師播放后半段視頻

          三、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 與好朋友一同表演數字故事

        2、中班數學教案《學習認識數字10》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鞏固10的形成,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10的實際意義,使幼兒懂得自然數列中前后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2、練習數數并正確書寫數字10 。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書寫姿勢。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數字卡1——10,圖(由10個圓形、10個三角形、10個長方形拼成的一幅圖畫),數量為10的數群卡

          學具準備:本子、筆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10以內數的形成和認識。

          1、手指游戲。(1 1 2 2 伸伸手,3 3 4 4 點點頭,5 5 6 6 彎彎腰,7 7 8 8 扭一扭,9 9 0 0 抬抬腿,動手動腿和動口。)

          2、看數字取雪花片:教師出示數字1,幼兒取出相應數量的雪花片擺放在桌子上,教師再出示數字2,讓幼兒想一想怎樣讓雪花片的數量變成2,并能說出1添上1是2,依次出示數字卡3——8。帶領幼兒復習8以內各數的形成。

          3、會變的數卡(教師舉數卡,幼兒根據數字的變化而變相應數量的手指,使之進一步感知自然數列中前后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二、認識數字10,進一步感知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

          圖上有什么?它們用什么拼成的?有幾個圓形?幾個三角形?(10個圓形、10個三角形)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的數量?(教師出示數字10)我們還可用什么來表示呢/(引導幼兒可以用小圓點來表示數量)

          2、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結合實際讓幼兒說出10你還可以表示什么?

          10 個笑圓點和數字10除了能表示10個圓形、10個三角形,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幼兒辨認數字10。

          1、小朋友看看10像什么?(棍子和雞蛋)我們來學習寫一寫10 吧!

          2、教師書寫數字10。(注意強調其筆順及1筆寫成)

          3、帶領幼兒在空中練習。

          四、幼兒書寫數字10,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業(yè)。

          五、展示評價幼兒作業(yè)。

          六、收拾用具后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雖說每堂課都會有瑕疵,但只要善于反思修正就是在進步,所以在后面的復習中,我會盡量填補一下之前課堂中有些沒講到的內容和單獨指導學習進度稍慢的幼兒。增強鞏固幼兒所學的知識,是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教師的持之以恒才能讓幼兒的知識開出花,結上豐碩的果實。

        3、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5》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幼兒剛從小班升上來,對數字沒有概念,只會簡單的唱數,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數字,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數字課,讓幼兒能把數字與圖像一一對應,從而對數字有初步的認知。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數字1——5,能夠指認數字并與圖卡一一對應。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數字寶寶與圖卡一一對應。

          2.初步認識數字,幼兒容易混亂,采用兒歌形式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活動準備

          1——5的數字圖卡及1——5的數字頭飾。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5只猴子蕩秋千》,讓幼兒有數字1——5的印象。

          二、1.教師:

          “小朋友們好!今天有幾個小朋友要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啊?在認識他們之前,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一定要記住他們的名字,要不他們會生氣的,就不跟我們做好朋友啦!”

          2.教師戴上寫有數字1的頭飾,用有吸引力的聲音自我介紹一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1”,很高興認識你們,我要和你們做好朋友,好不好?”(好)教師:小朋友,這個好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啊?(1)出示圖卡1,讓幼兒記住。然后用同樣的方式介紹出數字2、3、4、5,(介紹時可以打亂數字順序,這樣避免幼兒只會數數而不認識數字。)

          3.把數字1——5的圖卡拿出來讓幼兒復習認識,拿出圖卡“1”,問小朋友“1”像什么?讓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總結:“1”像鉛筆能寫字。同樣的提問方式并總結出: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買菜。

          三、游戲:

          請幾個小朋友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并讀出圖卡上的數字。然后再請幾個小朋友也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其他的小朋友唱《找朋友》這首歌,拿圖卡的小朋友在歌聲中找到相對應的數字,成為一對好朋友。{可以多請幾組幼兒玩這個游戲。}

          四、結束:

          送數字寶寶回家。教師:今天很開心,數字寶寶們也很開心,他們玩累了,要回家了,我們給他們說再見吧!幼兒:“1”再見,“2”再見,“3”再見,“4”再見,“5”再見。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孩子們認識了數字1——5。大多數的幼兒能把數字和圖卡相對應。但游戲部分不是很精彩,沒有做游戲的幼兒積極性不高。

        4、中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認識穿花衣認識數字寶寶4和5》含反思

          設計意圖:

          數字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幼兒雖然會說數字1、2、3、4、5……但他們卻對數字表示的意義表現(xiàn)的模糊不清,為了讓幼兒理解數字與物體數量的關系,真正理解數字的意義,我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認識數字4、5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4、5,理解數字與物體的數量關系。

          2、能夠積極愉快地參加操作活動。

          3、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數字2、3、4、5的圓點衣服卡片各一張。4和5的數字卡片各一張。

          2、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雪花片每人若干,不少于5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數卡,引導幼兒說說卡片上是數字幾?“文章.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由于本班幼兒對數字4、5的字形有一定的了解,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幫助幼兒復習認識4、5數字。

          二、學習按數字匹配實物

          (1)、復習認識數字寶寶1、2、3.

          (2)、引導幼兒觀察ppt上的圖片,說說那些實物的數量為4,哪些數字數量為5。

          (3)、出示4、5的數卡,引導幼兒根據數字進行匹配拿出雪花片積木等。

          (4)、教師小結:有幾個實物可以用數字進行表示,數字幾表示有幾個實物(圖片)(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觀察和操作的方式進行感知數量,從而真正理解數字與物體數量的關系)

          三、游戲:找朋友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操作材料,幫助這兩個小朋友穿上花衣服,讓她們更加漂亮。(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為幼兒提供一個寬松、自主地學習氛圍,讓幼兒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知識。)

          四、評價活動引導幼兒相互好朋友是不是把衣服穿正確了。

          延伸活動區(qū)域學習

          (1)、小貓釣魚

          (2)、拼龍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孩子們認識了數字1——5。大多數的幼兒能把數字和圖卡相對應。但游戲部分不是很精彩,沒有做游戲的幼兒積極性不高。

        5、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數字1~5》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幼兒剛從小班升上來,對數字沒有概念,只會簡單的唱數,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數字,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數字課,讓幼兒能把數字與圖像一一對應,從而對數字有初步的認知。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數字1——5,能夠指認數字并與圖卡一一對應。

          2、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數字寶寶與圖卡一一對應。

          2.初步認識數字,幼兒容易混亂,采用兒歌形式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活動準備

          1——5的數字圖卡及1——5的數字頭飾。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5只猴子蕩秋千》,讓幼兒有數字1——5的印象。

          二、1.教師:

          “小朋友們好!今天有幾個小朋友要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啊?在認識他們之前,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一定要記住他們的名字,要不他們會生氣的,就不跟我們做好朋友啦!”

          2.教師戴上寫有數字1的頭飾,用有吸引力的聲音自我介紹一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1”,很高興認識你們,我要和你們做好朋友,好不好?”(好)教師:小朋友,這個好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啊?(1)出示圖卡1,讓幼兒記住。然后用同樣的方式介紹出數字2、3、4、5,(介紹時可以打亂數字順序,這樣避免幼兒只會數數而不認識數字。)!.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

          3.把數字1——5的圖卡拿出來讓幼兒復習認識,拿出圖卡“1”,問小朋友“1”像什么?讓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總結:“1”像鉛筆能寫字。同樣的提問方式并總結出: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買菜。

          三、游戲:

          請幾個小朋友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并讀出圖卡上的數字。然后再請幾個小朋友也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其他的小朋友唱《找朋友》這首歌,拿圖卡的小朋友在歌聲中找到相對應的數字,成為一對好朋友。{可以多請幾組幼兒玩這個游戲。}

          四、結束:

          送數字寶寶回家。教師:今天很開心,數字寶寶們也很開心,他們玩累了,要回家了,我們給他們說再見吧!幼兒:“1”再見,“2”再見,“3”再見,“4”再見,“5”再見。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孩子們認識了數字1——5。大多數的幼兒能把數字和圖卡相對應。但游戲部分不是很精彩,沒有做游戲的幼兒積極性不高。

        6、幼兒園中班數學繪本《完美的小狗阿波羅》《認識數字1—10》教案

          一、設計意圖:

          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時間、空間等現(xiàn)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為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數學概念,本活動圍繞數字故事《完美的小狗阿波羅》來展開。游戲作為幼兒園教學的主要形式,所以我將一系列的游戲貫穿于整個活動過程中,讓幼兒在游戲中能夠主動、積極、自愿的去探索,并在快樂中獲得經驗,真正體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避免乏味枯燥的教學,讓幼兒真正喜歡上數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1-10,理解10以內數量表示的實際意義,

          2、能夠將數字和圖片進行匹配,并嘗試運用身體來表現(xiàn)數字。

          3、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字游戲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三、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主動參與數學活動并理解10以內數字表示的實際意義。

          難點:能夠將數字和圖片進行匹配。

          四、活動準備

          課件視頻、電視、數字卡片1——10 人手一份、 圖片若干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及探索欲望。

          導入語: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客人要來咱們班做客,并且它帶來了很多有趣的魔術,不過它現(xiàn)在藏了起來,誰能來把它找出來。

          ——幼兒自由尋找

          1、出示阿波羅玩偶,調動幼兒積極性。

          小朋友們好!我叫阿波羅,我的本領可大了,我可以用身體變出很多不同的顏色,不信你們瞧!阿波羅一會兒變成黃色、一會兒綠色等等,哈哈!我厲害嗎?

          阿波羅說:“在我的身上還藏著很多的小秘密,”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是怎么說的?

          2、播放視頻,幼兒仔細觀察,并說一說都聽到了哪些數字?

          ——播放視頻前段部分

          師提問:你們剛才都聽到什么了?

          二、基本部分

          (一)、認識數字1—10,并理解它們的實際意義。

          1、他剛才是怎么說這些數字的?(教師將數字卡片)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故事中相關的數字中與其代表的數量。

          2、它是分別運用身體的哪些部位來表示數字的?誰能來數一數?

          ——出示相應圖片

          (二)、大膽動手操作 ,將數字與圖片進行匹配。

          1、請為數字寶寶尋找相匹配的朋友,看誰找的又快又準確。

          ——小組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2、請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并說一說自己是如何操作的?

          ——幼兒進行驗證,并再次鞏固1——10以內的數

          (三)、繼續(xù)探索,尋找奇跡

          1、誰能來運用自己的身體來嘗試變一變?

          ——幼兒大膽嘗試(游戲:身體變變變)

          2、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阿波羅是如何運用身體來變出數字的?

          ——教師播放后半段視頻

          三、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 與好朋友一同表演數字故事

        7、中班繪本數學公開課教案《15只老鼠的禮物》反思

          【活動目標】

          1、在為小老鼠們選禮物避開貓的故事情境中,運用分類、計數等方法,嘗試統(tǒng)計。

          2、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3、發(fā)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閱讀老鼠們投票的有關畫面,運用數數、比較、說出總數等方法,嘗試統(tǒng)計。

          【活動準備】

          PPT、幼兒操作材料(統(tǒng)計表、數字卡片、貼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十五只老鼠就住在倉庫里,倉庫里很溫暖舒適,每個袋子里都裝滿了食物。有一天,老鼠們發(fā)現(xiàn)倉庫里亂七八糟,還留了一張紙條(膽小鬼,你們好啊,我是農場主的貓。今天就算我的自我介紹了,下次見面時,我會飽餐一頓。明白嗎?)

          誰來過了?老鼠們看到貓要吃了它們可害怕了?你們能想個辦法幫助老鼠們嗎?老鼠們也聚在一起商量,最后它們商量的結果是在貓脖子上掛點什么?

          二、感知統(tǒng)計

          1、繼續(xù)講述故事:在脖子上掛什么好呢?有的老鼠說:“掛重的東西,讓貓動彈不得?!庇械睦鲜笳f:“可是太沉,我們怎么搬呢?”“不行,掛重的。”

          “不行,掛輕的”就這樣,小老鼠們鬧騰開了。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在貓脖子上掛重的東西還是輕的東西呢?

          出示鎖和羽毛的圖片,你們覺得哪張圖片代表輕的東西,哪張圖片代表重的東西。

          幼兒舉手表決。

          2、小朋友們認為掛輕的多,那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們是怎么選的?我們一起數數,選掛重的東西的老鼠們有幾只?選掛輕的東西的老鼠們有幾只?哪一隊多?

          小結:選擇掛重東西的一隊有5只老鼠,選擇掛輕東西的一隊有10只老鼠,10比5多,所以,老鼠們決定掛輕的東西。

          三、嘗試統(tǒng)計。

          1、幼兒投票:

          重點提問:

          (1)輕的東西選什么掛上呢?(幼兒討論)

          (2)(出示有味道的、會發(fā)光的、有聲音的物體)老鼠們選了哪幾樣物體?為什么選這些?

          小結:襪子、香水能發(fā)出臭味,給貓帶上就能聞到味道;電筒、燈籠有光亮,給貓帶上遠遠地能聞到味;哨子、鈴鐺等有聲音,如果哨子響就知道貓來了。好像都有道理,可是到底選擇什么呢?

          (3)小朋友們,如果是你們,你們會送什么給貓?

          (出示表格)請幼兒將自己的貼紙貼在表格里,數一數我們選擇了什么?

          2、統(tǒng)計記錄:

          (1)重點提問:看看小老鼠選擇了有味道的、會發(fā)光的,還是有聲音的物體?

          (2)嘗試統(tǒng)計

          這一次小老鼠是以什么來投票的?(栗子)數一數有幾只老鼠選了有聲音的?幾只老鼠選了有味道的?幾只老鼠選了會發(fā)光的?哪個最多?

          (3)集體驗證幼兒的統(tǒng)計表。

          小結:選擇掛有聲音的東西的老鼠有9只最多,老鼠們決定給貓掛上有聲音的東西,那就是鈴鐺。

          四、經驗遷移。

          1、誰能把鈴鐺送給貓呢?什么時候送?(幼兒選擇并講述理由)

          2、小老鼠們有的選擇清晨去送、有的選擇大半夜,還有的選擇中午,分別有幾只?

          3、教師講述故事:小老鼠決定在中午,老鼠們弄來個鈴鐺并精心包裝起來。第二天中午,農場主人家的門鈴響起來。叮咚叮咚!

          女主人一開門就看到腳邊的禮物盒。“給聰明帥氣的貓咪?哎喲,貓咪,給你的禮物耶!”女主人把鈴鐺掛在貓脖子上。從那天開始,老鼠們聽到當啷當啷的響聲就藏到院子里,田野里,就這樣,十五只老鼠欣喜若狂,頓頓飽餐度過了。

          教學反思:

          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huán)節(jié)接著一個環(huán)節(jié)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沒能體現(xiàn)幼兒的主動性,在語言組織中,不夠精煉。這是以后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