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小班健康活動《我會上廁所》教學設計反思

        《小班健康活動《我會上廁所》教學設計反思》屬于幼兒園小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小班健康活動《我會上廁所》教學設計反思

        1、小班健康活動《我會上廁所》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懂得有便意時要告訴老師。

          2.初步了解在幼兒園上廁所的方法。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4.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準備:提前將廁所衛(wèi)生清理干凈,準備好手紙盒、手紙桶。

          課件準備:《我會上廁所》圖片4張。

          活動過程

          一、鼓勵幼兒想上廁所時要告訴老師,知道大、小便要在廁所里。

          ——你們想小便或大便的時該怎么辦呢?

          ——可以大聲告訴老師:“老師,我想小便(大便)”。

          二、閱讀圖片《我會上廁所》,并告訴幼兒不同廁所的使用方法及男生女上廁所的方法。

          1.用坐便器的方法。

          ——如果是坐便器,小女孩要先脫下褲子,然后坐到馬桶上。

          ——坐好后就可以開始尿尿或大便了。

          ——上完后,用衛(wèi)生紙把尿尿或大便的地方擦干凈。

          ——擦過的衛(wèi)生紙要丟到垃圾桶里。

          ——穿好褲子,如果有拉鏈,別忘了把拉鏈拉好。

          ——按下沖水開關(guān),把馬桶沖干凈。

          ——最后記得認真洗手。

          2.繼續(xù)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蹲廁和男生用小便斗的方法。

          三、分別帶男孩、女孩到廁所,按照上面學到的知識,試試自己上廁所吧。

          溫馨提示

          1.建議本活動以小組形式開展,以便于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2.剛?cè)雸@的幼兒因不適應,往往會出現(xiàn)不愿在幼兒園如廁,會憋尿、憋便的情況,甚至會出現(xiàn)尿褲子、大便到褲子上的情形。教師態(tài)度要和藹,及時處理緊急狀況??梢韵葞в變赫J識廁所的設備及環(huán)境,陪伴幼兒了解使用方法,耐心引導,及時幫助,逐漸緩解幼兒緊張不安的情緒。

          3.教師根據(jù)本園的廁所情況,指導幼兒相應的如廁方法。如果幼兒園分男、女孩廁所,教師將幼兒分成男生組、女生組,分開指導。

          4.幼兒剛?cè)雸@,不要求他們自己擦屁股。知道小便、大便完了以后要擦屁股即可。

          5.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多次提醒、指導幼兒正確上廁所。

          5.可以購買《小豬拉臭臭》的圖畫書,組織幼兒一起閱讀,或者放在語言活動區(qū),請幼兒自己翻閱。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2、小班上學期健康教案《我會上廁所》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自己上廁所,不尿濕褲子。

          2、教育幼兒當廁所人多時,不爭搶,學會謙讓。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教師將本班廁所打掃干凈,便于幼兒參觀。貼好男女標記。

        活動過程:

          1.參觀廁所。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本班活動室的廁所。讓幼兒知道廁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認識男廁所和女廁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樣的。男孩站著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參觀幼兒園公用廁所。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的公用廁所,告訴幼兒在室外活動時,可就近入廁。

          4.讓幼兒懂得大小便時要上廁所。

          (1)帶幼兒回到活動室,教師提問,幼兒回答。玩游戲時想小便怎么辦?吃飯時想小便怎么辦?集體活動時想小便怎么辦?(教育幼兒在集體活動前、飯前、睡覺前上廁所,有小便時應及 時告訴 老師或阿姨,去上廁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濕褲子。)

          (2)教師請幼兒談談講講。

          小便時廁所里人多怎么辦?小便急怎么辦?(廁所人多時不爭先,不擁擠,依先后順序小便。小便急時,可與其他幼兒協(xié)商,讓自己先用廁所。)

          5.教男孩子上廁所。

          (1)教師請男孩子談談;怎樣上廁所才不會將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時,不要離便池太遠,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離便池太近,以免弄濕褲子。)

          (2)教師還要告訴男孩子,小便的時候肚子向前傾。

          6.教女孩子上廁所。

          教師請女孩子談談,怎樣上廁所才不會讓小便弄濕褲子?(小便時,要將褲子脫低一些,一只手扶好欄桿;蹲在便槽上小便,要用另一只手托住褲子。)

          7.請想上廁所的幼兒去小便。教師觀察幼兒入廁情況,及時予以評價。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3、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我的身體棒棒的》教學設計反思

          設計意圖:小班孩子初上幼兒園,一切都還不適應,不論是身心發(fā)展還是在生活與學習上都還有諸多不適應。設計這一課,是想讓孩子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該怎樣做才能確保自己身體健康無疾病,而且考慮到不論任何年齡階段的幼兒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挑食習慣。因此,想通過這節(jié)活動課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fā)展,從小抓起,對其今后的發(fā)展也是利大于弊。

          活動領域:生活與健康

          活動名稱:《我的身體棒棒的》(小班)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的水果、蔬菜及肉類等,并認識一些其它相關(guān)的內(nèi)容,讓幼兒知道挑食不利于身心健康。

          2.初步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3.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活動準備:PPT課件、自編兒歌《我的身體棒棒的》、音樂《健康歌》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用繪本故事《好餓的小蛇》導入活動課。(配合ppt課件)

          PPT1.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圓圓的蘋果。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2.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PPT3. 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fā)現(xiàn)了一根黃色的香蕉。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4.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PPT5. 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三角形的飯團。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6.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PPT7. 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fā)現(xiàn)了一串紫色的葡萄。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8.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PPT9. 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fā)現(xiàn)一個帶刺的菠蘿。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10.啊嗚—咕嘟!

          PPT11.啊!真好吃。

          PPT12. 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fā)現(xiàn)了一棵結(jié)滿紅蘋果的樹。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13.扭來扭去爬上樹,然后……張大嘴巴……

          PPT14.還是咕嘟!

          PPT15.結(jié)滿紅蘋果的樹呢?小蛇變成了一棵樹。

          PPT16.“啊—真好吃”。好餓的小蛇再也不餓了,擦擦嘴扭來扭去地走了。

          教師:(1)小朋友們,在剛才的故事中有誰告訴我小蛇都吃了哪些食物呢?最后小蛇還餓嗎?

          (2)孩子邊說邊出示圖示,讓孩子對照并再一次加深印象。(PPT17)

          (3)小結(jié):小朋友們回答的都正確。原來小蛇每次遇到食物時從不挑食,它什么都吃,所以最后好餓的小蛇再也不會感到饑餓,并且一天天地在茁壯成長。(PPT18)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也有一些東西想和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出示常見水果類的圖片(PPT19)

          (1).請小朋友對照圖片依次說出水果名稱,并想一想這些水果對人身體有哪些益處,隨即教師依次對圖片做以小結(jié)。

          (2).在出示一些其它的水果圖片,引導孩子嘗試說出這些水果的名稱。(PPT20)

          (3).教師小結(jié)。(多吃水果,會讓我們的皮膚光亮又嫩滑,而且還能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對我們的身體大有益處)。

          2. 出示常見蔬菜類的圖片(PPT21)

          (1).請小朋友對照圖片依次說出蔬菜名稱,并想一想這些蔬菜對人身體有哪些益處,隨即教師依次對圖片做以小結(jié)。

          (2).在出示一些其它的蔬菜圖片,引導孩子嘗試說出這些蔬菜的名稱。(PPT22)

          (3).教師小結(jié)。(蔬菜里還有大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能夠幫助我們補充每日所需的不同營養(yǎng)物質(zhì)及幫助我們清理腸道垃圾)。

          3. 出示常見蛋奶類及禽肉魚類的圖片(PPT23)

          (1).請小朋友對照圖片依次說出蛋奶類及禽肉類名稱,并想一想這些食物對人身體有哪些益處,隨即教師依次對圖片做以小結(jié)。

          (2).在出示一些其它的相關(guān)圖片,引導孩子嘗試說出這些名稱。(PPT24)

          (3).教師小結(jié)。(蛋奶類及禽肉類的食物應按身體每天所需要的營養(yǎng)進行補充,多食不僅不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加重我們的腸胃負擔,從而導致積食并引起疾病)。

          (三)結(jié)束部分

          (播放健康歌結(jié)束活動)小朋友們,今天我的活動課就到這里了,老師還為此給小朋友們編了一首兒歌,叫《我的身體棒棒的》。(我是一個乖寶寶,爸爸媽媽都愛我。不挑食也不剩飯,我的身體棒棒的)。并且配合音樂,和孩子一起做動作并結(jié)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回家后看看還有哪些食物是自己認識的,并想想這些東西對自己身體會有哪些益處。

          (五)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我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課程內(nèi)容,其中配有歡快的音樂和配音,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故事聽起來更生動豐富些,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加之配有色彩豐富亮麗的圖片,在配上相關(guān)的講解內(nèi)容,能更好地吸引孩子,便于孩子積極主動的認知與學習,知道挑食是不利于身體健康的,從而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在最后以邊表演邊唱兒歌的方式結(jié)束活動,是用“動”的方式來表達。期間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介紹食材那里內(nèi)容可以在豐富一些,講講不同的食材里都含有哪些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以在講的細致一些。

        4、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我會上廁所》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懂得有便意時要告訴老師。

          2.初步了解在幼兒園上廁所的方法。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4.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準備:提前將廁所衛(wèi)生清理干凈,準備好手紙盒、手紙桶。

          課件準備:《我會上廁所》圖片4張。

          活動過程

          一、鼓勵幼兒想上廁所時要告訴老師,知道大、小便要在廁所里。

          ——你們想小便或大便的時該怎么辦呢?

          ——可以大聲告訴老師:“老師,我想小便(大便)”。

          二、閱讀圖片《我會上廁所》,并告訴幼兒不同廁所的使用方法及男生女上廁所的方法。

          1.用坐便器的方法。

          ——如果是坐便器,小女孩要先脫下褲子,然后坐到馬桶上。

          ——坐好后就可以開始尿尿或大便了。

          ——上完后,用衛(wèi)生紙把尿尿或大便的地方擦干凈。

          ——擦過的衛(wèi)生紙要丟到垃圾桶里。

          ——穿好褲子,如果有拉鏈,別忘了把拉鏈拉好。

          ——按下沖水開關(guān),把馬桶沖干凈。

          ——最后記得認真洗手。

          2.繼續(xù)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蹲廁和男生用小便斗的方法。

          三、分別帶男孩、女孩到廁所,按照上面學到的知識,試試自己上廁所吧。

          溫馨提示

          1.建議本活動以小組形式開展,以便于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2.剛?cè)雸@的幼兒因不適應,往往會出現(xiàn)不愿在幼兒園如廁,會憋尿、憋便的情況,甚至會出現(xiàn)尿褲子、大便到褲子上的情形。教師態(tài)度要和藹,及時處理緊急狀況??梢韵葞в變赫J識廁所的設備及環(huán)境,陪伴幼兒了解使用方法,耐心引導,及時幫助,逐漸緩解幼兒緊張不安的情緒。

          3.教師根據(jù)本園的廁所情況,指導幼兒相應的如廁方法。如果幼兒園分男、女孩廁所,教師將幼兒分成男生組、女生組,分開指導。

          4.幼兒剛?cè)雸@,不要求他們自己擦屁股。知道小便、大便完了以后要擦屁股即可。

          5.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多次提醒、指導幼兒正確上廁所。

          5.可以購買《小豬拉臭臭》的圖畫書,組織幼兒一起閱讀,或者放在語言活動區(qū),請幼兒自己翻閱。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5、幼兒園小班健康主題《我會上廁所》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 熟悉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

          2. 喜歡幼兒園的生活。

          3. 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4. 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美好的一天”圖片;“一日活動車”情景圖片;“幼兒園的活動”組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導幼兒交流幼兒園有什么活動

          ——幼兒園有哪些活動呀?

          二:出示組圖,啟發(fā)幼兒思考幼兒園里的活動

          ——小朋友在做什么事情呢?是在什么時候呢?

          ——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三:出示情景圖片,幫助幼兒熟悉一日活動安排

          ——我們把這些圖片按時間先后一個一個放進車子里吧!

          四:出示組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還喜歡哪些活動

          ——小朋友們最喜歡幼兒園的什么活動呢?

          ——除了一日活動車上的活動,你們還喜歡什么活動?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6、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打雪仗》教學設計反思

          小班健康《打雪仗》教案(附反思)

          活動目標:

          1.體驗并練習往上扔與投擲的動作,提高上肢力量與動作的協(xié)調(diào)。

          2.讓幼兒感知白紙的變化與游戲的遞進,樂意參與游戲。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xié)調(diào)和靈活。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6.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7.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白紙若干;

          2.簍子20個;

          3.平衡木兩張;

          4.對照物牌子一塊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寶寶們,你們認識我嗎?我是什么老師?哇!小二班的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記住我是陳老師了。

          2.玩游戲:飄雪花

          (1)剛才陳老師給你們每個人都發(fā)了一張紙,今天啊我要跟你們一起用紙頭來玩游戲,你們想玩嗎?好,那請你們手打開,轉(zhuǎn)個圈,與小朋友之間分開一點,舉起你手上的白紙,我說123你們就丟下紙頭,讓白紙飄下來。師:像不像雪花?撿起來再來一次。

          (2)如果雪花高一點,會不會飄得更好看一點,那雪花怎么樣就高一點了呢?(用力往上扔)那我們一起試試把雪花用力往上扔。123用力扔。撿起來再來一次。

          (3)剛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是跳起來把雪花往上扔的,我們也來跳起來往上扔。123跳起來扔。嘗試2次??磥硌┗ㄟ€是不怎么高。

          (4)那我們把雪花疊小一點,看看能不能飛的更高一點,幼兒與老師一起將紙頭對折變小一點,疊好了的我們一起來,123扔。好像高一點了,我們再把它變小一點,幼兒將紙頭再對折一下,疊好了,我們一起來再扔,123扔。雪花還是不夠高。

          (5)雪花要飄高一點還很難,現(xiàn)在我們用力將雪花揉搓成一個雪球,用力揉、搓,就變成雪球了。雪球做好了嗎?那我們一起來把雪球往上扔,123 扔,扔的高不高?變成雪球比原來扔的高了,我們撿起來再來扔一次,看看誰扔的高。幼兒再扔一次。我發(fā)現(xiàn)寶寶都知道跳起來往上扔比較高,那我們一起來跳起往上扔。

          (6)我們往上扔會,那往前扔會不會?誰能把雪球扔到前面那塊布上?但是人不能靠近布,要站在平衡木后面扔,誰來挑戰(zhàn)一下,請1到2名幼兒嘗試。我們一起來往那塊布上扔扔看,幼兒嘗試往前扔。

          (7)你們想不想多一點雪球來扔,我這兒有四個簍子,簍子里有好多雪花,你要把雪花揉搓成雪球,雪球做好了就往布上扔,把簍子里的雪花都做成雪球。幼兒邊搓雪球邊扔,直到雪花都變成了雪球為止。教師觀察,提醒幼兒不要跨過平衡木。

          (8)哇!地上這么多雪球,怎么辦呢?請你們每人拿一個簍子去撿雪球。

          3.玩游戲:打雪仗

          (1)有這么多雪球,你們想玩打雪仗的游戲嗎?看看你們簍子里都有雪球嗎?如沒有老師幫其解決:你能給他一些雪球嗎?

          (2) 女小朋友跟老師到這邊來,站在平衡木后面,男孩站在你們那邊的平衡木后面,將幼兒分成兩邊,師問女孩:你們敢不敢跟男孩打雪仗?(敢)好,我們女孩子都很勇敢。

          (3)交代游戲規(guī)則:在玩打雪仗游戲時,要站在平衡木后面向?qū)Ψ饺尤?,不能跨過平衡木;還有雪球要一個一個扔,不能從簍子里倒出來,簍子里雪球扔完了,可以撿點回來再扔,游戲進行2到3次。

          (4)撿雪球:看雪球滾的滿地都是,請你們每人拿著自己的簍子去撿雪球,看看誰撿的多。撿完了,請你們坐到墊子上,休息一會。請你們把簍子里的雪球都倒到這兒來,看看能不能堆成一個大雪人。幼兒到指定地點倒雪球,師在一邊收簍子。

          4.放松整理:游戲《雪人融化》

          雪仗打完了,我們都變成小雪人了,請你們每個人擺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雪人造型,123擺好了嗎?(擺好了)擺好了就不能動哦,因為雪人是不動的哦。哎呀!不好,太陽出來了,雪人要慢慢地融化了:雪人的頭化了——頭低下來;雪人的手臂化了——手臂垂下來;雪人的肩膀化了——肩膀塌下來;雪人的屁股化了——坐下來;雪人的腿化了——躺下來。

          雪人融化的游戲好玩吧,(好玩)還想不想再做一次雪人?那我們再來一次。

          活動反思:

          《打雪仗》活動中,我改變了以往以幼兒動作發(fā)展為唯一教學目標的模式,我著重以幼兒的興趣入手。因為運動興趣是幼兒參加運動的主要驅(qū)動力,它不僅能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為達成增強幼兒體質(zhì)的目的提供重要條件,而且能為其今后終身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打下良好基礎。在前期的活動中,孩子們對“打雪仗”特感興趣,于是我在此活動中,把游戲“打雪仗”也預設在內(nèi)。我先讓幼兒用報紙自制雪球,通過自捏、自團,發(fā)展孩子的手部大小肌肉群,然后讓幼兒討論:雪球還可以怎么玩?通過討論,集思廣益,幫助個別幼兒,打開其思維,使運動內(nèi)容更豐富、更新穎。在此基礎上,根據(jù)孩子們的興趣,開展競賽活動“打雪仗”。在活動中,孩子們興致極高,個個積極參與,大家爭著、搶著把雪球瞄準對方扔過去。游戲結(jié)束分出勝負時,贏的孩子歡呼雀躍,而輸?shù)暮⒆觿t強烈要求再來一次,于是我提議讓孩子們討論,孩子們經(jīng)過討論后決定以三局定勝負。最后,盡管贏的還是贏了,輸?shù)倪€是輸了,但是大家還是非常開心,而且輸?shù)暮⒆右膊粴怵H,他們紛紛表示下次一定能贏,他們的這種永不言敗、執(zhí)意追求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新課程中一再強調(diào):要遵循整合性的原則。在預設的活動中,我除了游戲“打雪仗”以外,我還給孩子一段時間,讓孩子自由玩雪球,在玩中探索新的玩法,每當發(fā)現(xiàn)新的玩法時,我及時肯定、表揚,并跟他學,從而增強他的自信,激發(fā)他的表現(xiàn)欲望?;顒幼詈?,我則把孩子召集在我的周圍,大家坐下邊休息邊聊聊自己剛才最有趣、最開心的活動及玩法,在輕松、愉快、平等、朋友式的聊天中,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滿足,從中真正體驗到了運動帶給他們的快樂。

          在主題背景的活動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選擇教材、運用教材時,一定要根據(jù)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的發(fā)展水平以及孩子的興趣點,來選取、整合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喜好、欲望和愿望傾向,以各種游戲的形式開展體育活動的內(nèi)容,才能逐步使孩子的運動興趣向高層次、長久性和穩(wěn)定性發(fā)展。

        7、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我該怎么辦》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發(fā)生各種危險時,應該撥打的緊急電話。

          2、知道 110、119、120 所對應的險情類型。

          3、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重點難點

          知道 110、119、120 所對應的險情類型。

          活動準備

          兒歌,故事,110、119、120 的電話標識及險情類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說兒歌,導入。

          “黑貓警長、黑貓警長、喵喵喵,開著警車、開著警車、滴滴滴,小小老鼠、小小老鼠、哪里逃,一槍一個、一槍一個、消滅光。”“小朋友都知道黑貓警長非常的厲害,他每天都在保護著森林里的小動物的安全?!苯裉煳覀円黄鸶谪埦L去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講述故事,認識電話號碼并知道其用途。

          1、出示圖片 1 。

          提問:

          1)圖上都有誰?一只耳在干什么?2) “原來是一只耳在偷玉米,這時, 螳螂姑娘發(fā)現(xiàn)了,她要給警察打電話來抓小偷,你們猜猜她會撥打(119、110、120) 哪一個電話號碼呢?

          3)螳螂姑娘撥打了匪警電話 110,我們聽聽她是怎么說的呢?

          (“喂,110 嗎?110 嗎?110 嗎?紅牌樓北街 55 號玉米地里有小偷,請警察快來捉小偷”)

          4)我們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可以撥打匪警電話 110 呢?

          小結(jié):在生活中,如果我們遇到小偷偷東西、或者有人在打劫搶東西就可以撥打匪警電話 110, 警察叔就會來幫助我 們 。

          2、出示圖片 2。

          提問:

          1)圖片上發(fā)生了什么事?2)“剛才黑貓警長前來捉拿一只耳時,發(fā)現(xiàn)了不遠處的房子著火了.你們猜猜黑貓警長會撥打(119、110、120)哪一個電話號碼請消防員叔叔來救火呢?

          3)黑貓警長撥打什么電話?我們來聽聽他是怎么說的?(喂, 119 嗎?119 嗎?119 嗎?東大街 5 號發(fā)生了火災,請消防員來滅火。)

          5)平常我們還可以在什么情況下?lián)艽蚧鹁娫?119?

          小結(jié):平時,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房子著火了、汽車著火了,就要撥打火警電話 119,消防員叔叔就會趕來滅火。3、出示圖片 3。

          提問:1)白貓警士怎么了?2)“哎呀,不好了,在和一只耳決斗中白貓警士受了傷,昏倒在地。你們猜猜黑貓警長會撥打(119、110、120)哪一個電話號碼請救護車來救人呢?

          3)黑貓警長撥打了急救電話 120。我們來聽聽他會怎么說?

          (喂,120 嗎?120 嗎?120 嗎?雙楠路 8 號有人受傷昏倒,請讓醫(yī)生來救治。)

          4)我們還能在什么情況下?lián)艽蚣本入娫?120?

          小結(jié):在平時生活中,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人生病昏迷不醒或者受傷很嚴重時,就可以

          撥打急救電話 120,救護車就會及時來把他送到醫(yī)院進行搶救。

          三、游戲鞏固,知道 110、119、120 所對應的險情類型?!爱敯l(fā)現(xiàn)有小偷在偷東西,有人在打劫銀行,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撥打什么電話?” 出示電話號碼 110.

          現(xiàn)在我們要來玩一個“圖片找朋友”的游戲。請先仔細觀察你手中的 6 張圖片,發(fā)生圖片中的事情應該撥打什么電話號碼?請你把該圖片放在電話號碼標識的右邊的框內(nèi)。

          四、結(jié)束活動,總結(jié)

          今天小朋友又學到了新的本領,知道了匪警電話 110,火警電話 119,急救電話 120,這些電話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我們這些號碼能不能隨便打呢?為什么?

          五、家庭延伸:

          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電話,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查一查好嗎?

          活動總結(jié):

          本次活動是在孩子們對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和緊急電話號碼110、119、120 感興趣的基礎上,以孩子們十分喜歡的動畫人物黑貓警長貫穿整個活動.通過本次活動主要時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發(fā)生各種危險時,應該撥打的緊急電話。同時又知道110、119、120所對應的險情類型?;具_到預設目標。

          2、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參與性非常高,但是由于課堂中對孩子們沒有提規(guī)則要求, 課堂的秩序不是很好,如回答問題時七嘴八舌、被請到回答問題時不起立等。

          3、在觀察孩子們的操作過程中我還發(fā)現(xiàn)我的操作圖片找的不是十分恰當,如孩子知道法身圖片上的事情該撥打哪一個緊急電話號碼,但是他用語言表達不出圖片上發(fā)什么了什么事.

          4、孩子們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時,課堂太亂:上來分享的孩子的聲音太小,下面的孩子沒有安靜的傾聽。

        8、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哎呀我要嗯嗯啦》教學設計反思

          課程分析:

          小班幼兒初來幼兒園,總會帶著一點緊張、一點焦慮。幼兒在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過程中,除了情緒上的穩(wěn)定外,最大的挑戰(zhàn)還是生活中的自我服務能力。在日常觀察以及和家長的溝通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幼兒都不愿意在幼兒園大便,有的幼兒即使有便意也要忍到家里去解決,來不及就拉在了褲子里。如何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便意,并且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及時大小便,這是我現(xiàn)階段思考的問題。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具有良好的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目標,也是其他領域?qū)W習與發(fā)展的基礎。因此,結(jié)合學習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意識,對小班幼兒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隨著來園時間的增加和一日活動的開展,初入園的幼兒較以前活躍了,能夠和同伴進行互動交流,能夠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因此,我結(jié)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需要和思維特點,設計了本次學習活動。

          課程目標:

          1.在猜猜講講中,對“噗噗”進行有趣的聯(lián)想。

          2.知道“噗噗”后有便意了不憋著,愿意表達自己的需要。

          3.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jié)構(gòu),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了解保持個人衛(wèi)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課程準備:

          1.活動材料:小叮當PPT、律動《小星星》。

          2.幼兒已有經(jīng)驗:知道憋大便不舒服,知道“噗噗”了以后可能要大便。

          課程過程:

          一、叮當“噗噗”啦——情境導入,激發(fā)活動興趣

          1.出示圖片(小叮當),和小叮當打招呼。

          2.播放律動,和“小叮當”一起動一動。

          3.尋找小叮當。

          總結(jié):小叮當不要難為情,噗噗很正常,每個人都會噗噗的,小叮當你快出來吧。

          二、猜猜講講小叮當吃了什么——對“噗噗”進行聯(lián)想

          1.吃了什么東西,會“噗噗”?

          鼓勵幼兒對已有經(jīng)驗說一說

          2、吃了什么,會有圓形的噗噗?

          師:這是形狀很特別,是什么形狀的?

          師:小叮當可能吃了什么?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用有節(jié)奏的語言進行回應,如“西瓜西瓜圓圓,啊嗚啊嗚吃下去”,并配以肢體動作,增加趣味性。

          師:小叮當吃了那么多,小肚子都圓了,又忍不住“噗噗”。

          3. 吃了什么,會有噼啪的“噗噗”?

          師:聽,它還在吃什么? 這個聲音好特別。

          小叮當可能吃了什么啊?

          (咕嚕咕嚕的聲音、咔嚓咔嚓的聲音)

          總結(jié):小叮當有可能吃了特別的食物,所以才會有不同聲音的“噗噗”。而且不停地吃,肚子都吃撐了,難怪有那么多的“噗噗”。

          三、每個人都會“噗噗”——知道“噗噗”后有便意,不憋著,要及時表達自己的需要

          1.“噗噗”還會是什么樣的?

          師:“噗噗”除了有聲音,還會……

          2.想要“嗯嗯”了怎么辦?

          師:因為有時候“噗噗”了,會想要“嗯嗯”。

          師:在幼兒園要“嗯嗯”了,怎么辦?

          師:每個人都會有“噗噗”和“嗯嗯”。想“嗯嗯”了,就要快點向老師尋求幫助,或者自己去找小馬桶。

          3.一起來跳跳“嗯嗯”舞。

          師:小叮當還要教我們怎么自己去“嗯嗯”。讓我們一起來和小叮當跳一個嗯嗯舞吧。(播放音樂)

          師:找到自己“嗯嗯”的好方法了嗎?

          師:小叮當?shù)摹班培拧蔽?,告訴我們“嗯嗯”的時候先要脫下褲子,穩(wěn)穩(wěn)地坐在馬桶上,然后用力氣,“嗯嗯”好了以后還要記得擦屁股。

          課程反思:

          ★關(guān)注生活,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本次學習活動來源于幼兒的實際生活需要,結(jié)合小班幼兒初來幼兒園,有便意后不愿意在幼兒園解決的情況,在活動設計時選擇了有趣的游戲情境,講講關(guān)于“嗯嗯”的聯(lián)想,同時關(guān)注幼兒其他素養(yǎng)的培育。

          例如,在和“小叮當”打招呼的情境中,關(guān)注幼兒的禮貌養(yǎng)成;在尋找“小叮當”的環(huán)節(jié)中,運用過渡語提問“是誰‘噗噗’啦?小聲地問一問,是不是小叮當啊”,從而引導幼兒理解、發(fā)現(xiàn)別人“噗噗”時不要大聲詢問,要注意顧忌別人的情緒,因為這是別人的“小秘密”,進而使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不再教條化,讓整個學習活動變得生動有趣。

          ★注重鼓勵,讓想象變得更精彩

          活動中有較多的想象環(huán)節(jié),對于初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這樣的環(huán)節(jié)還需要適當?shù)囊龑?,尤其是借助畫面展開想象的過程。因此,想象前,幼兒對畫面的觀察就顯得至關(guān)重要。在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仔細看,多用鼓勵的語言激發(fā)他們細致觀察,引發(fā)他們觀察想象。

          例如,在對“圓形”食物進行想象的過程中,孩子們結(jié)合已有經(jīng)驗,想出了西瓜、龍眼、比薩餅、蘋果、棒棒糖等食物,教師就要表示出對幼兒想象的欣賞,進而鼓勵他們進一步借形想象。在借“聲音”想象的過程中,幼兒也能夠結(jié)合聲響的特質(zhì),說出跳跳糖、爆米花、雪碧等。由于教師的不斷鼓勵和欣賞,幼兒充滿了積極的情緒,想象過程也變得輕松精彩。

          ★啟發(fā)模仿,讓表達變得更清晰

          小班幼兒的語言表述常常滲透在師幼互動之中。在對食物進行聯(lián)想時,教師引導幼兒表述“可能是……”“我猜是……”,隨機創(chuàng)編了“××××圓圓,啊嗚啊嗚吃下去”等有節(jié)奏的語言,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啟發(fā)幼兒通過模仿、替代的方式,讓語言表述更完整、更清晰。

        9、幼兒園《我要上廁所》小班健康活動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向老師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知道有便意時及時入廁,養(yǎng)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課間、圖片。

          2、表格、哭臉笑臉標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小剛的褲子濕了》。

          2、集體討論:

          (1)故事里的小剛怎么啦?他為什么會尿濕褲子?

          (2)你尿過褲子嗎?尿在褲子里會有什么感覺?

          3、引導幼兒體驗尿濕褲子的感受:

          (1)出示體驗。

          (2)請幼兒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jié):現(xiàn)在是冬天,天氣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時告訴老師尿在褲子里,就會像剛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樣,冰冰涼涼、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褲子里會很臟、很臭。

          4、引導幼兒說說有了大小便該怎么做。

          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激發(fā)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1、課件一:蒙氏自主活動中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2、課件二:集體活動中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3、課件三:做操時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4、課件四:戶外活動時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小結(jié):你喜歡剛才的小朋友嗎?為什么?

          三、熟悉幼兒入廁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1、圖片一:廁所里外環(huán)境--簡單介紹入廁方法

          2、圖片二:廁所男女標志--區(qū)分男女廁所

          3、圖片三:男、女孩入廁--正確入廁

          4、圖片四:清潔員清理廁所--提醒幼兒要將大小便便到便槽里。

          四、判斷對錯

          1、介紹表格及哭臉笑臉標志

          2、引導幼兒根據(jù)圖中幼兒表現(xiàn)判斷對錯,并貼到表格中合適的位置。

          五、組織幼兒集體入廁

          活動延伸:

          1、學習正確大小便方法。便后整理衣服。

          2、生活中,加強幼兒入廁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反思:

          小班部分孩子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心情變得焦慮、緊張,有了便意時憋著,不敢上廁所、不敢向老師尋求幫助,以至于尿拉褲子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根據(jù)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我要上廁所”這一活動。目的是通過這次活動激發(fā)幼兒能大膽的表達有便意時的需求,養(yǎng)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的好習慣。

        10、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毛毛蟲變變變》教學設計反思

          活動目標:

          1.在講講玩玩的過程中,知道毛毛蟲吃了好吃的食物,會變成美麗的蝴蝶。

          2.幼兒初步養(yǎng)成每樣東西都吃,不挑食的好習慣!

          3.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4.讓幼兒了解常見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體建康成長。

          活動準備:

          圖片、音樂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學毛毛蟲爬一爬。

          老師扮演蟲媽媽,幼兒做蟲寶寶一起隨音樂爬一爬。(在爬行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把身體拉長、蜷縮。。。。。。)

          二、欣賞故事《毛毛蟲變變變》

          1.出示毛毛蟲,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2.學習故事《毛毛蟲變變變》。

          3.提問:毛毛蟲是怎么變成可愛的小蝴蝶的。

          4.教師小結(jié):毛毛蟲是因為吃了很多的食物才會慢慢變成蝴蝶的。

          三、游戲:《給毛毛蟲喂食》

          1.出示另一只毛毛蟲。

          2.邀請幼兒給毛毛蟲喂食,并引導幼兒說出,毛毛蟲、毛毛蟲我請你吃xx。

          3.教師小結(jié):每樣東西都要吃,才會變蝴蝶。

          四、游戲《我來變蝴蝶》

          1.要求:幼兒第一次吃一樣的東西,第二次吃自己喜歡的東西,第三次吃不一樣的東西。

          2.蟲寶寶吃飽了,美美的睡一覺,扭一扭變成美麗的小蝴蝶。

          五、活動結(jié)束。

          小蝴蝶在花園里一起玩一玩,飛一飛。再到外面飛一飛。

        11、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穿衣服》教學設計反思

          小班健康《穿衣服》教案(附反思)

          設計思路:

          在一日生活中發(fā)現(xiàn),目前大部分的孩子穿衣存在著問題,午睡起床有的穿衣不會穿、有的穿衣動作慢,還有的常常會出現(xiàn)反穿、倒穿的現(xiàn)象,離不開老師和阿姨的幫助,雖然教師一直鼓勵孩子自己穿衣服,可效果不大。要讓孩子做到生活自理,必須讓其明確生活自理的方法?!秳傄分赋觥坝歇毩⒆鍪碌脑竿?,學習正確洗手、穿脫衣服?!毙“嗟暮⒆釉谏钭岳砟芰Ψ矫嬉呀?jīng)逐漸增強了。因此學習正確的穿衣方法,對孩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活動,通過兒歌激發(fā)孩子學習的欲望,在聽聽、念念兒歌的過程中了解穿衣服的正確方法,并在比比誰穿的好的游戲過程中讓孩子們通過自主穿衣服,鞏固提高穿衣服的方法,提高自我服務的能力,同時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在聽聽、念念、做做的過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嘗試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務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6、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7、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熟悉兒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正確的方法穿衣服

          教學準備:

          1、幼兒已掌握領子、袖子、拉鏈等各部分的名稱。

          2、每位幼兒都穿均前襟對開、有拉鏈有領子的衣服,事先請大班的兩個孩子幼兒作好準備

          3、穿衣的步驟圖片4張(分別為兒歌中穿衣服的4個動作)

          教學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

          1、觀看大班和小班幼兒穿衣比賽

          師:今天請來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們小(1)班的弟弟妹妹進行穿衣服的比賽,我們小朋友來當裁判員,看看誰得第一名

          2、討論:為什么他穿衣服的動作這么快?(方法不一樣)

          3、請大班的幼兒再次演示,邊穿衣服邊念兒歌

          師:我們請大班的姐姐再給我們表演一遍(邊穿邊念)原來他是按照兒歌里的順序穿衣服的,所以這么快。

          二、感受交流

          1、集體欣賞兒歌(出示圖片)

          師:剛剛姐姐穿衣服的時候還配上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們再來聽聽《穿衣服》的兒歌是怎么樣的?

          2、變念兒歌變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出現(xiàn)相應的圖片(出示圖片:捉領子、蓋房子、小老鼠鉆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討論交流

          師:一共有幾張圖片呢?那我們一張一張看,到底怎么穿呢?謝老師也想學,你們一起幫我看看到底怎樣穿衣服?

          4、重點交流:

          (1)第一張圖片捉領子,師:怎么捉領子,領子朝上,兩只小手抓住領子,我們一起來捉領子

          (2)第二張圖片蓋房子,師:蓋房子,怎么蓋呢?蓋那里?(肩膀上),我來試試翻個跟頭蓋在頭上,就像蓋房子一樣

          (3)第三張圖片小老鼠出洞子,師:小老鼠在哪兒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進袖洞,這個動作象什么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張圖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師:怎么上呢?(讓小嘴巴閉緊,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緊緊的,就做了好朋友,這樣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勵幼兒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一起變做動作邊念兒歌(重復幾次)

          三、游戲體驗

          1、鼓勵幼兒看步驟邊念兒歌邊穿衣服,比比誰穿的又快又好

          重點引導

          2、個別指導 教師及時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孩子

          四、延伸活動

          午睡起床幼兒穿衣服時引導他們要按照兒歌里的穿衣順序進行

          教學反思:

          教學方法使用得當,將枯燥的穿衣方法通過兒歌的形式,借助穿衣的四個步驟圖片,將孩子推在前面,通過圖片引導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穿衣的方法,教師形象化地語言激起幼兒主動學習穿衣服的欲望,如“拉拉鏈”這一步的兒歌“吱扭吱扭上房子”拉拉鏈是四個步驟中最難的,幼兒很難掌握這個動作,通過形象化的語言使幼兒積極嘗試拉拉鏈的動作,如“耳朵豎起嘴巴閉緊,聽見了沒有?”幼兒邊說邊積極嘗試拉拉鏈的動作。幼兒在邊念兒歌邊操作,了解了穿衣服的正確方法,每個小朋友都積極嘗試,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穿衣的積極性。

        12、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保護小腳》教學設計反思

          小班健康《保護小腳》教案(附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腳的功能,懂得保護腳的方法。

          2、體驗腳對生活的重要性。

          3、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jié)構(gòu),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知道一些保持身體各部位整潔衛(wèi)生的方法。

          5、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6、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7、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仿真娃娃一個,眼罩若干

          2、特小的鞋、大鞋,高跟鞋、反季節(jié)的鞋的。

          3、海綿墊子、塑料地毯、晴綸地毯、地磚等鋪成的“道路”。

          活動過程:

          一、摸一摸,探索腳的結(jié)構(gòu)

          1、游戲?qū)搿?/p>

          教師出示仿真娃娃。

          孩子們,我們來玩?zhèn)€游戲,請你們蒙住眼睛,用你們的小手摸一摸,找找娃娃的小腳在哪里?

          2、通過摸一摸,初步了解腳的結(jié)構(gòu)

          孩子們,你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找到娃娃的小腳呢?小朋友們說了自己是怎么找到娃娃的腳,

          現(xiàn)在請你們來摸一摸自己的小腳。誰來說說,你的小腳上面有什么。 (小腳上有腳底、腳背、腳趾頭、腳趾甲)。

          二、動一動——深入探究

          1、感受腳的功能

          (1)孩子們,你們看前面有四條小路,它們是一樣嗎?我們?nèi)ド厦孀咭蛔吆脝?

          (2)、請小朋友們說說感受?

          你剛剛走了哪條小路?走上去有什么樣的感覺?(幫助幼兒豐富“滑滑的”、“軟軟的”、“麻麻的”、“硬硬的”等詞匯

          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小腳能夠感覺到硬的和軟的、光滑的和粗糙的、冷的和熱的。

          2、了解保護腳的方法。(看電視播放圖片)

          (1)小朋友們,我們的小腳有這么多的作用,怎么樣才能幫助我們的小腳,讓小腳找到自己最適合、最舒服的家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找一找吧。

          (2)教師播放圖片。

          教師一邊播放,一邊根據(jù)不同的鞋子提問,看到不合適、不舒服的鞋時,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用手勢打×。

          教師小結(jié):我們走路的地方有水泥地,也有瓷磚地,走在上面會扎腳,會涼,所以我們要穿鞋子,鞋子小了,我們的腳不舒服,大了走路不方便,熱天穿棉鞋又熱,所以我們的小腳要根據(jù)季節(jié)的不同穿合適的鞋子。

          三、議一議。

          請幼兒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講講,引導幼兒了解腳的作用,更能理解保護腳的重要性。

          孩子們,我們的小腳除了走路,還能做什么呢?(學袋鼠跳,跑步,跳舞,踢球,騎車等)。

          四、跳一跳——腳律動操,鍛煉腳的肌肉。

          小鴨小鴨,去捉大蝦;小兔小兔,蹦蹦蹦;袋鼠袋鼠,跳跳跳;我們一起跳起來。

          活動反思:

          幼兒期的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歲的幼兒正是身心發(fā)育的階段,缺乏一些必要生活經(jīng)驗,自我保護的意識較差,常常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后果。

        13、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保護鼻子》教學設計反思

          小班健康《保護鼻子》教案(附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愛護鼻子的意識。

          2、引導幼兒了解鼻子的作用,并學習擦鼻涕的方法。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6、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7、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師幼共同搜集能引起幼兒興趣、有特殊氣味的生活用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由添畫游戲?qū)牖顒樱撼鍪乱粡埼串嬐暾漠嬒瘢?師):這是一為粗心的小朋友在參加畫展時畫的一幅畫,這次她沒有的講,因為她這副畫沒有畫完整,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幅畫上缺少了什么東西?并引導幼兒把畫添完整。

          小結(jié):小朋友真聰明,這副畫缺少了鼻子,并教育幼兒平時做事情要細心,由此引出鼻子。

          (評:以添畫游戲?qū)?,既能引起幼兒興趣,又能開發(fā)幼兒智力,展開想象,為什么不得獎?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引出課題,為下一節(jié)做好鋪墊。)

          (二)活動部分

          1、玩游戲:師幼共同玩游戲《看誰的本領大》,引導幼兒用各種器官去嘗試分辨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物品的特殊氣味(醋、醬油、酒、水),勸說對的給予擊掌鼓勵。

          2、引導幼兒根據(jù)以往的經(jīng)驗說一說,鼻子還聞到過什么氣味(臭味、甜味、燒焦味等)。

          3、引導幼兒說一說鼻子的作用。

          鼻子除了用來聞味,還有什么作用?幼兒會說出:喘氣。教師給與相應鼓勵。舉例說明:人在感冒時鼻子容易堵塞,聞不到味,同時感覺喘不過氣來,那種滋味很難受,小朋友有那種感覺嗎?幼兒會答:“有”。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鼻子,不要讓他受到任何的傷害。

          (評:舉例說明鼻子的作用,幼兒更容易理解,更能增強幼兒保護鼻子的意識。)

          現(xiàn)在老師有個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一聽是怎么回事?故事的名字是《翹鼻子魯魯》。

          (評:進一步增強幼兒保護鼻子的重要性。)

          4、聽故事做討論:

          老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然后組織幼兒討論:魯魯做的對嗎?還有那些東西不能塞到鼻子里?幼兒自由回答,根據(jù)回答教師做補充。

          小結(jié):保護好鼻子,不能亂挖鼻子,不要把東西往鼻子里塞,這樣做很危險也很不講衛(wèi)生。

          (評:真實的故事情節(jié),說出了鼻子的重要性。通過幼兒討論,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并引深到生活中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5、叫幼兒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與幼兒談話,通過上面的游戲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鼻子的作用很大,難免有時流鼻子,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有鼻涕時,不要亂抹,要用手帕或紙巾把鼻涕擦干凈,那么用手帕怎么擦鼻涕?

          (1)幼兒自己用紙巾擦鼻涕。

          (2)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講解擤鼻涕的正確方法,用手帕或紙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側(cè)鼻孔,輕輕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側(cè)鼻孔,輕輕一擤,擦凈鼻孔周圍的鼻涕。

          評:通過教幼兒擤鼻涕的正確方法,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并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

          (三)結(jié)束部分

          組織幼兒用正確的方法,學擤鼻涕,對動作正確的幼兒給與鼓勵。

          (總評:形象直觀的授課方式,既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欲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理能力,自護意識與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到閱覽室,看有關(guān)保護鼻子的畫冊。

          活動反思

          鼻子是我們的五官之一,每個幼兒都知道,但是很多孩子都忽視了它的重要性,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身體,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減少意外傷害的發(fā)生,是幼兒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在活動過程方面通過談話交流、欣賞故事情境演練等形式使幼兒認識鼻子,了解鼻子的作用和保護鼻子的方法,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