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教案活動《來來往往的車》反思》屬于幼兒園中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中班社會教案活動《來來往往的車》反思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來來往往的車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最基本的交通安全規(guī)則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及已經(jīng)有的經(jīng)驗,知道紅綠燈、人行道、快車道、慢車道等設施的作用。
3、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
2、設置馬路場景:人行橫道線、紅綠燈、快慢車道。
剪下幼兒用書上畫有各種交通工具及行人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玩具娃娃,并以娃娃上街的游戲形式引入,街上的車很多,他很害怕,該怎么走?請小朋友幫助他。
2、在啟發(fā)幼兒想辦法的基礎上,讓幼兒知道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1)小朋友上街要有大人帶,不能自己走。
(2)行人走人行道,自行車走慢車道,汽車走快車道。
(3)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從人行道上過。
(4)大家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后果會怎樣?(馬路上的人、車輛很多,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隨便走,搶著走,會造成秩序混亂,有生命危險。)
3、游戲“紅燈停,綠燈亮”
當教師發(fā)出“綠燈“信號時,幼兒可以四處自由走或跑,當發(fā)出”紅燈“信號時,幼兒停住,重復進行,認識交通規(guī)則。
4、游戲“走哪里”
(1)引導幼兒認識環(huán)境:馬路上快慢車道、人行道。
(2)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張小圖片,說說畫面上有什么?
(3)幼兒聽教師指令:“一、二、三”手拿圖片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里。
與同伴交換圖片,再聽老師發(fā)出指令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里,講講自己是什么交通工具,在馬路什么地方行走。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的情緒一直很高,個別幼兒在活動場地興奮地奔跑。我及時介入轉(zhuǎn)移其行為,讓他看清交警的指揮手勢及紅綠燈。整個活動始終充滿著自然流暢、輕松溫馨的情感氛圍。
2、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特殊功能的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對于汽車的結(jié)構(gòu)、種類、功能有簡單的了解。
2、知道這些多功能的車與人們之間的密不可分的生活關系。
3、學習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行為。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提供若干場景的圖片如:“受傷現(xiàn)場”和“火災”
2.各種車輛的圖片,模型
3.緊急電話的圖片及紅綠燈的圖片
4.各種特殊功能車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播放特種車的音效
“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老師還請來了很多的車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2.出示多媒體課件。
認識這些特殊功能的車輛。如:灑水車、消防車,救護車、垃圾車、吊車等,老師再把車模型拿出來與幼兒分享。老師進行提問,讓孩子們說一說我們看到的是什么車,并且說出這輛車的用途。
師:小朋友們,今天早上爸爸媽媽送你來幼兒園的時候,你在馬路上看到最多的是什么?那這些汽車好朋友長得一樣嗎?對了,它們長得不一樣,它們還有很好聽的名字,而且這些汽車好朋友的本領可大了。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二、猜謎語
1.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能認識各種各樣的車。現(xiàn)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我們來玩一個猜謎的游戲好不好?請聽清楚老師的謎底,然后告訴老師這是什么車?
——下雨車,下雨車,邊下雨來邊唱歌。請問這是什么車?(灑水車)
——大嘴車,大嘴車,邊吃垃圾邊開車。請問這是什么車?(垃圾車)
——蓋樓房時運重物,長長手臂真神氣。(吊車)
——失火,救人都要它來幫忙。(消防車)
——抓壞人的時候,警察就會開著它出來。(警車)
——可以救人的車子。(救護車、警車、消防車。)
——信件信件用啥運。(郵政車)
——警察拿槍保護它,銀行門口經(jīng)常停。(運鈔車)
2.交流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那除了這些車子,你們還看見過哪種車?
(1)讓幼兒說一說你還看見過哪種車?談一談車在人們的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師傾聽,適當?shù)慕槿胗變赫勗?,引導幼兒說出完整的語言(如:我見過公交車,公交車是給人帶來方便的交通工具)
三、觀察比較
(出示消防車、警車、救護車圖片)讓幼兒觀察這些車的構(gòu)造
師:既然你們認識這么多車子,你們知道它們有什么共同點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車子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又是不一樣的?
小結(jié):這些車都有圓圓的車輪。消防車和警車的叫聲不一樣,消防車是紅色的,上面有水箱、管子和梯子,專門用來救火的。警車是白色的,專門用來抓壞人的。救護車上有紅十字。
觀察這些車的車輪,有些車的車輪數(shù)也是不一樣的,有的車子有兩個,四個車輪或六個車輪等。
四、互動
1.師:而且這些不一樣的車子都有不同的本領?下面就要用到這些汽車好朋友了。小朋友們看,圖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那我們應該找哪個汽車好朋友幫忙呢?
老師出示多媒體各種場景的圖片,讓幼兒想一想,(如:有人受傷了,需要什么車?發(fā)生火災了,需要用到什么車?)
2.緊急電話及紅路燈
師:剛剛我們幫助他們請來了汽車好朋友,開心嗎?(出示110、120、119的圖片)
(2)師:小朋友們這么了解我們的汽車好朋友,它們可開心了?,F(xiàn)在它們要帶著我們一起出去郊游。誰想做小司機,和它們一起去郊游?但是,在這之前小朋友們要和俞老師一起來學習交通規(guī)則。小朋友們,在過馬路的時候遇到紅燈時怎么辦,綠燈怎么辦,黃燈怎么辦?(出示紅綠燈圖片)
學習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
五、活動延伸
1.聽各種車的聲音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幫助他們請到了這些汽車好朋友,我們的汽車好朋友就要出發(fā)了,我們一起來聽聽第一個出發(fā)的是誰?
讓幼兒仔細聽,辨別出幾種不同的汽車(有消防車、救護車、警車和卡車等)
六、活動結(jié)束
聽音樂,小朋友們自由模仿開汽車的動作。
反思:
本次活動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猜謎、圖文并茂的互動游戲等方式來進行展開,讓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即從視覺上加深了他們對各種車的理解和認識,又從感受觀上體驗了游戲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3、中班社會活動教案《陌生人來敲門怎么辦》含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是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nèi)容。在我與幼兒的接觸中發(fā)現(xiàn),孩子對陌生人缺乏自我防范的意識,在日常與幼兒的談話中問到:"陌生人來你家你會怎么辦?"時,幼兒有的說:"我會請他進來,倒水給他喝。"還有的說:"我把門打開一小點,然后用棍子把他的眼睛戳瞎掉。"……聽了很是讓人擔憂。因此我特設計了此活動,力圖使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學會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陌生人到家應如何應對,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如果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學會正確的應對方法。
2、知道讓陌生人進家的危險性,并能根據(jù)來人的不同,正確應對。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學會幾種陌生人來敲門時的應對方法。
引導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正確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兔子布偶兩個,大灰狼布偶一個;2、兔子頭飾,灰狼頭飾;3、多媒體課件《陌生人來敲門怎么辦?》;4、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布偶表演《小兔乖乖》,引出活動內(nèi)容。
(1)(教師出示大兔子布偶。)兔媽媽:今天我要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得把我的寶寶乖乖一個人留在家里,可我真有些不放心。瞧,我的寶寶乖乖來了!(出示小兔子布偶)乖乖,你一個人在家可得小心,把門鎖好,任何人來敲門都不能開呀!
(2)小兔乖乖:知道了,知道了,媽媽你就放心吧!
(3)兔媽媽:那好吧,媽媽走了!(大兔子布偶下)(4)(出示大灰狼布偶)師:不好,兔媽媽剛走,大灰狼就來了。
(5)大灰狼:哈哈哈,聽說今天小兔子一個人在家,我得想個辦法讓小兔子把門打開,然后飽飽的美餐一頓。(播放一遍門鈴聲)(6) 師:哎呀,大灰狼在敲門呢。這可怎么辦呀?快快快,一起幫乖乖想個好辦法!
(7)大灰狼分別裝成不同身份的人,如送煤氣的、媽媽的同事等,請幼兒幫乖乖想出應對的方法。
2、提問:如果你是乖乖,一個人在家,壞人來敲門,你會怎么辦?
3、引導幼兒討論,說出不同的解決辦法。
4、請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看看片子里的小朋友怎樣應對有陌生人來敲門的情況?
(1)師:不僅小兔乖乖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奇奇小朋友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想知道奇奇是怎樣應對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看多媒體課件:先分步觀看,再總體觀看。
5、組織幼兒討論:奇奇教你了些什么好辦法應對陌生人?
6、引導幼兒根據(jù)觀看的內(nèi)容說出遇到陌生人敲門時應對的方法。
7、小結(jié):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如果你開了門,就會很危險,千萬不能開門。
8、角色游戲:《寶寶在家》。
分組讓幼兒分別扮演寶寶和陌生人,在游戲中運用正確的方法應對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
8、師幼共同小結(jié):當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并想辦法解決。
9、活動在音樂聲中結(jié)束。
活動反思:
本堂課通過讓孩子們演,讓孩子們看,讓孩子們想,讓孩子們說,在生生互動中孩子們基本知道當
知道當家里大人不在,有陌生人來時不能輕易給開門。如果萬一有陌生人闖進來要另計應變,與壞人斗智斗勇。
4、中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來來往往的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最基本的交通安全規(guī)則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及已經(jīng)有的經(jīng)驗,知道紅綠燈、人行道、快車道、慢車道等設施的作用。
3、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
2、設置馬路場景:人行橫道線、紅綠燈、快慢車道。
剪下幼兒用書上畫有各種交通工具及行人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玩具娃娃,并以娃娃上街的游戲形式引入,街上的車很多,他很害怕,該怎么走?請小朋友幫助他。
2、在啟發(fā)幼兒想辦法的基礎上,讓幼兒知道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1)小朋友上街要有大人帶,不能自己走。
(2)行人走人行道,自行車走慢車道,汽車走快車道。
(3)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從人行道上過。
(4)大家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后果會怎樣?(馬路上的人、車輛很多,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隨便走,搶著走,會造成秩序混亂,有生命危險。)
3、游戲“紅燈停,綠燈亮”
當教師發(fā)出“綠燈“信號時,幼兒可以四處自由走或跑,當發(fā)出”紅燈“信號時,幼兒停住,重復進行,認識交通規(guī)則。
4、游戲“走哪里”
(1)引導幼兒認識環(huán)境:馬路上快慢車道、人行道。
(2)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張小圖片,說說畫面上有什么?
(3)幼兒聽教師指令:“一、二、三”手拿圖片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里。
與同伴交換圖片,再聽老師發(fā)出指令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里,講講自己是什么交通工具,在馬路什么地方行走。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的情緒一直很高,個別幼兒在活動場地興奮地奔跑。我及時介入轉(zhuǎn)移其行為,讓他看清交警的指揮手勢及紅綠燈。整個活動始終充滿著自然流暢、輕松溫馨的情感氛圍。
5、中班社會活動教案《蜂蜜是怎么來的》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蜜蜂與蜂蜜的關系。
2、了解蜂蜜的味道及其在生活中的用處。
3、認識養(yǎng)蜂行業(yè)。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社會":《養(yǎng)蜂人家》。
掛圖:《蜂蜜是怎么來的》。
有關養(yǎng)蜂的小知識。
蜂蜜、可做果汁的蔬果,如胡蘿卜、黃瓜等。
【活動過程】
將蜂蜜放在碟子里,請幼兒嘗嘗味道,然后猜一猜:
——這是什么?
——你們知道它是哪里來的嗎?
觀察掛圖《蜂蜜是怎么來的》,介紹蜂蜜的由來。
——蜂箱是養(yǎng)蜂場里養(yǎng)蜂的地方。
——收蜜時,(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wǎng))采蜜人先戴好面罩打開蜂箱蓋;然后用噴煙器噴一噴,讓蜜蜂飛走。
——再取出一片片蜂巢。
——用刷子刷下還留在蜂巢上的蜜蜂。
——最后將一片片蜂巢放到機器上旋轉(zhuǎn),把蜂蜜甩出來。。
——流出來的蜂蜜,經(jīng)過處理,就可以裝瓶上市了!
大家一起來榨果汁啦!
——請幼兒選擇一中事先準備好的蔬果,放入果汁機,加入適量的水,蓋好蓋子,開始榨果汁。
品嘗果汁,并進行比較。
——把榨好的果汁倒出來,請幼兒品嘗,說說是什么味道。
——加入蜂蜜后再請幼兒品嘗,并說說又是什么味道;加蜂蜜前后哪一種更好喝。
——大家一起享用好喝的蜂蜜果汁。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
6、中班社會活動教案《面包哪里來?》含反思
【活動設計】
在孩子眼里,成人是多么了不起,每個孩子都希望長大,盡快進入成人的世界,模仿成人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必然的經(jīng)歷,從常吃的面包入手讓孩子們進入成人的世界,孩子們很感興趣,因此而主動參與,本節(jié)活動不僅為了孩子們開闊視野,還為了激發(fā)他們對成人勞動的感激之情。
【活動目標】
1、了解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
2、對面包師傅的勞動產(chǎn)生感激的情感。
3、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感受分享的快樂。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準備】
1、事先與幼兒園附近的面包房聯(lián)系,為幼兒的參觀做好準備。
2、課件:各種不同花色的面包。
3、實物面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你們喜歡吃面包嗎?(喜歡)。放課件,讓幼兒觀看各種不同花色的面包,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面包哪里來
孩子們,剛才我們看到的各種好吃的面包是從哪里來?怎么做出來的那?今天老師就領你們?nèi)⒂^面包房看一看,好嗎?教師提出參觀要求:不隨便離開隊伍,要有禮貌。
2、參觀面包房
帶領幼兒來到面包房,觀察面包房的環(huán)境布置。面包房里各種各樣的面包是怎樣擺放的呢?(整整齊齊、分類擺放的)
面包房里這么多好吃的面包是怎樣做出來?做面包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那?是誰做出了好吃又好看的面包那?
觀看面包師現(xiàn)場制作面包,介紹做面包的主要原料和步驟。(和面—做面包—擺面包—烤面包)
讓幼兒品嘗制作好的新鮮面包。產(chǎn)生對面包師的崇拜和感謝之情。
3、我來當回面包師
回到教室,讓幼兒回憶說說面包師是怎樣做成一個面包的,你能模仿一下面包師的動作嗎?
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制作面包的動作。
教師帶領幼兒念《面包歌》,邊模仿制作面包的動作。
三、結(jié)束部分:
香噴噴的面包是面包師傅辛勤勞動做出來的,我們吃到面包,應該謝謝這些面包師傅。
四、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活動投放彩色彩泥,皺紙、牙簽、模具等材料,鼓勵幼兒學學面包師傅制作面包,并將面包投放到“面包屋”供做游戲用。
【課后反思】
本節(jié)活動從幼兒身邊最熟悉的面包入手,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第一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通過親身觀看面包師制作面包,了解了制作面包的主要原料和工序,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自由模仿面包是制作面包師的動作,感受面包師的勞動,從而對面包師的勞動產(chǎn)生感激之情,整節(jié)課層層遞進,節(jié)節(jié)環(huán)扣,教育目標掌握得很好,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
7、中班社會活動教案《請到我家來做客》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請到我家來做客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jié)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說什么?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么?
在別人家里我們要怎樣表現(xiàn)?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么?
二、展開
1.經(jīng)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么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jié):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
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
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里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
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huán)境布置“家”進行游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jié)
比如:鉛筆,剪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jié)束
1.活動講評:根據(jù)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8、中班社會教案活動《馬路上的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掌握常見車的名稱、外形;
(2)知道 110、119、120幾種特殊號碼及其作用;
(3)形成初步的交通規(guī)則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特種車圖片、交通信號燈
(2)圖片、110、119、120號碼等。
活動過程:
?、駥?/p>
(1)出示特種車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①"你們見過這種車嗎?"②"知道它們的名字嗎?"重點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自身經(jīng)驗大膽地回答問題。
?、蛴變旱谝淮尾僮?/p>
(2) 教師清唱歌曲《汽車開來了》,幼兒傾聽初步認識車輛的名稱、聲音。
提問:①"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②"里面有什么聲音?聲音是什么樣的?"重點引導幼兒正確說出歌曲里的內(nèi)容。
?、舴窒斫?jīng)驗
(3)出示停車場,互相交流提問: "停車場里都停了什么車?"重點引導幼兒認識各種車的用途、特征(顏色、聲音.......)等。
?、粲變涸俅尾僮?/p>
(4)出示三種特種車輛(警車、救護車、消防車)及電話號碼:110、119、120,認識相應得號碼和用途。
提問:"這是什么車?它的聲音是怎么樣的?用來干什么的?不執(zhí)行任務時開在什么地方?
請幼兒說說是哪種車的號碼?在什么情況下?lián)艽蜻@個號碼?
重點指導幼兒認識三種特殊車輛的外觀、用途、聲音及撥打的號碼。
活動延伸:
幼兒畫馬路上的各種車。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開展就是建立在孩子的興趣之上的,以幼兒的發(fā)展為主體?;顒邮窃谝环N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顒拥哪繕硕ㄎ皇强茖W、合理的。本次活動運用基本圖形表現(xiàn)常見汽車的外形特征,體驗不同車輛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整個活動以“游戲”為載體,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個活動下來,孩子們應意猶未盡,其實在我們身邊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游戲,有時放開手腳玩一玩。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盡量地去挖掘孩子們的這一面,將他們原有的生活經(jīng)驗展現(xiàn)出來,讓他們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的重新建構(gòu),幫助他們提升經(jīng)驗,得到提高。
9、中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活動《來來往往的車》含反思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來來往往的車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最基本的交通安全規(guī)則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及已經(jīng)有的經(jīng)驗,知道紅綠燈、人行道、快車道、慢車道等設施的作用。
3、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安全。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
2、設置馬路場景:人行橫道線、紅綠燈、快慢車道。
剪下幼兒用書上畫有各種交通工具及行人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玩具娃娃,并以娃娃上街的游戲形式引入,街上的車很多,他很害怕,該怎么走?請小朋友幫助他。
2、在啟發(fā)幼兒想辦法的基礎上,讓幼兒知道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1)小朋友上街要有大人帶,不能自己走。
(2)行人走人行道,自行車走慢車道,汽車走快車道。
(3)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要從人行道上過。
(4)大家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后果會怎樣?(馬路上的人、車輛很多,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隨便走,搶著走,會造成秩序混亂,有生命危險。)
3、游戲“紅燈停,綠燈亮”
當教師發(fā)出“綠燈“信號時,幼兒可以四處自由走或跑,當發(fā)出”紅燈“信號時,幼兒停住,重復進行,認識交通規(guī)則。
4、游戲“走哪里”
(1)引導幼兒認識環(huán)境:馬路上快慢車道、人行道。
(2)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張小圖片,說說畫面上有什么?
(3)幼兒聽教師指令:“一、二、三”手拿圖片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里。
與同伴交換圖片,再聽老師發(fā)出指令站在相應的馬路場景里,講講自己是什么交通工具,在馬路什么地方行走。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的情緒一直很高,個別幼兒在活動場地興奮地奔跑。我及時介入轉(zhuǎn)移其行為,讓他看清交警的指揮手勢及紅綠燈。整個活動始終充滿著自然流暢、輕松溫馨的情感氛圍。
10、中班社會活動教案《馬路上的車》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馬路上常見的名稱和用途,嘗試按特征分類。
2、在游戲中遵守交通規(guī)則,爭做文明的小司機。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自制汽車小書 各類汽車圖片 車牌號碼 交通標志圖片
活動過程:
一、特殊車輛的用途
師: 我可以做這個位子嗎?
我這里有一本書,它里面提了一些問題,你們每回答對一個我就往前跨一步,直到做到這個位子。
1、果園里的果子熟了,農(nóng)民伯伯把它們摘下來,可是這么多的果子該怎么運呢? (大卡車)
2、小朋友想去秋游,可是怎么去呢? (大巴士)
3、taxi是什么車的意思? (出租車)
4、紅燈了,車子要停下來,可是有一輛車卻闖紅燈了,是什么車?
(警車110 救護車 120 消防車119)
師走共走4步做到位子上。
師:每種車都有它的特殊用途,有了車,我們就方便多了。
二、記錄車輛
出示KT板
師:這是什么地方? (停車場)
你們怎么知道的? (因為有停車場的標志P)
師:停車場里有幾輛車? (16輛)
這些車你們都認識嗎?
這些車能從什么特點來分?#出示記錄表
1、從功能上區(qū)分:
2、從顏色上區(qū)分:
3、從大小上區(qū)分:
小結(jié):原來車子的顏色、大小、功能都是不一樣的,因為不一樣,我們才能一下子就認出它。
三、游戲:找車牌
師: 停車場里有這么多的車沒人來開,讓我們來做小司機,開車子吧,你們來選一輛自己喜歡的車。
(放音樂)小司機準備好了嗎?綠燈出發(fā)拉,嘟嘟嘟,我開到馬路上了,開的快一點。<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wǎng).>是高速公路,我開的快一些,上山坡拉,下坡拉,紅燈了。出示紅綠燈標志,禁鳴標志。
師: 小司機,時候不早拉,把小汽車停到停車場里吧,但是我們停車場里的車子可不是隨便亂停的,在你們的椅子后面有車牌號碼,你們手里的汽車圖片反面也有號碼,看誰先找到自己的車位。
(幼兒找車牌)
師:小司機,車子停好了,我們回家拉。
活動反思:
中班的孩子因該開始學會記錄,所以我在這個活動中用了記錄表的形式,孩子們都記錄的很好,會寫簡單的數(shù)字,不會寫的可以用符號來表示。但是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說車子的特點時,雯雯說“可以從車子的種類來分。”分面包車、卡車、小轎車、110、120、119,分的不是很明確,有些模糊,下次因該就從特殊車輛、工程車、其它來分或許會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