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戴口罩”知多少》反思》屬于幼兒園中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中班健康教案《“戴口罩”知多少》反思
【活動目標】
1、糾正孩子戴口罩的誤區(qū),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及意義。
2、了解選擇與佩帶口罩的正確方法。
3、幫助孩子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確立正確的防“非”心態(tài)。
4、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5、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質地、式樣的口罩若干。(如4層一次性口罩、12層常用口罩、20層醫(yī)用口罩、卡通口罩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猜謎。(謎底為口罩)
2、討論:“口罩有什么作用?”(保暖、預防病菌侵入等)
二、集體討論:
1、引導語:“口罩朋友來我們班開展覽會,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參觀,自由發(fā)表意見。
3、設問:“為什么最近大家出門都要帶口罩?”
4、教師簡單總結:“口罩能不讓病菌侵入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常用的口罩是用紗布重疊而成的,4層的口罩能阻擋70%—80%的細菌,但是非典的病原體很強,所以最好要戴12層以上的??ㄍ谡蛛m然很漂亮,但它用的材料含有化學成分,對身體不好?!?/p>
5、重點討論:
(1)“一直戴口罩對身體好嗎?”
(2)“什么時候需要戴口罩?”
(3)“戴過的口罩怎樣收放?”
三、個別演示:怎樣正確戴口罩。
(1)個別幼兒演示戴口罩的方法,引導其余幼兒判斷正確與否。
(2)教師介紹:“口罩的大小要正好罩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太大或太小的口罩,病菌、灰塵等能從口罩兩側的邊緣進去?!?/p>
(3)演示討論收放口罩的方法。
四、擴展孩子預防“非典”的經驗。
幫助孩子了解預防“非典”其他重要的方法:“戴口罩是預防非典的一種重要方法,其他還有什么預防非典的方法呢?”
五、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中密切關注孩子預防“非典”的所作所為,錯誤行為及時糾正。提醒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2、中班健康活動教案《“戴口罩”知多少》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糾正孩子戴口罩的誤區(qū),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及意義。
2、了解選擇與佩帶口罩的正確方法。
3、幫助孩子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確立正確的防“非”心態(tài)。
4、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5、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質地、式樣的口罩若干。(如4層一次性口罩、12層常用口罩、20層醫(yī)用口罩、卡通口罩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猜謎。(謎底為口罩)
2、討論:“口罩有什么作用?”(保暖、預防病菌侵入等)
二、集體討論:
1、引導語:“口罩朋友來我們班開展覽會,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參觀,自由發(fā)表意見。
3、設問:“為什么最近大家出門都要帶口罩?”
4、教師簡單總結:“口罩能不讓病菌侵入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常用的口罩是用紗布重疊而成的,4層的口罩能阻擋70%—80%的細菌,但是非典的病原體很強,所以最好要戴12層以上的??ㄍ谡蛛m然很漂亮,但它用的材料含有化學成分,對身體不好?!?/p>
5、重點討論:
(1)“一直戴口罩對身體好嗎?”
(2)“什么時候需要戴口罩?”
(3)“戴過的口罩怎樣收放?”
三、個別演示:怎樣正確戴口罩。
(1)個別幼兒演示戴口罩的方法,引導其余幼兒判斷正確與否。
(2)教師介紹:“口罩的大小要正好罩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太大或太小的口罩,病菌、灰塵等能從口罩兩側的邊緣進去。”
(3)演示討論收放口罩的方法。
四、擴展孩子預防“非典”的經驗。
幫助孩子了解預防“非典”其他重要的方法:“戴口罩是預防非典的一種重要方法,其他還有什么預防非典的方法呢?”
五、活動延伸:
日?;顒又忻芮嘘P注孩子預防“非典”的所作所為,錯誤行為及時糾正。提醒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3、中班健康教案《蔬菜營養(yǎng)知多少》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蔬菜食用部位的了解。
2、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蔬菜營養(yǎng)。
3、能夠用幾種分類規(guī)則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蔬菜。
2、每組3-7種蔬菜,如:白菜、豌豆、黃瓜、絲瓜、馬鈴薯、西紅柿等。
活動過程
(一)小組討論
1、介紹幾種常見的蔬菜的營養(yǎng)的知識。
2、引導幼兒與小組同伴一起觀察桌面上的各種蔬菜,說一說這些蔬菜的顏色,吃什么部位?有什么營養(yǎng)?
(二)集體分享
1、組織幼兒交流小組討論的結果:這是什么蔬菜?什么顏色?我們吃它們的什么部位?
2、提問:你知道這些蔬菜有什么營養(yǎng)?
3、小結: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和食物纖維等。這些都是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因此小朋友們要多吃蔬菜。
(三)整理蔬菜
1、出示分類筐,引導幼兒討論:要整理桌子上的蔬菜,要怎么整理?
2、引導幼兒根據討論的分類規(guī)則將蔬菜整理到不同的框子中。
3、組織幼兒互相檢查討論分類是否正確。
反思與推進:
班上的孩子都能說出幾種常見的蔬菜名稱,有的孩子認識的還不少,在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觀察觸摸實物蔬菜讓孩子觀察里面,并通過讓孩子聞出味道,梓軒小朋友說:洋蔥的味道不好聞,我不喜歡吃洋蔥;西紅柿有維生素,我喜歡吃;于是就組織孩子說說喜歡吃的蔬菜及都知道蔬菜都有哪些營養(yǎng),但是他們對蔬菜的營養(yǎng)及對我們身體的好處還不是很了解,只是很籠統(tǒng)的回答蔬菜含有維生素,蔬菜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對幼兒來說確實難度很大,別說孩子,連我們老師都很難掌握,它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
4、中班健康教育教案《蔬菜營養(yǎng)知多少》含反思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蔬菜食用部位的了解。
2、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蔬菜營養(yǎng)。
3、能夠用幾種分類規(guī)則對蔬菜進行簡單的分類。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5、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蔬菜。
2、每組3-7種蔬菜,如:白菜、豌豆、黃瓜、絲瓜、馬鈴薯、西紅柿等。
【活動過程】
(一)小組討論
1、介紹幾種常見的蔬菜的營養(yǎng)的知識。
2、引導幼兒與小組同伴一起觀察桌面上的各種蔬菜,說一說這些蔬菜的顏色,吃什么部位?有什么營養(yǎng)?
(二)集體分享
1、組織幼兒交流小組討論的結果:這是什么蔬菜?什么顏色?我們吃它們的什么部位?
2、提問:你知道這些蔬菜有什么營養(yǎng)?
3、小結: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和食物纖維等。這些都是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因此小朋友們要多吃蔬菜。
(三)整理蔬菜
1、出示分類筐,引導幼兒討論:要整理桌子上的蔬菜,要怎么整理?
2、引導幼兒根據討論的分類規(guī)則將蔬菜整理到不同的框子中。
3、組織幼兒互相檢查討論分類是否正確。
【反思與推進】
班上的孩子都能說出幾種常見的蔬菜名稱,有的孩子認識的還不少,在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觀察觸摸實物蔬菜讓孩子觀察里面,并通過讓孩子聞出味道,梓軒小朋友說:洋蔥的味道不好聞,我不喜歡吃洋蔥;西紅柿有維生素,我喜歡吃;于是就組織孩子說說喜歡吃的蔬菜及都知道蔬菜都有哪些營養(yǎng),但是他們對蔬菜的營養(yǎng)及對我們身體的好處還不是很了解,只是很籠統(tǒng)的回答蔬菜含有維生素,蔬菜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對幼兒來說確實難度很大,別說孩子,連我們老師都很難掌握,它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
5、中班健康活動教案《蔬菜營養(yǎng)知多少》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嘗試想出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
3、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4、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PPT課件
配套課件:中班健康課件《節(jié)約用水》PPT課件
下載地址:www.banzhuren.cn/ppt/2296.html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停水送水的照片,引導幼兒說一說: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些人在干什么?
中班健康教案《節(jié)約用水》含PPT課件
3、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平時家里有沒有出現停水的情況。
4、教師組織討論:平時家里停水時,爸爸媽媽都是怎樣處理的?
5、教師提示幼兒思考:如果幼兒園或家里停水了,我們可以怎么辦?
(三)結束部分
看圖片,教師組織幼兒分組討論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
活動延伸:
1、教師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jié)約用水。
2、可嘗試引導幼兒制作提示卡,張貼在用水處,提醒大家節(jié)約用水。
反思與推進:
班上的孩子都能說出幾種常見的蔬菜名稱,有的孩子認識的還不少,在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觀察觸摸實物蔬菜讓孩子觀察里面,并通過讓孩子聞出味道,梓軒小朋友說:洋蔥的味道不好聞,我不喜歡吃洋蔥;西紅柿有維生素,我喜歡吃;于是就組織孩子說說喜歡吃的蔬菜及都知道蔬菜都有哪些營養(yǎng),但是他們對蔬菜的營養(yǎng)及對我們身體的好處還不是很了解,只是很籠統(tǒng)的回答蔬菜含有維生素,蔬菜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對幼兒來說確實難度很大,別說孩子,連我們老師都很難掌握,它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
6、中班健康教案詳案反思《小河馬的大口罩》
【活動設計背景】
最近發(fā)現本班出現幾個人一起吃一根棒棒糖的現象;為了讓幼兒明白講究衛(wèi)生的重要性;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衛(wèi)生課<河馬的口罩>
【活動目標】
讓幼兒通過了解故事明白怎樣才能讓自己更健康.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實物 口罩 磁帶<健康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出示口罩問:小朋友,這是什么?你見過誰戴口罩啊?他們?yōu)槭裁匆髂?
2、幼兒自由討論
3、師小結: 口罩可以抵擋細菌,防止細菌進入我們的身體.別人戴過的口罩上會有很多病菌.
(二)基本部分
1、現在我們一起來聽個關于口罩的故事,請你仔細聽,那個口罩是誰的,好嗎?
2、師講故事
3、討論:
那個大口罩是誰的?醫(yī)生為什么要給它藥和口罩?
小河馬在回來的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又有誰用過河馬的口罩呢?
那為什么第二天醫(yī)院有那么多病人呢?(引導幼兒說出傳染的原因)
4、小結:哦,原來別人用過的東西都會有病菌,特別是病人。所以,(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我們要注意衛(wèi)生,別人用過的口罩、毛巾、牙刷,我們就不要用了。
5、生病很難受,請小朋友想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少生病呢?幼兒自由說說,(如勤洗手,不吃變質的東西等)。
6、師:老師還有個辦法,也可以預防疾病,就是多運動.來我們一起來動動我們的身體吧,(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讓幼兒說做什么運動,然后大家跟著做.
(三)結束
到室外跳<健康歌>.
【教學反思】
我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發(fā)現我們班的幼兒沒有一起吃一根糖的現象了,反而經常聽到有小朋友說,那里有細菌,誰講衛(wèi)生的話語了.我相信幼兒已經從故事中學到東西了.
這節(jié)課的難點是理解故事內容,體會不講究衛(wèi)生的后果.在引導幼兒過程中,我層層深入,在幼兒回答完問題后,突然明白了,生活中要講究衛(wèi)生,不然就會生病.
7、中班主題教案詳案《“口罩”知多少》
一、設計思路:
“非典”悄悄來到上海,人們開始注意防護。常見的一種方法就是在人多密集的時候戴口罩。自從向孩子們介紹有關“非典”小常識以來,班里有一些孩子開始戴口罩上幼兒園。可孩子們并不是把戴口罩作為一種防“非”的手段,而是把口罩作為是同伴之間炫耀的資本。文文的臉很小,可偏要戴上媽媽的大口罩,說是戴口罩,不如說是掛在下巴上;靜靜戴的是印有蠟筆小新的卡通口罩,漂亮的外觀引來了孩子們的關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可卡通口罩的質地又是可想而知。孩子們在“非典”陰影的籠罩下,漸漸走進了戴口罩的誤區(qū)。因此,我根據班里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引導孩子了解戴口罩的意義以及正確選擇、佩帶口罩的正確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防“非”心態(tài)。
二、活動目標:
1、糾正孩子戴口罩的誤區(qū),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及意義。
2、了解選擇與佩帶口罩的正確方法。
3、幫助孩子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確立正確的防“非”心態(tài)。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fā)展。
三、活動準備:
各種質地、式樣的口罩若干。(如4層一次性口罩、12層常用口罩、20層醫(yī)用口罩、卡通口罩等)
四、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猜謎。(謎底為口罩)
2、討論:“口罩有什么作用?”(保暖、預防病菌侵入等)
(二)、 集體討論:
1、引導語:“口罩朋友來我們班開展覽會,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參觀,自由發(fā)表意見。
3、設問:“為什么最近大家出門都要帶口罩?”
4、教師簡單總結:“口罩能不讓病菌侵入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常用的口罩是用紗布重疊而成的,4層的口罩能阻擋70%—80%的細菌,但是非典的病原體很強,所以最好要戴12層以上的??ㄍ谡蛛m然很漂亮,但它用的材料含有化學成分,對身體不好?!?/p>
5、重點討論:
(1)“一直戴口罩對身體好嗎?”
(2)“什么時候需要戴口罩?”
(3)“戴過的口罩怎樣收放?”
(三)、個別演示:怎樣正確戴口罩。
(1)個別幼兒演示戴口罩的方法,引導其余幼兒判斷正確與否。
(2)教師介紹:“口罩的大小要正好罩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太大或太小的口罩,病菌、灰塵等能從口罩兩側的邊緣進去。”
(3)演示討論收放口罩的方法。
(四)、擴展孩子預防“非典”的經驗幫助孩子了解預防“非典”其他重要的方法:“戴口罩是預防非典的一種重要方法,其他還有什么預防非典的方法呢?”
(五)、 活動延伸:
日?;顒又忻芮嘘P注孩子預防“非典”的所作所為,錯誤行為及時糾正。提醒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8、中班健康優(yōu)秀教案《蔬菜營養(yǎng)知多少》含反思
一、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蔬菜食用部位的了解。
2.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蔬菜營養(yǎng)。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fā)展。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蔬菜。
2..每組3-7種蔬菜,如:白菜、豌豆、黃瓜、絲瓜、馬鈴薯、西紅柿等。
三、活動過程
(一)小組討論
1.介紹幾種常見的蔬菜的營養(yǎng)的知識。
2.引導幼兒與小組同伴一起觀察桌面上的各種蔬菜,說一說這些蔬菜的顏色,吃什么部位?有什么營養(yǎng)?
(二)集體分享
1.組織幼兒交流小組討論的結果:這是什么蔬菜?;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什么顏色?我們吃它們的什么部位?
2.提問:你知道這些蔬菜有什么營養(yǎng)?
3.小結:蔬菜中含有大量水分、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和食物纖維等。這些都是我們身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因此小朋友們要多吃蔬菜。
(三)整理蔬菜
1.出示分類筐,引導幼兒討論:要整理桌子上的蔬菜,要怎么整理?
2.引導幼兒根據討論的分類規(guī)則將蔬菜整理到不同的框子中。
3.組織幼兒互相檢查討論分類是否正確。
反思與推進:
班上的孩子都能說出幾種常見的蔬菜名稱,有的孩子認識的還不少,在活動中我通過讓孩子觀察觸摸實物蔬菜讓孩子觀察里面,并通過讓孩子聞出味道,梓軒小朋友說:洋蔥的味道不好聞,我不喜歡吃洋蔥;西紅柿有維生素,我喜歡吃;于是就組織孩子說說喜歡吃的蔬菜及都知道蔬菜都有哪些營養(yǎng),但是他們對蔬菜的營養(yǎng)及對我們身體的好處還不是很了解,只是很籠統(tǒng)的回答蔬菜含有維生素,蔬菜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對幼兒來說確實難度很大,別說孩子,連我們老師都很難掌握,它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