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題教案《我的家》反思》屬于幼兒園小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小班主題教案《我的家》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初步體驗家人間的親情。
2.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萌發(fā)愛父母的情感。
3.學會愛家人、家鄉(xiāng)、祖國的美好情感。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每人帶一張全家福、《我愛我家》音樂、教師、jiefangjun的圖片、風光照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家及家人
1.師:家里有幾口人,他們分別是誰?(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2.欣賞歌曲《我愛我的家》,說說自己的感受。
3.能幫爸爸媽媽做什么?
4.表達對父母的愛。(可以說一句話,也可以送禮物)
二、家人以外的愛
1.除了愛父母還會愛哪些人?(老師、jiefangjun、等等)
2.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并簡單介紹一下各行業(yè)的情況。
三、對大家庭的熱愛
1.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共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面,這個家的名字叫《中國》,小朋友們愛不愛我們的大家庭呢?(愛)
2.看照片《各地的風光》
3.感受我們的祖國真?zhèn)ゴ蟆?/p>
活動延伸:
1.教師畫好的房子輪廓,小朋友人手一份。
2.油畫棒人手一份。
3.打扮我們的家,給自己的家涂上顏色。
活動反思:
家是我們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兒最為重要,最安全、最為親切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兒最親密的人,也是給幼兒最多體驗的人。!.快思.教案網(wǎng)出處!孩子們在家里享受著父母的愛,是全家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滿足,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了父母對他們的關愛,體會到成人的辛勞。并由此活動萌發(fā)了幼兒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產生了愛家人、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小班主題活動教案《我愛我的家》含反思
【活動思路】
家是幼兒熟悉的地方,是幼兒最為重要,最為親切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兒最為親密的人,也是給幼兒最多親情體驗的人。孩子們在家里享受著父母的愛,是全家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滿足,但他們能體會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嗎?能體會成人的辛勞嗎?父母的付出能得到愛的回報嗎?讓幼兒認識自己家人及與家人的關系:感受家人一起生活的甜美,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知道愛家人并尊敬他們,學習關心愛護家人,并能用適當?shù)恼Z言、行為等多種方式表現(xiàn)出來。
一、環(huán)境設置
1、布置“我的家”、“我長大了”、“孩子的話”等專欄。
2、開辟游戲角,為幼兒提供抽屜、盒子等供幼兒整理自己的東西。
3、設置娃娃家游戲區(qū),收集提供扮演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衣物及用品(如皮包、錢夾、眼鏡等),供幼兒游戲。
二、家園共育
1、請家長填寫問卷調查表。
2、家長幫助幼兒收集全家照及幼兒成長階段照片。
3、家長給幼兒介紹他小時候的事。說說家人是怎樣關心愛護孩子的,特別說說孩子生病、進步時家長的心理感受,讓孩子體會家人深深的愛。
4、家長適時向幼兒提出要求,教給孩子愛親人的表現(xiàn)方式,對孩子的愛心表現(xiàn)及時肯定和鼓勵。
5、家長聽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是如何評價家長的,適度調整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重視情感交流。
6、歡迎家長積極參加親子樂園活動。
7、印發(fā)“夸夸寶寶”記錄表,請家長填寫寶寶在家關心家人的事情。
三、語言區(qū)
1、故事欣賞:《不愿長大的小猴》
2、提供兒歌錄音帶《我愛媽媽》、《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等。
3、提供指偶供幼兒表演。
四、益智區(qū)
1、提供操作卡(1~5個大小不等的蘋果、點心、玩具等)供幼兒練習排序。
2、提供吃、穿、用等實物卡片,供幼兒進行分類活動。
五、科學區(qū)
提供多種瓶、蓋,讓幼兒探索。
六、美工區(qū)
1、提供半圓形有色小圖形,供幼兒拼拼貼貼“大家都笑了”。
2、提供廢紙,供幼兒剪面條等。
3、提供彩紙,供幼兒折小花、小包等,為媽媽做禮物。
4、提供油泥,供幼兒搓、團、壓,為家人做好吃的點心。
七、生活區(qū)
1、提供小型家具、餐具等布置自己的家。
2、提供自制小衣服,供幼兒練習扣紐扣。
八、建構區(qū)
提供各種積木、各種房子的照片或圖片供幼兒搭建美麗的家。
九、角色區(qū)
收集各種廚具、餐具、家具、服裝及爸、媽用品(如包、錢夾、眼睛、相機等)供娃娃家游戲用。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3、小班主題教案活動《我的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談談、講講、整理物品的過程中,了解、感知衛(wèi)生間、廚房、臥室所不同的功用。
2、體驗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衛(wèi)生間、臥室、廚房”物品若干、創(chuàng)設衛(wèi)生間、廚房、臥室的情景、錄象。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
哪個小朋友愿意和老師,好朋友講講自己家有幾間房子啊?你們是在哪里吃飯、洗手、睡覺的呢?
1、幼兒間互相講講
2、請個別幼兒講講
原來,小朋友家里都有衛(wèi)生間、臥室、廚房,老師家里也有衛(wèi)生間、廚房、臥室,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的家?
二、播放錄象
衛(wèi)生間、臥室、廚房。分別提問:看看這是什么地方?你是從那里看出來的?它有什么用?
總結:剛才,小朋友都看了老師家的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發(fā)現(xiàn)這三間房子是不同的,里面的物品也是不一樣的。
三、整理收拾
1、今天娃娃家里的媽媽在大掃除,媽媽把衛(wèi)生間、臥室、廚房里的物品都拿到了外面,洗洗曬曬,媽媽一個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很累,想請小朋友來幫助媽媽一起整理收拾。
2、幫媽媽把廚房間的物品送到廚房間;把衛(wèi)生間的物品送到衛(wèi)生間;把臥室的物品送到臥室,千萬別送錯。
3、收拾好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一起幫媽媽整理的家,看看都放對了嗎?
四、分享交流
小朋友幫媽媽做了那么多的事,現(xiàn)在媽媽請小朋友快快回到座位上休息,告訴旁邊的小朋友,我今天幫媽媽整理什么物品,放到了哪里。
媽媽今天很感謝小朋友,希望小朋友回家后也能幫自己的媽媽整理整理家中物品,好嗎?
活動反思:
在每一次活動的實施前,老師都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多為孩子思考一下,孩子的年齡特點是什么?孩子的興趣熱點是什么?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活動,我想效果會是不錯的。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在講講自己的家,看看自己家的基礎上充分的感知、了解了衛(wèi)生間、臥室、廚房的不同特點;在動手操作整理家的過程中,孩子們進一步了解衛(wèi)生間、廚房、臥室的不同功用;并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也體驗了幫媽媽做事的快樂,萌發(fā)了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4、小班健康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設計意圖:
“家 ”是一個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在設計時我想到小班孩子總是不善表達,對“小班孩子能說什么,能說到什么程度”等問題進行了思考。為此,我試圖在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基礎上,把活動重點確定為“學會用正確的語言說出爸爸媽媽的姓名及家庭住址。為了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我用木偶“小鴨和小雞 ”貫穿整個活動。引導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家 ”的幸福。重視幼兒的思考與交流,歸納與提升,并自然地滲透健康,社會等多方面的教育。
活動目標:
1、能初步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會說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姓名及家庭住址。
2、萌發(fā)孩子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3、初步感知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初步體驗家人間的親情。
4、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萌發(fā)愛父母的情感。
5、學會愛家人、家鄉(xiāng)、祖國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自己的家住哪里。
2、木偶小鴨,小雞各一個及動物全家福照片各一張。
3、音樂:讓愛住我家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小鴨,小雞,引發(fā)幼兒與木偶交流的興趣。
今天,小鴨和小雞來到我們小一班,想和小朋友們做個朋友。它倆還不認識我們班的小朋友呢,怎么辦呢?先讓我們自己來介紹一下吧!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爸爸媽媽的姓名,家庭住址。
(1)木偶小鴨,小雞示范講述。
小鴨邊出示照片邊說:我是小鴨,我的爸爸叫公鴨,媽媽叫母鴨,我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家住在 XX新村X幢X號,歡迎大家到我家去玩。
(2)鼓勵幼兒大膽向木偶小鴨,小雞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
我的家里有哪些人?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我家住在什么地方?最近我家有什么特別開心的事情?
3 激發(fā)幼兒對家的熱愛之情。
(1)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2)集體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
小鴨,小雞:我們也喜歡自己的家,我愛我家。
活動延伸:
幼兒帶一張全家福,在語言活動區(qū)互相介紹自己家的簡單情況,說說家里的電話號碼。
教學反思:
家是我們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兒最為重要,最安全、最為親切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兒最親密的人,也是給幼兒最多體驗的人。孩子們在家里享受著父母的愛,是全家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滿足,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了父母對他們的關愛,體會到成人的辛勞。并由此活動萌發(fā)了幼兒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產生了愛家人、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5、小班主題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初步體驗家人間的親情。
2.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萌發(fā)愛父母的情感。
3.學會愛家人、家鄉(xiāng)、祖國的美好情感。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每人帶一張全家福、《我愛我家》音樂、教師、jiefangjun的圖片、風光照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家及家人
1.師:家里有幾口人,他們分別是誰?(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2.欣賞歌曲《我愛我的家》,說說自己的感受。
3.能幫爸爸媽媽做什么?
4.表達對父母的愛。(可以說一句話,也可以送禮物)
二、家人以外的愛
1.除了愛父母還會愛哪些人?(老師、jiefangjun、等等)
2.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并簡單介紹一下各行業(yè)的情況。
三、對大家庭的熱愛
1.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共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面,這個家的名字叫《中國》,小朋友們愛不愛我們的大家庭呢?(愛)
2.看照片《各地的風光》
3.感受我們的祖國真?zhèn)ゴ蟆?/p>
活動延伸:
1.教師畫好的房子輪廓,小朋友人手一份。
2.油畫棒人手一份。
3.打扮我們的家,給自己的家涂上顏色。
活動反思:
家是我們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兒最為重要,最安全、最為親切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兒最親密的人,也是給幼兒最多體驗的人。!.快思.教案網(wǎng)出處!孩子們在家里享受著父母的愛,是全家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滿足,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了父母對他們的關愛,體會到成人的辛勞。并由此活動萌發(fā)了幼兒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產生了愛家人、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6、小班主題公開課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活動一 可愛的家
教學目的:
1.主要讓幼兒認識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2.初步讓幼兒了解數(shù)的概念,學會比較大小、高矮
3.讓幼兒發(fā)展動手能力,對繪畫、手工等美術活動感興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準備:大、小皮球各一個,白紙每人一張。彩色筆錄音帶一盒。高矮紙筒各一個,掛圖一幅。
教學過程:
1.談話活動:出示掛圖,讓幼兒說說自己家的住房及各個房間的用途,家中有那些東西。
2.結合家中的生活物品,學習5以內數(shù)數(shù),比較大小與高矮。教師出示大、小皮球,問幼兒那個大那個小,然后再出示高矮紙筒問幼兒那個高哪個矮。教師還可以拿幼兒和老師比較,問幼兒是老師高還是幼兒高,還可以問爸爸和媽媽誰比較高等。
3.讓幼兒聽音樂,繪畫。
4.作業(yè),讓幼兒做幼兒用書作業(yè),找爸爸、媽媽的物品。
5.小結。
活動二 全家福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大家庭的溫暖與快樂,懂得家人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尊重。
2、引導幼兒了解家庭成員的稱謂和關系。
活動準備:請家長配合拍全家福照片,布置“快樂一家人”展板。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自由觀看“快樂一家人”展板。
小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快樂而溫暖的家,家是什么呢?(復習家的散文)這里有許多個快樂的家庭,大家自由觀看一下,看看你認識這些家庭么?
2、幼兒講述自己的家庭剛剛大家都觀看我們的“快樂一家人”展板,你看到了那些人呢?你能講講你自己家里有那些人?怎樣稱呼?通常我們在介紹朋友或家人時,要按照年齡介紹,如爺爺年紀最大,就先介紹爺爺奶奶,然后是爸爸媽媽,最后才是自己。
那么在你的家里誰最高?誰最矮呢?(指著照片說)
3、講故事《愉快的一天》。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兔爺爺和兔奶奶住在那里?今天他們?yōu)槭裁茨敲锤吲d呢?
(3)兔奶奶要去采蘑菇,小兔子怎么說的?
小兔子懂得尊重爺爺奶奶,知道他們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主動幫助爺爺奶奶做事情,我們小朋友也要向他們學習,經常去看望爺爺奶奶,聽他們的話,關心他們,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三 我的好媽媽
活動目標:
1、結合三八節(jié),引導幼兒了解媽媽為孩子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使幼兒萌發(fā)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2、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知道三月八日,能用簡單的話對媽媽的感謝。
活動準備:
1、邀請媽媽來園,同慶三八。
2、歌曲《我的好媽媽》磁帶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安靜的坐好,老師請兩三個家長講一講孩子的成長過程、趣事等,使幼兒體會媽媽為自己成長付出的辛勞。
2、老師簡單介紹三八節(jié)的來歷,引導幼兒了解三八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啟發(fā)幼兒親親媽媽,對媽媽說句感謝的話,如:“謝謝媽媽,媽媽辛苦了”等。
3、游戲:我愛媽媽。
讓幼兒和媽媽背對背坐,根據(jù)老師的提問,如:媽媽最喜歡吃什么水果?讓媽媽先寫出來,再請幼兒說出,看是否一致。以答對的為勝。(要求媽媽先寫。幼兒在說)
4、歌表演《我的好媽媽》。
活動四 我愛爸爸媽媽社會活動:我愛爸爸媽媽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2、喜歡爸爸媽媽。
(二)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有關爸爸媽媽工作的服裝或工具一件,布置全家福照片專欄。
2、家長事先向孩子介紹自己的姓名、工作、住址及電話等。
3、準備教育掛圖《社會領域活動: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設置問題:圖畫上有哪些人?你們家都有些誰?他們做什么工作?你們愛他們嗎?
2、請幼兒觀看“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
3、爸爸媽媽模仿秀:讓幼兒穿上爸爸媽媽的服裝,模仿自己的爸爸媽媽,請同伴猜猜,他們是做什么工作的。教師可為幼兒表演攝像。
音樂游戲:愛的禮物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
2、說出對媽媽的感覺,嘗試用不同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感謝。
(二)活動準備:兒歌《小板凳》、蠟筆、圖畫紙、剪刀
(三)指導要點:
1、師以談問話的形式引入活動。
問幼兒:媽媽平時很照顧我們,我們應該怎樣跟她說話謝謝呢?
2、師與幼兒討論向媽媽表達謝意的方式。
3、教幼兒念兒歌《小板凳》。
4、與幼兒討論:除了送禮物謝謝媽媽,我們還可以做哪些事呢?(如捶背、幫忙拿東西……)請幼兒回家除了送爸爸媽媽禮物外,也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捶捶背或做點其他的事。
5、協(xié)助幼兒在紙上畫上自由想畫的畫畫下來,師幫幼兒寫上給媽媽的甜甜的話,回家時送給媽媽。
活動五 扮家家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創(chuàng)意的布置家庭環(huán)境。
2、享受扮演爸爸媽媽的樂趣。
3、感受和想像音樂表現(xiàn)的家庭生活的情景。
二、活動"來;自.屈;老師;教.案;準備
1、歌曲《扮家家》的錄音帶,錄音機。
2、家庭物品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聆聽音樂,想像音樂表現(xiàn)的家庭生活情景。
2、教師與幼兒共同玩游戲《扮家家》,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甜蜜。
3、與幼兒一同討論:如果要將扮演區(qū)變成一個家,該有些什么東西。
4、與幼兒一起搜集材料,如布、紙箱、服裝、餐具、家具等。
5、利用區(qū)域活動時間,將扮演區(qū)變成一個家。
6、老師制作頭飾若干,鼓勵幼兒到扮演區(qū)參與家庭扮演。
活動六 瞧我多能干
活動目標:
1、 激發(fā)幼兒主動幫助家人做事的愿望。
2、引導幼兒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準備:圖片四幅、值日生胸卡2個、每人一塊舊手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幼兒隨音樂進活動室。
2、師:“小朋友,新年已經過去了,我們又長大一歲了。今年是雞年,我們長大了!能幫爸爸媽媽做許多事情了!”
二、基本部分
1〉瞧我真能干
1、師:“小朋友們,你在家都幫助媽媽干什么活了?”
2、師:“小朋友們,我們都長大了,都是大孩子了,想一想我們大孩子還可以幫幫媽媽干什么呢?(引導幼兒想想說說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棒,都可以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了!我想,你們的爸爸媽媽有了你們這些小幫手,一定可高興了!什么?你不相信!不信你看看小紅一家就知道了!”
2〉學習兒歌《小幫手》
1、師:“小紅在家跟你們一樣,也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呢!(出示圖片)你們看,小紅在家都做了誰的小幫手呢?”
2、幼兒自由觀察,并說說小紅都做了誰的小幫手,幫助做了什么?以及被幫助人的反應。并把幼兒所說的內容以一句話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
3、教師示范朗誦兒歌《小幫手》,并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小幫手》。
3〉游戲形式反復掌握兒歌1、師生對句形式:
爺爺( ),我拿( )。 奶奶( ),我拿 ( )。
媽媽( ),我拿( )。爸爸( ),我來 ( )。
大家都把我()。我是家里的( )。
2、男女對句形式:如兩組隊員,一組隊員說上半句,另一組隊員說下半句。
4〉瞧我多能干
1、師:“我們的小朋友真棒!在家里都能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小幫手,再也不當小皇帝了!那在幼兒里應該怎么做呢?你能幫老師做什么?(引導幼兒積極發(fā)言,爭做班級的小主人,不做班級的大懶蟲?!?/p>
2、表揚個別平日里表現(xiàn)良好的幼兒,鼓勵幼兒都向他們學習,制定班級小小值日生制度,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班級各種制度的管理。
三、結束部分
1、師:“小朋友,通過今天我們一起做游戲,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這么棒,早就不做小皇帝,改做自己的小主人了!(豎起大拇指)”
2、師:“看來,我也得加緊努力,多學一些本領,我也要做自己的小主人! 對,我看到外面的大型玩具臟了,我可要去幫小朋友們擦得干干凈凈,那樣,小朋友們就可以高高興興的玩了!可是――那么多玩具,我什么時候能擦完呀?小朋友等級了怎么辦?
四、活動延伸:建議家長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較學會新的生活技能。
活動七 我真可愛活動過程
1、看一看
(1)找伙伴:引導幼兒說說是怎樣找到小伙伴的,以及眼睛還能看見什么。
(2)討論:怎樣正確地保護眼睛。
2、聞一聞
(1)提供裝有香水、醋、茶葉等各種材料的瓶子,請幼兒聞一聞,說出瓶中裝著什么。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交流鼻子還能聞到哪些氣味。
(2)教師講述故事《奇奇的鼻子》。
3、嘗一嘗
(1)引導幼兒互相觀察,看看嘴巴里有什么。
(2)請幼兒分別品嘗糖和鹽,并說一說它們的味道,感知舌頭能品味,牙齒能咀嚼食物。
(3)啟發(fā)幼兒根據(jù)自己的體驗,說說嘴巴還可以干什么。
(4)討論:怎樣保護嘴巴。
4、聽一聽
(1) 讓幼兒傾聽收錄機里播放的敲鑼打鼓聲、飛機轟鳴聲等,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2) 游戲:傳悄悄話。
(3) 師生共同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活動反思:
家是我們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兒最為重要,最安全、最為親切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兒最親密的人,也是給幼兒最多體驗的人。!..教案網(wǎng)出處!孩子們在家里享受著父母的愛,是全家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滿足,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了父母對他們的關愛,體會到成人的辛勞。并由此活動萌發(fā)了幼兒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產生了愛家人、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7、小班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家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初步體驗家人間的親情。
2.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萌發(fā)愛父母的情感。
3.學會愛家人、家鄉(xiāng)、祖國的美好情感。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每人帶一張全家福、《我愛我家》音樂、教師、jiefangjun的圖片、風光照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家及家人
1.師:家里有幾口人,他們分別是誰?(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2.欣賞歌曲《我愛我的家》,說說自己的感受。
3.能幫爸爸媽媽做什么?
4.表達對父母的愛。(可以說一句話,也可以送禮物)
二、家人以外的愛
1.除了愛父母還會愛哪些人?(老師、jiefangjun、等等)
2.教師逐一出示圖片并簡單介紹一下各行業(yè)的情況。
三、對大家庭的熱愛
1.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共同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面,這個家的名字叫《中國》,小朋友們愛不愛我們的大家庭呢?(愛)
2.看照片《各地的風光》
3.感受我們的祖國真?zhèn)ゴ蟆?/p>
活動延伸:
1.教師畫好的房子輪廓,小朋友人手一份。
2.油畫棒人手一份。
3.打扮我們的家,給自己的家涂上顏色。
活動反思:
家是我們小朋友最熟悉的地方,是幼兒最為重要,最安全、最為親切的生活環(huán)境。父母及家人是幼兒最親密的人,也是給幼兒最多體驗的人。孩子們在家里享受著父母的愛,是全家關注的焦點,他們在各方面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他們的需要很容易在家中得到滿足,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了父母對他們的關愛,體會到成人的辛勞。并由此活動萌發(fā)了幼兒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熱愛。產生了愛家人、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