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體育教案《竹梯樂》反思》屬于幼兒園小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小班體育教案《竹梯樂》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平穩(wěn)地爬過竹梯。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玩竹梯的快樂。
3、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4、發(fā)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1、音樂。
2、長竹梯、平衡木、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隨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
二、基本練習:在竹梯上嘗試各種爬法
幼兒自由練習爬竹梯。
三、提高難度:在竹梯上爬上爬下
1、梯子一端搭在平衡木上,嘗試從下往上爬。
2、嘗試從上往下爬。
四、創(chuàng)設情境:爬過小橋
五、放松運動:游戲《大氣球》。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xiàn)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xiàn),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2、小班體育活動教案《圈圈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玩圈的興趣,嘗試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3.讓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5.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呼啦圈每人一個,平衡木一個,“山洞”兩個,懶洋洋頭飾一個, “狼堡”道具,灰太狼布偶一個。
2.背景音樂課件、動畫課件。
活動過程
(一) 設計背景帶領幼兒做熱身活動
師:天氣真好,到草地上玩一會。(學鳥飛、鴨走、青蛙跳、大象甩鼻子、小兔跳)
(二)嘗試多種方法玩圈,體驗玩圈的樂趣。
1.幼兒自由探索玩圈并互相學習。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呼啦圈)呼啦圈是什么形狀的?(圓形)你們想玩嗎?咱們玩一玩吧。
(1)師:你是怎么玩的?(圈立著轉)呼啦圈轉起來像個陀螺,真棒,我們試一試。
(2)師:你是怎么玩的?(推圈)圈圈滾動起來像車輪子,我們玩一玩。
(3)師:你是怎么玩的?(跳圈),像小青蛙跳,我們來跳一跳。(一個圈跳進跳出)這個圈還可以怎么跳呢?咱們像小青蛙排隊連續(xù)跳,幼兒依次跳過。
(4)師:你干嘛呢?(學小烏龜)老師帶領幼兒玩圈。
(5)師: 你是怎么玩的?(方向盤,開汽車)師幼一起隨音樂開汽車。
2.師幼探索玩圈。
師:圈圈還可以怎么玩?(師示范從頭向下套)你們試試。還可以這樣玩(師用腰轉圈)。
3.合作玩圈,體驗合作的樂趣。
(1)開火車。
師引導孩子把圈圈一個套在一個的身上。
(2)鉆圈。
a. 兩個幼兒相互鉆圈
b.鉆(地籠),進一步練習鉆的技能。
(三)游戲——拯救懶洋洋,讓幼兒掌握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看懶洋洋被灰太狼抓住的動畫,師幼組成救羊小分隊拯救懶洋洋。
1.師引導幼兒觀察游戲場地,講游戲規(guī)則。
2.師帶領幼兒游戲。
(四)結束部分。
師幼邀請懶洋洋跳舞,做放松活動結束課堂。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3、小班體育活動教案《跳跳樂》含反思
【活動設計】
“雙腳連續(xù)向前跳”是小班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通常,我們采用“兔跳”“袋鼠跳”“青蛙跳”等形式來組織。由于大皮球能連續(xù)跳躍,它能形象地表現(xiàn)出“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的基本動作,因此,這次我們選擇了更為常見的“皮球跳”來組織活動。我們以“跳跳樂”為活動主題,創(chuàng)設了一系列皮球寶寶的游戲情景。幼兒在模仿大皮球跳的過程中,輕松理解了“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的動作要領,掌握了動作技能,并通過在不同游戲環(huán)節(jié)的大膽嘗試和體驗。在多種活動材料組成的環(huán)境中進行有效練習,提高身體平衡能力,增強腿部力量。
【教學目標】
1、學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的動作,發(fā)展身體平衡能力,增強腿部力量。
2、嘗試不同的玩法,鞏固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5、鍛煉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教學準備】
1、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
2、設置四種小橋:(1)兩座直線形泡沫墊小橋:長3米,寬30厘米。(2)一座波浪形紙板小橋:長4米,寬40厘米。(3)一座折線形海綿小橋:長4米,寬40厘米。(4)一座直線形木板小橋:長2米,寬25厘米,高5厘米。
3、平衡木四座(分別擺放在橋的兩邊),各種動物毛絨小玩具人手一個。
4、樂曲《甩蔥歌》《敲咚咚》。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模仿皮球進行雙腳連續(xù)原地跳。
1、幼兒跟隨教師在場地中一個跟著一個做走跑練習。如直線走小橋、曲線走、變換方向跑、變速跑、走過平衡木等。
2、幼兒集體做熱身操。
師:請出我的小手擺一擺(幼:擺一擺,擺一擺),請出我的小腰彎一彎(幼:彎一彎,彎一彎),請出我的屁股扭一扭(幼:扭一扭,扭一扭),請出我的膝蓋蹲一蹲(幼:蹲一蹲,蹲一蹲),請出我的小腳轉一轉(幼:轉一轉,轉一轉),請出我的身體動起來(幼:動呀動,動呀動)。我們一起變變變,變變變,變成一個大皮球。
3、幼兒跟隨教師模仿皮球進行雙腳連續(xù)原地跳。
師:現(xiàn)在我是皮球媽媽,你們是皮球寶寶,我們一起來學皮球跳。跳得低,跳得低……跳得高,跳得高……轉著圈跳跳跳,跳跳跳……嘿!
(析:在走跑練習和身體各部位的熱身準備中,師幼自然轉換角色,變成皮球媽媽和皮球寶寶,初步進行“雙腳連續(xù)原地跳”的動作練習.為后面“雙腳連續(xù)向前跳”和“跳得穩(wěn)”作鋪墊。)
二、玩游戲“找朋友”,初步學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
1、教師示范玩法,幼兒觀察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的動作。
師:現(xiàn)在,皮球媽媽要來找朋友了。你們站在圈上,仔細看媽媽是怎樣找朋友的。預備!(教師屈膝預擺)開始!(教師用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的動作跳到一位幼兒面前,和這位幼兒擁抱。)我找到誰做朋友了?我是怎么找朋友的?
2、個別幼兒進行示范。
師:你會像我這樣找朋友嗎?誰來試一試?
師(根據(jù)個別幼兒的示范動作進行小結):皮球寶寶要雙腳一起跳,一起落地,跳得穩(wěn)穩(wěn)的。
3、集體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
師:你們會不會這樣跳?現(xiàn)在,請皮球寶寶跟著媽媽一起這樣跳著出去玩吧。
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聲中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音樂停止,教師發(fā)出指令:“找一個朋友抱一抱?!苯處熥⒁庥^察幼兒跳的動作,靈活進行總結與提示。
4、幼兒坐在“椅子”(平衡木)上休息,做揉膝、拍腿、轉腳踝等放松動作。
(析:先由教師和個別幼兒示范.讓幼兒觀察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的動作,同時滲透基本動作要領——要雙腳一跳得穩(wěn)穩(wěn)的。游戲中,教師的邀請“你會像我這樣找朋友嗎?”“你會不會這樣跳”能夠調動起幼兒的練習熱情。接著,幼兒模仿大皮球,跟隨皮球媽媽玩“找朋友”游戲,自由地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掌握動作要領。)
三、玩游戲“過小橋”,嘗試在不同寬度、形狀的小橋上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
1、在3米長、30厘米寬的直線形泡沫墊小橋上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
師:這里有兩座橋,橋那邊有許多小動物在等著我們過去玩。皮球寶寶要怎么從橋上跳過去呢?能不能跳到橋外面?為什么?誰來跳給大家看看?
師:橋下面有魚寶寶在睡覺。我們跳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要輕輕地跳。)
幼兒跟隨教師一個跟著一個練習輕輕跳過小橋。幾遍之后,組織幼兒找“動物”做朋友,坐在“椅子”上適當休息。
(析:這組活動材料對雙腳連續(xù)向前跳的練習寬度進行了適當控制。游戲中教師提出的問題“皮球寶寶要怎么從橋上跳過去”將動作直接指向“雙腳連續(xù)向前跳”,有利于調動幼兒已有的跳躍經(jīng)驗;“能不能跳到橋外面?為什么”這個問題強調了游戲規(guī)則“要在指定的范圍內雙腳連續(xù)向前跳”。同時,導入“魚寶寶在睡覺”的情景,提醒幼兒要“輕輕跳過小橋”,對動作的要求又有新的提高。這些要求便于幼兒通過練習掌握“在一定范圍內雙腳直線連續(xù)向前跳”的技能。)
2、嘗試跳過其他不同寬度、形狀和材質的小橋,進一步提升身體平衡能力。
師:我們帶動物朋友回家做客好嗎?咦,這里多了好幾座橋,(教師簡單介紹“橋”)你想跳過哪座橋,就帶著動物朋友去試試吧。
師:你剛才跳的是哪座小橋?你是怎么跳的?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同時可針對幼兒的練習情況靈活進行小結。
師:小動物還想過一過其他的小橋,咱們帶著它再去跳一跳。
幼兒自由嘗試,教師觀察指導,及時提醒幼兒在指定范圍內雙腳連續(xù)向前跳。
3、組織幼兒休息。(幼兒抱著“小動物”,做拍一拍、搖一搖等動作哄它睡覺,最后自然放下“小動物”,來到場地一邊。)
(析:這組活動材料的寬度、形狀、材質各不相同,以“帶動物寶寶回家做客”的情景,鼓勵幼兒練習雙腳連續(xù)向前跳。巧妙添加的動物毛絨玩具小巧輕便,不但不會影響幼兒單手持物跳,還能豐富游戲內容,吸引幼兒主動嘗試與練習。由于幼兒在完成基本動作的同時還要靈活調整身體運動方向,因而面臨更大挑戰(zhàn)。)
四、放松身體,結束活動。
1、皮球撒氣。
師:大皮球玩得高不高興?累不累?哧——皮球沒氣了!(攤開身體、躺在地上放松,做滾一滾、蹬一蹬等動作。)
2、師幼一起隨樂曲《敲咚咚》做放松動作。
3、幼兒帶著“小動物”回家,活動自然結束。
(析:在激烈的運動之后,幼兒自然形象地模仿“皮球撒氣”進行放松,并隨著歡快的樂曲敲打身體各個部位,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節(jié)教學活動,我充分認識到在體育課中,要在“引導幼兒探索動作、相互交流,掌握動作要領”上下功夫,讓孩子在探索中,互相學習中提高學習動作的積極性。能善于充分利用空間、大膽利用材料,教師的講解要精煉、透徹,把握好幼兒活動的密度和強度,一節(jié)體育活動才能真正的使幼兒體質逐漸增強、動作發(fā)展更完善。
4、小班教案《竹梯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平穩(wěn)地爬過竹梯。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玩竹梯的快樂。
3、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與靈敏性。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
2、長竹梯、平衡木、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隨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
二、基本練習:在竹梯上嘗試各種爬法
幼兒自由練習爬竹梯。
三、提高難度:在竹梯上爬上爬下
1、梯子一端搭在平衡木上,嘗試從下往上爬。
2、嘗試從上往下爬。
四、創(chuàng)設情境:爬過小橋
五、放松運動:游戲《大氣球》。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xiàn)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xiàn),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5、小班體育教案《好玩的竹梯》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竹梯的不同玩法。
2、愿意利用竹梯鍛煉身體,體驗玩竹梯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4、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竹梯、磚頭、蘿卜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實物激趣。
1、出示竹梯,向幼兒介紹其名稱。
2、通過討論,引導幼兒說說竹梯的用途。
二、探索玩法。
1、幼兒分組探索竹梯的不同玩法,教師給予指導和幫助。
如:把竹梯平放或者架高,在間隔的橫杠上練習過小橋、跳格子:把竹梯一邊架高,練習爬坡。
2、請個別幼兒介紹各自探索出來的玩法。
3、通過示范,向幼兒介紹每一種玩法的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集體練習。
三、游戲鞏固。
1、教師把竹梯的不同玩法整合成游戲,引導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游戲場景。
2、介紹游戲玩法及規(guī)則;幼兒扮演小白兔,跳過田野(從平放的格子上跳過),走過小橋(從架高10—15厘米的竹梯間隔的橫杠上走過),爬上山坡(從一邊架高15—20厘米的竹梯間隔的橫杠上爬過),到達蘿卜園里把一個蘿卜后從旁邊的小路返回起點。
3、幼兒游戲,教師鼓勵幼兒勇敢的通過各種障礙,指導幼兒通過側平舉來保持身體的平衡。
四、交流分享。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各自在游戲中的體驗。
2、帶領幼兒將器械收拾到體育室,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通過大帶小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掌握竹梯的不同玩法。
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是以魚貫的方式進行練習、減少了等待的時間,從而使幼兒的活動具有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幼兒體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在活動中,我沒有特別強調動作技能、而是組織有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發(fā)展、并且注意到了幼兒年齡特點、注意對幼兒的保護、強調安全。
6、小班體育游戲教案《爬爬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能積極主動探索各種方法爬行,提高手腳協(xié)調爬行運動的能力。
2. 鼓勵幼兒積極大膽的參加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3. 在游戲中激發(fā)幼兒勇敢頑強的個性品質。
4.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 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地墊若干,平衡木,障礙盒,輪胎,海綿棒。音樂:北斗神拳,甩蔥歌,小宇宙。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小小解放軍入場-腕關節(jié)活動-北斗神拳。
幼兒分兩隊,在老師的口令帶動下原地踏步和跑步,向前走。
二、基本活動。
情景游戲:學習解放軍爬行的技能。
游戲:自由爬。
幼兒探索墊子上得各種爬法,老師巡視指導、幫助和保護。
規(guī)則:前面第一個小朋友爬過第三個墊子,第二個小朋友方可開始。
1)雙手、雙腳屈膝爬。(螞蟻爬)
2)雙手、雙腳爬過地墊。(蜘蛛爬)
3)匍匐爬。(烏龜爬)
4)橫著爬。(螃蟹爬)
5)倒著爬。
教師小結:多種方法一一嘗試,讓我們看哪種姿勢爬的最快。
游戲2:快樂向前沖。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嘗試練習各種爬法,(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wǎng))并設置障礙物增加難度,老師巡回作指導。
1)雙手、雙腳爬。要求腿和胳膊要伸直,蜘蛛爬。
2)螃蟹爬。要求手、膝同一方向往前爬。
3)匍匐爬。要求身體一定要貼著地面。
教師小結:很勇敢、進步很大,爬得非???
三、游戲活動:
游戲1:我是小小解放軍.技能考核階段,設置情境:解放軍要去打仗,途中會遇到山坡,草地,池塘,鼓勵幼兒探索如何渡過,大膽頑強的完成任務。
規(guī)則:幼兒分兩組,比比那組爬得快。
1.設置障礙物紙盒,幼兒練習爬行。
2.匍匐爬過平衡木。
3.爬過障礙物輪胎。
教師小結:教師小結:小朋友爬的真快,很勇敢,熟練地完成每一項技能,都可以成為小小解放軍。
游戲二:智勇大沖關規(guī)則:
1.幼兒分兩組,一組手握海綿棒上下擺動,一組穿過大海浪,根據(jù)音樂快慢來爬。
2.兩隊互換角色進行游戲。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很勇敢來闖關,今天我們靠自己的能力、團隊合作完成游戲活動,你們真棒。
四、放松活動.
伴隨音樂,隨老師做放松運動。
案例反思:
《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那么在教學活動中,要讓孩子隨著教師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活動,不能讓活動偏離自己制定的目標。幼兒園的體育活動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盡情享受游戲的快樂。但老師如果控制不好孩子的情緒的話,有可能就會使活動無法正常開展下去。
在體育活動《爬爬樂》中,我根據(jù)現(xiàn)場的孩子的表現(xiàn)情況,靈活運用了多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也就是一些常用的小辦法,就讓活動正常有序有效地開展,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打破預設,隨機應變。
我們小班的孩子們以前接觸氣球傘的機會較少,而且氣球傘又大又漂亮,孩子們看見后容易激動興奮。就是老師事先把要求提的再仔細,讓孩子按照老師的要求來玩,小班年齡的孩子自控能力較弱,還是做不到。所以我?guī)ьI孩子來到氣球傘邊時,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當發(fā)現(xiàn)他們被氣球傘吸引住,還沒等老師發(fā)話,就一起跳上去這種情況時,我順應孩子們的需求,讓孩子們一起去玩,在玩中探索氣球傘的玩法。但當時孩子們的情緒高漲,我本來的預設是讓他們自己說一說氣球傘有哪些玩法,看來不可能了,他們根本就聽不見老師說什么。我就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特別點了幾個調皮的孩子的名字,表揚他們的玩法,控制住幾個情緒最高漲的孩子的情緒,其他的孩子就好辦了。孩子們隨著我的帶頭作用,漸漸回到正軌,大家認真地和氣球傘玩起游戲來。但不是每個老師的現(xiàn)場隨機應便能力都很強,那么我們就要在備課時就要預策會發(fā)生的所有結果,做好對策,這樣才會忙而不亂。
二、賞識激勵,個別指導。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用的最多的小辦法就是賞識激勵法。小班的孩子自控能力弱,但模仿能力也強。只要聽到有老師表揚某個小朋友,都會去關注他,并模仿他。為了讓孩子們能按老師的要求來爬,我會經(jīng)常表揚個別小朋友,并讓小朋友示范給其他孩子看,讓他們有成就感,并給爬得好的孩子以抱一抱、親一親的方式鼓勵。同時對全體孩子以激勵法,也能起到好的作用。如我看孩子們快對爬不感興趣或快爬不動時,我會說:"加油,加油!"其中大部分孩子能起到榜樣作用,還有少部分孩子不愿參與或姿勢不對的我就個別指導,他們也能按要求來活動。
三、游戲情境,身臨其境小班孩子的活動多通過游戲活動進行,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在這個體育活動中,我扮演的是"媽媽"的角色,讓孩子們扮演成我的"寶寶",我一直用寶寶來稱呼他們,更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了感情。同時,我設計每個"爬"的環(huán)節(jié)都是利用游戲進行,如比賽爬、蓋被子、邊唱邊爬等,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注意力集中,有如身臨其境,真的成了"小選手"、"小寶寶"、"小歌手"似的。這樣,老師也能輕松地成為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了。
總之,教師要組織好活動,使活動順利開展下去,一定要用語言和行動的結合引導好孩子,合理運用好這些小辦法,讓孩子自覺地跟著教師的感覺走,讓教師成為真正的孩子王。
7、小班體育教案《竹梯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方法平穩(wěn)地爬過竹梯。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玩竹梯的快樂。
3、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4、發(fā)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1、音樂。
2、長竹梯、平衡木、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隨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
二、基本練習:在竹梯上嘗試各種爬法
幼兒自由練習爬竹梯。
三、提高難度:在竹梯上爬上爬下
1、梯子一端搭在平衡木上,嘗試從下往上爬。
2、嘗試從上往下爬。
四、創(chuàng)設情境:爬過小橋
五、放松運動:游戲《大氣球》。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xiàn)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xiàn),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8、小班游戲課教案《玩小竹梯》含反思
【設計意圖】
在戶外活動時,小朋友們選擇了玩小竹梯的活動,他們對這種新鮮的活動具有濃厚的興趣,通過對玩小竹梯活動進行挖掘。還可以發(fā)現(xiàn)小竹梯除了“爬”以外的很多玩法,這為幼兒提供了創(chuàng)造空間。使幼兒能在玩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這種玩是非常有價值的。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的創(chuàng)造出各種不同玩小竹梯的方法。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團結的合作精神。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小竹梯若干。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在《健康歌》的伴奏下,幼兒與老師一起做身體各部分的準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小竹梯,啟發(fā)幼兒探索小竹梯可以怎樣玩?
如;雙腳跳梯、單腳跳梯,兩個小朋友將梯子扶好,另外小朋友鉆爬梯子。
2、教師召集幼兒討論:小竹梯還可以怎樣玩,讓幼兒講述玩法并為大家演示。
學習新的玩法:走梯
教師示范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玩法——走梯,”將兩個小竹梯在一條直線上平放好,讓幼兒兩臂伸直從梯子上走過,發(fā)展幼兒平衡能力。
玩游戲:送梯子
師生共同布置場地
玩法:師:裝飾工人要粉刷房子急需要梯子,小朋友自愿找一個小伙伴想辦法將梯子給工人叔叔送去。有的小朋友一前一后,將梯子放在腰的一邊,用一只胳膊前后挎住梯子走,有的鉆進梯子一前一后用兩只手抬著梯子走……此活動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
三、結束部分
1、表揚活動認真的幼兒。
2、聽音樂、做放松動作。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fā)展。
9、幼兒園小班體育《圈圈樂》優(yōu)質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對玩圈感興趣,嘗試用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培養(yǎng)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yōu)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6、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用的小圈若干、平衡木兩組、椅子
2、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師幼共同做熱身活動:呼啦圈操師:今天,楊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新本領,現(xiàn)在讓我們聽著音樂來活動活動我們的身體吧!
引導幼兒隨音樂一起做操,活動身體各關節(jié)。
二、指導幼兒玩圈。
(1)請幼兒自由玩圈,探索圈的多種玩法。
師:剛才,我們用呼啦圈做了操,可是呼啦圈還想跟小朋友一起來做游戲.現(xiàn)在小朋友自己來玩一玩,看看呼啦圈能怎樣玩。
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玩圈的?并演示玩法,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2)引導幼兒合作玩圈。
師:剛才是小朋友自己在玩圈,現(xiàn)在找一個好朋友玩一玩,想想跟好朋友可以怎么玩?
(3)指導幼兒跳單圈、跳雙圈、鉆圈。
師:現(xiàn)在我們讓呼啦圈躺在地上休息一會,看看,呼啦圈躺在地上我們可以怎么玩?
師:現(xiàn)在老師要提要求了,我們要把呼啦圈一個靠著一個放在一起,站成一排,誰能告訴我這樣可以怎么玩? (單圈)請幼兒示范,集體學一學師:好,老師要增加難度了,我要幫呼啦圈找朋友,兩個兩個手拉手,看,老師是怎樣變得?
師:呼啦圈找到好朋友了,現(xiàn)在想想可以怎樣玩?(雙圈)請個別幼兒示范,集體學習師:現(xiàn)在,老師要讓呼啦圈站在地上休息,想一想呼啦圈立在地上可以玩什么游戲呢?(鉆圈)請幼兒示范,集體練習
(4)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幼兒玩游戲。
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玩了跳、鉆,小朋友們學到了很多本領,老師知道我們小朋友都非常聰明、能干?,F(xiàn)在,老師要和小朋友們玩一個闖關的游戲。
介紹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依次跳過呼啦圈、走過平衡木、鉆過呼啦圈快速返回,將接力棒傳給下一位小朋友,另一位小朋友才能出發(fā),以最快一組為勝。
(5)放松環(huán)節(jié)恭喜小朋友闖關成功,我們一起來跳個歡慶舞吧。聽音樂做放松運動,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顒又?,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