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屬于幼兒園小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nèi)容,歡迎參考。
1、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變成1個的秘密。
2.在看看、比比、套套的過程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體驗成功 的快樂。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第一次操作人手一只套娃(3個);托盤做好標記。
活動過程:
一、認識套娃,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出示套娃介紹,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師:套娃們來到我們班,不過他們還沒有裝好,請寶寶裝一裝,再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個可愛的套娃
2.幼兒介紹自己的套娃
師:寶寶有幾個娃娃呀?
都有3個娃娃!他們是什么顏色的呢?可愛嗎?(喜歡嗎?)
師:我發(fā)現(xiàn)3個娃娃還有不一樣呢?(有的怎樣,有的呢?)
3.教師小結,并介紹娃娃的名字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吧:她叫小小,抱抱你的小小,小小長的小,排在第一個;她叫中中,摸摸中中的頭,中中排在第二個;她叫大大,大大最謙讓了,排在最后一個,跟大大打個招呼(大大你好)
二、在游戲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變成1個的秘密
1.引出探索主題
師:套娃有一個越變越少的秘密,3個能變成2個,還能變成1個呢!想玩嗎?聽著音樂,在這個套娃舞臺(手勢)(這是什么?)上變,音樂停,我們就放下手里的套娃,好嗎?〔這個環(huán)節(jié)看幼兒是否能停下來聽講〕
2.放音樂,幼兒操作
3.鼓勵幼兒交流
(1)師:你變成了幾個娃娃呢?(先變2個的來交流、再變 1個的交流)
(2)師:誰也把3個娃娃變成2個的,請舉手。
(3)師:還有不一樣的嗎?xx你變成了幾個娃娃?真厲害變成了1個,給大家表演表演!
(4)幼兒演示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提問:仔細看誰藏起來?小小藏在哪里呢?誰又藏起來了(中中、和小小,2個都藏起來,藏在誰的肚子里了)?看!剛才的3個娃娃變成了1個娃娃呀,真棒!
4、教師小結
師:原來小的藏在最里面,大的留在最外面,我們也來試試讓3個變成1好嗎?(放音樂)
5、幼兒3個變1個
師:成功了嗎?真棒!
6.探索5個變1個的秘密
(1)出示最大和最小
師:看,又來兩位朋友,一個叫最大,還有一個叫最小,他們也想玩變魔術,想想怎樣把最小、小小、中中、大大、最大,一共幾個娃娃呀,5個變成1個呢?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的困難(如果 全部成功就直接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你是怎么把5個娃娃變成1個的呢?〔如果有兩種方法分別介紹〕)
(3)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困難表述
(4)教師借助ppt,幫助幼兒理清思路
師:我們可以把最小的裝在小小的肚子里,再把他們裝到中中的肚子里,再一起裝到大大的肚子里,最后把他們一起裝到最大的肚子里。這樣5個娃娃就變成了1個娃娃了,魔術就變好了!
三、結束語
套娃好玩嗎?我們把套娃帶到班里給其他小朋友也玩玩,好嗎?
2、小班教案《小套娃》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大小明顯的三個物體。
2、會用排序卡進行大小排序游戲。
3、體驗操作學具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活動準備:
1、套娃玩具。
2、幼兒操作學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圖片。
3、幼兒用書第2冊第24—25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玩具套娃,學習比較大小。
(1)“變魔術”變出套娃,激發(fā)幼兒興趣。
(2)觀察玩具套娃,想一想,比一比三個娃娃的大小,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娃娃。
2、指導幼兒練習用排序卡進行排隊游戲。
(1)認識排序卡,玩排序游戲。
這個帶有小紅旗和方向箭頭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
(2)請用排序卡給三個小娃娃排隊。(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
3、請幼兒分組利用學具玩排序游戲,利用排序卡給娃娃的床(碗、杯子)排排隊
3、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變成1個的秘密。
2.在看看、比比、套套的過程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體驗成功 的快樂。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第一次操作人手一只套娃(3個);托盤做好標記。
活動過程:
一、認識套娃,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出示套娃介紹,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師:套娃們來到我們班,不過他們還沒有裝好,請寶寶裝一裝,再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個可愛的套娃
2.幼兒介紹自己的套娃
師:寶寶有幾個娃娃呀?
都有3個娃娃!他們是什么顏色的呢?可愛嗎?(喜歡嗎?)
師:我發(fā)現(xiàn)3個娃娃還有不一樣呢?(有的怎樣,有的呢?)
3.教師小結,并介紹娃娃的名字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吧:她叫小小,抱抱你的小小,小小長的小,排在第一個;她叫中中,摸摸中中的頭,中中排在第二個;她叫大大,大大最謙讓了,排在最后一個,跟大大打個招呼(大大你好)
二、在游戲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變成1個的秘密
1.引出探索主題
師:套娃有一個越變越少的秘密,3個能變成2個,還能變成1個呢!想玩嗎?聽著音樂,在這個套娃舞臺(手勢)(這是什么?)上變,音樂停,我們就放下手里的套娃,好嗎?〔這個環(huán)節(jié)看幼兒是否能停下來聽講〕
2.放音樂,幼兒操作
3.鼓勵幼兒交流
(1)師:你變成了幾個娃娃呢?(先變2個的來交流、再變 1個的交流)
(2)師:誰也把3個娃娃變成2個的,請舉手。
(3)師:還有不一樣的嗎?xx你變成了幾個娃娃?真厲害變成了1個,給大家表演表演!
(4)幼兒演示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提問:仔細看誰藏起來?小小藏在哪里呢?誰又藏起來了(中中、和小小,2個都藏起來,藏在誰的肚子里了)?看!剛才的3個娃娃變成了1個娃娃呀,真棒!
4、教師小結
師:原來小的藏在最里面,大的留在最外面,我們也來試試讓3個變成1好嗎?(放音樂)
5、幼兒3個變1個
師:成功了嗎?真棒!
6.探索5個變1個的秘密
(1)出示最大和最小
師:看,又來兩位朋友,一個叫最大,還有一個叫最小,他們也想玩變魔術,想想怎樣把最小、小小、中中、大大、最大,一共幾個娃娃呀,5個變成1個呢?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發(fā)現(xiàn)幼兒的困難(如果 全部成功就直接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你是怎么把5個娃娃變成1個的呢?〔如果有兩種方法分別介紹〕)
(3)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困難表述
(4)教師借助ppt,幫助幼兒理清思路
師:我們可以把最小的裝在小小的肚子里,再把他們裝到中中的肚子里,再一起裝到大大的肚子里,最后把他們一起裝到最大的肚子里。這樣5個娃娃就變成了1個娃娃了,魔術就變好了!
三、結束語
套娃好玩嗎?我們把套娃帶到班里給其他小朋友也玩玩,好嗎?
4、小班上學期數(shù)學教案《小套娃》含反思
【設計意圖】
愛玩玩具是孩子的天性,玩玩具不僅滿足幼兒的需要,吸引幼兒,還可以寓教于樂,讓幼兒用小套娃這個非常感興趣的玩具進行區(qū)別大小、排序,孩子非常喜歡。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大小明顯的三個物體。
2、會用排序的進行大小排序游戲。
3、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小套娃玩具。
2、幼兒操作學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圖片。
【活動過程】
1、今天我們小朋友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跟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應該怎樣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你們好!)
2、“今天,老師要變一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睜大眼睛仔細看呀”教師出示套娃。
3、提問:“現(xiàn)在是一個套娃,看好了老師把它變成了幾個套娃?”
4、“老師變了幾個套娃呢,我們來數(shù)數(shù)看”
5、引導幼兒說出有三個套娃,并用數(shù)字3表示,給套娃排隊。
6、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開始是一個套娃,現(xiàn)在是3個套娃,你們猜猜是怎么變出來的
7、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這3個套娃,有一個最大的,1個比較大的,1個最小的,因為他們大小不一樣,所以小的套娃可以套到大的套娃里,一個一個套起來,就變成一個了。
8、小朋友喜歡聽故事嗎?好,老師就講一個好聽的故事。小兔家里有爸爸媽媽,小兔寶寶,小兔爸爸長得高高的、大大的,每天,有最大的碗吃飯,在最大的床上睡覺,小兔媽媽用比較大的碗吃飯,睡在比較大的床上,小兔寶寶用最小的碗吃飯,睡在最小的床上,可是今天,小兔一家為慶祝小兔生日,在蛋糕店定了一個蛋糕,蛋糕師傅在蛋糕里加上了他們愛吃的酒心巧克力糖,小兔一家感覺太好吃了,不知不覺就醉了,這下可糟了,爸爸媽媽還有小兔寶寶都分不出自己的碗和自己的床了,小朋友想不想幫助小兔一家呀?
9、讓小朋友擺一擺床和碗,從最大的到最小的擺成一排,看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哪個是兔爸爸的,哪個是兔媽媽的,哪個是兔寶寶的。
10、小兔一家急死了,我們快幫他們送回家吧!送的時候你可以告訴兔爸爸,最大的碗是你的,最大的床是你的……
11、我們都來檢查一下,大家都送對了沒有。
12、小兔一家非常感謝小朋友,他們謝謝小朋友,我們應該怎么說呢?
13、飲料瓶娃娃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喜歡幫助人,也來到了我們班,我們給小娃娃排排隊吧!(按從大到小的順序)
14、結束放音樂,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幫助了小兔一家和飲料瓶娃娃,他們可高興了,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做游戲呢。
幼兒跟音樂模仿很大的動物大象來了,我們來學一下比較大的動物小兔子來了,小動物小鳥來了。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shù)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5、小班科學游戲教案《小套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大小明顯的三個物體。
2、會用排序卡進行大小排序游戲。
3、體驗操作學具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套娃玩具。
2、幼兒操作學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圖片。
3、幼兒用書第2冊第24—25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玩具套娃,學習比較大小。
(1)“變魔術”變出套娃,激發(fā)幼兒興趣。
(2)觀察玩具套娃,想一想,比一比三個娃娃的大小,(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wǎng))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娃娃。
2、指導幼兒練習用排序卡進行排隊游戲。
(1)認識排序卡,玩排序游戲。
這個帶有小紅旗和方向箭頭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
(2)請用排序卡給三個小娃娃排隊。(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
3、請幼兒分組利用學具玩排序游戲,利用排序卡給娃娃的床(碗、杯子)排排隊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小手摸到了什么》,重點是引導幼兒觸摸不同材質(zhì)的物品,嘗試表達自己觸摸的感覺。知識經(jīng)驗方面,為了更好為活動作準備,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我們將一些常見的詞語,如“冷熱、軟硬、粗糙、光滑” 等詞匯介紹給幼兒,活動前,我收集了許多生活中具有冷熱、軟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征的東西。這些準備工作,為幼兒探索提供了條件,也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在活動中,我以百寶箱的出示引起幼兒興趣,并提問引發(fā)幼兒猜測“這是一個神奇的白寶興,里面有許多的寶貝,猜猜會有什么呢?”“怎樣才能知道百寶箱里藏了什么東西?”引出幼兒用小手摸一摸的行為,鼓勵幼兒大膽觸摸。并且一觸摸就能很好的說出來。在出示冷熱武平時,幼兒能迅速說出自己摸到的冷熱的東西,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于冷熱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豐富,因此,沒有做過多的講解,只是將幼兒的一些經(jīng)驗進行了提升。而對于軟硬的東西,在幼兒觸摸過這些東西以后,我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但是還有部分幼兒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來表述。因此,我重點進行了介紹,而且邊示范邊向幼兒講解軟硬的不同“軟的東西我們用手擺弄可以讓它變形,而硬的東西我們用手怎么擺弄它都不會變形”,邊說邊把軟硬的詞語教給幼兒。為了檢驗我的方法是否有效,我又出示了幾種物品,請幼兒去摸,然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幼兒按照老師的樣子去觸摸東西,一會幼兒就說出了哪些是硬的的,哪些是軟的,通過這種方法,幼兒很快就分清了軟和硬。在介紹粗糙和光滑的時候,發(fā)現(xiàn)幼兒對粗糙的東西的認識經(jīng)驗比較少,摸完以后也是說不出,因此,我向有介紹了粗糙和光滑東西的特點,如:“粗糙的東西,手摸在上面給人不舒服的感覺,而光滑的東西摸上去,手就很舒服,有種滑滑的感覺?!睘榱素S富幼兒這方面的經(jīng)驗,我還準備了許多具有這些特征的物品,讓幼兒去觸摸,給幼兒更多感受的機會,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不足:
在活動室里摸一摸,由于人數(shù)較多,可以改為游戲時個別幼兒分組進行。便于老師指導和觀察,而更利于幼兒擴大探索的空間。對于剛剛進入小班的幼兒來說,在科學探索方面,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還不豐富,語言表達能力也欠缺,對一些科學活動的操作規(guī)則缺少經(jīng)驗。這些都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活動中注意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豐富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不斷完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6、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套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區(qū)別大小明顯的三個物體。
2. 會用排序卡進行大小排序游戲。
3. 體驗操作學具的快樂。
4.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 套娃玩具。
2. 幼兒操作學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杯子、碗、床圖片。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觀察玩具套娃,學習比較大小。
(1) 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套娃,教師語言要有吸引力,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興趣。
(2) 讓幼兒自己觀察三個玩具套娃,說出這三個套娃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幼兒自己說。(快思老師.教案網(wǎng)出處)教師引導幼兒找出哪個套娃是小的?哪個套娃是大的?找出最大的套娃和最小的套娃,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這是最大的套娃,這是最小的套娃。
2.指導幼兒練習用排序卡進行排隊游戲。
(1) 認識排序卡,玩排序游戲。
引導幼兒認識排序卡,這個帶有小紅旗和方向箭頭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幼兒能正確使用。
(2) 用排序卡給三個套娃排隊。
讓幼兒從小到大排,從大到小排。
3. 請幼兒分組利用學具玩排序游戲,利用排序卡給套娃的床、杯子、碗進行排隊。
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針對操作與認識好的幼兒進行表揚,鼓勵沒有得到表揚的幼兒。
7、小班安全教案《安全活動小班教案》
活動目的:
1、通過閱讀幼兒用書,知道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能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從安全角度思考回答問題。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知道在發(fā)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1、各種常用的家用電器圖片。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出示電器的圖片引出活動。
2、幼兒觀看掛圖嘗試自己講述圖中的內(nèi)容,了解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觀察第一幅圖,知道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不能隨便觸碰。
教師:
?、僬埿∨笥芽吹谝环鶊D,圖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電風扇工作時會有危險嗎?為什么?
?、垭婏L扇的插頭拔下來,電風扇就怎么樣了?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小朋友,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不能碰她們。
2)觀察第二幅圖,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否則會發(fā)生危險。
教師:
①洗衣機在干什么?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谶@是媽媽會對小朋友說些什么?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小朋友洗衣機工作的時候,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因為這樣容易發(fā)生危險。媽媽為什么這么說?趴在洗衣機邊上,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3)觀察第三幅圖,知道工作匯總的電熨斗很燙,不能隨便碰觸。
教師:
①媽媽在干什么?
?、趮寢層秒婌俣缝僖路臅r候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我們,工作中的電熨斗很燙,不能用手碰。
3、幼兒閱讀家用電器圖,了解其他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教師:
(1)涂上還有那些家用電器?他們有什么用?
(2)這些電器在工作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還有那些電器?說一說他們的安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