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小兔逛超市》反思》屬于幼兒園中班教案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1.中班教案《小兔逛超市》反思
活動目標:
1、 能用點卡表示6以內物體的數量。
2、 能目測或用點數方法計數。
3、 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4、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重難點:
能用點卡表示6以內物體的數量;并用點數方法計數。
活動準備:
1、5的蘋果實物卡一張,6 的西瓜實物卡一張,在磁性黑板上布置成超市。
2、《幼兒畫冊》,筆。
活動過程:
一、拍手數數1~10。
師幼共同拍手數數,從1數到10。速度可視幼兒情況由慢逐漸加快。集體數和個別數相結合。
二、 學習用點表示5和6的數量。
1、 用點表示5。
出示蘋果實物卡,提問: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幾個蘋果?5個蘋果可以用幾的點卡來表示呢?教師示范用筆在實物卡的下方畫出5個圓點。引導幼兒學說:5的點卡可以表示5 個蘋果。
2、 用點表示6。
出示西瓜實物卡,提問:這是什么水果?有幾個?可以用幾的點卡來表示6個西瓜?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用筆在實物卡下方畫出6的點卡。引導幼兒觀察是否正確。
三、 做《幼兒畫冊》上的練習。
1、 引導幼兒看《幼兒畫冊》,幫助幼兒理解畫面的內容。
提問: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樣物品有多少呢?
2、 提出活動要求。
請幼兒用畫點卡的方式把每種蔬菜和水果的數量表示出來。
3、 鼓勵幼兒畫完后說一說。
如:3的點卡表示3個西瓜,2個點卡表示2個茄子等。
4、鼓勵幼兒相互交流、檢查作業(yè)。
活動反思:
首先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以游戲和擬人化的形式來完成數量的一一配對,從形式上比較符合幼兒的興趣,突破了數學的枯燥。以拍手的形式進入環(huán)節(jié),讓孩子減少了疲憊感,感覺好像是在玩游戲,這樣他們的積極性就比較高。其次,以小兔和水果卡片滿足了幼兒的視覺感。
不過從作業(yè)的結果中來看,有很多小朋友對物體和小圓點的一一對應掌握得不太好,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加強鍛煉。下面就來欣賞下孩子們在做作業(yè)時的情景吧!
2.大班科學公開課教案《小兔逛超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在眾多物品中找出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
2.在操作活動中感知和探索分類的規(guī)律。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準備:
蘋果、西瓜、梨、小椅子、碗、勺子、青菜、西紅柿、南瓜的卡片若干、紅、黃、綠色的貨架各一個、三個籃子(其中貨架、籃子都貼好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兔寶寶們,今天天氣不錯,兔媽媽帶你們去逛超市好嗎?
放音樂帶幼兒進入教室走一圈問:“兔寶寶你們去過超市嗎?”“超市里都有什么呢?”(幼兒回答)
2.超市里到底有什么呢?走,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放音樂《逛超市》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坐好。
二、基本部分
1.熊叔叔的超市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熊叔叔的超市里有什么呢?
教師出示物品,請幼兒用完整的話說出來。如:紅紅的蘋果,又大又圓的西瓜
2.引導幼兒按物品的顏色分類
兔寶寶們真聰明,可是你們看!這么多的物品亂七八糟的堆在一起太亂了,我們來幫熊叔叔擺到貨架上吧!(教案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但熊叔叔有一個要求:這些物品我們要按照它們的顏色,分別放在與它們顏色相同的貨架上。
教師示范:像這個大蘋果是紅色的我們就應該把它放在紅色的貨架上。這個小椅子是什么顏色的?(綠色的)那我們就應該放在綠色的貨架上。
3.幼兒操作:按物品的顏色分類
4.師幼共同檢查是否有錯誤出現。
5.引導幼兒按物品的類別分類(分為水果、蔬菜、日常用品)
剛才熊叔叔告訴我說:它很感謝我們的兔寶寶,但是我們按顏色擺放不利于顧客選購它想讓我們按照物品的類別分別擺放在這三個籃子里。
6.教師示范,幼兒操作。
7.師幼共同檢查是否有錯誤出現。
小朋友都分對了,熊叔叔為了感謝我們小兔寶寶,它要獎給每個兔寶寶一顆小星星。(給幼兒分發(fā)小星星)
8.鞏固游戲,教師與幼兒玩游戲。
剛才媽媽也覺得我的兔寶寶們表現的非常棒,為了獎勵你們,媽媽要和寶寶們玩一個“狼和小兔”的游戲,但我有一個要求,但你們聽到大灰狼來了的時候,就要躲在與你身上帶的小星星一樣顏色的圓圈里,如果誰跑錯了圓圈,誰表示被大灰狼抓住了。
活動反思:
首先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以游戲和擬人化的形式來完成數量的一一配對,從形式上比較符合幼兒的興趣,突破了數學的枯燥。以拍手的形式進入環(huán)節(jié),讓孩子減少了疲憊感,感覺好像是在玩游戲,這樣他們的積極性就比較高。其次,以小兔和水果卡片滿足了幼兒的視覺感。
不過從作業(yè)的結果中來看,有很多小朋友對物體和小圓點的一一對應掌握得不太好,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加強鍛煉。下面就來欣賞下孩子們在做作業(yè)時的情景吧!
3.中班教案《小兔找太陽》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通過觀察、比較,能用較形象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征,加深對紅紅的、圓圓的認識。
2. 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積極參與活動,并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3.了解曬太陽也是冬天的一種取暖方式,多曬太陽有益健康。
4.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有曬太陽的生活經驗。
物質準備:
1.小兔木偶一個,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太陽的圖片。
2.一組背景圖:天空、菜地、房屋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 巧妙出示太陽圖片,猜一猜、說一說太陽的特征。
師: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里面藏著什么?這個太陽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小結:這個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小朋友一起說說:紅紅的、圓圓的太陽。
2. 出示小兔手偶引出故事。
師:小朋友們的聲音被一只小動物聽見的,它是誰?出示小兔手偶。
小兔問侯:小朋友們好,你們說太陽是紅紅的、圓圓的嗎?哈哈,我要去找一找太陽。
二、 學習故事,理解故事情節(jié)。
1. 介紹故事名稱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小兔找太陽》的故事。
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 完整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1)提問:
故事里小兔找到了什么?(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太陽)按照故事的順序,出示相應的圖片。
(2)觀察比較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太陽相同點,學說小兔的問話。
師:小朋友們看看燈籠、蘿卜、氣球、太陽它們有什么一樣?
小兔以為燈籠、蘿卜、氣球都是太陽,問了媽媽一個什么問題?
學學小兔的問話:“媽媽,這是太陽嗎?”
(3)出示背景圖,找出適當的位置貼相關的圖片。
師:我們看看小兔子在哪兒看見了燈籠、蘿卜、氣球。(出示背景圖)
認識房子、菜地、天空,將燈籠、蘿卜、氣球的圖片貼到相應的位置。
(4)分角色,學習小兔和媽媽之間的對話。
(5)學學小兔子沒有找到太陽著急的表現及語言。
師:故事中的小兔到底想找什么?它沒找到太陽開始著急了,請學學小兔著急的樣子。
(6)在背景中出示太陽圖片,重點理解兔媽媽、小兔的話,并學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征。
師:別著急,聽聽媽媽說什么?太陽有幾個?如果你是太陽,你怎樣發(fā)光?太陽光照在身上感覺是什么?
小兔找到太陽,太陽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一起說一說。
三、再次出示小兔手偶,老師引導孩子看圖講述故事內容,重點理解兔媽媽、小兔的話,并讓幼兒學用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征。
師:小朋友們叫上剛才的小兔,我們一起找太陽吧!
小朋友互相講述太陽的特征。
四、拓展講述經驗。
師:你見過太陽嗎?在哪兒能找到它?在太陽下有什么感覺呢?
小結:冬天天氣很冷的時候,我們可以曬曬太陽就會很暖和,多曬太陽,小朋友們才會長高、長壯,我們都需要太陽幫助,小兔想找太陽,還有一個小朋友嫌一個太陽少,他要種許多太陽,讓我們一起聽聽他的美好愿望吧!(在音樂《種太陽》的歌手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1.畫太陽。啟發(fā)孩子把看到的太陽畫下來,并與同伴說說太陽是怎樣的?
2.請幼兒到戶外照太陽,感受太陽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反思:
孩子們經常能在天上看見太陽,但是太陽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對于中班孩子來說,受其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限制,還不能很好的描述出來。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借助于故事《小兔子找太陽》,讓孩子們用較形象完整的語言來描述太陽的特征。故事中小兔子是孩子們都熟悉的動物形象,而且班級孩子對三以內的數量、紅色、圓形及方位名稱都具有一定的感知經驗,再運用直觀的圖片進行輔助教學,更易于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通過本次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豐富詞句,激發(fā)其關注周圍事物的色、形的興趣,還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4.中班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逛超市,知道在超市中如何文明購物。
2.嘗試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
3.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重點難點
1.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知道文明購物。
2.幼兒動手給物品分類。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1.幼兒操作材料 2.膠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并理解故事《逛超市》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呼嚕豬、叮當狗和草莓兔在逛超市的時候發(fā) 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仔細傾聽
問題;1叮當狗逛超市的時候是怎樣買東西的?
2.呼嚕豬和草莓兔呢?
3.誰做得好?誰做的不好?為什么?
二、小小超市百貨員
1、教師引導幼兒下面叮當狗、呼嚕豬吧不要的東西放亂了位置,我們來當小小超市百貨員,把這些弄亂的貨品重新擺上貨架吧。
2、請幼兒拿出操作材料,將操作紙上的面包、西瓜、火腿腸、蘋果、橘子、罐頭、花生一個個撕下來,再將同類貨品擺放在同一層貨架上。
3.幼兒 說說各自的擺放方法,教師小結正確的擺放位置。
三、延伸
學做文明的小顧客
1、請幼兒講述自己在超市購物的經歷。
2、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感覺到大部分幼兒能在興趣中學懂知識,培養(yǎng)了幼兒的情感,興趣。
不足之處:各別幼兒對各種物品了解不夠,出現分類錯誤。
在以后教學中多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興趣中懂得知識。
5.中班教案《小兔采蘑菇》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練習幼兒平衡、雙腳跳、鉆、爬、跨躍的動作技能。
2. 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3. 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與靈敏性。
4. 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兔子頭飾每人一個、小籃子每人一個、蘑菇(小紙團若干)、小路(高20厘米,寬20厘米的平衡木一條)、獨木橋(高15厘米,寬30厘米的平衡木一條,用積木塊支起兩頭)、小河(兩根平行放著的繩子,距離為40厘米)、山洞(直徑60厘米的拱門)、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熱身操,激發(fā)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
二、教師帶幼兒練習雙腳跳、鉆、爬、平衡的基本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
1. 請3—4個幼兒出列,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示范練習。走障礙物前,教師詳細講解動作要領,每走完一個障礙物,教師再次強調動作要領,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要有秩序的走,不能推搡,也不能擁擠。
(1)過獨木橋:兩手側平舉,以保持平衡。
(2)鉆山洞:雙手著地,兩膝著地,爬過山洞。
(3)過小河:爬過山洞后通過助跑(2米)跨過小河,上身正直,保持重心平衡。
(4)走小路:快速走過小路,兩手側平舉保持身體平衡。 2. 幼兒進行練習活動,教師進行指導。
三、教師扮演兔媽媽的角色,帶領幼兒去采蘑菇。
1. 教師:孩子們,你們已經學到了很多本領,現在媽媽帶你們去采蘑菇。
2. 教師帶領幼兒先過獨木橋,再鉆過山洞,再跨過小河,練習三遍。 3. 讓幼兒走過小路去采蘑菇。
四、教師帶領幼兒回家。
1. 教師:孩子們,天黑了,咱們應該回家了。
2. 教師帶幼兒原路返回。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旨在練習幼兒的雙腳跳、鉆、爬、跨躍的動作技能,主要是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由于幼兒的動作發(fā)展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因此游戲進行中,有一部分幼兒會因動作慢而對活動的進行造成影響。因此,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應恰當引導幼兒。
6.中班教案《小兔搬家》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學習確切的動詞,較連貫的語句講出兔子搬家的過程。
2.懂的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
3.學習詞鉆,躲,抬,擋,搬學習句式又—又。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仔細觀察圖片,較連貫的語句講出兔子搬家的過程。
難點:學習詞,鉆、躲、抬、擋、搬、。學習句式。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副。
2.小兔頭飾四個,小桌一張,小凳二張。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的方式導入
我出一道謎你們來猜是什么動物?長耳朵、紅眼睛、短尾巴、三瓣嘴。愛吃蘿卜和青菜。
二、逐一出示圖片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回答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關于小兔子的故事。
出示圖1提問;
1.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小兔子為什么要搬家。2.他們什怎樣搬家的?(剛才它用了一個詞叫抬,我們也來學一學,跟念抬,現在請誰來學一學著個動作,老師這有張桌子,誰來試試這個動作)對嗎?這個動作叫什么?
出示圖二提問:
1.路上,天氣怎么樣了,一只兔子想到了什么辦法躲雨?學習詞(躲、鉆)。2.它對伙伴們說了什么?3、雨下個不停怎么搬家呢?引導幼兒討論。
出示圖三提問:
1.小兔子們都怎么做了?2、雨下個不停小兔子們心里是怎么想的?
3、家如你是小兔子你會怎么辦?出示圖四提問:我們一起看看小兔子是怎么做得?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四.小結幼兒在講述中學習運用的新詞和句子。
五、表演搬家的過程,鞏固講述經驗。
情境表演《小兔搬家》,幼兒表演,教師講述。
六.小結 搬家一件很高興的事,但又很麻煩,而且還會遇到意想不到的事。不過只要會動腦筋想辦法,這些事都是可以解決的。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有兒掌握的不是很好,由于我班幼兒大多數都是民族幼兒,對漢語的理解能力較差,對漢語的一些詞和句子理解不了。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意識到要想讓民族幼兒學好漢語,掌握漢語的詞和句子必須要多說,多聽,多練習。
7.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小兔逛超市》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用點卡表示6以內物體的數量。
2.能目測或用點數方法計數。
3.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4.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筆。
【活動過程】
一、拍手數數1~10。
師幼共同拍手數數,從1數到10。速度可視幼兒情況由慢逐漸加快。集體數和個別數相結合。
二、學習用點表示5和6的數量。
1.用點表示5。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五個蘋果,提問:小兔逛超市,超市有幾個蘋果?5個蘋果可以用幾的點卡來表示呢?教師示范用筆在圖片的下方畫出5個圓點。引導幼兒學說:5的點卡可以表示5個蘋果。
2.用點表示6。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6個西瓜,提問:這是什么水果?有幾個?可以用幾的點卡來表示6個西瓜?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用筆在圖片的下方畫出6的點卡。引導幼兒觀察是否正確。
三、做《幼兒畫冊》上的練習。
1.引導幼兒看《幼兒畫冊》,幫助幼兒理解畫面的內容。
提問: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每樣物品有多少呢?
2.提出活動要求。
請幼兒用畫點卡的方式把每種蔬菜和水果的數量表示出來。
3.鼓勵幼兒畫完后說一說。
如:3的點卡表示3個西瓜,2個點卡表示2個茄子等。
4.鼓勵幼兒相互交流、檢查作業(yè)。
教學反思:
首先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以游戲和擬人化的形式來完成數量的一一配對,從形式上比較符合幼兒的興趣,突破了數學的枯燥。以拍手的形式進入環(huán)節(jié),讓孩子減少了疲憊感,感覺好像是在玩游戲,這樣他們的積極性就比較高。其次,以小兔和水果卡片滿足了幼兒的視覺感。
不過從作業(yè)的結果中來看,有很多小朋友對物體和小圓點的一一對應掌握得不太好,這需要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加強鍛煉。下面就來欣賞下孩子們在做作業(yè)時的情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