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日本性爱一区二区

  • <menu id="j4nbm"><progress id="j4nbm"><i id="j4nbm"></i></progress></menu>
    <td id="j4nbm"><strong id="j4nbm"></strong></td>
      1. <th id="j4nbm"><tbody id="j4nbm"><table id="j4nbm"></table></tbody></th>

        古詩300首賞析

        《古詩300首賞析》屬于詩詞大全中比較優(yōu)秀的內容,歡迎參考。

        古詩300首賞析

        1、行香子·述懷(宋代-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zhēn)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xì)中駒(jū),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2、壽陽曲·江天暮雪(元代-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3、招隱二首(魏晉-左思)

        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

        巖穴無結構,丘中有鳴琴。

        白云停陰岡,丹葩(pā)曜(yào)陽林。

        石泉漱(shù)瓊瑤,纖鱗或浮沉。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嘯歌?灌(guàn)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hóu)糧,幽蘭間重襟。

        躊(chóu)躇(chú)足力煩,聊欲投吾簪(zān)。

        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

        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峭蒨青蔥間,竹柏得其真。

        弱葉棲霜雪,飛榮流余津。

        爵服無常玩,好惡有屈伸。

        結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

        惠連非吾屈,首陽非吾仁。

        相與觀所尚,逍遙撰良辰。

        4、九日楊奉先會白水崔明府(唐代-杜甫)

        今日潘懷縣,同時陸浚(jùn)儀。坐開桑落酒,來把菊花枝。

        天宇清霜凈,公堂宿霧披。晚酣(hān)留客舞,鳧(fú)舄共差池。

        5、塞下曲二首·其二(唐代-王涯)

        年少辭家從冠軍,金鞍(ān)寶劍去邀勛(xūn)。

        不知馬骨傷寒水,惟見龍城起暮云。

        6、效古贈崔二(唐代-高適)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

        風飆(biāo)生慘烈,雨雪暗天地。

        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

        緬(miǎn)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邈(miǎo)然在云霄,寧肯更淪躓(zhì)?

        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

        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shè)氣。

        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

        豈論草澤中,有此枯槁(gǎo)士?

        我慚經濟策,久欲甘棄置。

        君負縱橫才,如何尚憔悴?

        長歌增郁怏(yàng),對酒不能醉。

        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

        7、回中作(唐代-溫庭筠)

        蒼莽寒空遠色愁,嗚嗚戍(shù)角上高樓。

        吳姬怨(yuàn)思吹雙管,燕客悲歌別五侯。

        千里關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shuò)云秋。

        夜來霜重西風起,隴(lǒng)水無聲凍不流。

        8、留贈偃師主人(唐代-許渾)

        孤城漏未殘,徒侶拂(fú)征鞍(ān)。

        洛北去游遠,淮(huái)南歸夢闌(lán)。

        曉燈回壁暗,晴雪卷簾寒。

        強盡主人酒,出門行路難。

        9、贈從弟·其一(魏晉-劉楨)

        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pín)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

        采之薦宗廟,可以羞嘉客。

        豈無園中葵?懿(yì)此出深澤。

        10、子虛賦(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fā)車騎,與使者出田。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薄矮@多乎?”曰:“少?!薄叭粍t何樂?”對曰:“仆樂齊王之欲夸仆以車騎之眾,而仆對以云夢之事也?!痹唬骸翱傻寐労??”

          子虛曰:“可。王車駕千乘,選徒萬騎,田于海濱。列卒滿澤,罘罔彌山,掩兔轔鹿,射麇腳麟。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顧謂仆曰:‘楚亦有平原廣澤游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楚王之獵孰與寡人乎?’仆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幸得宿衛(wèi)十有余年,時從出游,游于后園,覽于有無,然猶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澤者乎!’齊王曰:‘雖然,略以子之所聞見而言之?!?/p>

          “仆對曰:‘唯唯。臣聞楚有七澤,嘗見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耳者,名曰云夢。云夢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則盤紆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參差,日月蔽虧;交錯糾紛,上干青云;罷池陂陀,下屬江河。其土則丹青赭堊,雌黃白坿,錫碧金銀,眾色炫耀,照爛龍鱗。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瑉琨吾,瑊玏玄厲,碝石碔玞。其東則有蕙圃:衡蘭芷若,芎藭昌蒲,茳蘺麋蕪,諸柘巴苴。其南則有平原廣澤,登降陁靡,案衍壇曼。緣以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卑濕則生藏莨蒹葭,東薔雕胡,蓮藕觚盧、菴閭軒于,眾物居之,不可勝圖。其西則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發(fā)芙蓉菱華,內隱鉅石白沙。其中則有神龜蛟鼉,瑇瑁鱉黿。其北則有陰林:其樹楩柟豫章,桂椒木蘭,蘗離朱楊,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則有鹓雛孔鸞,騰遠射干;其下則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

          ‘于是乃使剸諸之倫,手格此獸。楚王乃駕馴駁之駟,乘雕玉之輿。靡魚須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將之雄戟,左烏號之雕弓,右夏服之勁箭。陽子驂乘,纖阿為御,案節(jié)未舒,即陵狡獸。蹴蛩蛩,轔距虛,軼野馬,轊陶駼,乘遺風,射游騏。倏眒倩浰,雷動猋至,星流霆擊。弓不虛發(fā),中必決眥,洞胸達腋,絕乎心系。獲若雨獸,揜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節(jié)俳徊,翱翔容與。覽乎陰林,觀壯士之暴怒,與猛獸之恐懼。徼郄受詘,殫睹眾物之變態(tài)。

          ‘于是鄭女曼姬,被阿緆,揄紵縞,雜纖羅,垂霧縠。襞積褰縐,郁橈溪谷。衯衯裶裶,揚袘戌削,蜚纖垂髾。扶與猗靡,噏呷萃蔡。下摩蘭蕙,上拂羽蓋。錯翡翠之威蕤,繆繞玉綏。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于是乃相與獠于蕙圃,媻珊郣窣,上乎金堤。揜翡翠,射鵕鸃。微矰出,孅繳施。弋白鵠,連鴐鵝。雙鸧下,玄鶴加。怠而后發(fā),游于清池。浮文鹢,揚旌栧。張翠帷,建羽蓋。罔瑇瑁,鉤紫貝。摐金鼓,吹鳴籟。榜人歌,聲流喝。水蟲駭,波鴻沸。涌泉起,奔揚會。礧石相擊,硠硠礚礚,若雷霆之聲,聞乎數百里之外。將息獠者,擊靈鼓,起烽燧。車按行,騎就隊。纚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陽之臺,怕乎無為,澹乎自持,勺藥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終日馳騁,曾不下輿,脟割輪焠,自以為娛。臣竊觀之,齊殆不如?!谑驱R王默然無以應仆也?!?/p>

          烏有先生曰:“是何言之過也!足下不遠千里,來貺齊國,王悉發(fā)境內之士,而備車騎之眾,與使者出畋,乃欲勠力致獲,以娛左右,何名為夸哉!問楚地之有無者,愿聞大國之風烈,先生之余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章君惡、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于齊而累于楚矣。且齊東陼鉅海,南有瑯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浮勃澥,游孟諸;邪與肅慎為鄰,右以湯谷為界。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俶儻瑰偉,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崪充牣其中,不可勝記。禹不能名,卨不能計。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游戲之樂,苑囿之大;先生又見客,是以王辭不復,何為無以應哉!”

        11、入彭蠡湖口(南北朝-謝靈運)

        客游倦(juàn)水宿,風潮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qí)岸屢(lǚ)崩奔。

        乘月聽哀狖(yòu),浥(yì)露馥(fù)芳蓀。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tún)。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郄珍怪,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水碧輟(chuò)流溫。

        徒作千里曲,弦絕念彌(mí)敦(dūn)。

        12、春分日(唐代-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xù)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13、立春七首(宋代-劉克莊)

        病添敗絮肌猶凜,老飲新醅力不支。

        獨有脾神無恙在,餅如篩大菜如絲。

        14、昭君怨·暮雨絲絲吹濕(清代-納蘭性德)

        暮雨絲絲吹濕,倦柳愁荷風急。瘦骨不禁秋,總成愁。

        別有心情怎說,未是訴愁時節(jié),譙(qiáo)鼓已三更,夢須成。

        15、雨后秋涼(唐代-白居易)

        夜來秋雨后,秋氣颯(sà)然新。

        團扇先辭手,生衣不著(zhuó)身。

        更添砧(zhēn)引思,難與簟(diàn)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閑老瘦人。

        16、行香子·秋入鳴皋(宋代-許古)

        秋入鳴皋(gāo),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巖岫(xiù),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細數閑來,幾處村醪(láo)。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閑陶寫,問甚風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

        17、河傳·秋光滿目(唐代-徐昌圖)

        秋光滿目。風清露白,蓮紅水綠。何處夢回?弄珠拾翠盈盈,倚蘭橈(ráo),眉黛蹙(cù)。

        采蓮調穩(wěn),吳侶聲相續(xù),倚棹(zhào)吳江曲。鷺起暮天,幾雙交頸鴛鴦,入蘆花,深處宿。

        18、代父送人之新安(明代-陸娟)

        津亭楊柳碧毿(sān)毿,人立東風酒半酣(hān)。

        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19、田家雜興八首 其二(唐代-儲光羲)

        眾人恥貧賤,相與尚膏腴。我情既浩蕩,所樂在畋漁。

        山澤時晦暝,歸家暫閑居。滿園植葵藿,繞屋樹桑榆。

        禽雀知我閑,翔集依我廬。所愿在優(yōu)游,州縣莫相呼。

        日與南山老,兀然傾一壺。

        20、視刀環(huán)歌(唐代-劉禹錫)

        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

        今朝兩相視,脈(mò)脈萬重心。

        21、招隱士(兩漢-淮南小山)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偃(yǎn)蹇(jiǎn)連蜷兮枝相繚(liáo)。

        山氣巄(lónɡ)嵷(sōnɡ)兮石嵯峨,溪谷嶄巖兮水曾波。

        猿狖(yòu)群嘯兮虎豹嗥(háo),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歲暮兮不自聊,蟪(hùi)蛄(gū)鳴兮啾啾。

        坱(yǎnɡ)兮軋(yà),山曲岪(fú),心淹留兮恫(dòng)慌忽。

        罔(wù)兮沕(mì),憭(liǎo)兮栗,虎豹穴。

        叢薄深林兮,人上栗。

        嵚(qīn)岑碕(qí)礒(yǐ)兮,碅(jūn)磳(zēnɡ)磈(kuǐ)硊(ɡuì);

        樹輪相糾兮,林木茷骫(wěi)。

        青莎雜樹兮,薠草靃靡;

        白鹿麏(jūn)麚(jiā)兮,或騰或倚。

        狀貌崟(xǐ)崟兮峨峨,凄凄兮漇(xǐ)漇。

        獼(mí)猴兮熊羆,慕類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斗兮熊羆(pí)咆,禽獸駭(hài)兮亡其曹。

        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22、柳含煙·章臺柳(唐代-毛文錫)

        章臺柳,近垂旒(liǘ),低拂往來冠蓋。朦朧春色滿皇州,瑞煙浮。

        直與路邊江畔別,免被離人攀折。最憐京兆畫蛾(é)眉,葉纖時。

        23、次元明韻寄子由(宋代-黃庭堅)

        半世交親隨逝水,幾人圖畫入凌煙?

        春風春雨花經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欲解銅章行問道,定知石友許忘年。

        脊(jǐ)令各有思歸恨,日月相催雪滿顛(diān)。

        24、春江花月夜二首(唐代-張子容)

        林花發(fā)岸口,氣色動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huàn)紗人。

        交甫(fǔ)憐瑤珮(pèi),仙妃難重期。

        沉沉綠江晚,惆(chóu)悵(chàng)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時。

        25、江南春(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26、好事近·浙江樓聞笛(宋代-汪元量)

        獨依浙江樓,滿耳怨笳(jiā)哀笛。猶有梨園聲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風雨怎禁得?;厥兹A清池畔,渺露蕪(wú)煙荻(dí)。

        27、生查子·藥名閨情(宋代-陳亞)

        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檀(tán)郎讀。

        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yīng)桃熟。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xiāng)曲。

        28、平甫見招不欲往(宋代-姜夔)

        老去無心聽管弦(xián),病來杯酒不相便。

        人生難得秋前雨,乞(qǐ)我虛堂自在眠。

        29、贈妓云英(唐代-羅隱)

        鐘陵(líng)醉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qīng)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30、哭劉尚書夢得二首(唐代-白居易)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閑日,一死一生臨老頭。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寢門淚滿白髭須。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齒亦枯!

        窅窅窮泉埋寶玉,骎骎落景掛桑榆。

        夜臺幕齒期非遠,但問前頭相見無。

        31、哀郢二首(宋代-陸游)

        遠接商周祚(zuò)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

        章華歌舞終蕭瑟,云夢風煙舊莽蒼。

        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zhǒng)有狐藏。

        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

        荊州十月早梅春,徂歲真同下阪輪。

        天地何心窮壯士,江湖從古著羈臣。

        淋漓痛飲長亭暮,慷慨悲歌白發(fā)新。

        欲吊章華無處問,廢城霜露濕荊(jīng)榛。

        32、楊柳枝詞九首(唐代-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qiāng)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南陌東城春早時,相逢何處不依依?

        桃紅李白皆夸好,須得垂楊相發(fā)揮。

        鳳闕輕遮翡翠幃,龍池遙望麴塵絲。

        御溝春水相暉映,狂殺長安少年兒。

        金谷園中鶯亂飛,銅駝陌上好風吹。

        城東桃李須臾(yú)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花萼樓前初種時,美人樓上斗腰支。

        如今拋擲長街里,露葉如啼欲恨誰?

        煬帝行宮汴(biàn)水濱,數株殘柳不勝春。

        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墻不見人。

        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

        如今綰(wǎn)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mèi)日西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別離。

        輕盈裊娜(nuó)占年華,舞榭(xiè)妝樓處處遮。

        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33、寒食雨二首(宋代-蘇軾)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táng)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shū)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méng)濛水云里。

        空庖(páo)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34、菩薩蠻·彩舟載得離愁動(宋代-賀鑄)

        彩舟載得離愁動,無端更借樵(qiáo)風送。波渺(miǎo)夕陽遲,銷魂不自持。

        良宵(xiāo)誰與共,賴有窗間夢??赡螇艋貢r,一番新別離!

        35、霜天曉角·梅(宋代-范成大)

        晚晴風歇(xiē)。一夜春威折。脈(mò)脈花疏天淡,云來去、數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36、六州歌頭·長淮望斷(宋代-張孝祥)

        長淮(huái)望斷,關塞莽(mǎng)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àn)銷凝。追想當年事,殆(dài)天數,非人力,洙(zhū)泗(sì)上,弦歌地,亦膻(shān)腥(xīng)。隔水氈(zhān)鄉(xiāng),落日牛羊下,區(qū)(ōu)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jiā)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d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干羽方懷遠,靜烽燧(suì),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wù),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bǎo)霓(ní)旌(jīng)。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yīng)。有淚如傾。

        37、八六子·倚危亭(宋代-秦觀)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qī)萋刬(chǎn)盡還生。念柳外青驄(cōng)別后,水邊紅袂(mèi)分時,愴(chuàng)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pīng)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xiāo)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38、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唐代-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bìn)云欲度香腮(sāi)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rú),雙雙金鷓(zhè)鴣(gū)。

        39、阮郎歸·初夏(宋代-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xūn)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40、南鄉(xiāng)子·春閨(宋代-孫道絢)

        曉日壓重檐,斗帳春寒起來忺(xiān)。天氣困人梳洗懶,眉尖,淡畫春山不喜添。

        閑把繡絲挦(xián),認得金針又倒拈。陌上游人歸也未?懨(yān)懨,滿院楊花不卷簾。

        41、鷓鴣天·搭柳欄干倚佇頻(宋代-史達祖)

        搭柳欄干倚佇(zhù)頻,杏簾胡蝶繡床春。十年花骨東風淚,幾點螺(luó)香素壁塵。

        簫外月,夢中云,秦樓楚殿可憐身。新愁換盡風流性,偏恨鴛鴦不念人。

        42、夢江南·千萬恨(唐代-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yè)碧云斜。

        43、生查子·侍女動妝奩(唐代-韓偓)

        侍女動妝奩(lián),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懶卸鳳凰釵(chāi),羞入鴛(yuān)鴦(yāng)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suì)。

        44、度峽口山贈喬補闕知之王二無競(唐代-陳子昂)

        峽口大漠南,橫絕界中國。

        叢石何紛糾,赤山復翕赩。

        遠望多眾容,逼之無異色。

        崔崒乍孤斷,逶迤屢回直。

        信關胡馬沖,亦距漢邊塞。

        豈依河山險,將順休明德。

        物壯誠有衰,勢雄良易極。

        邐迤忽而盡,泱漭平不息。

        之子黃金軀,如何此荒域。

        云臺盛多士,待君丹墀側。

        45、沒蕃故人(唐代-張籍)

        前年伐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bō)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zhàng),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46、夕次盱眙縣(唐代-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zhèn),停舫臨孤驛。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47、楊布打狗(先秦-列御寇)

          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zī)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fèi)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48、題花山寺壁(宋代-蘇舜欽)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fán)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péi)剪伐(fá)須勤力,花易凋(diāo)零草易生。

        49、天道(唐代-馮道)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fā)嘆聲。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

        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50、詠被中繡鞋(唐代-夏侯審)

        云里蟾(chán)鉤落鳳窩,玉郎沈醉也摩挲(suō)。

        陳王當日風流減,只向波間見襪羅。

        51、浣溪沙·詠橘(宋代-蘇軾)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bāo)綠葉照林光。竹籬(lí)茅舍出青黃。

        香霧噀(xùn)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qiè)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52、紅梅(宋代-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余雪霜態(tài),未肯十分紅。

        53、詠柳(宋代-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54、早發(fā)(唐代-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白草近關微有路,濁河連底凍無聲。

        此中來往本迢遞,況是驅羸客塞城。

        55、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宋代-姜夔)

        我與先生,夙(sù)期已久,人間無此。不學楊郎,南山種豆,十一征微利。云霄(xiāo)直上,諸公袞袞,乃作道邊苦李。五千言、老來受用,肯教造物兒戲?

        東岡記得,同來胥(xū)宇,歲月幾何難計。柳老悲桓(huán),松高對阮,未辦為鄰地。長干白下,青樓朱閣,往往夢中槐蟻。卻不如、洼(wā)尊放滿,老夫未醉。

        56、始得西山宴游記(唐代-柳宗元)

          自余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隟(xì)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zhuó)榛(zhēn)莽(mǎng),焚茅茷(fá),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jī)踞(jù)而遨(áo),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yá)然洼(wā)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cù)累積,莫得遁(dùn)隱??M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lǒu)為類。悠悠乎與顥(hào)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shāng)滿酌(zhuó),頹(tuí)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57、一篋磨穴硯(未知 佚名)

          古人有學書于人者,自以為藝成,辭而去。師曰:“吾有一篋(qiè)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逼淙耸苤?,因其封題不甚密,乃啟而視之,皆磨穴之硯(yàn)也,數十枚,方知師夙用者。頓覺羞愧,及反而學,至精其藝。

        5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宋代-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錯喜歡一作: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放過一作:放出)

        59、橫江詞·其六(唐代-李白)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jīng)東蹙(cù)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60、送應氏二首(魏晉-曹植)

        其一

        步登北邙(máng)阪(bǎn),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fén)。

        垣(yuán)墻皆頓擗(pǐ),荊棘上參(cān)天。

        不見舊耆(qí)老,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chóu)不復田。

        游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其二

        清時難屢(lǚ)得,嘉會不可常。

        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yàn)婉,我友之朔(shuò)方。

        親昵(nì)并集送,置酒此河陽。

        中饋(kuì)豈獨???賓飲不盡觴(shāng)。

        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

        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

        愿為比翼鳥,施翮(hé)起高翔。

        61、赴洛道中作(魏晉-陸機)

        遠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廣。

        振策陟(zhì)崇丘,安轡(pèi)遵平莽(mǎng)。

        夕息抱影寐(mèi),朝徂(cú)銜(xián)思往。

        頓轡(pèi)倚嵩巖,側聽悲風響。

        清露墜素輝,明月一何朗。

        撫枕不能寐(mèi),振衣獨長想。

        62、自金陵溯流過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唐代-李白)

        滄江溯(sù)流歸,白璧見秋月。

        秋月照白璧(bì),皓如山陰雪。

        幽人停宵征,賈(gǔ)客忘早發(fā)。

        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

        川長信風來,日出宿霧歇。

        故人在咫(zhǐ)尺,新賞成胡越。

        寄君青蘭花,惠好庶(shù)不絕。

        63、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清代-納蘭性德)

        彤霞久絕飛瓊(qióng)宇,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64、飲酒·其六(魏晉-陶淵明)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茍(gǒu)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duō)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qǐ)。

        65、宮娃歌(唐代-李賀)

        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

        象口吹香毾(tà)覴(dēng)暖,七星掛城聞漏板。

        寒入罘(fú)罳(sī)殿影昏,彩鸞簾額著(zhuó)霜痕。

        啼蛄(gū)吊月鉤闌下,屈膝銅鋪鎖阿甄(zhēn)。

        夢入家門上沙渚,天河落處長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陽,放妾騎魚撇波去。

        66、鄰女(唐代-白居易)

        娉(pīng)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碧紗窗下繡床前。

        67、小桃紅·胖妓(元代-王和卿)

        夜深交頸(jǐng)效鴛(yuān)鴦(yāng),錦被翻紅浪。雨歇云收那情況,難當,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長偌大,偌粗偌胖,壓扁沈東陽。

        68、水龍吟·贈趙晦之吹笛侍兒(宋代-蘇軾)

        楚山修竹如云,異材秀出千林表。龍須半翦(jiǎn),鳳膺(yīng)微漲,玉肌勻繞。木落淮南,雨睛云夢,月明風裊(niǎo)。自中郎不見,桓伊去后,知孤負、秋多少。

        聞道嶺南太守,后堂深、綠珠嬌小。綺窗學弄,梁州初遍,霓(ní)裳未了。嚼徵(zhǐ)含宮,泛商流羽,一聲云杪。為使君洗盡,蠻風瘴(zhàng)雨,作霜天曉。

        69、西洲曲(南北朝 佚名)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bìn)鴉雛(chú)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jiù)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diàn)。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70、念奴嬌·中秋對月(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shī)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chóu)侶,莫負廣寒沈醉。

        71、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宋代-蘇軾)

        緱(gōu)山仙子,高情云渺(miǎo),不學癡(chī)牛騃(ái)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chá)曾犯,銀河微浪,尚(shàng)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72、樂府(兩漢-曹植)

        橙橘枇杷。

        甘蔗代出。

        73、艷歌行(兩漢-曹植)

        夏節(jié)純和天清涼。

        百草滋殖舒蘭芳。

        74、詩(兩漢-王粲)

        列車息眾駕。

        相伴綠水湄。

        幽蘭吐芳烈。

        芙蓉發(fā)紅暉。

        百鳥何繽翻。

        振翼羣相追。

        投網引潛鯉。

        強弩下高飛。

        白日已西邁。

        歡樂忽忘歸。

        75、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其二(魏晉-陸機)

        東南有思婦。長嘆充幽闥。

        借問嘆何為。佳人渺天末。

        游宦久不歸。山川修且闊。

        形影參商乖。音息曠不達。

        離合非有常。譬彼弦與筈。

        愿保金石軀。慰妾長饑渴。

        76、詩(魏晉-陸機)

        太素卜令宅。

        希微啟奧基。

        玄沖纂懿文。

        虛無承先師。

        77、雜詩(兩漢-曹植)

        南國有佳人,

        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

        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

        誰為發(fā)皓齒?

        俯仰歲將暮,

        榮耀難久恃。

        78、懷陳子敬王子仁(元代-錢惟善)

        倦游年少滯江南,憂患驚心百不堪。韶海有人遺白葛,洞庭無客寄黃甘。

        涼風拂衽聽喉囀,夜雨移燈覆手談。寂寞歲寒梅共我,月明索笑碧云檐。

        79、鄭渭濱過訪而杜北山諸友繼至惜乎招石峰月溪(宋代-徐集孫)

        未見南枝與北枝,一清誰可話襟期。

        不嫌添客重行酒,所以惟僧共說詩。

        竹影因風和雀動,水聲帶雨啟鷗疑。

        黃昏緊閉寒扉坐,自展韋編對伏犠。

        80、贈黃羽士(宋代-徐集孫)

        閑披鶴氅紫藤冠,帶得林泉骨相寒。

        落魄一身風雪冷,飄蓬千里水云寬。

        素餐洗硯捭詩句,清夜敲鐘上醮壇。

        準擬學仙仙遇否,何年煉就九還丹。

        81、長歌為宗伯汧陽端懿王作(明代-朱誠泳)

        猗歟我祖秦之康,維岳鐘秀通天潢。嫡庶振振四男子,一一教之以義方。

        我考惠王襲祖蔭,分茅諸父皆封王。鸑鷟麒麟瑞明世,中間杰出推汧陽。

        玉葉金枝竟凋殞,巋然僅見存靈光。王性恬然靡所好,孜孜為善希劉蒼。

        宗藩耆壽典刑在,如松斯茂蘭斯芳。厭世一朝觀化去,騎箕游彼白云鄉(xiāng)。

        遠近無人不嗟悼,況在骨肉情尤傷。訃音千里達當寧,便蕃恤典非尋常。

        奉?;兄u端懿,帝曰休哉王可當。象賢克孝有宗子,三年血淚流淋浪。

        咫尺終南瘞冠劍,杜陵西畔曲江傍。寒煙落日翳荒草,瑟瑟悲風號白楊。

        吁嗟王心料無憾,含笑幽宮天地長。

        82、對萱花有感(明代-朱誠泳)

        誰向北堂培寸草,四月花開生意好。何事南風太不情,等閑斷送成衰老。

        人言咀嚼解忘憂,我對此花雙淚流。乾坤有限恨何極,犬馬私情難與酬。

        我思柔順萃吾親,關雎風化行西秦。內治遠同周太姒,敢云公子皆麒麟。

        七齡愧我尚蚩蚩,機杼參丸勞母慈。一朝奄忽棄我去,鸞車杳杳焉能追。

        只今已嗣親藩爵,玉食袞衣非所樂。悲吟鎮(zhèn)日對茲萱,忍見花開又花落。

        花落明年又復開,鸞車一去何當回。滄溟可枯石可爛,抱泣北堂能已哉。

        哀詞難盡付長歌,淚筆淋漓寫蓼莪。吁嗟有國不逮養(yǎng),傷心其奈萱花何。

        83、集句擬劉文綱少參悼亡 其十三(明代-朱誠泳)

        紅顏無奈落花催,可使英靈許再來。竟日倚闌空嘆息,寸心爭忍不成灰。

        84、泊流河(明代-周正方)

        乘月步流河,茅檐兩岸多。歸人猶待渡,棲鳥尚爭柯。

        塵輿市喧息,風移帆影過。洞簫誰按曲,音韻若清和。

        85、庭中竹梅(明代-周玉簫)

        梅竹蕭森露井旁,斷猿空叫月如霜。

        竹從孕節(jié)生來苦,梅到飄魂死亦香。

        86、贈徐生二首 其一(明代-周瑛)

        開田種嘉禾,禾根須著土。君看丹青家,爛漫竟何補。

        87、送江侍郎巡邊(明代-周旋)

        久副秋官獨有功,巡邊新命荷宸衷。良平不數侯關內,頗牧誰知出禁中。

        鈇鉞光摩秋月白,旌旗影拂曉霞紅。坐令亭障如磐石,一點胡塵不敢通。

        88、過倒馬坡(明代-周廷用)

        未識埋輪路,重經倒馬坡。

        赤霄開棧道,白日蔽云羅。

        古磧羊腸繞,飛泉鳥背過。

        張生銘劍閣,千古仰嵯峨。

        89、新春次黃恪翁韻 其二(明代-周訥)

        懶散何心與世期,春風先及野人知。千葩萬蕊都成趣,語燕啼鶯總入詩。

        風靜捲簾看草色,日晴攜酒醉花枝。恣情遠逐游蜂去,淺水橋邊緩步時。

        90、清涼寺避暑次吳寧庵韻(明代-周倫)

        殿閣清涼接太空,薜蘿深處隱花宮。登臨此日琴樽在,指點前朝感慨中。

        紫霧晝騰鐘阜氣,滄江時引建康風。絺衣羽箑堪乘興,未必東山羨謝公。

        91、利國監(jiān)驛(明代-周倫)

        坐倚南窗對鐵山,鐵山無冶舊名閒。譙樓驛舍孤村外,滕國彭城兩界間。

        塵路崚嶒天漠漠,石梁敧斷水潺潺。何人為國輸籌策,冀馬重開十二閑。

        92、滄海君椎(明代-周鳳翔)

        天上祖龍狂似虎,伏莽英雄氣不吐。博浪沙中一椎來,逐鹿奇人俱鼓舞。

        大索五日杳無蹤,畢竟存身智在胸。遙知易水荊卿劍,地下猶應作怒鋒。

        93、暮春山行二首 其一(明代-周昌齡)

        洞壑回千疊,行行興不窮。云添短鬢白,花映老顏紅。

        峭壁稀人到,仙源有路通。飄飖更深入,始覺脫樊籠。

        94、寄沔中陳處士(明代-鐘禧)

        沔陽有高士,棲隱在林泉。綠樹孤村里,黃花三徑邊。

        功名成棄屣,詩酒度流年。久別無由會,相思意惘然。

        95、擬古仍古韻 其九(明代-魏學洢)

        脈脈當戶繡,不知雙淚滋。人謂石蓮苦,未解潛相思。

        蓮成嬌欲泣,淚落還漬之。持此長悠悠,芳菲復幾時。

        96、讀史述 其十四 龐德公(明代-魏學洢)

        龐翁襄陽人,不識襄陽縣。躬耕有馀暇,支頤玩時變。

        鹿門漾春風,吹落桃花片。區(qū)區(qū)一角天,兒輩已足辦。

        97、別族太叔克彰(明代-王守仁)

        情深宗族誼同方,消息那堪別后荒。江上相逢疑未定,天涯獨去意重傷。

        身閒最覺湖山靜,家近殊聞草木香。云路莫嗟遲發(fā)軔,世涂崎曲盡羊腸。

        98、除夕伍汝真用待隱園韻即席次答五首 其四(明代-王守仁)

        世道從卮漏,人情只管窺。年華多涉歷,變故益新奇。

        莫憚顛危地,曾逢全盛時。海翁機已息,應是白鷗知。

        99、淑浦山夜泊(明代-王守仁)

        淑浦山邊泊,云間見驛樓。灘聲回遠樹,崖影落中流。

        柳放新年綠,人歸隔歲舟??屯緯r極目,天北暮陰愁。

        100、山石(明代-王守仁)

        山石猶有理,山木猶有枝。

        人生非木石,別久寧無思。

        愁來步前庭,仰視行云馳。

        行云隨長風,飄飄去何之。

        行云有時定,游子無還期。

        高梁始歸燕,鵜晙已先悲。

        有生豈不苦,逝者長如斯。

        已矣復何事,商山行采芝。

        101、渡黑龍江時連雨水漲竟日乃濟(明代-楊慎)

        飛鹢朝暾霽,停驂午漏分。客心隨水急,人語隔江聞。

        雨過添清氣,風生愛縠紋。中流歸棹穩(wěn),跂望有來群。

        102、胡蝶戲真珠花(明代-楊慎)

        漆園仙夢到綃宮,栩栩輕煙裊裊風。九曲金針穿不得,瑤華光碎月明中。

        103、丁巳元宵韓炅庵送燈(明代-楊慎)

        多病新春減醉狂,元宵作劇懶逢場。華燈珍重勞相贈,繡佛前頭禮定光。

        104、八月十六日游水頭 其一(明代-楊慎)

        易陽門外眺金天,禾黍故宮秋可憐。泛泛龍渠通野井,茫茫雉堞入蒼煙。

        105、孟夏苦雨不絕(明代-楊慎)

        積雨千家靜,停云八表昏。青苔封甲子,白水漏乾坤。

        秪益黔巫瘴,虛沾屏翳恩。愁零詩欲繼,繁露術空存。

        潮汐宵通井,津梁曉隔門。何時集車馬,明月對琴樽。

        106、鷓鴣天 其三 重游東巖寺,壁間見韓飛霞題字(明代-楊慎)

        仙梵潮音水月堂。曇花猶映墨花香。舊圍紅袖題詩處,曾指銀瓶索酒嘗。

        追幻夢,憶疏狂。春風宿草滿平岡。浮山夜壑藏舟夜,檻外長江自渺茫。

        107、羅甸曲貴州道中 其二(明代-楊慎)

        山圍羅甸國,水繞的澄橋。橋下東流水,可惜無蘭橈。

        108、禺山傳五岳山人任少海書札兼致問訊因憶(明代-楊慎)

        五岳山人相憶,八行書札遙通。

        吹簫夜郎月下,采藥白帝云中。

        塵世英雄易老,浮生蹤跡難同。

        張衡《四愁》吟斷,宋玉《九辯》悲窮。

        109、澗上清吟圖(明代-唐寅)

        三朋古稱壽,七秩世云稀。

        洗爵傳浮白,懸魚看賜緋。

        華筵盛賓從,誕節(jié)好春暉。

        不醉歌毋返,無強共所祈。

        青云連風閣,白發(fā)映魚磯。

        山色浮南岳,星辰近少微。

        錦開花里幛,彩戲膝前衣。

        大老兼尊德,吾將同所歸。

        110、震澤煙樹圖(明代-唐寅)

        大江之東水為國,其間巨浸稱震澤。

        澤中有山七十二,夫椒最大居其一。

        夫椒山人耿敬霽,與我十年為舊識。

        晝耕夜讀古人書,青天仰面無慚色。

        令我圖其所居景,煙樹茫茫渾水墨。

        我也奔馳名利人,老來靜拂塵埃跡。

        相期與君老湖上,香飯魚羹首同白。

        111、詩贈寧王(明代-唐寅)

        信口吟成四韻詩,自家計較說和誰?

        白頭也好簪花朵,明月難將照酒厄。

        得一日閑無量福,作千年調笑人癡;

        是非滿日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

        112、雪夜幸趙普(明代-唐寅)

        宋朝受命政維新,魏國稱為社稷臣。

        空使終年讀論語,如何不做托孤人。

        113、春江花月夜二首 其二(明代-唐寅)

        夜霧沈花樹,春江溢月輪。歡來意不持,樂極詞難陳。

        114、秋夜睡醒偶賦(明代-于謙)

        風送新秋爽入簾,樓頭初月正纖纖。三杯上臉成紅軟,一枕忘情到黑甜。

        清露凝暉沾宿草,明河倒影掛脩檐??痛坝謩余l(xiāng)關念,卻把燈花仔細占。

        115、秋閨二首(明代-于謙)

        散步瑤階下,庭空不見人。回頭顧明月,惟有影隨身。

        116、示同袍 其二(元代-廖大圭)

        試論心事一開顏,萬事如今只等閒。病起朝朝相喚去,海城西北盡青山。

        117、故人過訪(元代-廖大圭)

        七尺長身臥故廬,日斜起坐對殘書。幾人歲晚能相問,一榻山中獨久虛。

        好客新秋來杖屨,小窗暮雨共盤蔬。相看道義有真樂,萬事悠悠總不如。

        118、病起見必上人去秋所惠詩次韻(元代-廖大圭)

        閉戶春寒燕子前,寥寥孤坐掩殘編。中年心事誰復識,南院故人殊可憐。

        隔歲相思詩在篋,清秋憶共夜譚禪。交游疏遠身多病,莫笑當時孟浩然。

        119、唁許生(元代-廖大圭)

        幽明分伉儷,期月廢游歌。疇昔期偕老,于今奈若何。

        春魂來夢寐,秋序感蹉跎。一擊莊生缶,憂端未覺多。

        120、陽臺引(元代-李裕)

        陽臺張宴日將夕,長風吹秋欲無色。燕丹奉酒荊卿歌,于期感激動毛發(fā)。

        酒闌拂劍憑凌起,當筵直立相睥睨。髑髏青血凝冷光,西入咸陽五千里。

        白虹貫日日不死,祖龍猶是秦天子。人間遺恨獨荒涼,裊裊哀聲流易水。

        121、沁園春(元代-劉敏中)

        石汝來前,號汝蒼然,名之太初。問太初而上,還能記否,蒼然于此,為復何如。

        偃蹇難親,昂藏不已,無乃于予太簡乎。須臾便,喚一庭風雨,萬竅號呼。

        依稀似道狂夫。在一氣何分我與渠。但君才見我,奇形怪狀,我先知子,冷淡清虛。

        撐拄黃壚,莊嚴繡水,攘斥紅塵力有余。今何許,倚長風三叫,對此魁梧。

        122、子久春山仙隱(元代-吳鎮(zhèn))

        山家處處面芙蓉,一曲溪歌錦浪中。隔岸游人何處去,數聲雞犬夕陽紅。

        123、題竹二十一首 其三(元代-吳鎮(zhèn))

        東山月生光,照我庭中竹。道人發(fā)清嘯,愛此煢煢獨。

        124、挽宋漢臣鑒山(元代-魏初)

        長安醉倒十年馀,老木清霜一夢如。前輩風流幾人在,鑒山詩卷有圖書。

        125、和何彥正春耕十一首 其六(元代-梁寅)

        亂后江湖阻舟楫,衣冠強半寓山村。云山紫蕨那堪采,豺虎驚人翠谷昏。

        126、天仙子 苦熱(元代-梁寅)

        六合似爐云似火。熱氣蒸肌煙霧鎖。此時那得羽翰生,冰壑過。風巖坐。瀑布濺衣珠萬顆。未旱先愁愁怎躲。如在顛崖惟恐墮。急須霖雨慰蒼生,名譽播。江之左。誰在東山深處臥。

        127、【雙調】折桂令 贈千金奴杏(元代-孔文升)

        贈千金奴

        杏桃腮楊柳纖腰,占斷他風月排場,鸞鳳窩巢。宜笑宜顰,傾國傾城,百媚千嬌。一個可喜娘身材兒是小,便做天來大福也難消。檀板輕敲,銀燭高燒,萬兩黃金,一刻春宵。

        128、送渭清遠上人謁虞學士求墓志 其四(元代-丁復)

        平生太史未相親,秪托新詩附遠人。自是星虛接牛斗,誰教天漢隔參辰。

        129、贈李明遠(元代-丁復)

        金陵龍眠見三李,瓊林鹓雛哦二松。名駒墮地亦千里,騰鳳沖霄須九重。

        130、淮陰侯廟(元代-陳基)

        慷慨論兵笑沐猴,盡將生死付酂侯。手提漢鼎歸真主,眼見黃旗出偽游。

        此日王孫歸故國,何年漂母葬荒丘。英雄自古多遺恨,腸斷秋風楚水流。

        131、觀潮有感(元代-鄧雅)

        潮去潮來朝復暮,花開花落雨兼風。由來萬化皆消長,惟有青山今古同。

        132、對庭樹(元代-鄧雅)

        庭隅有佳樹,偃蹇繁枝柯。長夏蔽朱炎,蕭蕭涼氣多。

        玄蟬噪其間,好鳥聲相和。余亦性所愛,對之聊詠歌。

        133、答劉修已(元代-鄧雅)

        獨對山中月,秋風正颯然。未為攀桂客,空學煮蒲仙。

        鬢發(fā)千絲亂,琴書四壁懸。故人憐寂寞,詩寄白云邊。

        134、挽丁御史子堅(元代-鄧雅)

        仕為文章顯,名因政事香。泮芹新雨露,臺柏舊風霜。

        往事空流水,荒阡幾夕陽。遙知千載后,潛德有輝光。

        135、送止無傳住車溪東塔(元代-德祥)

        車溪古法席,子可繼先賢。薜荔林間錫,芙蓉浦口船。

        鳥聲青嶂里,燈影白頭前。我有乞歸日,于斯盡暮年。

        136、詠懷三首 其二(元代-戴良)

        庭前兩奇樹,常有好容色。年年遇霜雪,誰謂寒可易。

        大道久已喪,末路多涼德。狐裘已適體,誰念寒涂客。

        古有延陵子,使還過徐國。徐君骨已朽,信義逾感激。

        解劍掛高樹,至寶非所惜。此士難再逢,四顧吾何適!

        137、月支王頭飲器歌(元代-大欣)

        呼韓款塞稱藩臣,已知絕漠無王庭。馳突猶誇漢使者,縱馬夜出居延城。

        我有飲器非飲酒,開函視之萬鬼走。世世無忘冒頓功,月支強王頭在手。

        帳下朔風吹酒寒,凝酥點雪紅斕斑。想見長纓系馬上,髑髏濺血如奔湍。

        手麾欲回斗杓轉,河決昆崙注尊滿。酒酣劍吼浮云悲,使者辭歡歸就館。

        古稱尊俎備獻酬,孰知盟誓生戈矛。斬取樓蘭懸漢闕,功臣猶數義陽侯。

        138、次韻王繼學侍御金陵雜詠十首 其六 潛宮(元代-大欣)

        御榻當年小殿西,龍光照地起虹霓。蓬萊珠館珊瑚樹,夜月瑤臺白玉梯。

        甲帳列營環(huán)衛(wèi)密,龜茲按拍蹋歌齊。代來故事憑誰紀?只有年年杜宇啼。

        139、石磴(元代-陳樵)

        磴平如席草茸香,盛夏宜人石氣涼。杜宇血銷添碧燐,山雞食罷化馀糧。

        赤松有約吾將老,白發(fā)無愁不解長。醉則枕流眠枕石,看云不復據胡床。

        140、霜巖石室 其一(元代-陳樵)

        懸流脈脈又涓涓,浣水為花到席前。我為天穿來煉石,僧從雨下度流年。

        月中溜灑黃金淚,壁上云生火玉煙。山下四鄰皆雨外,天瓢枯槁蟄龍眠。

        141、題畫梅(元代-陳旅)

        處士橋邊古岸隈,梅花偏向小園開。沖寒有客尋春去,移得晴窗雪影來。

        142、和方虛谷上南行十二首 其七 過牛矢嶺(元代-陳櫟)

        坡覓牛矢路,公渡牛矢嶺。遂令污穢地,居然化清境。

        令代曹子方,陳三延癩頸。何時躡吾履,迢迢山路永。

        143、春日閒行(元代-陳顥)

        睡起閒窗日影斜,欲尋幽處一烹茶。芒鞋踏遍前村路,楊柳春風有幾家。

        144、遷居(元代-陳高)

        遷居城南村,幽情意所適。室廬頗虛敞,結構自疇昔。

        倒檜護周垣,修竹蔭奇石。涓涓井泉清,靄靄檐云白。

        去郭二三里,迥與囂塵隔。于茲載寢興,朝暮靡所迫。

        讀書南窗下,奉食老親側。褰裾戲童稚,煮茗待賓客。

        身閒貧亦佳,機忘心已寂。旋種園中蔬,春葉庶堪摘。

        時危幸安處,生理寧復識。雖非曠達夫,玩世聊自得。

        145、感興七首 其二(元代-陳高)

        青山或可移,白石尚可轉。志士懷苦心,九死不愿返。

        首陽餓仁賢,至今激貪愞。汩羅沈楚累,千載悲忠蹇。

        人生誰不死,身沒名貴顯。胡為草玄人,美新思茍免。

        146、次韓明善題推篷圖(元代-岑安卿)

        青松陰陰間修竹,六月翛然破炎溽。梅花一味只宜冬,江上孤舟水邊屋。

        筆端春信回孤根,鮫綃淺抹玄霜痕。江南煙雨正愁絕,一枝喚醒羅浮魂。

        無聲詩生有聲畫,吟詠工夫見揮灑。坡翁仙去二百春,夢繞松風古亭下。

        茲花清致誰堪當,孤山題品淵源長。推篷細認心凄涼,鼻端彷佛聞天香。

        147、題闕(元代-岑安卿)

        天臺存舊譜,地望著清光。教育文辭贍,漸磨道義彰。

        移官杜洲曲,開講樹山傍。曉日皋比暖,薰風絳帳涼。

        青衿諸俊彥,綵服兩兒郎。弟子堪榱桷,先生實棟梁。

        群飛迷蓊郁,駿足識康莊。歲月考書滿,風云際會良。

        伏龍終偃蹇,鳴鶴自翱翔。執(zhí)友陳供帳,攜家上小航。

        錦囊詩匼匝,蒼玉佩鏗鏘。壯志期高翥,歸心馳故鄉(xiāng)。

        赤城霞粲粲,秀嶺日蒼蒼。巾子峰頭月,瓊臺石上霜。

        暫伸懷土樂,爰整好游裝。下捧薇垣檄,上沾楓陛香。

        公車應薦剡,耆德必文章。不日看除目,何時舉賀觴。

        佳音如我寄,魚雁在滄浪。

        148、和敬齋盧公仲通王宰新秋詠懷(元代-曹伯啟)

        殘編寂寞對韓檠,四十年間一夢驚。蒼狗白云觀世態(tài),碧梧金井聽商聲。

        淵明未遂還鄉(xiāng)計,工部空懷戀闕情。稚子不知時序改,晚庭爭賀嫩涼生。

        149、擬古次韻六首 其二(元代-安熙)

        零零白露下,巖谷悴芳蘭。蘭悴不復辭,誰與念時艱?

        堅冰行復至,雪深路漫漫。愁絕將奈何,撫幾一長嘆。

        150、贈族子治鬼疾(元代-艾性夫)

        瞠獰電目頭蒙倛,兩手握斷青桃枝。

        丹符落火六丁走,白晝破柱神雷飛。

        何物尸蟲作妖魅,敢上天庭聒天耳。

        坐俘心腹三彭仇,生馘膏肓雙孺子。

        君不見大巫擒鬼先擒王,質蹻猥瑣不足當。

        請君為我祓不祥,疾驅威霆行鬼方,

        余力熙河鉏鬼章。

        151、文節(jié)謝公挽歌(元代-艾性夫)

        不甘搖尾乞人憐,視死如歸氣浩然。

        千古六經俱掃地,獨公一柱肯擎天。

        乾坤萬劫英雄盡,文節(jié)雙高日月懸。

        惆悵老身空有淚,玉亭無路薦寒泉。

        152、和繆叔正韻(元代-顧瑛)

        白云開處見山棱,我欲躋攀力未勝。歲晚不為干祿士,前身應是小乘僧。

        竹林載酒邀山簡,草閣裁詩愧薛能。結習未除閒未盡,焚香且對佛前燈。

        153、八月十三日自鴻山歸吳舟中賦(元代-顧盟)

        扁舟風輕穩(wěn)如馬,容我領覽秋氣清。橫塘水深白鳥下,敧樹雨濕青苔生。

        東曹掾史有高興,太乙真人無俗情。去□吹簫喚孤鶴,明夜月滿姑蘇城。

        154、過林逸人次韻巖棲翁(元代-善住)

        花邊曾醉少年春,白首相過不厭貧。近說漢家徵詔急,西山猶有臥云人。

        155、菩薩蠻 燈夕次韻(元代-善住)

        當年老子逢佳節(jié)。萬戶華燈連皓月。和氣滿江城。喧喧隊子行。掩關聊共坐。靜對沉香火。一笑盡君歡。閑心無兩般。

        156、題翰墨十八輩封爵圖(元代-任士林)

        公子裝車從楚國,十九人行一不足。上階卒賴毛先生,招手相呼公錄錄。

        邇來翰墨十八人,一日受封列華物。世上空成孺子名,論功卻笑中書禿。

        人生慎勿為事先,乞留足矣張良獨。

        157、古意(元代-潘伯脩)

        空中望海水,日暮動微瀾。神州何偪仄,半落煙霞間。

        少小戲嵩華,南魚落星灣。七澤一朝枯,我亦非朱顏。

        道逢兩白鵠,欲下昆侖山。寫書寄西母,早遣君王還。

        158、甲午六月臥病柔川呈地主五首 其一(元代-潘伯脩)

        西界群山半削成,平居悵望指高青。銀河上水通三石,玉筍馀云散五星。

        曠歲移家方失路,連城帶甲此譚經。不圖顛沛流離日,樹色溪光滿戶庭。

        159、次伯長待制韻送王繼學修撰馬伯庸應奉扈從上京二首 其一(元代-柳貫)

        仗前挏酒進瓊脂,翠絡金鉤向馬垂。少宰氈廬初張事,從官魚笏正書思。

        三辰上應旂斿象,六樂中陳鼓吹詞。供奉逍遙承御宿,故應燕許擅同時。

        160、送李士弘侍讀攝祠王屋(元代-柳貫)

        河山肺腑樹靈峰,泰乙高居象帝容。蒼玉登壇親藻籍,黃金涂檢盛函封。

        林光忽與升煙合,云氣初乘委佩重。歸格神休奉明主,恩流偏覺侍臣濃。

        161、題管夫人長明庵圖(元代-妙湛)

        雙樹陰陰落翠巖,一燈千古破幽關。也知諸法皆如幻,甘老煙霞水石間。

        162、張野泉偕虛谷方使君趙春洲數先輩見訪即席賦詩各以酒字為韻(元代-馬臻)

        幽居扃青春,水軒僅如斗。敲門問誰來,過我得良友。

        浮云無停陰,霽色破古柳。人生不自適,歲月欺老丑。

        欲挽湖水春,添我杯中酒。酒盡意不盡,落日照魚笱。

        掀髯出門去,悲歡一何有。

        163、湖中春游曲(元代-馬臻)

        堂堂復堂堂,畫鹢誰家郎?繡旌鴛頸冷,膳府鸞刀光。

        傾椒注桂邀流芳,楚腰絡索聞懸珰。箜篌急響如相惱,岸頭折盡忘憂草。

        黃金慣積自媒身,隨肩滿席惟嗔老。牙簽萬軸齒不拈,孟客何賓跡如掃。

        柳綿撲撲乘風吹,花翎小鳥啼訴誰。玉郎沈醉晚未醒,春光去矣猶不知。

        164、五無吟六首 其三(元代-唐朝)

        山中古木老槎牙,幾度逢春不放花。清廟棟梁奚足取,霜枝雪干漫矜誇。

        165、長門怨(元代-宋無)

        金定咽滬蓮花梁,銀箭浮遲遲鳥泣。

        知更阿藍羅襪冰,暝對星河玉階立。

        內官唱漏催曉籌,芙蓉夢破燕支愁。

        起來汝罷窺繡戶,三十六院殘燭幽。

        建章風傅鳳吹遠,翠華晨幸昭位館。

        箜篌不語心自語,愁長如天恨天短。

        紅裀暖踏楊花雪,絳縷閒對守宮血。

        鸚鵡空猜驚蹕聲,春寒緊永流蘇結。

        166、趙令穰秋村暮靄圖(元代-黃公望)

        筆下巒霏乍有無,千林蕭瑟遠峰孤。王孫當日歸何處?傳得秋村暮靄圖。

        167、摸魚子 題王德璉山居圖(元代-邵亨貞)

        遍乾坤、好山無數,古來高隱能幾。相逢盡道林泉勝,無柰利名朝市。青嶂里。望曲徑深門,彷佛柴桑里。先生傲世。任短褐長*,清琴燭酒,占斷晉風致。疏林下,別有談玄塵尾。清風長滿窗幾。門剝啄何須問,應是采芝仙子。誰可比。已不減、當時雞犬空中起。留連晚計。盡穴石藏書,鋤云種玉,千古有靈氣。

        168、太常引(元代-劉秉忠)

        衲衣藤杖是吾緣。好歸去,舊林泉。富貴任爭先??偛惠^、諸公著鞭。

        雁飛汾水,鶴歸華表,人事又千年。滄海變桑田。誰知有、壺中洞天。

        169、絕句(元代-謝應芳)

        屈原沈江死,揚雄投閣生。一時生死計,千古是非名。

        170、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

        三年春色過邊城,萍跡東歸未有程。細細和風紅杏落,涓涓流水碧湖明。

        花林啜茗添幽興,綠畝觀耕稱野情。何日要荒同入貢,普天鐘鼓樂清平。

        171、過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韻二首 其二(元代-耶律楚材)

        憩馬居延酒半醺,寂寥寒館變春溫。未能鵬翼騰溟海,不得鴻音過雁門。

        千里云煙青冢暗,一天風雪黑山昏。天涯幸遇知音士,子細論文共一樽。

        172、和沖霄韻五首 其五(元代-耶律楚材)

        古木殘陽映矮崗,雁行天際寫秋光。霜蓑帶雨添愁色,晚菊和風送冷香。

        濁酒三年渾未試,黃糧九月得初嘗。龍沙且喜身強健,南望幽人天一方。

        173、西域和王君玉詩二十首 其十五(元代-耶律楚材)

        閑閑個事本明圓,一念才興路八千。生死既知皆是幻,功名猶戀豈能賢?

        興來暢飲斟晴月,醉后高歌枕碧泉。觸處逢渠何所礙,不玄玄處亦玄玄。

        174、寄景賢(元代-耶律楚材)

        湛然有過必人知,笑寄龍岡自訟詩。閻浮眾生苦為樂,華嚴皇覺藥能醫(yī)。

        十年擐甲足疾作,三月彈琴臂力衰。因病得閑閑卻病,閑中雖病也便宜。

        175、和王巨川題武成王廟(元代-耶律楚材)

        商辛自底滅亡期,保障全空聚繭絲。誰識華山歸馬日,易于渭水釣魚時。

        176、次賈伯堅左司寄來韻二首 其一(元代-許有壬)

        酒來宛國注紅香,魚出涼亭薦雪肪。多病浪仙都□此,空哦清句嚼冰霜。

        177、寄友人(元代-黃庚)

        相望咫尺地,久不到蝸廬。

        室邇人何遠,心親跡任疏。

        交游常念舊,情意只如初。

        我欲攜囊去,相逢勝寄書。

        178、寄菊坡吳府判(元代-黃庚)

        客懷元自惡,非是為秋悲。

        一別又三載,百年能幾時。

        音書無雁時。音書無雁寄,

        心事有鷗知。遙想菊坡菊,

        西風香滿籬。

        179、舟次九山(元代-黃庚)

        水云盡處列奇峰,螺髻參差杳靄中。

        江岸維舟看不了,煙嵐分碧入疏蓬。

        180、贈易數周仁山(元代-黃庚)

        河洛圖書排紙上,乾坤爻象只胸中。

        煩君細算乘除數,吾道何時可變通。

        181、贈魏虛舟少府(元代-楊載)

        西蜀文章伯,東吳閥閱家。族傳貞觀舊,躅繼信陵遐。

        雅度人難測,高名眾共誇。為楨材不小,韞櫝玉無瑕。

        鳴鳳占諧吉,乘龍偶契嘉。三床邀納笏,萬弩護排衙。

        世賞官仍及,朝參寵復加。天顏垂眷顧,地肺侈光華。

        緩步方鳴玉,高情欲泛槎。翻然歸翠麓,姑爾奉黃麻。

        彭澤還栽柳,河陽不種花。投閒銷日月,訪古略煙霞。

        臘蟻常開宴,春魚每看叉。興來恒放逸,賓從任喧嘩。

        閤靜褰珠箔,窗虛閟綠紗。琴彈多古雅,詩就輒妍姱。

        愿作梁間燕,徒慚井底蛙。執(zhí)鞭曾莫效,抱瑟敢長嗟。

        戀戀情終在,悠悠道苦賒。春風吹去旆,翹首又天涯。

        182、再次韻張秋泉真人碧桃(元代-楊載)

        一枝如玉照芳春,幾度憑闌欲殢人。翠被夜寒愁灑淚,珠簾月冷怕傷神。

        劉郎陌上栽仍舊,王母池邊賞又新。不是梨花飄雪樹,望中清絕更無倫。

        183、次韻夏仲勉(元代-楊載)

        不喜為文富,長憂得酒慳。尊罍堆案上,筆硯棄墻間。

        有傳追王績,無書繼賈山。貴人能慢士,往見亦胡顏。

        184、法吏(元代-楊維楨)

        民有殺長吏,于理大悖之。

        仁人根所自,吏德久已離。

        擊之柱后法,輦火救焚輜。

        彼哉漢儒論,殘賊憂軟罷。

        愿言敷國惠,以膏殘民痍。

        185、七哀詩(元代-楊維楨)

        貧者欲無壽,富嬰愿期頤。

        慘慘里門道,哭聲一何悲。

        白頭灑慈淚,紅顏服嫠衰。

        借問送車人,共惜紈绔兒。

        問齒未逾壯,問家素不貲。

        黃金不貸死,華屋中道辭。

        南鄰九十老,帶索如榮期。

        186、殺虎行(元代-楊維楨)

        夫從軍,妾從夫,夢魂猶痛刀箭瘢,況乃全軀飼豺虎。

        拔刀誓天天為怒,眼中於菟小于鼠。

        血號虎鬼冤魂語,精光夜貫新阡土。

        可憐三世不復仇,泰山之婦何足數。

        187、與客登望海樓作錄寄玉山主人 其一(元代-楊維楨)

        蜑子雨開江上臺,江頭野老不勝哀。蜃將樓閣空中落,鰍引旌旗月下來。

        保障許誰為尹鐸,事諧無復問文開??蓱z歌舞舊城闕,又是昆明幾劫灰。

        188、李鐵槍歌(元代-楊維楨)

        古鐵槍,五代烈。

        今鐵槍,萬人杰。

        紅蠻昨夜斬關來,防關老將泣如孩。

        鐵槍手持丈二材,鐵馬突出擒紅魁。

        磔紅頭,鑿紅骨。

        誓紅不同生,滅紅倒紅窟。

        君不見錢塘城中十萬家,十萬甲兵赭如血,一夜南風吹作

        雪。

        189、長至日偕諸友游故宮(元代-張翥)

        皇天有數混南邦,組練長驅萬里江。內井龍沈軍檄在,西郊鬼泣帝車降。

        河開故道穿宮籞,殿鎖秋塵暗佛幢。欲問興亡遺老盡,晚風鈴語自摐摐。

        190、題王蕺隱畫山水(元代-張翥)

        額黃銷盡玉嬋娟,翠袖凝愁倚暮煙。舊日漢宮三十六,更無秋露泣銅仙。

        191、【雙調】落梅風 月明歸興松(元代-張可久)

        月明歸興

        松梢月,桂子香,又詩成冷泉亭上。醉歸來晚風生嫩涼,戧金船玉人低唱。

        春晚二首

        銀江暗,翠袖遮,麝煤銷露螢明滅。下西湖美人忺次過也,打梨花雨聲昨夜。東風景,西子湖,濕冥冥柳煙花霧。黃鶯亂啼胡蝶舞,幾秋千打將春去。

        書所見

        柳葉微風鬧,荷花落日酣,拂晴空遠山云淡。紅妝女兒十二三,采蓮歸小舟輕纜。

        憶西湖

        青鸞信,白雁書,望江南夢飛不去。西湖錦云誰是主?拍闌干滿空煙樹。

        192、鷓鴣天(元代-張可久)

        一點芳春近破瓜。生香小朵瑩無瑕。水曹梅萼初擎蕾,石土瓊苞未放花。

        眉刷翠,鬢堆鴉。淡妝何必尚鉛華。御溝紅葉題詩處,應記當年天子家。

        193、基址(元代-王冕)

        基址經年定,新亭幾日成。

        望開吳地盡,坐接楚天平。

        野色重重見,山光面面迎。

        可宜方處士,千古紀清名。

        194、渭河道中 其二(元代-王冕)

        披霧青天近,梳頭白發(fā)明。

        山河千古恨,風雨五更情。

        塞北浮云慘,關中王氣清。

        草廬諸葛在,未得話平生。

        195、偶書(元代-王冕)

        今晨好風雨,濕云四邊馳。

        落花爛作土,潦水積成池。

        疲民在涂炭,朝暮苦啼饑。

        況兼時氣乖,好肉生瘡痍。

        方憂舊田穢,無奈新城欹。

        世情甚促迫,天意將焉為?我生合忘言,感慨徒傷悲。

        196、素梅 其五(元代-王冕)

        五云縹緲隔蓬萊,仙子吹簫月下回。

        轉首不知春幾許,霜花如雪滿瑤臺。

        197、明上人畫蘭圖(元代-王冕)

        吳興二趙俱已矣,雪窗因以專其美。

        不須百畝樹芳菲,霜毫掃動光風起。

        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斂媚如羞春。

        翠影飄飄舞輕浪,正色不染湘江塵。

        湘江雨冷暮煙寂,欲問三閭杳無跡。

        愾慷不忍讀離騷,目極飛云楚天碧。

        198、蒲州八詠 其二 虞坂曉行(金朝-段成己)

        林下晨雞第一聲,隴頭殘月伴人行。未知局促鹽車下,老驥蕭蕭又幾鳴。

        199、梅花十詠 其三 尋(金朝-段成己)

        玉想形容霞想裾,云英自與世姬殊。幾年來往藍橋路,搗盡玄霜得見無。

        200、望月婆羅門引 仲堅復見和,文勢**,殊覺(金朝-段成己)

        感,因取舊韻述己意以答之。雖知荒於辭章,猶賢於無所用心也長安倦客,不堪重整舊朝衣。天香尚帶余霏。蓋世虛名何用,政爾畏人知。愛青山屋上,面面屏圍。十朋綽違。好事外、卜皆非。辦取殘年香火,暇日歌詩。東涂西抹,笑顛狂、如我向來稀。休看鏡、鬢發(fā)成絲。

        201、再致故園述懷五絕 其二(金朝-王若虛)

        荒陂依約認田園,松菊存亡不必論。我自無心更懷土,不妨猶有未招魂。

        202、別家(金朝-王若虛)

        到了身安是本圖,何須身外覓浮虛。誰能置我無饑地,卻把微官乞與渠。

        203、蘇幕遮 誡道人相爭(金朝-王處一)

        出家兒,須決斷。自己搜尋,不論他人短。性命休令塵惹絆。謹謹修持,獨把頑心煉。養(yǎng)沖和,神不亂。點滴靈砂,搬載登云漢。玉姹金嬰呈手段。無作無為,物外真空伴。

        204、滿庭芳 三宣到都住持天長觀,復敕修新道院(金朝-王處一)

        詔赴天長,敕修堂宇,道弘一布歸真。我?guī)熜?,譚馬并加恩。七朵金蓮顯異,清朝喜、優(yōu)渥惟新。重宣至,車乘駟馬,祝謝圣明君。皆成諸法會,親王宰職,里外忠臣。遇太平真樂,道德洪因。更望參玄眾友,遵三教、千古同欣。齊回向,吾皇萬壽,永永御楓宸。

        205、平陽書事(金朝-施宜生)

        春寒窣窣透春衣,沿路看花緩轡歸。

        穿過水云深密處,馬前晨蜨作團飛。

        206、題都亭驛(金朝-施宜生)

        江梅的爍未全開,老倦無心上將臺。

        人在江南望江北,斷鴻聲里送潮來。

        207、跋馮應之許司諫豉羊帖(金朝-李俊民)

        還思寫論付官奴,想見臨池興有馀。莫把家雞等閑厭,恐教人笑換羊書。

        208、姚子昂畫馬(金朝-李俊民)

        雄姿卓立開天骨,騰踏萬里如神速。可憐不遇九方皋,空使時人指為鹿。

        自從大奴守天育,無由更騁追風足。中原一戰(zhàn)收乾坤,白發(fā)將軍髀生肉。

        209、梅花集句 其一七七(金朝-李龏)

        尋芳愁路盡,山寺始花開。獨上高樓望,傷春不易裁。

        210、送子玉赴闕(宋代-王安禮)

        寂寞揚雄與世疏,賴逢佳友慰窮居。深沉智慮三冬學,磊落胸懷萬卷書。

        自古賢豪今日盛,看君才調幾人如。還朝好作登瀛客,聞說元臣薦子虛。

        211、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貴妃閣(宋代-洪咨夔)

        綺疏浸影槐龍轉,繡戶浮香艾虎垂。

        硯冷玉蜍金井水,手抄警戒愛君詩。

        212、次韻曹提管梅(宋代-洪咨夔)

        凌寒峭立向庭除,晉宋淵明漢二疏。

        面冷不堪相嫵媚,心清聊為一軒渠。

        月來月去香仍在,春少春多意自如。

        皎潔孤芳誰與共,作詩我欲寄東徐。

        213、方氏棣華桂叢亭各一首(宋代-洪咨夔)

        一忍來百順,寸私生萬殊。

        能思根共出,自愛鄂相扶。

        夜雨平生約,春風盡日娛。

        幾家燃豆泣,知愧脊令無。

        214、官采木(宋代-洪咨夔)

        深山風雨幾百秋,直干云漢大蔽牛。

        輪囷離奇不尺度,一旦出應天家搜。

        山摧浪壓斧斤下,橫亙十畝眠蒼虬。

        白頭地主坐嘆息,物囿於數吾何尤。

        為言此殆有天幸,如拔莘渭歸商周。

        棟梁未央坐萬乘,柱石明堂朝諸侯。

        老翁聞語囅然起致祝,切莫去作昭陽梳洗樓。

        215、端平三年春帖子詞·皇后閣(宋代-洪咨夔)

        關睢風化冠周南,次第桃夭及葛覃。

        農事未興先獻種,女紅方起又親蠶。

        216、瀑布(宋代-洪咨夔)

        白龍飛出翠云堆,不見源頭只見來。

        勢有盛衰惟視雨,聲無高下尺成雷。

        誰教河鼓翻將落,我欲陽侯挽取回。

        東陌西阡分港去,豐年入眼稻花開。

        217、湯泉(宋代-洪咨夔)

        水府燃犀處,扶桑浴日時。

        能觀雷復地,始信坎生離。

        凈垢元無著,溫涼祗自知。

        驪山殷鑒在,莫受阿環(huán)緇。

        218、送杜陽安奉親還蜀二首(宋代-洪咨夔)

        訪落方勤止,而翁苦掉頭。

        立幾遺世獨,行盍為王留。

        日月馳雙轂,乾坤寄一舟。

        勿緣歸計得,忘卻緯邊憂。

        219、三日兄弟侍老人展墓歸和尊韻(宋代-洪咨夔)

        云淡風柔霽色輕,瀧岡阡上氣和明。

        莫思舊日遨頭出,且試新年便面行。

        飽飯即為君子泰,濁醪不失圣人清。

        一翁二季春無盡,更愿諸孫向老成。

        220、詩贈晚學李君(宋代-邢仙老)

        丹雄初伏櫃方靈,萬里蓬壺第一程。

        神室下封添夜火,金砂新浴煉真形。

        稚川篋里藏丹訣,鴻寶方中檢藥名。

        既得仙人小龍虎,便尋根本到長生。

        221、寶林寺(宋代-杜衍)

        中懷無絆外緣間,深掩禪扉客到難。

        勝景可曾飛錫去,好山多祇捲簾看。

        畫升講座天花落,夜步吟軒海月殘。

        今日逢師堪論道,歸心愁思一時寬。

        222、有懷雪堂舊游 其一(宋代-李彭)

        雪堂楊柳三五株,堂里先生萬世無。伐樹何人成糞土,如聞筑屋復棲烏。

        223、歲晚四首 其二(宋代-李彭)

        汪侯胸次闊瀟湘,秀潤清時符寶郎。謝宇窗間仍發(fā)興,敬亭山下屢成章。

        224、再和嗣首座五詩寄舒老微老 其四(宋代-李彭)

        嗣公丹鳳羽,高笑破群蛙。汲引后來秀,義俠如朱家。

        出語掩顏謝,游戲達摩耶。臥讀春風句,飛鴻澹墨斜。

        225、宿云居十住軒(宋代-李彭)

        塵事起濫觴,洶洶濤頭聚。對鏡眼生花,尋幽心脫兔。

        歐峰阻躋攀,榆柳春再暮。維時春作夏,起我勤杖屨。

        捫蘿惑去蹊,陟巘忘故步。大壑埋白云,陰崖崩老樹。

        縈紆幽鳥道,突兀升洞府。厖眉老比丘,倒屣蒙顧遇。

        曾未契三關,遽已棲十住。暉暉天橫參,稍稍窗送曙。

        華鯨破短夢,山禽喚新句。伊予群念息,亦遭回俗馭。

        徒為三日留,復在邯鄲路。

        226、慶上人以再聞誦新作突過黃初詩為韻作十詩見寄次韻酬之 其一(宋代-李彭)

        鄱陽山水國,東南一都會。朗玉得斯人,骎骎越流輩。

        島可不足吞,支許欲追配。新詩如弦簧,窈眇歌一再。

        227、蔡州顏魯公祠(宋代-李彭)

        孤云亦群游,勁柏受遠托。烈士懷貞心,肯勞常情度。

        堂堂顏太師,立朝獨莊諤。太宗柱石衰,中夜懸六博。

        朝廷冠劍人,孤君資元惡。公當蔡州鋒,活國立然諾。

        頭顱危一葉,舌本未渠弱。恥為蘇屬國,華顛圖麟閣。

        想當兇焰時,直氣森噴薄。廟貌存典刑,社鼓追冥漠。

        我生當昭代,何憾涕橫落。浩歌招游魂,白眼瞪寥廓。

        228、還家寄吳世長兼簡潘子真(宋代-李彭)

        江頭楊柳曲塵姿,弄日晴空百尺絲。騎省風流還有賦,吳筠英妙更能詩。

        殺雞為黍相期處,問雁呼卿政此時。下榻深慚徐孺子,非關勞者作歌辭。

        229、與李彥能范安同赴澤民之集飯后野步(宋代-孫覿)

        提壺聲里有嘉招,步屐尋芳過小橋。萬壑春風笑笙籟,一溪晴日碎瓊瑤。

        虺隤未忍加鞭去,磊塊惟愁著酒澆。云月娟娟弄人影,醉歸扶路莫辭遙。

        230、運使直閣郎中張公同年挽詞三首 其二(宋代-孫覿)

        門表尚巍昂,尊名擅一坊。珂鳴非故里,星聚有新堂。

        月暗烏啼夜,風高雁折行。吾生如寄耳,端是橘中藏。

        231、致政運使直閣 其三(宋代-孫覿)

        老脫尚方舄,門懸刺史車。真成棄竹馬,直欲換金魚。

        歲事千頭橘,生涯萬卷書。流芳知未艾,蘭玉滿階除。

        232、旸谷偶成(宋代-裘萬頃)

        竹近頗忻衣袂爽,苔深長恐履痕侵。夜燈四壁圖書影,曉日一床花木陰。

        載酒只今誰好事,絕弦從昔為知音。區(qū)區(qū)外物成何用,慎勿緣渠愁此心。

        233、薦福寺次許師詠竹(宋代-裘萬頃)

        浮云蹤跡任西東,翰墨場中且用功。

        時對此君哦七字,也勝癡坐辯幡風。

        234、寄題真愛堂三首(宋代-裘萬頃)

        真實愛山今有誰,此心猨鶴亦難欺。

        看來卻是朱居士,不愧昌黎五字詩。

        235、寄元齡弟五首 其一(宋代-裘萬頃)

        馀生端合老吾廬,心地全然與世疏。安得數椽西嶺下,自行溪水灌園蔬。

        236、兀坐有感(宋代-裘萬頃)

        忘言編簡倦三復,適意絲桐聊再行。

        已共白云論久要,要尋青鳥問長生。

        按行泉石苔侵屨,披拂松篁露濕纓。

        此事洪崖知我舊,歸與端合與同盟。

        237、頌古十七首(宋代-釋大觀)

        江面無風平似鏡,轉頭變態(tài)互呈新。

        馮夷駕浪險難涉,漁父操舟妙若神。

        238、偈頌五十一首(宋代-釋大觀)

        鬧浩浩,靜悄悄。

        古策風高,玉壺春曉。

        左雇無瑕,若盼已老。

        239、偈頌五十一首(宋代-釋大觀)

        日復日,夜復夜。

        竇八布衫穿,虛空生柄欛。

        240、訴衷情(鑒止初夏)(宋代-趙師俠)

        清和時候雨初晴。密樹翠陰成。新篁嫩搖碧玉,芳徑綠苔深。

        雛燕語,乳鶯聲。暑風輕。簾旌微動,沈篆煙消,午枕余清。

        241、送楊可及第還鄉(xiāng)(宋代-梅詢)

        君恩兼喜拜維桑,路入家山道更光。

        春色殿前初脫白,秋風隴上見焚黃。

        偏留名紙呼先輩,喜著藍袍到故鄉(xiāng)。

        科第孝思俱已遂,卻經劍棧莫凄涼。

        242、昔與南浦劉謙仲大梁孫子尚游自劉死橫陽孫亦有浙西之役交舊零落為之慨然感而有作(宋代-王十朋)

        劉翁泯泯已新鬼,孫子飄飄猶旅人。詩酒舊游誰在眼,江山回首自傷神。

        招魂擬向橫陽道,有夢長飛霅水濱。死者不生生者別,死生離別兩沾巾。

        243、趙果州之子年十四能作大字果州自荊南以詩寄予命書之字畫(宋代-王十朋)

        子政平生宜諒聞,故應有子嗣清芬。讀書行見破萬卷,識字豈惟能八分。

        年少便宜觀上國,詩成真可張吾軍。校讎異日居天祿,玉葉金枝有子云。

        244、子尚墓種柏(宋代-王十朋)

        子尚乃如許,壯年墳已荒。我來親種柏,含淚待蒼蒼。

        245、那剎石(宋代-王十朋)

        七月下三巴,孤舟近九華?;戟q驚滟滪,石更見那查。

        246、令人生日哭以小詩 其二(宋代-王十朋)

        去歲一杯酒,遽然生死分。兒孫為壽地,慟哭不堪聞。

        247、伊尹(宋代-王十朋)

        窮居樂道自躬耕,那肯要君用割烹。湯后不加三聘禮,未應改志為蒼生。

        248、清白泉(宋代-王十朋)

        圣人達節(jié)猶憎盜,志士清心肯飲貪。試問臥龍山下酌,世間無似此泉甘。

        249、次韻李懷安贈何憲五絕 其四(宋代-王十朋)

        炙手權門盡好官,云山高臥老江干。相期晚景全名節(jié),富貴何須著眼看。

        250、聞捷報用何韻(宋代-王十朋)

        淮甸流離唐赤子,將軍奇特魏黃須。愿將銀管書忠誼,糞土東京趙與胡。

        251、伏日懷鄱陽同僚(宋代-王十朋)

        去歲鄱陽四望亭,題分十二志同登。眼中忽見天邊月,不謂天邊是固陵。

        252、三峽橋 其二(宋代-王十朋)

        滟滪瞿塘在眼前,便應從此上青天。秋風脫葉隨流下,疑是十帆出峽船。

        253、望天臺赤城山感而有作(宋代-王十朋)

        神仙境界無戰(zhàn)爭,奚用漆此巍巍城。吾聞秦皇昔多欲,富貴已極貪長生。

        蓬萊方丈欲親到,車轍馬跡無時停。萬騎南巡適吳越,天臺咫尺行將登。

        仙山不容肉眼見,天為設險藏神靈。山中采藥使未返,鮑魚向已沙丘腥。

        秦為防胡筑紫塞,連年不恤生靈害。天亦防秦甚防胡,赤城高峙煙霞外。

        神仙要非求可得,祖龍可笑徒勞役。當時劉阮本無心,花笑水迎山自辟。

        我向丹丘數往來,群仙杖舄未容陪。揮毫欲續(xù)孫公賦,愧無擲地金聲才。

        目極蒼崖千萬丈,世無仙骨那能上。直須內外兩丹成,駕鶴驂鸞如指掌。

        254、記夢(宋代-王十朋)

        夜夢隨先君,梅溪策黎杖。杉徑早開辟,歸休預標榜。

        魂思驚曉醒,精神發(fā)秋爽。披衣照孤燈,灑涕書惚恍。

        255、縣學落成百韻(宋代-王十朋)

        炎正中微后,皇家再造年。斯文天未喪,吾道圣相傳。

        黼扆端周冕,巖廊拱舜弦。宸章麗朝日,奎畫煥中天。

        賈馬朝丹闕,皇夔捧御筵。云龍慶相遇,星鳳快爭先。

        金馬袍披錦,戎亭帳褫氈。崇儒符漢武,復古慕周宣。

        方議成均制,仍增博士員。佇觀旂茷茷,行賁帛戔戔。

        詞賦揚群彥,賢良策萬全。圜橋漢億萬,鼓篋魯三千。

        狂客休歌鳳,騷人肯釣鳊。文風暢蠻貊,士氣壓腥膻。

        王化誠無外,吾邦素自偏。魚鹽人競習,刀筆世相沿。

        甘學樊遲稼,紛求許汜田。揶揄戲縫掖,膜唄奉真詮。

        未振寒鄉(xiāng)陋,那經殺氣纏。閭閻森白刃,庠序燎寒煙。

        斷簡嗟何考,青衿痛自憐。詩存?zhèn)~,禮廢憶豚肩。

        磬碎交州石,弓焚矍相弦。水流空渙渙,草碧自芊芊。

        有識思興起,無知分棄捐。?;≌l復射,城闕孰思還。

        弟子貧原憲,先生冷鄭虔。嗣音幾泯滅,素業(yè)遂迍邅。

        屢應三年詔,曾微萬選錢。龍門無幾到,虎榜不多聯。

        愈賦徒傷感,郊腸厭炒煎。儒冠空嘆誤,鐵硯莫知研。

        白日非偏照,寒灰自不然。百年嗟委靡,今日幸夤緣。

        令尹真人杰,同僚命世賢。崔丞老文學,梅尉舊神仙。

        樂善誠何篤,承流志更專。下車傷弊俗,修泮慕遺編。

        浮議疇能奪,良謀斷不愆。商財方萃聚,卜日肯遷延。

        役命諸生董,基謀爽塏遷。鄧林搜蓊郁,淇竹剪嬋娟。

        秘殿雄千尺,脩廊跨百廛。虹梁掛天宇,云棟軼星躔。

        縹縹飛鴛瓦,沉沉耀采椽。沚茂春色早,壇杏午陰圓。

        方沼分寒溜,明窗瞰碧漣。前山昂馬首,勝地奪龍眠。

        瀑水靈源近,簫峰秀色妍。規(guī)模何廓廓,氣象更綿綿。

        先圣風流遠,新宮象貌鮮。森羅龍袞列,肅穆雁行連。

        劍佩星辰上,丹青日月邊。衣裳明黼黻,冠冕飾纮綖。

        祀事脩崇報,心齋務至蠲。新儀仍再習,吉日已重涓。

        漏箭催庭燎,鸞刀待餼牽。充庭端弁服,夾道擁車駢。

        秉笏趍帷幄,升階省豆籩。馨香登黍稷,肥腯薦牲牷。

        蔬擷羅芹藻,魚羞備薧鮮。犧尊澄玉液,寶篆噴龍涎。

        薦裸仍更貌,觀瞻競曲拳。禮文稽戴鄭,樂舞奏韶卷。

        設禮筵初秩,登門屨已填。盍簪聯桂玉,紉佩雜蘭荃。

        飾喜捐絲竹,論文具管箋。獻酬咸僂傴,進退各周旋。

        揮麈談飛屑,濡毫思涌泉。妙詞歌郢客,醉墨灑張顛。

        共喜從于邁,俱忘詠式遄。武紛堂上接,衣擁坐隅褰。

        父鄙金籯滿,師誇腹笥便。雩風開性柳,教雨長材楩。

        鼓瑟求曾點,攀鱗至閔騫。水平翻振鷺,天闊戾飛鳶。

        鶯思友遷木,驊群盡著鞭。草空收七壁,雀過墮三鳣。

        道也將行矣,辰乎盍勉旃。搜尋羅簡札,點勘費丹鉛。

        潔凈窮爻象,溫柔考注箋。典謨稽古學,倉制究殘編。

        異教排韓子,遺绖抱玉川。壯夫羞篆刻,童子悟幽玄。

        道德勤鉆仰,文章變儼駢??泼驿銧?,翰墨蓋游焉。

        雪恥終興越,成功必霸燕。真成兩闕里,別是一陶甄。

        化出文翁表,功居范寧前。聲莘終不朽,琬琰豈須鐫。

        未學成鳩拙,窮居類兔跧。腸枯無錦繡,門冷乏貂蟬。

        簞食雖云樂,藜床已厭穿。室空司馬壁,食窘魯公饘。

        誤拜殽陵賜,長懷渭水畋。斷弦音寂寞,抱玉涕潺湲。

        覽鏡時猶在,焚舟志益堅。燕歸欣遇廈,魚得敢忘筌。

        愿赴功名會,終歸造化權。唯憑大爐火,早晚鑄顏淵。

        256、送何仲遠適越因之官霅水(宋代-沈說)

        樽酒沙頭綠漲波,事歡其柰別愁何。

        去程想憩蘭亭竹,到日須看霅浦荷。

        年少莫嫌官職小,名高卻怕薦書多。

        臘前擬作孤山夢,還許扁舟載雪過。

        257、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九日太慈寺蠶市(宋代-田況)

        高閣長廊門四開,新晴市井絕纖埃。

        老農肯信尤民意,又見笙歌入寺來。

        258、王季文書堂(宋代-陳巖)

        要學騎蟾主簿仙,休官直上九華巔。

        我來細讀碑間字,風葉時時一颯然。

        259、煮茗臺(宋代-汪任)

        石梯千級杖藜行,行到山腰足暫停。

        旋汲靈泉煮佳茗,渴心滋潤困魔醒。

        260、曹娥墓(宋代-翁逢龍)

        何朝無朽骨,此地尚清陰。

        冢上獨根樹,江邊孤女心。

        化錢燒石燥,落葉漬泥深。

        長有英靈在,風平煙浪沉。

        261、十洲亭(宋代-陳讜)

        東塘昔號神仙景,亭以洲名世亦稀。山擁髻鬟臨水鑒,花鋪云錦出天機。

        好風入座清如濯,古木分行翠欲圍。每到馮欄會心處,不知香氣襲人衣。

        262、送楊明叔上舍歸蜀(宋代-陳起)

        東書西向泝波行,霜冷風凄定幾程。

        客枕夜長熊入夢,故園春到燕來迎。

        丈人山上芝堪友,西子湖邊柳結情。

        回首堯天鄉(xiāng)月皎,對床那不憶難兄。

        263、送王商公游永嘉兼呈東甽曹侍郎荊山劉學士(宋代-釋文珦)

        覓句東嘉去,春風草又薰。

        一千余里路,四十九盤云。

        幸有江山助,休為旅泊分。

        曹劉諸老在,為我致殷勤。

        264、游越(宋代-釋文珦)

        吳客來游古越都,緬懷前事更踟躕。

        高峰篆刻空秦望,遺廟丹青尚禹謨。

        佛屋幾遷王令宅,官租半入賀家湖。

        日斜欲返煙城去,柳下春般吵受呼。

        265、朽質(宋代-釋文珦)

        朽質任浮沉,都無住著心。

        未憑三窟兔,得似九皋禽。

        煮石清泉潔,眠云翠壁深。

        生來有詩癡,老去亦忘吟。

        266、效陶四首用葛秋巖韻(宋代-釋文珦)

        我居本山林,茅茨蔭嘉樹。

        骯臟塵網間,歸心自西鶩。

        吾駕今已返,終然守貞素。

        每思夜氣清,起坐天未曙。

        267、青羊宮(宋代-郭忠恕)

        久知玄牝是根原,誰道長生別有門。

        一自描龍興嘆后,至今師事五千言。

        268、游龍虎山贈天師(宋代-潘閬)

        遠挹高風自漢遷,老松猶帶昔年青。

        留侯高臥衣冠冷,鼻祖重來印劍靈。

        鶴和猿吟清徹底,龍蟠虎踞翠為屏,

        真人一笑梅花發(fā),三十六天春不扃。

        269、酒泉子(十之九)(宋代-潘閬)

        長憶龍山,日月宮中誰得到。宮中旦暮聽潮聲。臺殿竹風清。

        門前歲歲生靈草。人采食之多不老。別來已白數莖頭,早晚卻重游。

        270、酬玉汝 其一(宋代-吳汝一)

        磔攘畢春氣,長嬴換新綠。爽風吹涼光,紉餌釣山淥。

        鯈魚噀水香,菰蒲削藍玉。老景結清和,心花委濠濮。

        271、送程給事知越州(宋代-邵必)

        我嘗淮上送君行,前日郎官此日卿。一道清風新使節(jié),萬家和氣舊民情。

        西山藥味迎秋熟,同浦波光照物明。佳景多才雅相值,高吟應未負平生。

        272、孝宗皇帝靈駕發(fā)引詩(宋代-蔡戡)

        歷數承堯禪,謳歌戴舜仁。

        規(guī)模自寵遠,法度謹持循。

        儉約身先下,憂勤志在民。

        萬方無以報,雨泣但沾巾。

        273、得請還山元規(guī)遠迓遂成山頌(宋代-張繼先)

        喜見石渾淪,忘言意獨真。

        還尋石橋約,一洗客京塵。

        香篆丹爐靜,詩篇彩筆新。

        高霞不狐映,攜手洞門春。

        274、麻姑壇(宋代-王獻臣)

        我佩綠綺琴,獨上麻姑壇。

        七弦試拂拭,一天星斗寒。

        仙子為我來,降語五云端。

        世人知音少,君今休要彈。

        275、重九后五日游齊山(宋代-嚴粲)

        官癡縛辰酉,節(jié)物如相負。茲游未覺晚,黃花落吾手。

        沒鷗江自迥,脫葉山新瘦。凄涼千載心,西風一搔首。

        276、記野人語(宋代-張侃)

        野人延我坐,古木陰四垂。未語涕先集,昔盛今全衰。

        我聞野人語,斯事古有之。但要存心地,何須問墓師。

        277、十六夜月二首 其一(宋代-張侃)

        昨宵清不盡,今夜色增明。想見清虛殿,冰輪漸漸生。

        278、嘲梅花(宋代-張侃)

        緘蕊怯寒風,清香已暗通。數株籬落外,生毓任元功。

        279、花珠二絕 其二(宋代-張侃)

        階遠滴成聲,荷深圓又碎。風動水銀收,亭亭開翡翠。

        280、還韓城三首 其一(宋代-呂本中)

        乍喜全家脫,虛疑匹馬奔。乾坤德甚大,盜賊爾猶存。

        稻壟秋仍旱,溪流晚自渾。素冠兼白發(fā),愁絕更誰論。

        281、冬日雜詩 其一(宋代-呂本中)

        白日供多病,青山且舊居。柴門臨水靜,風葉舞霜馀。

        老練時情熟,貧□家計疏。墻東端可望,炙背飽翻書。

        282、寄璧公道友(宋代-呂本中)

        符離城里相逢處,酒肉如山放手空。已見神通過鹙子,未應鮮健勝龐公。

        且尋扇子舊頭角,一任杏花能白紅。破箬笠前江萬里,無人曾識此家風。

        283、信安生日(宋代-呂本中)

        和風藹藹動祥煙,此日祥鸞下九天。已共清秋卻殘暑,更同蒼柏享長年。

        瓊枝自出塵囂外,寶月常臨雨露前?!鯁柈旙酆嗡灒碎g今日地行仙。

        284、寄唐充之二十韻(宋代-呂本中)

        俗事自相促,吾生常作難。長河已萬折,險路復千盤。

        坎壈深藏步,岑嵚穩(wěn)轉鞍。誰知守樗散,略不誤泥蟠。

        末學多乖謬,微軀寔控摶。小兒成頂領,烈士吐心肝。

        許下少文舉,吳中無伯鸞。直須識根柢,始是極波瀾。

        念此欲誰語,想公還自寬。屢成長劍倚,得洗夜蟲酸。

        解后終年別,殷勤一笑歡。已除舌本強,仍斲鼻端漫。

        直節(jié)群公念,高名四海間。相期更無事,所祝在加餐。

        晚日留殘雪,春雷續(xù)淺寒。欲行殊未必,堅坐只長嘆。

        不厭道里遠,敢辭裘褐單。卻尋三語掾,重對兩蒲團。

        剩欲洗胸次,先留倒筆端。何須灞陵岸,回首望長安。

        285、元日贈沈宗師四首 其二(宋代-呂本中)

        念昔從諸賢,關汪老耆舊。是事今則無,斯人亦難又。

        爾來見公子,卻立兩公后。不倦以終之,可以為子壽。

        286、言志(宋代-呂本中)

        馮驩客傳舍,彈鋏歌不已。托身孟嘗君,惟有一劍耳。

        何事食無魚,何事出無輿。先生猶有劍,至我劍亦無。

        一來曹南郡,優(yōu)游聊自娛。春風吹我衣,春草生庭除。

        小便胞略轉,晚發(fā)手自梳。仰面送歸雁,低頭羨游魚。

        幸有薄薄酒,浸漬滿腹書。安得待天命,吾心亦何如。

        長鋏莫漫彈,何必憶吾廬。

        287、將發(fā)福唐(宋代-呂本中)

        盡此一囊粟,我行當有期。涼風吹天涯,增我別后思。

        結束向行在,問子還何時。初無濟時策,處事多參差。

        環(huán)視中所有,無一施可宜。形骸久已病,敢徼當世知。

        不蒙朋友責,定遭兒輩嗤。矧此世外人,勸歸常恐遲。

        相尋有如日,請盟吾此詩。

        288、偈公六十五首(宋代-釋咸杰)

        一手不獨拍,眾手鳴摑摑。

        豁開三要三玄門,堪與人天為軌開則。

        289、贊繡寶公(宋代-釋咸杰)

        針鋒上直入,線縫里跳出。

        剪刀尺子自隨身,號令乾坤齊萬物。

        290、和孫廷平坦嵩山十首·春溪水(宋代-韓維)

        陽生溪谷溫,坼坼冰面破。

        淥隨波色還,白放云光墮。

        野鷗豈知此,終日忘形坐。

        291、同曼叔游菩提寺(宋代-韓維)

        高城如破崖,寺帶喬木石。

        禪房掩清晝,佛畫剝寒雨。

        荒池野蔓合,濁水佳蓮吐。

        蕭條聯騎游,淡薄對僧語。

        秋風日夕好,勝事從此數。

        292、雨后之南陵點饌(宋代-韓維)

        齋房厭危坐,出戶曠舒散。

        草木雨多思,云山晚相亂。

        索回俯川陸,窈窕見樓觀。

        耳目久塵埃,茲辰一湔浣。

        293、奉送永州張中樂屯田(宋代-韓維)

        昔年曾讀子厚集,夢寐彼州山水佳。

        循良今慰遠人望,瀟灑仍愜曠士懷。

        樓頭打鼓散群吏,林下啼鳥眠高齋。

        政閒境勝足佳句,好寫大字鐫蒼崖。

        294、贈吳兄仲孚(宋代-釋居簡)

        策慵推病枕,刺字忽來前。未說名瓜子,先傳姓口天。

        鴻蜚煩送目,蛩響動吟肩。窮與窮相值,秋風已颯然。

        295、次韻郡博士賀龜山祠新成 其二(宋代-釋居簡)

        肅瞻老屋話因依,再振工夫豈浪施。學士賤秦麟妄出,老天祚宋鳳來儀。

        崇儒允葉休明運,溢美宜刪賦詠詞。弗待文興自今古,源源未必不由茲。

        296、送僧(宋代-釋居簡)

        潑包打了諸方去,弗向諸方豎點頭。倔強如斯今幾個,羅籠不住聽渠休。

        297、謝晦齋倅嘉興(宋代-釋居簡)

        春風藝蘭茝,采采山之阿。廣庭拓馀地,華風日編摩。

        芳潔漸可冀,榛莽常婆娑。紫芽茁新馥,薰蕕相錯摩。

        引類連根株,圖蔓費斧柯。何知種植勤,苦心忘鬢皤。

        九畹與百畝,恨少不恨多。薿薿謝庭玉,比德元同科。

        馀光燭槜李,散采搖清波。太湖跨三州,如此明月何。

        298、謝隨庵趙牧之墨竹(宋代-釋居簡)

        胸中千畝不愿馀,穎也戲劇資軒渠。湖州九原不可作,百年合浦今還珠。

        玄卿濃淡知權變,淋浪迅疾如馳電。為君擊節(jié)賞此音,孝娥廟刻題黃絹。

        君胡不歌石鼎聯,兩手笑拍彌明肩。又不釣垂五十犗,六鰲一掣空重淵。

        幻成群玉參差立,露梢點滴鮫人泣。鶻落還從兔起時,一機才失嗟無及。

        我住雙巖峰下寺,夢斷池塘無一語。家山新綠報平安,萬金墮眼寬西顧。

        葛陂頭角猶完全,鏡中觀影俱茫然。坐令野人破屋壁,萬里風煙生咫尺。

        299、偈頌一百三十三首 其十八(宋代-釋居簡)

        六年勤苦竟何如,為問君王記得無。直下雖知難抵諱,到頭終不受涂糊。

        300、明教禪師五種不壞贊(宋代-釋居簡)

        頂骨峣然,隱若伏犀。于烈火中,凄其廩而。古鐵錚錚,燼馀不熱。

        擊石拊石,迭中音節(jié)。舍利團綴,素魄囧如。湛湛凝露,累累貫珠。

        豈無他人,欲見其頂。月行太空,蛙沉坎井。

        301、投蒲壽宬(宋代-潮州書生)

        梅花落地點蒼苔,天意商量要入梅。

        蛺蝶不知春去也,雙雙飛過粉墻來。

        302、四圣贊(宋代-釋師體)

        稽首觀音,全彰妙有。

        鶴唳青霄,鶯啼綠柳。

        鼓響鐘鳴,椎雞打狗。

        不落諸緣,通身眼手。

        303、偈頌十八首(宋代-釋師體)

        少室無師句,曹溪絕學禪。

        渾家鬼擘口,五逆不成冤。

        304、和移家春洲寄韻(宋代-顧逢)

        家具與妻兒,知經幾處移。

        不堪多病日,頓憶少年時。

        犬吠風行葉,魚驚月在池。

        人生俱是寓,無我重流離。

        305、過僧房(宋代-顧逢)

        一飽聽鐘魚,浮生百念疎。

        不知門外事,長對案頭書。

        白日閑中過,青山深處居。

        老天憐供薄,夜雨長園蔬。

        306、冠勝軒(宋代-顧逢)

        六橋多少景,盡在倚欄中。

        佳處無如此,看來總不同。

        湖光四時別,山影半江空。

        圖盡天開出,人間筆未工。

        307、訪上文質西塾(宋代-顧逢)

        獨對梅花坐,枝頭數點開。

        畫中無此景,雪里有僧來。

        饑鶴窺流水,行龜落凍苔。

        茶邊清話處,一字共敲推。

        308、息心(宋代-顧逢)

        詩酒無窮樂,功名陌上塵。

        息心長壽藥,瞑目后生身。

        白日一回夢,青山萬古春。

        不知天地里,誰是悟空人。

        309、贈筆上(宋代-顧逢)

        科場久廢不曾開,一掃千軍謾有才。

        今日毛錐無用處,功名不自此中來。

        310、客新安賦喜雨歌呈守齋倪史君(宋代-陳鑒之)

        良苗正要雨肥綠,火傘張空驅日轂。

        枝頭忽作少女風馬牛不相及,轉眼排檐萬銀竹。

        為新安民殊可憐,插空亂巘無多田。

        雨纏終日水半壁,方晴又望霓橫天。

        是邦若要宜稼檣,好似嬰兒調乳食。

        祗今田甫渴甘澍,賢侯憂民見顏色。

        鼓聲坎坎神來臨,不歆牲酒歆侯心。

        睡龍?zhí)K醒聽約束,拿攫云霧層巖陰。

        澗泉將涸兮亂流,嘉穎欲槁兮光浮。

        田翁戴笠兒跨牛,欣欣相對歌賢侯。

        爭言一雨神所賜,非侯何民蒙神休。

        天惠賢侯福吾士,長是五日一風兮十日一雨。

        311、福帥張淵道送荔子(宋代-曾幾)

        豈無重碧實瓶罍,難得輕紅薦一杯。

        千里人從閩嶺出,三年公送荔枝來。

        玉為肌骨涼無汗,云作衣裳皺不開。

        莫訝關情向尤物,厭看綠李與楊梅。

        312、六月十四日大雨連朝(宋代-曾幾)

        黃金北斗高,何似六月雨。

        舉頭看云霄,此秘初未睹。

        今晨沛然下,其勢莫能御。

        既蠲人郁陶,又長我禾黍。

        誰言為郡樂,病不對樽俎。

        似為神所憐,用是娛悅汝。

        緇黃諠諷誦,巫覡亂呼舞。

        惠然從風來,茲事一不舉。

        臨民多秕政,何道致如許。

        稽首謝皇天,傾心奉明主。

        313、同官皆和復次韻 其一(宋代-曾幾)

        蒼官可長雄,馀子皆季叔。所以吾外家,深栽后彫木。

        314、謝送蠟梅三首(宋代-曾幾)

        天將何物染江梅,白玉花成栗玉開。

        一種暗香全似舊,小罌和雪送春來。

        315、食楊梅三首(宋代-曾幾)

        年年梅里見諸楊,火齊堆盤更有香。

        風味十分如荔子,何妨盛著絳紗囊。

        316、出朝賦歸來好 其三(宋代-徐經孫)

        歸來好,顏巷安居樂吾道。此行不敢怨風聞,只恨舒君言不早。

        317、和端茶訓子 其二(宋代-徐經孫)

        寫詩只到黃山谷,又失西川蘇子賢。更把名章細商略,續(xù)弦那可惜膠煎。

        318、再賦七言(宋代-劉筠)

        紉蘭為佩桂為舟,北渚云飛發(fā)櫂謳。

        已有萬絲能結怨,不須千蓋強障羞。

        金隄勃窣誰同上,翠帟繽紛客自留。

        欲選浣紗傾敵國,越王更起近江樓。

        319、賀長兄茂寬賜緋(宋代-范浚)

        褒功傳紫詔,錫服下丹墀。朱紱榮書記,銀章付拾遺。

        舄鳧隨步趾,象笏映須眉。更卜垂三組,它年佩陸離。

        320、春飲分章字韻(宋代-范浚)

        傳杯行美釀,擊缽課名章。

        月借全窗白,花分小樹香。

        人情歡不盡,道術醉相忘。

        歡黍襟期厚,渠淪漢范張。

        321、犁春操為謝耕道作(宋代-黃簡)

        東山兮云浮,東磵兮雨流。

        失今不勤兮,曷其有秋。

        水淫兮石齧,田碻磝兮一跬九折。

        予勞兮何辭,牛奚罪兮從予以羸。

        眇良疇兮彌野,獨功倍兮刈寡。

        雖然不愈于無田而游兮,歲晏凄其桑落之下。

        322、席提舉生辰(宋代-陳淵)

        朔風迎臘換堯蓂,一葉階前尚吐英。天上麒麟來昨夢,河東鸑鷟自時名。

        錦衣故國今誰有,棣萼中朝日更榮。終上青冥環(huán)坐座,弧南長并一星明。

        323、雙溪堂晚集(宋代-李處權)

        北風呼云生夕陰,小松稚竹俱蕭森。

        雙溪主人不孤斟,好文尚類肯見尋。

        坐中少監(jiān)樂登臨,清談亹亹知古今。

        有句不吐藏之深,而令下士寒螿吟。

        324、草飲招表臣才臣彥文道夫(宋代-李處權)

        愧匪屠門嚼,且無金屈卮。

        人生難得醉,我輩不須辭。

        山迥云生谷,林空鳥并枝。

        前溪天欲雪,為報戴逵知。

        325、道夫惠詩為和五首 其一(宋代-李處權)

        飯已抄云子,杯仍致曲生。青梅方弄色,黃鳥已無聲。

        世態(tài)窮尤見,吾心老更明。從來文字飲,意不在傾城。

        326、浴罷(宋代-李處權)

        泉湯瀹膚垢如失,振衣坐覺神充實。

        挹其寒冽事清盥,三嚥逾甘過飴蜜。

        華清之池故有名,玉蓮出水香霧生。

        可憐婦子汗猶濕,已聞伐鼓漁陽聲。

        我思行吟澤畔者,夢想滄浪歸濯纓。

        327、句 其一(宋代-王曾)

        綵燕迎春入賓飛,輕寒未放縷金衣。

        328、夜泊南昌二首 其一(宋代-鄧林)

        朔風吹雪滿貂裘,汗漫天涯學遠游。萬種愁懷無處遣,移舟來近酒家樓。

        329、竹溪圖(宋代-鄧林)

        城中無竹令人俗,寸土如金不可栽。誰向瀟湘煙雨里,揮毫移出萬竿來。

        330、哭先兄三首 其三(宋代-鄧林)

        江上與兄別,歲闌期我歸。眾雛隨母去,孤雁念群飛。

        屈指三秋隔,回頭萬事非。故山松下淚,何日一沾衣。

        331、諸公詠探春花二首 其一(宋代-張明中)

        飛瓊將命下瑤臺,欲探新春口未開。剛被東風留住著,卻酡醉臉未歸來。

        332、次韻汪解元留別(宋代-衛(wèi)博)

        留別詩成語更酸,誰憐索米困長安。

        圣朝有意臺萊詠,高士無嫌桂柏寒。

        聞道新書行入奏,少陪征棹慰余歡。

        一封臨召君須出,出色溪光不可餐。

        333、祭酒芮公既歿四年門人呂某始以十詩哭之(宋代-呂祖謙)

        小醉初醒日半昏,森森赤棒繞籬門。

        慨然投袂無難色,不識從來獄吏尊。

        334、次韻朱希真送李仲輔使浙東(宋代-劉才邵)

        詔遣皇華使,恩殊白首郎。越城膺重寄,云路佇高翔。

        金節(jié)丹楓外,星軺碧海傍。溪山動詩興,藻火粲篇章。

        暫對青藜杖,徐驅白鳳凰。平反有馀暇,霜橘薦瑤觴。

        335、次韻朱新仲白菊三絕句 其三(宋代-劉才邵)

        苦節(jié)寒心獨異常,盡枯終欲護幽香。紛紛花蕊那知此,已落猶誇半面妝。

        336、次韻王民瞻題慧門院二首 其二(宋代-劉才邵)

        亂兵如穴蟻,攘攘欲何逃。肆毒空搖蠆,支傾已斷鰲。

        上方塵不染,北極勢元高。佩犢知難久,紛紛已賣刀。

        337、沈國錄席上用趙監(jiān)丞韻(宋代-仲并)

        晚來無計障風饕,美酒十千價未高。

        成敗兩奩供夜戰(zhàn),醉醒一斗付春醪。

        流杯指日重修禊,琢句如公可命騷。

        多謝故人樂賓客,清歡十倍勝綈袍。

        338、浣溪紗四首 其一(宋代-李祁)

        盛夏生寒亦一奇,人間隔夕換仙衣。湖山朝見是耶非。

        冷冷云明山水綠,離離葉動露珠滋。疑游閬院曉風吹。

        339、憶西湖雜詠十一首 其三(宋代-李祁)

        書生馀日總拋書,只愛憑窗看小魚。浩蕩清波自來去,幾回揮手欲依渠。

        340、重陽口占三首 其三(宋代-李祁)

        天涯惘惘不勝思,顧影還欣有舊知。忽聽西風成獨語,青山紅樹我歸遲。

        341、和向巨源冷語(宋代-吳芾)

        長空一夜飛瑞葉,正是人間苦寒月。

        靜坐遙聞修竹折,天慘云愁風更冽。

        喜君試水烹春雪,卻笑酒酣長耳熱。

        342、前太守仲求石問留題因和三首(宋代-吳芾)

        此日老法從,當年窮秀才。

        從今歸去好,非不遇時來。

        343、夜來同諸公泛舟湖中樂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宋代-吳芾)

        北山萬仞羅翠屏,下有湖水鏡面平。

        山影靜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

        自有此湖知幾歲,居人日日常經行。

        但知湖水鴨頭綠,誰人向此含幽情。

        我來正值秋容媚,野曠天空風物清。

        煙橫木末斜陽晚,云散溪頭明月升。

        放舟直入波深處,水鳥窺人元不驚。

        天晴水暖魚亦樂,時見潑刺波間鳴。

        持竿舉網忽有得,滿座歡呼山岳傾。

        水面黃花更堪愛,盈盈佇立如聘婷。

        栗玉簪頭紅一點,隨風翠帶還相縈。

        興來不覺千鐘盡,眾賓皆醉無一醒。

        漁榔敲罷棹歌起,十里猶聞笑語聲。

        謫仙死后無此樂,我今此樂真難并。

        人生適意未易得,此湖從此宜知名。

        要配北山長杯朽,酹酒更告山之靈。

        我欲結茅湖上住,盡使湖光入戶庭。

        枕流漱石過一世,不妨清處時濯纓。

        更釀此湖作春酒,招我四海良友朋。

        夜夜翩舟同載月,樽前吹笛到天明。

        344、有感十首(宋代-吳芾)

        塞曲咿嗚催斷腸,氈車轤轆載啼妝。

        漢家近屬三千客,性命如絲寄虎狼。

        345、和陳天予卜居二首(宋代-吳芾)

        夫子有直氣,聲名重如山。

        上書遭放逐,去國知幾年。

        傷弓念投林,失水思潛淵。

        但期歸里社,問舍仍求田。

        迨茲是卜筑,占勝郊野間。

        梅竹映左右,溪山繞后前。

        且欣輪奐美,碧瓦生青煙。

        莫嘆經營苦,綠鬢成華顛。

        君雖欲退處,天豈容久閑。

        會起佐明主,四海俱晏然。

        346、到雙勝匆匆不及款舟中成小詩寄良器兼簡楊宰(宋代-吳芾)

        海濱何處足春風,盡在王孫小圃中。

        雨洗山光供幾席,日移花影上簾櫳。

        扁舟回首煙波隔,尊酒何時笑語同。

        若對揚雄賞幽勝,杯行應亦話衰翁。

        347、青玉案 其五 歌(宋代-李呂)

        含怨。兩顰淺。羽髻云鬟低玉燕。綠沈香底金鵝扇。

        隱隱花枝輕顫。當筵不放紅云轉。正是玉壺春滿。

        348、丙寅八月旦震興尚早坐而假寐夢與客誦云藜羹(宋代-陽枋)

        僂指寅年已半強,煩歊能幾不定期凄涼。

        風葉有聲宵鳴廊,試擁衾紬眠藤床。

        曉鉦錚樓點長準,清夢了了哦詩章。

        藜羹藿啜蔬園芳,黃花晚節(jié)凌秋霜。

        起挑木火然心香,晴云收雨黃江流。

        349、次韻蘇養(yǎng)直破虜謠(宋代-張綱)

        旌旗千里照江紅,學語小兒爭挽弓。春風江岸草無際,馬蹄踏遍青茸茸。

        將軍面作石棱紫,百萬胡群陣前死。游魂假息度長江,京觀應慚望西滸。

        蘇侯筆力壯三軍,破虜長謠入眼驚。何當更獻中興頌,坐看萬國朝神京。

        350、夜飲二首 其二(宋代-張綱)

        年少詩狂不自禁,那堪客里聽孤砧。窗寒夜半月初上,酒盡欲眠愁更深。

        351、次韻袁仲誠見贈(宋代-張綱)

        解組清朝返舊鄉(xiāng),依然門巷接回塘。閒身乍覺鳥聲樂,緩步重尋花徑香。

        多謝故人停桂棹,何妨清夜醉霞觴。新詩贈我光蓬屋,什襲應同夏后璜。

        352、何丞相挽詞三首 其一(宋代-張綱)

        一德乘亨運,三公冠宰司。秉鈞回直道,解組向明時。

        人去空圖畫,名存粲鼎彝。懸知千古后,貪懦激清規(guī)。

        353、句(宋代-蕭德藻)

        信腳到太古。

        354、聞蟬二首(宋代-林景熙)

        近交紙薄云翻手,舊夢冠空雪滿顛。

        卻憶畫船曾聽處,夕陽高柳斷橋邊。

        355、述懷次柴主簿(宋代-林景熙)

        獨閉柴門木石親,詩筒剝啄不妨頻。

        青燈風雨多離夢,白發(fā)江湖少故人。

        謾讀楚騷招太乙,誰聽郢曲和陽春。

        書香劍氣俱寥落,虛老乾坤父母身。

        356、玉蝴蝶·好是春光秋色(宋代-陳德武)

        好是春光秋色,天工巧處,都上花枝。更值云情雨態(tài),凈沐芳姿。醉相扶、霓裳舞困,眠未得、宮錦淋漓。有誰知。眼空相對,心系相思。相思。鮫綃帕上,珠懸紅淚,水洗胭脂。寂寞闌干,無言暗憶舊游時。五花驄、載將郎去,雙喜鵲、報道郎歸。卜佳期。夢回巫峽,春在瑤池。

        357、奉賀御製靈應瑞石(宋代-夏竦)

        沉潛毓粹生嘉石,宥密開祥契上穹。

        降圣遠期真馭協,卜年遐祚寶符同。

        敻殊延喜靈珪上,詎比昭華瑞琯中。

        隱起玉文非篆隸,混成環(huán)狀豈磨礱。

        彌彰帝歷休祺茂,永葉仙源統緒隆。

        欽翼春懷敷睿藻,巍巍千祀仰惟聰。

        358、奉和御製讀前漢書(宋代-夏竦)

        酂侯依日月,天駐敘隆昌。

        邁德大三杰,觀時定九章。

        過因王尉辯,功賴鄂君揚。

        終以同心美,清寧贊后王。

        359、入山馬上口占(宋代-孔平仲)

        奕奕秋光照眼明,野香山秀互相迎。路穿蒙密無人見,天借陰涼助我行。

        水竇濺流如貝玉,松風疏韻作韶莖。一重一掩塵埃遠,故比城中分外清。

        360、送提舉太平觀熊舍人 其二(宋代-孔平仲)

        江州幾日到滁州,風送征帆暮不收。幽谷水聲先入夢,爐峰山色遠隨舟。

        素無公事多閒暇,當有新詩自唱酬。寂寞舊居誰復顧,桂花深鎖一堂秋。

        361、次韻偶書(宋代-孔平仲)

        凄風下殘葉,疏雨滴黃昏。山氣先冬冷,江流入夜渾。

        無兵誅二鄙,有策濟群元。郁郁平生志,憑誰薦一言。

        362、寄黃仲光(宋代-孔平仲)

        早識江西黃仲光,兀然相對鬢毛蒼??陉惾柿x何明白,日欲經綸孰抵當。

        田老謳吟知盛德,心交隔闊想馀芳。方今天子求才藝,云有鋒車降寵章。

        363、觀暴(宋代-孔平仲)

        怒雷殷殷西南天,黑氣一抹如長煙。鯨噓鰲噫蛟吐涎,龍呼其儔相后先。

        散為飛云蓋蜿蜒,以尾卷海灑百川。河伯乃在坎底眠,震驚掉動憂不全。

        白浪涌起高于船,岡馳隰舞山回旋。崩沖擺落蔚高騫,聲勢烈烈孰使然。

        須臾寂靜又改前,馀氛倚漢猶青玄。小蝦奮頭如自賢,神龍歸宮魚出泉。

        364、孤雁(宋代-孔平仲)

        空城夜已寂,一雁度云端。汀洲亦可止,何不怯霜寒。

        豈非防暗禍,驚矯失自安。孤音訴明月,天高路漫漫。

        以鶉置懷袖,比汝乏羽翰。蒙恩傍溫暖,豈念宵征難。

        365、隨倅(宋代-孔平仲)

        揮鞭西指鳳凰城,疏野之心無所營。預約牡丹花下酒,歸時節(jié)物近清明。

        366、扇子詩(宋代-李石)

        白白紅紅不直錢,吹風吹雨逼殘年。

        種桃自是非君子,指李渠能著老仙。

        367、喜雨謠(宋代-李石)

        春冰搖凍春水肥,小風卷沙梅雪飛。東皇勸人作耕織,天雨粒粒機中絲。

        田家喜說新年話,苔青映門竹枝亞。有錢輸官官不嗔,滿地黃金不論價。

        368、香橘二首(宋代-李石)

        霜余裊裊擷秋芳,露洗娟娟百寶光。

        齡冷欲餐瓊樹玉,手溫誰握洞庭香。

        369、舊友家睹書劄感成(宋代-廖行之)

        下馬連聲扣竹門,主人何事感遺恩。

        回頭泣向兒童道,重見甘棠舊子孫。

        370、寄題李筠叟主簿所居竹齋(宋代-廖行之)

        寄傲寧須門柳,哦詩不必庭松。

        伴我虛心直節(jié),領渠明月清風。

        371、減字木蘭花 其十六 好惡(宋代-沈瀛)

        瞻烏爰止。不是檐前聞鵲喜。上下鳴風。以類相從自感通。

        嫌茶愛酒。惡彼芝焚夸柏壽。說汝言何。一切人言口眾多。

        372、和詩送茶寄孫之翰(宋代-蔡襄)

        北苑靈芽天下精,要須寒過入春生。

        故人偏愛云腴白,佳句遙傳玉律清。

        衰病萬緣皆絕慮,甘香一味未忘情。

        封題原是山家寶,盡日虛堂試品程。

        373、漳南十詠 其一 龍臺(宋代-蔡襄)

        試看初日照龍臺,白玉堂高錦障開。樹色一番連雨凈,溪光幾曲抱山來。

        云歸深洞天形瘦,風落前村笛弄哀。擬結青樓遍題詠,思王何吝斗量才。

        374、減字木蘭花(內子生日)(宋代-程大昌)

        距春五日。吉語攙先來飲席。易卦占新。八八周輪又再輪。

        開年定好。定把笙歌更藥里。舊怕無孫。今已藍袍擁繡蓀。

        375、好事近(宋代-程大昌)

        白屋到橫金,已是蟠桃結子。更向仕途貪戀,是癡人呆慮。

        水晶宮里飯莼鱸,中菰第一義。留得鬢須遲白,是本來真貴。

        376、雨夜聞猿(宋代-吳惟信)

        山風吹滿石床云,花落紅缸夜欲分。喚起十年鄉(xiāng)國恨,一聲猿向雨中聞。

        377、掀蓬梅(宋代-吳惟信)

        斷橋日老水瀰茫,誰托丹扉夜望長。零雪正埋和靖骨,淡煙微見壽陽妝。

        一時韻巧傳清思,幾度凝愁憶暗香。舉世可無題品手,擅場到底屬何郎。

        378、寄巴上人(宋代-吳惟信)

        相思不但是黃昏,才到凄涼便憶君。明月當天人寂寂,西風捲地葉紛紛。

        歸心隨水流千里,別恨因秋湊十分。燈火何時共良夜,一杯香茗細論文。

        379、題趙承遠所藏大年畫平遠二首(宋代-潘大臨)

        將軍心眼到滄洲,木脫波生一夜秋。

        想得筆端鳧雁足,又添鸂鶒起沙頭。

        380、句 其八(宋代-朱服)

        遙看一樹凌霜葉,好似衰顏醉里紅。

        381、收景初貶所書(宋代-唐庚)

        信斷常懷信斷憂,得書還有得書愁。未應宿業(yè)都相似,總為饒聲不肯休。

        見說胸中養(yǎng)云夢,莫將皮里貯陽秋。而翁有道知興廢,不患無詞詣播州。

        382、率諸公飲開元寺勉翁有詩因次其韻(宋代-唐庚)

        三伏光陰過,初秋宇宙新。一杯相馬酒,千古竹林人。

        山入永嘉屐,蟻浮彭澤巾。悲歌送落日,為我少停輪。

        383、秋閣晨興(宋代-俞紫芝)

        遠寺一聲鐘,檐楹驚宿鳥。拂衣風露清,月落千山曉。

        384、次韻溫其雪(宋代-劉子翚)

        侵凌臘尾近春前,凍色冥冥不見天。

        一洗氛埃終自潔,暗催花柳為誰妍。

        單衣窶巷無朝爨,垂箔高門有醉眠。

        聞道江頭消息好,玉旌瑤幟滿樓船。

        385、李丞相挽詩三首(宋代-劉子翚)

        委質艱難際,精忠日月昭。

        引裾堯浸縮,斷鞅虜氛消。

        顧眄安諸夏,風聲動一朝。

        南遷誰辨謗,公論付芻堯。

        386、喜誅大將(宋代-劉子翚)

        自提烏合眾,南北久跳梁。

        避事幾危國,專權擬僭王。

        然臍誅未快,擢發(fā)罪難詳。

        膏血清真斧,何曾灑戰(zhàn)場。

        387、呂丞相挽詩二首(宋代-劉子翚)

        黃發(fā)三朝老,勤勞險阻中。

        十年流馬策,一日斷鰲功。

        汛掃乾坤靜,扶持廟社隆。

        璜溪今寂寞,仿佛見英風。

        388、庚戌九日還自上都飲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間清秋巖酒中綠為韻十首 其三(宋代-蔡松年)

        在昔安九鼎,功名照帛竹。貞觀用玄成,一士天下足。

        389、庚申閏月從師還自穎上,對新月獨酌十三首(宋代-蔡松年)

        人言歸甚易,但苦食不足。

        必使極其求,萬鐘不盈腹。

        處世附所安,無禍即無福。

        卻視高蓋車,身寵神已辱。

        390、送禪師往妙香寺元住云溪(宋代-洪邁)

        道人舍幽居,誰管溪上云。

        此身白云耳,遑暇南北分。

        頗聞妙香山,天花雨繽繪,

        宴坐丈室間,歷亂舊衲紋。

        山前路悠悠,山后水沄沄。

        應觀川途客,念我奔走勤。

        豈無香火緣,他年往相群。

        飽食跛鐺飯,稀摘幽澗芹。

        當令枕花臺,白社掩前薰。

        391、題米元暉瀟湘圖二首(宋代-尤袤)

        萬里江天杳靄,一村煙樹微茫。

        只欠孤篷聽雨,恍如身在瀟湘。

        392、玉簪花一名鷺鷥(宋代-尤袤)

        一種幽花迥出塵,孤高恥逐艷陽辰。

        瑤枝巧插青鸞扇,玉蕊斜欹白鷺巾。

        難與松筠爭歲晚,也同葵藿趁時新。

        西風昨夜驚庭綠,滿院清香惱殺人。

        393、葛仙化(宋代-王灼)

        靈山信多異,孤起一萬尋。

        其上羅諸峰,聳秀欲相臨。

        危磴巧盤折,古洞閟清深。

        叢木開錦帳,飛泉鳴玉琴。

        三仙班龍駕,長往無歸音。

        高閣儼像設,霓衣紫霞衿。

        故知飛升骨,偕來幽絕岑。

        聲利豈不好,奈此老境侵。

        吾家窮子安,登覽動悲吟。

        盛時亦云遇,志大力叵任。

        今人已笑古,后人復視今,

        天命儻可順,吾將守素心。

        394、讀王尼傳(宋代-王灼)

        處世常多憂,政坐口復牽。

        誰能百無營,飲露如寒蟬。

        原野足餓殍,山澤漫臞仙。

        作計苦不早,身窮乃怨天。

        劉石擾河洛,孝孫方南遷。

        庇無一區(qū)宅,耕無一畝田。

        牛車不自救,枯骸枕道邊。

        君看董與葛,見幾預著鞭。

        智慮故不同,禍福仍相懸。

        關輔已荊棘,江淮復戎旃。

        吾生亦可料,速辦買山錢。

        395、婿王肅之就成親會致語口號(宋代-史浩)

        太宰巖巖正拱宸,笑看雙鳳度東津。冰清愛弟為佳婿,玉立難兄處上賓。

        火毓鵲爐香藹藹,月穿梅影酒粼粼。主人剩喜機云集,唯祝聯鑣侍紫宸。

        396、次韻張漢卿夢庵十八詠 其十二 霞外(宋代-史浩)

        注目眇無際,彤云燦晚暾。心融八極表,欲辯已忘言。

        397、宴奉使楊御藥致語口號(宋代-史浩)

        神圣相承樂太平,尊賢貴老有真情?;突网P翮飛丹檢,赫赫軺車下紫清。

        觴豆交酬當美景,笙竽合樂起新聲??托墙裣彩剐蔷?,乾象森羅徹曉明。

        398、趙叔達侍郎挽辭 其一(宋代-史浩)

        山東真相種,邂逅處鄞川。折桂丹猶渥,持荷紫更鮮。

        清談誇眾口,大筆炳遺編。無限凌云氣,沈埋向九泉。

        399、太清舞(宋代-史浩)

        云軿羽幰仙風舉。指丹霄煙霧。行作玉京朝,趁兩班鵷鷺。玲瓏環(huán)佩擁霓裳,卻自有、簫韶隨步。含笑囑芳筵,後會須來赴。

        400、思歸樂(宋代-石延年)

        匹馬驅馳事薄游,異鄉(xiāng)觸目動牽愁。

        春禽勸我歸休去,爭奈功名未放休。

        401、運司園亭十詠 其二 玉溪堂(宋代-章楶)

        堂因水得名,方沼當其后。漪瀾蕩榱桷,窗戶挹花柳。

        蟲魚不避人,鷗鷺若相友。午枕夏簟涼,此樂亦奚有。

        402、題山谷姚黃梅花(宋代-朱翌)

        姚花富貴江梅妙,俱是花中第一流。

        戲出小詩花一樣,先生下筆與春謀。

        403、顏魯公畫像(宋代-朱翌)

        結芻續(xù)體祭中丞,鬼質何為苦見嗔。

        千五百年如烈日,二十四州惟一人。

        朝衣視坎趨前死,羽服行山即此身。

        賴有區(qū)區(qū)張孝舉,直言驚倒?jié)h廷臣。

        404、和宋永兄愛日樓見寄八首(宋代-黃公度)

        秋心驚杵急,遠目見潮回。

        衰日可愛也,楚風真快哉。

        卷開前圣對,竹動故人來。

        去魯遲休怪,謀身恥自媒。

        405、上汪內相生日(宋代-黃公度)

        天意恢炎歷,星躔降昂精。

        典刑存大雅,領袖屬名卿。

        出入三朝舊,青冥萬里程。

        磨鉛周太史,視草漢承明。

        詞采今宗匠,艱危急老成。

        邃旒方側席,高纛尚專城。

        卜築鄱陽外,懸弧晉水清。

        先君桃李蔭,比屋绔襦聲。

        晝永黃堂夢,春晴綠野耕。

        日邊稽召節(jié),幕下及稱觥。

        盛業(yè)期伊呂,修齡傾老彭。

        一麾難久借,四海欲休兵。

        406、共城十吟·其七曰春郊雨中(宋代-邵雍)

        九野散漫漫,連昏鳥道間。

        坐中學遠樹,門外失前山。

        袯襫耕夫喜,屏幪居者閑。

        騷人正凝黯,天際意初還。

        407、歡喜吟(宋代-邵雍)

        歡喜又歡喜,喜歡更喜歡。

        吉士為我友,好景為我觀。

        美酒為我飲,美食為我餐。

        此身生長老,盡在太平間。

        408、人事吟(宋代-邵雍)

        人有去就,事無低昂。

        跡有疏密,人無較量。

        能此四者,自然久長。

        409、是夕宿至錦屏山下(宋代-邵雍)

        尋??丛乱鄫染辏凰平裣氐貓A。

        疑是素娥紓宿憾,相逢為在錦屏前。

        410、新居成呈劉君玉殿院(宋代-邵雍)

        履道坊南竹徑脩,綠楊陰里水分流。

        眾賢買得澄心景,獨我居為養(yǎng)志秋。

        若比陳門成已僣,茍陪顏巷亦堪憂。

        無端風雨雖狂暴,不信能凌沉隱侯。

        411、知非吟(宋代-邵雍)

        今日已前事,知非心可憑。

        虛言安足道,實行又何矜。

        無藥醫(yī)衰老,有詩歌圣明。

        縱然時飲酒,未肯學劉伶。

        412、意外吟(宋代-邵雍)

        事出意外,人難智求。

        自非妄動,惡用多愁。

        既有誤中,寧無暗投。

        能知此說,天下何憂。

        413、落花長吟(宋代-邵雍)

        以酒戰(zhàn)花秾,花秾酒更濃。

        花能十日盡,酒未百壺空。

        尚喜裝衣袂,猶憐墜酒鍾。

        多情唯粉蝶,薄倖是游蜂。

        減卻墻頭艷。添為徑畔紅。

        飄零深院宇,點綴靜簾櫳。

        又恐隨流水,仍憂嫁遠風。

        水流猶委曲,風遠便西東。

        狼籍殘春后,離披晚照中。

        亭臺雖有主,軒騎斷無蹤。

        劍去擁妃子,兵來圍石崇。

        馬嵬方戀戀,金谷正匆匆。

        曹植辭休切,襄王夢已終。

        謬稱尋洛浦,浪說數巫峰。

        燕訴冤還在,鶯傳信莫通。

        苔錢如可買,柳線自能縫。

        悵望尤真宰,凄涼殢化工。

        放教成爛漫,不使略從容。

        命掃心爭忍,言心計遂窮。

        異香銷骨髓,絕色死英雄。

        任詫回天力,饒矜蓋世功。

        奈何時既往,到了事難重。

        開謝形相戾,興衰理一同。

        天面之淺者,未始免忡忡。

        414、病酒吟(宋代-邵雍)

        年年當此際,酒病掩柴扉。

        早是人多感,那堪春又歸。

        花殘蝴蝶亂,晝永子規(guī)啼。

        安得如前日,和風初扇微。

        415、詩酒吟(宋代-邵雍)

        圣人難處口能宣,何止千年與萬年。

        心靜始能知白日,眼明方會看青天。

        鬼神情狀將詩寫,造化功夫用酒傳。

        傳寫不干詩酒事,若無詩酒又難言。

        416、心安吟(宋代-邵雍)

        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寬。

        心與身俱安,何事能相干。

        誰謂一身小,其安若泰山。

        誰謂一室小,寬如天地間。

        417、雪效柳子厚(宋代-晁沖之)

        月落雞聲寒,曉色靜茅屋。開門驚不知,夜雪壓脩竹。

        槎牙生新冰,鱗甲刻溪谷。皛皛洲渚明,冽冽川原肅。

        孤蹲雀不動,沉酣客猶宿。呼童晨汲歸,獨漱寒泉玉。

        418、和和靖八梅(宋代-胡銓)

        縞裙練帨照釵荊,霜竹寒松秀色并。

        八詠格高凌太白,千林地迥切西清,

        著枝有味知深意,欹屋無言似薄情。

        日暮水邊空悵望,渾如湘浦見皇英。